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发展2学时1重点提示本章首先对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和中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进行了阐述,回顾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其次通过回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提出的不断完善的历程,在分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农业保险就其现状和实践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构建适宜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和建立和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给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2内容框架第一节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基础理论与制度框架第二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发展第三节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与农村发展第四节农业保险与农村发展3第一节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基础理论与制度框架一、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二、中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4一、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一)社会保障的含义(二)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三)社会保障的内容5(一)社会保障的含义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的行为、机制和制度的总称,是社会经济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是社会的安全阀机制和公平机制。早在1883年德国颁布实施的《疾病保险法》首开社会保障制度的先河,但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一词最早公开出现于1935年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所颁布的《社会保障法》。此后“社会保障”一词被众多国际组织和国家所采用,成为以政府和社会为责任主体的福利保障制度的总称6社会保障包含的含义第一,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和社会(政府以外的其他社会力量);第二,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第三,社会保障的总体目标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第四,社会保障的方式是通过立法,建立一种社会稳定制度,协调各种关系,从而使社会保障规范化、制度化和合法化。7(二)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理论2.公共经济学理论3.福利经济学理论4.公平分配理论5.社会保险理论8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理论马克思在考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总产品分配时,曾论及包括养老在内的社会保障问题。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提出的六项扣除学说,不仅明确地提出要扣除“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而且也通过其他几项扣除,特别是“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进一步阐明这些预留是生产继续发展、社会继续进步的基础。此外,马克思还曾在《资本论》中强调,社会保险基金对于社会再生产运动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它是劳动力再生产所必要的,因此,在社会总产品中为建立这项基金所作的扣除,是完全必要的;列宁在1912年“工人最好的保险是国家保险”的论述中提出国家保险的四项原则,其中的第三项是“一切保险费都由企业主和国家负担”。92.公共经济学理论以斯蒂格里茨为代表的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公共收支活动,它将社会保障作为收入再分配问题来处理,之所以要建立社会(政府)保障制度是因为市场机制的缺陷。公共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通过举办公共医疗保健系统、医疗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残废保险、幸存者照顾计划以及社会救济等来构建一个灾害社会保险系统,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生活。公共经济学更进一步研究了社会保险模式的选择、社会保障标准的确定、社会保障管理、社会救助的方式等多方面的问题,使社会保障的研究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103.福利经济学理论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于1920年、1926年和1928年分别出版了构成福利经济学体系的三部著作:《福利经济学》、《产业变动论》、《财政学研究》。书中指出,“在福利经济学中有两个命题,粗浅地说,第一,对于一个人的实际收入的任何增加,都会使满足增大;第二,将富人的货币收入转移于穷人,会使满足增大。”此外,他还主张,通过国家的累进税政策,把富人缴纳的一部分税款转让给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低收入者享用,以增加社会福利。114.公平分配理论公平是具有广泛意义的范畴,涉及权利、财富、资源、知识、信息、人际关系等的分配和利用。这里主要指分配公平问题。分配公平包括两大方面:其一是初次分配公平。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基本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使不同的单位、个人的初次分配收入,能够与其所付出的资源(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相适应;其二是再分配公平。主要指政府通过差别税率从高收入行业、人群、单位、地区等方面集中较多的国民收入,用于支持与补偿低收入人群、地区、行业,包括扶贫济困、灾害救助、扶助“三农”、基本医疗保障之类。同时,政府还从各方面鼓励、支持民间的各种慈善事业,提倡互助互济活动等125、社会保险理论保险制度是一种有偿配置“稳定”资源的制度安排,而对“稳定”资源的有偿配置过程也就是提供保险物品的过程。保险制度可以给社会提供两种保险物品,一种是公共性的,另一种是私人性的。公共性的保险物品一般通过政府专门机构集中提供,人们购买这种物品的付费方式是纳税;私人性的保险物品则通过市场机制提供,人们通常所讲的“买保险”即指这种保险物品,它一般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人们的付费方式是交纳保费13(三)社会保障的内容1.社会救助2.社会保险3.社会福利4.社会优抚安置141.社会救助社会救助主要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无劳动能力而失去生活来源的农民,以及因各种原因造成收入减少或中断,导致基本物质生活陷入困境的农民,提供资金或者各种形式物质援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自然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孤寡病残救助、贫困救济制度、大病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不仅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且是我国最早采用的一种社会保障形式。它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税收,此外,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以及个人公为捡会救助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实物捐赠152.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核心部分。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否,首先要看其社会保险的发展状况。