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印刷包装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1页
关于成立印刷包装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2页
关于成立印刷包装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3页
关于成立印刷包装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4页
关于成立印刷包装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泓域咨询/关于成立印刷包装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于成立印刷包装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xxx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7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7二、项目承办单位 7三、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 7四、项目建设选址 8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8六、资金筹措方案 9七、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9八、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9九、项目综合评价 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10第二章行业和市场分析 12一、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12二、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12三、体验营销的主要原则 16四、全球纸制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状况 17五、印刷包装行业简介 18六、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 21七、下游行业发展概况 22八、市场需求测量 24九、市场需求预测方法 27十、发展营销组合 31十一、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 32十二、客户关系管理内涵与目标 34第三章经营战略方案 36一、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含义与必要性 36二、企业文化的概念、结构、特征 38三、企业融资战略的概念 41四、企业财务战略的含义、实质及特点 42五、企业使命决策的内容和方案 45六、集中化战略的适用条件 47第四章公司治理方案 49一、内部控制的种类 49二、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 54三、董事会模式 56四、内部控制的相关比较 61五、监事 64六、公司治理的定义 67七、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74第五章企业文化方案 85一、“以人为本”的主旨 85二、企业文化的分类与模式 88三、企业先进文化的体现者 99四、企业价值观的构成 104五、企业文化管理规划的制定 114第六章SWOT分析 117一、优势分析(S) 117二、劣势分析(W) 119三、机会分析(O) 119四、威胁分析(T) 121第七章投资计划方案 126一、建设投资估算 126建设投资估算表 127二、建设期利息 12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28三、流动资金 129流动资金估算表 129四、项目总投资 13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30五、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13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31第八章项目经济效益 133一、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13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3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3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36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3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38三、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40四、偿债能力分析 14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41五、经济评价结论 142第九章财务管理方案 143一、流动资金的概念 143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144三、应收款项的概述 151四、财务管理的内容 153五、筹资管理的原则 155六、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 157七、财务可行性要素的特征 158第十章总结分析 160报告说明纸制印刷包装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随着下游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纸制印刷包装企业作为下游客户的配套产品生产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本实力才能应对下游客户区域战略布局的需要。同时,在纸制印刷包装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纸制印刷包装企业为保持和强化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大量的研究开发投入和购置、更新先进的印刷设备。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038.8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37.6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01%;建设期利息17.0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4%;流动资金284.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35%。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3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683.61万元,净利润377.4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6.32%,财务净现值548.3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61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其建设是必要的;该项目市场前景较好;该项目外部配套条件齐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综上,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经济效益较好,其建设是可行的。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关于成立印刷包装公司(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有限责任公司(二)项目联系人苏xx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尽管大型包装企业可能具备规模化生产的优势,但是中小包装企业仍然活跃于我国的纸包装市场,占据了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A、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外购纸版和小型设备即可生产;B、合规性成本较低,低质低价取得成本优势;C、行业中存在小批量、个性化的订单。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确定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总体完成辽西区域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医疗卫生健康中心、金融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建设任务,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辽西区域中心城市和美丽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038.8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37.6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01%;建设期利息17.0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4%;流动资金284.