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苏轼作品中的“两面性”—“豪放”与“婉约”目录TOC\o"1-3"\h\u3645一、引言 310907二、苏轼作品中的“豪放” 316988(一)气概非凡——《江城子》 34663(二)大气磅礴——《念奴娇》 41088三、苏试作品中的“婉约” 521641(一)生死别离——《江城子·已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520207(二)人生哲理——《水调歌头》 517065(三)潇洒旷达——《定风波》 64264结语 830037参考文献 9
一、引言苏轼及其词作一直以来就是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选题,其人格、词格的研究更是各个时期苏词研究者们必谈的基本话题,也是一个核心话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者们采用各种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甚至引入一些国外的方法对苏轼人格、词格进行探讨,其研究呈现着阶段化、全面化、纵深化、细致化的一种发展态势,取得了大量丰富的成果。豪放、婉约的提法,无疑首先抹杀了诸多词人词作品的风格多样性和自身的独特个性,强行贴上拓签,你站在这个队里,他站在那个队里。反映治学者缺乏精确的抽象思维和思辨的逻辑分类能力。因为他无法用更精确的学术语言描述研究客体,所以只能采用这种最缺乏精密性的主观感觉词来定义。这种分类的好处在于符合常识,易于为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使人们了解到苏轼以及其词的多样性,为对于苏轼宋词的研究起到了参考借鉴的作用。二、苏轼作品中的“豪放”苏轼作为宋朝的一代文豪,鲜有比肩之人,其性格既豪迈俊逸又奔放不羁感受敏锐,这样天马行空般的个性给李白很像。苏轼在词的发展中,一洗唐代以来宫体词脂粉香泽之气,首创豪放派之先河,可以说,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轼是一座丰碑。苏轼豪放词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方面来说,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和时代的要求促使苏轼去开拓创新。苏东坡的豪放词扩大了词的题材。做到了“无意不可入,无意不可言”,使词这一文体充满了生命力,再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新兴文学形式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北宋初期多数词人的作品,虽初具风雅体貌,但还是局限于传统偏见,依然沿承五代遗风。而柳永采教坊新声和里港谣歌俚曲制作慢词长调,使歌词复与民众接近.虽其内容依然是香词艳语专写男女恋情,但他变旧声为新声,词体恢张,这就为苏轼革新词体和“以诗为词”创造了前提条件。苏轼继承了前人的作风把雄壮豪迈的气概融入婉唱浅吟之中,公然向传统词风挑战.提出了要在词坛上“自是一家”、别树一帜。从而开创了“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的豪放词风。(一)气概非凡——《江城子》苏轼的词在密州时期初步形成了豪放词风。他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功、刚强壮武的英雄气。词人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二)大气磅礴——《念奴娇》苏轼被贬黄州后,写下了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前所未有。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这首词将各种矛盾的思想感情有机的融合在一个整体中;眼前景物与古代人事的融合,渴望功业的积极精神和虚无消极的人生态度的融合,豪迈的气概与超旷的情趣的融合,上下古今,目接神游,以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段对词境做出了最恢弘的开拓。他一锤定音地划入豪放词人的圈子。的确,全词情怀疏旷、意象宏伟。首起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于一身,读之,霎时间,“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壮美,“浪花淘尽英雄”的感慨尽在胸中;接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十三字极写赤壁景色,进一步浓厚椎奇诡丽的意象,如平湖蓄水,为后面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造势。待至此句,则一泻千里,尽吐豪情,畅快淋漓。然而狂则狂矣,深邃不足,于是他笔锋一转,进入畅想,绘尽周瑜的得意潇洒。正在人们瞑瞑遥想、神飞意驰时,他却忽然打住,笔锋又是一落,转到了“早生华发”的身上,一时间,得意与失意,辉煌与落魄,对比何其鲜明,令读者随他一跌,回到沧然尘世,于是“人生如梦”便成了千万人共叹之句、共伤之情。由此可见,苏轼的“豪放”是较他个人而言的,与别人的“豪放”相比,延绵深邃的情感是人所不能及的。三、苏试作品中的“婉约”学界以为苏词的风格是豪放,苏轼是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但是,苏轼的词作不仅“横放杰出”,也有诸多极清空幽秀的作品,风格呈多样化。他的词豪爽旷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清秀淡逸者有之,古雅峭拔者有之,清丽圆转者有之,奇绝艳丽者亦有之。在苏词中,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并不相互排斥。他的一些名作,多刚柔相济,是“刚健含婀娜”。