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脑炎相关情况介绍课件_第1页
乙型脑炎相关情况介绍课件_第2页
乙型脑炎相关情况介绍课件_第3页
乙型脑炎相关情况介绍课件_第4页
乙型脑炎相关情况介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型脑炎乙型脑炎1主要内容乙脑基本情况介绍流行病学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免疫预防主要内容乙脑基本情况介绍2背景乙脑基本情况介绍流行病学、病原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治疗流行病学国内外乙脑流行概况环境、媒介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免疫预防背景乙脑基本情况介绍3重要蚊传黄病毒疾病流行背景TomSolomon,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04西尼罗脑炎圣路易斯脑炎日本脑炎(乙型脑炎)墨累罗山谷热乙型脑炎重要的黄病毒性脑炎引起人类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覆盖人群:

约30亿每年发病人数:>35,000病死率:10-30%;后遗症:20-30%重要蚊传黄病毒疾病流行背景TomSolomon,The4流行背景东南亚印度次大陆1960年代-现在图列斯(Torres)海峡澳大利亚1995,1998日本1871-韩国1960-中国1940-流行特征流行区域

东面-日本西面-印度南面-澳大利亚北面-俄罗斯西伯利亚季节特征

温带地区主要在夏秋季(6-10月)流行热带地区属于地方病,常年均有流行人群特征以学龄儿童为主传播媒介

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猪是重要的扩散宿主流行背景东南亚图列斯(Torres)海峡日本1871-流5NS1乙型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Flavivirus,Flaviviradae)。基因组全长约为11,000核苷酸,含1个开放读码框(OFR),主要编码结构基因和非结构基因乙脑病毒NS1乙型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Flaviviru6自然界循环Culexsp.自然界循环Culexsp.7传染源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大病毒血症短暂、病毒量少猪、牛、马、羊、鸡、鸭、鹅等家畜猪感染率高、血中病毒量多、病毒血症时间长猪数量多、饲养面广、更新率快猪感染流行比人类早1-2个月蝙蝠乙脑病毒可以在蝙蝠脑内繁殖,长期储存宿主鸟类扩增宿主、越冬宿主、候鸟迁徙传播1947年Guam,1990年Saipan等岛屿出现自限性暴发传染源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大8传播途径经蚊虫叮咬而传播国内主要是库蚊、伊蚊、按蚊等,主要传播媒介应具备条件自然带毒率高(三带喙库蚊平均带毒率1/360-1/600)病毒感染阈值低优势蚊种,其消长与乙脑流行季节基本一致兼吸人及动物血蚊虫经卵传代、储存宿主、越冬宿主传播途径经蚊虫叮咬而传播9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呈隐性感染,感染后获得持久免疫力我国2~6岁发病率最高,成人发病构成比有所增加显性与隐性感染之比1:(300~2000)病例散发发病高危因素居住在农村、家庭拥挤、宗教信仰、日常接触家畜、通风条件差旅行者美国旅行者每年发病率约1/100万美英澳未免疫暴露外环境士兵每周发病率0.05/万-2.1/万蚊子叮咬一次后发病风险概率评估只有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才可能导致感染流行环境下,蚊虫携带病毒的概率小于3%非本土的人感染后出现神经侵袭疾病症状的比率为1/50~1/30未免疫的流动人口新疆、西藏、青海农民工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呈隐性感染,感染后获得持久免疫力10治疗原则一般治疗护理:翻身、拍背、吸痰防止继发感染输液:维持水电解质紊乱鼻饲:高热量流食对症治疗高热处理: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亚冬眠抽搐处理:镇静、脱水、吸氧、降温呼衰处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恢复期治疗:高压氧治疗、理疗病原治疗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原则一般治疗11预防控制措施防蚊灭蚊消灭蚊虫滋生地,灭越冬蚊和早春蚊喷药灭蚊、蚊香、涂擦驱蚊剂(灾害应对)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至体温正常搞好饲养场所卫生,人畜居住地分开(4-5km)预防接种保护易感者最有效措施(灾害应对?)预防控制措施防蚊灭蚊12流行病学乙脑基本情况介绍流行病学、病原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治疗流行病学国内外乙脑流行概况环境媒介–蚊虫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免疫预防流行病学乙脑基本情况介绍13全球乙脑流行区域Japaneseencephalitisriskcountriesofarea--epidemicJapaneseencephalitisriskcountriesofarea--endemicGlobaldistributionofJapaneseencephalitisinfectioncountriesandriskareas全球乙脑流行区域Japaneseencephalitis14乙脑流行情况乙脑流行情况15日本-乙脑病例ReportedJEpatientsinJapan(1946-2003)1954-’66;recommendation1976~Recommendation,buteveryyearinschool1995~Universalvaccination1989;Beijing1strain1967-1975;SpecialProgram1989;Beijing1strain(Reportedcasenumber)日本-乙脑病例1954-’66;recommendatio16日本日本--乙脑病例JEpatients

inJapan

(1994-2007)YearNumberofpatientsNumberofdeath1991134199220199341199440199520199640199740199820199950200071200150200281200320200430200570200680200792日本日本--YearNumberofpatientsNu17日本--乙脑病例(2008-2011)JEcasesin2008prefectureonsetAge/SexIbaraki27th,May60‘s/MAichi23rd,Aug50’s/MIbaraki9th,Sep50’s/MJEcasesin2009prefectureonsetAge/SexKumamoto6th,Aug7years/MOsaka22nd,Aug40’s/FKochi24th,Aug18mo/FJEcasesin2010prefectureonsetAgeNagasaki28th,Aug86Yamaguchi4th,Sep7Kochi26th,Sep70Mie2nd,Oct63JEcasesin2011prefectureonsetAgeTokyo(India)28th,Jan78Okinawa4th,July1Fukuoka29th,Aug10Nagasaki24th,Aug64YamaguchiEndofJuly30’sFukuoka10th,Sep69FukuokaOct70NagasakiNov39Importedcase日本--乙脑病例(2008-2011)JEcases18日本--乙脑病例(2012)Place

