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咨询师培训基础理论课咨询心理学
第1节:概述第2节: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第
3
节: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第4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第5节:婚恋、家庭心理咨询第6节:性心理咨询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心理咨询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
一般说来,咨询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在其形成之前,已具备了以下充分和必要的学术条件:(在此之前有精神病院,属医学领域,是两回事)高尔顿(F.Galton)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体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1882年);(达尔文的表弟)(天才如何产生,遗传决定论)卡特尔(J.M.Cattell)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1890年);(注:此卡特尔并非“科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的卡特尔,那是R.B.Cattell。连郭念峰讲课时也搞错了)韦特默(L.Witmer)在宾西法尼亚大学行为矫正诊所(1896),《临床心理学》;比内与西蒙(A.Binet-T.Simon)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1904),世界第一个的现代心理测量量表;大卫(Davis)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1907);帕森斯(F.Parsons)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1908)。高尔顿卡特尔
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韦特默不仅在19世纪末提出了“临床心理学”概念,而且以临床心理学家的立场,在解决儿童行为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07年已经创办了专业刊物。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的“定义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学>的报告书.报告书指出,咨询心理学可以从三个方面作出贡献.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定义: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2001年8月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解析第一,既有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又有心理咨询临床操作的相关知识。(理论、科研与临床)第二,方法,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不包括药物的使用。(注:两种说法不同暗示。1,没有处方权。2,承诺不用药)第三,1,咨询关系,咨询关系是“求”与“帮”的关系。(无求不帮)2,解除问题,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或躯体症状。(有求未必帮)包括:非标准化的技术,如“心理咨询”标准化的技术,如“心理治疗”不包括药物的使用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中外不同学者各有各的说法。“同一事实,不同表述”。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中、外不同学者各有各的说法。
1.罗杰斯(C.Rgrs,1942)将心理咨询解释为: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2.威尔森等(1949)将心理咨询解释为:A、B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这里的A就是咨询师,B就是求助者。
3.陈仲庚(1989)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人们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使他们能决定自己应做些什么。心理咨询应明确三个问题:(1)待解决问题的性质;(2)咨询师的技术;(3)所要达到的目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概念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相同的目的协助求助者消除心理或行为问题不同不太规范,不太标准操作规范化,标准化协商和帮助过程中解决问题矫治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唯物主义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限制性观点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中立性态度(一)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一切迷信和巫术。心理咨询遵循科学法则、依据事实,依据严格的科学规定。(二)普遍联系的观点1,心身一体的观点2,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3,整体性观点(三)限制性观点(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1,个人发展原因2,发展的观点(最早是黑格尔的理论)(五)中立性态度心理咨询的中立性态度是指,咨询师从求助者的角度出发了解求助者的问题,对求助者的困惑与处境表示理解,同时不予以评价,不掺杂个人的情绪与观点。