(一)生死别离——《江城子·已卯正月二十日记梦》苏词常以潇洒之笔写出,如不着力而成,世人以为旷达,实则苏词中的悲感最深,如《江城子·已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逄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用白描的手法,不加雕琢的语言表达他对妻子永不能忘的深挚感情。“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以假设相逢之景写出生者死者离别之久,以及生者历经沧桑的感慨,极其沉痛,感人至深,堪称婉约上乘。(二)人生哲理——《水调歌头》苏轼的婉约词在传统婉约词的基础上,将传统婉约词的内容大大扩大了,夫妻情、兄弟情以及朋友情这样庄重、真挚的情感也进入了词中,并注入词人深深的人生思考和哲理。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1076)中秋的密州任上,词前有小序交代了作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在这之前,苏轼曾请求调到与其弟较近的地方为官,可是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然无法实现。又是一年中秋节,政治的失意,亲人的长久不能团聚,心中难免产生抑郁惆怅之感。可是在这首词中我们丝毫感觉不到词人的惆怅,反而是一种超然和放旷。中秋佳节,皓月当空,词人抬头望月,陷入了沉思。此时词人的思绪是很复杂的,与其说是怀念弟弟,还不如说是表达自己的满腔郁愤。毕竟,对于满怀致君尧舜之志的苏轼来说,廷忧边患比亲人团聚要重要的多。所以,这里的明月暗含的是朝廷清明和天下太平,而天宫指代的是朝廷。不知道朝廷现在怎样了,我多希望能回到朝廷为国家出谋划策,可是朝廷中的勾心斗角又是我不愿意的。朝廷之中太难为官了,还不如在地方为百姓做一些实事自在清闲。夜深了,这个时候有许多人和我-样还没有入眠吧。在这样的夜晚,月亮对于不能和亲人团聚的人们来说恐怕更多的是懊恼和怨恨吧,但我们不应该有怨恨,人的悲欢离合正如月的阴晴月缺一样,这是自然规律,自古就难以周全。只希望不能团聚的人们能够健康长寿,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苏轼的“旷达是对政治斗争中失败的超越,是对是非、得失、荣辱的超越;是一种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现实积极参与的反映;是超越后对人性、人生的反思与发现,是一种超越束缚,返归本性的生活态度。而不是对人世的游戏与放纵,不是可笑的疏狂与玩世的潇洒,因为旷达,就可以高视点大境界地观照人生,从而获得一种再度崛起的精神力量;因为旷达,就会在黑暗的氛围中营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派光明。”(三)潇洒旷达——《定风波》他在黄州时所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又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然现象,谈人生哲理。此词写途中遇雨,从寻常小事中见深意。在风雨声中吟啸徐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可见作者在人生路上履险如夷,不为风雨所扰的坦然和坚定。“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身处风雨之中既不觉风雨相扰,雨过之后也不为晴喜。这使人联想到苏轼在政治上所走过的虽是一条风风雨雨、阴晴无常的道路,但他能以乐忧两忘、心平气和的旷达态度泰然处之,晴雨变化也就自然置之度外了。结语我们常说,好作家不可无风格,但我们常常被这种说法迷惑,以为一个作家便只有一种风格、一个流派。其实一个成名作家往往不只有一种风格,单就苏轼词作而言,三百余首词中,豪放词仅占三分之一,婉约词占十之二三。我们不能因为他在豪放上开了先河便说他属于豪放派。事实上,他超越了一种风格的约束,呈现出难觅端倪的多样性。邓乔彬先生曾说:“苏轼所处的时代既已不同于宋初的承平时期,他的胸襟、学养与境遇也使他在词的创作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新创业区物业管理协议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4 公因数 ︳西师大版
-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 除法《练习二》(教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图形的认识 北师大版
- 2025年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化学-四川省金太阳2025届高三2月开学考试试题和答案
- 2025年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5年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一套
- 2025年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5年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
- 运动康复机构跌倒风险管理措施
- 开学安全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一年级珍惜粮食主题班会学习教案
- 残疾人的就业创业与自我发展
- 全套课件-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 医院感染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DBJ33T 1286-2022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控制标准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