国际贸易地理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国际贸易地理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国际贸易地理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国际贸易地理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国际贸易地理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地理任课教师:杨晓波联络方式:87676249第1页国际贸易地理:

研究世界上各国家(包含国家集团)、各地域商品生产地域分工和商品交换地理分布与地理格局特征及其发展改变规律学科。第2页使用教材和推荐参考书教材:李泉斌主编,《国际贸易地理》,立信会计出版社参考书:于志达主编,《国际贸易地理》,清华大学出版社第3页课程结构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世界地理与国际贸易第三章世界贸易中心区形成与转移第四章世界区域经济集团第五章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第六章超级大国——美国第七章发达国家——欧盟第八章发达国家——日本第九章其它国家第4页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

第二节研究内容、任务及方法第5页第6页第一节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研究对象:

研究世界上个国家(包含国家集团)、各地域商品生产地域分工和交换地理分布与地理格局特征及其发展改变规律

第7页学科属性交叉边缘学科:国际贸易学经济地理学综合性、地域性、实践性第8页第二节研究内容、任务及方法内容:1、影响国际经济贸易诸原因2、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研究3、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地域差异和地域格局研究任务:文化教育、理论研究、实践应用第9页研究方法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比分析数理统计地图法计算机模拟实地考查第10页第二章世界地理与国际贸易第一节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第二节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第三节世界能源贸易地理

第四节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第五节工业制成品贸易地理第六节国际贸易运输地理第11页第一节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自然环境:

又称自然条件,是由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动物和植物、土壤和矿藏等自然要素组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机整体。第12页一、地理位置与疆域位置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空间区域

分类经纬位置:以地球以上经线和纬线相交坐标点表示位置经济地理位置:某一个地理事物与其相邻含有经济意义地理事务之间关系

政治地理位置:一个国家与其相邻其它国家之间空间关系

第13页一、地理位置与疆域第14页一、地理位置与疆域关系1、属于社会历史范围,伴随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技术发展而发展,又伴随世界政治局势改变而改变2、地理位置与其它要素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统一体3、地理位置特殊性让我们必须详细问题详细分析疆域一个国家领土面积大小及相邻海陆情况第15页二、地形与气候地形地表形态总称,分为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陆地地形:海拔高低和相对高度大小

平原、高原、山脉、丘陵和盆地海底地形:水深、坡度和距离陆地远近

大陆架、大陆棚、大陆坡、海沟、洋底

第16页第17页二、地形与气候气候一个地域长久天气情况

热带亚热带温带

第18页第19页三、河流与湖泊航行浇灌发电第20页第二节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人文地理环境:

人类在长久社会实践中本身所创造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包含国家、居民、宗教、语言、法律、风俗习惯等。第21页一、国家二、居民三、宗教与风俗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风俗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在长久生活实践和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礼仪形式、兴趣和禁忌、节假日等约定俗成风气和习惯。第22页四、法律五、语言六、科学技术第23页第三节世界能源贸易地理薪炭煤炭石油

第24页世界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不平衡第25页一、世界石油生产贸易情况储备、生产、消费第26页一、世界石油生产贸易情况能源安全及战略石油贮备制度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组员国有: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

第27页二、天然气与煤炭生产与贸易天然气热量高、成本低、污染小、又可作化工原料储备分布地域广泛,相对集中:俄罗斯、伊朗、卡塔尔煤炭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东半球多于西半球第28页第29页第四节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一、世界农业生产概况

1、“二战”后世界农业生产特点2、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第30页1、“二战”后世界农业生产特点增加稳定,发展不平衡在各国产业组成中所占比重下降产业结构调整加紧,畜牧业所占比重上升当代化水平不停提升“绿色农业”成为趋势产量不停增加,生产效率提升第31页2、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温带高度商品化、集约化农业亚热带和热带季风型农业亚热带地中海型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干旱和半干旱地域畜牧业和浇灌农业单一打鱼、养鹿、狩猎农业城郊型农业第32页二、世界农产品贸易20世纪40年代末—1970年—1980—1985——至今

特点:总量增加,比重下降发展不平衡组成日益多样化粮食贸易格局发生改变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价格时有波动,呈下降趋势国际企业作用日益显著动植物检疫国际条约日益完善第33页二、世界农产品贸易小麦

第34页主要农产品贸易大米

第35页主要农产品贸易玉米

第36页主要农产品贸易大豆

第37页主要农产品贸易棉花

第38页主要农产品贸易饮料作物

第39页主要农产品贸易糖料作物

第40页主要农产品贸易畜产品

第41页主要农产品贸易渔产品

第42页主要农产品贸易水果第43页二、世界农产品贸易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荷兰

第44页第五节工业制成品贸易地理制成品:

也称工业制成品,指以农产品或矿产品为原料,利用当代加工设备和技术,采取严格生产工艺程序和标准进行加工制造,与原材料相比不论是外观形态、性质和效用都发生了实质性改变产品。第45页工业制成品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种类增多空间分布由集中走向分散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已大大超出初级产品跨国企业占举足轻重地位由产业部门间分工转向产业内部分工地域分布不平衡第46页世界工业产品生产地带美加工业带西欧工业带中东欧工业带亚太工业带第47页一、世界钢铁生产与贸易战前产量有限,生产相对集中;战后产量快速增加,生产走向多元化钢铁生产重心由欧美向亚洲转移钢铁工业区位从传统靠近煤、铁等原料产区,开始向沿海港口和大消费区转移冶金技术进步是推进钢铁产量剧增,品种优化,成本降低关键第48页二、汽车生产与贸易汽车产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进器

