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7课教案_第1页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7课教案_第2页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7课教案_第3页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7课教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鸟和哺乳动物2、动物的分类3、我国的珍惜动物4、用种子繁殖5、不用种子怎样繁殖6、动物的繁殖7、水受热遇冷会怎样8、固体也会热胀冷缩吗9、空气的热胀冷缩10、水的分布11、水结冰了12、水的沸腾13、声音的产生14、声音的传播15、声音的变化16认识和设计乐器17、制作和演奏1、鸟和哺乳动物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鸟和哺乳动物,能分别描述鸟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能认真观察动物,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分别归纳出鸟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发展思维能力调整自己的观点.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如实陈述观察到的现象;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体验动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二、教学内容本课结合学生对鸟和哺乳动物的已有认知,通过观察、比较多种鸟和几种哺乳动物,分别归纳出鸟的共同特征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通过本课教学,可以落实课程标准中“能识别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鸟类、哺乳类)的共同特征”的学习目标。本课有两个科学实践活动。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是“鸟有哪些共同特征”,有四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观察几种鸟,找出它们身体结构的相同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几种鸟的身体外部形态结构,发现它们的身体都有头、颈、躯干、尾、四肢五个部分。鸟的前肢变成翼第二个环节是观察鸟的身体表面,发现都覆盖了羽毛。观察鸟的羽毛,可以发现羽毛有两大类型一正羽和绒羽。观察鸟飞行的图片,可以发现正羽与鸟的飞行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前两个环节是从鸟的整体进行观察,第三个环节是对鸟的局部进行观察。学生可以发现鸟都有角质的喙,用喙取食;鸟都有两只足,足上有鳞片,足的形态结构与鸟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第四个环节是通过上述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第二个科学实践活动是“找出与猫、兔相似的动物的特征”,主要有两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观察绵羊、梅花鹿等动物的身体结构,并与二年级学习过的猫和兔的身体结构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身体都有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根据观察鸟类特征的经验,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身体表面,发现它们都有毛。第二个环节是比较绵羊、梅花鹿、猫和兔等动物喂养后代的相同点,发现它们都用母养后代。拓展与应用部分介绍了几种奇特的哺乳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飞行,如蝙蝠;,如骷鼠;有的生活在水中,如鲸。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对这些动物进行判断。如果学生查找这些动物的资料,可以发现蝙蝠、融鼠身体长毛,蝙蝠、黯鼠、鲸都用母乳喂养后代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一些鸟和哺乳动物的图片及视频资料。.鸟的正羽、绒羽,羊的皮毛,几种鸟和几种哺乳动物的卡片等。(二)学生准备.如果家中饲养了鸽或兔,可以带一只到学校,用于课上观察。搜集一些鸟的羽毛.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四、安全注意事项.学生将鸽和兔带到学校时要用笼子装好,并且注意安全。羽毛用密封塑料袋装好.教学中提示学生有序观察。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提出和聚焦问题.让学生观察单元页图片,播放非洲动物迁徙的照片或视频。提出如下问题和要求单元页图反映了什么场景?你还知道哪些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说说你知道的动物的故事。

.让学生观察课页图,引导学生讲讲牛和牛背鹭的故事。然后提出下列问题牛背鹭是哪一种动物?牛是哪一种动物?这两种动物有什么不同?.谈话:要想比较这两种动物的不同,我们要分别研究它们所属的两类动物都有哪些特征。(二)科学实践活动:鸟有哪些共同特征.观察比较几种鸟的特征。⑴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鸟的图片和带来的鸟的卡片,提出问题我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鸟?这些鸟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比较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相同的部分?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鸟的身体都由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组成。它们的前肢变为了翅膀(翼)(2)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鸟的羽毛:鸟的身体表面都有什么?鸟的羽毛有什么特点?鸟的羽毛与它们的飞行有什么关系?学生观察可以发现,羽毛可以分为正羽和绒羽。在比较正羽、绒羽的不同时,出示鸟飞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再让学生说一说鸟的羽毛与它们飞行的关系⑶出示白尾海雕、啄木鸟和绿头鸭的图片,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共同特征,引导学生比较鸟的喙和足。观察这些鸟的头和足,还能发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鸟的喙有什么相同特点?足有什么相同特点?这些鸟的喙和足为什么不一样?.归纳概括鸟的共同特征。教师可让学生分组采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全班交流,形成鸟的共同特征概念图//颈鸟的共

同特征身体表面

有羽毛正羽绒羽

//颈鸟的共

同特征身体表面

有羽毛正羽绒羽第2课时(三)聚焦问题谈话:通过从整体到局部观察各种各样的鸟,我归纳出了鸟的共同特征。二年级我们观察过猫和兔,了解了它们身体结构的特点和它们的一些共同点,这节课,我们再来观察一些与猫和兔相似的动物,找一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四)科学实践活动:找出与猫、兔相似的动物的特征.观察比较绵羊、梅花鹿的身体特征。⑴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绵羊、梅花鹿的身体特征⑵学生分组观察绵羊、梅花鹿的图片,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用维恩图的形式把它们身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写下来。(3)组内交流,将绵羊、梅花鹿与猫和兔的身体进行比较,获得全组的共识。(4)班级交流,完善绵羊、梅花鹿、猫、兔的身体共同之处。.观察比较绵羊、梅花鹿、猫、兔等动物喂养后代的特点。⑴小组内讨论绵羊、梅花鹿、猫、兔等动物喂养后代有什么特点。(2)全班交流。.归纳概括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像上一节课那样,让学生分组采用思维导图分析归纳,然后全班交流,形成哺乳动物共同特征概念图。用乳汁哺育后代-I—哺乳动物的_身体

共同特征一结构身体表面有毛(五)拓展与应用.提出下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有翅、能飞行的动物都是鸟吗?生活在水中、会游泳的动物都是鱼吗?怎样判断一种动物是不是鸟或者是不是哺乳动物?.教师出示一些奇特的鸟和哺乳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尝试用学习过鸟的共同特征、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来判断它们是不是鸟,是不是哺乳动物。.课外拓展:认识其他的鸟和哺乳动物。2、动物的分类教学目标i.识别常见动物的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两栖类、爬行类、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通过搜集和分析有关动物的信息,获取动物分类的证据。尝试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分类;能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会用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研究结果二、教学内容本课通过观察各种动物的身体结构,结合已有认知,尝试将各种动物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再认识一类动物一昆虫。将动物分入不同的类别后,再按照身体内是否有脊柱,将动物分成两大类。这样,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将他们比较熟悉的一些动物建立一个简单的动物分类体系,从而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的学习目标,同时也进一步落实了“能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昆虫)的共同特征”这一学习目标。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怎样将动物分类”,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观察多种动物,主要是观察它们的身体分别有哪些特征。在观察、描述不同动物身体特征的基础上,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第二个环节是将身体结构相似的动物分为一类。学生可以在第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先分出鸟类和哺乳类,然后再分出鱼类。接着再观察剩下的动物,其中有一些动物身体结构相同,它们的身体都分为头、购腹三部分,购部有三对是,将这些动物分在一类,即昆虫先其余的动物,如果无法分类,可以将它们分入其他类。第三个环节是尝试将已分成几小类的动物分成两大类。通过观察鱼和猫的骨骼,可以发现,它们都有脊柱,而有的动物没有脊柱。因此,可以将是否有脊柱作为分类的标准。第四个环节是将两次的分类整理在一起,用概念图的形式形成一个完整的分类结果。至此,学生可以形成一个简单的动物分类体系。拓展与应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的动物类别(如昆虫、鱼、鸟、哺乳动物)的基础上,补充介绍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教学准备L)教师准备各种动物的卡片,鱼的骨骼标本、猫的骨骼标本等,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视频资料。(二)学生准备.