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g碳和80g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92g二氧化碳用酚酰试液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加热Ca(OH)2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最分数保持不变加热一定量高犠酸钾固体制氧气,剰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简平放且而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而,读数为a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卜俯视凹液而最低处,读数为bmL,则该学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大于(b・a)mLB.等于(b・a)mLC.小于(b・a)mLD・无法确定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岀下列结论,丈中合理的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Na\Mg2\Ct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1!1.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1!B.»2B.»20C.KCIO3D.KM11O4有GH】。、C3%0、CeHuOe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 B.45% C.30% D.22.5%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川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o氮气的质量-gIf气tt后虫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o氮气的质量-gIf气tt后虫/g有催化剤时间无催化剂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图②是硝酸铉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图③是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图④是电解水一段时间

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Q,属于氣化物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氣化铁C2O3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卜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T反应前质量/g203220反应后质量/gX2820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鼠值x=lS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参加反应的丁物质与生成的乙物质的质量比为4:7某物质R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共余为氧元素。则R的化学式为()A.C5H10O2 B.C5H10O5C.C6C.C6H6O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将水通电一段时间气体回量电罷气的积装内体体B-测定空气中氣气的含量将水通电一段时间气体回量电罷气的积装内体体B-测定空气中氣气的含量反应时间国体质tg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国体质tg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反应时间.怎A-_O物质总质量也A-_O物质总质量也一定质虽的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焼反应时间S12.在实验室中,卜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B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水,搅拝C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D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D.DA.A B.BD.D13.下列冇关图象中不正确的是‘COrfB殃史g ''Si元索的妓至三 -気化咲的谿g、./■ .小.0匕反应时同-广判余四冷碗雀?、•-V.国① 囲②.图①是一定量的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图②是加热高镭酸钾制取氧气图③是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图④是活性炭与氧化铜粉末在高温卜恰好完全反应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肇中的著名实验.BGO是緒酸锡(化学式为BMeQu)的简称。已知在BGO中緒(Ge)的化合价与GeO2中緒的化合价相等,则在BG。中純(Bi)的化合价为()A.+5 B.+4 C.+3 D.+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圖圈均代表碳原子,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

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乙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甲乙两种物质屮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甲乙两种物质由相同的原子构成D.16.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I丿I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乙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甲乙两种物质屮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甲乙两种物质由相同的原子构成D.16.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I丿I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环境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焚烧植物括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PM2.5是造成雾雀天气的元凶之一C化学与安全D认识微观粒子在室内放一盆水,町防止煤气中毒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氧气被压缩后体枳缩小说明分子很小TOC\o"1-5"\h\zA.A B.B C.C D.D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MnOzKCI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CO2CO将混合气体点燃CCuC在氧气中灼烧DFeCI2.,CuCI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TOC\o"1-5"\h\zA.A B.B C.C D.D实验室测定大理石主要成分的含量时,取16g含杂质的大理石(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加入到2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液205.6g,则该大理石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A.62.5% B.72.5% C.80% D.82.6%

19.下列CO?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抽的丝可动闹D.试管底部有缺口抽的丝可动闹D.试管底部有缺口20.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卜•反应,反应前后测得芥物质的质屋如卜表所示:物质MNPQ反应前的质鼠/g4043.64.8反应后的质鼠/g待测1312.61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待测值为1621.一瓶固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A.一种单质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2:3D.N和P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则该固体是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C.一种化合物C.一种化合物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勺碳元素一样,氛元素也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依次称为気[piC]、M[ddo].M[chufin].分别用符号H、D、T表示,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卜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兌、笊、氤三种原子核外均只有一个电子一个笊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気原子质量的2倍気、危、氤三种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化学式为HD的物质属于化合物

