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清代新疆方志中的唐音回响_第1页
诗词研究:清代新疆方志中的唐音回响_第2页
诗词研究:清代新疆方志中的唐音回响_第3页
诗词研究:清代新疆方志中的唐音回响_第4页
诗词研究:清代新疆方志中的唐音回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代新疆方志中的唐音回响新疆方志编撰历史久远,唐代就有《西州都督府图经》问世。至于清代,方志的“资政、教化、存史”功能在治理边疆中进一步凸显。学者们意识到方志除记录地方历史掌故之外,尚有彰明教化、巩固边防之用。成书于嘉庆十二年的《三州辑略》就承载了这一社会历史功能。编者和瑛作序云:“史馆铭勋,儒林作传,以国书等其韵,辨舌齿于微茫;以汉楷和其声,叶羽宫之巨细。”强调了修志的文教一统作用,并在志书中别设“艺文”一门,集中收录清代诗作106题258首,改变了此前清代方志不专设地方文学作品集的体例。入选作者身份各异,民族多样,是新疆文化交融特性的具体体现。所收诗作题材多样,情态纷繁,亦可为清代西北边塞文学之区域代表。一如撰者所云“龙堆瀚海,数千里同轨行车;金岭松塘,几万里置邮传命”,方志艺文在同轨同治的大前提下,充分发挥了弘扬文德、化育地方的诗教功用。和瑛在小序中驰骋想象,追思汉唐,以所选诗作为“青莲之什”的再续。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作者们步入新疆,将文章气骨、盛世风华也一并带入,在浩瀚广阔的天地里书写唐风汉韵。承继盛唐雅音传统:《艺文门》收录了两位特殊作者,分别是《西域图志》的作者与读者。乾隆五十三年夏五月,王芑孙在避暑山庄读完《西域图志》,感慨国家版图辽阔,人民众多,汉唐以来所不能清晰了解的风土人情,在方志之中一一展现,可谓“一旦入我版图,登我掌故,于戏盛矣”,故此写下六十首《西陬牧唱词》。而作为编撰者的褚廷章虽未亲历新疆,但精通和瑛所说“等韵和声”之学,凭借对文献材料的熟悉而得以纂修图志。褚氏分咏南北疆名城十二首,自序“补史乘所未备,且借以咏歌盛烈,窃附于《江汉》《常武》之义云”。《江汉》《常武》之篇,列于《诗经·大雅》之中,是四方安定,文德盛大的象征。清人评褚诗效法元白,卓然大雅,所谓“大雅”,就是唐人关注现实的传统。李白在《古风·大雅久不作》中抒发了躬逢文教兴盛,复作大雅的抱负;唐人樊晃、宋人黄庭坚皆称杜诗为“大雅之音”;白居易推崇杜诗寓合六义,有风雅传统。褚廷璋踵步元白,作品中也续写了唐人的伟大志向。两位作家赞颂国家一统、民族融合功业的时代强音,是对唐人大雅文教的传承与延续。这也是两人未履新疆土地,却能在新疆方志艺文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再现唐人漫游精神:唐人的漫游风气,是唐诗骨力的形成动因之一。与六朝文人相比,唐人登临广阔,境界宏大,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游历之作自成风格。和瑛在《艺文门》小序中列举了司马迁、李白、张载广泛的行旅经历,以之为作品宏大格局的基础。《艺文门》中收录了大量纪行诗歌,一方面符合地方志记录事实的特点,是唐代岑参诗中漫长丝路的时空延伸;另一方面也融汇了唐人的漫游精神,是唐诗真情实感的再现。《艺文门》纪行诗作除描绘通都大邑之外,还保留了唐人以路线描摹和驿路古迹为诗题的特点,与方志融为一体。既有洪亮吉《从乌兰乌素至安济海雪皆盈丈,十余日不见寸土,因纵笔作》这样细致生动的行旅描述;也有秦承恩、颜检,李銮宣三人同题长流水驿站,借水之长流吟诵汉唐以来追求稳定和谐生活的文化思考。这些作品上承岑参《过碛》《经火山》《题铁门关楼》等写实诗题而来,又增添了更多细节,放大了唐人漫游的旅途经历。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是丝路余音不绝的传递证明。唐人边塞诗中有“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豪情,也有“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的苦寂。岑参两次入疆,经历了情感的高低起伏。从“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的怅惘转为“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的豪迈,直至“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的自信。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思,在《艺文门》中亦有延续。颜检《嘉峪关》云“出塞无惆怅,还思塞上翁”,和瑛《驰驿返宿苦水》则说“遥指北庭心胆壮,再尝苦水是甘泉”。清人诗作中的惆怅意味顿减,用更为写实的笔调,抒发了唐诗中固有的壮阔情怀,又增强了教化边陲、建功立业的自信和勇气。续写唐诗边塞奇思:“瀚海阑干百丈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唐诗妙景在方志所收诗作中得以再生。广漠无垠的沙漠,千年不化的积雪,变幻无定的气候,使得初入新疆的诗人们在亲身感知唐代边塞诗写实性的同时,增强了祖国包容万象的自豪情感。颜检诗作中就有着生动的情绪变化,诗人始出嘉峪关时,感慨“极目流沙外,同居化宇中”,虽有认识高度,尚未与实体感知相结合。及至行走在新疆大地之上,才表达了这种感受:“图成西域壮山河,边外严城气概多。蜃海楼台呈色相,汉唐疆宇尽包罗。”作家的实地感受使得唐诗体验愈加真实,复写唐诗情境也就更为自然。洪亮吉《抵巴里坤》“晴天飞雪霰,即已没车轴”,与“胡天八月即飞雪”千载相和;和瑛在描述哈密十三间房至鄯善七克台四百余里的风沙戈壁时,高呼“石飞轻于絮,辎重飘若蓬”,恰是“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唐音写照。除此之外,清代作家们还创作了新的景观。洪亮吉在松树塘看见万松并立,形态如一,写下慷慨高昂的《万松歌》。跨越地区的漫游使得平凡之景在诗人笔下焕发出独特的色彩,激发出作者的壮意,一扫路途遥远带来的颓气。再看丁棻《山市》中“宝光踅向甘泉浴,凭虚变幻迷长空”摇曳多姿的海市蜃楼,已有繁盛之气。这些地理奇观的描摹比起唐诗更为细腻多变,与地方志记录异闻佳景的特色颇有关联,于写实中平添了几分浪漫情致。在清人宗唐风气之下,唐诗影响无处不在,曹麟开《温泉夜雨》“依稀共话巴山夜,剪烛西窗忆往年”,化用李商隐故事;常均《题敦煌古寺》“高城月落飞羌笛,又见春光度玉关”有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影子;褚廷璋《和阗》“唐家风雨汉家烟”,又承接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而来。而“瀚海”“天山”“玉关”“寸心”的唐诗地理意象、词句典故等更是频频出现在方志所收清人诗作之中。在发掘这些唐诗传承元素的同时,我们更应注意到清代边塞诗对唐诗精神的内在承续,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