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35%。(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737.63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511.6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13.92万元,预备费12.03万元。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1038.8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347.09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32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2683.61万元。3、净利润(NP):377.42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5.61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26.32%。3、财务净现值:548.35万元。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项目综合评价经初步分析评价,项目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其社会救益、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在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投资等方面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实施不但是可行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1038.801.1建设投资万元737.631.1.1工程费用万元511.681.1.2其他费用万元213.921.1.3预备费万元12.031.2建设期利息万元17.011.3流动资金万元284.162资金筹措万元1038.802.1自筹资金万元691.712.2银行贷款万元347.093营业收入万元32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2683.61""5利润总额万元503.23""6净利润万元377.42""7所得税万元125.81""8增值税万元109.65""9税金及附加万元13.16""10纳税总额万元248.62""11盈亏平衡点万元1280.60产值12回收期年5.6113内部收益率26.32%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548.35所得税后行业和市场分析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纸制印刷包装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配套服务型行业,行业利润水平受外部宏观经济形势和内部管理技术水平的影响。其中,外部宏观经济形势是影响纸制印刷包装物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下游市场需求变化的系统性因素。一般来说,技术水平较高、生产经验较丰富的纸制印刷包装企业,因其生产工艺更为先进、应对市场变化能力更强,所生产的产品档次更高,盈利能力比低端的纸制印刷包装企业强。在纸制印刷包装企业的成本结构中,纸张成本占原材料成本比例通常在60%以上,纸张价格波动对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纸制印刷包装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经营模式的转变以及行业集中度的日益提升,中国纸制印刷包装行业将逐步进入稳定有序的良性发展时期,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将日趋稳定。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伴随着本行业的发展,客户需求逐渐提高,企业需在各方面进行优化提升竞争力。客户认证及持续服务能力、包装整体解决方案能力、资本投入与规模化经营能力等成为外来者进入和行业内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新壁垒。1、客户认证及持续服务能力的壁垒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下游客户为提升自身产品品牌形象、应对激烈竞争的消费品市场,在包装产品设计水平、服务质量、产品供应的及时性等方面对纸品包装供应商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严格的要求。在正式成为客户合格供应商之前,纸品印刷包装企业均需要经过下游客户对企业生产规模、研发设计能力、产品质量稳定性、市场反应速度、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以及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考核、评审和认证。下游客户供应商认证流程复杂,进入门槛高,特别是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认证过程时间跨度较长。本行业中的大型印刷包装企业大都在某一细分领域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为了降低供应商管理成本、保证印刷包装产品质量一致性,下游客户通常会选择一家或者几家具备实力的纸制印刷包装供应商针对其产品提供针对性的包装整体解决方案,从而形成较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旦与供应商形成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下游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业务需求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通过客户认证及持续服务能力检验的供应商与客户间具有很强的合作粘性,从而对新进入者构成了市场进入壁垒。2、包装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壁垒包装业作为服务型制造业,因包装产品、服务客户的不同市场竞争差异较大。低端包装产品,市场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而高端品牌客户因对产品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工艺、安全生产、质量检测等各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符合条件的纸制印刷包装企业数量不多,市场竞争不充分。产品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工艺、安全生产、质量检测等各方面的综合服务形成了包装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包括客户定制化的产品设计和材料优选能力,拥有囊括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丝网印刷、柔版印刷、数字印刷等多种形式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能力,通过ISO体系认证的整套质量控制体系以及配合准时制生产方式(JIT)的仓储运输能力等。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是纸制印刷包装企业进入高端品牌客户市场必需具备的条件。包装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高低成为新进入者及现存中小型纸制印刷包装企业跻身高端品牌客户市场的壁垒。3、资金壁垒纸制印刷包装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随着下游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纸制印刷包装企业作为下游客户的配套产品生产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本实力才能应对下游客户区域战略布局的需要。同时,在纸制印刷包装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纸制印刷包装企业为保持和强化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大量的研究开发投入和购置、更新先进的印刷设备。先进印刷包装工艺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设备投入成本高,同时伴随市场和技术变化,研发的不确定性也加大了研发的整体投入。而高端印刷设备大多价格较高,前期设备购买及后续的生产运营维护等都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都需要强大的资金实力作为企业保持和强化行业领先技术优势的支撑。经营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在行业整合过程中将被逐步淘汰出局。