(infectionsuspected

)Onset

AgeFukuokaSep.70sKumamotoSep.70sJEVactivityinpigs,2012日本--乙脑病例(2012)Place

(infectio19日本--乙脑病例(2013)PrefectureOnsetdayAgeLabobasisoutcome1Kumamoto8/1660sHI2Nagasaki9/780sIgM(+)death3Mie9/1070sIgM(+)4Kumamoto9/380sHI,IgM(+)5Okayama9/570sIgM(+)6Kyoto9/2260sIgM(+)7Hyogo8/3060sIgM(+)8Tokushima9/670sIgM(+),PCR(+)9Kyoto8/2570sIgM(+),Genome(+)日本--乙脑病例(2013)PrefectureOnset20韩国:JE下降与接种疫苗、环境改善等有关70s接种率<5%81年接种率17%85-92年接种率97%,<15岁接种韩国:JE下降与接种疫苗、环境改善等有关70s接种率<5%821印度疫情概况1955年,泰米尔纳德邦血清学调查发现首例1955-1966年,印度南部报告65例1973年,西孟加拉邦班古拉地区暴发,病死率42.6%1978年,戈勒克布尔暴发,1002例,死亡297人1978-2005年,戈勒克布尔累计死亡超过1万人印度北部,主要是戈勒克布尔地区:2005年,6061例,死亡1500人2006年,2320例,死亡528人2007年,3024例,死亡645人截至2007年,印度报告103,389例,死亡33,729人5.97亿人居住在乙脑流行区,每年报告1500-4000例印度疫情概况1955年,泰米尔纳德邦血清学调查发现首例22东南亚:近年来JE发病维持低水平1969年,泰国清迈出现暴发,发病685例1974年,缅甸暴发,此后每年发病数千例1979年以后,越南每年发生2000-3000例柬埔寨乙脑占医院脑炎病例的18%-31%2005年,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首次报道JE病例东南亚:近年来JE发病维持低水平1969年,泰国清迈出现暴发23中国台湾1931年,文字记载“夏季脑炎”1955年,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系统不完善1967年,病例数最多年份1024例,死亡206人发病率7.66/10万和死亡率1.54/10万1968-1975年,279-44例1968年,群体性预防接种1976-1985年,67-36例1986-1997年,6-36例2008-2012年,平均22例中国台湾1931年,文字记载“夏季脑炎”24乙型脑炎流行病学1950-2014年中国乙脑发病情况灭活疫苗推广减毒活疫苗上市Vero灭活疫苗上市乙型脑炎流行病学1950-2014年中国乙脑发病情况灭活疫苗25中国乙脑病例地理分布演变趋势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TJHNXJQHXZGS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TJHNXJQHXZGS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TJHNXJQHXZGS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TJHNXJQHXZGS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TJHNXJQHXZGSA:AverageincidencerateofJEin1951-1960B:AverageincidencerateofJEin1961-1970C:AverageincidencerateofJEin1971-1980D:AverageincidencerateofJEin1981-1990E:AverageincidencerateofJEin1991-2000>5/100,000>1/100,000<1/100,000>5/100,000>1/100,000<1/100,000>5/100,000>1/100,000<1/100,000>2/100,000>1/100,000<1/100,000>1/100,000>0.2/100,000<0.2/100,000>0.5/100,000>0.2/100,000<0.2/100,000F:AverageincidencerateofJEin2000-2007SCHuBHuNGZJXFJJSGDTaiWanHai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TJHNXJQHXZGSCQ中国乙脑病例地理分布演变趋势SCHuBHuNGZJXFJJS26中国乙脑发病季节特征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HNXJQHXZGSNXTJHNCQ01002003004005006007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发病高峰主要在6月中国乙脑发病季节特征SCHuBHuNGZJXFJJSGDTa27中国乙脑发病季节特征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HNXJQHXZGSNXTJHNCQ0200400600800100012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病高峰主要在7月中国乙脑发病季节特征SCHuBHuNGZJXFJJSGDTa28中国乙脑发病季节特征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HNXJQHXZGSNXTJHNCQ050010001500200025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云南省山东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陕西省山西省甘肃省乙脑高发地区发病高峰主要在8月中国乙脑发病季节特征SCHuBHuNGZJXFJJSGDTa29中国乙脑发病季节特征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HNXJQHXZGSNXTJHNCQ010203040506070809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北京市河北省辽宁省内蒙古北部地区发病高峰主要在9月灰色显示省份近几年发病人数少于10例中国乙脑发病季节特征SCHuBHuNGZJXFJJSGDTa30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HNXJQHXZGSNXTJHNCQ2008年全国乙脑病例发病时间分布25个省份2975乙脑病例142乙脑死亡病例1dot=1JEcase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312002-2010年中国乙脑年平均发病率和时空聚集性分析WangLY,PLoSNeglTropDis.2013.7(6):e22852002-2010年中国乙脑年平均发病率和时空聚集性分析Wa32乙型脑炎流行病学2015年(23个省市自治区),全国共报告624例,死亡19人,报告发病率0.0516/10万,病死率3.04%。