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一第1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感觉与变化。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带有主观性。第2节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和类别社会心理学与生理心理学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人们对心理学一般看法认为,它属于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介乎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兼有两类科学的性质。简述:SSP与PSP的区别;1.SSP指2.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PSP指3.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4.SSP更着重定性分析;PSP着重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定性分析。5.在研究着眼点上,6.S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社会结构的,7.从宏观方面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而8.P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个体的,9.从微观方面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第3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科学研究就是要找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年龄是自变量,学习能力是因变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相关关系,又可能是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又分正相关和负相关。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是可信的。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有信度不一定意味着有效度;但有效度,一定意味着有信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档案研究法。其中,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方法。现代心理学始建于1879年,以德国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西方社会心理学一般定位由1908年开始,这一年,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的书,一本是罗斯写的,另一本是麦独孤写的《社会心理学绪论》,他用的心理学理论是本能论。观察法的优、缺点:优点: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在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行,因而能得到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缺点: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实验法的优、缺点:优点:对实验情景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缺点:实验情境与生活现实距离过远,使研究结果往往缺乏概括力。调查法的优、缺点:优点:直截了当,针对性强。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经济,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缺点:主要问题在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第4节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论述: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P181.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意义2.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实践意义第2章个体的社会化第1节什么是个体的社会化答;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每个人降生到人间后,就面临着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论述:什么是个体社会化,有那些特点?(个体社会化概念),有如下特点:1.长期性a-因为人不同于动物,初生儿吸取食物以维持营养,披衣盖被以维持体温,总之,在生存生长方面,有个特别长的生活依赖期。b-初生儿面临的社会环境极端复杂,他逐渐长大起来,要掌握的社会事务和道理很多。总之人不同于动物,有一个特别长的学习时期,所以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2.发展性个体从不认识和不掌握社会事务、社会标准到认识和掌握它们,是个发展过程:a-这种发展是随个体身体的发育、年龄、智力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的。所以个体社会化的发展过程是与个体生理、心理的成熟发展过程相适应的。不到一定年龄阶段,不能认识和掌握复杂的社会生活的要点和准则。b-个体社会化应该理解为一个贯穿个体一生自始至终的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过程的写照。第2节个体社会化的机制认同:或叫“自居作用”,个体以自己学习模仿的那个“榜样”自居,追求自己处于与他们同一的地位、处境与形象。再社会化问题: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社会角色: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份,规定了这个个体应该具有的心理和行为。角色网络(角色从):个体所担任的多种多样的丛杂的社会角色构成网络,被称为角色网络或角色丛。皮克马利翁效应: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的成绩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效应称为皮克马阿利翁效应。性别角色:社会认为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一套行为、兴趣和思想方式。个体社会化的机制有:依从、自居、内化。依从基于强化的原则,自居基于“榜样人物”的吸引。个体从出生到青年成熟期,可称为社会化的初步形成阶段;从成人到老年时期,可称之为社会化的继续发展阶段。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戏剧中的角色由剧作家规定;而现实生活中的角色由社会及其相应的文化规定。皮克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效应。人类学家鲍里在1957年比较了110个未开化的社会团体,研究他们教育子女、形成男女角色的社会化过程,发现社会对男女行为的强化与鼓励使不同的。性别角色的社会分工除了生理的自然方面原因之外,主要是由文化的、社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它属于历史的范畴,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第3章自我-自我意识第1节什么是自我、自我意识,第2节它是怎样形成发展的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察觉是一种心理经验,是一种主观意识,故心理学中讲自我就是讲自我意识。在我们的经验中、意识中,可察觉到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自我意识表现为高度的自我察觉,个体关注于自己的思想、情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处于这种状态时,个体得以更多更好地处理有关自己的信息。第3节自我及自我意识的表现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在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上。自我表现往往只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而非它的全部。京格1965实验说明了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特点与情况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第三节自我评价及其研究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他自己的判断,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评价是通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来实现的。迪纳和瓦尔波姆在1976年作实验,说明看到镜子里的自我,提高被试对自我的注意,减少了理想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之间的分裂。自我经历着躯体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个体主要是从自己的身体、衣着、物品、及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来作自我判断,从而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情绪。