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_第1页
对数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_第2页
对数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_第3页
对数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_第4页
对数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3.4.1、对数的概念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新课标高中数学北京师大版必修1中第三章第4节对数函数内容的第一课时,也就是对数函数的入门。对数函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函数模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对数函数又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对数函数是继指数函数之后的重要初等函数之一,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思想方法对数函数都与指数函数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无论是函数的知识结构、题目类型、解题方法还是数学思想都在对数函数得到完美体现,同时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及科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对数模型的认识与理解,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同时,通过对数概念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第一,学生已逐渐掌握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二,高一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已初步具有对数学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第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形象思维仍占主导且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主动性不够,学习有依赖性,学习的信心不足,对数学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惧感。通过对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的学习,学生已多次体会了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并且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因此应通过指导,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和灵活运用类比、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的学习方法。三、设计思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打破了传统的概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到更多的关注学生地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于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让学生掌握认知目标,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且本节课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机会。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从中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在教学重难点上,我步步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课堂练习、探究活动,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并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之间的关系;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2.能力目标:通过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归纳能力及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3.情感目标:构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加互动,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对数的概念;(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难点:(1)对数概念的理解;(2)对数性质的理解。六、教法与学法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采取以下教法:(1)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满足.因此本节课采用提问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同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实行分层施教。(2)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也为了给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支持,同时也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了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确定了三种学法:(1)自主性学习法: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反思;(2)比较学习法:通过分析、类比指数函数得到对数函数的概念和定义域;(3)巩固反馈法: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教学程序及设计设计意图

环节引例(3分钟)让学生根据题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设未知数,(1)取4次还有多长?列出方程。这创设情(2)取多少次,还有1尺?8分析:(1)为同学们熟悉的指数函数的模型,易得两个例子都出现指数是未知数x的情况,让学生思考如境引(2)可设取x次,则-12,有、14/21一16%_1_8何表示x,激发其对对数的兴趣,培养学生入新课抽象出:2、2008年我每年平均二总值是20分析:设经3「1'12;国国增长104过x%=1nx=?一8司民经济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果:8.2%,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年的2倍?年,则有a(1+8.2%卜=2a的探究意识。生活及科研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此引入对数是必要的。1082%—2=X=?抽象出:L082x一乙一、对数的概念3分钟)正确理解对数讲一般地,如果a(a>0且a/1)的b次幂等于N,定义中底数的授新课就是ab=NlogN=a那么数b叫做a为底N的对数,记作b,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限制,为以后对数函数定义域的确定作准注意:①底数的限制:a>0且a/1备。同时注意字对数的书写格式Jog::Na对数的书写,避免因书写不规范而产生的错误。

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5分钟)让学生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a"N=logaN=b系,明确对数讲/1I/11式与指数式形授底数指数塞薛教真教对教式的区别,a、新b和N位置的不幂底数一a一对数底数课同,及它们的指数一b一对数含义。互化体幂一Nf真数现了等价转化思考:这个重要的数①为什么对数的定义中要求底数a>0且a=1?学思想。②是否是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呢?负数和零没有对数三、两个重要对数(2分钟)这两个重要对①常用对数:数一定要掌讲以10为底的对数logN,简记为:lgN10握,为以后的授②自然对数:解题以及换底新以无理数e=2.71828…为底的对数的对数logNe公式做准备。课简记为:lnN.在科学技术中,常常使用以e为底的对数)注意:两个重要对数的书写课堂练习(7分钟)本练习让学生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独立阅读课本⑴34=81(2)2.3=1P79例1和例28后思考完成,(1¥«(3)10a=55(4)万=0.6从而熟悉对数13)式与指数式的2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相互转化,加(1)log«25=2(2)log。5=-152深对对数的概(3)第a=-2-4念的理解。并10要求学生指出

3求下列各式的值:(1)log232(2)log2723对数式与指数式互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讲授新课四、对数的性质(12分钟)探究活动1求下列各式的值:(1)lOg41=_0_(2)1g1二_0(3)1og0_71=_0_(4)ln1一0思考:你发现了什么?“1”的对数等于零,即log1-0类比:a0—1a探究活动2求下列各式的值:(1)log55=1(2)lg10-15(3)log0.2=1(4)lne=10.2-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底数的对数等于“1",即loga-1类比:a1=aa探究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后,通过思考,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通过练习与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更能好地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类比、分析、归纳的能力。最后,将学生归纳的结论进行小结,从而得到对数的基本性质。讲探究活动3求下列各式的值:(1)3log,10=10(2)8l鸣6=_6_(3)0.5l%578=78

授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新对数恒等式:aiogaN-N探究活动4课求下列各式的值:⑴log54=4(2)log0.79950.7(3)lg1012=12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对数恒等式:10gaan=n负数和零没有对数将学生归纳的小“1”的对数等于零,即log1二0a结论进行小底数的对数等于“1”,即10ga二1a结,从而得到结对数的基本性对数恒等式:alogaN=N质。对数恒等式:loganna(10分钟)巩固指数式与巩1、课本P80练习对数式的互固2、提高训练化,巩固对数练(1)已知x满足等式logbog(logX)]=0,求532的基本性质及习10gl值其应用。(2)求值:log6.25+lg—+lne~e2.5100归(3分钟)总结是一堂纳1、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寸数的概念课内容的概小一般地如果a(a>0且a=1)的b次幂等于N,就是括,有利于结学生系统地a"=N,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掌握所学内logN=b强a容。同时,化2、指数与对数的关系将本节内容思纳入已有的

想logaN=b些数指数层底教身教如教3、对数的基本性质负数和零没有对数;对数恒等式:10g3=0'10g/=1alogaN-Nlogan=n,a知识系统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一课时对数的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作业是学生信作一、课本P87习题3.4A组第1、2、3题息的反馈,教业师可以在作业布置二、已知1oga5=x,1oga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