(非评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用“理解”一词表达中立性态度的意义在于(习题114):①说明个体产生某种反应是合乎逻辑的结果;②“理解”既不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③“理解”一词是中立态度最恰当的表达词。(一)品格品格的核心是价值观系统。做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接纳的态度。比昂的比喻:咨询师是一个“容器”。(四)有强烈的责任心。不能夸大心理咨询的作用。当自己能力有限时(五)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评价自我生存价值(最熟悉的陌生人)(“助人情节”)第四单元
我国心理咨询的
历史、现状与瞻望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我国心理咨询的现状对我国心理咨询的瞻望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30年代,丁瓒——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北京协和医院,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曾任中科院党组书记,文革中被打死了)
1937年与丁祖荫一起,翻译出版弗·狄·布鲁克(F.D.Brooks)《青年期心理学》一书,1948年再版。
50年代末,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身心疾病为开端。
60年代中——70年代初,销声匿迹。
80年代,重新受到重视。
我国心理咨询的现状心理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异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展望1,借鉴西方文化而产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将会越来越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2,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以及心理咨询的普及化,其发展势头将保持强劲。3,完善的和职业化的心理咨询,将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并且将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融为一体。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概述关于心理结构关于人格结构关于心理动力关于心理发展关于适应问题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概述由弗洛伊德所创立。(改变世界的三个犹太人: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精神分析的基本思想,在弗洛伊德早期著作中被充分表达。《精神分析引论》的原版,是他早期三册作品,即《过失心理学》、《梦》、《神经病通论》(所谓性学三论)的演讲录合编而成。精神分析学说大致可概括为(阿帕波特对精分的概括):心理结构(分区观点)、人格结构、心理动力、心理发展、适应问题五个部分。(确切说是佛洛依德经典精神分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出生于1856年3月6日,而非5月6日。出生证上并非笔误,而是他的父母想掩盖他们在结婚前就怀有弗洛伊德这个事实)出生在奥地利帝国摩拉维亚(今捷克)弗莱堡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母亲共生了三个儿子和五个女儿,他是长子;但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1881年(25岁)他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学位。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在一个精神病诊所行医,个人开业治疗神经病,同时致力于生理学的研究。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1938年纳粹分子入侵奥地利,由于弗洛伊德是犹太人,因此他不顾八十二岁高龄逃往伦敦,1939年9月23日在那里因癌症不幸去世。1,关于心理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潜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它包括人类的本能及原始冲动。由于潜意识的内容与社会道德准则相悖,所以无法直接得到满足,通常只好被压抑在无意识领域中。无意识领域中的内容,不是被动、僵死的,而是极其活跃并随时都企图得到满足。前意识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其功能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它不允许无意识领域中的本能冲动随便进入意识领域。他如同海关机构,把守着意识的国门,它由一些现实经验所构成。意识则是心理结构的表层,它面向外部世界,是由外在世界中的种种文化内容构成。由于弗洛伊德十分强调深层的无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所以,人们又把他的理论称作“深层心理学”。2,关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的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满足,是人格结构的基础,是人格中的一个永存的部分。在人一生的精神生活中其这种要的作用。本我的活动,遵循快乐原则,它要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地寻找直接的肉体快感,以满足基本的生物需要。如果受阻或者被迟误,就会出现烦忧和焦虑。