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概述课件_第1页
元代文学概述课件_第2页
元代文学概述课件_第3页
元代文学概述课件_第4页
元代文学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元代文学概述

第一章元代文学概述社会背景元代是蒙古贵族掌握国家权力的时代。蒙古族在北方崛起后,先后灭掉了西辽、西夏、金、大理、吐蕃等政权,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公元1279年灭掉南宋,统一全国。因元代文学上承金代,故讲元代文学一般以元灭金的1234年为起点,至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结束,时间跨度共一百三十余年。

程朱理学的成为官学。全真教的流行。元朝面积:随着对外扩张,其疆域曾一度横跨欧亚大陆:东北到日本海,北到今天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北极圈内,西北接窝阔台(成吉恩汗三子)汗国(在今天的新疆)、察合台(成吉思汗二子)汗国(在今天的新疆)、钦察汗国(成吉思汗孙拔都所建,在今天的俄罗斯)和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孙旭烈兀所建,在今天的伊朗),西南接尼波罗、印度、缅甸、越南,东南至海。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社会背景元代是蒙古贵族掌握国家权力的时代。蒙古族在北方崛起后元代社会特点一、民族矛盾异常尖锐1、在军事上实行残酷镇压

元军南下攻宋,官兵嗜杀,大肆抢掠,“财货子女则入军官,壮士巨族则殄(tiǎn,灭绝)于锋刃;一县叛则一县荡为灰烬,一州叛则一州莽为丘墟。”2、在经济上大搞掠夺

《元史•食货志》载:京都“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3、在政治上实行歧视

社会地位的歧视:把国民分为蒙古、色目(西域少数民族)、汉人(北方地区汉族人)、南人(南宋地区汉族人)四个等级。任职的歧视:军政大权,由蒙古人独揽。地方重要职位,也几乎都是蒙古人(还有部分色目人)把持。法律面前的歧视:《元史•刑法志四》记载:“诸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知有违犯之人,严行断罪。”深重的民族压迫,造成严重的民族隔阂。直至元代后期,诗人杨维桢写的《宫辞十二首》还有“老娥元是江南女,私喜南人擢状元”的句子,表现出民族压迫下南人特有的心理。

元代社会特点一、民族矛盾异常尖锐二、儒生地位空前低下

蒙古太宗入主中原以后,只在(太宗九年,1237年)搞过一次科考,然后就一直到了仁宗延祐二年(1315)方才恢复。在这近80年的时间里,儒生几乎是看不到自己的出路的。而且即使恢复科举后,科考也是时断时续,而且仍然体现不平等的民族的歧视思想。首先是名额的不平等。元朝政府在科举考试中把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南人分开举行——员额共300名,四种人各占75名,录取百名,各占25名。

其次授官的不平等。凡进士授官,蒙古人比色目人高一级,色目人又比汉人、南人高一级。而且上层官员,多为蒙古人和色目人。郑思肖《心史•大义略叙》:“鞑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各有所统辖。”

文人地位的下降,对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代党项族人余阙说:“夫士惟不得用于世,则多致力于文字之间,以为不朽。”(《青阳先生文集•贡泰父文集序》)儒生不幸文坛幸。他们或为生计,或为抒愤,大量涌向勾栏瓦肆,促进了以元曲为代表的元代文学,尤其是元代杂剧的空前繁荣。

二、儒生地位空前低下三、文化融合、思想活跃1、文化的融合忽必烈灭宋,很快就接受了汉族文明。1271年,他以“元”为国号,取《易经》“乾元”(有“大”、“首”义)之义,表明他对汉族文明的推崇。他主持大都的兴建,宫阙建筑风格本于汉制,城门、坊名本于《易经》。他任用许衡、姚枢等儒生。他还以宽容进而多少有些恭敬的态度对待佛教、道教。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忽必烈要求继承蒙古族的祖宗成法,采取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力图把两者融合起来。文化的融合,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提高,甚而有不少人接受了汉族文化熏陶,能够以汉语进行文学创作。反之,汉民族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给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文学艺术创作也注入了新的内容。杂剧作家们更是大量吸取少数民族的乐曲,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2、思想的活跃

