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928cae3a1c24d755bc9f0c85654292/df928cae3a1c24d755bc9f0c856542921.gif)
![绿洲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928cae3a1c24d755bc9f0c85654292/df928cae3a1c24d755bc9f0c856542922.gif)
![绿洲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928cae3a1c24d755bc9f0c85654292/df928cae3a1c24d755bc9f0c856542923.gif)
![绿洲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928cae3a1c24d755bc9f0c85654292/df928cae3a1c24d755bc9f0c856542924.gif)
![绿洲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928cae3a1c24d755bc9f0c85654292/df928cae3a1c24d755bc9f0c8565429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洲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绿洲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绿洲农业生态学/OasisAgronomyecology课程编码:Z101224总学时/总学分:40/2.5理论学时/理论学分:28/1.5适用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开课单位:农学院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专业课(综合课、特色课)2、课程目的:本课程是集农学、生态学、绿洲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反应干旱区特色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学科。它的研究以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导向,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特色农业建设的实践,这是绿洲农业生态学开设的宗旨。二、课程内容及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及过程分析;绿洲农业生态资源形成机制、特点及评价;特色资源优化组合与配置机制;绿洲农业资源的潜力与优势分析;绿洲农业特殊的技术体系;绿洲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绿洲及地域系统(3学时)第一节绿洲的认识绿洲(oasis)的共识、分布及绿洲的分类。绿洲农业的形成和发展。重点讲授国内外绿洲及绿洲特殊的地理特征。第二节山地—绿洲—荒漠系统(CODS)是形成绿洲及其绿洲农业的基本条件。新疆“三山夹两盆”,甘肃的“河西走廊”,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等地貌条件,形成了典型的CODS结构。重点讲授山盆系统的特点、资源分异规律及资源耦合效应。第三节绿洲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演替特征。重点讲授绿洲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以及基于结构与功能动态变化的演替特征。【重点】:国内外绿洲及绿洲农业的研究进展,山盆系统的特点【难点】:“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演替特征。第二章绿洲农业的资源特征及耦合效应(4学时)第一节绿洲农业的气候资源特征绿洲农区特殊的气候资源是形成绿洲特色农业及其特殊农业技术的重要原因。充分开发利用绿洲的气候资源,发展绿洲高效特色农业,是新时期的重要任务。重点讲授绿洲农区的太阳总辐射资源、绿洲热量资源特征。第二节绿洲农业的水资源绿洲的水分资源特征及干旱区水分布及利用的特点。重点讲授从干旱区绿洲水资源系统的特点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及存在的问题,本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原则,为区域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第三节绿洲农业的土地资源特征。绿洲农业的土地有95%左右分布在内流型绿洲地区(外流型的阿勒泰地区,绿洲也带有CODS内流型的地貌性质)。主要讲授内陆河流域形成的绿洲农区的土壤地理分布规律。山前平原从上向下依次发育成冲洪积扇(扇形地)、冲积平原、三角洲、湖滨平原、尾闾湖泊等地貌部位及其相应的土壤特点与类型。第四节绿洲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化配置模式本节重点突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方向及技术等内容。将绿洲去新的科研成果暖季沙漠增温效应以及冷季低温冻害应用于教学并指导生产实践。形成绿洲与山地、荒漠耦合效应及山地绿洲农牧结合生态耦合模式。【重点】:绿洲光、热、水、土资源特征及分布利用现状,利用方式分析。【难点】:绿洲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措施比较与分析。第三章山盆系统结构及其生态耦合效应(4学时)第一节山地、绿洲、荒漠特征从干旱区三大地理景观角度讲授山地、绿洲、荒漠特征,分析每种景观类型区域资源互补关系及其开发、利用。第二节山地、绿洲、荒漠耦合效应系统及其耦合的理论基础。重点讲授山地、绿洲、荒漠通过生态资源耦合层、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层、农业产业系统耦合层及生态地理耦合层的叠加作用,使绿洲系统功能放大。重点了解三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形成的耦合作用以及在绿洲农业中的实际应用。第三节山地、绿洲、荒漠农业优化模式山地,绿洲,沙漠各子系统应给予重新定位,合理高效发挥山盆系统的整体功能。进一步介绍山盆系统不同生态-经济分区的功能定位:即山地---基础资源的维持保护功能;绿洲---特色资源的经济高效功能;沙漠---特殊资源的开发保护功能。【重点】:绿洲与山地、荒漠耦合效应及山地绿洲农牧结合生态耦合模式。第四章绿洲高效特色农业及其特殊技术体系(4学时)绿洲农业特殊技术是协调农作物(畜禽)与环境资源、人工投入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发展绿洲特色产品的重要保证,是绿洲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绿洲特色农业。基于绿洲农业资源特点,讲授特色农业理论。特色农业的概念和内涵,特色农业的形成条件及特色农业的构建思路。第二节绿洲高效特色种植业、养殖业。高效特色种植业分析、特色种植业(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及实现特色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措施。积极发展绿洲高效特色养殖业和绿洲高效特色工业。第三节绿洲农业特殊技术体系不同农业技术的作用原理有异,但彼此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组成绿洲农业技术系统。分析绿洲农业特殊技术体系结合生物冗余、生态适应性原理在绿洲作物生产中的应用。重点讲授绿洲农业技术演变规律及与农业环境的协同演变。【重点】:绿洲种植业、果业及瓜、菜产业及畜牧业等合理布局、绿洲农业发展模式及技术叠加。【难点】:绿洲农作物生态适应性分析、绿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及目标。第五章绿洲农业经济与发展(3学时)第一节绿洲农业的社会资源分析中国绿洲农业的社会资源则是中国绿洲农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条件,它主要包括人口、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民族结构、宗教信仰、城镇建设、交通运输、商品市场等等。本章将着重从人口、科学技术、民族结构、宗教信仰、城镇建设这五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二节绿洲农业的产业化结构调整分析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特征,中国绿洲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绿洲结构的层次及含义,中国绿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中国绿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绿洲生态与经济发展模式与方向【重点】:绿洲农业的社会资源分析,绿洲产业化调整。