搜集各种动物的图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四、安全注意事项安排学生在课外调查时,要强调安全,要求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教学过程(一)提出和聚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课页图,提出问题: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我们周围还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如蝉、蜜蜂、蚯蚓、壁虎等。这些动物的身体各有什么特征?怎样将它们分类?.学生思考,小组进行讨论,在各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二)科学实践活动:怎样将动物分类.观察多种动物的身体分别有哪些特征。⑴出示多种(如教科书中的8种)动物的图片,提出问题认识这些动物吗?找一找它们的身体分别有哪些特征?(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3)发给学生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比较不同动物的身体,我们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比较,教师巡回指导。(4)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发现。例如动物的身体分为几部分、身体表面情况、运动方式、喂养方式等。.根据动物身体结构的共同特征给它们分类。⑴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类。在这些动物中,哪些动物具有相同的身体结构?将具有相同身体结构的动物分为一类,我们能将这些动物分为几类?下能否给每一类动物起一个名字?在这些动物类别中,哪些是我们研究过的动物类别?哪些没有研究过?没有研究过的动物类别,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哪些共同特征?如果有身体结构与这些动物都不同的动物,我们怎么办?⑵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将分类情况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中⑶汇报交流:介绍本组将这些动物分成了几类每一类有哪些动物,说明理由。.认识昆虫。让学生再观察、比较蝗虫、蝴蝶等的身体结构,描述它们的身体结构特征,建立昆虫的概念。.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柱将动物分成两类。⑴出示鱼和猫等动物的骨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共同之处,即都有脊柱它们是什么动物的骨骼?比较它们的骨骼,我们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吗?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提炼出“脊柱”的概念。(2)教师小结:科学家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3)让学生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柱,将动物分成两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整理分类结果并展示利用学生活动手册,引导学生填写概念图,将两次分类的结果用一个概念图呈现出来(三)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交流他们认识的其他动物⑴谈话: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并且将它们进行了分类。我们还认识哪些其他的动物?⑵学生说出更多动物的名称后,提出问题:我们补充的这些动物,它们属于我们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的动物类别吗?我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类别?.拓展认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⑴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拓展与应用的内容,说说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⑵谈话:很多野生动物由于濒临灭绝而受到了保护,我们不能乱捕滥杀野生动物;野生动物身上有时会带有使人致病的病毒等病原体。因此,禁止食用野生动物。3、我国的珍惜动物一、教学目标.能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知道珍稀动物的名称和分布。.能用科学的词汇、图表等方式记录观察到信息,会陈述证据和研究结果。.能在活动中分工协作,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能倾听同学的发言,乐于完成探究活动。.能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会对动物造成伤害,具有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教学内容本课通过交流查阅的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一些我国的珍稀动物。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人类的一些活动会影响到动物的生存,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本课教学,可以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这一学习目标。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认识我国的珍稀动物”,由四个环节组成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认识一些我国的珍稀动物,了解这些珍稀动物的身体特征、生活地点和习性等。第二个环节是从自己搜集的资料中,重点向同学介绍一种珍稀动物。在介绍时,学生不仅可以详细描述这种珍稀动物的身体特征、生活地点等,也可以介绍它们的生存状况、种群数量以及影响它们种群数量的原因。第三个环节是根据学生汇报的资料进行交流讨论。通过一些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哪些人类行为会对动物的生存产生影响,有什么影响等。第四个环节是进行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通过阅读小资料,学生可以了解野生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等级划分,了解到我国的一些珍稀动物仍然面临灭绝的危险,以激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拓展和应用详细介绍了普氏原羚的野外生存状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珍稀动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人人参与保护,珍稀动物数量才会逐渐多起来。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大熊猫、朱鹏、白暨豚、金丝猴、扬子鳄等动物的相关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人类行为影响动物生存的视频资料、普氏原羚资料等。(二)学生准备课前查阅整理几种珍稀动物的资料,重点研究一种珍稀动物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教学过程(一)提出和聚焦问题.提前一周布置调查任务。谈话:我国有许多珍稀动物。请同学们通过查阅文献、网络、书籍等,搜集整理关于我国珍稀动物及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动物生存的资料.从大熊猫切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⑴引导学生观察课页图,谈话: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深受各国人们的喜爱。请介绍一下我们知道的大熊猫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等情况。⑵引导学生汇报,教师小结。.提出问题:除了大熊猫外,我国还有哪些珍稀动物?(二)科学实践活动:认识我国的珍稀动物.小组交流讨论各自搜集的我国珍稀动物的资料。⑴学生分小组介绍他们搜集的珍稀动物资料,使学生认识多种珍稀动物。(2)如果教科书中的4种动物有学生没有介绍的,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9页进行了解.全班汇报交流。⑴请一些同学分别详细介绍一种珍稀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生存状况等。⑵如果学生没有介绍白豚,让学生浏览教科书第10页,阅读介绍白鳖豚的小资料。.交流讨论: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2)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中的相关内容,然后教师出示更多的相关图片和视频(3)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交流讨论:为保护珍稀动物,我们能做些什么?⑴以学生在前两个环节交流的资料和教科书中的介绍为基础,让学生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2)教师可以介绍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对珍稀动物所起的保护作用。(三)拓展与应用.阅读教科书中的资料,了解普氏原羚的野外生存状况和人们采取的保护措施。.课外研究:进一步了解人们为了保护珍稀动物开展的工作和采取的具体措施。4用种子繁殖一、教学目标.认识一些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常见植物,知道许多植物能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知道传粉是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的一个环节。.会观察和解剖种子,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能列举植物传播种子的实例。.有兴趣探索有关植物用种子繁殖的问题。.增强爱护植物种子,珍惜生命的意识。二、教学内容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这节课可以从单元页中学生熟悉的大自然各种各样动植物的情景开始,让学生提出有关动植物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与动植物繁殖有关且有价值的问题,揭示本单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动植物的繁殖”,然后再聚焦到本课研究的问题:“用种子繁殖”。本课安排了三个科学实践活动。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是“种子的结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先观察不同种子的外部特征对种子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种子的大小、形状、软硬、颜色(花纹)、轻重、表面是否光滑等都不同;再通过解剖几种种子(双子叶),观察种子内部的结构,发现不同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是长成新植物的最主要部分。第二个科学实践活动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先根据生活经验,猜想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再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要让学生了解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基本方法,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通过实验,初步发现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第三个科学实践活动是“研究果实和种子的产生与传播”。