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1
为使我市建筑工程施工图更加完善,质量更上一层楼,今天能与各位设计技术人员在一起进行学习、交流、探讨,感到分外高兴与幸运。
下面根据本人在审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照施工图的设计顺序做如下分析探讨:
为使我市建筑工程施工图更加完善,质量更上一层楼,今2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3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4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5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6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7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8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9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0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1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2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3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4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5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6
第一部分:结构总说明部分
一、结构设计总说明:
部分结构总说明,不够完善,深度不够。
1、强制性条文:
1.1GB50011—2010第3.9.4条、5.1.4条不够完善(烈度、
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结构自震周期、阻尼比等)
3.9.4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
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
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5.1.4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
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
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5.1.4—1采用;
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
第一部分:结构总说明部分
一、175.1.4—2采用,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
应增加0.05s。
注:周期大于6.0s的建筑结构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
数应专门研究。
1.2GB50007—2011第10.2.1条、9.1.9条、10.3.2条。
10.2.1基槽(坑)开挖到底后,应进行基槽(坑)检验。
当发现地质条件与勘察报告和设计文件不一致、或
遇到异常情况时,应结合地质条件提出处理意见。
9.1.9
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得超挖。
基坑周边堆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土方开挖完成后
应立即施工垫层,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
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
10.3.2
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监测,实施动态
设计和信息化施工。
5.1.4—2采用,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
18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91.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GB50153—
2008(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第3.2.1条,
对重要的结构附录A;A.1.1条。
3.2.1工程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
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对社会或
环境产生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
级。工程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3.2.1
的规定。
1.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GB50153—
20
1.4建筑防火分类,耐火等级,12SG121—1第4.1.5条。
1.5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12SG121—1第4.1.6条;
GB50108—2008第3.2.1条.
1.6防水砼施工要求:GB50108—2008第4.1.22条、
4.1.26条.
1.7湿陷性黄土中,相关防水措施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
筑规范》GB50025—2004第8.4.5条、9.1.1条等。
1.4建筑防火分类,耐火等212、普通条文:
2.1抗浮设防水位绝对高程,及相当于设计标高(m)
12SG121—1第4.1.4条。
2.2抗浮措施:12SG121—1第8.3.3条、11.4条(停止降水
时间等)。
2.3基础所在持力层及承载力特征值,以及桩端所在持力
层,12SG121—1第8章要求。
2、普通条文:
2.1抗浮设防水位绝对高程,及相当于设计标22
2.4非结构构件的构造要求不够全面。
2.4.1构造柱的设置:12SG121—1第10.1.3条;
2.4.2门窗框构造要求:12SG121—1第10.1.7条;
2.4.3电梯井道圈梁,构造柱设置:12SG121—1第10.1.8条;
2.4.4幕墙:12SG121—1第10.2条;
2.4.5混凝土结构施工要求:12SG121—1第11项有关要求(这是设计院的弱项);
2.4.6构造大样尽量选用标准图集,如基础底板、外墙、基础梁后浇带等构造。12SG121—1.P30~31;
2.4非结构构件的构造要求23
24
第二部分:下部结构
(主要讲地基基础部分)
1.采用未经审查的地基基础勘察报告(GB50007—2011第
3.0.4条),勘察报告经审查后,如有大的修改,设计单
位应对原设计进行修改。
第3.0.4条