对行业内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其进入高端纸制印刷包装行业的一大障碍,对新进入者亦形成了较高的行业门槛。4、规模化经营壁垒在数字印刷大范围推广之前,纸制印刷包装行业仍有最低开机量的要求。企业只有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加大资金投入,为客户及时提供大批量、高质量的产品,才能成为行业的领先者,获取规模经济的优势,赢得市场的主动权。倘若行业内现有企业和新进入的竞争者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积累的客户资源数量较少,无法通过规模化经营优化单位产品成本,将面临行业影响力小、单位成本高企等多方面发展的制约,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将逐渐被具有规模化经营能力的企业整合和淘汰。体验营销的主要原则1、适用适度体验式营销要求产品和服务具备一定的体验特性,顾客为获得购买和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觉”,往往不惜花费较多的代价。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和消费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大多数消费者虽然逐步从温饱需要向感性需求发展,但还没到可以为一个愉悦的体验而付出太多金钱的程度。在中国操作体验营销要把实质的利益充分考虑进去,让消费者进行愉悦体验的同时获得实质的利益,营销活动才更容易获得成功。星巴克在中国难以大面积推广,仅在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获得成功就可以证明这点。2、合理合法体验式营销能否被消费者接受,与地域差异关系密切。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风俗习惯和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标准也不同,评价的结果存在差异。因此,体验营销活动的安排,必然适应当地市场的风土人情,既富有新意,又合乎常理。同样的道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商标法、劳动法、公司法、合同法等,既存在差别,又极其复杂,体验营销实施过程中,具体的操作环节和内容,都应该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全球纸制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状况1、全球包装市场持续增长且容量巨大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特别是现代商业、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印刷包装行业在全球范围持续、稳定增长。根据SmithersPira公司(国际知名的印刷行业信息调查公司)发布的《包装的未来:到2030年的长期战略预测》的报告,预测世界包装行业产值将保持持续增长,总产值规模将从2019年的9,147亿美元上升到2030年的1.13万亿美元。2、纸制印刷包装是应用最广泛的包装形式之一随着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绿色环保概念的普及,纸制印刷包装物因具有生产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便于物流运输、易于储存和包装物可回收等优势,已经可以部分取代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等多种包装形式,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以中国包装联合会2021年的统计数据为例,纸和纸板容器占国内包装物销售额的26.51%。纸包装是最常用的包装材料之一,根据研究和市场公司(ResearchandMarkets)发布的全球纸和纸板包装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纸和纸板包装市场规模为1,750亿美元,预计将保持4.8%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6年纸和纸板包装市场规模将达到2,668.8亿美元。印刷包装行业简介1、包装产品用途包装(packaging)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达到上述目的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包装印刷(packageprinting),也称为包装装潢印刷,是以各种包装材料为主要产品的印刷,是指在包装上印上装饰性花纹、图案或者文字,以此来使产品更有吸引力或更具说明性。在商品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包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手段,也是商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伴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注重商品质量的同时也开始追求形式上的新意。相应的,产品包装因其本身所具备的品牌效应、广告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品牌企业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以求在日益激烈的商品市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2、纸制印刷技术工艺印刷是包装的前道工序,目前的印刷技术主要分为柔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丝网印刷、数字印刷六大类:①柔版印刷:又称柔性版印刷,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传墨辊传递油墨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柔版印刷的印版一般采用厚度1mm-5mm的感光树脂版,由于柔版印刷所用油墨符合绿色环保,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印刷,前景广阔。②凸版印刷:指印版上的图文部分高于非图文部分,墨辊上的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从而完成印刷品的印刷。凡是印刷品的纸背有轻微印痕凸起,线条或网点边缘部分整齐,并且印墨在中心部分显得浅淡的,则是凸版印刷品。③凹版印刷:与凸版印刷相反,印版的图文部分低于非图文部分,形成凹槽状。油墨只覆于凹槽内,印版表面没有油墨。将纸张覆在印版上部,通过加压,将油墨从印版凹下的部分传送到纸张上。凹版印刷的印制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并且印版具有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④平版印刷:又称胶印印刷,印版的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保持表面相平,图文部分覆一层富有油脂的油膜,而非图文部分则吸收适当水分。上油墨时,图文部分排斥水分而吸收油墨,非图文部分因吸收了水分而形成抗墨作用。由于平版印刷的方法在工作中简单,成本低廉,因此现已成为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⑤丝网印刷:指在刮板挤压作用下,油墨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漏到承印物上,而非图文部分的丝网网孔被堵塞,油墨不能漏至承印物上,从而完成印刷品的印刷。丝网印刷还可以进行大面积印刷,印刷产品最大幅度可达3米×4米,甚至更大。⑥数字印刷:是在打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技术,以电子文本为载体,通过网络传递给数码印刷设备,实现直接印刷。印刷生产流程中无版和信息可变是最大特征。主要特点有:一张起印,无需制版,立等可取,即时纠错,可变印刷,按需印刷。为达到特定展示效果,产品印刷完成后,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烫金、覆膜、凹凸压印、UV仿金属蚀刻、模切等印后工序。主要的印后工序如下:①烫金:其表现方式是将所需烫金或烫银的图案制成凸型版加热,然后在被印刷物上放置所需颜色的铝箔纸,加压后,使铝箔附着于被印刷物上。②覆膜:印刷之后的一种表面加工工艺,是指用覆膜机在印品的表面覆盖一层透明塑料薄膜。经过覆膜的印刷品,表面会更加平滑、光亮、耐污、耐水、耐磨。③凹凸压印:该工艺是利用凸版印刷机较大的压力,把已经印刷好的半成品上的局部图案或文字轧压成凹凸明显的、具有立体感的图文。④UV仿金属蚀刻:又名磨砂或砂面印刷,是在具有金属镜面光泽的承印物(如金、银卡纸)上印上一层凹凸不平的半透明油墨,经过紫外光(UV)固化,产生类似光亮的金属表面经过蚀刻或磨砂的效果。UV仿金属蚀刻油墨可以产生绒面及亚光效果,可使印刷品显得柔和而庄重、高雅而华贵。⑤模切:是用模切刀按照产品设计的图样组分解模切版,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余板状坯料轧切成所需形状或切痕的成型工艺。除了以上常用的五种印后工艺外,还有折光、压痕、水热转印、滴塑、浮雕、磨砂、冰花、刮银等工艺。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纸制印刷包装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提供白板纸、白卡纸、瓦楞纸、双胶纸等原纸制品的造纸厂以及提供油墨、胶水等材料的化工行业。