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些现象、查找资料和讨论,认识到植物开花、传粉、结果,产生了种子;探讨植物为什么需要通过产生足够多的种子来繁殖后代;了解植物种子的传播形式(靠风和水的力量、动物传播等)。拓展与应用内容介绍了一种能''飞”的果实。通过介绍望天树种子离开母树后是怎样降落的,让学生制作会“飞”的果实模型,感受自然界中植物种子各种各样的奇特的传播方式,增强好奇心。(一)教师准备.几种干的种子,用水浸泡过的菜豆种子,放大镜,镒子。介绍解剖菜豆种子的方法的图片或视频,种子的萌发过程视频、“种子的旅行”视频、望天树果实降落情景视频。.蒲公英、莲蓬、苍耳等植物的果实标本,.制作会“飞”的果实的材料和工具:卡纸、剪刀、透明胶、小球。(二)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四、安全注意事项使用剪刀时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防止受伤。第1课时(一)提出和聚焦问题.(出示单元页)讲述: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许多动植物,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研究有关动植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问题。.(出示课页插图)提出问题:许多植物是靠种子繁殖后代的。关于植物繁殖我们可以研究什么?(交流).揭示课题:种子内部有些什么?为什么能长出幼苗?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用种子繁殖的有关问题。(二)科学实践活动:种子的结构.认识用种子繁殖的植物(出示一盆开花结果的植物)。(1)提出问题:认识这株植物吗?它有上一代吗?它的上一代长什么样?上一代是靠什么繁殖后代的?(2)讲述:植物都有上一代,植物的上一代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许多植物是靠种子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的。(3)讨论交流:请学生举例说出用种子繁殖的植物。(4)小结:种子是植物的一个器官,地球上有许多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有什么不同(1)(出示种子图片)明确观察任务:找一找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2)分发观察材料。(3)观察、记录种子的不同特征。(4)小组讨论、交流。亲):(图(5)全班交流总结: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1)猜测种子的结构(画图,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2)展示、交流学生的猜测。(3)提供浸泡过的菜豆种子,各组尝试解剖种子,观察种子内部的结构。(4)提供解剖和观察种子的工具,借助图片或视频,讲解解剖种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5)交流解剖种皮的体验感受和出现的问题。(6)观察种子内部的结构,并画下来(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7)提出问题:观察种子内部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8)全班交流。(9)小结:虽然种子的外形不同,但种子都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种皮保护里面的胚。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萌发时会发育成根、茎和叶,成为一株新的植物。(三)科学实践活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提出问题:植物的种子通常是处在“休眠”状态不会发芽,在一定条件下种子会“苏醒”进入萌发状态。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学生猜想,教师适时板书:水、空气、温度、阳光、土壤.设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1)提出问题:我们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这些猜测?(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交流并理清实验记录单的记录要点,完善实验方案。(3)(出示教科书中某组实验方法图)讲述:改变一个实验条件,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实验方法叫作“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出示教科书中四组实验方法图)小结:这几组实验是研究什么条件与种子萌发的关系?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个条件进行研究,然后再按照同样的方法去研究其他的条件。.每位学生选择一组对比实验,在教室进行对比实验操作。做好对比实验后带回家继续观察。.(出示学生活动手册)明确实验要求:回家在研究时,要将每天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记录.(出示四组实验结果实物)问题:这是一周前老师做的种子萌发对比实验结果。从实验结果中,我们能发现什么?.讨论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小结:种子在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萌发。.播放视频:种子的萌发过程视频.布置课后任务:课后完成种子萌发条件的对比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下节课让我们探索更多有关种子的奥秘第2课时(四)科学实践活动:研究果实和种子的产生与传播.认识种子的产生。(1)提出问题:植物产生种子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学生回答、交流)(2)(出示油菜开花和蜜蜂采蜜图)提出问题植物产生种子之前要先开花。当油菜开花时,油菜花会引来许多蜜蜂采花蜜。蜜蜂采蜜对油菜结果和产生种子有什么帮助?(学生回答、交流)(3)讲解:蜜蜂传粉可以帮助许多植物结果产生种子,并提高果实与种子的数量和质量,这是许多植物产生更多种子繁殖后代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4)提出下列问题:除了蜜蜂,还有哪些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除了动物帮助植物传粉,还有什么途径实现传粉?(5)学生回答交流(6)(出示油菜开花、结果和种子图)小结:植物产生用于繁殖的种子,要经历开花、传粉、结果并产生种子和种子成熟几个环节。.了解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1)提出问题:一粒油菜种子可以发育成一株油菜,一株油菜能产生成百上千粒种子。植物为什么要产生这么多的种子?植物产生的所有种子都能繁殖成新植物吗?⑵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4)归纳总结:植物产生的种子,有的可能被一些动物食用,有的可能传播到不适宜萌发生长的地方而死亡。因此,植物要产生足够多的种子以提高生存率,保证种群繁衍。(5)列举更多植物产生足够多的种子繁殖后代的事例。.认识果实形态与种子传播方式的关系(1)(出示蒲公英、莲、苍耳图片和实物)提出这些植物的果实有什么奇特之处?间出它们分别是怎样传播的?(2)小组观察并交流。(3)全班交流。(4)归纳:蒲公英的果实很轻,长有白色冠毛,风吹能把种子传播到远处。莲的种子藏在皮坚厚防水的果实里,果实嵌生在能漂浮在水面的莲蓬里,随水流传播到远处。苍耳果实外面长有倒钩的刺,动物经过时容易钩在动物的皮毛上,由动物帮助种子传播到远处(5)交流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6)播放视频:“种子的旅行”。(7)小结:植物种子(果实)的形态与传播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五)拓展与延伸.讲述:望天树生长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高度相当于20多层楼。它的种子传播方式很特别。.播放望天树的果实降落情景视频。.问题:为什么说望天树的果实很特别?(交流).(出示卡纸、剪刀、透明胶、黄豆)讲述:利用材料和工具,做一个能“飞”的果实模型。.学生进行制作活动。.展示作品,并互相评价:比一比哪组果实模型降落的时间长。(六)总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进一步研究:课外坚持观察和记录种子萌发的对比实验。5、不用种子怎样繁殖一、教学目标.知道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繁殖后代。.知道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方法。.能设计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实验,并进行实践研究。.能依据实验获得的信息,运用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植物不用种子是怎样繁殖的。5:有兴趣用根、茎、叶繁殖植物,享受研究成功的乐趣;能坚持管理与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6.认识到运用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植物的繁殖方式。二、教学内容本课是在上一课研究用种子繁殖植物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的有关问题。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根茎叶也能繁殖吗”,分两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个环节是了解学生对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之外,用植物其他部分能不能繁殖、怎样繁殖的已有认知。第二个环节是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繁殖实验。引导学生学习用根、茎、叶繁殖的技术并尝试进行繁殖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在不断探究、不断思索、不断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获取关于植物繁殖的更多信息。本环节分为以下几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用根繁殖的实验。搜集植物的根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信息,认识一些用根繁殖的植物,如甘薯等。尝试用根繁殖植物。第二个活动是用茎繁殖的实验。用茎繁殖的方法主要是打插。搜集植物的茎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信息,认识可以用茎繁殖的一些常见植物,如月季等。尝试用托插法繁殖植物。第三个活动是用叶繁殖的实验。搜集植物的叶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信息,认识一些用叶繁殖的植物,如落地生根等。尝试用叶繁殖植物通过以上研究,再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概括等方法,得出有的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叶繁殖后代的结论,建构比较完整的植物是怎样繁殖的概念;并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拓展与应用部分主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然后让学生查阅更多的关于植物繁殖技术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植物的繁殖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L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月季、柳枝、没发芽和发芽的马铃薯和甘薯、落地生根等。.