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基因组与基因组学第1页/共161页会计学1基因组与基因组学第1页/共161页第一节原核生物基因组第二节病毒基因组第二章基因与基因组第三节真核生物基因组第四节人类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第1页/共161页第2页/共161页第一节原核生物基因组第二节病毒基因组第二章基因第一节原核生物基因组第2页/共161页第3页/共161页第一节原核生物基因组第2页/共161页第3页/共161页第一节原核生物基因组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二、质粒三、转座因子
第3页/共161页第4页/共161页第一节原核生物基因组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二、质粒三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
什么是原核生物(prokaryote)?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和蓝绿藻等原始生物的总称,是最简单的细胞生物体。第4页/共161页第5页/共16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
第4页/共161页第5页/共161页原核生物基因组DNA较小,一般在106~107bp之间大肠杆菌基因组DNA由4.6×106bp组成,是人类基因组3×109bp的1‰基因数目较少,约含3500个基因原核生物基因组中只有一个DNA复制起点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
第5页/共161页第6页/共161页原核生物基因组DNA较小,一般在106~107bp之间一、原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
2.原核生物的操纵子结构1.原核生物的类核结构3.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第6页/共161页第7页/共16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
2.原核生物的操纵子结构1.原核生物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1.原核生物的类核结构
原核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核结构,基因组DNA位于细胞中央的核区,无核膜将其与细胞质隔开,但能在蛋白质的协助下,以一定的组织形式盘曲、折叠包装,形成类核(nucleoid),也称拟核。第7页/共161页第8页/共16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1.原核生物的类核结构第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第8页/共161页第9页/共16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第8页/共161页第9页/共161页
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2.原核生物的操纵子结构
操纵子结构是原核生物基因组的功能单位
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大多数按功能相关性成簇地串联排列于染色体上。结构基因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调节基因、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共同组成了一个基因表达单位,即操纵子(operon)结构。第9页/共161页第10页/共161页
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2.原核生物的操纵子结构第9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第10页/共161页第11页/共16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第10页/共161页第11页/共161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什么是多顺反子mRNA分子?一个mRNA分子带有几种蛋白质的遗传信息。利用共同的启动子和终止信号,转录的mRNA分子可以编码几种不同的、但多为功能相关的蛋白质。
第11页/共161页第12页/共16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什么是多顺反子mRNA分子?第1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
3.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基因中编码RNA或蛋白质的DNA序列称为结构基因。结构基因中没有内含子,基因是连续的,RNA被合成后不需要经过剪接加工。
第12页/共161页第13页/共16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第12页/共161页第13页/共1多数是单拷贝基因,只有编码rRNA和tRNA的基因有多个拷贝,有利于核糖体的快速组装和蛋白质的急需合成。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编码顺序一般不重叠。
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第13页/共161页第14页/共161页多数是单拷贝基因,只有编码rRNA和tRNA的基因有多个拷贝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基因重叠(geneoverlapping)基因组DNA中某些序列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所共用。基因重叠现象在病毒基因组中普遍存在。第14页/共161页第15页/共16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基因重叠(geneoverlappi1.什么是质粒2.质粒命名的原则3.质粒的分类4.质粒的结构二、质粒5.质粒的生物学特征
第15页/共161页第16页/共161页1.什么是质粒2.质粒命名的原则3.质粒的分类4.质粒的结构二、质粒
1.什么是质粒(plasmid)?细菌细胞染色体以外,能独立复制并稳定遗传的共价闭合环状分子。
第16页/共161页第17页/共161页二、质粒
1.什么是质粒(plasmid)?第二、质粒
2.质粒命名的原则用小写字母p代表质粒,在p字母后面用两个大写字母代表发现这一质粒的作者或实验室名称。
pUC118plasmid编号发现者名字第17页/共161页第18页/共161页二、质粒
2.质粒命名的原则pUC118plasmi二、质粒
3、质粒的分类复制机制严紧型松弛型功能F质粒R质粒Col质粒转移方式接合型可移动型自传递型大小小型(1.5kb~15kb)
大型(60kb~120kb)宿主范围窄宿主谱型广宿主谱型第18页/共161页第19页/共161页二、质粒
3、质粒的分类第18页/共161页第19页/共16二、质粒4.质粒的结构与理化性质质粒的结构三种构型:共价闭环DNA分子半开环DNA分子线性DNA分子第19页/共161页第20页/共161页二、质粒4.质粒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第19页/共161页质粒的理化性质具有核酸分子的一般理化特性:可嵌入某些染料(溴化乙锭)具有较强的抗切割和抗变性的能力二、质粒
第20页/共161页第21页/共161页质粒的理化性质二、质粒
第20页/共161页第21页/共16二、质粒第21页/共161页第22页/共161页二、质粒第21页/共161页第22页/共161页二、质粒第22页/共161页第23页/共161页二、质粒第22页/共161页第23页/共161页二、质粒
5.质粒的生物学特征除酵母杀伤质粒为RNA分子外,已知的所有质粒都是环状超螺旋DNA分子。质粒较小,比较稳定,在实际操作中不易受物理因素的损伤。第23页/共161页第24页/共161页二、质粒
5.质粒的生物学特征第23页/共161页(1)质粒的转移分子量在2.5×107Da以上的质粒可以从供体细胞将一个复本转移给受体细胞,如F质粒和R质粒。分子量在1×107Da以下的质粒一般无自我转移能力。二、质粒
第24页/共161页第25页/共161页(1)质粒的转移二、质粒
第24页/共161页第25页/共1二、质粒
(2)质粒的复制主要由4个遗传控制系统决定复制调控系统分配系统细胞分裂控制系统位点特异重组系统第25页/共161页第26页/共161页二、质粒
第25页/共161页第26页/共161页二、质粒
(3)质粒的选择性标记抗药性基因、营养缺陷型基因、抗重金属基因。
最常见的选择性标记是抗药性基因,即带有一种或多种抗生素的抗性基因,可赋予宿主菌抵抗某种抗生素的能力。
第26页/共161页第27页/共161页二、质粒