第二阶段主要从自己的名誉、地位,社会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方面来作自我评价和判断,表露出自尊或自卑的自我体验。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智慧、才干、自己的道德水平的方面的评价和判断,从而产生如自我优越感等自我体验,追求政治上的、事业上、道德上的上进和发挥自己的才智。第4章社会动机第1节社会动机的研究在心理学体系中的地位与意义动机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他涉及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动力问题的探讨。社会动机是推动个体具有某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动力。个体心理学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性、积极性问题考虑很少。第2节需要、动机和心理行为需求是客观的,需要则是主观的。动机和行为的关系:1.动机和行为具有一致性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动机,2.就能推动什么样的行为。3.动机和行为具有不4.一致性表现在不5.是一对一的关系,6.同7.样的行为可能体现不8.同9.的动机;同10.样的动机可能体现不11.同12.的行为。第3节动机的分类自然动机:也称为物质性动机,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引起的,以个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社会动机:也称为精神性动机,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引起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在一定生活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部动机: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由于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活动本身就是人们自己的奖赏与报酬,无需外加的奖赏。外部动机: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动机的分类:按照动机的性质归类: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按照动机的作用归类:主导动机和一般动机按照动机的范围归类:广泛动机和局部动机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归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的、安全的、归属与爱、尊重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自然的、基础动机,其它几项是社会动机。第4节动机的特征动机转换:指一个动机为另一个动机所替代,也称动机更替,它对改变个体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挫折:是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在个体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在个体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感到灰心丧气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简答:动机的特征:1.动机强度是动机的第一特征,2.它表明动机在强度上有强弱之分。3.动机清晰度是动机的另一个特征,4.它表明动机指5.向的目标6.,7.在意识程度上有高低之分。8.动机转换是动机的第三个特征,9.它指10.一个动机为另一个动机所替代,11.也称动机更替,12.它对改变个体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第5节侵犯侵犯:亦称侵犯行为,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宣泄:即精神发泄,这是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最早在精神病治疗中使用过的一种方法,让患者将自己痛楚或精神创伤的经验诉说出来,象把满肚子的脏东西从内心深处倾吐、排除出去,没有了压抑之感,病也就好了。本能论是一种先天论、生物决定论,学习论则是一种后天论、环境决定论。侵犯的几种理论:1.本能论这是早期心理学家看法,认为人天生带来一种侵犯冲动、好斗的本能。人类在战争中相互残杀只是这种本能的表现,这种把本能看作人的侵犯行为根源的观点,显然是心理学上的一种自然观、生物观。2.挫折论这是另一种有影响的侵犯理论,认为挫折这种消极的主观状态总会引起侵犯行为。3.学习论**论述:学习论是怎样解释侵犯行为的?1.学习论认为个体的社会行为,2.包括个人的侵犯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3.是环境影响造成的。这种理论认为只要改变外界的环境条件,4.就能改变人的社会行为,5.改变个体的侵犯行为。6.学习论代表人物有:a斯金纳--强调学习的强化机制,以为对侵犯行为直接给予奖赏、鼓励,个体的侵犯行为就会得到巩固、强化。b班社拉-提出学习模仿机制,认为个体不一定要亲身受到奖罚,而只需通过观察别人受到奖罚,同样可以形成或消除侵犯行为。如何控制以避免侵犯?1.宣泄宣泄即精神发泄,这是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最早在精神病治疗中使用过的一种方法,让患者将自己痛楚或精神创伤的经验诉说出来,象把满肚子的脏东西从内心深处倾吐、排除出去,没有了压抑之感,病也就好了。西方学者运用宣泄原则来理解和处理侵犯问题。以为侵犯多半由遭受挫折引起,就认为应提供机会与场合让怒不可遏或积有怨愤的个体把胸中的不平说出来。气消了,可能引发的侵犯行为也就减免了。但单纯依靠发泄,也可能越发泄,旧恨未消,又添新愤。2.惩罚:惩罚可以抑制一些人的侵犯行为。但不是唯一的与根本的办法。惩罚可能减少明显的侵犯行为,却会导致出现隐蔽的侵犯行为,使人无法抓获。惩罚必须与教育相结合,并以教育改造为主,才能起作用。3.自我控制?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自我约束与控制。发挥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要对侵犯行为的后果具有明确意识。设身处地地想象受害者的不幸与痛苦。而且从道理上说服自己,感到它的不对,产生内疚之感。这才不只是对后果产生忧虑不安而已。第6节青少年犯罪与利他教育利他:亦称利他行为,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不图报的助人为乐的行为。第5章社会知觉第1节知觉与社会知觉社会知觉:专指具有社会意义的那种知觉。而社会意义是离不开人的,所以社会知觉也称人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感觉是人对外物现象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则是整体性的认识。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自我知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也是社会知觉、人际知觉的一个方面。第2节社会认知的范围印象形成: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阿希对性格的印象形成进行研究。对于印象形成中的特征,分为中心特征和边缘特征。以“热情”、“冷淡”为中心特征,以“文雅”、“粗俗”为边缘特征。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包括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研究者塔旧里(1955)。社会认知的范围:①对他人表情的认知;②对他人性格的认知;③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④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对他人表情的认知通过哪些线索?1.面部表情人是富有表情的社会人,2.人的表情是反映他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3.标4..其中人的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5.它既有先天遗传的成分,6.也有后天习得的成分。在面部表情中,目光接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7.身段表情身体姿势和姿态传递着信息,8.人们可以通过身段表情,9.来判别认知他人的情感和意图。10.言语表情我们对他人的认知,11.不12.仅取决于他说话的内容,13.也取决于他怎么说,14.如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等。第3节社会知觉的特点:复杂性、主观性、易出偏差。第4节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首因效应:当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主要作用。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因。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反之也一样,如果被认定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这种效应称为晕轮效应。第一印象: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定势: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到以后的心理活动的进行。社会刻板印象: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而集合在一起,因此对不同的人群的认知总有一种共同的较为固定的看法,这些看法未必准确。