元朝立国之后,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很快得到确认。朝廷设立官学,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教科书,而儒学宗师的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然而,元朝统治集团在利用正统的儒家学说巩固统治的同时,也尊崇各族固有的宗教信仰。因此,佛教、道教,乃至伊斯兰教、基督教,在中原地区同样得到发展。信仰的多元化,自然削弱了儒家思想在群众中的影响。但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当时各种观点和流派,争雄斗胜,思想较为活跃。

三、文化融合、思想活跃文学特点元代文学的基本特点有两个:一是叙事文学的兴盛,二是抒情文学的衰退。诗歌创作的承前与启后。散文的重视经世致用。然诗文的成绩难与小说、戏曲的辉煌相比。尤其是元曲(剧曲与散曲)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元代文学的代表。文学特点元代文学的基本特点有两个:一是叙事文学的兴盛,二是抒一、叙事文学的兴盛

戏剧——包含杂剧与南戏,作家辈出,名作如林,成为元代成就最高的文学(艺术)。据统计,现存元杂剧剧本名目共有530多种,而作家,仅据《录鬼簿》和《续录鬼簿》所载,有名有姓的就有220多人,而且其中“无闻者不及录”,因此还应有许多遗漏。至于南戏,作品大约有二百一十多种,只是南戏作家知其名姓者极少而已。小说也进一步发展。其中话本小说继续盛行,较有影响的有《全相平话五种》、《新编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等。文言小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娇红记》描写娇娘和申纯对爱情的热切追求,刻画极为深刻细腻,其在文言小说中的地位,竟使有人比之叙事诗中的《孔雀东南飞》。一、叙事文学的兴盛

戏剧——包含杂剧与南戏,作家辈出,名作如二、元代抒情文学的衰退

相比之下,元代的抒情文学则退居到了次要的地位。元代抒情文学的代表——散曲,虽然同样作者众多,作品也不少——隋树森《全元散曲》共收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而这显然不是当时散曲的全部——但总体成就远不如戏剧,尤其是杂剧。“诗词”虽然仍处于所谓“正宗”的地位,而且也有所创新,有些诗人像萨都剌、杨维桢也写出了一些令人目瞩目的作品,但就它们的总体创作而言,其成就纵向看远不如唐、宋,甚而是清代也不如,横向看也不如同时代的散曲。

二、元代抒情文学的衰退

相比之下,元代的抒情文学则退居到了次元杂剧的发展线索宋代的戏剧,统称作杂剧,但已没有完整的剧本流传,内容与结构都不能详知。金代称为院本,即“行院之本”。扮演戏剧的人多为倡伎,演员们所住的地方称作行院,他们的演唱本即称作院本,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形成了盛极一时的元杂剧。它的科白即表演动作与对话部分,承袭了院本的体制;曲即唱词部分,则明显地源于诸宫调。它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宋、金的叙事体改变成为代言体:二是在曲调上更多的采用了民谣小曲。元杂剧的形成,是我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元代的杂剧作家,有姓名可考的有一百七八十人,见于记载的杂剧作品达七百三四十种。实际的数目当然还要远远超过。现在保存下来的有一百六十余种。元杂剧的发展线索宋代的戏剧,统称作杂剧,但已没有完整的剧本元杂剧的发展分期两期:一般的研究者大多把元杂剧分为前后两期,以大德年间(1297—1307)为界。前期是高度繁盛的时期,作家作品的数量相当可观。当时活动的中心在大都,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后期活动的中心南移向临安(今杭州),主要作家有秦简夫、郑光祖、乔吉等。元杂剧的发展分期两期:元杂剧的发展分期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1234—1294)。中期,自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元年至元文宗图帖睦尔至顺三年(1295—1332)。晚期,元顺帝帖睦尔统治时期(1333—1368)。钟嗣成《录鬼簿》将元杂剧的作者分为三期:第一期(1234—1276)“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所录作者57人,皆北方人。第二期(1277—1340)“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及已死才人不相知者”第三期(1341—1367)“方今才人相知者,及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初、中、晚三期,杂剧创作在地域上的变化,在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各自的特点。