已知Co有三种氧化物:Co。、CO2O3、C05O409.30gCo(OH)2在空气中加热至290°C时己完全脱水成8.30g氧化物A:继续加熟A至1000°C对,剰余同体为7.50g氧化物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A.Co的三种氧化物申Co50.的氣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氣化物A的化学式为30氧化物B的化学式为CoOA到B的过程中,损失的是氧元素质量在一定条件卜,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測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MNPQ反应前的质量/g16241520反应后的质量/gXY010参加反应的P与Q的质虽比为3:2x的取值范围:0<x<30y<24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x+v=65一定质量的某纯净物Z与16.0g氧气恰好反应,生成X、Y、W的质量分别为8.8g、5.6g和IO.8g,反应中除氧气外,相关物质的部分信息如F表所示,其中•表示碳原子,動表示氧原子.O表示氢原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物质XYZW分子微观示意图相对分子质量46Z的化学式为C2H6O参加反应的Z的质量为9.2g该反应中Z和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反应中所渉及的物质均含有氣元素,且共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部分装置:BC(1) 加热混有二氧化猛的紅酸钾制备一瓶氧气用于性质实验。①该方法制得6的化学方程式是 。①可选用 和 (填序号)装置组合。首先检査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把导管口放入水中,然后 ,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度好。(2) 狙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淸洁、高能燃料。①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気气并验证火可燃性,可选用 (填序号)与E装置组合,在E导管口点燃。实验过程是:组装仪器一一a检査装置气密性一一>装入药品制备氢气一一BC(1) 加热混有二氧化猛的紅酸钾制备一瓶氧气用于性质实验。①该方法制得6的化学方程式是 。①可选用 和 (填序号)装置组合。首先检査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把导管口放入水中,然后 ,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度好。(2) 狙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淸洁、高能燃料。①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気气并验证火可燃性,可选用 (填序号)与E装置组合,在E导管口点燃。实验过程是:组装仪器一一a检査装置气密性一一>装入药品制备氢气一一 〉点燃“②电解水也可制得出。装置如图F, 管中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的生产方法是制约其作为清洁能源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科学家根据生产方法提岀“绿色”氢气和“有污染"的気气的概念,下列方法可获得"绿色"氢气的是 A・用矿石生产锌和硫酸,再相互反应B.在催化剂作用R利用太阳能光解水C.利用煤燃烧发电,再电解水D・利用风能、水力发电,再电解水27.下列是实验室净化天然水的流程:天然水(-)原理分析:「大颗粒—泥沙{〔小颗粒一 带色或界味的物质细函 可'溶性物届(1)请选用卜列“关键词”填写在上述流程方椎内空白处 蒸饲蒸发结晶吸附过滤(2)上述净化过程是将混合物分离为纯净物的过程.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步骤: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芥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K•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离-如:过滤是分离 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二)操作过程: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铁圏)、 、 、烧杯(洁净的)、胶头滴管:在过滤后,同学们发现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 ・(=)迁移应用沂源县自来水公司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1) 步骤①网格浄水原理类似于步骤 (填“②”或“③”或“④”等序号)(2) 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 (填选项序号)A杀死水中的细菌B减少水中的氧气 C使泥沙沉枳至底部 D分解有毒物质(3)假如你是水质检验员,用简单的办法检验水样是否是硬水,可选用的试剤是 若检验后发现水硬度高,你建议在饮用前町采取的处理办法是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以卜•九种物质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B、Y为黑色固体,X、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F能使澄清右灰水变汚浊。其中箭号表示生成的意思,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伺伺(1) A的化学式为 ,X的化学式 o(2) Y的用途: .(3) 与反应①的反应基本类型相同的是 (填序号).(4) 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为 。氧化三铁发生反应如图A、B、C、D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T"表示反应生成:氧化三铁发生反应“一〃表示彼此之间可以反应),有关反应条件已省略。已知氢气能与(4Hb+FfOi离温3Fe+4H20)Q6.6.D2.2.C(1) 如果物质A和B元素组成相同且在常溫时为液态,则物质A的化学式 ;物质D的一种化学性质 ;(2) 如果物质A常温下是无色液体.D是黑色固体,则物质D的化学式 ;写出ATB的化学方程式 .30.现有下列物质转化关系图,A和F是无色液体,黑色固体B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C和E是常见的无色气体。请据此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反由CD择E反由CD择E(1)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式表达—(2) 操作I的名称叫—,玻璃棒的作用是 (3)反应③是绿色植物的 作用。【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B解析:B【解析】【详解】A、 根据方程式C+O2点燃CO”碳和氧气反应时的质量比是3:8.所以12g碳和80g氧气不会恰好完全反应,氧气有剩余,生成二氣化碳的质量小于92g,故A错误;B、 酚酿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故用酚猷试液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故B正确:C、 気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髙而减少,加热Ca(OH)2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C错误:D、 加热一定量髙緩酸钾固体制氧气,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剩余固体的质蛍减小,故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故D错误。故选

