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试重点_第1页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试重点_第2页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试重点_第3页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试重点_第4页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试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经济学考试重点产业经济学导论①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②战略关联分类法:是指按照在一国产业政策中的不同战略地位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按照不同战略地位划分的产业主要有: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等。⑴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A、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B、能够形成持续高速的增长率(占GDP的比重较大)C、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⑵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⑶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的产业或产业群。⑷重点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⑸先行产业:狭义的是指根据产业结构发展的内在规律或自然规律必须先行发展以免阻碍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包括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另一类先行产业是指根据国民经济战略规划的需要人为地确定必须先行发展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即先导产业。③三次产业分类法: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A、第一次产业:即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资生产部门。B、第二次产业:即加工取自自然界的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C、第三次产业:即从第一、二次产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资生产部门。④两大部类分类法:是马克思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而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剖析所采用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第Ⅰ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生产资料: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形式的商品)第Ⅱ部类:即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消费资料: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或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形式的商品)⑤生产要素分类法:就是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A、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B、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构成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C、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的产业。第二章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①产业组织:通常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②马歇尔冲突: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③1932年,贝利和米恩斯发表了《近代股份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④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罗宾逊夫人同时出版了各自的专著《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谋而合地提出纠正传统自由竞争概念的所谓的垄断竞争理论。⑤1940年,杜拉克提出有效竞争的概念。有效竞争:简单说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⑥1959年,梅森的弟子贝恩因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而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⑦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在承袭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即所谓的产业组织研究的“三分法”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并通过对市场关系的各方面进行实际测量,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提出政府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从而规范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 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其基本分析程序是按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组织政策展开的。在这里,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所谓市场结构,通常定义为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是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它具体包括企业确定价格的策略、产品和广告策略、研究开发和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等。