纸制印刷包装行业的下游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个人及家庭护理用品、化妆品、食品、药品、消费电子产品、烟草制品、酒类制品等。1、上游行业的发展对本行业的影响造纸业是纸制印刷包装行业重要的上游行业。白板纸、白卡纸等原材料在纸制印刷包装产品营业成本中占比最高,纸品价格波动对本行业盈利水平造成一定影响。随着国家去产能、供给侧改革等政策的不断推进和环保政策持续趋严,造纸行业的落后产能逐步被淘汰,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玖龙纸业、理文造纸、山鹰纸业等大型龙头造纸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呈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对纸制印刷包装行业而言,造纸厂议价能力增强,纸厂涨价的压力和动力亦有所增大。在纸品涨价的压力下,中小型纸制印刷包装企业因不具备规模效应,同时运营成本高企,消化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能力弱,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大型纸制印刷包装企业掌握着较丰富的客户订单资源,可以凭借规模经济效应消化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同时大型纸制印刷包装企业因向下游客户提供附加值高的差别化包装整体解决服务方案,议价能力强于中小型纸制印刷包装企业,可将上游原材料涨价压力向下游客户传导;再次,大型纸制印刷包装企业具备以市场为导向的、完善的研发机制,可通过推出设计更新颖、用材更环保、印刷更精致的新品,从而可以压缩成本、维持或提高产品议价能力,进行提升整体盈利水平。纸制印刷包装行业集中度的加速提升有助于减轻上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2、下游行业的发展对本行业的影响目前,快速消费品及消费电子均是纸制印刷包装应用最广泛的市场之一。一方面,受益于快速消费品及消费电子市场整体容量大的特点和持续增长的趋势,纸制印刷包装业生产规模增大;另一方面,消费升级促使纸制印刷包装业向“生产数字化、产品差别化”方向发展,从而对本行业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下游行业发展概况1、居民收入增长拉动包装业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稳步增长,从2005年的6.84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0.20万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2.53%,大大超过同期GDP的增速。各类消费品离不开包装,且纸包装在所有包装中比重较大,庞大的消费市场带动快速消费品及消费电子行业的持续增长,从而促进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2、消费升级促进高端印刷包装产品需求增长随着收入的提高,中国消费者不断表现出对健康产品或更优质生活的偏好,快速消费品高端细分市场增速如今已超过大众细分市场。根据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购物者报告》等公开数据,2019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总体势头良好,增速达5.5%,较前两年稳中有升;2019年,个人护理用品与家庭护理用品的增速分别达到11.8%和9.4%,而宠物食品增速约18%,均显著高于快速消费品整体增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品牌会将自身定位为高端品牌以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并通过提高产品品质、提升产品价格、引入更多的高端产品等方式强化高端化定位。除通过前述方式提升品牌定位外,使用外观精美、个性化突出、用材高端的包装亦为提升品牌的重要方式。除前述功能外,还可以通过产品外包装物传递信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高端包装物成为高端化产品的名片。市场需求测量(一)不同层次的市场市场作为营销领域的范畴,是指某一产品的实际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总和,是对该产品有兴趣的顾客群体,也称潜在市场。潜在市场的规模,取决于现实顾客与潜在顾客人数的多少。购买者身份的确认,一般依据三个特性,即兴趣、收入和购买途径。兴趣指购买需求和欲望,是采取购买行为的基础。收入决定支付能力,是采取购买行为的条件。市场规模是兴趣与收入两者的函数。购买途径决定购买者能否买到所需产品。有效市场是指对某种产品感兴趣、有支付能力并能获得该产品的顾客群体。同样的产品,往往因购买者必须具备某一特定条件才能获取,如规定到一定年龄者才能购买汽车。有效市场中具备这种条件的顾客群体,构成该产品的合格的有效市场。企业可将营销努力集中于合格有效市场的某一细分部分,这便成为企业的目标市场。企业及竞争者的营销努力,必能售出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购买该产品的顾客群体,便形成渗透市场。(二)市场需求某一产品的市场总需求,是指在一定的营销努力水平下,一定时期内在特定地区、特定营销环境中,特定顾客群体可能购买的该种产品总量。对需求的概念,可从八个方面考察。(1)产品。首先确定所要测量的产品类别及范围。(2)总量。可用数量和金额的绝对数值来表述,也可用相对数值来表述。(3)购买。指订购量、装运量、收货量、付款数量或消费数量。(4)顾客群。要明确总市场的顾客群、某一层次市场的顾客群、目标市场或某一细分市场的顾客群。(5)地理区域。根据非常明确的地理界线测量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的需求。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划分区域,测定各自的市场需求。(6)时期。市场需求测量具有时间性,如年度、5年、10年的市场需求。由于未来环境和营销条件变化的不确定性,预测时间越长,测量的准确性就越差。(7)营销环境。测量市场需求必须确切掌握宏观环境中人口、经济、政治、法律、技术、文化诸因素的变化及其对需求的影响。(8)营销努力。市场需求也受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受产品改良、产品价格、促销和分销方式等的影响,一般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弹性,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因此,市场需求也称为市场需求函数。随着行业营销费用的增加,刺激消费的力度加大,市场需求一般会随之增大,但报酬率由递增转入递减。当营销费用超过一定水平后,就不能进一步促进需求,市场需求所达到的极限值,称为市场潜量。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市场需求的规模、结构和时间等,所以也会深刻地影响着市场潜量。在基本销售量与市场潜量之间,显示了不同类型市场整体需求的营销敏感度。受产业营销支出水平影响明显者为可扩张市场,如保健品市场;受产业营销支出水平影响不大者为非扩张市场,如食盐市场。(三)企业需求企业需求指在市场需求总量中企业所占的份额。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与其营销努力成正比。此外,如果营销费用分配于广告、促销、分销等方面,它们有不同的效率及弹性。(四)企业预测与企业潜量企业预测指企业销售预测,是与企业选定的营销计划和假定的营销环境相对应的销售额,即预期的企业销售水平。这里,销售预测不是为确定营销计划或营销努力水平提供基础,而是由营销计划所决定的,它是既定的营销费用计划产生的结果。与销售预测相关的还有两个概念:一个是销售定额,即公司为产品线、事业部和推销员确定的销售目标,是一种规范和激励销售队伍的管理手段,分配的销售定额之和,一般应略高于销售预测。另一个是销售预算,主要是为当前采购、生产和现金流量做决策。销售预算一般略低于销售预测,以避免过高的风险。企业潜量即企业销售潜量,指公司的营销努力相对于竞争者不断增大时,企业需求所达到的极限。当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100%时,企业潜量也就是市场潜量,但这只是一种少见的极端情况。市场需求预测方法科学的营销决策,不仅要以市场营销调研为出发点,而且要以市场需求预测为依据。市场需求预测是在营销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未来一定时期的市场需求量及影响需求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市场需求发展变化的规律,为营销管理人员提供关于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性信息,并以此作为营销决策的依据。市场需求预测的方法,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购买者意向调查法购买者意向调查法即通过直接询问购买者的购买意向和意见,据以判断销售量。如果购买者的购买意向是明确清晰的,这种意向会转化为购买行为,并且愿意向调查者透露,这种预测法特别有效。但是,潜在购买者数量很多,难以逐个调查,故此法多用于工业用品和耐用消费品。同时,购买者意向会随着时间转移,故此法适宜作短期预测。调查购买者意向的具体方法比较多,如直接访问、电话调查、邮寄调查、组织消费者座谈会等。例如,采用概率调查表向消费者调查耐用消费品购买意向,可能会收到较好效果。(二)综合销售人员意见法综合销售人员意见法即通过听取销售人员的意见来预测市场需求。销售人员包括基层的营业员、推销员及有关业务人员。销售人员最接近市场,比较了解顾客和竞争者的动向,熟悉所管辖地区的情况,能考虑到各种非定量因素的作用,较快地做出反应。