社会保险主要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对因非自愿原因造成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社会劳动者,提供社会性的物质帮助,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医疗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养老、医疗以及计划生育等多方面的社会保障16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为特殊对象和社区居民提供的福利性补贴以及各种公益事业,以改善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福利主要是通过开办福利院、敬老院、光荣院等,对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和无法定扶养人的孤寡老弱残疾居民实行“五保”制度。社会福利具有普遍型、大众性、无偿性等特点。作为社会保障内涵的最高层次的“社会福利”需要较高的经济基础,目前还远没有达到。174.社会优抚安置社会优抚安置主要指对国家和社会有功劳的特殊社会群体依照法律,给予补偿和褒扬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优待、抚恤、安置三种待遇的总称。在我国,社会优抚的对象主要是为革命事业和保卫国家安全做出贡献和牺牲的特殊社会群体。18二、中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一)农村社会保障的含义(二)中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三)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四)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19(一)农村社会保障的含义农村社会保障如果仅从社会功能上理解,只不过是保护农村居民免受或减轻风险侵害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实质就是运用一切制度形式规避各种风险,为农村居民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安定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
20图10-1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农村社会救助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社区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反贫困战略与灾害救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妇女福利事业农民工社会保障农民工就业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农村残疾人福利事业农村老年福利事业农村儿童福利事业21(三)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1.初步建立阶段(1949—1956年)2.异常发展阶段(1966—1977年)3.恢复阶段(1978—1985年)4.改革与创新阶段(1986年至今)22(四)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1.建立稳定的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机制2.按照城乡统筹思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相关制度建设3.加大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力度4.加强部门合作和资源共享23第二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发展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提出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现状24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提出(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提出25(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26(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提出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做出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大决策2003年在全国开始“新农合”试点运行,2007年进入“全面推进”阶段,2008年上半年就已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截至2009年9月底参加新农合农民达到亿,参合率为94%2010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将达到15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120元,农民个人缴纳30元。27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现状(一)“自愿参与”原则势必导致“逆向选择”的出现(二)“家庭账户”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家庭中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参合积极性(三)新农合基金的统筹层次低,限制了大量流动人口的参合问题(四)参合农民报销手续有待简化(五)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条件有待改善,医疗水平有待提高(六)县乡两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经费偏紧的问题较为突出(七)新农合监管机制有待于加强28三、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一)明确目标任务,稳步发展新农合制度(二)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完善筹资机制(三)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使农民群众更多受益(四)加大基金监管力度,确保基金安全运行(五)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六)坚持便民的就医和结报方式,做好流动人口参加新农合的有关工作(七)健全管理经办体系,提高经办服务能力(八)加强新农合与相关制度的衔接29第三节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与农村发展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现实意义二、现行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分析三、采用综合措施构建适宜农村养老保障体系30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现实意义截至2008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经增至亿,占总人口的12.79%。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正以年均近1000万的增幅“跑步前进”目前全国除青海、新疆、西藏外,均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七成以上,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个百分点,预计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说明农村人口老龄化较城市呈现出速度更快、程度更高等特点。因此,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简称新农保制度),已经成为目前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当务之急31二、现行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分析(一)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局限明显(二)自我养老方式多为农村老年人口的无奈选择(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不完善32(一)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局限明显1.人口结构、家庭规模的变化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发展产生冲击2.传统家庭观念的弱化制约家庭养老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步弱化,年轻人成为家庭的核心力量人口流动性增强导致代际间感情弱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外界对于家庭养老的监督机制弱化33(二)自我养老方式多为农村老年人口的无奈选择1.