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主要从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利润率水平、与规模经济和过剩生产能力相关的生产相对效率、销售费用的规模、技术进步状况与X非效率、价格的伸缩性以及产品的质量水准、款式、变换频度和多样性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对市场绩效优劣进行评价。⑧哈佛学派——结构主义者;芝加哥学派——效率主义者⑨“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哈佛学派认为,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⑩芝加哥学派: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机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甚至,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11.可竞争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的竞争企业的存在。它可以是寡头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但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入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12.沉没成本:是指企业进入市场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该市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13.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既存企业对于潜在进入企业和刚刚进入这个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某种优势的程度。换言之,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14.“打了就跑”策略: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由于沉没成本为零,因此潜在的进入者为了追求利润会迅速地进入任何一个具有高额利润的部门,并能够在现存企业对进入做出反应前无摩擦地快速撤出,而且并不因此耗费特别的成本。第三章、企业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2.范围经济: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3.交易成本:也就是从契约的角度定义的“运用经济体制的成本”。具体来说,交易成本包括事前的成本和事后的成本两个部分。事前的成本包括协议的起草、谈判的成本和保障协议被执行所需的成本;事后的成本包括四种形式。P804.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是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第二个维度是交易所涉及的不确定性;第三个维度是交易发生的频率。第四章市场(重点)——详细介绍SCP框架1.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市场关系:卖方之间的关系;买方之间的关系;买卖双方的关系;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2.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罗宾逊夫人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中将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四种基本类型。 ①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市场中不存在任何的垄断因素。特点: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同一性很高;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壁垒;完备信息。 ②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即只有一个买者或卖者的市场。特点:产品的绝对集中度为100%;没有替代产品;进入壁垒非常高; ③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少数大企业控制着产业市场大部分产品的供给,它们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产业集中度高;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 ④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经济状况的市场结构,它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且偏向于完全竞争。特点:产业集中度较低;产品有差别;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3.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①市场集中度:是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的指标,用于表示在特定的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 衡量指标——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指数),它是某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 HHI= 式中:X——产业市场的总规模;X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规模;S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N_——产业内的企业数。 HHI值越大,表明市场集中度越高。当市场处于完全垄断时,HHI=1;当市场上有许多企业,且规模都相同时,HHI=1/n,n趋向于无穷大,HHI就趋向0. ②市场差异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4.