但却对我们认识他人有重要影响。我们把这种较为固定的看法称为社会刻板印象。鲁钦斯在1975年用实验方法来研究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狄恩、柏斯切德、沃尔斯特,研究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1-职业2-地区3-性别4-年龄5-民族第5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1、刺激的特点2、当时的情境“情人眼里出西施”,说明感情影响认知。论述: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1.兴趣与动机:兴趣的个别差异往往决定着认知的选择性,2.人们的兴趣往往会使他们把不3.感兴趣的事物排除到认知的背景上去,4.而5.集中注意力于感兴趣的事物。动机是推动人的行动的动力,6.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7.符合人的动机的事物,8.往往会成为知觉的对象与注意的中心。9.需要与价值:需要可以说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是所产生的一种内在状态,10.当个人因缺乏某种东西而11.产生需要时,12.该东西对于他就具有有较大的价值、较重要的意义。而13.对个人具有意义与价值的东西,14.容易构成认知刺激,15.而16.且对其有价值的特征常常有夸大的倾向。17.过去的经验:认知者经验不18.同19.,20.所站的角度不21.同22.,23.即使社会刺激一样,24.却有不25.同26.的认知内容,27.例如对某一个人的认知,28.艺术家重视人的外貌、身材、姿势、语调等,29.学者专家则可能侧重那个人的智慧能力及专业知识。30.情绪影响:人对事物的知觉也受个体情绪的影响,31.一个人当前的情绪状态,32.会多少影响他对人的判断。人们在愉快的状态下,33.会感到眼前一片阳光明媚,34.当人忧郁烦闷时,35.会感到一切36.都没有希37.望。第6节归因理论及其评价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推论。共变原则: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与一个结果相联系,而且没有这个原因时,这个结果不发生,那么我们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排除原则:如果情境原因足以引起行为,就排除个人归因,反之亦然。非期望性(非顺从性):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即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基本(主要)归因错误:在个人行为的归因上,人们倾向于低估情境的作用,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1958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国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1.他把行为的原因基本分为两类:内因与外因2.他认为人们归因往往使用两个原则: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维纳1972年提出了他的归因理论,是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观点认为:内因-外因方面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个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两方面都很重要,是彼此独立的。贝姆于1972年提出自我知觉理论。正如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因果关系的归因中,所作的那样,我们试图使用本质上相同的资料,以及相同的归因过程,对我们自己的行动进行因果关系的归因。琼斯与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行动者倾向于作情境归因,强调情境的作用,观察者倾向于作内部归因。自我服务倾向就是在归因时,人们愿意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消极结果归因于情境。简述琼斯与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1.一个人的行为不2.符合社会期望,3.或不4.为社会所公认,5.即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6.如果我们知道,7.某人从事某个行为,8.是自由选择的,9.而10.并非受外在强大的压力才作的,11.我们也会认为这个行为与内部品质相对应。简述基本(主要)归因错误产生原因:1、我们有一种信念,2、相信人们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负责,3、所以对从内因去评价结果,4、而5、忽略外因对结果的影响。6、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它因素往往更突出。简述凯利三度理论凯利吸收了海德的共变原则,并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于1967年提出三度理论:1、说明行为的原因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1)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2)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方,(3)即行为者知觉的对象。(4)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2、要找出真正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特异性。3、有了上述三种信息,就可以进行归因判断。第6章社会态度第一节态度概念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态度的心理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感情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和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认知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单纯性。第二节态度的形成纽科姆1935年作了一项有关女大学生态度的研究。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态度与其它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联想、强化、模仿。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论关于态度的理论,主要有:学习论、诱因论和认知一致性论。在认知一致性论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海德1958的平衡理论;费斯汀格1957的失调理论。平衡理论的假设主要由两个:1.强调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2.根据这一原则,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必须彼此适应,4.构成一幅明显的、一贯的及有意义的生活图画,5.驱使人们朝向平衡的主要动机是达到一种和谐的社会与人际关系。6.不7.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8.这个假设是平衡理论的核心。平衡理论经常采用最小付出原则。平衡结构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结构则为负。认知失调理论的重点在于讨论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两种来源:决策及从事违反态度的行为。论述:态度形成的过程: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1.依从依从是指2.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3.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依从行为不4.是自己愿意这样做,5.而6.是迫于外界强制性的压力所采取的一时性的行为。在态度形成的过程中,7.依从是很普遍的现象。在个体生活的早期,8.他的态度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依从。9.认同10.?认同11.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12.信念,13.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认同14.可以是想象的,15.也可以是实际的。实际上,16.我们正是用其它社会角色的态度、观点等作为参照物,17.来指18.导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19.内化内化是态度形成中,20.最重要的阶段。我们知道,21.每个团体都有有求其成员遵守的规则,22.其中有明确的,23.也有模糊的,24.违反这些规则就会受到惩罚,25.我们把这些成文的、或不26.成文的规定,27.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28.并以次来行动。这个过程就是内化。我们对事物的态度主要是靠内化过程而29.形成的。只有通过这个过程,30.形成的态度才会稳固。总之,态度的形成是学习过程中,经验积累的结果,其具体过程是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论述:儿童早期态度形成过程中,家庭,父母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父母拥有奖励与惩罚权力儿童如果想要取得他们所喜欢的东西,就必须得到父母的允许。