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发展_第1页
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发展_第2页
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发展_第3页
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发展_第4页
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发展第一页,共49页。目录

2

建筑产业现代化内涵与特征3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创新

4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管理创新5现阶段发展面临问题与对策

1

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与状况第二页,共49页。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与状况第一部分第三页,共49页。

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与状况

2013年10月,俞正声主席主持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提出“发展建筑产业化”的建议,高丽总理

作出重要批示。

2013年12月,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以住宅为重点,

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2014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在发展目标中明

确提出了“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要求。

2014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力推动建筑产业

现代化“。

2014年12月,陈政高部长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新跨越”,

是建设部2015年6个方面努力实现新突破的工作任务之一。1、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提出第四页,共49页。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与状况2、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其意义在于:对于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革命性、根本性和全局性。

革命性:建筑产业现代化是生产方式变革,是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根本性:是解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效率、效益、节能、环保、低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

本途径;是解决房屋建造过程中设计、生产、施工、管理之间相互脱节、生产方式落后

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当前建筑业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短缺以及提高

建筑工人素质的必然选择。

全局性:是推动我国建筑业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转型升级,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节能

减排战略的重要举措。第五页,共49页。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与状况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建造方式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尤其在房屋建造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的传统建造模式还具有普遍性,与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3、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背景第六页,共49页。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与状况问题主要表现在:设计、生产、施工相脱节—生产过程连续性差以单一技术推广应用为主—建筑技术集成化低以现场手工、湿作业为主—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工程以包代管、管施分离—工程建设管理粗放以劳务市场的农民工为主—工人技能和素质低由此造成:房屋建造质量低、产值利润率低、劳动生产率低、整体综合效益低。第七页,共49页。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与状况其根本原因—生产方式落后:技术集成能力低管理方式粗放劳动力素质低生产手段落后传统生产方式房屋建造质量和效益第八页,共49页。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与状况生产方式决定质量效率效益资源环境转变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质量、效率和资源消耗的水平。第九页,共49页。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与状况发展方向明确近两年,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地政府都从各方面都提出了一些列的发展要求。试点效果显著2006年开始设立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以来,目前,全国先后批准了8个产业化试点城市、48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点城市和产业化基地的实施引领了产业化的发展。技术标准完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生产工艺、施工技术等日趋成熟。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已颁布,去年正式开始实施,《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正在报批,计划年内出台。产业聚集凸显以中建总公司、中铁建设集团为代表的建筑业等一大批企业积极主动地开展研发和工程实践,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响应热烈。4、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状况第十页,共49页。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与状况构件厂建设兴起2013年年底统计建成31家,从2014年初到年底大约有20多家,目前全国总计新建预制构件厂近60家左右。

装配式建筑开展据初步调查统计2012、2013年全国的建设量大约在1300万㎡左右。2014年全国建设量大约在2400万㎡左右。鼓励性政策出台北京、上海、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深圳、沈阳等20多个省、市纷纷出台政策。当前发展的特点:建筑产业现代化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建筑产业现代化已得到业界广泛共识。

建筑产业现代化得到各方面大力推动。

建筑产业现代化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第十一页,共49页。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部分第十二页,共49页。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建筑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现代化管理为支撑,以信息化为手段,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对建筑的全产业链进行更新、改造和升级,实现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效益。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是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来改造传统产业。建筑产业现代化内涵丰富、系统性强,涉及技术、经济、管理全方位。1、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第十三页,共49页。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概念1: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主要基于三个方面:首先,从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看:第二,从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工作看: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而新型建筑工业化是生产方式的工业化,是生产方式变革,只有大力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转变生产建造方式,才能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从建筑工业化入手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与当前工作结合更实际、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尤其是对建筑业来说,从转变生产方式这个角度来寻求转型升级,目标更明确,路径更清晰,更容易抓住重点。第十四页,共49页。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第三,从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要求看:

通过发展建筑工业化解决当前建筑业劳动力短缺的现实,使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从而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实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城镇化发展要求建筑业转型升级工程效益质量建筑工业化劳动力短缺现实第十五页,共49页。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概念2: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建筑业的未来发展看,信息技术必将成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必然对传统建筑业的生产方式进行更新、改造和升级,是现代工业和现代建筑业的重要特征,意义深远,范围广范,作用巨大。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设计与施工的融合、设计与产品的融合、设计与管理的融合。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新型”含义:一是,区别以前的建筑工业化;二是,“新”在信息化,是新时期的信息化与建筑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第十六页,共49页。内容传统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方式设计阶段不注重一体化设计设计与施工相脱节标准化、一体化设计信息化技术协同设计

设计与施工紧密结合施工阶段以现场湿作业、手工操作为主工人综合素质低、专业化程度低设计施工一体化

构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

施工队伍专业化装修阶段以毛坯房为主采用二次装修装修与建筑设计同步装修与主体结构一体化验收阶段竣工分部、分项抽检全过程质量检验、验收管理阶段以包代管、专业化协同弱依赖农民工劳务市场分包追求设计与施工各自效益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项目整体效益最大化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概念3: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