地基基础设计前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提供下列资料:
1)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其危害程
度;
第二部分:下25
2)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各岩土层
的
物理力学性质;
3)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以及对
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在抗震设防区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并对饱和
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
5)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
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
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提出建议;
6)当工程需要时,尚应提供:
(1)深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
术参数,论证其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
2)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各岩土层26(2)基抗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
(3)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
2.地基评价宜采用钻探取样,室内土工试验,触探,并结合
其它原位测试方法进行。设计等级为建筑物应提供载荷
试验指标,抗剪强度指标,变形参数指标和触探资料,
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应提供抗剪强度指标,变形参
数指标和触探资料;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应提供触
探及必要的钻探和土工试验资料。
3.建筑物地基均应进行施工验槽。如地基条件与原勘察
报告不符时,应进行施工勘察。
(2)基抗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
(3272.采用的勘察报告深度不够或所提基础方案不妥。
2.1经常可以看到地勘报告中,比如仅提一种基础方案,
如钻孔灌筑桩等。
2.2所提基础方案不妥,要么不安全,要么浪费。本来天
然地基可行的,而提出复合地基或桩基础(≤18层尤
其多)。
2.采用的勘察报告深度不够或所提基础方案不妥。
2.1经28
2.3地下水位较高时,未进行抗浮设计或抗浮验算,有的虽然做了抗浮设计,但抗浮设计水位选用与勘察报告不符。(为了计算满足要求)有的只验算主体部分,而对地下室车道、地下室水池等未进行抗浮验算,斜坡道与主体分缝处未作处理。(GB50007—2011第3.0.2.6条)
29
主要问题应交待清楚:2.3.1抗浮设防水位取值要正确,即不能过于保守(如:历史最高水位),也不能不安全(如:江河湖岸边洪水最高水位等)。
2.3.2配重土及抗浮锚杆设置。
2.3.3施工期间降水要求。
2.3.4整体满足抗浮稳定性而局部不满足时。可局部采用增加结构刚度的措施。
主要问题应交待清楚:30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31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322.4PHC桩选用时未考虑液化土层及场地腐蚀性(还有PHC
桩作为抗拔桩使用或用于8度设防区,10G409第2.1条8
度且场地为Ⅲ、Ⅳ类时慎用)在有液化土层及腐蚀性
场地环境下,特别是中等或强腐蚀地下水环境时,选
用预应力管桩,而未采取防护措施来确保管桩基础的
刚度和耐久性,以及桩身的抗剪能力,防腐措施有以
下几点:
2.4PHC桩选用时未考虑液化土层及场地腐蚀性(还有PHC33
2.4.1采用厚壁型管桩如AB型。
2.4.2防止地下水进入桩管内:桩端禁止敞口,桩顶用钢板封口,防止地下水从桩顶和桩底部进入桩芯内。
2.4.3施工要求,防止管桩倾斜、偏位等造成的桩身出现裂缝。
2.4.4定制管桩,砼采用抗硫酸水泥或加入高性能腐蚀砼外加剂,且要求加入钢筋阻锈剂。2.4.5管桩全长灌芯,提高了管桩的刚度和耐久性,也提高了管桩的防腐能力。
34
抗震设防有以下几点:
2.4.5.1设防烈度7、8度时,管桩可采用AB型或B型。
2.4.5.2应对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及桩水平抗力进行折减,并采用构造措施降低液化土中桩身破坏的危险。
2.4.5.3通过增加螺旋箍筋,填实空芯,加强桩头与承台
连接等是目前较有效的抗震设防措施(对于抗拔桩
及8度管桩较适合)
抗震设防有以下几点:
2.4352.5基础选型不妥。
2.5.1当天然地基持力层可以满足柱下独基设计时,
而采用筏基。
2.5.2当天然地基持力层可以采用筏板或十字交叉
基础时,而采用桩基或复合地基。
2.5基础选型不妥。
2.5.1当天然地基持力层可以满36
2.6桩型及其施工工艺的选择与实际环境、地质条件不相适应。
比如以下几条:
2.6.1地基承载力较好,而选用予制桩。
2.6.2地基土层中有较厚砂层(》3.0米)、卵石层等而采用予制桩。
2.6.3复合地基采用螺旋钻孔而桩长超长(或空桩较长,而超过30m)等。
2.6桩型及其施工工艺的选37
2.7高层建筑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局部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未作处理。当大部分天然地基能满足要求,局部因持力层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未采取措施(要做原位测试,静载荷试验)。
2.8基础超长,基础采用筏板基础,而筏板基础平面复杂,刚度不均匀,未采取加强措施。
2.9对于Y、X、L等筏板基础,钢筋搭接不合理。
2.10基础形心与荷载形心不一致且不合理。
如:剪力墙下设置独基或独立承台下的桩基,本来为联肢剪力墙,而承台分为2个,这是不正确的。
2.7高层建筑采用天然38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39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40主裙楼分缝时裙楼不规则判断主裙楼分缝时裙楼不规则判断41主裙楼分缝时裙楼不规则判断主裙楼分缝时裙楼不规则判断42主裙楼分缝时裙楼不规则判断主裙楼分缝时裙楼不规则判断43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44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45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46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47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482.11关于桩基的检测问题:当承台下基桩数≤3根时,其桩身完整性检测应全部检测。与GB50007—2011第10.2.15条不完全一致。
2.12PHC桩作为抗拔桩时,其桩身配筯(或填芯砼)及其桩头未作特别处理及要求,不能满足抗拔承载力及裂缝宽度要求等。