由于销售人员中没有受过预测技术教育的居多,往往因所处地位的局限性,对经济形势和企业营销总体规划不够了解,可能存在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估计。但在销售人员较多时,过高或过低的期望值可互相抵消,从而使预测结果趋向合理。这一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比较简捷,无须复杂的计算;缺点是容易受个人认识水平等主观因素影响。(三)专家意见法专家意见法是指根据专家的经验和判断以求得预测值。其具体形式有三种:一是小组讨论法。召集专家集体讨论,互相交换意见,取长补短,发挥集体智慧,做出预测。二是单独预测集中法。由每位专家单独提出预测意见,再由项目负责人员综合专家意见得出结论。三是德尔菲法。该方法用系统的程序,采取不署名和反复进行的方式,先组成专家组,将调查提纲及背景资料提交专家,轮番征询专家意见后再汇总预测结果。该方法的特点是专家互不见面,可避免相互影响,且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有时要经过四五轮,意见才能趋于一致,其结论比较切合实际。(四)市场试验法市场试验法是指在新产品投放市场或老产品开辟新市场、启用新分销渠道时,选择较小范围的市场推出产品,观察消费者反应,预测销售量。该方法由于时间长、费用大,因而多用于投资大、风险高和有新奇特色产品的预测。(五)时间序列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是指将某种经济统计指标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序列,再将此序列数值的变化加以延伸,进行推算,用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其主要特点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研究和预测市场需求趋势,排除外界因素影响。采用此法首先要找出影响变化趋势的因素,再运用其因果关系进行预测。产品销售的时间序列(Y),其变化趋势主要是以下四种因素发展变化的结果:(1)趋势(T)。系人口、资本积累、技术发展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过去的销售资料,描绘出销售曲线,可看出某种趋势。(2)周期(C)。许多商品销售受经济周期影响,销售额往往呈波浪形运动。认识循环周期,对中期预测相当重要。(3)季节(S)。指一年内销售额变化的规律性周期波动。此种变化通常与气候、假日、交易习惯有关,如果具体到周、日,也可能与上下班时间有关。(4)不确定因素(E)。包括自然灾害、战乱以及其他变故,这些偶发事件,一般无法预测,应从历史资料中剔除这些因素的影响,考察较为正常的销售活动。(六)直线趋势法直线趋势法是指运用最小平方法,以直线斜率表示增长趋势的外推预测方法。(七)统计需求分析法任何产品的销售都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统计需求分析是运用一整套统计学方法,发现影响企业销售的最重要的实际因素及其影响力大小的方法。该方法经常分析的因素是价格、收入、人口和促销等。应当指出,这些变量同销售量(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不能用严格的数学公式表示,只能用统计分析来揭示和说明。运用多元回归技术在寻找最佳预测因素和方程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多个方程。用上述方程预测需求量,首先要预测平均温度和人均收入,并注意可能影响预测值的因素,如观察值过少、变量之间高度相关、变量与销售之间关系不明朗和未考虑新变量的出现等。发展营销组合根据目标市场和定位的要求,企业需要考虑和选择相应的营销组合。“营销组合”是指一整套能影响市场需求的企业可控制因素,包括产品、价格、地点(分销或渠道)和促销等,是开展营销、影响和满足顾客的工具与手段。它们需要整合到营销计划中并使用于营销过程,以争取目标市场的预期反应。企业对营销工具和手段的具体运用,会形成不同的营销战略、方法和行动。这些工具、手段或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通常不应割裂开来孤立地考虑。必须从目标市场的需求状态、定位和营销环境等出发,统一、配套和协调使用。营销组合具有以下特性:(1)可控性。由企业可控制和运用的有关营销手段、因素等构成。比如,企业可根据目标市场决定生产什么,制订什么样的价格,选择什么渠道,并采用什么促销方式。(2)动态性。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态搭配,而是变化无穷的动态组合。比如同样的产品、价格和渠道,可根据需要改变促销方式;或其他因素不变,企业提高或降低价格等,都会形成新的、效果不同的营销组合。(3)复合性。构成营销组合的四大类因素或手段,各自又包含多个次一级或更次一级的因素或手段组合。以产品为例,它由质量、外观、品牌、包装、服务等因素构成,每种因素分别又由若干更次一级的因素构成,如品牌便有多种使用方式。又如促销手段,包括人员促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其中,广告依据传播媒体的不同,又有电视广告、广播(电台)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和网络广告等,每一种还可进一步细分。(4)整体性。构成营销组合的各种手段及各个层次的因素,不是简单地相加或拼凑,必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统一的目标指导下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追求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整体效应。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市场营销环境通过其内容的不断扩大及其自身各因素的不断变化,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影响。市场营销环境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20世纪初,西方企业仅将销售市场视为营销环境;30年代后,将政府、工会、竞争者等与企业有利害关系者也看作是环境因素;进入60年代,又把自然生态、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等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对经济干预力度的加强,愈加重视对政治、法律环境的研究。环境因素由内向外的扩展,国外营销学者称之为“环境外界化”。营销环境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制约因素,营销活动依赖于这些环境才得以正常进行。这表现在:营销管理者虽可控制企业的大部分营销活动,但必须注意环境对营销决策的影响,不得超越环境的限制;营销管理者虽能分析、认识营销环境提供的机会,但无法控制所有有利因素的变化,更无法有效地控制竞争对手;由于营销决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营销管理者无法直接把握企业营销决策实施的最终结果。此外,企业营销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需要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取得,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各种产品,也需要获得消费者或用户的认可与接纳。虽然企业营销活动必须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但营销活动绝非只能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营销管理者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能动地去适应营销环境。就宏观环境而言,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来自环境的威胁,有效地把握市场机会。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运用自身的资源,积极影响和改变环境因素,创造更有利于企业营销活动的空间。良好的企业营销行为会造就良好的营销环境,从而进一步形成良好的企业营销行为,反之亦然。营销环境与企业的循环互动作用,使营销环境与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菲利普•科特勒的“大市场营销”理论认为:企业为成功地进入特定的市场,在策略上应协调地使用经济的、心理的、政治的和公共关系的手段,以博得外国的或地方的各有关方面的合作与支持,消除壁垒很高的封闭型或保护型市场存在的障碍,为企业从事营销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就微观环境而言,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事实上都是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按市场营销的双赢原则,企业营销活动的成功,应为顾客、供应商和营销中间商带来利益,并造福于社会公众。即使是竞争者,也存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因素,在竞争中,有时也会采取联合行动,甚至成为合作者。客户关系管理内涵与目标1、客户关系管理内涵客户关系管理指企业在既定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下为发现客户、获得客户、维系客户和提升客户价值而开展的所有活动。