实验器材和工具:空花盆、土壤、小铲、剪刀、小刀、喷壶。.甘薯大田繁殖的图片或视频。(二)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四、安全注意事项.用植物的茎托插繁殖时,要注意茎上是否有刺,防止刺伤.使用刀剪、小铲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教学过程(一)提出和聚焦问题.(出示竹林和竹笋情景)提出问题:竹子是常见的植物。竹林每年都会长出许多新的竹子,这些竹子是由种子繁殖的吗?竹子主要靠什么繁殖?.讨论、交流。.聚焦本课问题:这节课我们研究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植物(二)科学实践活动:根茎叶也能繁殖吗.交流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的已有认识。(1)提出问题: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植物哪些部分也能进行繁殖?怎样用它们繁殖?列举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的植物。(2)讨论、交流(教师出示有关资料)。(3)(出示马铃薯实物)提出问题:马铃薯是怎样繁殖的?马铃薯是植物的哪个部分?(4)观察马铃薯实物,找出它的特征。(5)交流观察的结果。(6)归纳:马铃薯茎上有芽眼,马铃薯是块茎。(7)(出示叶边缘长出小苗的落地生根实物)学生观察,交流落叶生根是用什么部分繁殖的(8)小结:一些植物不用种子,用根茎叶等器官也能繁殖后代。.用植物根、茎、叶进行繁殖实验。(1)用根进行繁殖。(出示甘薯实物)提出问题:甘薯是植物的哪个部分?甘薯是怎样繁殖的?观看甘薯大田繁殖图片或视频。开展活动:将甘薯的根埋在土里或泡在水里。(2)用茎进行繁殖提出问题:观察月季的茎有什么特征?能不能用月季的茎进行繁殖?怎样繁殖?学生讨论交流提供材料和工具,明确科学实践要求实践:学生选择一种植物的茎,插到疏松潮湿的土壤中小组间互相介绍用茎托插繁殖的技术,对比交流杆插过程的操作是否规范。学生按规范要求重新托插,进行展示与评价。谈话:托插植物的茎后,我们还要做哪些工作?讨论交流。小结:需要管理(摆放位置、防暴晒、防干燥、防冻、防虫等);观察、记录介绍用茎繁殖植物的其他方法。(3)用叶进行繁殖。(出示落地生根图片1提出问题:落地生根可以用什么繁殖后代?怎样繁殖?提供实践材料,指导学生动手进行叶插活动。(4)归纳总结:对有的植物,用适当的技术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这种繁殖方式叫作营养繁殖。(三)拓展与应用.列举可以用植物体的不同部分以及其他方法繁殖后代的例子。.(出示组织培养资料)组织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小结:人类创造出许多种植物繁殖技术,进行植物繁殖。.布置任务:搜集不用种子繁殖植物的新技术。6、动物的繁殖一、教学目标.知道动物通过繁殖后代延续物种。.知道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的主要繁殖方式。.了解鸡蛋的结构和在孵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能列举一些常见的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知道胎生和卵生方式的不同。.对动物繁殖的问题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动物生命诞生的神奇。二、教学内容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研究有关动物繁殖的问题。本课的科学实践是“动物怎样繁殖后代”,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从探讨“青蛙、鸡是怎样繁殖后代的”问题开始,认识卵生动物的繁殖方式。青蛙是由蛙卵发育成蝌蚪的,这是大多数学生比较熟悉的现象。鸡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学生已经知道鸡分为公鸡和母鸡,它们交配后产下鸡蛋,鸡蛋通过母鸡孵化孵出小鸡。这些已有的知识是开展研究鸡蛋结构活动的基础。第二个环节是观察鸡蛋,分为观察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组织学生观察鸡蛋的外部特征。通过观察,可以描述出鸡蛋有坚硬的外壳,形状是一头大一头小、近似椭圆体的卵形;鸡蛋的颜色有白色或深浅不同的土黄色;鸡蛋的大小、轻重不同等。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其他一些鸟产的蛋,比较这些蛋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第二个内容是让学生猜想鸡蛋内部有什么,结构是怎样的,用画图方式表达猜想并交流,了解学生对鸡蛋内部结构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鸡蛋内部的结构,认识鸡蛋内部由蛋白、蛋黄和胚盘构成。通过观察鸡蛋内部的结构,使学生认识鸡蛋(卵)为什么能发育新的动物个体。第三个环节是认识黄牛的繁殖方式。了解黄牛是公牛和母牛交配后在母体内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幼体后产出的。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出胎生动物繁殖时的过程和哺乳行为,进一步丰富哺乳动物的概念。第四个环节是认识卵生和胎生动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建立胎生和卵生的概念。拓展与应用部分是介绍鸡蛋孵化过程。学生通过阅读,初步认识卵生动物(鸡)的卵蛋)在孵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感受到生命诞生的神奇。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生的和熟的鸡蛋、观察鸡蛋内部结构的工具、课件、动物卡片。(二)学生准备有关动物繁殖的资料、学生活动手册、铅笔。升新四、安全注意事项使用工具解剖鸡蛋时要注意安全,并保持环境卫生。五、教学过程(一)提出和聚焦问题.(出示孔雀求偶情景)讲述: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地面上,有的生活在土壤里,有的在天上飞…这么多种类的动物它们是怎样延续种群的?.学生交流。.小结:动物发育生长到一定阶段,雌雄动物经过交配后就会繁殖后代。动物繁殖后代延续物种是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规律。这节课我们研究“动物的繁殖”。.提出问题:不同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怎样的?(二)科学实践活动:动物怎样繁殖后代.了解青蛙和鸡是怎样繁殖后代的。(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提出问题:青蛙、鸡是怎样繁殖后代的?(2)学生交流、发言。(3)小结:青蛙和鸡分别是通过雌雄青蛙、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产出卵繁殖后代的。.观察鸡蛋。(1)观察鸡蛋的外部特征。(2)探究鸡蛋的内部结构,推测各部分的作用。过渡:鸟产的卵的内部是怎样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鸡蛋来认识卵的内部结构猜想:鸡蛋内有什么?画出鸡蛋的内部结构,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学生交流。提出问题:怎样做才能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可以用什么方法和工具打开鸡蛋?学生思考,交流打开鸡蛋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实践:将鸡蛋打开,根据观察画出鸡蛋的内部结构,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讨论交流鸡蛋各部分的功能,认识到其他动物的卵的内部结构与鸡蛋基本相同。.认识胎生繁殖方式(1)提出问题:有没有不是靠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2)学生交流表达。(3)(出示黄牛繁殖图)提出问题:黄牛是怎样繁殖后代的?(4)学生观察、交流小结:像黄牛这样从母体直接生出幼仔的繁殖方叫胎生。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认识卵生和胎生动物的特点提出问题:卵生和胎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三)拓展与应用.阅读:鸡蛋孵化过程发生的变化.问题:动物还有其他繁殖方式吗?7、水受热遇冷会怎样一、教学目标.知道在一般条件下,水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能从水受热遇冷的变化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针对水受热遇冷的变化,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水受热遇冷发生的变化.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与概括等方法,得出液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结论。.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认识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二、教学内容本课要建构的科学概念是“液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本课从水这一最常见的液体出发,设计了“探究水受热遇冷的变化”科学实践活动,包括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组装实验装置。选择实验器材,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组装,这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本实验能力。第二个环节是将实验装置放到热水中,也就是使水受热,观察实验装置中水位的变化现象。第三个环节是将实验装置从热水中拿出后再放入冷水中,也就是使水遇冷,再观察实验装置中水位的变化现象。第四个环节是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通过探讨,学生会发现,是加热与冷却导致了实验装置内水的体积的改变,由此建构水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初步概念。本课的拓展与应用部分包括两个内容。一个内容是引导学生研究其他液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时间允许,应当做一做其他液体的实验。这样,才能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得出液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概念。另一个内容是了解温度计的发明,知道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这属于科学史的内容,可让学生课后阅读。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烧瓶、橡皮塞、玻璃管、烧杯,加颜料的水、热水、冷水(二)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四、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组装实验器材和进行实验操作时,注意玻璃制品易碎,要轻拿轻放,防止损坏。五、教学过程(一)提出和聚焦问题.根据课页,提出下列问题:在壶里加满水后放在灶台上烧,会出现什么现象?水还没有烧开,壶里的水就往外溢。这是怎么回事儿?如果水遇冷,它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围绕上述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将问题聚集到:水受热和遇冷会出现什么变化?(二)科学实践活动:探究水受热遇冷的变化.讨论实验方法,组装实验装置。(1)介绍实验器材的名称和作用。(2)谈话:如果用这些材料组装一个实验装置,研究水受热和遇冷时发生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3)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实验方法。