自我养老对于老人经济条件的要求较高2.人们对于自我养老的认识及观念有待改变3.老龄产业发展滞后制约自我养老的发展34(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滞后1.现行制度缺乏权威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操作性差、实施困难2.现行制度缺乏前瞻性,不能适应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状况3.现行制度缺乏准确的目标人群定位,不能保障贫困农村居民的养老4.现行制度缺乏科学的基金增值标准及畅通的增值渠道,基金运营风险较大5.现行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基金运营过程中存在漏洞管理机构的归属问题上存在混乱;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基金监管机构;目前仍未建立起完整统一的基金管理制度35(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不完善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的筹措难度较大2.农村低保对象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都存在一定难度3.基层组织力量薄弱36三、采用综合措施构建适宜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一)微观措施要增强农民养老资源的自我积累(二)宏观措施要着重解决的几个方面37(一)微观措施要增强农民养老资源的自我积累重点在于转变人们对于家庭养老模式的“依赖观念”。其一,要加大劳动者年轻时的养老积累在自己保障基金中的比重。通过立法的方式规定农民购买最低限额的社会养老保险,对于女性、身体状况较差、家庭收入低于贫困水平的弱势群体,国家应给予适当的补贴。其二,增加老年群体的再就业可能性。可以通过延长老年人口的就业时间和扩大老年人口再就业范围等措施实现38(二)宏观措施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1.适当调整新农保试点工作部署,加快进度2.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公众向社会化养老倾斜39第四节农业保险与农村发展一、农业保险概述二、中国农业保险的实践40一、农业保险概述(一)农业保险的概念(二)农业保险的特征(三)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四)农业保险的作用41(一)农业保险的概念农业保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保险仅指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广义的农业保险除了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之外,还包括从事广义农业的劳动力及其家属的人身保险和农村其他物质财产保险狭义的农业保险,是指农业生产者以支付小额保险费为代价,把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灾害造成的农业财产损失转嫁给保险人的一种制度安排
42(二)农业保险的特征1.经济性2.法律性3.互助性4.科学性43(三)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1.农业保险标的范围农业保险标的范围,也称保险范围,是农业保险所承保的所有标的的集合2.农业保险的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1)农业保险的保险责任(2)农业保险的除外责任(3)农业保险的特别规定44(四)农业保险的作用1.农业保险的宏观作用2.农业保险的微观作用451.农业保险的宏观作用(1)有利于减轻农业风险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威胁,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2)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3)有利于弥补政府财政救灾资金的不足,减轻政府灾后筹集救灾资金的负担(4)有利于加强农业保护,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5)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善462.农业保险的微观作用(1)有利于减少农业灾害损失,降低农业风险(2)有利于降低灾害对农民带来的打击,减少农民收入的波动(3)有利于保障农业投资安全,改善农民经济地位(4)有利于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农业新技术的采用47二、中国农业保险的实践(一)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二)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三)建立和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措施48(一)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经历了从快速发展到逐渐萎缩,再到恢复发展的过程。1982年至1993年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阶段:1982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就开始试办农业保险,当年保费收入只有23万元,到了1993年达到了亿元;1994年至2004年农业保险业务逐渐萎缩:到了2004年农险保费只有亿元,与1993年相比平均每年下降10个百分点;2005年以后又重新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农险保费由2005年的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亿元49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200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再保险体系。中国保监会也积极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2004年先后在上海、吉林、黑龙江、江苏、四川等地开展多种模式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2006年,保监会进一步完善了农业保险试点,制定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并积极争取各地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50(二)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1.政府方面2.农民方面3.保险公司方面4.农业保险市场机制方面511.政府方面(1)相关立法不到位(2)政府补贴不足(3)保险监管有效性低(4)经营管理机构不健全(5)农业保护制度忽视了农业保险522.农民方面(1)农民缺乏经济实力(2)农民缺乏保险意识(3)经营规模过小,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533.保险公司方面(1)经营效率较低(2)农业保险人才匮乏,业务质量受限544.农业保险市场机制方面(1)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我国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和再保险市场尚不完善。农业保险由于缺乏适当的再保险安排,使得风险过于集中在保险经营主体自身、难于分散,影响经营主体的经营效果。而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普遍有再保险机制的支持,特别是可以避免特大自然灾害对农业和农民的影响(2)农业保险运行机制不完善中国农业产业的特点是规模小、分散经营。在这样一个市场化、规模化和企业化程度都不高的产业中,只靠商业保险机构来承保巨大的农业经营风险,必然发生商业利润动机和实际政策功能的矛盾55(三)建立和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措施1.健全我国农业保险法规2.建立特殊风险巨灾基金3.构建农业再保险体系4.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5.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6.增加农民收入7.加强对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56复习思考题1.何谓社会保障?其主要功能有哪些?2.何谓农村社会保障?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有哪些?3.农业保险的作用有哪些?4.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5.建立和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措施有哪些?