2、客户关系管理目标客户关系管理目标是在产品、管理与营销同质化的背景下运用客户关系管理实现客户关系差异,通过满足客户需求和帮助客户获利来留住客户,提升客户价值,使客户关系管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且快速普及,同类企业之间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由于企业间在营销策略上相互模仿,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牌之间在营销策略上也难以形成显著差异,造成客户转换成本低,转换行为就会经常发生。企业仅仅凭借良好的产品与服务以及同质化的营销策略并不能达到留住客户的目的。客户关系管理就是通过提高服务水准和质量信誉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实现相互信任和愉快合作,在诸多无形之处建立差异以构筑竞争者难以逾越的屏障。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的提出是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理论的重大变革。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将客户看作是销售的对象而非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外部的组织而非内部的成员;传统的企业管理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人、财、物的管理,并不包括对企业外部客户的管理。而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将外部的客户视同企业内部的成员,将“管理”对象从企业内部的人、财、物扩大到了外部的客户,要求客户关系管理人员要像了解企业内部的人、财、物资源一样了解客户资源,像管理企业内部的人、财、物资源一样管理客户资源。经营战略方案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含义与必要性企业经营战略控制,是指在经营战略实施过程中,将反馈的执行情况与经营战略目标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偏差,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纠正,以确保经营战略目标实现的活动。进行企业经营战略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1)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环境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企业经营战略制定时所预测的环境与经营战略实施时的环境相比有重大变化,使经营战略目标和经营战略规划的实现发生某些困难。因此,需要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适应新的环境要求,以保证所确定的经营战略目标和经营战略规划的实现。(2)企业经营战略规划本身存在某些缺陷。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目标和经营战略规划时,不可能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所有的因素和条件都把握得十分准确,常常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和不确定的因素,使制定的经营战略目标和经营战略规划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并在实施中暴露出来。因此,需要根据实施环境的要求,对经营战略目标和经营战略规划进行局部的或重大的修正,使之切实可靠,发挥其正确的指导作用。(3)企业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个人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属于企业整体目标,它必须分解为各部门、各环节的分目标,直至分解为个人的小指标。但分解的目标常常会与各个局部的目标、个人目标不一致,容易发生矛盾,从而造成企业总体目标难以落实。因此,必须加强调控,尽可能使各个局部目标、个人目标与企业总体目标相互协调,在适当兼顾局部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同时,强调服从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目标。(4)解决集权与分权的矛盾必须加强企业的经营战略控制。为了保证制定出正确的企业总体经营战略,最高领导层必须实行集权;为了调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经营单位负责人参与制定分经营战略,以及努力实施总体经营战略和分经营战略的积极性,又必须适当分权。但某些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下属经营单位负责人,个人素质和能力不太高,不能正确地行使所掌握的权力,导致经营战略失控,策略无效。因此,要求高层领导者在正确地实行分权的同时,要加强经营战略实施中的控制,对下级进行有效的监督,使他们能够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保证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企业文化的概念、结构、特征(一)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企业的物质文化是指企业的机器设备、厂房、产品等,其主体是物;企业的精神文化,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思想成果和价值观念等。狭义的企业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即指支配企业及其职工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时,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的看法和对周围世界的反应。企业文化反映着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决定着企业内在凝聚力的大小。在现代管理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文化的重要,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企业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一套较成功的文化,企业的生命力就是有限的。为此,我们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战略。(二)企业文化结构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它表明各个要素如何链接,形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模式。一般来讲,企业文化主要由物质层文化、制度与行为层文化、精神层文化三个层次构成。1.物质层文化又称表层文化或视觉文化,是指表露在企业外部的,可见于形、闻于声的文化形象多通过企业的建筑物、产品、服务、工作环境、文化设施等表现出来。例如,企业形象反映厂区厂貌文明环境情况,产品造型、外观、包装等反映产品形象设计情况,文明礼貌反映企业家形象和职工形象等。表层文化是最直观和最容易感知的部分,给人第一印象,它是企业理念文化的载体,是企业思想、经营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观念的具体体现。2.制度与行为层文化也称为企业幔层文化。这是指介于深层和表层之间的中层文化,主要表现在企业群体行为和企业制度上,如企业的组织形式、规章制度、生产方式、道德规范等。中层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表层文化,是指对企业员工和企业行为产生规范性和约束性的部分,它规定企业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应遵循的规章制度及行为准则。3.精神层文化也可以称为理念层文化,是指组织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观等,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理念层属于企业深层文化,是支撑企业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企业生命赖以存在的灵魂,它决定和制约企业文化的其他层次。(三)企业文化的特征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客观性。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是一个企业,必然会形成企业文化,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企业文化总是存在的,并发挥着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成功的企业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失败的企业有不良的企业文化。(2)独特性。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独特的精神和风格的具体反映,是企业基本特征的体现,有着鲜明的个性。从外部看,每个企业所处的国家、民族、地域、时代、行业等外部环境不同,从内部看,每个企业管理的特点、管理者的个人作风和员工的群体素质各不相同,因而没有完全相同的企业文化,企业都会形成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3)相对稳定性。