(4)指导学生参考教科书上的图示,组装实验装置。学生活动时,要提醒安全注意事项,特别是对玻璃制品,要轻拿轻放。组装完成后,用胶圈标记玻璃管中的水位。.观察水受热后出现的现象。(D提出下列问题如果把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玻璃管中的水位会有什么变化?水位的变化说明什么发生变化?教学过程(2)引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进行讨论,预测实验变化。3)学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用胶圈标记玻璃管中的水位。(4)实验后讨论:通过实验,发现了什么?.观察水遇冷后出现的现象。(1)引导学生预测:如果再把实验装置放入置冷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预测记录下来。(2)学生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3)实验后讨论:通过实验,发现了什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1、提出下列问题在上面的实验中,随着受热,实验装置中的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随着遇冷,实验装置中的水位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实验装置中的水受热或遇冷,水位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水位的升高或降低,是水的总量变多或减少了吗?(2)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围绕上述问题思考、讨论,并交流和表达。(3)得出结论:像实验中观察的那样,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变化叫作热胀冷缩;也就是说,在一般条件下水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三)拓展与应用1.研究其他液体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提出猜想: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他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2)讨论实验方法。我们还可以研究哪些液体?怎么做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将盛有不同液体的实验装置,分别先后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出现什么现象就能证明自己的观点?(3)引导学生迁移研究水受热遇冷的方法用酒精、橙汁、酱油和食用油等液体进行实验。⑷实验后讨论: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5)归纳、推理:水、酒精、食用油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人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液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8、固体也热胀冷缩一、教学目标.能描述固体一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能设计实验,研究铜球、铝棒以及其他金属受热遇冷的变化,并能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探究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表现出兴趣。.能举例说出生产和生活中,与固体热胀冷缩性质有关的现象,或利用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实例。二、教学内容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初步了解了热胀冷缩这一概念。在本课,将围绕“固体受热遇冷有变化吗”这一科学实践活动,探究铜、铁、铝等金属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包括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讨论固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引导学生依据生活经验与观察,阐明自己对固体是否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认识。第二个环节是做铜球通过铁环的实验。根据铜球受热和遇冷后能否通过铁环的现象,得出铜球是否有热胀冷缩性质的结论。第三个环节是用简单电路装置,检测其他金属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扩展研究对象,用铁、铝等其他金属进行实验,得出其他金属是否有热胀冷缩性质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用归纳法概括:在一般情况下,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本课的拓展与应用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交流、认识生活中与固体热胀冷缩性质有关的现象,以及利用了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一些实例,从而从金属扩展到其他固体,认识固体一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L铜球、配套的金属环,酒精灯、火柴,每组1份。2.铝棒、铁棒等金属棒,简单电路,铁架台、酒精灯、火柴,每组1份。(二)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四、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按照规范使用酒精灯,实验中要防止烧伤、烫伤。.实验前要准备湿毛巾,万一发生酒精泼洒燃烧,要及时用湿毛巾盖灭。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提出和聚焦问题.根据课页,提出下列问题铁道上的钢轨看起来十分平整,其实每两根钢轨之间都有缝隙。工人施工的时候为什么不把它们连接紧密?钢轨也会热胀冷缩吗?.围绕上述问题,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二)科学实践活动:固体受热遇冷有变化吗.提出下列问题:钢轨是固体,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固体受热或遇冷会有什么变化?我们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研究铜球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教师演示并说明:这是一个刚好能通过这个金属环的铜球(证明铜球直径小于圆环)。提出问题,引导实验如果用这个铜球和金属环做实验,看铜球是否热胀冷缩,怎么做?实验中观察什么现象?(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用酒精灯把铜球加热二三分钟,观察这时铜球能不能通过金属环。再把铜球放入冷水中冷却,观察这时铜球能不能通过金属环实验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用手触摸加后的铜球,以免被烫伤!(3)引导学生对上面的情况下铜球能否通过金属环进行预测,再做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4)实验后,引导学生讨论:我们的预测是什么?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5)小结:实验证明,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2课时.研究其他金属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D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其他金属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2)教师演示简单电路装置:电路中有一根铝棒,这根铝棒略微短了一点点儿,不能使电路接通。提出问题,引导实验:如果将铝棒加热,电路中的小灯泡会有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再用冷水将热铝棒冷却,小灯泡又会出现什么现象,这说明铝棒有什么变化除了铝棒,我们还可以研究哪些金属?(3)引导学生对上面的情况进行预测,再分组实验,将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中。(4)实验后,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5)归纳结论:实验证明,铜、铝、铁等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回顾课页呈现的现象,解释铁路上的钢轨之间为什么要预留缝隙。.交流讨论:除了金属,其他固体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拓展与应用.提出问题: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与固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有关?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应用到了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现象或实例9、空气的热胀冷缩一、教学目标.认识气体一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与概括等方法,归纳得出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结论。.能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能设计实验,研究空气受热遇冷的变化。.能做风的形成模拟实验,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一些方法。.能举例说出生产与生活中与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有关的现象或实例二、教学内容在前面两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液体和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本课,将引导学生探究气体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从而建构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概念。同时,本课的另一项内容是完成课程标准“3.3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这一学习内容下的学习目标。为此,本课设计了两个科学实践活动。第一个环节是用套着气球的小瓶做实验,观察空气受热和遇冷后的现象。第二个环节是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设计更多的实验,证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三个环节是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气体一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结论;进而结合前两课的学习,用归纳推理的方式得出结论: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二个科学实践活动是探究“风是怎样形成的”,包括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观察、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通过借助纸条、纸蛇等材料间接的观察,以及把手放到蜡烛火焰周围切身的体验,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再结合对空气热胀冷缩性质的认识,理解热空气上升的原因。