当儿童对某一事物持有态度或做出的行为是“正当”的时候,父母就会以微笑、赞扬、或奖励的方式加以鼓励;而当儿童所持有态度或做为是“不正当”的时候,父母就用皱眉、规劝或训斥的惩罚方式加以阻止,甚至父母有时还会要求儿童做他们本来不想做的事。2.父母控制着进入儿童头脑的大部分信息儿童想知道为什么骂人是不对的,偷东西是肮脏的行为,为什么天是蓝的,鸟会飞等,就都得问父母。虽然父母的解答未必全对,但是他们所给的信息,影响着儿童对周围事物态度的形成。3.父母帮助儿童建立起了适应生活的方式个体适应生活的方式是以早期所获得的信息为基础的,父母在形成态度上的影响力在于:他们使儿童建立起了最初的生活风格。这种最初的风格不易改变,主要因为:一旦生活风格形成了,就不易改变。第三节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尽管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态度改变既存在着可能性,也存在着必要性。整个说服模型由4部分组成:外部刺激、目标对象、作用过程及结果我们知道,促使态度改变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个体原有的立场与传播信息所支持的立场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大,促使改变的潜在压力也越大。然而,差距与态度改变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差距越大,不一定产生更大的态度改变。在某一限度内,态度改变随着差距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限度后,如果差距继续增加,态度的改变反而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倒U形的关系。贾尼斯在研究恐惧与态度改变的关系时,认为恐惧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当被唤起的恐惧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恐惧越高,所产生的态度改变越大,超过某一限度后,由于唤起的恐惧太强烈,反而会引起防卫作用,产生的态度改变反而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倒U形的关系。说服对象时,应考虑听众的人格因素、应让听众做出承诺、解除被说服者的免疫力。一般来说,智力高的人与智力低的人,一样容易被说服。一般来说,自尊心弱的人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很敏感,不太相信自己,因而更容易被说服。:论述:信息传播者影响力取决于那些因素?传播者的影响力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专业程度:传播者的专长或权威对加强说服效果与引起态度改变的影响,已得到了大量的实验证据。2.可靠性:不论传播者的专业程度如何,听众是否认为他有偏心这一点极为重要。3.受欢迎程度:正象一致性理论揭示的那样,人们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以便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致。任何能增加喜欢程度的因素也同样能使态度改变增加。第四节态度与行为拉皮尔1934作亚洲的留学生夫妇到美国旅游,住旅馆的实验。影响认知失调的因素有:正性诱因、威胁和自由选择与对后果的责任。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汀格提出的。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做失调。论述: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及减少失调的方法。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他提出,并成为以后许多理论的基础,他指出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做失调。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如做了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4种:1.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他与另一个相一致。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4.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第7章人际关系第一节人际关系概念人际关系: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人际关系实质是一种心理关系。需要的满足与否成了人际关系的基础。测量人际关系常用的是莫里诺1934年提出的社会测量法。此外,前苏联心理学家,还提出了参照测量法和分层测量法。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矩阵分析;图解分析;指数分析。社会测量指数分析公式:个人社会测量指数=j列中被选数目/n-1(:被选数目之和,n:团体成员人数)团体社会测量指数=相互选择数目之和/所有可能的互选总和(可作团体内聚力指标)例:团体10人,互选共15,团体社会测量指数为:0.3(互选之和:C210=10x9/2=45)第二节人际吸引寂寞: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的特色时,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无法由人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情绪性寂寞: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所引起的寂寞。社会性寂寞: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团体归属感时所引起的寂寞。曝光效应: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亲和倾向起源于婴儿期,主要与婴儿的依附有关。亲和对人的六种价值:依附、社会整合、价值的保证、可靠的同盟感、得到指导、教育他的机会。魏斯以个人所缺乏的特殊社会关系为基础,把寂寞分为两类:情绪性寂寞和社会性寂寞。影响寂寞的因素:婚姻状况、年龄、和人格特点。从人格特点上看,寂寞的人比较内向、害羞,通常自尊心比较低,而且社交技巧差。寂寞常和焦虑联系在一起,这些人格特点都影响了对寂寞的体验。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个人特质、相似性、熟悉性和接近性。曝光效应也有某些限制,首先,当一个人的出现,一开始能让人感到愉快,或至少感到自然时,曝光效应能增加喜欢的效果。如果一开始出现就让人感到强烈的厌恶,则这种效应不起作用。简答:人们为什么会相互吸引?1.人类具有亲和倾向:希望和别人在一起的愿望很强烈。2.为克服寂寞:每个人健全的社会生活必须有完整的社会关系网络,才能满足所有的社会需求。当我们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无法满足我们所必须的社会需求时,就会感到寂寞的痛苦。因此,克服寂寞与寻求亲和一样,成了人际基础的另一个重要基础。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1.强化原则: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2.联结原则: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学习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3.社会交换原则:这一观点认为,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基于成本与利益所做的评价。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我们认识到从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报酬超过成本时,便会喜欢和我们交往的人。第8章社会心理与行为第一节:团体的基本特征◎1、团体:指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结成的集合体,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2、简答:团体对个人心理方面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团体是个人心理上具有归属感;②团体是个体具有认同感;③团体的社会性支持力量。◎3、团体规范: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团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的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每个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与行为准则就是团体规范。分为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4、正式规范:是存在于正式团体中的规范,它往往是用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并且由上级或团体中的其他成员监督执行的规范。◎5、非正式规范:是成员约定俗成的、无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6、团体规范的作用:①保持团体的一致性。团体规范的存在能使这种一致性得以实现。一方面规范调节和制约着成员的思想与行为,另一方面,规范又是团体成员彼此认同的依据,因此规范不仅从外部制约着成员的表现,而且也从内部促使成员与团体保持一致。②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③规范的负性作用:团体规范也会产生负性作用,制约着成员的努力水平。◎7、凝聚力:指使成员继续留在团体的所有正性或负性力量。包含正性或负性力量。8、凝聚力最重要的正面力量来自于团体成员的人际吸引,当团体成员彼此喜欢,以友谊作为联结纽带时,凝聚力便高。