(3)质粒的选择性标记第26页/共161二、质粒
(4)质粒的不相容性同一类群的不同质粒通常不能在同一菌株内稳定共存,当细胞分裂时就会分别进入不同的子代细胞,这种现象叫做质粒的不相容性。不同群的质粒(如F和ColEⅠ)可以在同一菌株内稳定共存,这些质粒具有相容性。第27页/共161页第28页/共161页二、质粒
(4)质粒的不相容性第27页/共161页第
转座因子又称转座元件(transposableelement),是一类在细菌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并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的DNA序列。三、转座因子第28页/共161页第29页/共161页转座因子又称转座元件(transposable三、转座因子(一)转座子的分类
(二)转座子的遗传效应第29页/共161页第30页/共161页三、转座因子(一)转座子的分类
(二)转座子的遗传效应第21.插入序列2.转座子3.可转座的噬菌体(一)转座子的分类
三、转座因子第30页/共161页第31页/共161页1.插入序列2.转座子3.可转座的噬菌体(一)转座子的分类三、转座因子
1.插入序列(insertionsequence,IS)
一个转位酶基因两侧的反向重复序列,长度为700~
2000bp。第31页/共161页第32页/共161页三、转座因子
1.插入序列(insertionse三、转座因子2.转座子(transposon,Tn)具有转座酶基因、抗性基因,大小为4500~20000bp。第32页/共161页第33页/共161页三、转座因子2.转座子(transposon,Tn)三、转座因子3.可转座的噬菌体(transposablephage)具有转座功能的温和性噬菌体,能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内。第33页/共161页第34页/共161页三、转座因子3.可转座的噬菌体(transposabl(二)转座子的遗传效应1.引起突变2.引入新基因3.基因重排三、转座因子第34页/共161页第35页/共161页(二)转座子的遗传效应1.引起突变2.引入新基因3.基因重排三、转座因子
1.引起突变转座可引起基因的多种突变
(插入失活、转录终止、缺失和倒位)第35页/共161页第36页/共161页三、转座因子
1.引起突变第35页/共161页三、转座因子
2.引入新基因
某些抗生素的抗性基因第36页/共161页第37页/共161页三、转座因子
2.引入新基因
第36页/共1
3.基因重排
产生具有新的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三、转座因子
第37页/共161页第38页/共161页
3.基因重排
产生具有新的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三、第二节病毒基因组第38页/共161页第39页/共161页第二节病毒基因组第38页/共161页第39页/共161页
第二节病毒基因组病毒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结构简单、不能单独繁殖,只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以保证遗传信息传递的微生物。完整的病毒颗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第39页/共161页第40页/共161页第二节病毒基因组病毒第39页/共第二节病毒基因组一、病毒基因组特征二、DNA病毒三、RNA病毒第40页/共161页第41页/共161页第二节病毒基因组一、病毒基因组特征二、DNA病毒三、RN一、病毒基因组特征1.基因组的碱基组成2.基因组核酸类型
3.基因组中有基因重叠现象4.基因组中具有操纵子结构5.病毒基因可连续也可间断6.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少第41页/共161页第42页/共161页一、病毒基因组特征1.基因组的碱基组成2.基因组核酸类型3一、病毒基因组特征
7.基因组中非编码区少
8.基因组是单倍体
9.相关基因丛集10.病毒基因组含有不规则结构基因,转录出多种mRNA分子第42页/共161页第43页/共161页一、病毒基因组特征7.基因组中非编码区少第42页/共1一、病毒基因组特征
1.基因组的碱基组成病毒基因组结构相对简单,基因数少,所含信息量也少,不同病毒的基因组大小有较大差异。第43页/共161页第44页/共161页一、病毒基因组特征
1.基因组的碱基组成第43页/共1一、病毒基因组特征
2.基因组核酸类型双链DNA;单链DNA
双链RNA;单链RNA
环状分子;线性分子第44页/共161页第45页/共161页一、病毒基因组特征
2.基因组核酸类型第44一、病毒基因组特征
什么是正链病毒?什么是负链病毒?如果基因组序列与mRNA相同,称为正链DNA(+DNA)或正链RNA(+RNA)病毒。如果与mRNA互补,则称为负链DNA(-DNA)或负链RNA(-RNA)病毒。第45页/共161页第46页/共161页一、病毒基因组特征
什么是正链病毒?什么是负链病毒?第45页单链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可直接作为模板功能,翻译出所编码的蛋白质,并复制出病毒核酸,自我组装成为成熟的病毒颗粒,感染宿主细胞。一、病毒基因组特征
第46页/共161页第47页/共161页单链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可直接作为模板功能,翻译出所编码的蛋
3.基因组中有基因重叠现象这种结构的意义在于使较小的基因组能携带较多的遗传信息,使病毒利用有限的基因,编码更多的蛋白质。一、病毒基因组特征
第47页/共161页第48页/共161页
3.基因组中有基因重叠现象一、病毒基因组特征
第一、病毒基因组特征第48页/共161页第49页/共161页一、病毒基因组特征第48页/共161页第49页/共161页一、病毒基因组特征4.基因组中具有操纵子结构
噬菌体ΦΧ174是单链DNA病毒,含A、A*、B、C、D、E、F、G、H、J及K共11个蛋白质基因,但这些基因却只能转录成3个mRNA,其中一个从A基因开始,一个从B基因开始,另一个从D基因开始。第49页/共161页第50页/共161页一、病毒基因组特征4.基因组中具有操纵子结构
二、DNA病毒(一)DNA病毒基因组的一般特点(二)几种典型的DNA病毒第50页/共161页第51页/共161页二、DNA病毒(一)DNA病毒基因组的一般特点(二)几种二、DNA病毒
(一)DNA病毒基因组的一般特点
1.DNA病毒基因组以双链DNA为常见2.DNA病毒的基因组中,不同基因可以不同的链作为转录模板3.几乎所有真核DNA病毒都是在活宿主细胞核内复制第51页/共161页第52页/共161页二、DNA病毒
(一)DNA病毒基因组的一般特点
二、DNA病毒
4.较大的双链DNA病毒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而较小的DNA病毒会在宿主体内诱发肿瘤。5.有的DNA病毒不能直接通过DNA复制过程进行基因组复制,必须先转录出一个RNA中间体(前基因组),然后通过逆转录过程才能完成基因组复制。6.DNA病毒一般比RNA病毒大,生活周期较复杂。
第52页/共161页第53页/共161页二、DNA病毒
4.较大的双链DNA病毒可引起多种严(二)几种典型的DNA病毒
1.SV40病毒基因组2.腺病毒基因组3.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二、DNA病毒
第53页/共161页第54页/共161页(二)几种典型的DNA病毒
1.SV40病毒基因组2.腺病毒二、DNA病毒
1.SV40病毒基因组SV40也称猿猴病毒40(simianvirus40,SV40)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由5243bp组成基因组复制依赖于宿主细胞的酶类而完成基因组中含有早期转录基因和晚期转录基因第54页/共161页第55页/共161页二、DNA病毒
1.SV40病毒基因组第54页/共161二、DNA病毒
第55页/共161页第56页/共161页二、DNA病毒
第55页/共161页第56页/共161页二、DNA病毒
第56页/共161页第57页/共161页二、DNA病毒
第56页/共161页第57页/共161页二、DNA病毒
2.腺病毒基因组腺病毒(adenovirus)颗粒呈球形,直径70nm~90nm,无包膜核心是线性双链DNA,全长36kb
第57页/共161页第58页/共161页二、DNA病毒2.腺病毒基因组第57页/共161页第二、DNA病毒第58页/共161页第59页/共161页二、DNA病毒第58页/共161页第59页/共161页二、DNA病毒
3.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基因组长3.2kb,是带有部分单链区的环状双链DNA分子,两条链长度不等。长链为负链:L(-)长度固定,携带有病毒全部的编码信息。短链为正链:S(+)长度不等,约1.6kb~2.8kb。第59页/共161页第60页/共161页二、DNA病毒3.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第59页/共1二、DNA病毒第60页/共161页第61页/共161页二、DNA病毒第60页/共161页第61页/共161页二、DNA病毒HBVDNA复制周期第61页/共161页第62页/共161页二、DNA病毒HBVDNA复制周期第61页/共161页第6三、RNA病毒(一)基因组的一般特点(二)几种典型的RNA病毒第62页/共161页第63页/共161页三、RNA病毒(一)基因组的一般特点(二)几种典型的RNA病三、RNA病毒