2.13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未采取切实有效的结构措施。
2.13.1原因坡地上的建筑,因场地约束条件限制,一般不具备双向均匀对称的条件,在地震作用或风等水平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将产生很大扭转,属于抗震不规则结构。
2.11关于桩基的检测问题:当承台下基桩数≤3根时,其桩身完492.13.2设计建议:
2.13.2.1应重视坡地地质灾害的防治(滑坡、泥石流等)
和建筑物对地质灾害的诱发作用,避免在坡地上建
造建筑物。
2.13.2.2在抗震设防区,尤其是高烈度区,必须采取有效
的结构措施方能在坡地上建造建筑。
2.13.2.3有条件时,应采取措施营造减小坡地建筑扭转的
小环境,如通过场地的局部平整,使建筑物坐落在
四周同一标高的场地上,房屋临近坡顶一侧,设置
永久性支档结构。
2.14主、裙楼相连,而裙楼基础埋深小于主楼时,因主楼
开挖裙楼基础持力层受扰动,而没有技术措施要求,容易造成裙楼基础下沉造成事故。
2.13.2设计建议:
2.13.2.1应重视坡地地质灾害50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51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52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53
第三部分:上部结构
(主要讲钢筋砼部分)
一、结构体系及结构布置。
1.建筑物的结构长度过长或宽度较宽(超过规范需设置温
度伸缩缝,最大间距较多,GB50010—2010第8.1.1条)
时,除设置后浇带外,未采取其它可靠措施。
1.1在住宅工程中,应严格要求。
1.2在公共建筑中,可适当放宽。
1.3在大型地下车库顶板中,应适当加大楼板配筯率
(≥0.25%)
第54
1.4措施:
1.4.1外墙屋顶设保温隔热层。
1.4.2楼板内设置温度应力钢筋(屋顶双层双向)。
1.4.3楼板砼内掺加微膨剂。
1.4.4框架梁:将支座负筋通长贯通,在收缩应力和温度敏感部位适当提高梁内钢筋的配筯率,以抵抗屋面板外侧构件的温度,收缩应力。
1.4.5地下室外墙,基础底板及较长混凝土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尽量用低一些,并掺入适量粉煤灰替代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GB50010—2010第9.1.8
条。12SG121—1附录B超长结构施工要求。
1.4措施:
1.4.155第9.1.8条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应
在板的表面双向配置防裂钢筋。配筋率均不宜小
于0.1%,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防裂钢筋
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
筋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
件中锚固。楼板平面内的瓶颈部位宜适当增加板
厚和配筋。沿板的洞边凹角部位宜加配防裂钢筋。
并采取可靠的锚固措施。
第9.1.8条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应
562.重点设防类工程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中小学教学楼、幼儿园、大型商业广场等大量连接走
廊,采用单跨框架。未对梁柱采取加强措施。
GB50011—2010第6.1.5条。
3.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转角窗而加强措施不够,此种结
构严重削弱了结构的整体性,四角是保证结构整体稳定
的重要部位。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晃动、扭转和弯
曲变形,转角部位受力复杂,甚至还影响着整体建筑的
抗倒塌能力。
3.1两侧剪力墙,不应采用一字剪力墙(可设端柱)
2.重点设防类工程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中小学教57
3.2两侧沿墙全高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当为四级时,应按底部加强部位或三级抗震墙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3.3抗震计算时,应考虑扭转耦联影响(很多时候未考虑)
3.4角窗折梁(折梁梁高一致),尽量增大其刚度及配筯构造(如按抗扭构件设置箍筋、腰筋及锚固长度Lle)
3.5角窗所在房间楼板应150厚,双层双向配筯。
3.6两侧约束边缘构件间,设置斜向暗梁且钢筋锚入两侧边缘构件内Lle。03SG109—1P55第8.1.2条
3.2两侧沿墙全高设置约束58
594.框架结构屋面局部采用网架、予应力楼盖的问题:
4.1网架一般由专业设计公司设计,施工图审查时未提供
图纸,应补充审查,往往网架与主体结构连接处交待
不清,支承网架的主体结构能否满足其强度、内力要
求。
4.2予应力结构部分,节点构造不到位,计算书不全,予应
力梁对非予应力梁的作用,而使其受扭,而未考虑加强
措施(如设置受扭腰筋)
4.框架结构屋面局部采用网架、予应力楼盖的问题:
4.60
5.剪力墙、框架—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布置不合理:
5.1剪力墙设置不合理(容易造成结构的扭转效应)刚心与质心尽量重合。
5.2抗震墙两端应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抗震墙相连(L、T型)(有时未设端柱而仅设置暗柱)。
5.3尽量避免一字型剪力墙或短肢剪力墙(h/bw≤8)。
5.剪力墙、框架—剪力墙61
5.4控制合理的剪力墙折算厚度(楼层的剪力墙砼体积与楼层的结构面积之比)剪力墙布置的多少,是保证结构安全又经济的一项重要指标,剪力墙结构中,根据经验数据。
总结如下:
当建筑层数12层左右时,标准层剪力墙折算厚度应控制在90~100mm左右;
当建筑层数18层左右时,控制在120~130mm左右;
当建筑层数25层左右时,控制在140~150mm左右。
折算厚度较大,则证明剪力墙布置较多,否则较少。
。
5.4控制合理的剪力墙折625.5合理确定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与厚度,当层高较高时,
容易形成短肢剪力墙。如:标准层200厚,墙高
1650即能满足稳定轴压比要求,而底部层高较大
的楼层,1650就可能成为了短肢剪力墙,处理办法:
加大剪力墙厚度,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3时
(h/bw>3),可按一般剪力墙设计。JGJ3—2010
第7.1.8条
5.5合理确定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与厚度,当层高较高时,
636.塔楼偏置问题(单塔楼问题较多)经常出现单塔楼与裙
楼(主要是商业建筑)质心偏心距大于20%情况,根据
建质(2010)109号文附表三序号6要求,需进行超限
审查,其处理办法:
6.1设置抗震缝,将主裙楼分开(缝应足够宽防撞)。
6.2不设缝时,要采取加强措施,裙房局部设置抗震墙,
主裙楼相连处,加强主楼竖向构件抗震等级等措施。
JGJ3—2010第3.9.6条。
6.塔楼偏置问题(单塔楼问题较多)经常出现单塔楼与裙