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着现实原则活动。自我通过与外界环境的接触,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特殊的发展。自我感知外界刺激,了解周围环境,储存从外界获得的经验,从而具备了应对现实的功能。自我的这一功能是基于个体保存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他为自我本能,它可以对本我发挥指导和管理功能。自我可以按现实原则确定是否应该满足本我的各种要求。弗洛伊德把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部分称为超我,超我的活动遵循道德原则。从个体发育来看,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超我一旦形成之后,就要同时协调本我、超我和现实等三方面的要求。为此,自我就成为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也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的调节者。也就是说,在考虑满足本我本能冲动和欲望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外界环境是否允许,还要考虑超我是否认可。3,关于心理动力心理动力学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在批判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时,有一种观点认为,弗洛伊德所谓的心理动力,只是人的性本能,即“力比多”。其实,这不是弗洛伊德的本意,他曾明确地说过:“我想最好先请你们注意‘力比多’这个名词,力比多和饥饿一样,是一种力量,本能——在这里性是本能,饥饿时则为营养本能——借这个力量以完成其目的”。按上述说法,力比多是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理发展的惟一动力。本能有二,一是性本能,二是营养本能。作为自我保存的本能——营养本能,也是自我发展的动力。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发展动力,是性本能和营养本能的复合体。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这才是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观点的全部。从弗洛伊德的早、中期学术观念来看,似乎也能自圆其说,但是由于他的研究方法和他自己的学术习惯过于不严谨,所以在其著作中,自相矛盾之处常见。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在他的晚年,或许他是受到战争的影响,或许由于别的原因,就心理动力问题,他提出了与自己原有观念相矛盾的假说,即生本能与死本能问题。人们对他的这种心理动力学观点,感到困惑不解,因为他的新看法与他的原有看法不能相容。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动力观点,所以前、后矛盾,是因为他的研究方法与结论始终是不受严格科学检验的。单凭观察法和主观的推论,恐怕任何人也不能使自己的观点处于稳定状态。4,关于心理发展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观点是动力观点的延伸,即对心理动力的动态描述。本我中的无意识冲动和性欲,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总要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或区域得到满足并获取快感。而在不同部位获得快感的过程,就构成了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性心理的个体发展,分为如下几个阶段(或时期):口欲期,其快乐来源为唇、口、手指头。在长牙以后,快乐来自咬牙。肛欲期,其快乐来源为忍受和排粪便,肌紧张的控制。生殖器期,其快乐来源为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恋母或恋父。潜伏期,这时儿童不对性感兴趣,不再通过躯体的某一部位而获得快感,而是将兴趣转向外部,去发展各种知识和技能,以便应付环境的需要。生殖期,性欲逐渐转向异性。这一阶段起源于青春期,贯穿于整个成年期。口欲期(0-1岁)获取及口腔满足。意义:建立母婴关系,获得安全感、信任及自信。受挫:不安全感,自卑,自恋。过度满足:形成力比多固结(“口腔性格”:过度依赖,嫉妒)。肛欲期(1-3岁)控制与攻击性(施虐)意义:建立与父母的关系受挫:固结—“肛门性格”特征:守秩序、爱清洁、过份认真;吝啬、节俭、爱钱;固执、不灵活、报复性强迫症:力比多退行至此期。生殖器期(3-5岁)兴趣转向异性器官,爱恋异性父母意义:形成三角关系,从共生状态中解脱出来男孩:“阉割焦虑”向父亲认同女孩:“阴茎羡慕”向母亲认同潜抑:俄底普斯情结(神经症及其他心理障碍的根源之一)潜伏期(5-12岁)一个相对平静的阶段(“冬眠”),兴趣投向外界。意义:客体关系转移(米老鼠、小燕子)。力比多升华为游戏和学习。人格发展-成熟-巩固。生殖期(12岁后)躯体成熟家庭以外的亲密客体关系建立与社会文化价值观同化及适应原来过份被压抑:出现反叛人格形成5,关于适应问题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得以实现,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形式不同的应对。两种本能的应对经历,构成人类的两种基本应对方式:变相宣泄和自我防御机制。变相宣泄因为主要的心理动力——性本能的活动与发展,是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与自我不断周旋中进行的,是在自我的监督、控制中度过的,所以,本我必然练就一套“应对的功夫”。甚至不惜改变存在或表达自己的模式,扭曲变形伪装,以求自己得到满足。弗洛伊德在《释梦》中,对这类应对,作了详尽的解释。所谓隐性梦就是性本能的应对方式之一——变相宣泄。当然,若不能宣泄,就可以形成神经症焦虑。变相宣泄:梦、遗忘、口误、笔误自我防御