(一)基因组的一般特点1.单链或双链,但以单链RNA为多见
2.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般都在同一条链上,因此病毒RNA链有正负之分3.许多哺乳类逆转录病毒属于单正链双体RNA,含有2个相同的(+)RNA,属于双倍体
第63页/共161页第64页/共161页三、RNA病毒
(一)基因组的一般特点第63页/共161页第三、RNA病毒
4.RNA病毒变异率很高,平均每103~104个碱基中有一个突变5.RNA病毒的复制和转录常常独立于宿主细胞核6.尽管不同RNA病毒的复制方式不相同,但均需经逆转录完成其基因组的复制第64页/共161页第65页/共161页三、RNA病毒
4.RNA病毒变异率很高,平均每10(二)几种典型的RNA病毒1.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基因组三、RNA病毒第65页/共161页第66页/共161页(二)几种典型的RNA病毒1.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2.人类免疫三、RNA病毒1.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病毒呈球型颗粒,直径约50nm,有脂质包膜基因组为单链正链RNA病毒,链长约9.5kb
整个基因组只有一个ORF,编码3011或3010个氨基酸
第66页/共161页第67页/共161页三、RNA病毒1.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第66页/共161页第6三、RNA病毒HCV基因组的两个突出特征:5′末端有一个长度和序列非常稳定的非编码区(UTR),此区是整个基因组中最保守的区域3′端UTR长度取决于病毒的来源第67页/共161页第68页/共161页三、RNA病毒HCV基因组的两个突出特征:第67页/共161三、RNA病毒第68页/共161页第69页/共161页三、RNA病毒第68页/共161页第69页/共161页三、RNA病毒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基因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病原体,属于逆转录病毒。第69页/共161页第70页/共161页三、RNA病毒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基因组第69三、RNA病毒HIV基因组:由2条相同的正链RNA在5′端通过氢键互相连接形成二聚体单链RNA含9749个核苷酸,共有9个基因
3个为结构基因(gag、pol、env)
——编码病毒毒粒的结构蛋白
6个为调控基因(tat、rev、nef、vif、vpr、vpu)第70页/共161页第71页/共161页三、RNA病毒HIV基因组:第70页/共161页第71页/共三、RNA病毒第71页/共161页第72页/共161页三、RNA病毒第71页/共161页第72页/共161页第三节真核生物基因组
第72页/共161页第73页/共161页第三节真核生物基因组
第72页/共161页第73页/共1真核生物的基因组比较庞大,不同生物种间差异很大,分为:细胞核基因组细胞质基因组第三节真核生物基因组第73页/共161页第74页/共161页真核生物的基因组比较庞大,不同生物种间差异很大,第三节真核生物基因组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二、细胞质基因组及其特点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第74页/共161页第75页/共161页第三节真核生物基因组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二、细胞质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细胞核基因组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除配子细胞外,体细胞有两个同源染色体,因此有两份同源的基因组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是基因组遗传信息的载体
第75页/共161页第76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细胞核基因组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第76页/共161页第77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第76页/共161页第77页/共16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一)单顺反子结构(五)不连续复制(二)断裂基因(六)多态性(三)重复序列(七)基因重叠(四)多基因家族与假基因(八)端粒结构
细胞核基因组的特点第77页/共161页第78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一)单顺反子结构(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一)细胞核基因组的特点——单顺反子结构(二)细胞核基因组的特点——断裂基因(三)细胞核基因组的特点——重复序列(四)多基因家族与假基因(五)基因组多态性第78页/共161页第79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一)细胞核基因组的特点——单顺反子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真核细胞结构基因为单顺反子(monocistron)一个结构基因经过转录生成一个单顺反子mRNA分子,翻译成一条多肽链(一)单顺反子结构第79页/共161页第80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真核细胞结构基因为单顺反子(mono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真核细胞的基因为断裂基因(splitgene)
基因组的大部分序列属于非编码区,不编码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或多肽编码区通常为结构基因,在两侧有非编码区,而且在基因内部也有许多不编码蛋白质的间隔序列
(二)断裂基因第80页/共161页第81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真核细胞的基因为断裂基因(split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第81页/共161页第82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第81页/共161页第82页/共16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1.内含子与外显子2.间隔区DNA第82页/共161页第83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1.内含子与外显子2.间隔区DNA第结构基因由内含子(intron)和外显子(exon)间隔排列组成。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1.内含子与外显子第83页/共161页第84页/共161页结构基因由内含子(intron)和外显子(exon)间隔排列内含子是非编码序列,在mRNA的成熟过程中被剪切,对外显子的正常表达可能具有调节作用。外显子是编码序列,在mRNA成熟过程中切去内含子后拼接成完整的序列,成为成熟的mRNA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第84页/共161页第85页/共161页内含子是非编码序列,在mRNA的成熟过程中被剪切,对外显子的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2.间隔区DNA(spacerDNA)真核生物基因之间的编码空白区或转录空白区,一般位于单拷贝的结构基因之侧翼。基因组愈大,间隔区DNA所占的比例愈高。
第85页/共161页第86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2.间隔区DNA(spacerDN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三)细胞核基因组的特点——重复序列1.高度重复序列2.中度重复序列3.低度重复序列第86页/共161页第87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三)细胞核基因组的特点——重复序列1.高度重复序列分为反向(倒位)重复序列与卫星DNA