解析:C【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简耍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而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而,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该学生初次读数时仰视量简内液体凹液而,读数为amL,实际体枳大于amL:倒入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而最低处,读数为b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bmL:则该学生实际加入的液体体枳小于(b-a)mLt故选C。【点睛】量简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岀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枳大,反之,则小・3,D如划:D【解析】【详解】A、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错误:B、水和过氣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化学式不同,即两种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错误:C、 离子的最外层电子不一定为8,错误;D、 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到,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正确。故选D.4・B解析?B【解析】【详解】过氣化机、水、氯酸钾、高搭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ll2O2MnO22H2O+O2T2100通H2H2T+O2T2KC1O3N1^2KCI+3O2T2KMnO4AK2MnO4+Mn02+02Tf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可得:反应物与生成氧气的关系为0程式可知,可得:反应物与生成氧气的关系为02〜2H2O2~2H2O~KCI03〜2KMn0432 68 36 81.7 316!以看岀•要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水的质量最小,那么相同质量的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制得氧气最多的是水,故选B,5.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c5H10.c3h6o.qh12o6h种物质的化学式,町发现三种物质中C、H元素质量比都为12:2=6:1,因此混合物中C、H元素的质量比也为6:1:根据混合物中只含C、H、O三种元素.因此1-30%=70%即混合物中C、H元素的质量分数和: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0%X-=60%:7故选A。解析:D【解析】【详解】A、 氧化物是由二种元素组成,•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氧化物中一定含氣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故选项A不正确:B、 PII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例:原子核带正电,但它不是阳离子,故选项B不正确;C、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蒸饷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蒸僧水不是混合物.也就不是溶液.故选项C不正确:D、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符合化合物的定义,故选项D正确。故选:DoA解析:A【解析】【详解】A、 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消肝了氧气,但密闭容器中的氮气质量不变,故选项A正确:B、 图②稍酸铉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故选项B不正确:C、 图③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完需耍的时间短,无催化剂的反应完需要的时间长,生成气体的质量相等,故选项C不正确:D、 图④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生成狙气与氧气的体枳比是2:1,而不是质量比,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A。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B、 根据一氧化碳其冇还原性分析;C、根据一轼化碳燃烧生成二组化碳分析:D、根据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详解】三氧化二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A正确:B、 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因此C2O3在一定条件卜能还原氧化铁,B正确:C、 根据一氣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3在氣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C正确:D、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因此GO,不能使澄清*灰水变浑浊,D错误:故选:D.【点睛】此类试题的难度不大,主要考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考査三氧化二碳实际是对一氧化碳性质的考査。9・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20,3+2+20=X+28+2+0,因此X=15g:甲、「质量都减少,是反应物:乙増加•是生成物:甲反应掉了20g・15g=5g,丁的反应质量为20g・0g=20g,生成的乙的质量为28g・3g=2Sg.数据可以如下处理:物质甲乙丙T反应前质量(g)203220反应后质量(g)X=152820质量变化・5+250-20A、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含反应,故说法正确:B、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值x=15,故正确:度C、物质丙的质最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说法正确;D、参加反应的丁物质与生成的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0g:25g=4:5M:7,故说法错误。故选D10・B解析:B【解析】【详解】由物质R中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40%-6.7%=53.3%:则1个R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为150x40%寺12=5;1个R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150*6.7%+1=10个:1个R分子中氣原子的个数为1S0x53.3%+16=5:则R的化学式为GHioOs.故选:B.11.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氣气,仇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割气的体积比约为L2,质量比是8:1,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 因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五分之一,因此装置中气体体枳应该约减少五分之一,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 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剩余固体中至少含有氯化钾,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木炭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时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选:D。12.D解析:D【解析】【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点燃,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不符合题意:B、鉴别软水和硬水用肥皂水,浮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反之则是软水,故不符合题意:C、木灰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会除去主体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不符合题意:D、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正常燃烧的是空气,貌火的是氮气,燃烧更旺的是氣气,可以鉴别,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M:③杂质便于分离。掌握了除杂质的原则,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冃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A、 一定量的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先增加,后不变,故错误:B、 加热高緩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f孟元素一直含在固体中,故f孟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正确:C、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刚开始,温度没有达到镁的着火点时,没冇氧化镁生成,当反应开始后,氧化镁的质量増加,当镁反应完后,氧化镁的质量不变,故正确:D、 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有二氧化碳生成,同体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停止后,固体的质量不变,故正确.故选A.C解析:c【解析】【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详解】在BGO中褚(G司的化合价与GeOz中緒的化合价相等,故求出GeO^中緒的化合价即可,设在GeO2中緒的化合价为x,则x+(-2)x2=0,解得x=+4.即在BGO中緒(Ge)的化合价为+4:设在BGO中挞(Bi)的化合价为”yx4+(+4)x3+(-2)xl2=0.解得y=+3o故选C.15・B解析:B【解析】【详解】A、 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碳原子的大小相同,故正确:B、 甲乙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故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故错误:C、 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确:D、 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故正确:故选B。【点睛】碳的不同的单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备单质的性质不同。16.A解析:A【解析】A、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②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状态,易升华且大量吸热.常用用于人工降雨,正确;B、焚烧植物秸秆将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错误;C、①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雄溶于水;②町燃性的气体易引燃混合气体,发生危险,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开灯会产生电火花.易引燃混合气体,发生危险,错误;D、氧气被圧缩后体枳缩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错误。故选A。17.D解析:D【解析】【详解】A、 MnO2溶于水,KCI易溶于水,MnO?中混有少量KCI,因为需要得到的是MnO2,nJ以通过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得到纯净的MnO2,选项A不正确:B、 C02中混有少量CO如果采用将混合气体点燃的方法.容易带进其他气体,且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不容易收集,选项B不正确:C、 Cu中混有少量C.在氣气中灼烧.C变成二氧化碳.但Cu也变成氧化铜,铜也没有了,选项C不正确;D、 FeCh溶液中混有少fitCuClz,加入过量的铁粉,铁与016反应生成FeCh.过量的铁粉经过过滤除去,从而得到纯净的FeCk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除杂一定要:一不带进新的杂质,二不能将需要提纯保留的物质反应掉,三方法要简单易行。A解析:A【解析】【详解】溶液増加的质量为205.6g.200g=5.6g,增加的质量为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差.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虽为x,CaCO3+2HCl=CaCI2+H2O+CO2个溶液质量增加的量100 44 100-44=56x 5.6g1005.6g56x=10g.石灰石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为:xl00%=62.5%a16g故选A。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 A装置中可以通过开关止水夹控制干燥管中的气压.从而控制大理石能否与稀盐酸接触反应,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B装置中没有办法控制大理打与稀盐酸的接触与分离,故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错误,符合题意:C、 C装置中可以通过抽拉铜丝控制大理“与稀盐酸的接触与否,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 D装置中可以通过开关止水夹控制试管内的气压,从而控制大理石能否与稀盐酸接触,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0・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由表中数据及质量守恒定律听知,待测数据为:16:该反应的反应物为M,参加反应的