焦虑是弗洛伊德确立适应观点的重要概念。焦虑是冲突引起的结果,具有特殊的功能,它能唤醒自我警惕,并去发现已经存在的内部或外部的危险。焦虑作为冲突引起的结果,能唤醒警惕,发现已经存在的内部或外部的危险。当自我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它就会做出反应,形成防御机制。根据产生的根源不同可以将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现实性焦虑—对环境的恐惧神经症性焦虑—对本我的恐惧道德性焦虑—对超我的恐惧当自我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它就会做出反应,形成防御机制。所谓自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在承受本我的欲望压力时,同时又顾及到现实要求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自我便渐渐形成了的一种功能,这种功能可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用一定的方式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经过调整,可以使人们同时接受自我欲望和现实要求,从而不致引起情绪上的严重痛苦和焦虑。不论是正常人或神经症病人,都会使用自我防御机制。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在一般情况下,自我防御机制被使用得当,可免除内心痛苦以适应现实。但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不得当,这时,虽然感觉不到冲突和挫折引起的内心焦虑,但这些冲突和压抑却能以症状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形成各种障碍。12种自我防御机制1、压抑: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欲望,抑制到无意识中去。2、否定: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3、投射:把不能接受的转嫁他人。4、退行:遇到困难,行为返回到幼年的现象。5、隔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6、抵消:用象征的事物抵消不愉快的事情。7、转化:将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8、补偿: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9、合理化(文饰作用):为引起焦虑的行为找合理理由。10、升华:将本能冲动转化到社会允许的目标上去。11、幽默:遇到困难,以幽默的形式摆脱。12、反向作用(反向形成):将内心难以接受的观念以相反的思想表达出来。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节精神分析主义心理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恋母情结”,指的是儿童依恋父母中异性的一方,即儿子依恋母亲,嫉妒父亲;女儿依恋父亲,嫉妒母亲。儿童三到六岁时,里比多(Libido,性本能)集中在自己的生殖器上,受里比多的驱使,男孩要占据父亲的位置,会有与父亲争夺母亲的表现;女孩要占据母亲的位置,会有和母亲争夺父亲的表现。这个时期弗洛伊德把它叫做性器期,也叫恋母情结的阶段。恋母情结也叫“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Conplex),它源自于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故事说的是:渴望子嗣的底比斯国王拉依俄斯国王和他的妻子依俄卡斯特阿波罗的神谕说“你将有一子,但命运女神规定你将死在他之手。”拉依俄斯很震惊,于是在儿子刚出生时就把它的两脚踝刺穿,命牧羊人扔到森林里。好心的牧羊人于心不忍,就把婴儿交给为波吕波斯国王放牧的牧羊人,最终为波吕波斯的国王科任托斯收养,取名俄狄浦斯,意即“肿疼的脚”。俄狄浦斯渐渐长大成人,一次偶然的事件使他得知自己非科任托斯亲生,他对此寝食不安,于是去请求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谕,阿波罗对他说:“你将杀死你父亲,娶你母亲为妻,并生下可恶的子孙留在世上。”俄狄浦斯唯恐预言实现,当即离开波吕波斯前往俾俄喜阿。路上一个驾车而过的男子盛气凌人地吆喝他让路,俄狄浦斯愤怒地杀死了他然后继续上路。他不知道这个男子就是他的亲生父亲。来到底比斯城下,俄狄浦斯轻而易举地破除了威胁底比斯王国的人面狮身的怪物斯芬克司的关于“人”的谜语,赢得了底比斯王国和前国王的妻子依俄卡斯特为妻,他们一同治理底比斯,深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可是他一直也都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然而不幸的是,当他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之时,底比斯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可怕的瘟疫,全城都被病毒和饥荒所笼罩。阿波罗的神谕告诉他:“是杀害前国王拉依俄斯的血腥罪恶使得全国人民陷于沉沦。”于是俄狄浦斯请来最受人尊崇的盲者先知提瑞西阿斯帮忙缉凶调查。在百般恳求之下,先知终于无奈地说出真相:“俄狄浦斯,那正是你呀,你的罪恶使全城遭殃!你杀害国王,和你所爱的人在罪恶中一起生活!”真相终于大白,既是母亲又是妻子的依俄卡斯特受不住这一打击吊死在卧房里,俄狄浦斯也因逃不脱自己杀父娶母的命运,悲痛万分地刺瞎了双眼,好让自己不再看见命运安排下自己所做的和所遭遇的一切。他离开了底比斯,带着狂乱的心情开始在世界各地盲目地流浪直至老态龙钟,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惩罚,洗刷杀父娶母的罪恶,等待着命运女神的最后判决。俄狄浦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成了杀父娶母的第一悲剧性人物。弗洛伊德在神经症患者身上发现,对父母一方的强烈妒忌反映能够产生足够的破坏力。这种破坏力能产生恐惧,并因此对人格的形成和人际关系产生永久性的困扰和影响。由于时常在神经症患者身上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因此弗洛伊德假定这样的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弗洛伊德不仅假定俄狄浦斯情结是神经症的核心,而且试图在此基础上来解释其他文化中的复杂现象。