传统生产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方式区别第十七页,共49页。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一般来说,产业化是针对整个建筑产业链的产业化,是一个发展过程,是解决全产业链、全寿命期的发展问题,重点解决房屋建造过程的连续性,使资源优化、效益最大化。而工业化是生产方式的工业化,是建筑生产方式的变革,主要解决房屋建造过程中的生产方式问题,包括技术、管理、劳动力、生产资料等,目标更具体。应该说,工业化是产业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工业化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实现产业现代化。因此,产业化高于工业化,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所以说,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是新型建筑工业化。。概念4:“建筑产业现代化”与“建筑工业化”的区别第十八页,共49页。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根据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工业化的要素定义:(对建筑工业化的理解)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是将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生产物的标准化。是指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生产过程的集成化。

是指建筑技术、部品与建造工艺、工法的系统集成。

工程高度组织化。是指用科学管理方法把建造全过程组织起来,使资源优化、整体效益最大化。

生产的机械化。

是指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实现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建造机械化。第十九页,共49页。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方式的工业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设计标准化——以定型设计为基础部品生产工厂化——以工厂制作为条件现场施工装配化——以建造工法为核心结构装修一体化——以建筑设计为前提过程管理信息化——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2、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特征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第二十页,共49页。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两个核心要素——技术与管理技术(生产力)+管理(生产关系)=工业化生产方式3、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第二十一页,共49页。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对两个核心要素的理解和认识

新型建筑工业化≠装配化

新型建筑工业化≠传统生产方式﹢装配化新型建筑工业化

(生产方式)=现代科学技术

(生产力)﹢企业现代化管理(生产关系)新型建筑工业化:没有技术就没有产品,没有管理就没有效益第二十二页,共49页。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4、小结:

建筑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替代和改造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现在不是想不想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而是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工业化浪潮已经把我们推到了必须要面对和改变的前沿。人力成本提高的现实,必然改变依赖农民工的用工方式,促进了农民工向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转型,驱动了建筑业技术升级。信息化的发展,必然打破建筑业的传统分工,带来了资源的重新分配,也改变了各行业、各专业、各生产环节之间相互沟通协作的方式。第二十三页,共49页。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建筑产业现代化决不是在传统生产方式上的修修补补,是生产方式变革。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涵盖建设生产活动的全系统、全产业链、全过程。其生产方式的变革将对现行的体制机制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具有系统性。表现在:首先,是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带来工程设计、技术标准、施工方法、工程监理、管理验收都将发生变化。其次,是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带来管理体制、实施机制的变革,审图制度、定额管理、监理范围、责任主体也都将发生变化。第二十四页,共49页。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创新

第三部分第二十五页,共49页。三、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创新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仅仅是单一技术创新,而产业化重点是房屋建造技术的集成创新。

集成创新不单纯是设计集成,包括设计、生产、施工全过程,并逐步形成集成技术体系。

集成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从专用体系逐步走向社会化的通用体系的发展过程。

企业专用体系的建立是不可跨越的历史阶段,是走向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由之路。第二十六页,共49页。三、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创新房屋建造技术体系1主体结构成套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钢(组合)结构技术2装饰装修成套技术外维护部品装修技术内装修部品集成技术3设施设备系统技术水、暖、电、气、空调、燃气电梯、智能化等系统技术房屋建造集成技术体系:第二十七页,共49页。三、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创新建立完整技术支撑与主体结构技术相适应的预制构件生产工艺标准化、一体化、信息化建筑设计方法一整套成熟适用的建筑施工工法切实可行的检验、验收质量保障措施——与技术体系相适应的支撑条件第二十八页,共49页。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结构类型: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技术——住宅建筑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公共建筑关键技术:

构件深化设计、构件连接技术结构分析: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具有与现浇结构完全等同的整体性、安全性、一致性。三、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创新

2、主体结构技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第二十九页,共49页。三、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创新——主体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内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生产效率现场装配,生产效率高,减少人力成本5-6天一层楼,人工减少50%以上现场工序多,生产效率低,人力投入大需6-7天一层,靠人海战术和低价劳动力工程质量误差控制毫米级,墙体无渗漏、无裂缝室内可实现100%无抹灰工程误差控制厘米级,空间尺寸变形较大部品安装难以实现标准化,基层质量差技术集成可实现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精细化通过标准化、装配化形成集成技术难以实现装修部品的标准化、精细化难以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信息化资源节约施工节水60%、节材20%、节能20%垃圾减少80%、脚手架、支撑架减少70%水耗大、用电多、材料浪费严重产生的垃圾多,大量脚手架、支撑架环境保护施工现场无扬尘、无废水、无噪音施工现场有扬尘、废水、垃圾、噪音第三十页,共49页。三、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创新3、混合结构技术体系(泛工业化建筑)第三十一页,共49页。三、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创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阳台、钢栏杆第三十二页,共49页。编制目的:通过编制《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明确建筑工业化的内涵和生产方式,规范我国工业化建筑的评价和发展要求,引导工业化建筑的设计、建造和管理以及发展方向,促进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方式转变和技术进步,推动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持续、健康发展。编制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设计阶段评价,5建造过程评价,6管理与效益评价。共六部分的条文及条文说明。