负性力量使得成员即使不满意也不会离开团体。※9、简答:团体内沟通的规律?①发言的不平等性;②领导的主导作用;③沟通网络(a、网络形态:圆形、链形、Y形、轮形;b、网络功效:网络形态会对团体的士气与效率产生影响)第二节团体领导者「◎」1、对领导的定义有两种主要的看法:①一种观点认为领导是一种人际影响的动态过程。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把这一动态过程分为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包括目标在内的整个环境条件三方面。②另一种观点认为领导是指影响团体、影响他人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2、团体的领导者可分为两类:任务型领导和社会型领导。3、领导行为模式分为:亥俄模式把领导分为两类:工作管理和关心人。密西根模式把领导分为:生产取向和员工取向。4、布莱克和莫顿用管理方格图的形式加以表现,该图以关心生产为横坐标,关心员工为纵坐标。「※」5、基伯认为领导者的先天特性:①善于言辞;②外表潇洒;③智慧过人;④自信心强;⑤心理适应能力强;⑥有权力欲;⑦性格外向。6、齐赛利、瑞杰威也研究里领导的特质。7、典型的领导模式研究:①勒温(1939)等人的民主与专制模式研究;②费德勒(1981)的权变模型研究。第三节团体动力学◎1、社会促进作用: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崔普利特1898年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2、社会抑制作用:有时他人的存在也起抑制作用,从而使个体的作业水平降级,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团体情境使个体作业水平降低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作用。※3、简答:团体情境为什么会对个体的行为起促进或抑制作用?查荣茨(1965)提出:他人存在,可增加个体的驱力或动机,这种驱力的增加对作业成绩的影响依作业的性质而定,当作业所需的反应是已经长久练习或天生即会时,动机的增强将起促进作用;但当作业所需的反应是尚未完全学会的行为时,动机增加反而会破坏其行为。※4、社会影响理论;①团体对个体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却一直是人们难以回答的问题,拉坦纳提出的社会影响理论就说明了这种影响力的大小。②按照社会影响理论的观点,他人对个体的总影响力取决于他人的人数、社会力量的强度、与影响的直接性。A人数:当在场的人数增加时,他人的影响力也增大。B社会力量的强度:指在场的他人的重要性或力量。强度可决定于他人的地位、年龄及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他人越重要,这种影响也越大。C他人的直接性:指他人在时间、空间上与个体的接近程度。它人与个体越接近,影响力也越大。5、团体问题解决中,震脑术(头脑风暴)提出者:奥斯本◎6、德国心理学家黎格曼在1920年进行了一项研究,专门探讨了团体行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它要求工人尽力拉绳子,并测量拉力。结果:独立拉时,个体平均拉力为63公斤;3人团体总拉力为160公斤,人均为53公斤;8人团体总拉力为248公斤,人均为31公斤,只有单独拉时力量的一半。他把这种个体在团体中较不卖力气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7、当团体成员最初的意见保守时,团体讨论的结果将导致更加保守;当最初的意见倾向冒险时,讨论将导致结果更趋于冒险。这种经过团体讨论,使决策更趋极端的现象就是团体极化。※8、对团体极化解释中,由克罗特提出关于冒险性的5方面原因:①团体责任分担,由于人多了,每个人的责任降低;②团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认为掌握了足够的信息;③成员的领导者冒险信息促进冒险;④竞争性的团体气氛鼓励冒险;⑤冒险体现价值的观念促进了冒险。◎9、小集团意识:它是指团体从表面一致的压力阻碍了不同意见的发表,使得团体不能对问题和解决方法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和分析。小集团意识最早的研究者:贾尼斯(1972)◎10、社会传染:1896年,黎朋指出激动的群众倾向于有相同的感受与行为,因为个体的情绪会传染给团体。即使当有的成员作了通常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其他人也会倾向于去仿效他。他把这种现象称为社会传染。◎11、去个体化:群众中的个人,有时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而觉得责任该由大家负,从而使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或消失,一旦个体的控制系统减弱,暴力与反道德行为就可能出现。社会学家津巴度(1970)把群众中的上述现象称为去个体化。※12、论述: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①匿名性:匿名性是产生去个体化现象的关键之一,任何可能使成员降低自我认同的事件,都可能增强去个体化的效果。团体成员越隐匿,他们越会觉得不需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②自我意识的降低:导致去个体化的第二个原因,是自我意识的降低,人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值系统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但是在某些情境中,个体的自我意识却失去了这些控制能力,人们觉得没有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顾及行为的严重后果,这种自我意识的降低,与匿名性一起,在去个体化的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第四节从众与服从一、从众◎1、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表现出与团体其他成员行为一致的现象。谢力夫(1935)利用知觉错觉中的游动现象对从众现象作了研究。阿希也对从众进行了研究。※2、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①他人的行为给我们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他人是我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别人也许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依照别人的方式行事,我们可获得一些知识。②我们为了得到社会支持、避免非难而从众:从众的第二个理由是,想获得团体的认同,避免非难。与此有关的主要是害怕偏离,害怕被他人视为偏离者是所有社会中均存在的一种基本的从众因素。※3、影响从众的因素:①团体因素:影响从众的团体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团体凝聚力、团体一致性、团体规模。A、团体凝聚力越大,从众行为也越常发生。B、团体一致性,产生从众行为的一项相当重要的条件是团体的意见需相当一致。个体在面对团体的一致决定时才会有压力是它表现从众。但如果团体不一致。则从众行为将大大降低。C、团体规模、团体大小也对从众行为产生影响。一个五个人的团体要比两人团体对个体从众的影响大。②个体承诺二、服从◎1、服从:指个体由于受到压力,而去做那些他们不愿做的事。服从的经典研究者:米尔格拉姆。◎2、增加服从的技巧—“脚在门槛内”:先使个体对较小的请求表示同意,一旦他同意较小的请求时,他就可能同意更大的请求,这就是所谓的“脚在门槛内”技巧。第九章社会心理学与现实生活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约的霍桑研究就是社会心理学对工业组织发生影响的例证。在研究中,梅约发现团体内的社会心理因素(比如人际关系)是比物质条件更重要的因素。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人际关系理论,强调人际关系等社会心理因素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重要性。梅约也因此被公认为是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第一节偏见◎1、偏见:人们以不充分或不正确的信息为依据而形成对某人、某团体或某事物的一种片面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2、偏见来自于态度,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包含三个主要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①与认知要素相联系的是刻板印象。他指人们对于某些团体或阶层所共有的信念。②偏见是与情感或评估要素有关的倾向性。这种对团体或个人的评估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③行为成分则体现在歧视上。3、对偏见的解释:①团体冲突理论认为:当两个团体之间存在着实际的冲突时,他们彼此对对方都有威胁,于是这两个团体间便产生敌意,并对对方产生负性评价。因此偏见是社会团体间实际冲突所无法避免的结果。②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就如同人们学会其它社会价值观一样。偏见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而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4、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两个因素对偏见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①父母的榜样作用:儿童种族偏见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父母与子女间的种族与道德态度有很高的相关。父母不需要直接交到小孩便能把这些态度传递给他的子女,因此态度可经由联结、模仿与直接强化而学得。②新闻媒介:新闻媒介是社会学习的另一种潜在来源,比如在美国,少数民族很少受到注意。