发展过程汽车技术初步完善时期汽车工业形成时期提升汽车适用性,拓宽汽车应用领域时期提升生产集中度,形成战略性产业时期汽车技术高速发展,生产经营趋向全球化时期第49页三、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与贸易增加快速,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日益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增加火车头信息产业发展在地域分布上不平衡信息产品生产和销售集中在少数大跨国企业手中,企业并购频繁,市场竞争激烈为了争夺电子信息这一高科技产业领域,各国政府干预度与参加度不停增强第50页第六节国际贸易运输地理指货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域)之间移动——服务贸易

作用:

为开拓市场提供可能促进国际分工深化有利于降低成本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平衡外汇收支

第51页第六节国际贸易运输地理特点:

政策性强路线长、步骤多、情况复杂时间性强风险大中国:安全、快速、准确、节约、方便组织机构:货主、承运人、货运代理人运输方式:水陆空、管道、邮政、集装箱、多式联运

第52页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使用船舶,以海洋为通道,在国与国之间运输货物一个运输方式。

特点:

运输量大经过能力大运费低对货物适应性强速度慢风险大第53页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影响自然地理原因:气候,海流,浮冰四要素:船、货、港、线大宗海运货流第54页世界四大航区及主要航道、港口太平洋航区大西洋航区印度洋航区北冰洋航区第55页二、国际陆上货物运输1、铁路2、公路3、管道第56页三、集装箱与大陆桥运输第57页四、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第58页第三章世界贸易中心区形成与转移

第一节产业革命区域贸易中心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与世界贸易中心产生第三节亚太地域——正在兴起世界贸易中心区第59页第一节产业革命区域贸易中心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第60页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与世界贸易中心产生一、地理大发觉第61页二、第一次产业革命大大提升了生产力生产部门地域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国际贸易联络扩大,地域分工开始形成第62页三、第二次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不平衡加剧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资本主义生产地域体系开始形成四、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区向北大西洋沿岸转移第63页第三节亚太地域——正在兴起世界贸易中心区一、自然地理条件地域范围广大,自然条件类型多样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海洋与陆地资源主要交通地理位置第64页二、经济基础经济快速增加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不停增加对外贸易增加寻书,贸易地位上升各国引进和对外投资日趋活跃伴随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不停增加第65页三、政策环境采取对外开放、勉励出口外向型经济政策开放市场,大力改进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主动推进区域或次区域、紧密性或非紧密性合作,充分发挥亚太各国和地域经济互补性强这一优势重视教育,大力培养本国人才和引进外来人才美国把其经济贸易发展重点从大西洋沿岸转向太平洋沿岸第66页四、面临挑战多数国家和地域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科技力量不足,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巨大压力原有国际经济秩序未完全重构第67页第四章世界区域经济集团第一节区域经济集团化第二节世界主要经济贸易集团第68页第一节区域经济集团化概念:地理位置相邻或相靠近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域)之间对内实现自由贸易,对外实现保护贸易,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经济一体化组织。类型: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第69页一、形成背景防止战争,维护本身安全回复战争创伤,重建经济需要科学技术进步成为推进区域经济集团化动力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物区域经济集团化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融合产物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各国原有地缘经贸关系向外扩展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反对发达国家剥削与掠夺欧共体和OPEC成立后取得成绩,对推进一体化进城起了表率作用第70页二、特点组建方式是在地缘化基础上由小到大一个开放与封闭相统一,以开放为主体系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以实现经济一体化乃至政治、安全、军事一体化为目标内部往往是综合国力强大国家发挥主导作用对内、对外现有竞争又有合作第71页三、影响(一)有利有利于集团内部经济贸易快速增加使整个世界贸易出现快速增加有利于集团内部技术合作,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增强和提升了集团及其组员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和谈判力量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稳定,防止了少数政治经济大国动辄以“制裁”相威胁,企图把自己意见强加于弱小国家图谋第72页三、影响(二)不利对国际产业分工正常发展有一定不利影响对国际贸易正常发展不利对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和引进外资不利不利于国际经济贸易协调和合作第73页第二节世界主要经济贸易集团一、欧洲联盟1、一体化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建立货币同盟第74页2、东扩面临挑战新老组员国之间存在巨大经济差距财政预算中收入和指出分配难以令全体组员满意新老组员国利益差距拉开,使欧盟一体化基础可能发生动摇新老组员在决议机构表决权分配上存在矛盾第75页二、北美自由贸易区1、建立背景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三国领土相连,经贸关系紧密各有所需,经济互补性强因为欧盟和日本经济崛起,美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相对下降第76页二、北美自由贸易区2、主要标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标准利用原产地规则,实施区内贸易优先协商处理冲突标准动态发展标准人员有限制流动标准各国现行相关经贸法律基本不变标准3、影响第77页三、亚太经合组织1、特点开放性渐进性和灵活性非强制性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相结合2、一体化成就3、面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