三、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创新

4、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第三十三页,共49页。三、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创新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设计阶段(100)0.5管理与效益(100)0.15建造过程(100)0.35标准化设计评价(25)预制率(25)、装配率设计评价(15)集成技术(10)、室内装修评价(15)信息技术应用评价(5)设计深度评价(5)工厂化制作评价(28)装配化施工评价(54)一体化装修评价(23)信息化管理评价(30)综合效益评价(70)第三十四页,共49页。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管理创新第四部分第三十五页,共49页。管理创新的目标:创新发展模式,整合优化整个产业链上的资源,解决设计、制作、施工一体化问题,使其发挥最大化的效率和效益。优化产业链资源,必须要明确产业链的主体,明确哪个环节起核心作用,明确是什么使产业链形成联动。整个产业链的主体、并起核心作用的是——施工建造环节。(总装车间)能够使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实现联动是——技术体系。(控制系统)

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管理创新1、管理创新规划设计住宅开发部品生产构件制作施工建造室内装修管理维护投资策划第三十六页,共49页。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管理创新

企业在建筑工业化中的作用建筑业房地产业工业化建筑追求生产效率生产效益追求经济性、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关心生产过程关心最终产品第三十七页,共49页。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管理创新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多种发展模式并存。目前有以下几种模式: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的资源整合模式;

以万科为代表(技术研发+应用平台+资源整合)。以设计、开发、制造、施工、装修一体化建造模式;

以远大住工为代表。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的施工代建模式。

以中南建设、宇辉等施工企业为代表。以工程总承包(EPC)为龙头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2、创新发展模式第三十八页,共49页。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管理创新设计公司研发中心预制构件厂管理团队与技术培训专业施工队伍专业装修公司专业运输公司专业机电公司专业安装公司专业……公司工程总承包公司(EPC)技术与工法体系工程总承包模式框图第三十九页,共49页。发展阶段

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管理创新发展阶段社会化程度低专业化分工未形成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分工合作第四十页,共49页。一是,要突破先期成本提高的瓶颈。二是,要突破管理体制上的瓶颈。三是,要突破企业管理运行机制上的瓶颈。四是,要突破生产活动过程中利益链上的瓶颈。

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管理创新

3、管理创新的瓶颈初期建造成本提高是正常的,原因是企业还没有完全掌握技术,没有专业队伍和熟练工人,没有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做好了这些准备,量产后成本自然会降下来。建筑工业化的设计、生产、施工、监理等环节都将产生移位,主体责任范围都将发生变化,与现行的管理体制机制不相适应是发展的瓶颈,需要企业面对和政府解决。传统的企业运行管理模式根深蒂固,各自为战、以包代管、层层分包的管理模式严重束缚了产业化的发展,必须要通过转型升级,才能建立新的发展模式。传统的生产方式早已形成了固有的利益链,而建筑工业化具有革命性,新的发展模式必然要打破原有的利益链,形成新的利益分配机制。第四十一页,共49页。发展方式:工程总承包(EPC)为龙头的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路径:要处理好全面推进与重点发展的关系。(目标不仅是建设数量,而重点是培育企业能力)要从实际出发,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推进,协同发展的路径。

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管理创新

4、发展的方式与路径点: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协作化的建筑工业化的工程总承包队伍。在研发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配—运营管理等环节实行一体化的现代化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面:通过建立这支专业化队伍的探索和实践,来影响和带动全集团乃至全行业的发展。第四十二页,共49页。现阶段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第五部分第四十三页,共49页。五、现阶段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重视出台政策,忽视培育企业(政府层面)近年来各地出台了很多很好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但在推进过程中缺乏企业支撑,尤其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提供的建设项目也缺乏对实施过程的总结、指导和监督。重视技术研发,轻视管理创新(企业层面)近年来一些企业自发地开展产业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但忽视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的建立,变成“穿新鞋走老路”。重视结构技术,轻视装修技术(企业层面)企业在建筑工业化发展初期重视主体结构装配技术的应用,缺乏对建筑装饰装修技术的开发应用,忽视了房屋建造全过程、全系统、一体化发展。重视成本因素,轻视综合效益(企业层面)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注重成本提高因素,忽视通过生产方式转变、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效益,所带来的长远效益和综合效益最大化。1、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十四页,共49页。五、现阶段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发展的对策建议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2015年“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新跨越”的要求。“新跨越”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要跨越一个发展阶段、上一个新台阶、提升一个新高度,不是单纯地加快速度或简单地用“行政化”手段推进,更不是一哄而上,而是在不同的领域有先有后、有所侧重,重点突破,追求一种速度与质量并重,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交替,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兼顾的协调发展模式。因此,要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新跨越,必需要有新思维、新举措,做好准备,才能迎接挑战。第四十五页,共49页。五、现阶段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第一,实现新跨越需要统一行动计划。建筑产业现代化涉及多个行业以及科研、设计、开发、生产、施工等各个环节,是系统性工程,覆盖建筑的全产业链、全过程,产业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