元杂剧的发展分期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元杂剧繁荣的原因1、艺术原因:各种戏曲艺术的积累和发展: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的成熟的文学剧本。传奇小说、话本小说等为戏曲准备了故事内容,并且提供了为人民所熟知的人物形象;说唱诸宫调的乐曲组织和曲白结合形式直接影响了戏曲的体制;各种队舞使戏曲的舞蹈身段和扮相更加美化;傀儡戏、影戏也给吸取的舞蹈动作和脸谱以影响。它们的发展使戏曲表演艺术渐趋成熟,同时也为产生优秀的文学剧本准备了条件。2、政治原因:元政府的文化政策。汉族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倍受歧视。“门第卑微”“职位不振”促使一部分人从事戏曲活动。元杂剧繁荣的原因1、艺术原因:各种戏曲艺术的积累和发展:元3、经济原因:城市的畸形发展。宋金时代,在瓦舍勾栏等固定场所面向城市民众的各类伎艺演出已经很盛。蒙古军攻占北方以后,在许多地方造成破坏,但若干中心城市,却反而人口激增,财富更为集中,出现畸形繁荣;全国统一以后,城市经济的增长更为迅速。而随着都市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自然也相应地壮大,观赏既富于市俗性又具有较高艺术性的戏曲对于他们是很合适的精神享受。他们以自己所拥有的财力支持了元杂剧的成长。3、经济原因:城市的畸形发展。宋金时代,在瓦舍勾栏等固定场所繁荣的标志1、作家多:元曲四大家2、作品多:四大悲剧、四大爱情剧3、专业演员和演出团体繁荣的标志1、作家多:元曲四大家元杂剧衰落的原因元杂剧在后期逐步趋向衰落是因为元蒙统治者在政权得到巩固之后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民族矛盾的相对缓和及科举制度的恢复又使文人对统治阶级产生了幻想而致力科举进身,加上杂剧中心的南移失去赖以生长的土壤,同时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有限体制及一个角色主唱到底、其他角色只有说白的表演模式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戏剧矛盾的展开,最终就被不限折数、角色都能唱的南戏取代了其中心地位。

元杂剧衰落的原因元杂剧在后期逐步趋向衰落是因为元蒙统治者在元杂剧剧本的体制1、一本四折。“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合为一本,每个剧本一般由四折戏组成,有时再加一个楔子。所谓的“折”相当于现在的“幕”,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全剧矛盾冲突的自然段落;四折即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元杂剧在四折戏外,为了交代情节或贯穿线索,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一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子”。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称为开场楔子;置于在各折之间的,称为过场楔子。楔子本义是木器榫合处为弥缝填裂而楔入的小木片,在元杂剧中它所起的是绵密针线或承前起后的作用。一本四折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赵氏孤儿》五折,《秋千记》六折,《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吴昌龄的《西游记》六本二十四折。元杂剧剧本的体制1、一本四折。“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2、题目正名。北杂剧在演出前,通常会用两句或四句字数相同的对句,表示出全剧的表演纲目,然后再以其中最为精简确当的文字,作为本剧的剧名。如白朴的《梧桐雨》杂剧的「题目正名」是:

〔题目〕

安禄山反叛兵戈举陈玄礼拆散鸳鸯侣

〔正名〕

杨贵妃晓日荔枝香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然后这出杂剧便以「正名」中的「梧桐雨」来命名。再如马致远的《汉宫秋》杂剧的「题目正名」是:

〔题目〕

沈黑江明妃青冢恨

〔正名〕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2、题目正名。北杂剧在演出前,通常会用两句或四句字数相同的对3、科介。也称科范、科,指唱、白以外的动作。一般来说,元杂剧剧本中的科表示四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物一般的动作,如《汉宫秋》第一折写王嫱迎接汉元帝,注明“趋接科”;二是表示人物的表情,一折毛延寿定计,注明“做忖科”;三是表示武打动作,高文秀《襄阳会》四折“四将做混战科”;四是指剧中穿插的歌舞动作。《梧桐雨》二折玉环舞蹈,“正旦做舞科”;有时也表示剧中的舞台效果。《汉宫秋》“雁叫科”。

3、科介。也称科范、科,指唱、白以外的动作。一般来说,元杂剧4、角色分工。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末包括正末、小末、冲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净是地位低下的喜剧性人物。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孤(当官)、驾(皇帝)、卜儿(老妇人)等。4、角色分工。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旦包括正旦、外旦、5、音乐曲调。元杂剧以北方音乐为基础,因此有别称“北杂剧”,采用的是北曲联套的形式。每一折用一个套曲,每一个套曲一般都连缀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牌组成。每折一个套曲,常见的是第一折用仙吕,第二折用南吕,第三折用中吕,第四折用双调。少数剧本的各折,也有使用其他宫调的。在每一宫调之内,各有数十支曲牌。曲词就是按曲牌填写,一折之中的每支曲牌都压同一韵脚,不可换韵。有时又有向其它宫调借用一支或几支曲牌的情况,称为借宫。5、音乐曲调。元杂剧以北方音乐为基础,因此有别称“北杂剧”,宫调与曲牌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近人吴梅曾解释说:“宫调者,所以限定乐器管色之高低也。”我国历代均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定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声,是乐律之本。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以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十二宫、七十二调,共为八十四宫调。但俗乐多不全用。常用的有五宫(仙吕、南吕、中吕、黄钟、正宫)四调(大石、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调。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元曲中一套宫调须得一定的曲牌配合。宫调与曲牌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十二律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十二律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三分损益在司马迁的《史记》“律书第三”中写到∶“……九九八十一以为宫。三分去一,五十四以为徵。三分益一,七十二以为商。三分去一,四十八以为羽。三分益一,六十四以为角。”意思是取一根用来定音的竹管,长为81单位,定为“宫音”的音高。然后,我们将其长去掉三分之一,也就是将81乘上2/3,就得到54单位,定为“徵音”。将徵音的竹管长度增加原来的三分之一,即将54乘上4/3,得到72单位,定为“商音”。再去掉三分之一(三分损),72乘2/3,得48单位,为“羽音”。再增加三分之一(三分益),48乘4/3,得64单位,为“角音”。而这宫、商、角、徵、羽五种音高,就称为中国的五音。三分损益在司马迁的《史记》“律书第三”中写到∶“……九九八十《窦娥冤》四套曲第一折:【仙吕】【点絳唇】【油葫芦】【天下乐】【一半儿】【后庭花】【青哥儿】【寄生草】【赚煞】第二折:【南吕】【一枝花】【隔尾】【贺新郎】【斗虾蟆】【隔尾】【牧羊关】【骂玉郎】【感皇恩】【採茶歌】【黄钟尾】第三折:【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刀刀令】【快活三】【鲍老儿】【耍孩儿】【二煞】【一煞】【煞尾】第四折:【双调】【新水令】【沉醉东风】【乔牌儿】【雁儿落】【得胜令】【川拨棹】【七弟兄】【梅花酒】【收江南】【鸳鸯煞尾】《窦娥冤》四套曲第一折:【仙吕】【点絳唇】【油葫芦】【天下乐6、宾白在后世的戏曲中也叫道白或说白,前人对元杂剧的宾白大致有两种解释: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单宇《菊坡丛话》:“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后者从训诂角度说明可能更准确些。它是曲词外演员说的话、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由白话和部分韵语组成,又称韵白和散白。对白与话剧的对话相似,独白兼有叙述的性质,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6、宾白在后世的戏曲中也叫道白或说白,前人对元杂剧的宾白大致元杂剧分类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对元杂剧进行不同的分类。有的从曲词风格方面把作家分为“本色”与“文采”两派。这一分析方法在批评那些具有典型特征的作家作品时颇为合宜。如以关汉卿为本色派的代表,而以王实甫为文采派的典范。但大部分作家作品或以文采兼有本色,或于本色中又倾向文采,依此标准便很难分析。如白朴与马致远的剧作就是如此。杂剧在本质上属于叙事性文学,从题材类型方面加以划分具有普遍可行性。最早对元剧题材进行归纳分类的是明初人朱权。今人一般分为历史剧、婚姻爱情剧、公案剧、英雄传奇剧和家庭问题剧等几个主要题材类型。元杂剧分类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对元杂剧进行不同的分类。有的1、朱权《太和正音谱》的分类法他把元杂剧分为十二科:“一曰神仙道化;二曰隐居乐道(又曰林泉丘壑);三曰披袍秉笏(也称君臣杂剧);四曰忠臣烈士;五曰孝义廉节;六曰叱奸骂谗;七曰逐臣孤子;八曰钹刀赶棒(又名脱膊杂剧);九曰风花雪月;十曰悲欢离合;十一曰烟花粉黛(也称花旦杂剧);十二曰神头鬼面(即神佛杂剧)。分的太细,甚至有重叠的部分。2、一般从体裁上上分为悲剧、喜剧;从题材上分为公案戏、历史戏、爱情戏、社会戏、神话戏。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赵氏孤儿》、《汉宫秋》。四大爱情剧:《西厢记》、《墙头马上》、《拜月亭》、《倩女离魂》。1、朱权《太和正音谱》的分类法他把元杂剧分为十二科:“一曰神第一章