质量为24g,生成物为N、P、Q,生成的质量依次为9g、9g、6g: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A不正确:B、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9:6=3:2,故B不正确:r?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0g+4g+3.6g+4.8g=待测+13g+12.6g+10.8g,待测值为i6g,故r?C正确:D、因为无法确定参加反应的N和P分子个数比,故无法确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选项错误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意义DD【解析】【详解】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该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此选项错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浄物是化合物,该物质中只有一种元素,不可能是化合物,故不可能是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此选项错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该物质中只有一种元素,不可能是化合物,此选项错误:该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既口J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此选项正确,故选D。D解析:D【解析】【详解】A、 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気、用、笊三种原子的电子数都是1,正确:B、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质子数,一个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一个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所以一个笊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冗原子质量的2倍,正确:C、 原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兌、觅、瓶三种原子的电子数都是1,兌、朮、氤三种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正确:D、 H、D都属于氢元素,化学式为HD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错误。故选D.23・C解折:C【解析】【分析】【详解】A,Co有三种氧化物:CoO.CO2O3A,Co有三种氧化物:CoO.CO2O3、Cod转化为CO6O6、功6。9、C0608.口J■以看出,CoO中氣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错: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1000€时,固体质量不再变化.说明Co(OH)2完全分解,n(Co):m(O)=:[(7.5g-9.3gx務)+16]=1:1.剩余固体成分为CoO:故选项错: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100()・C时,固体质量不再变化,说明Co(OH)2完全分解,n9.3c 59(Co):m(O)=—T1-:[(7.5g-9.3gx—)-5-16]=1:1,剩余固体成分为CoO;故选项正确:D、9.30gCo(OH)2在空气中加热至290aC时己完全脱水成8.30g氧化物A,继续加热A至1000时,剩余周体为7.50g氧化物B,损失的还有気元素的质量,故选项错。故选:Co24.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参加反应的Q为10g,P为15g,故A.参加反应的P与Q的质量比为3:2是正确的叙述:N可能为反应物,也可能为生成物:故x的范巾为0<x<51;当怔24时,说明N物质为反应物,故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是正确的叙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y=65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拝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5.C解折:C【解析】【分析】一定质量的某純净物z与16.0g氣气恰好反应,生成X、Y、W的质量分别为8.8g、5.6g和IO.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Z的质量为:8.8g+5.6g+10.8g-16.0g=9.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神类不变原则可得,由于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因此,反应生成物中的碳元素和気元素是反应物Z提供的,由分子微观示意图可得,生成物为C02、CO、H0其中水中的氢元素质量为:10.8gX—X100%=1.2g.二钗化碳中碳元素质虽为:128.8gX钗化碳中碳元素质虽为:128.8gX—X100%=2.4g.44一钗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5.6gX一X100%=2.4g.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原则可知,反应物Z中含有1.2g28氢元素•2.4g+2.4g碳元素,由于参加反应的Z的质量9.2g大于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和,因此,反应物Z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9.2g-1.2g-2.4g-2.4g=3.2g,反应物Z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8g:1.2g:3.2g=12:3:8.假设Z的化学式为CmHnOp,则12m:n:16p=12:3:8tm:n:p=2:6:l,因此Z的化学式为G/O: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Z的质量为9.2g,氧气16.0g,其中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X2=32,从表中可得,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假设氣气前的化学计量系数为x,Z前的化学计量系数为Y,根据反应物的相对