第二个环节是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在空中上升就是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性质。第三个环节是做风的形成模拟实验。通过观察点燃蜡烛前后,烟的流动路径发生的变化直观地看到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的现象。第四个环节是梳理实验现象,利用空气热胀冷缩、热空气上升等已有认知,解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空气的流动是风的成因。本课的拓展与应用内容是用风的成因来解释海滨地区昼夜的风向是如何变化的。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气球、小塑料瓶、大烧杯、热水、冷水、烧瓶、弯玻璃管、带孔胶塞、红墨水等。.蜡烛、酒精灯、纸蛇、纸条、细线、铁架台、香、火柴、模拟风的形成实验箱等。(二)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日次测已当,,面器异面四、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规范使用酒精灯;点燃蜡烛时,要小心操作,防止烧伤、烫伤.提醒学生不要轻易燃放孔明灯,防止火灾。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提出和聚焦问题.根据课页,提出下列问题:加热装在袋子里的食物时,袋子为什么会鼓起来?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围绕上述问题,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将问题聚焦到:空气受热遇冷会出现什么变化?(二)科学实践活动:研究空气受热遇冷的变化1.用套着气球的小瓶做实验。(1)提出间题:如果把套着气球的小瓶先后放入热水和冷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学生提出预测,并说明理由。(3)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4)尝试解释发生的下列现象:为什么把小瓶放入热水中,气球会鼓起来?需要再放入冷水中,气球又瘪了?(5)初步推想: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更多的实验,观察空气受热遇冷的变化。(1)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思考,设计实验:活动空气会流动,那么用什么容器能把空气装样把起来?怎样知道空气的体积是否发生变化?怎样使空气受热和冷却?(2)学生设计并写出实验方案(3)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分组实验,观可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方法和现象,得出结论。(1)各组汇报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得出的结论。(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归纳推理出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知道液体、固体、气体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我们进一步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通过交流讨论,最后归纳得出: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2课时(三)提出和聚焦问题谈话:在密闭环境下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那么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空气受热遇冷会产同样的现象吗?(四)科学实践活动:风是怎样形成的?.观察开放环境下空气受热后的现象(1)演示实验装备:把纸条或纸蛇用细线悬挂在支架上,下面放着酒精灯或蜡烛。提出下列问题:点燃酒精灯或蜡烛,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2)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纸条飘动、纸蛇转动的现象。(3)讨论:是什么力量使纸条或纸蛇动起来的?.体验热空气的上升(1)提出下列问题:点燃蜡烛或酒精灯时,火焰周围的空气会有什么变化?将手放到蜡烛火焰的侧面和上方不灼手的位置,会有什么感觉?怎样解释出现的现象?(2)学生用手从上往下、从周围向中间慢慢接近蜡烛的火焰,感受火焰周围的空气有什么不同。(3)学生交流实验感受,并尝试进行解释(4)小结: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而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吹动了纸条和纸蛇。.认识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原理。(1)引导学生用热空气的性质,解释热气球和孔明灯在空中上升的原理。(2)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关于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做风的形成模拟实验。(1)谈话:热空气上升以后,周围的空气会发生什么变化呢?风的形成和这些现象有关吗?我们借助实验箱,通过模拟实验进行研究2)提出实验中要观察和思考的问题点燃实验箱外的香,但不点燃箱内的蜡烛,验成香产生的烟是怎样流动的?同时点燃香和蜡烛,香产生的烟又是怎样观察流动的?怎样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3)学生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出烟的流动路径.梳理实验现象,解释风的成因。(1)提出下列讨论、交流的问题:蜡烛被点燃以后,烟的流动路径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点燃蜡烛后,实验箱内外的温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点燃蜡烛后,烟的流动路径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2)引导学生结合实验观察和记录,讨论和交流,对风的成因形成初步认识。(3)小结: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后,蜡烛附近的空气被加热会上升,这时实验箱外的冷空气就流进来,补充热空气上升留下的空间。于是,空气在水平方向流动起来就形成了风。(五)拓展与应用1、提出问题:据观测,在海滨地区,白天陆地上的气温比海面上的高;而到夜晚,海面上气温比陆地上的高。据此,我们能推测海滨地区白天与夜晚的风向吗?2.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思考以下问题,并判断风向。白天和夜晚,海滨地区的陆地和海面,哪里气温高、哪里气温低?由此形成的空气流动的方向是怎样的?由此判断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是怎样的?讨论与交流,得出结论。10、水的的分布一、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情况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能针对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这一问题,提出假设,并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分析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在探究地球上水的分布的活动中,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样方法进行研究,体会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创新乐趣。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力量。7.了解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并节约用水。二、教学内容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思考除了江河以外,地球上还有哪些地方有水。再通过趣味估算、资料查阅等活动,围绕着“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哪里”这科学实践活动,建构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的概念。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分为两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个环节是基于实践活动,估算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情况。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是一个基本常识,四年级的很多学生对此已有所了解,这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上也能比较直观地观察到。本课让他们通过抛接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贴橡皮泥等趣味性的活动,搜集证据,定量地对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做出估算。第二个环节是了解地球陆地表面的水体类型。学生大都知道除了海洋,地球陆地上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但对冰川、地下水等离生活较远的水体类型以及大气中也存在着水,可能认识不足。教科书中提供了若干典型水体的图片和文字作为提示,希望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能举例说出更多的水体类型,从而对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本课的拓展与应用部分是引导学生强化对水是生命之源的认识,同时通过数据对比,对地球上的总水量、淡水量以及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量,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知道人类生活离不开淡水、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这一学习目标。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充气的塑料地球仪,或者去掉底座的地球仪,每组1份。.橡皮泥、A4纸等,每组1份.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二)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四、安全注意事项做抛接地球仪的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打闹,以免伤到自己和他人。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提出和聚焦问题根据课页,提出问题课页图呈现的是什么?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水?地球上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地球陆地表面除了河流和湖泊,还有哪些类型的水体。.围绕上述问题,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科学实践活动: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哪里?.探究海洋和陆地分别占据了地球表面多大的面积?(1)提问: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我们可以观察到,地球上大部分的水分布在海洋中。