进入壁垒: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市场中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这些优势是通过现有企业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企业的进入反映出来的。 进入壁垒的构成要素:绝对成本优势——在特定的产量水平上,现有企业比潜在要进入的企业通常具有的以较低成本进行生产的能力;规模经济——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只有在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才能获得生产和销售的规模效益,在这之前,新企业的生产成本一定高于原有企业,从而处于竞争劣势;产品差异化;政策法律法规;阻止进入策略行为。5.退出壁垒:就是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构成要素(成因):①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②解雇费用;③政策法律的限制。6.定价行为:①掠夺性定价:又称驱逐对手定价,是指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入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策略。有三个重要的特征:第一,在掠夺性定价中出现的价格下降,一般是暂时性的如果价格降低到成本水平以下,发起企业就要承担亏损,但是在把竞争对手驱逐出市场之后,发起企业往往会再把价格提升到可获经济利润的水平上,因此掠夺性定价是企业以长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策略性定价行为。第二,在掠夺性定价中企业发动暂时性降价,其目的是要缩减供给量,而不是扩大供给量。第三,一般情况下,采取掠夺性定价策略的都是市场中实力雄厚的大企业。 ②限制性定价(阻止进入定价):它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至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分为短期限制性定价和动态限制性定价。影响限制性定价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进入壁垒的高低和经济规模。7.兼并行为: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特点是:①伴有产权关系的转移;②通过兼并,原有企业的业务将集中到合并后的新企业中;③多家企业的财产变成一家企业的财产,多个法人变成一个法人。 企业兼并的类型:①横向兼并(水平兼并)——是指进行兼并的企业属于同一产业、生产同一产品或处于同一加工工艺阶段。②纵向兼并(垂直兼并)——是指进行兼并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垂直方向的联系,分别处于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不同阶段。③混合兼并(复合兼并)——是指分属不同产业、生产工艺上没有关联关系、产品也完全不同的企业之间的兼并。 企业兼并的动机:①为了规模经济的效益;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③降低市场进入壁垒;④减少资产经营风险;⑤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 企业被兼并的动机:①减少资产经营风险;②避免破产。③回收资本。 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①市场支配力量的加强和垄断的出现;②进入壁垒的形成。8.卡特尔:若干个企业为达到稳固地垄断市场的目的而结成的同盟。9.价格领导制:是指在某一产业市场中,一家企业首先改变价格,其他企业则跟随这个企业采取相应的行动。 ①主导企业领导定价模式:主导企业的规模通常很大,甚至占据50%至95%的市场份额。 ②串谋领导定价模式:适于这种定价模式的产业的市场集中度(CR4)大多处于中等以上,其中规模较大的主导企业的市场份额多在20%至30%之间,寡头垄断企业之间成本结构大体相同,他们共同决定适宜的价格水平,并得到其他小企业的追随。 ③晴雨表式领导定价模式:由于产业的集中度较低,所以这种定价模式更接近于竞争市场,其中的领导企业只是最先宣布价格变化,因为它对市场条件的变化更具有敏感性和预测性。10.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市场绩效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11.勒纳指数:用于衡量市场绩效,量度的是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计算公式为:L=(P-MC)/P式中,L——勒纳指数;P——价格;MC——边际成本。勒纳指数的数值在0到1之间变动。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勒纳指数等于0;在垄断情况下,勒纳指数会变大一些,但不会超过1.勒纳指数越大,市场的竞争程度越低。12.X非效率:是指在垄断企业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状态。(莱宾斯坦) 产生原因:1.企业内不通集团的利益目标的不一致;2.企业规模扩大导致层次增加、信息沟通的速度和质量下降,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成本上升、效率下降;3.垄断企业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条件下,缺乏成本最小化的动机。第五章竞争(三大模型重点)P1311.产量决策——古诺模型(双寡头在两个市场中的产量决策) 第六章演变1.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2.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前工业化时期(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有一定发展,第三产业的地位微乎其微);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逐渐降低,其地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有较大发展;第三产业也有一定发展,但是比重还小); 工业化中期(工业重心由基础工业向高加工度业转变,第二产业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 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三产业继续快速发展,其中信息产业增长较快,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占有支配地位,甚至占有绝对支配地位); 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知识化成为主要特征) (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分为以农业、轻纺工业、原料和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低加工业型的工业、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第三产业、信息产业为主导。 (三)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在第一产业内部,产业结构从技术水平低下的粗放型农业向技术要求较高的集约型农业,再向生物、环境、生化、生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从种植型农业向畜牧型农业、野外型农业向工业型农业方向发展。在第二产业内部,产业结构的演进朝着轻纺工业—基础性重化工业—加工型重化工业方向发展。在第三产业内部,产业结构沿着传统型服务业—多元化服务业—现代型服务业—信息产业—知识产业的方向发展。3.工业: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和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4.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重工业化阶段、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5.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6.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 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持续增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产业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 经济增长的5个阶段:一是传统社会,包括牛顿之前的整个世界,不存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低下;二是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近代科学技术开始应用于工农业,占人口75%以上的劳动力逐渐从农业转移到工业、交通、商业和服务业。投资率的提高明显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三是“起飞”阶段;相当于产业革命时期。积累率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由5%增加到10%以上,有一种或几种经济主导部门带动经济增长;四是向成熟挺进阶段;已经把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大部分资源,投资率达到10%-20%,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五是高额大众消费阶段;工业已经高度发达,主导部门已经转移到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部门;后来又增加了“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主导部门已经不是耐用消费品工业,而是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部门,包括教育、保健、医疗、社会福利、文娱、旅游等部门。7.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根据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工业净产值的比例,把工业化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1) 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或以下,霍夫曼比例为(2.5+-0.5) 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相均衡的状态,霍夫曼比例为(1+-0.5) 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例为1以下。8.产业机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①供给因素: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人口因素;技术进步;资金供应状况;商品供应因素;环境因素。②需求因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③国际贸易因素:进出口贸易④国际投资因素⑤其他因素:政府经济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第八章优化(重点)1.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本质:协调、优化2.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3.产业的扩散效应: ①回顾效应:是指主导部门的增长对那些向自己供应投入品部门产生的影响。 ②旁侧效应:是指主导部门的成长还会引起它周围地区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趋向于在广泛的方面推进工业化进程。 ③前向效应:是指主导部门的成长诱导了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改善了自己供应给其他产业产品的质量。4.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主导产业的作用:依靠科学技术,获得新的生产函数;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主导产业形成的条件:足够的资本积累;充足的市场需求;创新 (三)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市场自发调节;政府积极干预。5.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 调整过程:一是在部门、行业之间不断进行调整,使之趋于平衡的过程;二是这种均衡被打破的过程。 调整的机制:产业结构调整市场机制;产业结构调整的计划机制。布局1.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运动规律的具体表现。2.杜能农业圈层理论: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业圈;第二为林业圈;第三为轮作农业圈;第四位谷草农作圈;第五为三圃农作圈;第六圈为荒野。3.布局理论: ①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认为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者城市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 ②点轴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过程看,产业、特别是工业先集中于少数点,及增长极。