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西省萍乡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江西省萍乡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江西省萍乡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江西省萍乡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以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诗风著称于世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

2.《氓》中运用赋这一表现手法的诗句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小说《风波》的中心线索是()

A.辫子B.张勋复辟C.七斤D.九斤老太

4.下列作品不属于巴金的爱情三部曲的是()

A.《雾》B.《雨》C.《电》D.《家》

5.鲁迅《风波》一文的主要社会意义在于()

A.揭露民众的愚昧落后B.揭露帝制余孽的阴谋复辟C.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D.昭示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唤醒民众

6.前半部分议论,后半部分叙事,采用议论与叙事手法并重的文章是()

A.《答司马谏议书》B.《种树郭橐驼传》C.《五代史伶官传序》D.《张中丞传后叙》

7.从编排特点来看,《左传》是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B.国别体史书C.纪传体通史D.编年体史书

8.()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A.《论语》B.《孟子》C.《礼记》D.《中庸》

9.《灯下漫笔》的文体是()

A.小说B.诗歌C.杂文D.通讯

10.下列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黄几复B.白居易C.刘禹锡D.曾巩

11.以下关于林语堂的《失败了以后》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自我为中心,格调闲适B.构思精巧,立意新颖C.语言精辟,富有哲理D.多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1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出自()

A.《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B.《天净沙》(秋思)C.《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D.《声声慢》(寻寻觅觅)

13.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A.辫子事件B.赵七爷的竹布长衫C.九斤老太的唠叨D.张勋复辟

14.人称词中之龙的词人是()

A.范仲淹B.苏轼C.欧阳修D.辛弃疾

15.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语涉双关的句子是()

A.飞星传恨B.柔情似水C.纤云弄巧D.佳期如梦

16.以下属于当代作家贾平凹作品的是()

A.《女神》B.《废都》C.《雨巷》D.《文化苦旅》

17.在余秋雨的散文《洞庭一角》中,被看作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的是()

A.人文关怀B.科举制度C.贬官文化D.山水情怀

18.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最强的部位是()

A.近曲小管B.远曲小管C.集合管D.髓袢升支

19.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下列哪位诗人诗风的评价()

A.孟浩然B.李白C.王维D.陶渊明

20.苏轼《赤壁赋》中借客之口宣泄了()

A.潇洒超脱,返归自然B.精神解脱的达观C.政治失意,人生无常D.积极进取,欲有所为

21.下列作品属于鲁迅的是()

A.《我与地坛》B.《废墟》C.《灯下漫笔》D.《故都的秋》

22.从时空的不断变化和转移,让读者仿佛在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里体会一个游子思乡心情和性情的作品是()

A.张洁《拣麦穗》B.余光中《听听那冷雨》C.史铁生《我与地坛》D.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23.关于《哈姆雷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描述了以丹麦宫廷为背景,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

B.抒发了哈姆雷特对贝娅特丽丝纯真的爱

C.把对社会各阶层的描写同对社会现实的描绘结合起来,逼真地再现出贵族绅士的专横跋扈和普通百姓的辛酸苦辣

D.《哈姆雷特》缺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出自()

A.《孟子》B.《韩非子》C.《论语》D.《庄子》

25.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是()

A.《花间集》B.《漱玉词》C.《敦煌曲子词》D.《稼轩长短句》

26.清代李兆洛在《骈体文钞》中尊《谏逐客书》为()

A.骈体之祖B.诗歌之祖C.奏章之祖D.散文之祖

27.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是()

A.沉郁顿挫B.清新淡雅C.苍凉悲壮D.飘逸奔放

28.郑燮自称六分半书,其()被称为三绝

A.诗、词、赋B.书、棋、画C.诗、书、画D.词、书、画

29.1917年回国,宣扬民主、科学,倡导新文化运动的北京大学教授是()

A.胡适B.鲁迅C.周作人D.蔡元培

30.在《李将军列传》中,先写匈奴射雕者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再写李广还射匈奴射雕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侧面烘托B.铺垫反衬C.相互对比D.前后照应

二、填空题(20题)31.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____

32.寻寻觅觅,____,凄凄惨惨戚戚

33.居处恭,执事敬,____。《樊迟、仲弓问仁》

34.奇文共欣赏,____

35.王实甫《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

36.博学而笃志,____

37.蓬莱文章建安骨,____

38.西宫南苑多秋草,____

39.消化性溃疡光镜下溃疡底部由浅入深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40.《史记》中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本纪、____和____中

41.《诗经》分为____、____、____三部分

42.___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3.《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____

44.泪眼问花花不语,____

45.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

46.王维《山居秋暝》:____,莲动下渔舟

47.高适《燕歌行》:身当恩遇常轻敌,____

48.千金纵买相如赋,____?

49.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从语法角度看是____用法

50.直北关山金鼓震,____。《秋兴八首》(其四)

三、判断题(10题)51.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宏伟壮丽的长篇叙事诗()

A.否B.是

52.巴金的处女作是长篇小说《灭亡》()

A.否B.是

53.《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A.否B.是

54.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杜甫()

A.否B.是

55.《咬文嚼字》一文的中心论点是语言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

A.否B.是

56.《行路难》是一首新乐府,写世路艰难和别离的悲伤()

A.否B.是

57.茅盾曾称赞《百合花》是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

A.否B.是

58.《诗经》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A.否B.是

59.前期以小说创作为主,后期以戏剧创作为主,作品具有浓郁的北京味的作家是巴金()

A.否B.是

60.《条例》规定,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A.否B.是

四、词语解释题(5题)6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62.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滟滟