64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65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66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67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68二、梁板柱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强制性条文
1.1在抗震等级一级,特一级时,当纵筋直径大于等于16
时,箍筋间距不满足要求。GB50011—2010第6.3.3.3
条JGJ3—2010第6.3.2.4条。
1.2在抗震等级一~三级中,框架柱不满足最小配筯率要求。
GB50011—2011第6.3.7.1(注1~3条)JGJ3—2010
第6.4.3.1(注1~3条)。
1.3与剪力墙顺接的梁,应按框梁要求设计,经常未交待清
楚,箍筋间距及纵筋锚固长度。GB50011—2010第
6.3.3.3条。JGJ3—2010第6.3.2.4条
二、梁板柱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强制性条文
1.169
2.普通性条文
2.1在抗震等级一、二级时,梁上部贯通筋不满足要求。(尤其地下室顶板梁板等受力较大,配筯较大时)GB50011—2010第6.3.4.1条JGJ3—2010第6.3.3.2条。
2.2框架柱与楼梯休息平台相连,框架柱与汽车坡道相连,框架柱等经常形成短柱,箍筋未通长加密。GB50011—2010第6.3.9.1.4)条款。
2.普通性条文
2.1在抗70结构抗震设计
应重概念、轻精度
结构抗震设计
应重概念、轻精度
71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72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73
2.3裙楼与主楼相连,裙楼顶屋框梁梁柱节点未按WKL节点设计,汽车坡道顶板框梁未按WKL设计。
2.4地下室与主楼相连的相关范围内,框架的抗震等级经
常弄错(当主楼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裙楼再按三
级设计就错了)JGJ3—2010第3.9.5条。
2.5与地下室外墙相连的框架柱,地下室外墙承载力计算时,水平方向按连续板考虑,而框架柱未考虑水平荷载作
用,也未采取加强措施。
2.3裙楼与主楼相742.6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其框架梁配
筯未增加10%,JGJ3—2010第12.2.1.3.1条款。
2.7高层楼梯间中间隔墙承重梁、平台梁等未采取加强措
施,有时隔墙长度大于4.0m,中间未设构造柱。
GB50011—2010第3.6.6.1条JGJ3—2010第6.1.5.4
条款。
2.8与剪力墙垂直相交的框架梁,其支承处剪力墙未采取
加强措施(壁柱、暗柱等)。JGJ3—2010第7.1.6条
2.6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其框架梁配
75
2.9框支梁端部纵筋锚固未作交待。JGJ3—2010第10.2.8.8条
2.10框支柱柱顶钢筋锚固未作交待JGJ3—2010第10.2.11.9条
2.11与框支层剪力墙相连的柱,应是剪力墙的端柱,而不
能仅按框支柱要求设计,设计人员往往把端柱标注为
KZZ。JGJ3—2010第7.2.15条
2.12当主楼与地下车库相连,顶板且有大于800以上的高差时,车库顶有800~1800的覆土时,与挡土墙相连的框架梁,未考虑水平荷载的作用,未设置抗扭箍筋、腰
筋等。
2.9框支梁端部纵筋锚76
2.13屋顶飘架框梁配筯偏小,保护层厚度偏小(未考虑温度应力及冻融循环等作用效应)
2.14地下室顶板(有覆土时),配筯偏小,经常按最小配筯设置,因未考虑温度应力及冻融循环作用效应。
2.15楼、电楼间楼板未加厚,双层双向配筯。JGJ3—2010第3.4.8条
2.13屋顶飘架框梁配筯偏772.16当建筑物超长时,其楼板未设置构造温度应力钢筋。
GB50010—2010第9.1.8条、第8.1.1条
2.17剪力墙连梁,当梁较高L/hb≤0.5、0.5<L/hb≤1.5时。
其配筯不满足最小配筯率要求。
JGJ3—2010第7.2.24条
2.18悬挑梁未按框架梁要求采取构造措施。(除满足悬挑
梁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框架梁的相关要求)
2.16当建筑物超长时,其楼板未设置构造温度应力钢筋。
78
2.19转换结构中,上部剪力墙与转换梁中心线不重合,偏心布置,使框支梁承受较大扭矩,容易出现扭剪破坏,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塔楼外墙与裙房柱外侧上下对齐的框支转换
中(可采用设置与转换梁垂直的楼面梁,减
小框支梁的扭矩)。
2.19转换结构中,上部剪79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80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81
三、剪力墙:
1.抗震等级一、二、三级剪力墙配筯率不满足最小配筯率的要求。JGJ3—2010第7.2.15.2条(一级:1.2%二、三级1.0%)
2.当剪力墙设有端柱,而承受集中荷载时,端柱构造措施不满足要求,JGJ3—2010第7.2.16.2条
3.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它部位的转角处,当拉筋数量大于2根时,宜采用箍筋。JGJ3—2010第7.2.16.3条。
4.房屋顶层剪力墙,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剪力墙,端开间纵向剪力墙以及端山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筯率不应小于0.25%,间距均不应大于200mm
JGJ3—2010第7.2.19条
三、剪力墙:
1.抗震等级82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83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845.框架—核心筒结构中:
5.1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不满足要求。
5.2底部加强部位以上角部未按JGJ3—2010第7.2.15条设
置约束边缘构件。JGJ3—2010第9.2.2条
6.剪力墙断面变化不合理:
6.1主裙楼相连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在裙楼顶处,主
楼剪力墙断面变小。
6.2框支剪力墙结构,在转换层以上,剪力墙断面变小。
6.3框筒结构在底部加强层以上一层,剪力墙断面变小。
6.4错层结构,错层相连处剪力墙墙厚配筯等加强措施不
够。JGJ3—2010第10.4.6条
5.框架—核心筒结构中:
5.1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85
框架柱地震破坏(图一)框架柱地震破坏(图一)86
框架柱地震破坏(图二)框架柱地震破坏(图二)87
框架柱地震破坏(图三)框架柱地震破坏(图三)88
框架柱地震破坏(图四)框架柱地震破坏(图四)89框架梁端部地震破坏框架梁端部地震破坏90
连梁地震破坏连梁地震破坏91
短柱地震破坏(图一)短柱地震破坏(图一)92
短柱地震破坏(图一)短柱地震破坏(图一)93
梯梁地震破坏梯梁地震破坏94
填充墙地震破坏(图一)填充墙地震破坏(图一)95
填充墙地震破坏(图二)填充墙地震破坏(图二)96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97第四部分:结构计算书中常见问题
