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中一种隐秘的美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就是最容易感知和判断的上声韵诗。但是,换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同样是著名的唐诗,你还能感知和判断这是上声韵的诗篇吗?杜甫《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诗意图(局部),顾麟士绘。光明图片/视觉中国不过,一旦对照孟浩然的《江上别流人》,你将明白“者”“下”两字都是“马韵”“上声”:“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zhǎ,章也切)。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yǎ)。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xiǎ,胡雅切)。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bǎ)”窥见了此中隐秘,再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zh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xi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xiǎ)。”蒋捷《虞美人·听雨》:“而今听雨僧庐下(xiǎ),鬓已星星也(yǎ)!”以及更早的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xiǎ)。天似穹庐,笼盖四野(yǎ)。”是不是格外悦耳呢?上声韵诗是古典诗词中一个最为特别的类型。比起平声韵、去声韵和入声韵,对今人而言,不少上声韵较难感知和判定。上声韵诗起源甚早,《诗经》中多有上声韵的片段。在著名的《古诗十九首》中,就有5首纯粹的上声韵诗,最为著名者当属《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fǒu,房九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历代研究者之所以较少专门关注上声韵,最大原因在于上声韵在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中,部分字音处于不太确定的位置,有时是上声,有时又是去声。就连“上”“去”二字,本身在《宋本广韵》中也有上声和去声两读。“上”,既可读“时掌切”的shǎng,也可读“时亮切”的shàng。“去”,既可读“羌举切”的qǔ,又可读“丘倨切”的qù。又如“下”,既可读“胡雅切”的xiǎ,也可读“胡驾切”的xià。某字在诗句中是读上声还是去声,完全由此字的字义、在律诗中的位置以及诗韵系列中的读音来作不同判断。一个字义相同的字,为什么会有上、去两音?原因不外两种:一种属于韵书的规范音,一种属于生活中的自然音。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依然存在:“亚(yà)洲”,生活中不少人读作“yǎ洲”,“质(zhì)量”读作“zhǐ量”,“教室(shì)”读作“教shǐ”,尤其是“下载(zài)”,几乎全民读成“下zǎi”等,但是完全不影响正常交流。古代诗人押韵,有的遵守韵书,有的规范音与自然音混用,这就需要阅读者和朗诵者灵活判断。上声韵诗分五言古绝、五言古诗、七言古绝、七言古诗、六言古绝等,词体中也有《蝶恋花》《齐天乐》《卜算子》等一批词调纯用或多用上声韵。如韩翃《章台柳》:“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dǎo):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王维的《辋川集》有好几首高质量的上声韵五言古绝,《鹿柴》更是一首极为著名的上声韵小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shǎng)。”极少有人群走动的空山分外寂静,偶然间传来路人的对话,声音就格外响亮。此后一切复归于寂静。山间的阳光,在强烈的正午直射之后,接近地平线的夕阳,又将柔和的平射的光线再次照耀在树林深处的青苔之上。时间在不经意的流逝,听觉上的寂静和视觉上的阳光,也在变化中完成重复的节奏。不变中有变,变中又有不变。《鹿柴》由此成为人与人、人与鹿共居共享的静谧世界。中国诗史上最著名的一首上声韵的五言古诗,当属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五岳之中,只有泰山可以称“岱”称“宗”。原因在于:泰山位于东方,是以日“代”夜的一天之始,也是以春“代”冬的一年之始。在传统的五行(五方五色)观念中,还可以看成是以东“代”北的开始、以青“代”黑的开始。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禅,就是昭告天地旧的结束,新的开始;旧的失败,新的成功。所以泰山又叫岱宗、岱岳。岱(代)成了泰山的专称,任何山岳不可僭用。宗也是开始与代替。诗中先问:“岱宗夫如何?”注意:诗人询问的是岱宗而不是泰山。紧接答以:“齐鲁青未了。”强调“岱宗”“青”的颜色、新的颜色。青年杜甫在首次仰望泰山之际,首先想到的就是“代”:明确立志要在“诗是吾家事”的祖传诗业的基础上,开创诗国的新格局、新气象。宋人王禹偁说“子美集开新世界”,倒是有意无意说中了杜甫“开宗立代”的深藏心事(杜甫的两个儿子就叫宗文、宗武)。