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上期末总复习课件_第1页
初中历史上期末总复习课件_第2页
初中历史上期末总复习课件_第3页
初中历史上期末总复习课件_第4页
初中历史上期末总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历史总复习(一)七年级上历史总复习(一)1三个历史时期第一阶段: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第二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第一个大一统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220年至589年)是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三个历史时期第一阶段: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2复习向导政治方面(朝代更替、制度建设、改革与措施)经济方面(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状况)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战和、少数民族政权、民族融合)对外关系(对外政策、友好交往)文化方面(科技、文学艺术、思想教育)复习向导3政治方面一、中国主要朝代的更替二、政治制度三、改革与措施政治方面一、中国主要朝代的更替4一、中国主要朝代的更替一、中国主要朝代的更替5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返回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6二、政治制度禅让制世袭制西周分封制秦朝中央集权制秦朝的郡县制二、政治制度禅让制71、禅让制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1.与“禅让制”有关的人是:尧、舜、禹。

2.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

1、禅让制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82、世袭制

1.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开始了。2、世袭制1.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93、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意义1.分封的目的:巩固统治。2.分封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分封的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3、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意义104、秦朝中央集权制

秦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4、秦朝中央集权制

115、秦朝的郡县制秦朝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5、秦朝的郡县制秦朝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12三、改革与措施1、春秋时期:齐桓公和晋文公采取的措施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4、西汉时期:文景之治5、汉武帝的大一统6、孝文帝改革

巩固练习三、改革与措施1、春秋时期:齐桓公和晋文公采取的措施13春秋时期:齐桓公和晋文公争霸采取的措施★齐桓公的措施:①善于用人(任用管仲为相);②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③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④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⑤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胜。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问鼎中原)。春秋时期:齐桓公和晋文公争霸采取的措施★齐桓公的措施:①善于14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改革——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威望:通过“尊王攘夷”或战争树立威望。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15争霸战争的影响

①消极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积极影响: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返回

争霸战争的影响

①消极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16战国时期:商鞅变法①时间:公元前356年。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败地位。④内容和影响:(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战国时期:商鞅变法①时间:公元前356年。17内容与影响内容与影响18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19文景之治1.原因: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2.措施: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②提倡节俭;③重视“以德化民”。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出现在西汉。)文景之治1.原因: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②总结20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思想、军事、外交方面)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思想、军事、外交方面)21孝文帝改革背景、措施、作用背景:北方民族融合成趋势迁都洛阳:根本目的和原因是加强对中原的统治。(由平城迁到洛阳)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背景、措施、作用22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尧传位于舜 B.舜传位于禹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23人类最初并没有自私心理,自私观念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产生的。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说明()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禅让制仍在继续人类最初并没有自私心理,自私观念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产生的24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A、郡县制B、礼乐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25“封建亲戚,以藩[fān]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禅让制D、行省制封建亲戚:将土地分封给亲戚功臣,让他们在各自的土地上建立国家以藩屏周:让这些国家作为藩篱拱卫周朝“封建亲戚,以藩[fān]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26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27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

D.②③④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①书读得好的人

28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1)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2)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C.建立县制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29对于秦国的商鞅变法,不正确的看法是:A.秦孝公变法的坚定决心与商鞅大刀阔斧变法的行动相得益彰B.假如商鞅没有遇到秦孝公,他的治国才能很可能难以施展C.一些旧贵族极力反对变法,说明任何变法都会涉及到利益的重新调整D.商鞅是杰出的政治家,没有他就没有秦国的变法和强大对于秦国的商鞅变法,不正确的看法是:30“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以法治国“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31作业自己总结我们本学期所学的所有战争(共??次战争,要求将战争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特点都以表格形式写出)作业自己总结我们本学期所学的所有战争(共??次战争,要求将战32七年级上历史总复习(一)七年级上历史总复习(一)33三个历史时期第一阶段: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第二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第一个大一统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220年至589年)是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三个历史时期第一阶段: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34复习向导政治方面(朝代更替、制度建设、改革与措施)经济方面(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状况)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战和、少数民族政权、民族融合)对外关系(对外政策、友好交往)文化方面(科技、文学艺术、思想教育)复习向导35政治方面一、中国主要朝代的更替二、政治制度三、改革与措施政治方面一、中国主要朝代的更替36一、中国主要朝代的更替一、中国主要朝代的更替37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返回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38二、政治制度禅让制世袭制西周分封制秦朝中央集权制秦朝的郡县制二、政治制度禅让制391、禅让制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1.与“禅让制”有关的人是:尧、舜、禹。

2.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

1、禅让制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402、世袭制

1.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开始了。2、世袭制1.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413、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意义1.分封的目的:巩固统治。2.分封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分封的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3、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意义424、秦朝中央集权制

秦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4、秦朝中央集权制

435、秦朝的郡县制秦朝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5、秦朝的郡县制秦朝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44三、改革与措施1、春秋时期:齐桓公和晋文公采取的措施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4、西汉时期:文景之治5、汉武帝的大一统6、孝文帝改革

巩固练习三、改革与措施1、春秋时期:齐桓公和晋文公采取的措施45春秋时期:齐桓公和晋文公争霸采取的措施★齐桓公的措施:①善于用人(任用管仲为相);②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③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④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⑤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胜。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问鼎中原)。春秋时期:齐桓公和晋文公争霸采取的措施★齐桓公的措施:①善于46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改革——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威望:通过“尊王攘夷”或战争树立威望。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47争霸战争的影响

①消极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积极影响: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返回

争霸战争的影响

①消极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48战国时期:商鞅变法①时间:公元前356年。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败地位。④内容和影响:(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战国时期:商鞅变法①时间:公元前356年。49内容与影响内容与影响50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51文景之治1.原因: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2.措施: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②提倡节俭;③重视“以德化民”。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出现在西汉。)文景之治1.原因: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②总结52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思想、军事、外交方面)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思想、军事、外交方面)53孝文帝改革背景、措施、作用背景:北方民族融合成趋势迁都洛阳:根本目的和原因是加强对中原的统治。(由平城迁到洛阳)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背景、措施、作用54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尧传位于舜 B.舜传位于禹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55人类最初并没有自私心理,自私观念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产生的。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说明()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禅让制仍在继续人类最初并没有自私心理,自私观念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产生的56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A、郡县制B、礼乐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57“封建亲戚,以藩[fān]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禅让制D、行省制封建亲戚:将土地分封给亲戚功臣,让他们在各自的土地上建立国家以藩屏周:让这些国家作为藩篱拱卫周朝“封建亲戚,以藩[fān]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58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59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