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论语》选读2013课件_第1页
大学语文《论语》选读2013课件_第2页
大学语文《论语》选读2013课件_第3页
大学语文《论语》选读2013课件_第4页
大学语文《论语》选读2013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选读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88年《巴黎宣言》(全球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名发表)汤因比的预言:21世纪属于中国

按我的设想,全人类发展到形成单一社会之时,可能就是实现世界统一之日。在原子时代的今天,这种统一靠武力征服——过去把地球上的广大部分统一起来的传统方法——已经难以做到。同时,我所预见的和平统一,一定是以地理和文化主轴为中心,不断结晶扩大起来的。我预感这个主轴不在美国,欧洲和苏联而是在东亚。

中国的统一政府在以前的两千二百年间,除了极短的空白时期外,一直是在政治上把几亿民众统一为一个整体。而且统一的中国,在政治上的宗主全被保护国所承认。文化的影响甚至渗透到遥远的地区,真是所谓“中华王国”。

将来统一世界的人,就要象中国这位(刘邦)第一个取得更大的成功的统治者一样,要具有世界主义思想,同时也要有达到最终目的所需的才干。

这样的政治家是中国人?日本人?还是越南人?或者朝鲜人?

汤因比的预言:21世纪属于中国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三千子弟,七十二贤”,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订《春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2·4)p7-1(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熟悉社会规则,立身其间;四十岁,不受迷惑;五十岁,了解天命;六十岁,一听到别人说话,便可以领会精神,分辨是非;到了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言行不越出规矩。”)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尧曰篇20-2)p13-25(子张向孔子问道:“怎样做才可以从政呢?”孔子说:“尊崇五美,屏除四恶,就可以从政了。”于张问:“什么叫五美?”孔子说:“君子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役使老百姓,老百姓却没有怨恨;有欲望却不贪心;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篇•19)季康子向孔子请教为政问题:“如果杀掉恶人,延揽好人,怎样?”孔子说:“您治理国家,怎么要杀人呢?如果您善良,人民自然也就善良。领导的品德象风,群众的品德象草,风在草上吹,草必随风倒。”一孔子的政治观点仁对别人:宽容、慈爱。“仁者爱人”。对自己:克制,约束。

“仁政”“克己复礼为仁”。

“文治与教化”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篇•1)(颜渊道:“请问具体的做法。”孔子道:“不合礼节的事不看,不合礼节的话不听,不合礼节的话不说,不合礼节的事不做。”颜渊道:“我虽然迟钝,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仁”是思想核心,

“礼”是表现形式。(礼:维护社会风尚和等级秩序的整套行为规范)

“和”是最终结果!周朝五礼

1.吉礼:祭祀典礼,祭宗庙、社稷、天地等。2.凶礼:丧葬哀悼的典礼。3.军礼:用于校阅、用兵、田猎等4.宾礼:诸侯朝见天子,及各诸侯之间交往之礼节。5.嘉礼:涉日常生活、王位承袭、宴请

(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篇3-3)(人心若没有了仁,拿礼来做何用呀!人心若没有了仁,拿乐来做何用呀!)“发乎情,止乎礼。”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篇15·23)

(子贡问:“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大概是‘恕’罢!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就不要强加于别人。”

子贡曰:“如果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6.30)p8-5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施恩惠给老百姓,帮助大家过上好日子,怎么样?可以说是做到仁了吗?”孔子说:“岂止做到了仁,那一定就是圣德了!尧舜都还没有完全做到呢!至于说仁,那就是自己想有建树,也让别人有建树;自己想发达,也让别人发达。能够将心比己,推己及人,这就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仁的两种境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的上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的底线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1.3)(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里仁4.2)(孔子说:“不仁的人不会久处穷困之中,也不能长处安乐中。只有仁者,能安于仁德;聪明的人利用仁,他认识到仁德对他长远的好处,便实行仁德。”)

孝悌(tì)

(敬父母)(爱兄长)

忠恕(效忠上级)(体谅别人)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学而1-9)