新闻媒介的这种导向对儿童偏见的形成发生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如果儿童从这些新闻媒介中摘取某些线索而加以学习,他们就必然会产生种族偏见。5、“权威性人格”的研究。“权威性人格”的四个特点:①对传统价值观及行为模式的固执;②过度夸大并服从权威者的要求,并认同权威者;③将敌意概化到一般人身上;④具有神秘及迷信心理倾向。6、在消除偏见方面发生影响的几个因素:①社会化的影响:师长、同伴的教育与影响②教育水平:人们通常认为,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可以消除偏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偏见较少。③直接接触:不同团体间的直接接触是消除偏见的有效方法。第二节社会生活中的性别角色◎1、性别刻板印象:指人们有关男性或女性个人属性的信念与观点。2、性别刻板印象有两种:①性别的文化刻板印象和性别的个人刻板印象:人们所处的文化能为人们提供性别意向。电影、流行音乐、电视及其他大众传播媒介,都在传播着男性化与女性化的信息。②透过这些文化因素而使社会对男性与女性形成的不同意像,称为社会的文化刻板印象。3、双性化人在行为上更富弹性,并且有更高的自尊;①行为弹性;②自尊。4、有关性别差异的理论往往从三个角度出发:生物性影响、学习影响和社会情境影响#□5、西蒙斯在他的《人类性别的进化》一书中陈述了有关性别差异的社会生物学分析,他认为,基因的遗传和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是造成性别差异的真正来源。6、1974年,麦克比和杰克林出版了他们的著名著作《性别差异心理学》,最后确认性别差异仅存在于四个领域:①女性的语言能力优于男性②男性的数学能力优于女性③男性在空间直觉上优于女性④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侵犯倾向第三节健康与社会心理学◎1、健康:指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2、心理健康:指个体能积极地、正常地、平衡地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的良好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人,不仅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而且始终能与社会相和谐。※3、简答: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①挫折;②恶劣的人际关系;③紧张;④现代城市生活。◎4、社会支持:指个体在情感上所受到的关心和支持。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周围人情感上的关心和支持都属于社会支持,朋友、同事及集体和社区都是社会支持的来源。※5、简答:如何增进人的心理健康:①积极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②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④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第4节社会心理学在管理、教育与犯罪问题上的应用「」一、动机理论在管理中应用1、动机理论在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理论有: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2、简述: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层次体系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的需要的满足是由低层向高层发展的。在管理中应强调人们不同的需要设置目标进行激励,并通过满足低级需要和教育形成高级需要。「※」3、简述: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双因素理论又叫保健-激励理论,是美国学者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激发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叫保健因素,一类叫激励因素。他发现促使职工满意的因素与产生不满的因素是不同的。前者如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等的改善,这种改善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还不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而后者,如工作成就、受奖赏、负有责任等,则能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4、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1964年提出的。这个理论指出,一个人有需要而引起达到目标的行为,当目标没有实现时,需要就成为一种期望,这种期望力量即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理论公式:激励力量=目标效价×期望概率「」5、社会心理学对犯罪的解释,代表性的理论:①挫折-侵犯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多拉德、杜博等人提出了表述挫折-侵犯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认为,侵犯行为永远是挫折的结果。②犯罪学习理论:此理论认为犯罪是通过学习而获得并保持的一种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萨莎兰、布杰斯、班杜拉等人。班杜拉特别强调观察和模仿在犯罪行为学中的作用。③标定论:该理论认为行为异常者是被贴上了标签的人。一个人一旦被贴上了标签,即被看成危险人物,受到社会的蔑视,孤立于一般人之外。标签可能会歪曲一个人的真实形象,并使其自我概念发生变化,自认为是越轨者,结果可能促使他犯罪。④差异交往理论:萨沙兰于1931年提出差异交往理论。他认为每个人既能受遵从行为的影响,又能受违规行为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人的头脑中展开斗争,如果违规方面的社会化强于遵从方面的社会化,这个人就会以违规方式行事。⑤中和理论20世纪50年代赛克斯等人提出的中和理论认为,犯罪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罪犯对于犯罪感的中和,即把犯罪行为合理化了。6、简答: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因素:①家庭因素;②学校因素;③其他因素:非正式群体、劳动就业方面、文化宣传因素。第十章环境心理学「◎」1、个人空间:人们把自己身体周围的物理空间,视为自身的一部分,这个区域称为个人空间。2、人际距离分类:亲昵距离(0~45厘米);个人距离(46~122厘米);社会距离(123~365厘米);公众距离(366厘米以上)。◎3、领域:指某人或团体所控制的区域。领域行为:以各种标志划分出一定的区域,并且声明自己对该区域拥有控制权的行为。4、人类共有三种形式的领域:◎①主要领域:也叫初级领域,这个领域仅为一个人或一个团体所拥有,是个体或团体排他性地拥有或控制的领域。②次要领域;③公共领域,每个人都有平等的使用权。「※」5、领域的功能:①领域有利于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组织。有助于维持长期的亲密关系。②领域有助于个体保持独处。③领域的优先居住效应。在体育运动方面,这种效应有较主场效应。◎6、拥挤:指觉得被束缚或是空间不够的主观感受。7、超载理论又称感觉负荷论。史坦利、米尔格拉姆(1970)假设,人们一旦暴露在过多的刺激中,就会感觉到负荷过重,而无法顾及所有的刺激。人口密度也是一种刺激,当它的密度过大时,人会觉得拥挤。8、控制理论:是一种较新的解释拥挤的理论,主要针对失去控制对拥挤的影响。为此,巴龙等提出了一个有关拥挤的模型:高密度+失去控制=拥挤「※」9、归引理论是如何解释拥挤的?按照归因模型,侵犯个人空间使个体产生生理与情绪上的激起,从而驱动他为解释这种激起而搜索环境,只有当个体把激起归因于其他人太靠近时才产生拥挤;如果个体把激起归因于其它因素,就不会产生拥挤的的体验。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西方社会心理学产生于A.1879b1897c1908d.19342.按照心理学对个性与心身疾病关系的理解,如果一个压抑愤怒的情绪,易怒,且有好高骛远的报负,那么其最有可能胡患的心身疾病是1高血压2心脏病3偏头痛4癌症3把偏见看成是一种代替性攻击的是1学习理论2心理动力理论3认知过程理论4团体冲突理论4阿希通过研究发现,产生最大从众行为的团体规模可能为1,2人2,4人3,8人4,16人5在管理方格图上,权威型领导对应的坐标是1.1.12。1.93。9.1。4。9.96.有关合作的协商理论认为,在合作中权力较大的一方追求的最小结果是1.公平2.平均3.总体满意4较少成本7.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不稳定内因的是1能力2努力3任务难度4运气8心理学家黎格曼1920年对社会懈怠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当3人一起拉绳子时,人均拉力是1。28公斤231公斤353公斤463公斤9伊格列等人关于差距和态度改变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当差距超过了一定限度后,态度改变和差距之间关系是1,u型关系2倒u型关系3正相关关系4线性关系10对老年人来说,实现自身社会化最重要的机制是1模仿2内化3认同4学习多项选择11公平理论认为,人们用来判断某一人际关系是否公平的原则有1各取所需2平等3机会均等4社会交换5互惠12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过程中常常使用1共变原则2一致性原则3内部原则4排除原则5外部原则13下列属于社会动机的有1劳动动机2学习动机3饮食动机4性动机5成就动机14下列包含再社会化过程的是1失足少年改造2小学生学习新知识3老干部退休4中小学生学习几何知识5中年人迁居国外15社会知觉的总特点有1复杂性2时代性3主观性4暂时性5易出偏差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6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和------------------====两种17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在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与--------之上18男性和女性在个人空间上的不同表现在;男性对---------空间的入侵最感愤怒,而女性对-------空间的入侵最感不安。