分子质量总量昨反应物的实际质量比可得,京=灣,E5由此思路进行解析。【详解】A.D、【详解】A.D、由分析町知.由分析可知,由分析可知,由分析可知.Z的化学式为c2h6o,故不符合题意;参加反应的Z的质量为9.2g,故不符合题意:该反应中Z和0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S,故符合题意;Z的化学式为C2H6O,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氣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而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由表可知,生成物为:C02、co、h2o.都是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氣元素,属于氧化物,因此,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均含有氧元素,且共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題意。【点睛】该题的解题关键是:牢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宏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原则.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26.2KC1032KC1+302tBC双手握住试管A验纯甲BD【解析】【详解】(1)①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在二氧化猛的催化作用MnO.解析:2KCI6 2KCI+302个BC双手握住试管A验纯甲BD△【解析】【详解】®M酸钾在加热条件卜,在二氧化緩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策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MnO「式是2KCIO3^^2KCI+3O2个:②気酸钾法制氧气应选择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A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C;检査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口放入水中,然后双手握住试管.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或松开手后,充分冷却.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①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町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A与E装置组合。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否则可能发生爆炸。故实验过程是:组装仪器一一>检査装置气密性一一>装入药品制备氛气一一>检验気气的纯度一一>点燃:②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是氧气体枳的2倍,甲管中产生的是氢气:③A.用矿石生产锌和硫酸,再相互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不符合“绿色”要求:B.在催化剂作用R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只产生氧气和氢气,没有任何污染物,符合〃绿色”要求:C.利用煤燃烧发电,再电解水,煤燃烧会生成二机化硫,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要求:D.利用风能、水力发电,再电解水,没有任何污染

物,符合"绿色”要求:故选BD。滤纸破损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27.颗粒大小漏斗玻璃棒C肥皂水 加热煮沸滤纸破损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解•析】【分析】过滤是分离不溶性杂质的,据鉴别硬水和解析:温含物大颗粒湄少[I小颗粒带色或异味的物质细菌可落性物质f沉降解析:温含物大颗粒湄少[I小颗粒带色或异味的物质细菌可落性物质f沉降f过滤-►-吸附杀菌->颗粒大小纯浄物加热煮沸漏斗玻璃棒滤纸破损液而高于濾纸边缘③C肥皂水【解析】【分析】过滤是分离不溶性杂质的.据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和异味,可溶性物质可以通过蒸儒除去。【详解】(-)原理分析:(1)不溶性固体小颗粒通过过滤除去,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色素和异味,可溶性物质可以通过蒸個除去,故填: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色素大颗粒泥沙]I小颗粒过滤带鱼或見味的物质泥沙]I小颗粒过滤带鱼或見味的物质吸附>=>细菌温含物可洛性物质晩蒸憎,-纯净物温含物可洛性物质晩蒸憎,-纯净物(2)过滤就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颗粒大小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操作过程: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铁圏)、玻璃棒、漏斗、玻璃棒:在过滤操作过程中,他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玻璃杯不干净等。(三)迁移应用

(1) 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过滤,故填:③:(2) 步骤②是沉降,所起的作用是使泥沙沉积至底部,故填:C:(3) 用简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