洞悉杜甫的狂傲之后,再读全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里的上声韵在吟哦中拉长,泰山仿佛在声音和想象中变成一个舞台,一个让杜甫可以获取阴阳造化秘密相助的崇高而神圣的通天舞台。东方之行,岱宗之望,诗人的野心与狂想由此而飞凌绝顶,小视天下。唐人诗歌中的上声韵五言古诗,名作较多,《唐诗三百首》一共收录了9首。今人一般不太会以上声的音韵之美来品味上声诗歌,就是由于古今音的变化,对古代的上声已经不能完全了解,因而有所忽略。王维、杜甫此类作品多而美。李白的《大堤曲》则是一首在春暖花开之时约人不至的爱情诗:“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散(sǎn)。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duǎn,徒管切)。”诗中男主人公深情期待的,应该是一位汉水南岸或长江南岸的因故爽约的年轻女子。如果主角就是青年李白,说明李大诗仙也曾被某个小女子放过“鸽子”。中唐有一个不太知名的诗人施肩吾,写有8首七言上声韵绝句,其中3首以极其鲜明的画面感和罕有的夜间音响,成功地描绘了隐士及诗人山居生活的独特细节与体验。《夜岩谣》:“夜上幽岩踏灵草,松枝已疏桂枝老。新诗几度惜不吟,此处一声风月好!”夜上幽岩,所见所感,超越常美,忍不住破例吟诗,大赞一声。《忆四明山泉》:“爱彼山中石泉水,幽声夜落虚窗里。至今忆得卧云时,犹自涓涓在人耳。”《闻山中步虚声》:“何人步虚南峰顶?鹤唳九天霜月冷。仙词偶逐东风来,误飘数声落尘境(jǐng,居影切)。”三诗凸显的都是声音:岩上的,峰顶的,夜里的,自己的,他人的,泉水的,仙鹤的。种种声响与山水风月,在诗歌悠长的上声韵中,化成了一片纯净与寂静。唐诗整首七言上声韵的长篇作品如白居易新乐府《蛮子朝》之类不是太多,佳作尤少。但上声韵夹杂在七言古诗中成为音韵极美的片段,却不难寻见。如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hǒu,胡口切)。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曲折悠扬的诗调,缓缓将读者的想象带入辽远的边庭。整首七言上声韵的长篇宋诗,已经比比皆是。擅长此体的诗人以王安石、苏轼最为突出,而且篇幅相当长,这需要学问与诗情的高度超常才能完美呈现。苏轼《送沈逵赴广南》云:“嗟我与君皆丙子,四十九年穷不死。君随幕府战西羌,夜渡冰河斫云垒;飞尘涨天箭洒甲,归对妻孥真梦耳。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相逢握手一大笑,白发苍颜略相似(xǐ,详里切)。我方北渡脱重江,君复南行轻万里。”两位朋友年岁相同,履历不同,一文一武,一南一北,在面对曾经的苦难与死神威胁之后,“相逢握手一大笑”,再次天各一方,笑迎命运的挑战。上声韵的隐秘与美感,古典文献中所载多有。《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了一个盛传不衰的文学事件:“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xǐ)?’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如果“似”不读xǐ,不与“拟”“起”同为上声韵,那么,这段联句佳话,连押韵都说不上,还有什么值得谢安“大笑乐”的呢?又如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铁路旅客运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乘法-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一个时代歌者的赤子深情-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 咸阳师范学院《专业新闻与深度报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何氏医学院《建筑室内声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高聚物合成工艺及设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文化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2 Were Family!Section B 2a-2b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中山大学《黑白图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唐诗中的中医药知识-PPT幻灯片
- 四川省泸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45张)
- 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全套)
-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 液位测量
- 化学纤维精品课件
- 中式面点师初级(五级)教学计划、大纲
- QC成果构造柱浇筑新技术的研发创新(附图)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BIM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