乙脑病例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乙型脑炎流行病学2015年(23个省市自治区),全国共报告633全国乙脑病例发病时间及年龄分布2011年全国乙脑分年龄组发病时间分布全国乙脑病例发病时间及年龄分布2011年全国乙脑分年龄组发病34各省年龄分布2013年各省乙脑报告病例年龄分布各省年龄分布2013年各省乙脑报告病例年龄分布35年龄特征--成人发病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新疆青海西藏黑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四川宁夏浙江甘肃湖北湖南贵州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上海安徽台湾重庆江苏年龄特征--成人发病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新疆青海西藏黑龙江36蚊-猪-人乙脑传播典型环境ZhengY,RevMedVirol.2012.5(22):301-322.蚊-猪-人乙脑传播典型环境ZhengY,RevMed37乙脑与三带喙库蚊分布和水稻种植的区域水稻三带喙库蚊三带喙库蚊与乙脑流行性地方性乙脑与三带喙库蚊分布和水稻种植的区域水稻三带喙库蚊三带喙库蚊38EngorgementofbloodFromDr.StevenHiggsEngorgementofbloodFromDr.S39EngorgementofbloodfromaviremicvertebrateEngorgementofbloodfromavi40SpreadofviruswithinmidgutSpreadofviruswithinmidgut41DisseminationfromthemidgutintothehemocoelNervoussystemSalivaryglandsFatbodyHemocoelDisseminationfromthemidgut42VirusreplicationinsecondarytissuesVirusreplicationinsecondary43VirusspreadthroughmidgutYFV17DSTOPSHERESA14-14-2STOPSHEREVirusspreadthroughmidgutYFV44疾病特征乙脑基本情况介绍流行病学乙型脑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监测乙型脑炎病毒免疫预防疾病特征乙脑基本情况介绍45经典的冰山一角Neuroinvasive*Asymptomaticinfectionornonspecificfebrileillness<1%99%*Acuteencephalitis,asepticmeningitis,acuteflaccidparalysis经典的冰山一角Neuroinvasive*Asymptoma46发病机制带乙脑病毒的蚊虫人体单核-吞噬细胞内繁殖血液循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坏死胶质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47第一次病毒血症:皮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增殖,然后进入血流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流播散到肝、脾等处的单核巨噬细胞中大量增殖,再次入血隐性感染发病机制带乙脑病毒的蚊虫人体单核-吞噬细胞内繁殖血液循环侵犯临床表现潜伏期4-21天,平均10-14天初期:1-3天起病急,体温39-40℃,伴头痛、精神倦怠、食欲差、恶心、呕吐和嗜睡。极期:4-10天,脑实质受损症状高热:常高达40℃,持续7-10天意识障碍:嗜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神志不清:病程3-8天出现,持续1周昏迷深浅、持续时间长短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呈正相关惊厥或抽搐:发生率40-60%,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面部、眼肌、口唇小抽搐→肢体抽搐、强直性痉挛临床表现潜伏期4-21天,平均10-14天48临床表现极期中枢性呼吸衰竭,主要病因是延脑呼吸中枢病变呼吸节律不规则及幅度不均脊髓病变导致呼吸肌瘫痪,而发生周围性呼吸衰竭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浅反射消失或减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膀胱和直肠麻痹、肢体强直性瘫痪循环衰竭:血压下降、脉搏细速、休克和胃肠道出血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日趋好转,持续2周持续低热、多汗、失眠、痴呆、尖语、流涎、吞咽困难、颜面瘫痪、肢体强直性瘫痪、癫痫样发作后遗症期:5-20%重型病人留有后遗症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精神失常及痴呆临床表现极期49临床表现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打破恶性循环高热癫痫呼吸衰竭临床表现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打破恶性循环高热癫痫呼50临床实验室检测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10-20)×109/L中性粒细胞>80%脑脊液无色透明或微混浊白细胞(50-500)×106/L,早期中性粒细胞为主,随后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轻度增高、糖正常或偏高、氯化物正常部分医疗机构仅根据血象和脑脊液检测结果异常,报告为实验室确诊病例。错误!遵照乙脑监测方案病例定义!病原学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临床实验室检测血象51疾病负担绝大多数呈隐性感染病死率为5%-30%,甚至72%45%-50%幸存者存在严重神经系统方面的残疾感染1年内,残疾率29%-76%,平均49.4%。感染10年后,幸存者的残疾率20%-80%,平均47.8%主要后遗症记忆力丧失、认知损害、行为障碍、惊厥、运动失常或瘫痪、语言失常和共济失调在儿童中,运动失常可以获得改善或康复,但75%康复的病例存在行为改变和心理缺陷3-17年后,出现滞后发生的后遗症,

如癫痫发作、视神经萎缩和抑郁症疾病负担绝大多数呈隐性感染52乙脑诊断标准乙脑诊断标准53JE感染病毒血症及免疫反应Incubation4-14daysCSF*andSerumIgMSerumIgGViraemia1%10%100%Patientspositive(log)Dayofillness-3-11357911306090Fever*CNSDiseaseRecoveryAfter:SolomonetalBMJ2003326;865-9JE感染病毒血症及免疫反应Incubation4-1454WHO乙脑参比实验室网络1GSL2RRL7NLWHO乙脑参比实验室网络1GSL552012年亚洲和西太区乙脑流行国家监测情况2011年,19个国家报告了10426例印度8247例中国1625例其他≤150例5个0病例(3个无监测)2012年亚洲和西太区乙脑流行国家监测情况2011年,19个56病原学乙脑基本情况介绍流行病学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分子特征分子溯源基因分型动力学特征免疫预防病原学乙脑基本情况介绍57乙型脑炎病毒分子特征基因组