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长期积淀的结果,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不会因为企业结构的调整、领导人的更换、产品的更新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会长期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当然,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企业内外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企业文化也应不断得到调整、完善和升华。(4)继承融合性。一方面,每一个企业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形成的,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必然在企业文化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如中国的企业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也会吸收其他民族、其他组织的优秀文化,不断充实和完善。(5)发展性。没有一劳永逸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迁以及企业的变革逐步演进和发展。例如,要依据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发展,不断以新的观念替代那些过时的旧观念,并向企业全体职工反复宣传和灌输新的观念、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管理,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内容,增强企业新活力。企业融资战略的概念企业融资战略是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进行的资金安排或筹划,是企业为了有效地支持投资所采取的融资战略组合。其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如何取得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由此,需要对企业的融资目标、原则、结构、渠道与方式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安排。融资目标是企业在一定的战略期间内所要完成的融资总任务,是融资工作的行动指南,它包括融资数量、质量的要求,即既要筹集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及发展所需资金,又要保证稳定的资金来源,增强融资灵活性,努力降低资金成本与融资风险,不断增强融资竞争力。融资原则是企业融资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包括低成本原则、稳定性原则、可得性原则、提高竞争力原则等。企业还应根据战略需求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对融资进行合理搭配,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行最佳组合,以构筑既体现战略要求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融资战略。融资战略是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资战略选择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还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正确的融资战略,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财务战略的含义、实质及特点(一)企业财务战略的含义与实质企业财务战略,是指企业对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进行筹集、分配、使用,为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企业财务战略的决策,实质上是企业资本经营战略的决策,两者的内涵是一致的,都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资金(或叫资本)的筹集、分配(即投资)、使用(投资后所形成的资产的运营)等方面进行营谋筹划。所谓资本经营是指资本的所有者或经营者以资本的一种或多种形态为运营对象,使之与其他生产要素相互结合,优化配置,将其投入某一产业或多个产业,进行有效的经营,以实现理想的盈利和价值增值的活动。从资本筹集开始,然后进行资本投资,从事资本生产,将其生产的结果(商品或劳务)投放市场,进行交换,实现商品价值,从中获得利润,接着进行利润分配,留下的利润转化为资本积累。这个循环就是一个资本经营过程。然后再进入下一个资本循环,即资本再筹集、资本再投资、资本再生产。这就是企业资本经营活动的规律,也就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规律。(二)企业财务战略的特点企业财务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不仅体现了企业总体战略的全局、长期和导向性等“战略”,共性,而且勾画出了企业财务战略的个性特征,即从属性、系统性、指导性、复杂性。(1)从属性。即企业财务战略要体现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为其筹集到适度的资金并有效合理投放,只有这样,企业整体战略方可实现。若不接受企业战略的指导或只是简单地迎合战略要求都将导致战略失败,而最终使企业受损。(2)系统性。企业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总体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与企业其他战略之间也存在着长期的、全面的资源与信息交换。为此,要始终保持财务战略与企业其他战略之间的动态的联系,并试图使财务战略也能支持其他子战略。(3)指导性。企业财务战略是对企业资金运筹的总体谋划,它规定了资金运筹的总方向、总方针、总目标等重大财务问题,成为财务活动的行动指南。(4)复杂性。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较企业整体战略下的其他子战略而言,复杂程度更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资金固定化”特性,即资金一经投入使用后,其使用方向与规模在较短时期内很难予以调整。因此,财务战略对资金配置稍有不慎,就将直接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陷入财务危机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此外,企业筹资与投资都直接借助于金融市场,而金融市场复杂至极,变幻无常,这也增加了企业财务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复杂性。企业使命决策的内容和方案(一)企业使命决策的内容企业使命决策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企业性质的确定。指企业对从事的经营事业、经营领域、经营活动所做出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的行业和为之服务的市场定位进行决策。(2)关于企业成长方向的选择。当企业现在从事的经营领域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现有产品的市场需求已近饱和或已开始下降,企业就需考虑、研究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和新的市场。(3)关于经营目的的确定。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一般有三个经济性目的,即长期生存、持续发展、盈利获取。这三者之间有时会存在矛盾,如企业有时会为了某些产品的短期利润投入大量资源,却放松了对另一些目前看来盈利不显著而长期获利颇丰的产品和技术的投入,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由此,需要妥善处理这三个目的的关系。(4)企业经营哲学的选择。企业经营哲学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发生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它是由一系列的观念所组成的,如经营观念、价值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效益观念、社会观念、发展观念等。企业对某一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就是某一方面的经营观念。企业无论是否已经认识到、自觉或不自觉,客观上都存在着自己的经营哲学。正确的经营哲学,能够引导企业走上兴旺发达之路。(5)企业经营方针的选择。企业经营方针是指企业为贯彻战略思想、实现战略目标、突出战略重点所确定的基本原则、指导方略和行动指针。经营方针是企业经营哲学的具体反映,是企业宗旨的表达方式。如企业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的“以优取胜”“以质取胜”的方针,在产品品种开发上“以新取胜”或“以品种求发展”的方针,等等。(6)企业社会责任的确定。企业面向市场,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这是企业应对社会承担的首要责任,同时企业还需要承担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社会公益事业助力的责任。