精神分析学的泰斗弗洛伊德引用这一神话故事,道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也即恋母情结。他陈述道:“儿子在幼年时就已经开始对母亲形成一种特殊的亲密情感,他认为母亲属于他一个人,因此感到父亲是争夺他个人财产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小女孩认为母亲干扰了她与父亲之间的亲密关系,并认为母亲占据了她本应有的位置。观察表明,这种情感可以追溯到儿童早期,我们把它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Conplex)。它在儿童的心理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固定的异常重要的角色。”不过弗洛伊德认为,有关俄狄浦斯的传说只是以稍为和缓的方式展示了源于儿子的两种极端的愿望,即杀父娶母,真正的亲子关系还远比作这个神话故事所揭示的复杂得多。
有人说,俄狄浦斯是在全然不知的情况下杀父娶母的,弗洛伊德认为他是因恋母杀父,这就冤枉了一无所知的俄狄浦斯。其实不然,弗洛伊德正是通过俄狄浦斯这一形象揭示出恋母情结的无意识性。儿童最早接触的异性就是自己的父母,由于里比多的驱使依恋与自己异性的一方父母,嫉妒乃至怨恨另一方。然而社会道德规范并不支持这一亲密关系,儿童必须将这一情感压抑到潜意识里而不再提及。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过低而非过高估计了它的影响。恋母情结如果不受控制而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杀父娶母,这就是为何弗洛伊德要借用俄狄浦斯的故事来揭示这一情结。在弗洛伊德提出这一概念时,人们起先对这一情结不但嗤之以鼻,而且感到难以接受。但弗洛伊德说:“人们应该接受这个被希腊神话所揭示的事实,就像俄狄浦斯接受不可避免的命运一样接受它。”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发展的脉络1,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2,安娜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学说,阿德勒的自我心理学,荣格的心理分析,荷妮的成熟理论;3,客体关系学派:克莱因,费尔贝恩,温尼科特5,自体心理学:科胡特;6,英国的比昂;7,法国的拉康;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钟友斌提出认识-领悟疗法(即中国的精神分析疗法),很有见地,也很有理论与应用价值。他不否认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概念,但更抓住了弗洛伊德在《神经症通论》中多次强调、但被很多读者忽略了的人的认识功能。这一点证明,他确实全面理解和把握了精神分析的真谛,并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准确地应用。
该疗法的基石是精神分析认识-领悟疗法实际上是充分利用求助者的认识能力,引导求助者认识自己在个体心理发育某一阶段上所发生的某种停滞,并认识到这类心理发育停滞造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而引导求助者认识这些滞留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与现在的年龄阶段是何等的不相容、不合理,最后通过领悟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不合理性,达到自觉矫治的目标。这种方法,看上去是类似认知疗法,其实与认知疗法风马牛不相及,因为它的理论基石是精神分析,认为目前的症状是早年创伤造成的心理发育停滞的结果,而不是错误认知结构造成的结果。所以,实际上它是中国的精神分析疗法,又称钟式疗法。
第二单元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华生的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新行为主义者班杜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当属巴甫洛夫(不认为自己是心理学家,认为自己是生理学家)和桑代克。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巴甫洛夫(1849~1936)是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苏联科学院院士。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开始时研究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金。
桑代克使用观察记录老鼠走迷宫的方法,研究行为的学习过程,并提出他的著名的“尝试一错误”定律。从此。开创了使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量化手段,研究动物行为学习的先河。桑代克开创的这类研究,比巴甫洛夫早三年。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08.31—1949.08.0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华生的行为主义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即R=f(S)模式。不去考虑刺激和反应之间的中介过程。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不认为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摒弃一切主观内省,同时确立心理学的客观研究对象。否认传统心理学使用内省法所获取资料的可靠性;认为不能将知觉或意识作为研究对象,而只能代之以行为;而行为,可以归结为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他不去考虑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间过程,他认为,即使中间有思维作为中介,那也不过是由内部语言所引起的喉头肌肉运动,至于情绪,那不过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它们都是可以客观记录的行为。