但怎样知道海洋和陆地分别占据了地球表面积化的多少?(2)讨论是否能利用地球仪来证明(3)做抛接地球仪的活动,估算地球上海陆面积比。①明确活动方法出示一个柱状图表,表上有两个柱,分别代表“海洋”和''陆地",每个柱划分成很多接小格。(或者用画“正”字等其他方式进行记录。)会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学生做记录员。位学生将地球仪投掷给另一位学生。这接到地球仪的学生,手不动,观察自己右手拇指所按的位置是海洋还是陆地,然后告诉记录员。记录员在柱状图中代表“海洋”或“陆地”的柱上用笔涂满一格。(或者画上“正”字的一笔,代表一次。)一再次投掷地球仪,重复上述过程。重复操作,每个小组抛接地球仪的次数至少达到100次。统计拇指按在海洋或是陆地的总次数。②学生按照要求活动③分析统计结果。提问:抛接地球仪100次中,右手拇指有多少次所按的位置是海洋?有多少次所按的位置是陆地?右手拇指按在海洋上的位置比在陆地上的位置次数多,这说明了什么?(因为地球仪上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因此右手拇指按在海洋上的概率比按在陆地上的概率大。)将各个小组统计的次数加起来,分析全班总和的数据中,右手拇指按在海洋的次数和按在陆地的次数分别是多少,占总次数的百分数分别是多少?(海洋的次数/总次数约等于70%,陆地的次数/总次数约等于30%)o得出结论:地球上海洋的的面积,海陆面积比为7:3,即地面积大于陆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4)做粘贴橡皮泥活动,估算地球上海陆在地纸片面积比①明确活动方法每个小组发12张面积总和相当于地球仪个表面积的“橘子瓣”轮廓纸片。学生用橡皮泥把地球仪上的陆地部分粘纸贴住。把粘贴在地球仪陆地部分的橡皮泥轻轻在揭下来,再粘贴在“橘子瓣”轮廓纸片上。(注意,在此过程中,要提示学生尽量不要挤压橡皮泥,保持橡皮泥的厚度不变。看一看,粘贴在地球仪陆地部分的橡皮大泥能粘贴多少份这样的“橘子瓣”轮廓纸片。②学生按照要求活动③分析统计结果粘贴在地球仪陆地部分的橡皮泥大约粘贴了4瓣“橘子瓣”轮廓纸片。由此得出结论:陆地部分大约占整个地球的4/12=1/3,而海洋部分大约占整个地球的2/3。(5)根据上述活动,得出对地球上海陆分布情况的认识。第2课时.认识地球上有哪些类型的水体。(1)提问:地球上除了海洋,还有哪些地方有水呢?请小组之间交流。(2)小组代表发言,全班进行交流。教师适时补充、启发提问。(3)教师小结:地球表面除了海洋、湖泊、河流和冰川中存在水以外,大气中以及地表以下都有水。(三)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资料,谈一谈对水是生命之源的理解。.教师演示地球上的总水量、淡水量和人类可利用的淡水量的对比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和宝贵性。.学生讨论:生活中如何用水?11、水结冰了一、教学目标.知道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C时,水会结冰。.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4.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标准单位,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3.知道用水温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会做水结冰的实验,能观察并描述水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的状态变化,并能收集温度变化的数据.能用折线图整理并分析水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得出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结化的数据。.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并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力量。二、教学内容人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在第一课,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到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地球哪些类型的水体,并了解到水在自然状态下,有液态、固态和气态三种存在状态。在本课,将引领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收集,探究液态水与固态冰是如何转化的,知道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同时,本课还涉及水温计和温度单位的使用等多项学习目标。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探究水结冰时的温度”,分为四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个环节是准备实验材料,探讨实验方法。参与像本课这样较为复杂的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过程,其中,准备实验材料和组装实验装置就是重要的实验能力之一。同时,通过这一环节,也引导学生了解做水结冰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第二个环节是按照步骤组装实验装置,做实验,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和水温的变化。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结论。第四个环节是认识水结冰时体积变化的情况。按照物质热胀冷缩的一般规律,物质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但水这一物质恰恰相反,也就是水结冰后体积反而是比结冰前变大了。本课的拓展与应用部分是引导学生了解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体积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区分不同形态物体的重要特征。这一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对物体的体积产生一些具体的认识。同时,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活动,需要学生转换思维方式,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纯净水、碎冰、盐、烧杯、试管、水温计和铁架台等,每组1份。(二)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四、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实验中使用玻璃器材时,一定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提醒学生在进行实验观察时,不喧哗、不打闹,注意安全。五、教学过程(一)提出和聚焦问题.呈现课页,提出问题:课页图呈现的是什么现象?什么叫水结冰?水是在什么条件时结冰的?.学生交流讨论。.提出任务:如果研究水的结冰,我们怎样去研究呢?(二)科学实践活动:探究水结冰时的温度.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探讨实验方法(1)引导学生认识实验材料及实验用具,如烧杯试管、水温计、盐、冰块、纯净水、铁架台等。(2)谈话:如果用这些器材制作一个实验装置研水结冰时发生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实验?(3)围绕着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水结冰过程会出现什么现象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方法。.组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1)了解水温计的使用方法,练习用水温计测量水的温度。(2)按照步骤,组装实验装置。在试管里加入大约3毫升的纯净水(标记液面位置),用水温计测量并记录水温。将碎冰倒入烧杯,再撒较多的食盐(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制造低温环境,促进水结冰)。用另一支水温计测量冰与食盐混合后的温度并记录将装有冰盐混合物的烧杯放置在铁架台上。将试管放入烧杯用复夹固定。注意试管的液面应略低于冰盐混合物,能从斜上方观察到液面即可,将水温计的玻璃泡浸入试管的纯净水中,但不能触碰试管的底和壁。将水温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3)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每隔1分钟观测一次试管内的水温和水的状态,并记录。水结冰后还要持续观测一段时间。.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实验完成后,将测得的水温数据标注在学生活动变化手册第11页的水温计图上,再将相邻的点连起来,形成图进水温数据的折线图。观察折线图,总结水结冰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逐有什么规律?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成冰?将观察发现记结录下来。.比较水结冰前后的体积。一般物质受热遇冷时,体积是怎样变化的?比较实验中试管中的水结冰前后的体积,我们有过什么发现,阅读教科书上的小资料,了解水结冰后体积膨胀的原因。(三)拓展与应用.提出问题:什么是体积?怎样测液体的体积?怎样测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如何测这个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卵石的体积?.引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思考。.想办法测量卵石的体积,对体积的概念进一步形成认识。12、水的沸腾一、教学目标.知道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CC时,水会沸腾。.能做水加热实验,能观察并描述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状态变化,并能收集温度变数据。.能用折线图整理并分析水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得出水在什么温度时沸腾的结论。.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调整自己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过程.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并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力量。二、教学内容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在上一课的学习中,通过实验观察、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形式,探究了液态水和固态冰之间的转换条件,知道冰点是0℃。本课将继续探究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之间转换的条件,知道一般情况下,水的沸点是lOOCo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分为四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个环节是组装实验装置,探讨实验方法。通过这一环节,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也让学生了解做水的沸腾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第二个环节是做给水加热的实验,观察并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和水温的变化由于实验过程中既要记录温度的变化,还要观察并记录烧杯内出现的现象,要提示学生做好分工协作。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实验数据。