6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6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65.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五、古文阅读题(2题)66.词中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的典故是()

A.刘备北征时,见到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高大成荫而发的感慨

B.曹操北征时,见到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高大成荫而发的感慨

C.桓温北征时,见到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高大成荫而发的感慨

D.诸葛亮北征时,见到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高大成荫而发的感慨

6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作文题(1题)68.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CC白居易的诗歌以平易晓畅著称,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提倡为君为民而作,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做了深刻批判

2.CC赋就是铺陈直叙,即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C项的意思是:我们梳着总角会宴,彼此言笑晏晏,两小无猜。使用的是赋的表现手法。A、B、D三项都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3.AA《风波》中辫子是封建势力复辟与旧的思想意识束缚的象征,也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

4.DD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电》。《家》属于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5.D《风波》一文深刻地说明了辛亥革命并没有给中国农村带来根本变革,广大民众仍然缺乏民主主义觉悟。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能唤醒民众,是难以成功的,昭示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唤醒民众

6.DD《张中丞传后叙》融议论、抒情、叙事、描写为一体,前半部分议论,后半部分叙事

7.DD《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8.CC《礼记》又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为后人研究古代礼制文明及早期儒家思想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文献资料

9.CC《灯下漫笔》是一篇以抨击封建传统文化和国民奴化心态为主旨的著名杂文

10.D唐宋八大家,包括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

11.AA林语堂的《失败了以后》阐明了作者对失败的看法和失败以后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文章构思精巧,立意新颖,语言精辟,富有哲理,多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以自我为中心,格调闲适是林语堂小品文的创作风格,而非本文的创作风格

12.B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A《风波》一文主要是围绕辫子事件来反映辛亥革命后农民的愚昧麻木的,故全文线索是辫子事件

14.D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明世。其《稼轩词》收六百二十余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冠两宋。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15.CC纤云弄巧一句中,织女能巧织云锦,旧时女子有乞巧的风俗,故说此句语涉双关

16.BB长篇小说《废都》是被誉为鬼才的当代作家贾平凹的作品;《女神》是著名学者、诗人、戏剧家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雨巷》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戴望舒的成名作;《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理论家、散文家余秋雨的作品

17.CC《洞庭一角》一文第一句话便写道: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

18.AA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管腔膜上有大量的微绒毛,所形成的刷状缘大大地增加了重吸收的面积。因此与其他部位的肾小管比较近曲小管重吸收的能力最强

19.C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即王维

20.CC《赤壁赋》中主与客之间的一难一解、相互辩驳,代表了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两个方面: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

21.C史铁生著有《我与地坛》;余秋雨著有《废墟》;郁达夫著有《故都的秋》

22.BB《听听那冷雨》以时空的不断变化和转移,大陆、台湾、美国、过去、今天,交叉重叠,让我们仿佛在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里体会一个游子思乡的心情和性情

23.AA《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人文主义精神。《哈姆雷特》描写的是丹麦宫廷贵族之间的斗争以及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悲剧性爱情。C项是对《堂吉诃德》的说法

24.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5.A《花间集》是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该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题倾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

26.AA清代李兆洛在《骈体文钞》中尊《谏逐客书》为骈体之祖

27.D李白的诗充满浪漫色彩,感情奔放豪迈,想象奇特丰富,辞采瑰玮绚丽,风格飘逸自然

28.CC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其诗、书、画被称为三绝

29.AA胡适在1917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宣扬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等文章,率先从事白话新诗与文学史的写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

30.B

31.归思难收

32.冷冷清清

33.与人忠

34.疑义相与析

35.总是离人泪

36.切问而近思

37.中间小谢又清发

38.落叶满阶红不扫

39.渗出层

40.世家、列传

41.风、雅、颂。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诗经》是一直以来的命题重点,这是由于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决定的。2006、2007年都已连续命题。相关知识点请参考前两年真题的解析

42.小楼昨夜又东风

43.绵绵思远道

44.乱红飞过秋千去

45.蓝田日暖玉生烟

46.竹喧归浣女

47.力尽关山未解围

48.脉脉此情谁诉

49.使动

50.征西车马羽书驰

51.N×《离骚》是一首长篇抒情诗

52.Y

53.Y

54.N×王维的诗中因多有音乐、绘画之美感,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5.N《咬文嚼字》的中心论点是: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56.N×《行路难》是乐府旧题

57.Y

58.N×《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59.N×前期以小说创作为主,后期以戏剧创作为主,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北京味的作家是老舍

60.Y

61.泣:使动用法,使……哭泣

62.滟滟:波光闪烁的样子

63.莩:通殍,饿死的人

64.倾:倾覆,颠覆

65.好:美

66.CC晋朝桓温北征,看见他早年种的柳树已经长得非常粗大,不禁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事见《世说新语·言语》)。此用其事,意思是说,大好的时光白白地流逝,人已衰老,却只能为国势的危殆而忧愁

67.拾柴点燃当蜡烛,经常读书到天明,天生有神力,未成年时,就能拉开三百公斤的弓,还有八石重的弩,向周侗学习射箭,尽数学会了他的本领,可以左右开弓

68.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它形象地说出祸患常积于忽微。一个蚁穴,无足轻重,但若不及时堵塞,能使千里长堤毁于一旦。之所以导致这种结果的产生,是因为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会促使事物性质发生变化。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忽微往往是祸患产生的根源,而在当中起作用的却是一个字——积。生活中,我们往往对一些小事不太在意,认为做与不做、做好做坏都不会影响全局,但事后我们会发现,一个小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以扭转整个局势。当许多件小事叠加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