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的恐惧形成实验(小阿尔伯特)Bang!华生(1924)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他不认为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他有一句名言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任意挑选其中的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性格和神经类型等种种因素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乃至乞丐和小偷”。
徐文长揖驴相传徐文长小时侯放荡不羁,他舅舅每次来家里,总是要指责他,甚至会痛骂一顿,时间久了,徐文长感到心理特别不舒服,于是决定教训一下舅舅。每次舅舅进屋与家里人说话时,他就会到后院里,对着舅舅骑的驴子恭恭敬敬地作上一揖,然后用皮鞭痛击驴子。连续几次后,等舅舅骑上驴子准备离开时,徐文长对着舅舅很有礼貌的一揖,然后驴子就暴跳起来,把舅舅摔得鼻青脸肿,舅舅到死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即刺激和反应之间,或者说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这个中介变量就是有机体的内部因素。给出了公式:B=f(S、P、H、T、A)。其中,B为行为,P为生物内驱力,S为环境刺激,H为遗传,T为训练方式,A为年龄。就是说,行为(B)是环境刺激(S)、生物内驱力(P)、遗传(H)、过去训练的经验(T)以及年龄(A)等实验变量的函数。行为并不仅仅由环境刺激所决定。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建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给出公式R=f(S.A)。其中R为反应,S为刺激。反应(R)与刺激(S)、控制变量(A)之间,是一种函数关系。控制变量A是实验者所设定和控制的实验变量,又叫第三变量。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可观察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对这种条件反射进行操作分析。人的现行行为,大部分都是先前行为的后果,而这种后果对先前行为来说,恰恰起到激励作用,这就是强化的作用。后果不同,强化的性质也不同。这一理论,广泛地解释了学习行为,包括不良行为的形成。斯金纳,即B.F.斯金纳(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斯金纳箱斯金纳认为,人的现行行为,大部分都是先前行为的后果,而这种后果对先前行为来说,恰恰起到激励作用,这就是强化的作用。后果不同,强化的性质也不同。斯金纳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分析强化物的种类、性质以及强化物的强度,等等。斯金纳用这一理论,广泛地解释了学习行为,包括不良行为的形成
斯金纳与巴甫洛夫的根本区别斯金纳在对动物的实验中,在食物和获取食物的S-R之间,设置了动物主动地按压杠杆的第三变量:动物只要按压杠杆,便能取得食物。取得食物是按压杠杆强化因子,而按压杠杆是条件刺激,这种条件刺是动物自身发出的一种动作,而不是实验者给出的灯光或铃声等条件刺激,这就是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与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根本区别。新行为主义者班杜拉强调学习过程中,人自身的能动作用,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模仿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既不是单纯地取决于生物性的内驱力,也不是单纯取决于客观环境条件,人所具有的、独特的认知过程,也积极地参与着行为模式的形成,它甚至也参与着人格的形成和保持。社会学习论的几个基本概念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人们能够操作符号(如语言等)思考外部事物;可预见行为后果,因此,人学会某种行为,大可不必实际去体验。自行奖赏或批判:人们可以评价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强化(自我奖赏或批判),不必一定依靠外部强化。行为自控:人的行为可以自己调控自己,不一定被外界左右。
行为问题咨询与治疗的原则按照学习理论,对行为问题的咨询与治疗的原则是:行为反应过剩时,治疗目标就是通过社会学习,消退这些反应;行为反应不足时,治疗目标就是通过社会学习增加强化此类行为。其基本理论假设是:个体既然可以通过社会学习形成那些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这些行为,反之亦然。
沃尔普(wolpe)(沃皮、沃尔夫)(一位南非心理学家)行为治疗定义行为治疗是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为此,在治疗中,其目标只能是不良行为本身,不应假设也不能探索在这些不良行为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的东西。对行为的直接治疗,并不拒绝承认求助者的内在认知和情感活动,因为在这一派别的行为治疗家眼中,它们也是行为,属于内隐行为活动的范畴,它们已经表现在外显行为之中了,它们都是行为治疗的目标。内隐、外显活动相一致的观点,是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依据。行为治疗,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精心分析、评估的对象不是行为背后的东西,而是可观察、可量化的关键行为(靶行为)。在治疗前,先要对靶行为进行具体的描述,然后,定出详细的治疗方案,其中,方案的每一步,都要进行评价,并且评价指标力求一致,这样便于重复。