元代文学概述

第一章元代文学概述社会背景元代是蒙古贵族掌握国家权力的时代。蒙古族在北方崛起后,先后灭掉了西辽、西夏、金、大理、吐蕃等政权,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公元1279年灭掉南宋,统一全国。因元代文学上承金代,故讲元代文学一般以元灭金的1234年为起点,至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结束,时间跨度共一百三十余年。

程朱理学的成为官学。全真教的流行。元朝面积:随着对外扩张,其疆域曾一度横跨欧亚大陆:东北到日本海,北到今天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北极圈内,西北接窝阔台(成吉恩汗三子)汗国(在今天的新疆)、察合台(成吉思汗二子)汗国(在今天的新疆)、钦察汗国(成吉思汗孙拔都所建,在今天的俄罗斯)和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孙旭烈兀所建,在今天的伊朗),西南接尼波罗、印度、缅甸、越南,东南至海。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社会背景元代是蒙古贵族掌握国家权力的时代。蒙古族在北方崛起后元代社会特点一、民族矛盾异常尖锐1、在军事上实行残酷镇压

元军南下攻宋,官兵嗜杀,大肆抢掠,“财货子女则入军官,壮士巨族则殄(tiǎn,灭绝)于锋刃;一县叛则一县荡为灰烬,一州叛则一州莽为丘墟。”2、在经济上大搞掠夺

《元史•食货志》载:京都“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3、在政治上实行歧视

社会地位的歧视:把国民分为蒙古、色目(西域少数民族)、汉人(北方地区汉族人)、南人(南宋地区汉族人)四个等级。任职的歧视:军政大权,由蒙古人独揽。地方重要职位,也几乎都是蒙古人(还有部分色目人)把持。法律面前的歧视:《元史•刑法志四》记载:“诸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知有违犯之人,严行断罪。”深重的民族压迫,造成严重的民族隔阂。直至元代后期,诗人杨维桢写的《宫辞十二首》还有“老娥元是江南女,私喜南人擢状元”的句子,表现出民族压迫下南人特有的心理。