单股正链RNA病毒仅有一个开放阅读框(openingreadingframe,ORF)编码一个大蛋白基因长度大约在11kb(40-60nm)3个结构蛋白,C,prM,E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b,NS3,NS4a/b,NS5黄病毒属EMRNA乙型脑炎病毒分子特征基因组单股正链RNA病毒黄病毒属EMR58乙脑病毒分子溯源MRCAofJEV1695年前四次分化事件

1695年:IV973年:III620年:II193年:I基因I型乙脑病毒最年轻的种系Xiao-LingPan1,HongLiu1JVI2011,09国际首次乙脑病毒分子溯源研究乙脑病毒分子溯源MRCAofJEVXiao-Ling59乙脑病毒种群动态基因III乙脑病毒

快速增长-平台期-消落期基因I乙脑病毒一直保持平稳增长GIGIII基因I型乙脑病毒最终取代基因III型乙脑病毒成为优势基因型别Xiao-LingPan1,HongLiu1JVI2011,09乙脑病毒种群动态基因III乙脑病毒GIGIII基因I60Locationsthatisolatedgenotype3JEVLocationsthatisolatedgenotype1JEVLocationsthatisolatedgenotype1,3JEVLocationsthatnoJEVIsolatedProvincesisolatedgenotype3JEVProvincesisolatedgenotype1JEVProvincesisolatedgenotype1,3JEVProvincesthatnoJEreportcasesProvincesthatnoJEVbackgroundDJilinLiaoningNeimengguBeijingTianjinXinjiangQinghaiXizangHeilongjiangShandongHebeiShanxiShaanxiHenanSichuanNingxiaZhejiangGansuHubeiHunanGuizhouJiangxiFujianGuangdongHainanGuangxiYunnanShanghaiAnhuiTaiwanChongqingJiangsuN中国乙脑病毒基因分型WangHYJGV2007WangLHEID2007WangJLEID2009WangHYJIID2009GaoYX

PLoSNTD2010WangLHVJ2010YeXF&WangHYJCM2010PanXLJVI2011LiuXYVaccine2011LiYX/LiMHEID2011LiMHPLoSNTD2011ZhangLBES2012GaoXYPLoSNTD2013XuLJ