行为治疗一般包括7个步骤:
1.对“靶行为”的发生的情境及其功能分析。进行这类分析时,特别注意靶行为经常发生和很少发生的情境。
2.对“靶行为”严重程度的标定。
3.对“靶行为”矫正目标的制定。
4.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
5.监测干预计划的实施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6.结束阶段。一旦达到目标,即可逐步结束干预计划。
7.检验阶段。如有靶行为复发,可给以辅助性处理。
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模仿学习、自我调整技术、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厌恶疗法、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等等。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系统脱敏法模仿学习自我管理技术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厌恶疗法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总结传统行为主义:外显行为新行为主义:外显、内隐行为认知行为主义:内隐行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桑代克“尝试-错误”定律华生“刺激反应模式”托尔曼“中间变量”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班都拉“社会学习理论”沃皮“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定义:是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不假设、不探讨行为背后的东西)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靶行为:分析和评估的关键行为行为治疗技术的六个特点:*1、注重形成靶行为的现实的原因、而不是它的历史原因。*2、以可观察的行为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标准,这种行为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3、依据实验研究,从中引伸出假设和治疗技术;*4、用尽量客观的、操作的术语描述治疗程序,以便使治疗过程能够被重复;*5、精心发现靶行为,并认真选择测量行为改变的斱法;*6、对亍每个求助者,咨询师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模仿学习戒其他行为治疗技术。第三单元
认知心理学观点
•认知心理学观点与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不同,后者认为外部刺激进入大脑以后的内部加工过程是不重要的,是不可探索的黑箱;而认知心理学则认为,恰恰是黑箱中的信息加工过程才识最重要的。•认知:用日常语言说,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认知,原本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与情感、意志、动机和行为相联系的一种功能。从心理学发展史来看,过去,人们对心理的这部分功能曾是十分关注。在经过仔细观察研究之后,人们发现:认知作为理性的心理活动,对人的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有较强的调控作用。这一特征被用在心理咨询与心理矫正方面,便产生了形形色色的与认知有关的疗法。认知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这一事实,并不是在认知心理学实验室中发现的,很早就是心理学临床实践的产物,如《触龙说赵太后》。认知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这一事实,并不是在认知心理学实验室中发现的,它很早就是心理学临床实践的产物。
早在古代医学文献或其他史料中就有记载。《战国策》中,有一篇《触龙说赵太后》,说的是赵国的小王子将前往秦国作人质,赵国的太后为此十分郁闷,情绪极度低落,不见任何人,水、米不进,用现在的看法判断,大概是应激性抑郁反应。触龙见到赵太后,说小王子作为人质,实际是为赵国立了大功,可使秦国暂时不攻打赵国。小王子立下功劳,将来继国王之位,就可以使臣民信服。听了触龙的解释,太后心中豁然开朗,随即开始用餐和接见大臣。触龙用的就是一种认知性的疏导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在后期的发展中常常与认知融合在一起,特别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贝克的认知疗法,这种疗法实际上也做精神分析,但分析的落脚点不是性的压抑与冲突,而是早年形成的不良认知结构。认知心理学不是一个学派,所以无门派偏见。其最大优点是能够不带成见地吸纳各种理论中的科学见解。在咨询心理临床中,充分表现了这一特点。认知心理学进入临床应用时,从行为主义心理学那里学会了许多有价值的方法。比如,对某一具体认知过程进行细致分析,进而客观化、量化的工作程序,就是来源于行为主义疗法。
认知理论模型按照认知理论模型,认知活动的整个流程,是由紧密衔接的若干阶段组成的:首先是刺激物经感觉器官成为感觉材料,再经过以往经验和人格结构的折射,赋予感觉材料具体意义,至此,构成一个知觉过程。通过这一知觉过程,个体可以对过去事件做出评价,对当前事件加以解释,或对未来事件做出预期;这些评价、解释和预期进一步激活了情绪系统和运动系统,产生各种情绪和行为动机。按照认知心理学理论,这种被激活的情绪-行为系统,不是纯粹的、孤立的情绪与行为,而是由认知因素决定的一种特定的情绪,如喜、怒、哀、乐等;至于目的、动机和行为,也是由认知过程来把握的、特定的目的、动机和行为。由此看来,从刺激物的出现到行为反应,在整个的反应链中,认知活动的确是无所不在。由于所有认知阶段和各阶段的联系都与认知因素有关,所以,从理论上说,如果改善认知因素的结构、调整认知的逻辑、理顺各认知阶段的联系,就有可能矫正心理问题,从而达到心理咨询和矫治的目的。
感觉(感觉材料)情绪、行为动机知觉(赋予意义)经验和人格结构的折射评价、解释、预期一个小游戏你看到了什么?公共汽车上有几个孩子?钟面上显示的是几点钟?