1.提供的计算书不完整。
比如:①轴压比输出文件②荷载简图
2.计算输入的参数有误:
2.1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不对。JGJ3—2010第4.2.3条(尤
其在地震设防烈度较低时,更要引起重视)
2.2嵌固端设置部位与图纸设计不符。
2.3抗震构造措施是否提高一级输入有误。
2.4地震作用附加地震角输入有误。GB50011—2010第
5.1.1.2条JGJ3—2010第4.3.2.1条
2.5考虑偶然偏心和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有
误。GB50011—2010第3.4.3条、3.4.4条、5.1.1.3条第四部分:结构计算书中常见问题
1.提供的计算98
3.计算内容不完整:
3.1缺少地基承载力计算。GB50007—2010第3.0.2.1条
3.2缺少基桩承载力计算。(桩身等)GB50007—2011第8.5.10条JGJ94—2008第5.2.1条
3.3筏板基础冲切、受剪、局部承压计算等。GB50007—2011第8.4.6条、8.4.9条、8.4.18条等。
3.4地下室外墙承载力计算。GB50007—2011第9.1.3.3条
3.5桩基计算书未考虑地面堆载、湿陷性黄土等对负摩阻力影响。
3.计算内容不完整:
3.99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00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101
为使我市建筑工程施工图更加完善,质量更上一层楼,今天能与各位设计技术人员在一起进行学习、交流、探讨,感到分外高兴与幸运。
下面根据本人在审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照施工图的设计顺序做如下分析探讨:
为使我市建筑工程施工图更加完善,质量更上一层楼,今102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03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04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05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06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07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08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09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10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11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12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13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14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15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16
第一部分:结构总说明部分
一、结构设计总说明:
部分结构总说明,不够完善,深度不够。
1、强制性条文:
1.1GB50011—2010第3.9.4条、5.1.4条不够完善(烈度、
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结构自震周期、阻尼比等)
3.9.4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
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
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5.1.4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
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
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5.1.4—1采用;
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
第一部分:结构总说明部分
一、1175.1.4—2采用,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
应增加0.05s。
注:周期大于6.0s的建筑结构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
数应专门研究。
1.2GB50007—2011第10.2.1条、9.1.9条、10.3.2条。
10.2.1基槽(坑)开挖到底后,应进行基槽(坑)检验。
当发现地质条件与勘察报告和设计文件不一致、或
遇到异常情况时,应结合地质条件提出处理意见。
9.1.9
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得超挖。
基坑周边堆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土方开挖完成后
应立即施工垫层,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
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
10.3.2
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监测,实施动态
设计和信息化施工。
5.1.4—2采用,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
118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191.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GB50153—
2008(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第3.2.1条,
对重要的结构附录A;A.1.1条。
3.2.1工程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
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对社会或
环境产生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
级。工程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3.2.1
的规定。
1.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GB50153—
120
1.4建筑防火分类,耐火等级,12SG121—1第4.1.5条。
1.5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12SG121—1第4.1.6条;
GB50108—2008第3.2.1条.
1.6防水砼施工要求:GB50108—2008第4.1.22条、
4.1.26条.