重复频率可达106以上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随种属而异,约占10%~60%在人类基因组中约占20%复性速率快,复杂度低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第87页/共161页第88页/共161页1.高度重复序列分为反向(倒位)重复序列与卫星DNA反向(倒位)重复序列两个相同顺序的互补拷贝在同一DNA链上反向排列而成发夹式或“+”字形结构回文结构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第88页/共161页第89页/共161页反向(倒位)重复序列两个相同顺序的互补拷贝在同一DNA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第89页/共161页第90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第89页/共161页第90页/共1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卫星DNA(satelliteDNA)一般由2~10bp组成,成串排列碱基序列不同于其他部份,等密度梯度离心可将其与主体DNA分开第90页/共161页第91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卫星DNA(satelliteD高度重复顺序的功能参与复制水平的调节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参与转位作用与进化有关与个体特征有关与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有关
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第91页/共161页第92页/共161页高度重复顺序的功能参与复制水平的调节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2.中度重复序列重复数十~数万次(<105)复性速度快于单拷贝序列,但慢于高度重复序列大多与单拷贝基因间隔排列,少数在基因组中成串排列在一个区域依据重复序列的长度可分为:短分散片段、长分散片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第92页/共161页第93页/共161页2.中度重复序列重复数十~数万次(<105)一、细胞核基因组短分散片段重复序列的平均长度为300bp(一般<500bp)拷贝数可达10万左右,如Alu家族、Hinf家族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第93页/共161页第94页/共161页短分散片段重复序列的平均长度为300bp(一般<500bp)长分散片段平均长度为3500~5000bp,与单拷贝序列间隔排列。大多不编码蛋白质。有些中度重复序列编码蛋白质或rRNA的结构基因,如HLA基因、rRNA基因、tRNA基因、组蛋白基因、免疫球蛋白基因等。
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第94页/共161页第95页/共161页长分散片段平均长度为3500~5000bp,与单拷贝序列间隔3.低度重复序列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或数次复性速度慢在基因组中占50%~80%意义:储存巨大的遗传信息,编码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第95页/共161页第96页/共161页3.低度重复序列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或数次一、细胞核基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四)多基因家族与假基因多基因家族(multigenefamily)由某一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假基因(pseudogene)
多基因家族中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的某些成员。第96页/共161页第97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四)多基因家族与假基因第96页/共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五)基因组多态性
2.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
1.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第97页/共161页第98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五)基因组多态性2.单核苷酸多态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1.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多态性出现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序列中,用某个内切酶水解基因组的某段序列时,在同种的不同个体之间该段序列可能被酶解成长短不等的几个DNA片段。第98页/共161页第99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1.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第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第99页/共161页第100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第99页/共161页第100页/共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2.单核苷酸多态性单个核苷酸的变异,人群中个体差异最具代表性的DNA多态性人类基因组中每1kb就有一个SNP位点,共约300万个第100页/共161页第101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2.单核苷酸多态性第100页/共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变异的4种形式三种颠换:C←→A(G←→T)
C←→G(G←→C)
T←→A(A←→T)一种转换:C←→T(G←→A)转换的频率是颠换的3倍,因此转换是SNP发生的主要原因。第101页/共161页第102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变异的4种形式第10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六)基因重叠(geneoverlapping)基因组DNA中某些序列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所共用的现象。
第102页/共161页第103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六)基因重叠(geneover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七)端粒(telomere)
是真核细胞的染色体末端存在着一种由DNA片段和蛋白组成的独特的结构,对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第103页/共161页第104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七)端粒(telomere)第1组成端粒的DNA是由(TTGGGG)n所组成的非编码重复序列。组成端粒的蛋白质有两种,一种与单链富含G的端粒DNA结合,另一种与双链的端粒DNA结合。
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第104页/共161页第105页/共161页组成端粒的DNA是由(TTGGGG)n所组成的非编码重复序列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端粒的主要作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防止染色体的重组及末端被降解。端粒酶(telomerase)
一种核糖蛋白酶,具有逆转录酶活性,其本质是可催化端粒延长的RNA-蛋白质复合物。第105页/共161页第106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端粒的主要作用二、细胞质基因组及其特点
两类细胞器能够携带遗传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称为细胞器基因组
这些遗传物质独立于细胞核基因组外自行复制和表达,又称为染色体外基因组。