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点的增多、点与点之间由于经济联系的加强,必然会建设各种形式的交通通信线路使之相联系,这一线路即为轴。它就是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轴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各种交通轴线,并使产业有效地向增长极及轴线两侧集中分布,从而由点带轴、由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③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的,也被称为累计因果论。在后起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由于要素报酬率较高,投资风险较低,因此吸引大量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重要物资资源等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而在一定时期内使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的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产业规模超过一定的限度后,往往出现产业规模递减的现象。4.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P238(重点,大题)第十章产业政策1.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区政府为了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主动干预产业活动的各种政策的总和。其本质是国家对产业经济活动的主动干预。2.产业政策兴起于存续的理论依据: ①“市场失灵”说:产业政策的兴起和延续是补充市场缺陷、完善资源配置机制的需要。②“赶超战略”说:强调产业政策是政府在市场机制基础上更有效地实施“赶超战略”的需要。 ③“国际竞争”说:强调产业政策是当今世界各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3.产业政策的作用: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实现超常规发展,缩短赶超时间;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4.产业政策的局限性: 第一,就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而言,产业政策并非对任何产业都具有同等的作用。 第二,产业政策本身并不是万能的魔杖,片面夸大产业政策作用是不可取的。 第三,产业政策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的。 第四,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行为,也存在失败的可能性。5.产业政策的手段:直接干预——包括以额配置、许可证制、审批制、政府直接投资经营等方式,直接干预某产业的资源分配与运行态势,及时纠正产业活动中与产业政策相抵触的各种违规行为,以保证预定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间接诱导——是指通过行政指导、信息服务、税收减免、融资支持、财政补贴、关税保护、出口退税等方式,诱导企业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自主决定服从政府的产业政策目标。法律规制——通常适用于比较成熟和比较稳定的产业政策,以立法方式来严格规范企业行为、政策执行机构的功过程序、政策目标与措施等,以保障预定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第十一章政策类型1.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衰退产业是指经历了幼小期、成长期、成熟期之后,进入了产业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衰退期的产业。 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速设备折旧;市场保护、援助;促进转产;技术与经营支持;转岗培训。第十二章产业规制1.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做出的各种直接的或间接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或准法律约束力的限制、约束、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或社会为督促产业经济主体活动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政府规制是政府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经济主体作出的各种直接的法律约束力的限制、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为督促经济主体行为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社会规制是指与政府规制相对独立,对经济主体作出的各种直接和间接地准法律的限制、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社会为促进经济主体行为符合这些限制、规范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行业自律规制又可称之为行业管理,它介于政府规制和社会规制之间,主要是指行业协会对本行业的规划、协调,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自组织规制。2.政府规制的原因: 在政府、企业、市场所组成的三要素体制中,政府基于维护市场效率、维护社会公平以及意识形态的原因规制产业经济。具体来说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经济原因。因为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用物品、不完全竞争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市场机制要么根本无法解决,要么成本过高,而政府规制相对而言,具有自己的优势,如权威性、节约交易成本、强制征税权等,在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政府规制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另一方面,是社会公平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例如,通过对垄断的限制,削弱垄断企业过分强大的经济和政治权力;通过劳动、就业等方面的规制维护机会方面的公平;直接干预收入分配,维护分配方面的公平;规制与社会人文环境有关的市场交易;政府严格限制被认为与政治意识形态不协调的组织或市场行为,积极扶持和保护被认为能够加强政治基础的组织或市场行为。