1.7湿陷性黄土中,相关防水措施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
筑规范》GB50025—2004第8.4.5条、9.1.1条等。
1.4建筑防火分类,耐火等1212、普通条文:
2.1抗浮设防水位绝对高程,及相当于设计标高(m)
12SG121—1第4.1.4条。
2.2抗浮措施:12SG121—1第8.3.3条、11.4条(停止降水
时间等)。
2.3基础所在持力层及承载力特征值,以及桩端所在持力
层,12SG121—1第8章要求。
2、普通条文:
2.1抗浮设防水位绝对高程,及相当于设计标122
2.4非结构构件的构造要求不够全面。
2.4.1构造柱的设置:12SG121—1第10.1.3条;
2.4.2门窗框构造要求:12SG121—1第10.1.7条;
2.4.3电梯井道圈梁,构造柱设置:12SG121—1第10.1.8条;
2.4.4幕墙:12SG121—1第10.2条;
2.4.5混凝土结构施工要求:12SG121—1第11项有关要求(这是设计院的弱项);
2.4.6构造大样尽量选用标准图集,如基础底板、外墙、基础梁后浇带等构造。12SG121—1.P30~31;
2.4非结构构件的构造要求123
124
第二部分:下部结构
(主要讲地基基础部分)
1.采用未经审查的地基基础勘察报告(GB50007—2011第
3.0.4条),勘察报告经审查后,如有大的修改,设计单
位应对原设计进行修改。
第3.0.4条
地基基础设计前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提供下列资料:
1)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其危害程
度;
第二部分:下125
2)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各岩土层
的
物理力学性质;
3)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以及对
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在抗震设防区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并对饱和
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
5)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
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
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提出建议;
6)当工程需要时,尚应提供:
(1)深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
术参数,论证其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
2)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各岩土层126(2)基抗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
(3)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
2.地基评价宜采用钻探取样,室内土工试验,触探,并结合
其它原位测试方法进行。设计等级为建筑物应提供载荷
试验指标,抗剪强度指标,变形参数指标和触探资料,
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应提供抗剪强度指标,变形参
数指标和触探资料;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应提供触
探及必要的钻探和土工试验资料。
3.建筑物地基均应进行施工验槽。如地基条件与原勘察
报告不符时,应进行施工勘察。
(2)基抗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
(31272.采用的勘察报告深度不够或所提基础方案不妥。
2.1经常可以看到地勘报告中,比如仅提一种基础方案,
如钻孔灌筑桩等。
2.2所提基础方案不妥,要么不安全,要么浪费。本来天
然地基可行的,而提出复合地基或桩基础(≤18层尤
其多)。
2.采用的勘察报告深度不够或所提基础方案不妥。
2.1经128
2.3地下水位较高时,未进行抗浮设计或抗浮验算,有的虽然做了抗浮设计,但抗浮设计水位选用与勘察报告不符。(为了计算满足要求)有的只验算主体部分,而对地下室车道、地下室水池等未进行抗浮验算,斜坡道与主体分缝处未作处理。(GB50007—2011第3.0.2.6条)
129
主要问题应交待清楚:2.3.1抗浮设防水位取值要正确,即不能过于保守(如:历史最高水位),也不能不安全(如:江河湖岸边洪水最高水位等)。
2.3.2配重土及抗浮锚杆设置。
2.3.3施工期间降水要求。
2.3.4整体满足抗浮稳定性而局部不满足时。可局部采用增加结构刚度的措施。
主要问题应交待清楚:130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31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322.4PHC桩选用时未考虑液化土层及场地腐蚀性(还有PHC
桩作为抗拔桩使用或用于8度设防区,10G409第2.1条8
度且场地为Ⅲ、Ⅳ类时慎用)在有液化土层及腐蚀性
场地环境下,特别是中等或强腐蚀地下水环境时,选
用预应力管桩,而未采取防护措施来确保管桩基础的
刚度和耐久性,以及桩身的抗剪能力,防腐措施有以
下几点:
2.4PHC桩选用时未考虑液化土层及场地腐蚀性(还有PHC133
2.4.1采用厚壁型管桩如AB型。
2.4.2防止地下水进入桩管内:桩端禁止敞口,桩顶用钢板封口,防止地下水从桩顶和桩底部进入桩芯内。
2.4.3施工要求,防止管桩倾斜、偏位等造成的桩身出现裂缝。
2.4.4定制管桩,砼采用抗硫酸水泥或加入高性能腐蚀砼外加剂,且要求加入钢筋阻锈剂。2.4.5管桩全长灌芯,提高了管桩的刚度和耐久性,也提高了管桩的防腐能力。
134
抗震设防有以下几点:
2.4.5.1设防烈度7、8度时,管桩可采用AB型或B型。
2.4.5.2应对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及桩水平抗力进行折减,并采用构造措施降低液化土中桩身破坏的危险。
2.4.5.3通过增加螺旋箍筋,填实空芯,加强桩头与承台
连接等是目前较有效的抗震设防措施(对于抗拔桩
及8度管桩较适合)
抗震设防有以下几点:
2.41352.5基础选型不妥。
2.5.1当天然地基持力层可以满足柱下独基设计时,
而采用筏基。
2.5.2当天然地基持力层可以采用筏板或十字交叉
基础时,而采用桩基或复合地基。
2.5基础选型不妥。
2.5.1当天然地基持力层可以满136
2.6桩型及其施工工艺的选择与实际环境、地质条件不相适应。
比如以下几条:
2.6.1地基承载力较好,而选用予制桩。
2.6.2地基土层中有较厚砂层(》3.0米)、卵石层等而采用予制桩。
2.6.3复合地基采用螺旋钻孔而桩长超长(或空桩较长,而超过30m)等。
2.6桩型及其施工工艺的选137
2.7高层建筑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局部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未作处理。当大部分天然地基能满足要求,局部因持力层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未采取措施(要做原位测试,静载荷试验)。