叶绿体基因组只存在于绿色植物中线粒体基因组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真核生物中。第106页/共161页第107页/共161页二、细胞质基因组及其特点两类细胞器能够携带遗传物质:第10二、细胞质基因组及其特点线粒体基因组DNA(mitochondrialDNA,mtDNA)双链环状超螺旋分子人类mtDNA由16569
bp组成编码:12srRNA,16srRNA22种tRNA13条与细胞氧化磷酸化有关的多肽链第107页/共161页第108页/共161页二、细胞质基因组及其特点线粒体基因组DNA(mitochon二、细胞质基因组及其特点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点母系遗传突变率较核DNA高10倍左右遗传密码与通用的遗传密码有所区别
mtDNA突变导致的主要疾病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氨基糖甙诱发的耳聋、衰老等
第108页/共161页第109页/共161页二、细胞质基因组及其特点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点第108页/共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
基因组结构基因组DNA中不同功能片段的分布基因组结构与染色体数目、结构和形态有关第109页/共161页第110页/共161页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基因组结构第109页/共161页第11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一)人类染色体与疾病(二)基因结构与疾病第110页/共161页第111页/共161页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一)人类染色体与疾病(二)基因结构与疾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一)人类染色体与疾病核基因组存在于染色体,人类的染色体组(单倍体)约有3万个结构基因。染色体发生数目异常或微小的结构改变,会导致相应的基因数量与结构的异常,而引起疾病。第111页/共161页第112页/共161页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一)人类染色体与疾病第111页/共16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
1.染色体数目、结构和形态
2.染色体数目畸变与疾病多倍体和多倍性异倍性或非整倍性三体性和单体性
3.染色体结构异常与疾病第112页/共161页第113页/共161页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1.染色体数目、结构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二)基因结构与疾病基因结构异常一般指基因突变,即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数目发生改变,包括点突变,缺失、重复、插入等。第113页/共161页第114页/共161页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二)基因结构与疾病第113页/共161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二)基因结构与疾病1.单基因病2.多基因病3.疾病基因与疾病相关基因第114页/共161页第115页/共161页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二)基因结构与疾病1.单基因病2.多基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1.单基因病血红蛋白病、苯丙酮尿症、原发性痛风······第115页/共161页第116页/共161页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1.单基因病第115页/共162.多基因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实体瘤
······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第116页/共161页第117页/共161页2.多基因病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第116页/共161页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3.疾病基因与疾病相关基因疾病基因该基因的突变可引起某种疾病疾病相关基因与某种疾病相关第117页/共161页第118页/共161页三、基因组结构与疾病3.疾病基因与疾病相关基因第117页/共第四节人类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118页/共161页第119页/共161页第四节人类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第118页/共161页第第四节人类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一、人类基因组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第119页/共161页第120页/共161页第四节人类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一、人类基因组二、人类基一、人类基因组
人类基因组包括细胞核内的核基因组和细胞质内的线粒体基因组
正常体细胞(二倍体)基因组包括二个核基因组和多个线粒体基因组
第120页/共161页第121页/共161页一、人类基因组人类基因组包括细胞核内的核基因组和细胞质内的
人类基因组的组织特点:
功能相似或相关的基因常常散在地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基因组中各个基因之间差异极大一、人类基因组第121页/共161页第122页/共161页人类基因组的组织特点:一、人类基因组第121页/共16各个基因的大小差异很大(从数百个bp到数百个kb不等)基因组含重复序列,大多为非编码,与编码序列相间排列每个结构基因都有单独的调控序列一、人类基因组第122页/共161页第123页/共161页各个基因的大小差异很大(从数百个bp到数百个kb不等)一、人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genomeproject,HGP)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三)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延伸——后基因组计划第123页/共161页第124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genomep二、人类基因组计划(一)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美国于1990年10月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欧洲、日本、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中国相继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行列第124页/共161页第125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第124页/共二、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于1994年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最初的经费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863”高科技计划最初的研究项目:
中华民族基因组中若干位点基因结构的研究重大疾病相关基因定位、克隆、结构与功能研究第125页/共161页第126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于1994年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第125二、人类基因组计划1999年9月起,我国承担了人类基因组1%的测序任务2001年8月26日,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的绘制工作宣告完成第126页/共161页第127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1999年9月起,我国承担了人类基因组1%二、人类基因组计划2003年4月14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已完成的序列图覆盖人类基因组的99%,精确率达到99.99%,进度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多2004年10月,公布人类基因组完成图