VJ2013TaoZSciRep2014LIMHBES2014GaoXYVJ2015Locationsthatisolatedgenoty61乙脑病毒时空动力传播特征提示:从分子进化角度提示候鸟在乙脑病毒远距离传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乙脑病毒存在向欧洲传播的可能性GaoXY,PLoSNeglTropDis.2013.9(7):e2459乙脑病毒时空动力传播特征提示:从分子进化角度提示候鸟在乙脑病62疫苗乙脑基本情况介绍流行病学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免疫预防疫苗乙脑基本情况介绍63乙脑免疫预防基本背景相关指标免疫原性免疫效力免疫持久性免疫安全性其他禁忌及注意事项成本效益疫苗接种流行病学效果疾控控制策略免疫程序乙脑免疫预防基本背景其他642012年亚洲和西太区乙脑流行地区免疫规划情况2012年亚洲和西太区乙脑流行地区免疫规划情况65中央政府将乙脑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中央财政支持:疫苗注射器疫苗针对重点传染病监测公共卫生服务包中央政府将乙脑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中央财政支持:疫苗注射66全球正在上市使用的乙脑疫苗全球正在上市使用的乙脑疫苗67乙脑减毒活疫苗(SA14-14-2)成都生物杰益维武汉生物兰州生物乙脑减毒活疫苗(SA14-14-2)成都生物武汉生物兰州生物68乙脑减毒活疫苗通过WHO预认证乙脑减毒活疫苗通过WHO预认证69乙脑灭活疫苗(Vero细胞)北京天坛辽宁成大乙脑灭活疫苗(Vero细胞)北京天坛辽宁成大70疫苗–JE发病率下降泰国控制媒介蚊虫的措施对乙脑病例数没有影响,只是在引入疫苗后,乙脑罹患率才下降日本1956-1981年间乙型脑炎发病率与乙型脑炎疫苗销售的关系虚线为报告病例;实线为1965年后的确诊病例疫苗–JE发病率下降泰国控制媒介蚊虫的措施对乙脑病例数日71乙脑疫苗免疫程序2岁/Year8月龄/Month7-10天2岁/Year8月龄/Month6岁/Year乙脑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vaccine乙脑灭活疫苗Inactivatedvaccine乙脑疫苗免疫程序2岁/Year8月龄/Month7-10天272灭活疫苗(Vero细胞)免疫原性也很好Vero细胞乙脑灭活疫苗免疫前后的血清中和抗体水平A组188人,辽宁成大水针剂型Vero细胞乙脑灭活疫苗,B组187人,辽宁成大冻干剂型Vero细胞乙脑灭活疫苗,C组176人,冻干剂型乙脑灭活疫苗不同剂量Vero细胞乙脑疫苗基础免疫后血清学效果A组北京生物地鼠肾灭活疫苗2次均注射疫苗0.5ml;B组北京生物首针注射0.25ml,第2针0.5ml;C组北京生物2针均注射0.25ml。对照组上海生物地鼠肾灭活疫苗2次均注射疫苗0.5ml;灭活疫苗(Vero细胞)免疫原性也很好Vero细胞乙脑灭活73灭活疫苗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Vero细胞乙型脑炎灭活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A组188人,辽宁成大水针剂型Vero细胞乙脑灭活疫苗,B组187人,辽宁成大冻干剂型Vero细胞乙脑灭活疫苗,C组176人,冻干剂型乙脑灭活疫苗不同剂量Vero细胞乙脑疫苗初免儿童发热反应A组北京生物地鼠肾灭活疫苗2次均注射疫苗0.5ml;B组北京生物首针注射0.25ml,第2针0.5ml;C组北京生物2针均注射0.25ml。对照组上海生物地鼠肾灭活疫苗2次均注射疫苗0.5ml;灭活疫苗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Vero细胞乙型脑炎灭活疫苗接种74灭活疫苗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8月龄:接种成大利宝®后主要表现为轻、中度发热,局部反应主要为红肿,无严重不良反应。第二剂次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第一剂2岁:接种成大利宝®和减毒活疫苗后局部未见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仅见轻中度发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负责单位:国家CDC免疫规划中心现场:江苏、浙江、云南、宁夏四省,每省1-2个区县观察对象:8月龄-2岁健康儿童,3608人结论:——尹遵栋,等.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17(3):195-200灭活疫苗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8月龄:接种成大利宝®后主要表现为75灭活疫苗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负责单位:天津市CDC观察对象:9月龄-2岁健康儿童,5019人基础免疫(9月龄)加强免疫(2岁)例数全身反应%局部反应%2剂利宝198110.20.351剂减毒1剂利宝9627.690.521剂减毒1剂减毒20769.390.63——李永成,等.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17(2):155-157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序贯免疫有良好的安全性灭活疫苗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负责单位:天津市CDC基础免疫(976思考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流行季节联合接种序贯接种成人乙脑旅行者特殊人群(孕妇、免疫缺陷……)特殊药物……思考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77思考-减毒活疫苗禁忌症:不可用于有严重过敏史者或对疫苗成分过敏者有发热或其它急性疾病者,延迟使用该药物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者、处于免疫抑制治疗期间或14天内使用高剂量激素者不可用于HIV感染且出现临床症状者和HIV感染无症状但出现免疫缺陷者虽然动物实验直接未显示孕妇接种会对胚胎和分娩造成影响,但是不建议怀孕期间接种减毒疫苗哺乳期间孕妇不可接种该疫苗IMOJEV®MD思考-减毒活疫苗禁忌症:IMOJEV®MD78思考IPV替代OPV是全球趋势WHO《消灭脊灰最后阶段战略计划(2013~2018)》:“在常规免疫计划中至少引进一剂灭活脊灰疫苗(IPV)”作为一项战略性方针——/resourcelibrary/strategyandwork.aspx2015年前后,以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财力较好的省市为试点,将IPV疫苗纳入地区免疫规划我国替代计划发达国家仅使用Vero细胞乙脑灭活疫苗思考IPV替代OPV是全球趋势WHO《消灭脊灰最后阶段战略计79——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三部)》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抗生素过敏者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使用其他减毒活疫苗与接种本疫苗应至少间隔1个月减毒活疫苗不推荐在该疾病流行季节使用育龄妇女注射本疫苗后,应至少3个月内避免怀孕注意事项健康的适龄儿童流行季节的适龄儿童抗生素过敏儿童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儿童乙脑灭活疫苗适用人群禁忌思考——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三部)》乙型脑炎减毒活80美国前往乙脑流行地区的≥2月龄儿童和成人使用JEV-I的建议建议接种在乙脑病毒传播的季节,计划前往乙脑流行地区的停留≥1个月的旅行者。包括在乙脑病毒传播高危季节,居住在城市但需要前往农村或农业地区的长期旅行者、经常性旅行者或外地人士考虑接种在乙脑病毒传播高危季节,前往特定地区的短期旅行者(<1个月),如计划前往城市以外地区的旅行和具有增加的乙脑病毒暴露风险(如在农村或农业地区户外时间较长,参加户外活动,居住地无空调、纱窗、蚊帐)前往乙脑正在流行地区的旅行者前往特定地区的旅行者,他们无特定目的地、活动或旅行期限不建议接种仅前往大城市或在乙脑病毒非流行季节的短期旅行者美国前往乙脑流行地区的≥2月龄儿童和建议接种81建议检测关口前移非洲建议检测关口前移82现况现况83现况现况84现况现况85现况现况86乙型脑炎乙型脑炎87主要内容乙脑基本情况介绍流行病学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免疫预防主要内容乙脑基本情况介绍88背景乙脑基本情况介绍流行病学、病原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治疗流行病学国内外乙脑流行概况环境、媒介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免疫预防背景乙脑基本情况介绍89重要蚊传黄病毒疾病流行背景TomSolomon,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04西尼罗脑炎圣路易斯脑炎日本脑炎(乙型脑炎)墨累罗山谷热乙型脑炎重要的黄病毒性脑炎引起人类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覆盖人群:

约30亿每年发病人数:>35,000病死率:10-30%;后遗症:20-30%重要蚊传黄病毒疾病流行背景TomSolomon,The90流行背景东南亚印度次大陆1960年代-现在图列斯(Torres)海峡澳大利亚1995,1998日本1871-韩国1960-中国1940-流行特征流行区域