3.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原因 ①由于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政府经济性规制的理论依据逐渐消失; ②产业间替代竞争加剧,受规制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③规制引起的副作用日益显现,要求取消规制的呼声高涨; ④由于可竞争市场经济理论的出现和传播,经济体制不再被认为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唯一手段; ⑤经济全球化、国际间经济交往的迅猛发展也迫切要求放松政府规制。第十四章产业发展理论1.“经济增长”说的是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和产品的增长;“经济发展”除了要求人均收入的提高外,它还包含有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以及居民在城市人口中的百分比不断上升)。2.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①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 ②产业生命周期具有明显衰而不亡的特征。 ③产业生命周期往往会产生突变,起死回生,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划分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主要是按照该产业在全部产业中所占的比重的大小及其增长速度的变化而进行的。3.二元经济发展模式论:刘易斯在其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论文中,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的弱小的资本主义部门和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的强大的非资本主义部门,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二元经济。基于这一点,发展中国家应通过扩张工业部门来吸收农业中的过剩劳动力,从而促进工业的增长与发展,以便消除工农之间以及工农业内部的各种结构失衡问题。4.经济发展阶段论:1960年,罗斯托出版了《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大规模高消费阶段,1971年又补充了第六个阶段即最求生活质量阶段。在这六个阶段中,第三、六阶段是社会发展的两次“突变”,也是最有意义的阶段。 罗斯托认为,起飞是一个社会的历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时期,是近代社会生活中的大分水岭。所谓“起飞阶段”,是指一种产业革命,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方法的剧烈变革。从经济角度将,起飞意味着工业化的考试或经济发展的开端,是一国经济从停滞落后向增长发达过渡的重要转折点。判断经济是否起飞的主要标志,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程度;而起飞阶段的重要特征,是一国开始实行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然而,必须强调的是,一国经济要实现起飞,必须具备三个互相关联的条件:第一,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第二,要建立能够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第三,要进行制度的、社会的、政治的变革。 他还认为,经济增长几个阶段出现依次更替的原因,主要是“主导部门”的不断更替和“人类欲望”的不断更替。因为“主导部门”是经济增长中起主要作用的先导部门,它采用了新技术,本身有很高的增长率,并且能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它的优先发展能够带动其他各产业部门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形成主导部门的条件是,这个部门必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拥有雄厚的资金,必须有技术创新和驯熟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必须能够通过自身的发展对其他产业部门起到带动作用。主导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影响主要有三种形式:规模经济影响,即主导部门的建立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产生新产业和扩大出口部门的影响;带动影响。5.不平衡增长理论: 赫希曼在1958年提出。1958年,赫希曼出版了《经济发展战略》,着重从现有资源稀缺和企业家缺乏等方面,批评平衡增长理论者只顾强大规模投资和企业增长,而忽略了有的建设项目可能迟迟建不成,而有的项目建成后生产又可能无效率的情况,指出了平衡增长的不可能性,并相应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本与资源,重点发展一部分产业,并以此逐步扩大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即“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和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原则。 (1)“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赫希曼将投资分为“社会分摊资本”(交通、通信、教育等基础设施投资,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收效慢,效率低但受益面广)和“直接生产性活动”(直接投资到工业、农业等,能直接增加产出和收益的投资行为,投资集中,建设周期短,投资收获快而且收益好)。赫希曼认为,虽然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两种投资均必不可少,但因发展中国家资源有限,不允许两者平衡发展,应对其发展的先后做出抉择。由于“直接的生产性活动”能刺激进一步投资,产生最有效的投资效益,即能使“引致投资”最大化,因而应集中投资于直接生产性部门,待这些部门发展且收入增加后,再利用其中一部分收入投入于基础设施部门,以带动其增长。同时,并不是所有的直接生产性部门都同等优先发展,而应在其中优选那些能产生最大引致投资的部门。 (2)“联系效应”理论:联系效应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它可以分为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两种形式。赫希曼认为,联系效应可用产业的需求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来测量。