第127页/共161页第128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2003年4月14日,中、美、日、德、法、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第128页/共161页第129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第128页/共161页第129页/共161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1.遗传图2.物理图3.序列图4.基因图第129页/共161页第130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1.遗传图2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1.遗传图
DNA遗传标志第一代RFLP
第二代VNTR、STR
第三代SNP
第130页/共161页第131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1.遗传图第130页/共161页第131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二代DNA遗传标志小卫星VNTR微卫星STR具高度多态性,提供更大的信息量第131页/共161页第132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二代DNA遗传标志第131页/共161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三代DNA遗传标志(SNP)人基因组中,每1000个碱基即会出现单个碱基的变异,由这种方式产生的单碱基变异是一种双等位基因多态性标记。第132页/共161页第133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三代DNA遗传标志(SNP)第132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2.物理图测定人类基因组DNA分子的物理长度描述DNA分子两个位点或染色体两个位标之间的实际距离第133页/共161页第134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2.物理图第133页/共161页第134基本原理:人类基因组DNA打碎拼接图距:以Mb、kb作为图距,平均图距100kb路标:以DNA探针的STS序列为路标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134页/共161页第135页/共161页基本原理:人类基因组DNA打碎拼接二、人类基因组构建物理图的主要内容:把含有STS对应序列的DNA克隆片段连接成相互重叠的“片段重叠群(contig)”以STS为路标的物理图与已建的遗传图进行对比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135页/共161页第136页/共161页构建物理图的主要内容: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135页/共16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3.序列图把庞大的基因组分成若干有路标的区域后,进行测序分析第136页/共161页第137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3.序列图第136页/共161页第1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4.基因图内容:鉴别全部基因的位置、结构与功能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确定人类3万多个基因在23对染色体上的位置及其碱基排列顺序第137页/共161页第138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4.基因图第137页/共161页第138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延伸
——后基因组计划第138页/共161页第139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延伸第138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后基因组计划(功能基因组学)序列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具有哪一些功能?生命的整体现象是如何形成的?第139页/共161页第140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后基因组计划(功能基因组学)第139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组研究的重心将转向基因功能,从分子整体水平对生物学功能进行研究,在分子层面探索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奥秘。第140页/共161页第141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组研究的重心将转向基因功能,从分子整大规模的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以及药物基因组的研究已经成为新的热点生物信息技术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核心技术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141页/共161页第142页/共161页大规模的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以及药物基因组的研究已经成为新的两个重要概念:生物信息学:应用计算机技术研究生物信息的一门新生学科将生物遗传密码与电脑信息结合,分析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序列,揭示遗传信息通过查询、搜索、比较、分析生物信息,理解生物大分子信息的生物学意义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142页/共161页第143页/共161页两个重要概念:生物信息学: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142页/共系统生物学:在经典实验生物学、生物大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数学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目标:了解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在特定条件下的相互关系和一定时间内该系统的动力学过程。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143页/共161页第144页/共161页系统生物学: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143页/共161页第14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三)后基因组计划1.功能基因组学2.蛋白质组学3.比较基因组学4.环境基因组学5.药物基因组学6.基因组多态性的研究7.模式生物体基因组研究第144页/共161页第145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三)后基因组计划1.功能基因组学2.蛋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1.功能基因组学从全基因组序列水平研究基因及其产物在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结构与功能关系及活动规律。
第145页/共161页第146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1.功能基因组学第145页/共1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2.蛋白质组学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建立完整的蛋白质文库。第146页/共161页第147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2.蛋白质组学第146页/共16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3.比较基因组学在整个基因组层次上进行跨物种、跨群体的核苷酸序列比较对基因组的大小、数量,特定基因的存在或缺失,基因的位置及排列顺序等进行比较探讨物种的进化、基因功能的演变和基因的调控