东面-日本西面-印度南面-澳大利亚北面-俄罗斯西伯利亚季节特征

温带地区主要在夏秋季(6-10月)流行热带地区属于地方病,常年均有流行人群特征以学龄儿童为主传播媒介

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猪是重要的扩散宿主流行背景东南亚图列斯(Torres)海峡日本1871-流91NS1乙型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Flavivirus,Flaviviradae)。基因组全长约为11,000核苷酸,含1个开放读码框(OFR),主要编码结构基因和非结构基因乙脑病毒NS1乙型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Flaviviru92自然界循环Culexsp.自然界循环Culexsp.93传染源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大病毒血症短暂、病毒量少猪、牛、马、羊、鸡、鸭、鹅等家畜猪感染率高、血中病毒量多、病毒血症时间长猪数量多、饲养面广、更新率快猪感染流行比人类早1-2个月蝙蝠乙脑病毒可以在蝙蝠脑内繁殖,长期储存宿主鸟类扩增宿主、越冬宿主、候鸟迁徙传播1947年Guam,1990年Saipan等岛屿出现自限性暴发传染源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大94传播途径经蚊虫叮咬而传播国内主要是库蚊、伊蚊、按蚊等,主要传播媒介应具备条件自然带毒率高(三带喙库蚊平均带毒率1/360-1/600)病毒感染阈值低优势蚊种,其消长与乙脑流行季节基本一致兼吸人及动物血蚊虫经卵传代、储存宿主、越冬宿主传播途径经蚊虫叮咬而传播95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呈隐性感染,感染后获得持久免疫力我国2~6岁发病率最高,成人发病构成比有所增加显性与隐性感染之比1:(300~2000)病例散发发病高危因素居住在农村、家庭拥挤、宗教信仰、日常接触家畜、通风条件差旅行者美国旅行者每年发病率约1/100万美英澳未免疫暴露外环境士兵每周发病率0.05/万-2.1/万蚊子叮咬一次后发病风险概率评估只有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才可能导致感染流行环境下,蚊虫携带病毒的概率小于3%非本土的人感染后出现神经侵袭疾病症状的比率为1/50~1/30未免疫的流动人口新疆、西藏、青海农民工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呈隐性感染,感染后获得持久免疫力96治疗原则一般治疗护理:翻身、拍背、吸痰防止继发感染输液:维持水电解质紊乱鼻饲:高热量流食对症治疗高热处理: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亚冬眠抽搐处理:镇静、脱水、吸氧、降温呼衰处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恢复期治疗:高压氧治疗、理疗病原治疗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原则一般治疗97预防控制措施防蚊灭蚊消灭蚊虫滋生地,灭越冬蚊和早春蚊喷药灭蚊、蚊香、涂擦驱蚊剂(灾害应对)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至体温正常搞好饲养场所卫生,人畜居住地分开(4-5km)预防接种保护易感者最有效措施(灾害应对?)预防控制措施防蚊灭蚊98流行病学乙脑基本情况介绍流行病学、病原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治疗流行病学国内外乙脑流行概况环境媒介–蚊虫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免疫预防流行病学乙脑基本情况介绍99全球乙脑流行区域Japaneseencephalitisriskcountriesofarea--epidemicJapaneseencephalitisriskcountriesofarea--endemicGlobaldistributionofJapaneseencephalitisinfectioncountriesandriskareas全球乙脑流行区域Japaneseencephalitis100乙脑流行情况乙脑流行情况101日本-乙脑病例ReportedJEpatientsinJapan(1946-2003)1954-’66;recommendation1976~Recommendation,buteveryyearinschool1995~Universalvaccination1989;Beijing1strain1967-1975;SpecialProgram1989;Beijing1strain(Reportedcasenumber)日本-乙脑病例1954-’66;recommendatio102日本日本--乙脑病例JEpatients

inJapan

(1994-2007)YearNumberofpatientsNumberofdeath1991134199220199341199440199520199640199740199820199950200071200150200281200320200430200570200680200792日本日本--YearNumberofpatientsNu103日本--乙脑病例(2008-2011)JEcasesin2008prefectureonsetAge/SexIbaraki27th,May60‘s/MAichi23rd,Aug50’s/MIbaraki9th,Sep50’s/MJEcasesin2009prefectureonsetAge/SexKumamoto6th,Aug7years/MOsaka22nd,Aug40’s/FKochi24th,Aug18mo/FJEcasesin2010prefectureonsetAgeNagasaki28th,Aug86Yamaguchi4th,Sep7Kochi26th,Sep70Mie2nd,Oct63JEcasesin2011prefectureonsetAgeTokyo(India)28th,Jan78Okinawa4th,July1Fukuoka29th,Aug10Nagasaki24th,Aug64YamaguchiEndofJuly30’sFukuoka10th,Sep69FukuokaOct70NagasakiNov39Importedcase日本--乙脑病例(2008-2011)JEcases104日本--乙脑病例(2012)Place