19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量=---------------x----------------------.20人际冲突可以分为----------------冲突和--------------------------冲突。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决策后失调22情绪性寂寞23自我知觉理论24挫折25去个体化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6瑞杰威认为重要的领导特质有哪些?27如何利用自我揭露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28超载理论是如何解释拥挤的?29为什么说个体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30试述凯尔曼关于态度形成的观点。3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2007年4月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社会化的继续发展阶段是指个体从成人一直到()A.青春期B.老年期C.壮年期D.青年成熟期2.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包达列夫用实验证明了()A.自利偏差B.刻板效应D.定势效应C.第一印象3.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的是()A.学习理论B.认知理论C.诱因理论D.本能理论4.人们早期对父母的依恋决定了后来对成人关系的期望与评价,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哈扎恩B.斯腾伯格C.凯宁D.鲁宾5.在管理方格图上,团队型领导对应的坐标是()A.1.9B.5.5C.9.1D.9.96.弗里德曼在利用交通安全宣传对“脚在门槛内”技巧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那些事先签了请愿书的家庭妇女同意后一个较大的要求的比例为()A.17%B.33%C.55%D.67%7.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不稳定外因的是()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8.坎代尔等人的研究发现,与青少年的吸毒行为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朋友吸毒行为B.父母吸毒行为C.兄弟吸毒行为D.同学吸毒行为9.有关犯罪的中和理论的提出者是()A.多拉德B.布杰斯C.赛克斯D.萨莎兰10.根据霍尔对人际距离的划分,两人之间相距46-75厘米代表的是()A.个人距离的远距离B个人距离的近距离C.社会距离的近距离D.社会距离的远距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11.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我们在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特质是否对应的时候,可以使用的原则有()A.非期望性B.一致性C.非顺从性D.社会交换E.自由选择12.下列属于言语表情的是()A.说话的内容B.说话的语速C.说话的节奏D.说话的音调E.说话时的姿势13.球队在自己的主场表现好的可能原因包括()A.熟悉环境B.领域的作用C.观众的社会支持D.主场的物质保证E.球员的素质14.动机的特征包括()A.内在性B.转换C.强度D.方向E.清晰度15.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采用实验法的优点有()A.可验证性强B.偶然性大C.因果关系明确D.外部效度高E.实验情境影响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6.按照活动的方式,可把领导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17.去个体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降低。18.需要与需求的主要区别在于,需求是一________的,而需要是________的。19.鲁钦斯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社会知觉中________和________的存在。20.凯利认为,我们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要使用________、________和特异性三种信息。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社会促进作用22.需要层次理论23.晕轮效应24.心身疾病25.个人空间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6.简述SSP和PSP有何不同?27.学习理论是如何解释人类的侵犯行为的?28.简述态度的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29.团体的心理功能有哪些?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30.结合有关的研究,谈谈社会支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1.试述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06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简称为(PSP)A.SSPB.SPSC.PSPD.以上都不对2.在人类的情绪表达中,目光接触是非常重要的,它属于(面部表情)A.身段表情B.面部表情C言语表情D.动作表情3.工作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成就感)A.表扬B.晋升C.成就感D.奖励4.三度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凯利)A.凯利B.海德C.维纳D.勒温5.莫里诺提出的测量团体内人际关系的方法是(社会测量法)A.参照测量法B分层测量法C.社会测量法D.矩阵测量法6.社会影响理论指出,他人对个体的总影响力,取决于社会力量的强度、影响的直接性以及他人的(人数)A.性别B.人数C.权威D.年龄7.研究发现,增加阿希(Asch)式实验情境的模糊性,则从众的概率就会(增加)
A.减低B.增加C.不变D.难以确定8.早期对团体问题解决能力的探讨多以震脑术的方式进行,它的提出者是(奥斯本)A狄恩B罗森塔尔C麦克比D奥斯本9.下列能力中,女性优于男性的是(语言能力)A.数学能力B.语言能力C.空间知觉能力D.操作能力10.与动机有关的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弗鲁姆)A.梅约B.马斯洛C.弗鲁姆D.勒温
二、填空题1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12.西方社会心理学一般定为1908年开始,因为这一年出版了两本有关社会心理学的书,一本是美国人(罗斯)写的,另一本是英国人(麦独孤)写的。
13.个体社会化主要是通过依从、(认同)和(内化)三种机制来实现的。
14.1957年,人类学家(鲍里)通过对多个未开化的社会团体的研究,分析了(性别)角色的社会分工问题。
15.自我知觉也是(社会)知觉、(人际)知觉的一个方面。
16.阿希关于印象形成的实验以“热情”、“(冷淡)”为中央特征,以“(文雅)”、“粗鲁”为边缘特征。
17.偏见是与(情感)或(评估要素)要素有关的倾向性。
18.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四种: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和(改变行为)。
19.谢利夫利用知觉错觉中的(游动)现象对(从众)行为进行了研究。
20.(满足度)和(承诺)是维持亲密关系的两个重要基础。
21.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决定某一人际关系是否公平时,主要依据三项原则,即机会均等原则、(各取所需)原则和(平等)原则。
22.黎格曼把个体在(团体)中较不卖力的现象称为(社会怠慢)。
23.在心理学中,经常将团体规范分为(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两种。24.按活动方式可把领导分为(工作)领导和(社会)领导两种。25.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两个因素对偏见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它们是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介)的影响。三、名词解释26.基本归因错...24.按活动方式可把领导分为(工作)领导和(社会)领导两种。
25.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两个因素对偏见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它们是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介)的影响。三、名词解释
26.基本归因错误:27.再社会化:28.曝光效应:29.社会距离:30.挫折-侵犯理论:四、简答题
3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使用观察法的长处与缺点是什么?
32.团体规范有哪些作用?
33.双性化的个体在行为上有什么特点?
五、论述题
34.在说服传播者的影响力取决于哪些方面的因素?