孝必有敬,不敬不孝。“孝敬”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1-9)(曾子说:“对死亡者的送终之礼能谨慎,对死亡已久者能不断追思,这样能使社会的道德风俗日渐醇厚。”)

——清朝李毓秀所编《弟子规》的总纲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1•6)(孔子说:“弟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房间,便敬爱兄长,言行要谨慎信实,寡言少语,对人怀有广博的爱心,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书本知识。”

)“五福”临门

长寿,康宁,富贵,好德,善终

使生如夏花之灿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二孔子的学习修炼

鼓励学习,勇于实践。将学习看作是摆脱愚昧,开阔胸襟,提高人的思想、净化人的灵魂的途径。他主张以诚恳的、真实的、谦虚的、热情的态度来学,通过内心的反省和斗争,行诸实践,从而使自己变得美好高尚。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5.28)(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只是赶不上我的好学罢了”)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p12-5(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1-8)(孔子说:“一个君子,不庄重,便不威严。能学习,就不固陋。行事当以忠信为主。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失,不要怕改。”)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主观唯我。)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篇14-25)(古代学者是为修养自己的道德学问而学,现代学习的人,是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的。)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篇15-20)

(君子总是要求检讨自己,小人总是要求责备别人)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宪问篇14-24)(君子天天长进向上,小人日日沉沦向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清华大学校训(天道的运行是永不知疲倦的,君子以此为榜样,永远发奋图强,直到生命的终点。)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核心:解决人与人的关系。

(传统文化的主体):解决人与自己心灵的关系。

(即释迦摩尼,指佛教):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终目标: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核心看重个体的利益追求整体的利益西方文化:东方文化:克制欲望张扬欲望“和谐”“竞争”亚里斯多德:人是思维的动物。自然人类天人合一“万物与我为一”西方:中国:(对立)自然人类和谐

敖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傲气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完满,享乐不可穷极。)东亚有很多历史遗产,这些都可以使其成为全世界统一的地理和文化上的主轴。依我看,这些遗产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华民族的经验。在过去二十一个世纪中,中国始终保持了迈向全世界的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地区性国家的榜样。

第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培育起来的世界精神。

第三,儒教世界观中存在的人道主义。

汤因比的预言:21世纪属于中国第四,儒教和佛教所具有的合理主义。

第五,东亚人对宇宙的神秘性怀有一种敏感,认为人要想支配宇宙就要遭到挫败。我认为这是道教带来的最宝贵的直感。

第六,这种直感是佛教,道教与中国哲学的所有流派(除去今天已灭绝的法家)共同具有的。人的目的不是狂妄地支配自己以外的自然,而是有一种必须与自然保持协调而生存的信念。

汤因比的预言:21世纪属于中国“道德”本义道:自然,社会的规律。德:按照规律行事。(同“得”)君子“敬天命”“妥协是最高智慧”“双赢”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又生我们,长夜才复旦。

——李敖2005年9月为复旦百年题词“道德是历史的过客”。任何社会都不能没有道德!

道德是我们的“护身符”,

是我们灵魂的家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农历8月27)定为“世界教师节”;1971年,中美关系改善时,美国参众两院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均把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或庆祝日。世界教师节推荐阅读书籍和视频:视频:1、《和谐振救危机》2、《圣贤教育,改变命运》3、《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蔡礼旭4、《伤德伤身伤命的根本症解》中国中医科学院彭鑫博士(救命讲座,极荐!)推荐阅读书籍和视频:文章:1《科学的三大误导》,江晓原,2009年2月26日《文汇报》(作者为天体物理学者)2《敬畏自然》,詹克明,1998年1期《散文》(作者为核物理研究员)推荐阅读书籍:

1《了凡四训》,(明)袁黄2《遇见未知的自己》,(台湾)张德芬3《正能量》,(英)理查德·怀斯曼4《念力的秘密》,(美)琳内·麦克塔格特推荐阅读书籍:5《论语》6《道德经》(《老子》)7《庄子》8《弟子规》,(清)李毓秀9《坛经》,(唐)六祖惠能

谢谢!

再见!

美国出版的《名人年鉴手册》所列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孔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