【难点】:绿洲生态与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第六章绿洲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3学时)第一节绿洲农业生态环境演变围绕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绿洲生态安全机制、生态环境退化机理及生态系统调节等问题,讲授绿洲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定量研究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尺度上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间的耦合机理、生态系统区域分异规律;第二节绿洲农业生态环境调控围绕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绿洲生态安全机制、生态环境退化机理及生态系统调节等问题,讲述绿洲不同区域稳定性变化的内在机制和稳定性格局,对绿洲不同区域稳定性评价及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揭示自然调控机制,人工调控机制,并将调控原理、原则应用实践,促进绿洲生态系统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稳定性评价原理及原则,自然调控机制,人工调控机制,绿洲农业生态系统调控原则。【难点】:绿洲农业系统稳定性分析,调控原理的应用。第七章绿洲农业系统生态恢复与重建(4学时)第一节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本节先概况介绍国内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然后介绍绿洲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类型、绿洲农业退化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特点等。第二节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干扰与演替过程分析。绿洲农业退化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特点、绿洲弃耕地恢复与重建理论与技术,结合当今最新的RS、GIS以及数学模型等对生态系统动态变化进行检测与模拟,根据相关数据指标反演过去某一时段的生态系统特征,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服务。重点以玛纳斯河流域和黑河流域为例讲解。第三节生态恢复重建的技术体系。重点讲授绿洲水土资源利用不当导致土地退化的恢复技术措施与步骤。重点以玛纳斯河流域和黑河流域为例分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干扰与演替过程,并提出如何防止荒漠化,对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合理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与重建。【重点】:绿洲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类型、绿洲农业退化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特点、绿洲农田荒漠化类型及防治、绿洲农田次生盐渍化成因及防治【难点】:绿洲农业退化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特点、绿洲弃耕地恢复与重建理论与技术第八章绿洲农业稳定性及可持续发展(3学时)第一节绿洲稳定性及绿洲安全。重点讲授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的内在机制和稳定性格局。第二节绿洲稳定性评价及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主要讲解绿洲稳定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模式的建立。通过典型区域分析,理解不同区域稳定性评价的指标选择和方法的应用。第三节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从挖掘优势资源,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优化农业区域结构,推进产业化发展;优化农业区域结构,推进产业化发展;发挥绿洲、山地、荒漠协调耦合效应等几个方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重点】: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与方向【难点】:绿洲农业稳定性的评价,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2.教学要求(包括课内教学要求和课外教学要求,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提出对本章知识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如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课外作业、课程论文、课外阅读资料等课外教学具体要求)。三、参考教材1、赖先齐主编.中国绿洲农业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22、骆世明.农业生态学(第2版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四、学习要求绿洲农业生态学课程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强。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掌握:绿洲农业生态学的概念、目的、任务、特点等基础知识。掌握绿洲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掌握绿洲资源辨识及生态环境效应。掌握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替熟悉绿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绿洲特色农业与生产技术,绿洲农业系统稳定性及其调控。熟悉干旱区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了解国内外绿洲的最新发展动向。五、成绩评定方式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包括考勤、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实验成绩),期末闭卷考试60%。附:实验大纲(指理论含实验课中的实验部分内容)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实验类型主要仪器/设备每组人数1主要作物化感作用的定性研究研究不同作物秸秆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3设计性光照培养箱62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观察不同盐分(Na2CO3和NaCl)对不同盐生植物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3综合性光照培养箱63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圣诞瓷制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锁具冲压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管理学教学课件(张学志)cha课件
- 【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预防疾病班会》课件
- 《交流绕组~》课件
- 民航知识、大气科学、GPS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 《放大与缩小》课件
- 生活化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 电力行业电力设施维修风险告知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数学期末应用题训练(含简单答案)
- 【基层版】中国房颤中心认证标准
-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课件
- 外科学绪论课件
- 2020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
-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表
- 《化工工程制图》完整教案
- 2023年广东省中考试卷(语数英物化史生等共11套)带答案解析
- DFX工艺设计方法介绍
- 违反八项规定问题典型案例、法规依据和关注点
- J-STD-033D处理包装运输和使用湿度回流和过程敏感设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