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5.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1新5、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1(人教版必修2)单元设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从此中国社会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对我国社会变革的进步意义;认识到现在我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整体设计本课概述社会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而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导致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相应的变化。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课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一变化。第一目"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描述了我国近代大城市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其在衣尚",则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人们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化状况,特别强调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思路设计教学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谈话式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办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条件时,四组,教师提供资料来源老照片百年中国等,还有相关网址.要求展示时间7分钟左右,方式不限.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中国共教学设计导入设计小结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鸦片战后中国的社会.它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那么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情境导入教师身穿整洁的西装革履,脚穿一双老板鞋,头生:老师的服饰是"土洋结合""不伦不类"。这样的变化吗?让我们来学习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吧,它会给你答案的.视频导入播放赵本山和宋丹丹合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过程评价:的确如此.如果我们再把视野投射到100年前,就会发现现在社会生活相对于100年前发生的变化更是巨大。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来对比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今天"与"昨天"的变化。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推进新课合作学习指导学问题情境1:(板书)一、服饰方面问题情境2:(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18401949年)然流行.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山装,此后几年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袍(旧式、新式).20世纪20年代后,旗袍经过了改革与创新.图1彩绣高领长袄、马面裙图2缎光片袄裙穿戴展示图自主学习4:女装:列宁装、布拉吉(俄文译音,意为连衣暗斜口袋."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泡泡的褶皱裙,简单的圆领,腰际系一条布带.但由于布拉吉宽松肥大,布料颜色花样比较单调(主要是碎花、格子和条纹),质料粗糙,对女性风采的体现有限.的"穿得暖"向"穿得好"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开放".(个性化)问题情境3:的制度和规定.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产生了变动,中国服饰发生变迁.(板书)二、饮食方面问题情境4:四大菜系口味特点特色招牌菜鲁菜清香、鲜嫩、味纯三蛇龙虎会、龙虎凤蛇羹、油包鲜虾仁、八宝鲜莲八宝盅、蚝油鲜菇、瓦掌山瑞、脆皮乳猪等粤菜鲜、嫩、爽、滑葱烧海参、烩乌鱼蛋、蟹黄鱼翅、奶汤核桃肉等川菜味浓、重辣鱼香肉淮扬菜清淡、味甜叫花子鸡、糖醋鳜鱼、芙蓉鸡片、盐水鸭、清炖蟹粉狮子头、清蒸鲋鱼等自主学习2:西餐。作为大众饮食方式传入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问题情境5:理,及营养成分是否被充分吸收),菜肴的色、香、味是次一等中国: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中国的某些菜仅仅在20世纪五六年代,老百姓上街买米、买油,除了口袋里要有钱外,还得要有一种由国家统一发放的购物票证,否则就买不问题情境6:物时又不用这些票证呢?民.由于当时城镇人口急剧膨胀,使得商品粮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而其时国家的粮食产量有限,于是,国家就对粮食、食用粮油需求迅猛增长,另一方面保证人民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自主学习2: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粮、棉、油完全可以满足广大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已经没有必要用粮票、油票和布票来限制人们的需求,所以20世纪80年代,我国废除了这些购物票证.到1987年,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三、居室建筑问题情境7:世纪30年代前后)."公寓、别墅、新村、花园"等.西式家具(如沙发、茶几、写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较低价格买到合适的住房.四、习俗风尚问题情境8:村中仍是传统葬礼,土葬,跪拜作揖等;蓄长辫、女子缠足、搞迷信活动.日历使用阴历,女子遵从"三从四德",女子地位低旧式婚礼民国初期新式结婚照问题情境9: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解放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强烈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以土葬为主开始向以火葬为主改革.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女子在获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中国近现代的习俗风尚为什么会发生变革?的时候,社会习俗和风尚也随之发生变化.(辛亥革命、新文化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入侵,国外的观念、礼俗等也随之涌入中国.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向近代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掺杂着一些传统的东西.一种文化被引进后,往往不会再按原来轨道发展,而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产生出新的甚至更加辉煌的结态度和生活方式崇尚自由、开放,不拘泥于传统.在这样的继承与摒弃中,形成了符合中国人的新型的物板书设计活动设计学学科小组研究任务语文学科小组总结语文作品中社会生活变化的相关描写政治学科小组怎样用政治理论观点看待社会生活变化历史学科小组哪些历史事件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物理学科小组我所了解的哪些物理知识影响了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化学学科小组我了解的化学知识怎样影响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化的生物学科小组生物学科的进步是怎样影响社会生活变化的各学科选举代表来展示研究成果:语文学科小组的总结:"油光可鉴,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孔乙己穿的旧长袍,要"一碟茴香豆"简洁、方便;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物理学科小组的归纳:车的发明、轮船的制造等;电的发现和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相关发明如电灯、电视、电影等.现代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更是深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例化学学科小组的发现:是建立在化学工业发展的基础上的,女同学穿的丝袜等."进化论"的发表和传播打破了上天造人的迷信;人死后精神也首先请语文学科小组的代表总结."(教师依次请其他组代表发言)"文学艺术的创作要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近代中国要向西方学习,向先进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类进一步认清世界,也更进一步认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逐题解析2025年计算机二级ACCESS考试试题及答案
- 软件项目测试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5年JAVA考试备考时的心理调适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一级Photoshop考试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
- 家具维修培训合同协议书
- 2025年C语言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0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含解析鲁教版
- 钢厂承包生产合同协议书
- 2025年C语言考试应试训练试题及答案
- JAVA异步编程模型试题及答案
- GB/T 6495.1-1996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
- GB/T 1095-2003平键键槽的剖面尺寸
- 流行病学调查表格设计
- ARV药物血脂异常的诊断和治疗吴昊课件
- 文艺复兴时期的北方画派课件
- 起重吊装与履带起重机的安全使用课件
- 弱电施工手册
-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要点
- 科研成果研制任务书
- 高分子材料完整版课件
- 完整版:美制螺纹尺寸对照表(牙数、牙高、螺距、小径、中径外径、钻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