元代社会特点一、民族矛盾异常尖锐二、儒生地位空前低下

蒙古太宗入主中原以后,只在(太宗九年,1237年)搞过一次科考,然后就一直到了仁宗延祐二年(1315)方才恢复。在这近80年的时间里,儒生几乎是看不到自己的出路的。而且即使恢复科举后,科考也是时断时续,而且仍然体现不平等的民族的歧视思想。首先是名额的不平等。元朝政府在科举考试中把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南人分开举行——员额共300名,四种人各占75名,录取百名,各占25名。

其次授官的不平等。凡进士授官,蒙古人比色目人高一级,色目人又比汉人、南人高一级。而且上层官员,多为蒙古人和色目人。郑思肖《心史•大义略叙》:“鞑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各有所统辖。”

文人地位的下降,对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代党项族人余阙说:“夫士惟不得用于世,则多致力于文字之间,以为不朽。”(《青阳先生文集•贡泰父文集序》)儒生不幸文坛幸。他们或为生计,或为抒愤,大量涌向勾栏瓦肆,促进了以元曲为代表的元代文学,尤其是元代杂剧的空前繁荣。

二、儒生地位空前低下三、文化融合、思想活跃1、文化的融合忽必烈灭宋,很快就接受了汉族文明。1271年,他以“元”为国号,取《易经》“乾元”(有“大”、“首”义)之义,表明他对汉族文明的推崇。他主持大都的兴建,宫阙建筑风格本于汉制,城门、坊名本于《易经》。他任用许衡、姚枢等儒生。他还以宽容进而多少有些恭敬的态度对待佛教、道教。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忽必烈要求继承蒙古族的祖宗成法,采取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力图把两者融合起来。文化的融合,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提高,甚而有不少人接受了汉族文化熏陶,能够以汉语进行文学创作。反之,汉民族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给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文学艺术创作也注入了新的内容。杂剧作家们更是大量吸取少数民族的乐曲,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2、思想的活跃

元朝立国之后,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很快得到确认。朝廷设立官学,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教科书,而儒学宗师的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然而,元朝统治集团在利用正统的儒家学说巩固统治的同时,也尊崇各族固有的宗教信仰。因此,佛教、道教,乃至伊斯兰教、基督教,在中原地区同样得到发展。信仰的多元化,自然削弱了儒家思想在群众中的影响。但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当时各种观点和流派,争雄斗胜,思想较为活跃。

三、文化融合、思想活跃文学特点元代文学的基本特点有两个:一是叙事文学的兴盛,二是抒情文学的衰退。诗歌创作的承前与启后。散文的重视经世致用。然诗文的成绩难与小说、戏曲的辉煌相比。尤其是元曲(剧曲与散曲)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元代文学的代表。文学特点元代文学的基本特点有两个:一是叙事文学的兴盛,二是抒一、叙事文学的兴盛

戏剧——包含杂剧与南戏,作家辈出,名作如林,成为元代成就最高的文学(艺术)。据统计,现存元杂剧剧本名目共有530多种,而作家,仅据《录鬼簿》和《续录鬼簿》所载,有名有姓的就有220多人,而且其中“无闻者不及录”,因此还应有许多遗漏。至于南戏,作品大约有二百一十多种,只是南戏作家知其名姓者极少而已。小说也进一步发展。其中话本小说继续盛行,较有影响的有《全相平话五种》、《新编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等。文言小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娇红记》描写娇娘和申纯对爱情的热切追求,刻画极为深刻细腻,其在文言小说中的地位,竟使有人比之叙事诗中的《孔雀东南飞》。一、叙事文学的兴盛