某产业产品的价格与收入弹性大,表明该产业联系效应大,反之则小。他还认为,凡存在联系效应的产业,无论属哪种效应,均可通过该产业的扩张所产生的引诱投资来促进前向、后向联系产业的发展,其他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该产业进一步扩张,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所以,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应选有联系效应的产业,进而又应选联系效应大的产业。 (3)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原则:据赫希曼的观察与研究,发展中国家产业之间的联系效应一般都很弱,只有制造业,尤其是加工工业相对来说有较大的联系效应。因此,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投资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加工工业,而进口替代工业又是其中发展的重点,因为进口替代工业具有较强的前、后向联系效应。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投资稀缺、资本不足,通过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步由生产工业消费品为主转向生产资本品为主,进而完全取代工业投入的进口,建立起民族工业体系,最终实现工业化。6.产业集群化:是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就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特点:集聚经济;专业化分包;创新环境;合作竞争;路径依赖。(P376)7.工业园区:是划定一定范围的土地,并先行予以规划,以专供工业设施设置、使用的地区。工业园区的设置,通常是为了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而设立。 国际上早期建设的工业园区中,美国硅谷、中国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英国剑桥、法国索菲亚·安蒂波里斯、韩国大德、以色列拉马特-霍瓦乌和爱尔兰国家科技园等八大工业园区的成功都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可,被公认为世界一流园区的代表。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发展迅速,拥有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产业领域,关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建立了一套适合园区自身发展的模式,例如硅谷,它通过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应对当地经济衰退,最终成为美国甚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之地。 首先,工业园区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拉动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火车头。其次,工业园区在产业集群化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产业集群化是21世纪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工业园区专业化开发建设是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最主要的力量。工业园区在依托一定的区域条件和资源禀赋基础上,对产业链下的各个产业聚集能力越高,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也就越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聚至麾下。再次,工业园区已成为产业升级与和谐发展的孵化器。园区经济的发展,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区域逐步走向城市化,工业园区随之也由单一工业化的经济功能区逐渐向多元功能的新城区发展,这是工业园区发展的大趋势。第四,工业园区的发展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竹材重点知识1竹材及非木质材料作为原料的应用特点与局限A非木质原料应用中具有的优点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原料单一,对稳定产品质量有利,生产工艺易于控制;备料工段设备简单(竹材除外);工业生产中动力消耗较木质原料少(加工、干燥等)。B不利因素原料收获季节性强。为保证常年生产,工厂需储备8-9个月的原料,而该类原料体积蓬松,占用地面与空间很大,造成储存场地之困难;原料收购局限性强。非木质原料质地松散,造成收集与运输上的不便,为降低成本,收集半径一般不超过100公里;非木质原料储藏保管较难。非木质原料所含糖类、淀粉及其它易分解的物质较木质材料高,易于虫蛀或产生霉变与腐烂(采取的措施:高密度打包储存,切段堆积储存,干燥后储存,喷洒药剂储存等,但增加了工序和成本);非木质原料含杂杂物多(蔗渣含20%以上的蔗髓,棉杆含残花和泥沙,芦苇有苇髓和叶鞘,稻壳含米坯等),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生产前应分离,增加了工序与成本;其它尚未解决的问题:棉杆皮韧性大,缠绕设备造成堵塞、起火;原料易水解,湿法生产中造成的污染大;稻壳板硬度大,对刀具磨损十分严重等,目前尚无参考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克服。2.分布概况:竹子是森林资源之一。中国竹类资源分为四个区:黄河-长江竹区、长江-南岭竹区、华南竹区、西南高山竹区。3地下茎:竹类植物在土中横向生长的茎部,有明显的分节,节上生根,节侧有芽,可萌发而为新的地下茎或发笋出土成竹,俗称竹鞭,亦名鞭茎。因竹种不同,地下茎有下列三种类型:单轴型、合轴型、复轴型。4.竹秆:竹秆是竹子的主题部分,分为秆柄、秆基和秆茎三部分。1)秆柄:竹秆的最下部分,与竹鞭或母竹的秆基相连,细小、短缩、不生根,俗称螺丝钉或龙眼鸡头,是竹子地上和地下系统连接输导的枢纽。2)秆基:竹秆的入土生根部分,由数节至10数节组成,节间短缩而粗大。秆基各节密集生根,称为竹根,形成竹株独立根系。秆基、秆柄和竹根合称为竹蔸。3)秆茎:竹秆的地上部分,端正通直,一般形圆而中空有节,上部分枝着叶。每节有两环,下环为箨环,又叫鞘环,是竹箨脱落后留下的环痕;上环为秆环,是居间分生组织停止生长后留下的环痕。两环之间称为节内,两节之间称为节间。相邻两节间有一木质横隔,称为节隔,着生于节内。竹秆的节、节间形状和节间长度因竹种而有变化。5.竹子各部位之间的关系竹连鞭,鞭生芽,芽孕笋,笋长竹,竹又养鞭,循环增殖,互为因果,鞭竹息息相关的统一有机整体。6.竹林的采伐竹林采伐时必须做到“采育兼顾”,才能达到竹林永续利用、资源永不枯竭之目的。