35.试述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2005年4月北京自考“社会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于A.1908年B.1879年C.1895年D.1897年
2.在态度的三个成份中,—成份是基础。A.认知B.行为倾向C.情感’D.评价
3.份—是自我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青春期开始,个体形成了带有个人色彩的自我意识。A.身体的自我B.社会的自我C.生理的自我D.心理的自我
4.对儿童来说,居于主导动机的是A.游戏B.模仿C.教育D.依恋
5.1957年用实验方法证明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心理学家是A.吉姆B.塔旧里C.狄恩D.鲁钦斯
6.当一个人面对与自己矛盾的信息时,他或她可以通过认定这些信息的来源是不可靠的方式,来减少自己的不一致,这种反应方式属于A.歪曲信息B.贬低信息来源C.拒绝信息D.掩盖信息
7.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稳定内因的是A能力B努力C心情D运气
8.()是指一个人经常使用,但却与他人共有的空间。A主要领域B初级领域C次要领域D公共领域
9.梅约提出的理论是()因此他也被称为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A动机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需要理论机D双因素理论
10.我们把彼此接近,对同一刺激或情境作反应的集合称为A群众B组织C观众群D团体
二、多项选择题
1、在霍妮看来,儿童在生活的早期学会了对他们作出反应的方式,其中属于背离他人的方式有A交往B孤独C自主D对立E仇视
2、在阿希关于印象形成的实验中,()是边缘特征A热情B文雅C勤奋D粗鲁E冷淡
3、假设下列每组给出的数字和字符代表P-O-X模型中态度的强度及方向,那么按照海德的平衡理论,属于平衡的态度有A(-1,2,3)B(-3,-4,2)C(1,1,4)D(-1,-3,-1)E(1,-2,-3)
4、弗洛姆认为,爱的基本要素包括A关心B认识C亲密D责任E尊重
5、在学生的学习动机上,属于广泛动机的有A责任感B超越感C义务感D自我荣誉感E民族感
三、填空题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和()的社会心理及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塞利格曼认为,对周围环境失去()的知觉会使人产生一种“习得无助感”。
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上、()和()的一种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4、贝姆于1972年提出(),用来解释人们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
5、有关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和()。
6、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衡量交换结果有利或者不利的时候,主要采取两个比较标准,()比较水平和()比较水平。
四、名词
1.调查法
2.性别角色
3.自我评价
4.麦独孤的本能论
5.社会传染
五、简述
1.什么是主场效应,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个体社会化的机制是什么
3.简述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4.自我揭露的作用有哪些
六、论述
1.试述社会刻板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影响
2.举例说明认知失调理论的思路及其应用2004年4月北京自考“社会心理学”试卷(2008-12-0322:04:59)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认为西方社会心理学开始于_______年。A、1936
B、1908
C、1895
D、19122麦独孤在《社会心理学绪论》中用_______解释人的社会行为。A、学习B、本能C、模仿D、强化3_______和理解性是知觉的两大特征。A、观念性B、能动性C、意识性D、整体性4在_______表情中,目光接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A、身段B、面部C、言语D、动作5阿希印象形成实验中的中心特征是A、冷淡B、文雅C、粗鲁D、聪明6认识失调理论最早是由_______提出来的。A、罗森伯格B、勒温C、贝姆D、费斯汀格7勒温于1939年提出有三种不同的领导风格,即_______式、独裁式和放任式。A、慈善B、协商C、集体参与D、民主8_______是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成员结成的集合体。A、群众B、正式组织C、团体D、观众群9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量取决于A、目标效价B、期望概率C、目标效价与期望概率D、其他因素10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1963年作了一项有关_______的经典研究。A、服从B、依从C、从众D、威胁二、填空题11、麦克比与杰克林认为,女性的语言能力_________男性,男性的数学能力_______女性。
12、心理现象不同于物理现象和生命现象,它是_______________现象,带有________性。
13、相关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
14、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
15、个体社会化的机制有依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6、利他行为是指_______________为乐而_______________的行为。
17、第一印象并非总是_______________的,但确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18、影响社会认识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可归为两个方面: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情感和_______________是态度的三种成分。
20、在有关侵犯行为的学习理论中,斯金纳认为“________就是一切_______”,而班杜拉则强调“_______________就是一切”。
21、尽管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现象,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态度改变既存在__________性,也存在_______________性。
22、心理学家莫里提出的测量_______________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___________模式的方法被称为社会测量法。
23、沟通网络可影响团体的_______________,当团体成员在沟通中的满意感_______________的时候,团体的士气也高。
24、从众是指个体在_______________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表现出与团体其他成员行为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25、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三、名词解释26、社会知觉
27、社会促进
28、自我揭露
29、公共领域
30、偏见四、简答题31、动机有哪些特征?
32、团体具有哪些心理功能?
33、什么是性别刻板印象?它有什么危害?五、论述题34、试给社会心理学下个定义。
35、海德是如何对行为做出归因的?
2000年10月北京自考“社会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1956年,莫雷诺创办了()杂志A、《社会测量》B、《国际社会测量》C、《社会研究》D、《社会问题研究》2.庄泽宣主张中国人的()放在三个维度上去考察A、心理特性B、群体特性C、个体特性D、民族特性3.20年代左右,文化人类学家开始了他们称之为"文化与人格"的()研究工作A、实验室B、现场C、调查D、文化4.集团成员之间有一致和价值准则,行为规范,这被称之为:()A、认同作用B、归属作用C、共识D、整合作用5.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近期激活过的图式更可能被使用,这叫做()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启动效应D、光环效应6.依存于场的认知方式倾向于以()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备战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2(北京专用)(解析版)
- 社区水质提升与治理方案
- 矿业项目成本控制方案
- 城市桥梁维护与加固施工方案
- 城市人行道铺装改造方案
- 危重孕产妇临床路径方案
- 建筑公司供货及耗材管理方案
- 国有企业改革期经济责任审计方案
-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方案
- 办公空间产品设计方案
- 一 《改造我们的学习》(同步练习)解析版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名校初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题含解析
- 孙中山诞辰纪念日主题班会主题班会
- 内科知识练习题库(附答案)
- 物业反恐应急演练方案(2篇)
- 扬州邗江区2023-2024六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2024年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燕舞集团限公司公开招聘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互联网+远程问诊
- 2024年仓储与配送管理形成性考核答案大揭秘
- 旅行社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展望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