第147页/共161页第148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3.比较基因组学第147页/共1614.环境基因组学基因组中环境应答基因的总和。环境应答基因人类对环境暴露的易感性在不同个体中存在遗传背景的差异,某些基因对环境因素的作用会产生特定的反应。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148页/共161页第149页/共161页4.环境基因组学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148页/共16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研究内容:
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类疾病的遗传易感性,阐明环境暴露对易感人群反应的分子机制。
第149页/共161页第150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研究内容:第149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5.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影响药物吸收、转运、代谢、清除等过程中的基因差异进行疾病相关基因、药物作用靶点、药物代谢酶谱、药物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等方面的研究寻找新的药物先导物和新的给药方式,指导临床用药
第150页/共161页第151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5.药物基因组学第150页/共161页第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6.基因组多态性的研究不同群体或个体在对疾病的易感性、抗性及其他生物学性状方面的差别是进化过程中基因组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组多态性的研究对物种的起源、进化、迁徙等具有重要意义第151页/共161页第152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6.基因组多态性的研究第151页/共16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7.模式生物体基因组研究鉴定基因功能最有效的方法是观察基因被阻断或增强后在细胞和整体水平所产生的表型变异利用模式生物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之间的同源性,可以克隆人类疾病基因、揭示基因功能和疾病分子机制、阐明物种进化关系第152页/共161页第153页/共161页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7.模式生物体基因组研究第152页/共1二、DNA病毒
4.较大的双链DNA病毒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而较小的DNA病毒会在宿主体内诱发肿瘤。5.有的DNA病毒不能直接通过DNA复制过程进行基因组复制,必须先转录出一个RNA中间体(前基因组),然后通过逆转录过程才能完成基因组复制。6.DNA病毒一般比RNA病毒大,生活周期较复杂。
第153页/共161页第154页/共161页二、DNA病毒
4.较大的双链DNA病毒可引起多种严二、DNA病毒第154页/共161页第155页/共161页二、DNA病毒第154页/共161页第155页/共161页二、DNA病毒第155页/共161页第156页/共161页二、DNA病毒第155页/共161页第156页/共161页二、DNA病毒第156页/共161页第157页/共161页二、DNA病毒第156页/共161页第157页/共161页2.中度重复序列重复数十~数万次(<105)复性速度快于单拷贝序列,但慢于高度重复序列大多与单拷贝基因间隔排列,少数在基因组中成串排列在一个区域依据重复序列的长度可分为:短分散片段、长分散片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第157页/共161页第158页/共161页2.中度重复序列重复数十~数万次(<105)一、细胞核基因组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五)基因组多态性
2.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
1.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第158页/共161页第159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五)基因组多态性2.单核苷酸多态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端粒的主要作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防止染色体的重组及末端被降解。端粒酶(telomerase)
一种核糖蛋白酶,具有逆转录酶活性,其本质是可催化端粒延长的RNA-蛋白质复合物。第159页/共161页第160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端粒的主要作用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端粒的主要作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防止染色体的重组及末端被降解。端粒酶(telomerase)
一种核糖蛋白酶,具有逆转录酶活性,其本质是可催化端粒延长的RNA-蛋白质复合物。第160页/共161页第161页/共161页一、细胞核基因组及其特点
端粒的主要作用会计学162基因组与基因组学第1页/共161页会计学1基因组与基因组学第1页/共161页第一节原核生物基因组第二节病毒基因组第二章基因与基因组第三节真核生物基因组第四节人类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第1页/共161页第2页/共161页第一节原核生物基因组第二节病毒基因组第二章基因第一节原核生物基因组第2页/共161页第3页/共161页第一节原核生物基因组第2页/共161页第3页/共161页第一节原核生物基因组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二、质粒三、转座因子
第3页/共161页第4页/共161页第一节原核生物基因组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二、质粒三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
什么是原核生物(prokaryote)?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和蓝绿藻等原始生物的总称,是最简单的细胞生物体。第4页/共161页第5页/共16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
第4页/共161页第5页/共161页原核生物基因组DNA较小,一般在106~107bp之间大肠杆菌基因组DNA由4.6×106bp组成,是人类基因组3×109bp的1‰基因数目较少,约含3500个基因原核生物基因组中只有一个DNA复制起点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
第5页/共161页第6页/共161页原核生物基因组DNA较小,一般在106~107bp之间一、原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
2.原核生物的操纵子结构1.原核生物的类核结构3.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第6页/共161页第7页/共16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
2.原核生物的操纵子结构1.原核生物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1.原核生物的类核结构
原核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核结构,基因组DNA位于细胞中央的核区,无核膜将其与细胞质隔开,但能在蛋白质的协助下,以一定的组织形式盘曲、折叠包装,形成类核(nucleoid),也称拟核。第7页/共161页第8页/共16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1.原核生物的类核结构第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第8页/共161页第9页/共16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第8页/共161页第9页/共161页
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2.原核生物的操纵子结构