戏剧——包含杂剧与南戏,作家辈出,名作如二、元代抒情文学的衰退

相比之下,元代的抒情文学则退居到了次要的地位。元代抒情文学的代表——散曲,虽然同样作者众多,作品也不少——隋树森《全元散曲》共收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而这显然不是当时散曲的全部——但总体成就远不如戏剧,尤其是杂剧。“诗词”虽然仍处于所谓“正宗”的地位,而且也有所创新,有些诗人像萨都剌、杨维桢也写出了一些令人目瞩目的作品,但就它们的总体创作而言,其成就纵向看远不如唐、宋,甚而是清代也不如,横向看也不如同时代的散曲。

二、元代抒情文学的衰退

相比之下,元代的抒情文学则退居到了次元杂剧的发展线索宋代的戏剧,统称作杂剧,但已没有完整的剧本流传,内容与结构都不能详知。金代称为院本,即“行院之本”。扮演戏剧的人多为倡伎,演员们所住的地方称作行院,他们的演唱本即称作院本,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形成了盛极一时的元杂剧。它的科白即表演动作与对话部分,承袭了院本的体制;曲即唱词部分,则明显地源于诸宫调。它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宋、金的叙事体改变成为代言体:二是在曲调上更多的采用了民谣小曲。元杂剧的形成,是我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元代的杂剧作家,有姓名可考的有一百七八十人,见于记载的杂剧作品达七百三四十种。实际的数目当然还要远远超过。现在保存下来的有一百六十余种。元杂剧的发展线索宋代的戏剧,统称作杂剧,但已没有完整的剧本元杂剧的发展分期两期:一般的研究者大多把元杂剧分为前后两期,以大德年间(1297—1307)为界。前期是高度繁盛的时期,作家作品的数量相当可观。当时活动的中心在大都,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后期活动的中心南移向临安(今杭州),主要作家有秦简夫、郑光祖、乔吉等。元杂剧的发展分期两期:元杂剧的发展分期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1234—1294)。中期,自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元年至元文宗图帖睦尔至顺三年(1295—1332)。晚期,元顺帝帖睦尔统治时期(1333—1368)。钟嗣成《录鬼簿》将元杂剧的作者分为三期:第一期(1234—1276)“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所录作者57人,皆北方人。第二期(1277—1340)“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及已死才人不相知者”第三期(1341—1367)“方今才人相知者,及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初、中、晚三期,杂剧创作在地域上的变化,在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各自的特点。

元杂剧的发展分期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元杂剧繁荣的原因1、艺术原因:各种戏曲艺术的积累和发展: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的成熟的文学剧本。传奇小说、话本小说等为戏曲准备了故事内容,并且提供了为人民所熟知的人物形象;说唱诸宫调的乐曲组织和曲白结合形式直接影响了戏曲的体制;各种队舞使戏曲的舞蹈身段和扮相更加美化;傀儡戏、影戏也给吸取的舞蹈动作和脸谱以影响。它们的发展使戏曲表演艺术渐趋成熟,同时也为产生优秀的文学剧本准备了条件。2、政治原因:元政府的文化政策。汉族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倍受歧视。“门第卑微”“职位不振”促使一部分人从事戏曲活动。元杂剧繁荣的原因1、艺术原因:各种戏曲艺术的积累和发展:元3、经济原因:城市的畸形发展。宋金时代,在瓦舍勾栏等固定场所面向城市民众的各类伎艺演出已经很盛。蒙古军攻占北方以后,在许多地方造成破坏,但若干中心城市,却反而人口激增,财富更为集中,出现畸形繁荣;全国统一以后,城市经济的增长更为迅速。而随着都市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自然也相应地壮大,观赏既富于市俗性又具有较高艺术性的戏曲对于他们是很合适的精神享受。他们以自己所拥有的财力支持了元杂剧的成长。3、经济原因:城市的畸形发展。宋金时代,在瓦舍勾栏等固定场所繁荣的标志1、作家多:元曲四大家2、作品多:四大悲剧、四大爱情剧3、专业演员和演出团体繁荣的标志1、作家多:元曲四大家元杂剧衰落的原因元杂剧在后期逐步趋向衰落是因为元蒙统治者在政权得到巩固之后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民族矛盾的相对缓和及科举制度的恢复又使文人对统治阶级产生了幻想而致力科举进身,加上杂剧中心的南移失去赖以生长的土壤,同时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有限体制及一个角色主唱到底、其他角色只有说白的表演模式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戏剧矛盾的展开,最终就被不限折数、角色都能唱的南戏取代了其中心地位。

