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后达标检测24 人体的稳态(一)——稳态与体温调整(建议用时:45分钟)[双基题]1.(2023·宿迁高三模拟)如以下图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2.以下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D.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3.(2023·山东外国语学校模拟)以下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有(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血浆蛋白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4.(原创题)以下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血浆pH的稳定主要通过HCO-、HPO2-等离子来维持3 4组织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可来源于血浆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5.稳态是人体进展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特征是( )A.血浆的酸碱度接近中性,pH为7.35~7.45B.血浆的渗透压低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C100mL12~15gD37℃6.如图为人体内环境局部构造示意图,对该图有关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图中的3和5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O2
3来运输的C35可以相互转化D.在3中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7.以下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B.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C.人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整的结果D.葡萄糖、胰岛素、细胞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8.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需保持相对稳定。以下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尿和汗排泄废物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速率加快9.(2023·贵州黔西南州调研)成年安康小白鼠下丘脑的局部构造被破坏后,其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如以以下图,可能消灭的状况是(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整,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以下事实哪一项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 )A.夏天长期盼在空调房间简洁引起“空调病”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上升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响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 ,耗氧量 ;由于供氧缺乏肌肉组织中 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人的体温是由位于 的 中枢调控的。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 和 系统参与了调整,最终实现稳态。以以下图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答复有关问题:假设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由肠腔进入A中的方式是 。经过A的运输,②可到达身体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最主要的作用是 ,参与该作用的细胞构造有 、 。正常人体内A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多对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 。某人一吃河虾就会腹痛、腹泻,即发生了超敏反响,这是由于在过敏原——河虾的刺激下,由某种细胞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最可能存在于图中 部位。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该物质结合,使上述部位细胞释放出 等物质,引起超敏反响。[提升题]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假设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上升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靠于神经调整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②的蛋白质含量削减将导致③增多C等D.④比①量多,在生命活动中④比①更重要15.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答复有关问题: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 (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填标号)。假设该图为肝脏的局部构造模式图,当患肝炎时,则B端与A端的液体相比,明显增加的物质有 。假设该图为鼻黏膜的局部构造模式图,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 外表的相应抗体结合,最终会使 (填标号)的通透性增加,引起鼻黏膜水肿。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
集中的模型(如以下图,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O,用虚线箭头表示CO
2;不考虑CO
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血浆成熟红细胞内液2 2 2血浆成熟红细胞内液组织液 肝细胞内液组织液肝细胞内液16.以以下图为人体体温调整示意图,请据图答复:图中字母表示的构造名称:A 、B 、C 。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当人体处在40℃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人体受到严寒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这种反射属于 反射。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整,是由于 。(5)体温调整的中枢在 ,感受冷热的中枢在 。体温恒定是 的结果,其重要性表达在通过影响 的活性,进而影响正常生命活动的进展。与上图相反的环境中不会消灭的反响是( )A.体表温度有所下降,而体温保持相对稳定B.骨骼肌和肝脏细胞中线粒体活动加强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含量上升D.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增加产热答案与解析解析:选B。依据题图所示,①由②③④构成,属于细胞外液。②与④可相互渗透,④只能向③渗透,③只能向②渗透,则可推知②为血浆,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以相互渗透,⑤为细胞内液。解析:选A。神经递质和激素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在细胞中发生;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消化道对于多细胞动物而言属于外界环境。解析:选A。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蛋白酶在细胞内或消化道内,呼吸酶在细胞内,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上述物质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解析:选D。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HCO-、HPO2-等离子有关;血浆3 4中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与血浆蛋白、Na+、Cl-有关;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解析:选A。血浆由于HCO-、HPO2-等离子的存在,其pH7.35~7.45,A项正3 4确。血浆的渗透压等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B项错误。血红蛋白的含量不属于内环境的特征,C项错37℃左右,D项错误。解析:C。内环境由三局部组成,O2和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