(infectionsuspected

)Onset

AgeFukuokaSep.70sKumamotoSep.70sJEVactivityinpigs,2012日本--乙脑病例(2012)Place

(infectio105日本--乙脑病例(2013)PrefectureOnsetdayAgeLabobasisoutcome1Kumamoto8/1660sHI2Nagasaki9/780sIgM(+)death3Mie9/1070sIgM(+)4Kumamoto9/380sHI,IgM(+)5Okayama9/570sIgM(+)6Kyoto9/2260sIgM(+)7Hyogo8/3060sIgM(+)8Tokushima9/670sIgM(+),PCR(+)9Kyoto8/2570sIgM(+),Genome(+)日本--乙脑病例(2013)PrefectureOnset106韩国:JE下降与接种疫苗、环境改善等有关70s接种率<5%81年接种率17%85-92年接种率97%,<15岁接种韩国:JE下降与接种疫苗、环境改善等有关70s接种率<5%8107印度疫情概况1955年,泰米尔纳德邦血清学调查发现首例1955-1966年,印度南部报告65例1973年,西孟加拉邦班古拉地区暴发,病死率42.6%1978年,戈勒克布尔暴发,1002例,死亡297人1978-2005年,戈勒克布尔累计死亡超过1万人印度北部,主要是戈勒克布尔地区:2005年,6061例,死亡1500人2006年,2320例,死亡528人2007年,3024例,死亡645人截至2007年,印度报告103,389例,死亡33,729人5.97亿人居住在乙脑流行区,每年报告1500-4000例印度疫情概况1955年,泰米尔纳德邦血清学调查发现首例108东南亚:近年来JE发病维持低水平1969年,泰国清迈出现暴发,发病685例1974年,缅甸暴发,此后每年发病数千例1979年以后,越南每年发生2000-3000例柬埔寨乙脑占医院脑炎病例的18%-31%2005年,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首次报道JE病例东南亚:近年来JE发病维持低水平1969年,泰国清迈出现暴发109中国台湾1931年,文字记载“夏季脑炎”1955年,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系统不完善1967年,病例数最多年份1024例,死亡206人发病率7.66/10万和死亡率1.54/10万1968-1975年,279-44例1968年,群体性预防接种1976-1985年,67-36例1986-1997年,6-36例2008-2012年,平均22例中国台湾1931年,文字记载“夏季脑炎”110乙型脑炎流行病学1950-2014年中国乙脑发病情况灭活疫苗推广减毒活疫苗上市Vero灭活疫苗上市乙型脑炎流行病学1950-2014年中国乙脑发病情况灭活疫苗111中国乙脑病例地理分布演变趋势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TJHNXJQHXZGS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TJHNXJQHXZGS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TJHNXJQHXZGS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TJHNXJQHXZGS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TJHNXJQHXZGSA:AverageincidencerateofJEin1951-1960B:AverageincidencerateofJEin1961-1970C:AverageincidencerateofJEin1971-1980D:AverageincidencerateofJEin1981-1990E:AverageincidencerateofJEin1991-2000>5/100,000>1/100,000<1/100,000>5/100,000>1/100,000<1/100,000>5/100,000>1/100,000<1/100,000>2/100,000>1/100,000<1/100,000>1/100,000>0.2/100,000<0.2/100,000>0.5/100,000>0.2/100,000<0.2/100,000F:AverageincidencerateofJEin2000-2007SCHuBHuNGZJXFJJSGDTaiWanHai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TJHNXJQHXZGSCQ中国乙脑病例地理分布演变趋势SCHuBHuNGZJXFJJS112中国乙脑发病季节特征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HNXJQHXZGSNXTJHNCQ01002003004005006007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发病高峰主要在6月中国乙脑发病季节特征SCHuBHuNGZJXFJJSGDTa113中国乙脑发病季节特征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HNXJQHXZGSNXTJHNCQ0200400600800100012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病高峰主要在7月中国乙脑发病季节特征SCHuBHuNGZJXFJJSGDTa114中国乙脑发病季节特征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HNXJQHXZGSNXTJHNCQ050010001500200025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云南省山东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陕西省山西省甘肃省乙脑高发地区发病高峰主要在8月中国乙脑发病季节特征SCHuBHuNGZJXFJJSGDTa115中国乙脑发病季节特征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HNXJQHXZGSNXTJHNCQ010203040506070809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北京市河北省辽宁省内蒙古北部地区发病高峰主要在9月灰色显示省份近几年发病人数少于10例中国乙脑发病季节特征SCHuBHuNGZJXFJJSGDTa116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AHJLLNHLJNMGSDBJSXShanXZJHeBHNXJQHXZGSNXTJHNCQ2008年全国乙脑病例发病时间分布25个省份2975乙脑病例142乙脑死亡病例1dot=1JEcaseSCHuBHuNGZJXFJJSGDTaiWanGXYNSH1172002-2010年中国乙脑年平均发病率和时空聚集性分析WangLY,PLoSNeglTropDis.2013.7(6):e22852002-2010年中国乙脑年平均发病率和时空聚集性分析Wa118乙型脑炎流行病学2015年(23个省市自治区),全国共报告624例,死亡19人,报告发病率0.0516/10万,病死率3.04%。乙脑病例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乙型脑炎流行病学2015年(23个省市自治区),全国共报告6119全国乙脑病例发病时间及年龄分布2011年全国乙脑分年龄组发病时间分布全国乙脑病例发病时间及年龄分布2011年全国乙脑分年龄组发病120各省年龄分布2013年各省乙脑报告病例年龄分布各省年龄分布2013年各省乙脑报告病例年龄分布121年龄特征--成人发病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新疆青海西藏黑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四川宁夏浙江甘肃湖北湖南贵州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上海安徽台湾重庆江苏年龄特征--成人发病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新疆青海西藏黑龙江122蚊-猪-人乙脑传播典型环境ZhengY,RevMedVirol.2012.5(22):301-322.蚊-猪-人乙脑传播典型环境ZhengY,RevMed123乙脑与三带喙库蚊分布和水稻种植的区域水稻三带喙库蚊三带喙库蚊与乙脑流行性地方性乙脑与三带喙库蚊分布和水稻种植的区域水稻三带喙库蚊三带喙库蚊124EngorgementofbloodFromDr.StevenHiggsEngorgementofbloodFromDr.S125EngorgementofbloodfromaviremicvertebrateEngorgementofbloodfromavi126SpreadofviruswithinmidgutSpreadofviruswithinmidgut127DisseminationfromthemidgutintothehemocoelNervoussystemSalivaryglandsFatbodyHemocoelDisseminationfromthemidgut128VirusreplicationinsecondarytissuesVirusreplicationinsecondary129VirusspreadthroughmidgutYFV17DSTOPSHERESA14-14-2STOPSHEREVirusspreadthroughmidgutYFV130疾病特征乙脑基本情况介绍流行病学乙型脑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监测乙型脑炎病毒免疫预防疾病特征乙脑基本情况介绍131经典的冰山一角Neuroinvasive*Asymptomaticinfectionornonspecificfebrileillness<1%99%*Acuteencephalitis,asepticmeningitis,acuteflaccidparalysis经典的冰山一角Neuroinvasive*Asymptoma132发病机制带乙脑病毒的蚊虫人体单核-吞噬细胞内繁殖血液循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坏死胶质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133第一次病毒血症:皮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增殖,然后进入血流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流播散到肝、脾等处的单核巨噬细胞中大量增殖,再次入血隐性感染发病机制带乙脑病毒的蚊虫人体单核-吞噬细胞内繁殖血液循环侵犯临床表现潜伏期4-21天,平均10-14天初期:1-3天起病急,体温39-40℃,伴头痛、精神倦怠、食欲差、恶心、呕吐和嗜睡。极期:4-10天,脑实质受损症状高热:常高达40℃,持续7-10天意识障碍:嗜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神志不清:病程3-8天出现,持续1周昏迷深浅、持续时间长短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呈正相关惊厥或抽搐:发生率40-60%,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面部、眼肌、口唇小抽搐→肢体抽搐、强直性痉挛临床表现潜伏期4-21天,平均10-14天134临床表现极期中枢性呼吸衰竭,主要病因是延脑呼吸中枢病变呼吸节律不规则及幅度不均脊髓病变导致呼吸肌瘫痪,而发生周围性呼吸衰竭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浅反射消失或减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膀胱和直肠麻痹、肢体强直性瘫痪循环衰竭:血压下降、脉搏细速、休克和胃肠道出血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日趋好转,持续2周持续低热、多汗、失眠、痴呆、尖语、流涎、吞咽困难、颜面瘫痪、肢体强直性瘫痪、癫痫样发作后遗症期:5-20%重型病人留有后遗症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精神失常及痴呆临床表现极期135临床表现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打破恶性循环高热癫痫呼吸衰竭临床表现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打破恶性循环高热癫痫呼136临床实验室检测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10-20)×109/L中性粒细胞>80%脑脊液无色透明或微混浊白细胞(50-500)×106/L,早期中性粒细胞为主,随后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轻度增高、糖正常或偏高、氯化物正常部分医疗机构仅根据血象和脑脊液检测结果异常,报告为实验室确诊病例。错误!遵照乙脑监测方案病例定义!病原学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临床实验室检测血象137疾病负担绝大多数呈隐性感染病死率为5%-30%,甚至72%45%-50%幸存者存在严重神经系统方面的残疾感染1年内,残疾率29%-76%,平均49.4%。感染10年后,幸存者的残疾率20%-80%,平均47.8%主要后遗症记忆力丧失、认知损害、行为障碍、惊厥、运动失常或瘫痪、语言失常和共济失调在儿童中,运动失常可以获得改善或康复,但75%康复的病例存在行为改变和心理缺陷3-17年后,出现滞后发生的后遗症,