(二)企业使命决策的方案企业使命决策,就是做出企业为什么样的顾客提供服务的选择。有顾客,就有市场。企业使命就是要发现顾客、创造市场。企业使命决策实质上就是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有三种方案:(1)坚持企业原有使命的决策。即企业高层决定坚持原有的经营领域和服务方向,继续把原有的顾客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坚持原有的企业使命。(2)扩大企业使命的决策。即企业领导者在坚持原有使命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扩大企业的使命,加重企业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开辟新的经营事业和扩大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把新的顾客作为企业新的目标市场。(3)改变企业使命的决策。即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需求,企业领导者决定改变原有经营领域和原有服务方向,从原有领域撤退,开辟新的经营领域,重新选择新的顾客群作为企业今后的目标市场。集中化战略的适用条件(1)行业中各细分部分在规模、成长率、获得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整个行业有很多小市场和细分市场,一家公司没有充足的能力和财力进入整个市场中的更多细分市场,因而集中型的厂商能够选择与自己能力相符的有吸引力的目标细分市场。(2)目标市场足够大,可以盈利,且具有很好的市场潜力。具体来讲,就是企业的目标市场在市场容量、成长速度、获利能力、竞争强度方面具有相对吸引力。(3)市场不是主要竞争厂商竞争的关键,或者在相同的目标市场群中,其他竞争对手不打算实行集中战略。(4)企业资源不允许其追求广泛的细分市场,但拥有有效服务目标—细分市场的资源和能力。(5)采取集中战略的公司能够凭借建立起来的顾客商誉和服务防御行业中的竞争者。定位于多细分市场的竞争厂商很难满足小市场的专业或特殊需求,或者要想满足这个市场的专业化需求,代价往往极其高昂。公司治理方案内部控制的种类内部控制按控制内容可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按控制地位可分为主导性控制和补偿性控制,按控制功能可分为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按控制时序可分为原因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一)按控制内容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1、一般控制般控制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赖以进行的内部环境所实施的总体控制,也称基础控制或环境控制。它包括组织控制、人员控制、业务记录以及内部审计等内容。这类控制的特征,是并不直接地作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应用控制对全部业务活动产生影响。(1)合法性控制,即用各种方法检查所记录的经济业务,以保证其能够如实反映经济事项。在会计基础控制方面,它主要通过由熟悉会计制度的人员审查会计文件,以确定所记录的业务是否真正发生,检查其处理过程是否与规定的程序相一致,查明业务处理是否经过授权与批准,有无越权行事等行为,以及是否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和审核。(2)正确性控制,即为了确保单位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能够及时用正确的金额与账户记载的一种控制。它通过建立发生额计算、余额计算、账户分类检查、双重核对、事先控制与分工牵制等方法来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3)完整性控制,即保证发生的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均记入控制文件的一种控制。它主要通过凭证的连续编号、总额控制、登记账簿、档案管理并运用备忘录等手段来保证记录的完整性。现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已由计算机解决部分完整性的控制工作。(4)一致性控制,即保证记录一致性的控制。它主要通过实地盘存、对内对外账实核对、差异分析、调账等方法来保证会计记录的一致性。2、应用控制应用控制是指直接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的具体控制,也称业务控制,如业务处理程序中的批准与授权、审核与复核以及为保证资产安全而采用的限制接近等控制。这类控制的特征,在于它们构成了生产经营业务处理程序的一部分,并都能够防止和纠正一种或几种错弊。(二)按控制地位分为主导性控制和补偿性控制1、主导性控制主导性控制是指为实现某项控制目标而首先实施的控制。如凭证连续编号可以保证所有业务活动都得到记录和反映,因此,凭证连续号对于保证业务记录的完整性就是主导性控制;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管理层要根据组织规划指导各项生产及经营管理工作,并组织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于发现的偏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成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这里,管理层的组织专门机构和人员开展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活动对于发现偏差就是主导性控制。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则是为了预防、检查和纠正不利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主导性控制能够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但如果主导性控制存在缺陷,不能正常运行时,就必须由其他的控制措施进行补充。2、补偿性控制补偿性控制就是针对某些环节的不足或缺陷而采取的控制措施能够全部或部分弥补主导性控制的缺陷,主要是为了把风险暴露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凭证没有连续编号,有些业务活动就可能得不到记录。这时,实施凭证、账证、账账之间的严格核对,就可以基本上保证业务记录的完整性,避免遗漏重大的业务事项。因此,“核对”相对于凭证“连续编号”来说,就是保证业务记录完整性的一项补偿性控制。由独立于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人员进行银行存款的核对和调整,是对收支业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的一种补偿性控制。一项控制和其他控制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当该项控制存在控制缺陷的时候如果其他控制执行有效,可以有效地降低该缺陷导致财务报告错报的影响程度,而且所影响金额也可以明确,那么其他控制就是该控制的补偿性控制。从上述分析可见,主导性控制与预防性控制存在密切的联系,都是在实现有利结果的同时,避免不利结果的发生。但是,两者也有一定的差别。(三)按控制功能分为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1、预防性控制预防性控制是指为防止错误和非法行为的发生,或尽量减少其发生机会所进行的一种控制。它主要解决“如何能够在一开始就防止错弊的发生”这个问题。预防性控制是由不同人员或职能部门在履行各自职责的过程中实施的,属于操作性的控制。预防性控制措施主要包括职务分离、监督性检查、双重检查、编辑校验、合理性校验、完整性校验以及正确性校验等。2、发现性控制发现性控制是指为及时查明已发生的错误和非法行为或增强企业发现错弊机会的能力所进行的各项控制。它主要是解决“如果错弊仍然发生,如何查明”的问题。如果缺乏发现性控制,当预防性控制实施存在困难时,有关人员就会为所欲为,使控制失败: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组织难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影响,从而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加大损失影响范围及程度。一般认为,预防性控制优于发现性控制,因为预防性控制能够在事前防止损失的发生,降低风险。但是,真正全面地采取预防性控制是相当困难的,实际工作中风险很难百分之百地预防,所以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控制。(四)按控制时序分为原因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1、原因控制原因控制也称事先控制,是指企业单位为防止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质和量上发生偏差,而在行为发生之前所实施的内部控制。2、过程控制过程控制也称事中控制,是指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针对正在发生的行为所进行的控制。3、结果控制结果控制也称事后控制,是指企业单位针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而采取的各项控制措施。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一)机构投资者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