通过绘制从加热到沸腾过程中水温的拆线图,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第四个环节是归纳概括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状态变化和温度变化,得出水在什么温度时沸腾的结论。本课的拓展与应用部分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存在状态,讨论三种状态之间相互转化的现象和条件。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铁架台、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水温计、水、火柴、湿毛巾等,每组1份。(二)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坐星质四、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实验中使用玻璃器材时,一定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提醒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万一酒精泼洒燃烧,要及时用湿毛巾盖灭.提醒学生在进行实验观察时,不喧哗、不打闹,注意安全。五、教学过程(一)提出和聚焦问题.呈现课页,提出下列问题课页图呈现的是什么现象?什么叫水开了?水是在什么温度时开的呢?水开了有什么现象?.学生交流讨论.提出任务:如果研究水的沸腾,我们怎样去研究呢?(二)科学实践活动: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组装实验装置探讨实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实验材料及实验用具,包括烧杯、水温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铁架台等。谈话:如果用这些器材制作一个实验装置研究水加热时发生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实验?围绕着什么叫水沸腾,水在什么条件下会沸腾,水沸腾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现象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方法。(2)组装实验装置。提示组装实验装置的一些注意事项,学生组装实验装置。收集初始的水温和水量数据。(3)明确实验中小组同学分工和观察事项。小组同学怎样分工?实验时应注意什么?实验时应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和记录?.给水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D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每隔2分钟观察并记录水温计上的数据、烧杯内出现的现象以及水量的变化。(2)水沸腾后继续观测2分钟。.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实验完成后,将测得的水温数据标注在学生活动手册第12页的水温计图上,再将相邻的点连起来,形成化形成水温数据的折线图•观察折线图,总结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水在什么温度时会沸腾,状态变化是怎样的。交流实验发现,得出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出现的“水泡”是什么?水是在什么温度时沸腾的?水沸腾的过程中,看到什么现象?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时,温度有什么变化?水量有什么变化(2)教师小结:水在加热过程中,一部分液态水蒸发交成水蒸气;在一般情况下,当水的温度升到100℃C时,水就会沸腾。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是lOOCo(三)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生活中常见的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分别是什么?生活中常见的水的三态相互转化的现象有哪些?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相互转化的条件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拓展与应用的文字,对水的三态变化形成综合认识。.调查了解利用水的三态变化,人们可以做哪些事情。13课声音的产生教学目标.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能针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和假设,并制订研究计划。.能采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通过实验与观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能收集、记录研究声音产生的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主动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对自己的观察进行反思、.积极参与合作性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贡献自己的方会。评价与修正。教学内容我们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的声音,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在生活中,学生很少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本课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认识,引导学生通过研究物体发声时出现的现象,认识声音产生的奥秘。为此,本课设计了两个科学实践活动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是"感受声音"。这一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各种各样的声音现象,感受物体发出的声音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研究与声音有关现象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出物体发出声音与什么现象有关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做铺垫。第二个科学实践活动是"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分为三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个环节是分别使用音叉、音锤、锣和鼓做实验,观察这些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以及说话时将手放在喉部,感受发声时喉部产生的现象。在研究的基础上,归纳物体发声时产生的共同现象一发声体都会产生振动。第二个环节是研究怎样让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这个环节的研究是上一环节研究的延伸。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发现:只要让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这进一步证实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在第三个环节,不仅要求学生对搜集的证据进行分析,还要求通过归纳,找出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即出现振动现象,从而得出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结论本课的拓展与应用部分是了解乐器是怎样发声的。通过观察不同乐器的发声部位以及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一步认识声音是因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对不同乐器的认识与了解,也为后面进一步研究声音的变化以及后续单元设计与制作乐器做一些铺垫。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音叉、音锤、玻璃水槽、队鼓、锣,黄豆、水等2.演奏二胡、古筝、笛子与钢片琴等乐器的视频。(二)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四、安全注意事项.做研究物体发声的实验时,要提醒学生不能用力敲击实验器材,以防损坏实验器材。.提醒学生敲击物体、打击乐器时,不要对着他人的耳朵,防止损害他人的听力..在做吹奏乐器的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吹口部位的卫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才是出研究问题.根据课页,提出问题:・图片中的人们在做什么?器可你还能举出哪些声音的例子?声音里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对于声音你想研究哪些问题?.学生思考与讨论。.根据学生的探讨,提出本课的研究主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二)科学实践活动:感受声音.感受各种各样的声音。弓|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和校园里经常听到的声音,如教科书上呈现的几种声音情景:学生跑步、风吹植物的枝叶、小河流水与鸟儿鸣叫等。教学过程还有哪些声音现象,从声音现象中有哪些体会等.提出探究的问题物体发出声音时有什么现象?或者说与什么现象有关?怎样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三)科学实践活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做各种实验,观察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1)用音锤敲击音叉,然后把音叉放到盛水的水槽中,观察水槽中的水有什么现象。(2)探究说话时喉部有什么现象。说话时将手放在喉部,有什么感觉?先自我感受,再同伴之间相互观察与体验。(3)敲鼓、敲锣,观察鼓、锣发声时有什么现象让鼓、锣等物体发出声音,观察这些物体发声时产生什么现象。怎样让鼓、锣等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更便于我们直观地观察到?为学生提供黄豆、水等物质,引导学生的探究、观察。(4)交流总结。音叉、喉咙、鼓、锣等物体发出声音时分别有什么现象?全班讨论进一步提问:音叉、喉咙、鼓、锣等物体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音叉喉咙、鼓、锣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出声音;这些物体发声时,能够观察到它们在不断地做往复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叫作振动。.探究让发声物体停止发声的方法(1)提问:根据对物体发声原因的初步研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2)学生先讨论实验方法,再进行实验。(3)实验后,讨论并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归纳总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谈话: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观察发现,说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学生分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对声音的产生形成的认识,并说明理由。(3)教师小结:通过研究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以及让它们停止发声的办法,可以归纳出声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