5758薪酬及绩效管理体系方案
59核心议题一、项目核心目标及进程回顾二、薪酬体系设计技术思路三、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技术思路60一、项目核心目标及进程回顾核心目标:根据实创科技发展战略,结合现有运营状况,基于总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框架,建立符合未来发展需要,以岗位职责、业绩管理为核心,以科学、有竞争力的薪酬结构为激励基础,建立合理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同时通过绩效管理的实施保证薪酬体系动态、可持续的发展。
进程回顾:项目于2001年1月15日正式启动。博思智联按照项目计划开展工作,并在预期时间内提交了项目方案。但由于实创科技工作安排问题,至今未能结项。61核心议题一、项目核心目标及进程回顾二、薪酬体系设计技术思路
1、薪酬设计基本技术思路
2、薪酬设计流程
3、薪酬方案实施应注意解决的问题三、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技术思路62薪酬设计的3P模型薪酬胜任力岗位绩效PayforpeoplePayforpositionPayforperformance63薪酬设计基本原则总额控制:以总公司确定的薪酬总额制订标准为依据内部公平:通过对职位相对价值的评估,保证不同职位/个人获得与其职位价值相当的薪酬差异性:不同业务形态不同的职位薪酬体系强化激励作用:即时激励;个人收入分别与公司、部门和个人绩效挂钩64核心议题一、项目核心目标及进程回顾二、薪酬体系设计技术思路
1、薪酬设计基本技术思路
2、薪酬设计流程
3、薪酬方案实施应注意解决的问题三、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技术思路652、薪酬设计流程1.确定薪酬总额控制模型4.1确定薪点3.划分职级2.职位评估6.确定职系薪酬结构5.划分职位系列9.薪酬调整与优化4.2确定绩效系数7.确定岗位和绩效工资额确定薪点值确定绩效基数66核心议题一、项目核心目标及进程回顾二、薪酬体系设计技术思路
1、薪酬设计基本技术思路
2、薪酬设计流程
3、薪酬方案实施应注意解决的问题三、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技术思路673、薪酬方案实施应注意解决的问题1.如何与现有的薪酬体系顺利接轨,在一定的薪酬总额前提下保证薪酬水平的稳定性。2.试行调整阶段:2—3个月。3.管理者对新的体系的理解和支持4.让员工理解新的薪酬管理制度,保证薪酬体系的透明度。68核心议题一、项目核心目标及进程回顾二、薪酬体系设计技术思路三、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技术思路
1、绩效体系设计基本观点
2、绩效管理程序
3、绩效与激励
4、绩效体系设计应注意解决的问题69
1、绩效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确定绩效管理的目标确立绩效管理的原则界定绩效管理适用范围绩效的分类绩效考核的评分方式考核的时间与频率考核实施方式任务绩效考核流程周边和管理绩效考核流程考核结果的使用方式701、绩效管理目标通过规范化的工作目标设定、沟通、绩效审查与反馈工作,改进和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成效,促进被考核者工作方法和绩效的提升,最终实现组织整体工作方法和工作绩效的提升。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是通过各职能、业务部门来实现的,下属部门通过绩效管理提高效率、实现目标成为管理者的有效管理手段有效激励正式的综合绩效管理结果作为物质激励(工资调整、奖金分配)和人员调整(人员晋升、降职调职)的依据或阶段的绩效管理结果作为日常精神激励的评判标准。711、绩效管理原则公开性原则:让被考核者了解考核的程序、方法和时间等事宜,使考核有透明度。客观性原则: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与考核,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开放沟通原则:考核者与被考核者沟通,解决被考核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差别性原则:对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考核内容是有差别的。常规性原则:将考核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成为常规性管理工作。发展性原则:考核的目的在于促进人员和团队的发展与成长,而不是惩罚。721、绩效管理结果使用奖金分配薪资调整管理沟通工作指导职务升迁人岗匹配人员评价培训发展······731、绩效管理内容按照内容指标的不同,可以将绩效管理内容分为——任务绩效工作数量——销售额、利润、成本等等工作质量——准确性、差错率、顾客满意度等等工作时效——时限、进度调整等等组织责任沟通与协调服务意识个人发展纪律性周边绩效决策与授权指挥与监控计划与组织人员和团队管理管理绩效741、绩效管理内容-续组织绩效针对各部门个人绩效针对组织中的个体按照绩效管理的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绩效管理内容分为——
组织绩效指向的是在完成工作目标与任务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公司内各组织或团队的业绩。组织绩效水平可作为该组织或团队管理者绩效水平的重要参照,同时影响该组织或团队成员的绩效工资。个人绩效指向的是在完成工作目标与任务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个人业绩。751、绩效管理方式间接上级综合管理部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被考核人员或组织审核考核相关组织评价结果确认相关组织评价申诉76核心议题一、项目核心目标及进程回顾二、薪酬体系设计技术思路三、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技术思路
1、绩效体系设计基本观点
2、绩效管理程序
3、绩效与激励
4、绩效体系设计应注意解决的问题772、绩效管理程序绩效管理循环考核——绩效评估绩效面谈绩效审核结果使用——薪酬、奖金职务调整、培训、教育