2.8基础超长,基础采用筏板基础,而筏板基础平面复杂,刚度不均匀,未采取加强措施。
2.9对于Y、X、L等筏板基础,钢筋搭接不合理。
2.10基础形心与荷载形心不一致且不合理。
如:剪力墙下设置独基或独立承台下的桩基,本来为联肢剪力墙,而承台分为2个,这是不正确的。
2.7高层建筑采用天然138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39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40主裙楼分缝时裙楼不规则判断主裙楼分缝时裙楼不规则判断141主裙楼分缝时裙楼不规则判断主裙楼分缝时裙楼不规则判断142主裙楼分缝时裙楼不规则判断主裙楼分缝时裙楼不规则判断143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44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45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46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47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482.11关于桩基的检测问题:当承台下基桩数≤3根时,其桩身完整性检测应全部检测。与GB50007—2011第10.2.15条不完全一致。
2.12PHC桩作为抗拔桩时,其桩身配筯(或填芯砼)及其桩头未作特别处理及要求,不能满足抗拔承载力及裂缝宽度要求等。
2.13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未采取切实有效的结构措施。
2.13.1原因坡地上的建筑,因场地约束条件限制,一般不具备双向均匀对称的条件,在地震作用或风等水平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将产生很大扭转,属于抗震不规则结构。
2.11关于桩基的检测问题:当承台下基桩数≤3根时,其桩身完1492.13.2设计建议:
2.13.2.1应重视坡地地质灾害的防治(滑坡、泥石流等)
和建筑物对地质灾害的诱发作用,避免在坡地上建
造建筑物。
2.13.2.2在抗震设防区,尤其是高烈度区,必须采取有效
的结构措施方能在坡地上建造建筑。
2.13.2.3有条件时,应采取措施营造减小坡地建筑扭转的
小环境,如通过场地的局部平整,使建筑物坐落在
四周同一标高的场地上,房屋临近坡顶一侧,设置
永久性支档结构。
2.14主、裙楼相连,而裙楼基础埋深小于主楼时,因主楼
开挖裙楼基础持力层受扰动,而没有技术措施要求,容易造成裙楼基础下沉造成事故。
2.13.2设计建议:
2.13.2.1应重视坡地地质灾害150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51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52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53
第三部分:上部结构
(主要讲钢筋砼部分)
一、结构体系及结构布置。
1.建筑物的结构长度过长或宽度较宽(超过规范需设置温
度伸缩缝,最大间距较多,GB50010—2010第8.1.1条)
时,除设置后浇带外,未采取其它可靠措施。
1.1在住宅工程中,应严格要求。
1.2在公共建筑中,可适当放宽。
1.3在大型地下车库顶板中,应适当加大楼板配筯率
(≥0.25%)
第154
1.4措施:
1.4.1外墙屋顶设保温隔热层。
1.4.2楼板内设置温度应力钢筋(屋顶双层双向)。
1.4.3楼板砼内掺加微膨剂。
1.4.4框架梁:将支座负筋通长贯通,在收缩应力和温度敏感部位适当提高梁内钢筋的配筯率,以抵抗屋面板外侧构件的温度,收缩应力。
1.4.5地下室外墙,基础底板及较长混凝土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尽量用低一些,并掺入适量粉煤灰替代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GB50010—2010第9.1.8
条。12SG121—1附录B超长结构施工要求。
1.4措施:
1.4.1155第9.1.8条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应
在板的表面双向配置防裂钢筋。配筋率均不宜小
于0.1%,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防裂钢筋
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
筋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
件中锚固。楼板平面内的瓶颈部位宜适当增加板
厚和配筋。沿板的洞边凹角部位宜加配防裂钢筋。
并采取可靠的锚固措施。
第9.1.8条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应
1562.重点设防类工程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中小学教学楼、幼儿园、大型商业广场等大量连接走
廊,采用单跨框架。未对梁柱采取加强措施。
GB50011—2010第6.1.5条。
3.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转角窗而加强措施不够,此种结
构严重削弱了结构的整体性,四角是保证结构整体稳定
的重要部位。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晃动、扭转和弯
曲变形,转角部位受力复杂,甚至还影响着整体建筑的
抗倒塌能力。
3.1两侧剪力墙,不应采用一字剪力墙(可设端柱)
2.重点设防类工程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中小学教157
3.2两侧沿墙全高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当为四级时,应按底部加强部位或三级抗震墙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3.3抗震计算时,应考虑扭转耦联影响(很多时候未考虑)
3.4角窗折梁(折梁梁高一致),尽量增大其刚度及配筯构造(如按抗扭构件设置箍筋、腰筋及锚固长度Lle)
3.5角窗所在房间楼板应150厚,双层双向配筯。
3.6两侧约束边缘构件间,设置斜向暗梁且钢筋锚入两侧边缘构件内Lle。03SG109—1P55第8.1.2条
3.2两侧沿墙全高设置约束158
1594.框架结构屋面局部采用网架、予应力楼盖的问题:
4.1网架一般由专业设计公司设计,施工图审查时未提供
图纸,应补充审查,往往网架与主体结构连接处交待
不清,支承网架的主体结构能否满足其强度、内力要
求。
4.2予应力结构部分,节点构造不到位,计算书不全,予应
力梁对非予应力梁的作用,而使其受扭,而未考虑加强
措施(如设置受扭腰筋)
4.框架结构屋面局部采用网架、予应力楼盖的问题:
4.160
5.剪力墙、框架—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布置不合理:
5.1剪力墙设置不合理(容易造成结构的扭转效应)刚心与质心尽量重合。
5.2抗震墙两端应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抗震墙相连(L、T型)(有时未设端柱而仅设置暗柱)。
5.3尽量避免一字型剪力墙或短肢剪力墙(h/bw≤8)。