是由红细胞运输的,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血浆解析:选D。胰蛋白酶由消化腺分泌到消化道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浆蛋白、细胞因子、葡萄糖、胰岛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选BO2
肺等处排泄到体外,而食物残渣的形成过程始终是在消化道内进展的,与内环境稳态无直接关系。解析:选D。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下丘脑是体温调整中枢,假设小白鼠下丘脑局部构造被破坏后,小白鼠不能维持正常体温,其耗氧量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在最适温度时耗氧量最高,D项符合题意。解析:选C。由于空调房间温度较低,使汗腺毛孔收缩,影响排汗等生理过程,同时与外界有较大温差,会引起内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青藏高原上空气淡薄,O2
浓度较低,使大脑等组织细胞缺氧,供给的能量削减,而消灭头昏乏力等病症。人屏住呼吸时,与外界环境不发生气体交换,从而使CO2
大量积存在血浆中,刺激呼吸中枢,进而使呼吸加快,但它不是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由于外界温度过高,使人体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中暑”。解析:(1)人体体温过高时,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增多,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供氧缺乏时,肌肉组织细胞也进展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组织中的乳酸含量上升,从而使人感觉肌肉酸痛。(2)人体体温是由下丘脑的体温调整中枢调控的。(3)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也是一个体温调整的过程。体温调整是指:温度感受器承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体温调整中枢经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所以此过程中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病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响,这种反响有利于抵抗入侵的病毒和病菌,是人体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所以此过程也有免疫系统的参与。答案:(1)增多增大乳酸(2)下丘脑体温调整(3)神经免疫解析:淀粉通过消化后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再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浆。葡萄糖是能源物质,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供给能量。有些人接触到过敏原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抗体。有些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外表。答案:(1)主动运输氧化供能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HCO2 3
与NaHCO3(3)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组织胺解析:D。据图可知: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靠于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故D选项错误。假设饮食过咸,Na+、Cl-进入血浆,会使血浆的渗(包括组织液中的某些大分子)形成淋巴最终集合到血浆中。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组织液中,会使组织液pH降低。解析:选D。据表中信息可知,①是细胞外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生物体内的体液中,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两者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D项错误。解析:此题考察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和相关的模型构建。(1)图中①为细胞内液、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⑤为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与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直接相互进行物质交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2)图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由于组织细胞代谢,B端流出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CO、尿素,同时由于患肝炎,肝细胞通透性增大,因此2谷丙转氨酶可以释放到内环境中。(3)初次进入机体的过敏原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组织细胞的外表,当一样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外表的相应抗体结合,最终会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引起鼻黏膜水肿。(4)留意该概念图是依据内环境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来构建的。成熟红细胞将携带的氧气释放并集中到其细胞外液即血浆中,血浆可以与组织液之间进展物质交换,而组织细胞又可直接与组织液之间进展物质交换,留意实线箭头表示O
,虚线2箭头表示CO。2答案:(1)①与③、②与③③④(2)CO
、尿素、谷丙转氨酶2组织细胞⑤如以下图解析:当人进入严寒的环境中,从神经调整看,皮肤内的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从激素调整看,下丘脑发出的神经冲动还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衢州学院《安装工程计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理工学院《地下空间利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短视频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东软学院《新闻发布理论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地籍测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有限元分析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理工学院《现代加工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图形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黄河交通学院《大型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必修6 项目二 设计制作交通信号灯 教学设计-沪科版(2019)信息技术教材选择性
- 地理-广东省上进联考领航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题和答案
- GB/T 20032-2024项目风险管理应用指南
- 博鳌亚洲论坛:创新报告2024
- 2025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401一516) - 副本
- 2025年高三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梳理中国史部分复习提纲
- 2025年蒙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精神科医疗质控课件
- 护理三基三严习题+参考答案
- 椎间孔镜的手术配合
- 员工互评表(含指标)
- 美国电话区号一览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