如癫痫发作、视神经萎缩和抑郁症疾病负担绝大多数呈隐性感染138乙脑诊断标准乙脑诊断标准139JE感染病毒血症及免疫反应Incubation4-14daysCSF*andSerumIgMSerumIgGViraemia1%10%100%Patientspositive(log)Dayofillness-3-11357911306090Fever*CNSDiseaseRecoveryAfter:SolomonetalBMJ2003326;865-9JE感染病毒血症及免疫反应Incubation4-14140WHO乙脑参比实验室网络1GSL2RRL7NLWHO乙脑参比实验室网络1GSL1412012年亚洲和西太区乙脑流行国家监测情况2011年,19个国家报告了10426例印度8247例中国1625例其他≤150例5个0病例(3个无监测)2012年亚洲和西太区乙脑流行国家监测情况2011年,19个142病原学乙脑基本情况介绍流行病学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分子特征分子溯源基因分型动力学特征免疫预防病原学乙脑基本情况介绍143乙型脑炎病毒分子特征基因组

单股正链RNA病毒仅有一个开放阅读框(openingreadingframe,ORF)编码一个大蛋白基因长度大约在11kb(40-60nm)3个结构蛋白,C,prM,E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b,NS3,NS4a/b,NS5黄病毒属EMRNA乙型脑炎病毒分子特征基因组单股正链RNA病毒黄病毒属EMR144乙脑病毒分子溯源MRCAofJEV1695年前四次分化事件

1695年:IV973年:III620年:II193年:I基因I型乙脑病毒最年轻的种系Xiao-LingPan1,HongLiu1JVI2011,09国际首次乙脑病毒分子溯源研究乙脑病毒分子溯源MRCAofJEVXiao-Ling145乙脑病毒种群动态基因III乙脑病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