操纵子结构是原核生物基因组的功能单位
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大多数按功能相关性成簇地串联排列于染色体上。结构基因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调节基因、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共同组成了一个基因表达单位,即操纵子(operon)结构。第9页/共161页第10页/共161页
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2.原核生物的操纵子结构第9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第10页/共161页第11页/共16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第10页/共161页第11页/共161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什么是多顺反子mRNA分子?一个mRNA分子带有几种蛋白质的遗传信息。利用共同的启动子和终止信号,转录的mRNA分子可以编码几种不同的、但多为功能相关的蛋白质。
第11页/共161页第12页/共16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什么是多顺反子mRNA分子?第1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
3.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基因中编码RNA或蛋白质的DNA序列称为结构基因。结构基因中没有内含子,基因是连续的,RNA被合成后不需要经过剪接加工。
第12页/共161页第13页/共16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第12页/共161页第13页/共1多数是单拷贝基因,只有编码rRNA和tRNA的基因有多个拷贝,有利于核糖体的快速组装和蛋白质的急需合成。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编码顺序一般不重叠。
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第13页/共161页第14页/共161页多数是单拷贝基因,只有编码rRNA和tRNA的基因有多个拷贝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基因重叠(geneoverlapping)基因组DNA中某些序列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所共用。基因重叠现象在病毒基因组中普遍存在。第14页/共161页第15页/共161页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基因重叠(geneoverlappi1.什么是质粒2.质粒命名的原则3.质粒的分类4.质粒的结构二、质粒5.质粒的生物学特征
第15页/共161页第16页/共161页1.什么是质粒2.质粒命名的原则3.质粒的分类4.质粒的结构二、质粒
1.什么是质粒(plasmid)?细菌细胞染色体以外,能独立复制并稳定遗传的共价闭合环状分子。
第16页/共161页第17页/共161页二、质粒
1.什么是质粒(plasmid)?第二、质粒
2.质粒命名的原则用小写字母p代表质粒,在p字母后面用两个大写字母代表发现这一质粒的作者或实验室名称。
pUC118plasmid编号发现者名字第17页/共161页第18页/共161页二、质粒
2.质粒命名的原则pUC118plasmi二、质粒
3、质粒的分类复制机制严紧型松弛型功能F质粒R质粒Col质粒转移方式接合型可移动型自传递型大小小型(1.5kb~15kb)
大型(60kb~120kb)宿主范围窄宿主谱型广宿主谱型第18页/共161页第19页/共161页二、质粒
3、质粒的分类第18页/共161页第19页/共16二、质粒4.质粒的结构与理化性质质粒的结构三种构型:共价闭环DNA分子半开环DNA分子线性DNA分子第19页/共161页第20页/共161页二、质粒4.质粒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第19页/共161页质粒的理化性质具有核酸分子的一般理化特性:可嵌入某些染料(溴化乙锭)具有较强的抗切割和抗变性的能力二、质粒
第20页/共161页第21页/共161页质粒的理化性质二、质粒
第20页/共161页第21页/共16二、质粒第21页/共161页第22页/共161页二、质粒第21页/共161页第22页/共161页二、质粒第22页/共161页第23页/共161页二、质粒第22页/共161页第23页/共161页二、质粒
5.质粒的生物学特征除酵母杀伤质粒为RNA分子外,已知的所有质粒都是环状超螺旋DNA分子。质粒较小,比较稳定,在实际操作中不易受物理因素的损伤。第23页/共161页第24页/共161页二、质粒
5.质粒的生物学特征第23页/共161页(1)质粒的转移分子量在2.5×107Da以上的质粒可以从供体细胞将一个复本转移给受体细胞,如F质粒和R质粒。分子量在1×107Da以下的质粒一般无自我转移能力。二、质粒
第24页/共161页第25页/共161页(1)质粒的转移二、质粒
第24页/共161页第25页/共1二、质粒
(2)质粒的复制主要由4个遗传控制系统决定复制调控系统分配系统细胞分裂控制系统位点特异重组系统第25页/共161页第26页/共161页二、质粒
第25页/共161页第26页/共161页二、质粒
(3)质粒的选择性标记抗药性基因、营养缺陷型基因、抗重金属基因。
最常见的选择性标记是抗药性基因,即带有一种或多种抗生素的抗性基因,可赋予宿主菌抵抗某种抗生素的能力。
第26页/共161页第27页/共161页二、质粒
(3)质粒的选择性标记第26页/共161二、质粒
(4)质粒的不相容性同一类群的不同质粒通常不能在同一菌株内稳定共存,当细胞分裂时就会分别进入不同的子代细胞,这种现象叫做质粒的不相容性。不同群的质粒(如F和ColEⅠ)可以在同一菌株内稳定共存,这些质粒具有相容性。第27页/共161页第28页/共161页二、质粒
(4)质粒的不相容性第27页/共161页第
转座因子又称转座元件(transposableelement),是一类在细菌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并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的DNA序列。三、转座因子第28页/共161页第29页/共161页转座因子又称转座元件(transposable三、转座因子(一)转座子的分类
(二)转座子的遗传效应第29页/共161页第30页/共161页三、转座因子(一)转座子的分类
(二)转座子的遗传效应第21.插入序列2.转座子3.可转座的噬菌体(一)转座子的分类
三、转座因子第30页/共161页第31页/共161页1.插入序列2.转座子3.可转座的噬菌体(一)转座子的分类三、转座因子
1.插入序列(insertionsequence,IS)
一个转位酶基因两侧的反向重复序列,长度为700~
2000bp。第31页/共161页第32页/共161页三、转座因子
1.插入序列(insertionse三、转座因子2.转座子(transposon,Tn)具有转座酶基因、抗性基因,大小为4500~20000bp。第32页/共161页第33页/共161页三、转座因子2.转座子(transposon,Tn)三、转座因子3.可转座的噬菌体(transposablephage)具有转座功能的温和性噬菌体,能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内。第33页/共161页第34页/共161页三、转座因子3.可转座的噬菌体(transposabl(二)转座子的遗传效应1.引起突变2.引入新基因3.基因重排三、转座因子第34页/共161页第35页/共161页(二)转座子的遗传效应1.引起突变2.引入新基因3.基因重排三、转座因子
1.引起突变转座可引起基因的多种突变
(插入失活、转录终止、缺失和倒位)第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冬季课件名称
- 冬季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 宣传交通知识课件
- 2025届六安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拆墙工程合同纠纷解决免责责任合同样本
- 2025版产业园区环保节能改造项目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班组安全生产安全评价协议
- 二零二五年WPS合同在线签订与履行服务合同
- 2025版共享租房平台服务标准合同
- 二零二五年企业资源计划ERP-SaaS服务合同
- 财政内部监督制度范本
- 2023全新包干制物业服务合同
- 外卖运营培训手册
- 多学科治疗协作模式
- 青岛离婚协议书
- 眼睑裂伤查房
- 国际税收税收管辖权
- 土石方工程股份分红协议
- 《农药学基础》课件
- yamaha贴片机操作规程
-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