元杂剧衰落的原因元杂剧在后期逐步趋向衰落是因为元蒙统治者在元杂剧剧本的体制1、一本四折。“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合为一本,每个剧本一般由四折戏组成,有时再加一个楔子。所谓的“折”相当于现在的“幕”,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全剧矛盾冲突的自然段落;四折即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元杂剧在四折戏外,为了交代情节或贯穿线索,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一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子”。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称为开场楔子;置于在各折之间的,称为过场楔子。楔子本义是木器榫合处为弥缝填裂而楔入的小木片,在元杂剧中它所起的是绵密针线或承前起后的作用。一本四折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赵氏孤儿》五折,《秋千记》六折,《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吴昌龄的《西游记》六本二十四折。元杂剧剧本的体制1、一本四折。“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2、题目正名。北杂剧在演出前,通常会用两句或四句字数相同的对句,表示出全剧的表演纲目,然后再以其中最为精简确当的文字,作为本剧的剧名。如白朴的《梧桐雨》杂剧的「题目正名」是:

〔题目〕

安禄山反叛兵戈举陈玄礼拆散鸳鸯侣

〔正名〕

杨贵妃晓日荔枝香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然后这出杂剧便以「正名」中的「梧桐雨」来命名。再如马致远的《汉宫秋》杂剧的「题目正名」是:

〔题目〕

沈黑江明妃青冢恨

〔正名〕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2、题目正名。北杂剧在演出前,通常会用两句或四句字数相同的对3、科介。也称科范、科,指唱、白以外的动作。一般来说,元杂剧剧本中的科表示四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物一般的动作,如《汉宫秋》第一折写王嫱迎接汉元帝,注明“趋接科”;二是表示人物的表情,一折毛延寿定计,注明“做忖科”;三是表示武打动作,高文秀《襄阳会》四折“四将做混战科”;四是指剧中穿插的歌舞动作。《梧桐雨》二折玉环舞蹈,“正旦做舞科”;有时也表示剧中的舞台效果。《汉宫秋》“雁叫科”。

3、科介。也称科范、科,指唱、白以外的动作。一般来说,元杂剧4、角色分工。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末包括正末、小末、冲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净是地位低下的喜剧性人物。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孤(当官)、驾(皇帝)、卜儿(老妇人)等。4、角色分工。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旦包括正旦、外旦、5、音乐曲调。元杂剧以北方音乐为基础,因此有别称“北杂剧”,采用的是北曲联套的形式。每一折用一个套曲,每一个套曲一般都连缀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牌组成。每折一个套曲,常见的是第一折用仙吕,第二折用南吕,第三折用中吕,第四折用双调。少数剧本的各折,也有使用其他宫调的。在每一宫调之内,各有数十支曲牌。曲词就是按曲牌填写,一折之中的每支曲牌都压同一韵脚,不可换韵。有时又有向其它宫调借用一支或几支曲牌的情况,称为借宫。5、音乐曲调。元杂剧以北方音乐为基础,因此有别称“北杂剧”,宫调与曲牌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近人吴梅曾解释说:“宫调者,所以限定乐器管色之高低也。”我国历代均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定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声,是乐律之本。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以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十二宫、七十二调,共为八十四宫调。但俗乐多不全用。常用的有五宫(仙吕、南吕、中吕、黄钟、正宫)四调(大石、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调。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元曲中一套宫调须得一定的曲牌配合。宫调与曲牌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十二律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十二律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