…
…实施——计划执行任务指导任务变更
岗位职责
组织目标计划——目标设定任务分解沟通确认78
2、任务绩效考核流程计划
——是绩效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决定绩效管理成效的核心步骤。是被考核组织或人员的直接主管的管理职责。是被很多企业所忽视的。明确计划工作目标确定工作目标权重确定重要工作任务确定任务衡量标准计划面谈和确认792、任务绩效考核流程-计划(续)
1.本考核期内,组织工作目标是什么?2.组织有哪些工作任务?3.本考核期内,组织内个人的工作目标是什么?4.个人有哪些工作任务?明确计划工作目标确定工作目标权重确定重要工作任务确定任务衡量标准计划面谈和确认802、任务绩效考核流程-计划(续)
1.以百分数的形式划分出任务权重2.以5%或10%以上作为权重的刻度明确计划工作目标确定工作目标权重确定重要工作任务确定任务衡量标准计划面谈和确认812、任务绩效考核流程-计划(续)
1.根据计划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2.被考核组织或个人有哪些日常性工作任务?3.被考核组织或个人有哪些专项工作任务?明确计划工作目标确定工作目标权重确定重要工作任务确定任务衡量标准计划面谈和确认822、任务绩效考核流程-计划(续)
1.定量化标准——尽可能建立定量化的任务衡量标准。2.行为描述性标准——对于难以建立定量化衡量标准的任务,可描述能够被观察到的行为或行为结果。明确计划工作目标确定工作目标权重确定重要工作任务确定任务衡量标准计划面谈和确认83842、任务绩效考核流程-计划(续)
1.确定下属组织或人员的工作计划与任务2.面谈并确认计划和任务3.填写工作任务沟通表明确计划工作目标确定工作目标权重确定重要工作任务确定任务衡量标准计划面谈和确认852、任务绩效考核流程-实施任务执行监控与指导任务变更考核组织或人员按照本考核期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达到工作目标。在考核期内,被考核组织或人员按照确定的计划任务书开展工作,直接上级实施监督与指导——根据确认的工作计划,指导、监督、协调下属组织或人员的工作进程。记录重要的工作表现原则上,任务调整和变更都应当以书面的形式记录和备案。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情况作相应的调整。862、任务绩效考核流程-考核
在考核期结束后,按照以下程序评估本阶段的绩效表现——绩效评估绩效面谈绩效审核
依据确定的工作计划、任务、任务变更情况、实际工作产出结果和重要行为,进行工作目标的绩效等级评估。
根据考核结果,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确定绩效评定的一致意见,并讨论绩效改进的方式和途径。
被考核者的间接上级和综合管理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并负责处理绩效评估过程中的争议。872、周边绩效和管理绩效考核流程被考核者自我评价被考核者自我总结直接上级评价直接上级提出期望考核结果审核考核结果沟通确认88核心议题一、项目核心目标及进程回顾二、薪酬体系设计技术思路三、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技术思路
1、绩效体系设计基本观点
2、绩效体系设计程序
3、绩效与激励
4、绩效体系设计应注意解决的问题893、绩效与激励——职能部门公司季度目标部门季度任务/目标员工季度任务/目标公司年度目标季度绩效工资发放部门经理员工+周边绩效+90绩效管理与激励公司季度目标部门月度任务/目标员工任务/目标公司年度目标季度绩效工资发放员工部门经理公司高层91绩效管理与激励公司季度目标部门月度任务/目标员工任务/目标公司年度目标年度绩效工资发放公司高层+管理绩效员工+周边绩效部门经理+管理绩效923、绩效与激励932.6绩效管理表格个人和组织任务绩效:工作任务计划-评价表个人周边绩效个人管理绩效部门周边绩效考核申诉表
具体参见.xls表格942.6绩效考核标准A.(8-10)出色,工作绩效始终超越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在规定的时间之前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明显超出规定的标准,得到来自客户的高度评价。B(6-8)优良,工作绩效经常超出本职位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5自制乐器(课件)三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 哮喘的处理与健康教育
- 《资质过剩感对员工创造性绩效的影响研究》
- 《污损脱附型防污涂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 对患者朋友的健康教育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 入门单元+初识日语语法【知识精研】初中日语人教版(2014)+七年级全一册
- 2024年新人教版1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5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课时1 9加几
- 【知识精研】高考语文复习:赏析句子表达效果+课件
- 2024年中国硅灰石普通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诗词大会训练题库(九宫格)课件
- 《铁道概论》考试复习题库400题(含答案)
- 末位淘汰制度
- DB15T 1700.1-2019“蒙字标”认证通用要求 农业生产加工领域
-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定稿;共7课)
- 妇产科学课件:子宫内膜异位症(英文版)
- 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
- 铁路线路工起道作业指导书
- 酒店安全生产规范要求
- 幼儿园:幼儿园食育课程的五个实施途径
-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3Food and Culture Reading Cultureand Cuisine课件(13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