正确确定伐竹年龄、采伐强度、采伐季节、采伐方法四个技术环节是竹林采伐的关键所在。7.采伐竹龄:竹林为异龄林,一般只能采取龄级择伐方式,根据竹类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竹笋成竹后,秆形生长基本结束,体积不再有变化,但材质生长仍在进行,密度和力学强度仍在增长和变化,根据其变化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材质增进期,材质稳定期和材质下降期。竹子的采伐年龄最好在竹材材质稳定期,遵循“存三(度)砍四(度)不留七(度)”的原则。8.伐竹季节:春栽夏劈秋冬伐。一般竹林应该在冬季采伐,应在出笋当年的晚秋或冬季(小年春前)。花年竹林,应砍伐竹叶发黄、即将换叶的小年竹,而不应砍伐竹叶茂密正在孵笋的大年竹;丛生竹林,一般夏秋季节出笋,采伐季节选在晚秋或早春,使新竹能发枝展叶。原因:a.该季节竹子处于休眠状态,竹液流动慢,同化作用较弱;b.可溶性物质变成复杂的有机物储存,竹材力学性质好,不易虫蛀;c.冬季,林地中主要害虫处于越冬状态,不会对采伐后的竹林造成伤害;d.该季节新竹尚未发出,可避免采伐时造成损伤。9.竹材的储藏与保管具体要求:1)按照不同质量分类保管;2)按照规格大小,分别存放;3)先进先出,推陈出新;4)防虫防蛀,喷熏药物。10.竹材的缺陷及其发生规律:1)虫蛀和霉腐一般发生规律如下:a.竹黄较竹青严重;b.6-7年生竹材较轻,3-5年生以下较重;c.冬季采伐的较轻,秋季次之,春季采伐的较重;e.山地生长的较平地生长的轻;f.通风透光储藏遭受损害的较少,阴暗不透风的则多。11.竹壁:竹秆圆筒状的外壳。一般根部最厚,至上部递减,自内向外分为竹青、竹肉和竹黄三个部分。12.影响竹材密度的因素:竹种: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系,分布在气温较低、雨量较少的北部地区的竹材(如刚竹)密度较大,反之,则密度较小。竹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密度不断的提高和变化(因竹材细胞壁和内容物是随竹龄的增加而逐渐充实和变化的),可根据其规律性作为确定竹材合理采伐年龄的理论依据之一。立地条件:气候温暖多湿,土壤深厚肥沃的条件下生长好,竹竿粗大,但组织疏松,维管束密度小,从而密度小,反之密度大。竹秆部位:同一竹种,自基部至稍部,密度逐渐增大,同一高度上,竹壁外侧高于内侧,有节部分大于无节部分。13.竹材特性竹材与木材相比,具有强度高、韧性大,刚性好、易加工等特点,使竹材具有多种多样的用途,但这些特性也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其优越性的发挥,竹材的基本特性如下:1)易加工,用途广泛:剖篾、编织、弯曲成型、易染色漂白、原竹利用等;2)直径小,壁薄中空,具有尖削度:强重比高,适于原竹利用,但不能像木材一样直接进行锯切、刨切和旋切,经过一定的措施可以获得高得率的旋切竹单板和纹理美观的刨切竹薄木;3)结构不均匀:给加工利用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如竹青、竹黄对胶粘剂的湿润、胶合性能几乎为零,而竹肉则有良好的胶合性能;4)各向异性明显:主要表现在纵向强度大,横向强度小,容易产生劈裂5)易虫蛀、腐朽和霉变:竹材比木材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造成;6)运输费用大,难以长期保存:壁薄中空,体积大,车辆实际装载量小,不宜长距离运输;易虫蛀、腐朽和霉变,不宜长时间保存;砍伐季节性强,规模化生产与原竹供应之间矛盾较为突出。14.竹材人造板的构成原则:以克服竹材本身固有的某些缺陷,使竹材人造板具有幅面大且不变形、不开裂等特点为出发点的,主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对称原则:对称中心平面两侧的对应层,竹种、厚度、层数、纤维方向、含水率、制造方法相互对应。奇数性原则:主要针对非定向结构的多层人造板15.竹材人造板的结构特性:1)结构的对称性:尽可能的克服各向异性2)强度的均齐性:材料在各个方向强度大小的差异,以均齐系数表达(竹纤维板、碎料板趋于1)。3)材质的均匀性:能提高板材外观质量,也可减少应力集中造成的破坏。(板材优于竹材,结构单元越小的板材均匀性越好).16.胶层厚度:不产生缺胶的情况下,越薄越好(20-50微米)?1)薄胶层变形需要的应力比厚胶层大2)随着胶层厚度的增加,流动或蠕变的几率增大3)胶层越厚,由膨胀差而引起界面的内应力与热应力大4)坚硬的胶粘剂,胶合界面在弯曲应力的作用下,薄胶层断裂强度高5)胶层越厚,气泡或其他缺陷数量增加,早期破坏几率增加17.竹材胶合板:是将竹材经过高温软化展平成竹片毛坯,再以科学的、比较简便的、连续化的加工方法和尽可能少改变竹材厚度和宽度的结合形式获得最大厚度和宽度的竹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和胶粘剂用量,从而生产出保持竹材特性的强度高、刚性好、耐磨损的工程结构用竹材人造板。竹材的高温软化-展平是该项工艺的主要特征。A原竹截断截断:先去斜头;由基至稍,分段截取;截弯存直,提高等级;留足余量。B竹片软化的目的:将半圆形的竹筒展平,则竹筒的外表面受压应力,内表面受拉应力,其应力大小为:Ó=E·S/2r减小E值是减小竹材展平时反向应力的有效手段,从而可以减少展平时竹材内表面的裂缝的宽度和深度。减小竹材弹性模量的方法和措施统称为竹材软化。C.软化方法: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提高竹筒含水率和温度是提高竹材本身塑性、减小竹材弹性模量,从而达到减小展开过程中方向弯曲时拉伸应力的有效措施。D.刨削加工目的:1)去青去黄,改善竹材表面性能,提高胶粘效果;2)使竹片全长上具有同一厚度,以获得较高胶粘性能和较小的厚度偏差。E.竹片干燥:实践证明,使用PF时,竹片的含水率应低于8%,而使用UF时,应小于12%,才能获得理想的胶合强度。预干燥:目的为了提高竹片的干燥效率,主要设备是高效螺旋燃烧炉竹片干燥窑,干燥周期较长,一般10-12小时,终含水率由35-50%降至12-15%。定型干燥:因竹片是由圆弧状经水煮、高温软化、展平而成平直状,但在自然状态中仍具有较大的弹性恢复力,故需采用加压的干燥和设备。F组坯:将面、背板竹片和涂过胶的芯板竹片组合成板坯的过程成为组坯。1)板坯厚度的确定:∑s=100s合/(100-⊿)式中:∑s为板坯厚度(各层竹片厚度之和,mm),s合为竹材胶合板厚度(mm),⊿为板坯热压时的压缩率(%)。板坯的压缩率与热压时的温度、压力和竹材的产地、竹龄等多种因素有关。通常温度为140-145℃,单位压力为3.0-3.5Mpa时,板坯的压缩率为13.0%-16.0%。2)组坯操作注意事项:a.面、背板竹片应预先区分好。b.组坯时芯板与面、背板竹片纤维方向应互相垂直。面板与背板竹片组坯时,竹青面朝外,竹黄面朝内;芯板竹片组坯时,为防止竹材胶合板由于结构不对称而产生变形,应将每张竹片的竹青、竹黄的朝向依次交替排列。c.竹片厚度较大,宽度较小(平均100毫米左右),涂胶量不大,因而其吸水膨胀值(绝对值)不大,故芯板组坯时不必留有吸水膨胀后的间隙,只需将竹片涂胶后紧靠排列即可。d.组坯时面、背板及芯板竹片组成的板坯要做到“一边一角一头”平齐,可为锯边工序提供纵边和横边两个基准面。G热压胶合1)工艺过程:竹片涂胶以后组成板坯,经过加温加压使胶粘剂固化,胶合成竹材胶合板的过程称为热压胶合,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可压力变化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