5.剪力墙、框架—剪力墙161
5.4控制合理的剪力墙折算厚度(楼层的剪力墙砼体积与楼层的结构面积之比)剪力墙布置的多少,是保证结构安全又经济的一项重要指标,剪力墙结构中,根据经验数据。
总结如下:
当建筑层数12层左右时,标准层剪力墙折算厚度应控制在90~100mm左右;
当建筑层数18层左右时,控制在120~130mm左右;
当建筑层数25层左右时,控制在140~150mm左右。
折算厚度较大,则证明剪力墙布置较多,否则较少。
。
5.4控制合理的剪力墙折1625.5合理确定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与厚度,当层高较高时,
容易形成短肢剪力墙。如:标准层200厚,墙高
1650即能满足稳定轴压比要求,而底部层高较大
的楼层,1650就可能成为了短肢剪力墙,处理办法:
加大剪力墙厚度,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3时
(h/bw>3),可按一般剪力墙设计。JGJ3—2010
第7.1.8条
5.5合理确定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与厚度,当层高较高时,
1636.塔楼偏置问题(单塔楼问题较多)经常出现单塔楼与裙
楼(主要是商业建筑)质心偏心距大于20%情况,根据
建质(2010)109号文附表三序号6要求,需进行超限
审查,其处理办法:
6.1设置抗震缝,将主裙楼分开(缝应足够宽防撞)。
6.2不设缝时,要采取加强措施,裙房局部设置抗震墙,
主裙楼相连处,加强主楼竖向构件抗震等级等措施。
JGJ3—2010第3.9.6条。
6.塔楼偏置问题(单塔楼问题较多)经常出现单塔楼与裙
164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65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66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67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68二、梁板柱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强制性条文
1.1在抗震等级一级,特一级时,当纵筋直径大于等于16
时,箍筋间距不满足要求。GB50011—2010第6.3.3.3
条JGJ3—2010第6.3.2.4条。
1.2在抗震等级一~三级中,框架柱不满足最小配筯率要求。
GB50011—2011第6.3.7.1(注1~3条)JGJ3—2010
第6.4.3.1(注1~3条)。
1.3与剪力墙顺接的梁,应按框梁要求设计,经常未交待清
楚,箍筋间距及纵筋锚固长度。GB50011—2010第
6.3.3.3条。JGJ3—2010第6.3.2.4条
二、梁板柱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强制性条文
1.1169
2.普通性条文
2.1在抗震等级一、二级时,梁上部贯通筋不满足要求。(尤其地下室顶板梁板等受力较大,配筯较大时)GB50011—2010第6.3.4.1条JGJ3—2010第6.3.3.2条。
2.2框架柱与楼梯休息平台相连,框架柱与汽车坡道相连,框架柱等经常形成短柱,箍筋未通长加密。GB50011—2010第6.3.9.1.4)条款。
2.普通性条文
2.1在抗170结构抗震设计
应重概念、轻精度
结构抗震设计
应重概念、轻精度
171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72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课件173
2.3裙楼与主楼相连,裙楼顶屋框梁梁柱节点未按WKL节点设计,汽车坡道顶板框梁未按WKL设计。
2.4地下室与主楼相连的相关范围内,框架的抗震等级经
常弄错(当主楼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裙楼再按三
级设计就错了)JGJ3—2010第3.9.5条。
2.5与地下室外墙相连的框架柱,地下室外墙承载力计算时,水平方向按连续板考虑,而框架柱未考虑水平荷载作
用,也未采取加强措施。
2.3裙楼与主楼相1742.6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其框架梁配
筯未增加10%,JGJ3—2010第12.2.1.3.1条款。
2.7高层楼梯间中间隔墙承重梁、平台梁等未采取加强措
施,有时隔墙长度大于4.0m,中间未设构造柱。
GB50011—2010第3.6.6.1条JGJ3—2010第6.1.5.4
条款。
2.8与剪力墙垂直相交的框架梁,其支承处剪力墙未采取
加强措施(壁柱、暗柱等)。JGJ3—2010第7.1.6条
2.6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其框架梁配
175
2.9框支梁端部纵筋锚固未作交待。JGJ3—2010第10.2.8.8条
2.10框支柱柱顶钢筋锚固未作交待JGJ3—2010第10.2.11.9条
2.11与框支层剪力墙相连的柱,应是剪力墙的端柱,而不
能仅按框支柱要求设计,设计人员往往把端柱标注为
KZZ。JGJ3—2010第7.2.15条
2.12当主楼与地下车库相连,顶板且有大于800以上的高差时,车库顶有800~1800的覆土时,与挡土墙相连的框架梁,未考虑水平荷载的作用,未设置抗扭箍筋、腰
筋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节能排减课程设计
-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计算机地质课程设计
- 福建师范大学《城市交通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中医药大学《人力资源管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水泥厂班组长述职报告
- 清明节踏青活动策划(3篇)
- 橱柜设计师个人工作总结及计划范文样本
- L-772405-生命科学试剂-MCE
-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课件
-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2024年社区工作者面试题库与答案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考试试卷2022
- 省级赛课大赛一等奖人音版二年级上册音乐《四小天鹅舞曲》课件(内嵌音视频)
- 《国土空间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 《4 给植物画张“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 苏科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2.1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项练习)(培优练)(含答案)
- 江苏省2024年高考真题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解析)
- 统编版(2024新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玩也有学问》教学设计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