我们在寻找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对于那些我们没有在意去看的,我们会错过许多,即便这些东西依然存在,我们对世界的体验,因为我们如何安置我们的注意力而大受影响。--StavrosandTorres认知疗法的理论假设:认知过程决定了特定的情绪、目的、动机与行为,改善认知因素的结构、调整认知的逻辑、理顺各认知阶段的联系,就有可能矫正心理问题。认知疗法的特点
1、限时、短程
15-24次,1-2次/周,40-60分钟,持续3-4个月,一般不超过6个月;2、定式化会谈(三段式会谈)3、围绕问题、不强调过去;4、以学习理论为基础;5、平等合作的治疗性治疗关系;6、科学的研究方法;7、苏格拉底式逻辑提问;8、家庭作业;9、坦诚布公的治疗形式复习、检查讨论、认知、拮难小结、布置作业认知治疗基本过程第四单元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
在咨询心理学中的观点
•
该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咨询,实质上是求助者和咨询师之间,以存在-人本主义的人生哲学为准绳,围绕着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平等、自由地讨论。通过这种讨论,使求助者接受人本主义哲学理念。没有标准化的操作过程。*人是完全可以信赖的,都具有自我实现和成长的能力*把咨询师的态度和个性以及咨询关系的质量作为咨询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查普林的总体评价美国心理学家J.P.查普林在他的专著《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中,对产生于美国的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总体评价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试图建立一种主观经验心理学,目的在于探索存在、意志自由、价值观念和人的潜能等问题,不是在一种分析的、科学的意义上,而是指向个人的解放,摆脱那些阻碍个人发展的文化羁绊。自然,这一观点已在关心人性改善事业的个人和团体中得到支持,如在交朋友小组中,沉思与意识扩张的倡导者中,并在某种程度上在神秘主义者中都有支持者。人本主义基本上仍然是一种同存在注意哲学紧密相连的立场或观点,并因此也仍然停留在实验心理学范围以外。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گومانىزىمپىسخولوگىيىسنىڭۋەكىلىماسلوۋ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无条件的接纳咨询充满“自由”、“平等”、“温暖”、“真诚”的气氛存在-人本主义的理论观点求助者和咨询师以存在-人本主义的人生哲学为准绳,围绕着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平等、自由地”讨论。通过这种讨论,使求助者接受人本主义哲学理念。使求助者的“潜能”便可进发出来,推动求助者直逼“自我实现”的顶巅,获得“自我高峰体验”。在临床咨询中,咨询师自己也必须力求扮演成“人本主义者”,比如,要力求对求助者“无条件地关注”,咨询必须充满“自由”、“平等”、“关注”、“温暖”、“真诚”的气氛,等等。建立起这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咨询关系”,对咨询十分重要。除了心理咨询以及管理心理学行业,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为大多数其他心理学家所接受,但是由于他在美国产生,而美国的心理学影响较大,所以很快便形成了“第三”势力。*人本主义泛指一种思想体系,它主要强调人的利益、价值,个人的尊严与自由*个人必须对他戒她的行为负责*反对决定论的观点、反对自然一元论和还原主义机械论*人本主义基本上仍然是一种同存在主义哲学紧密相连的立场观点
专栏6-2*人本主义泛指一种思想体系,它主要强调人的利益、价值,个人的尊严与自由*个人必须对他戒她的行为负责*反对决定论的观点、反对自然一元论和还原主义机械论*人本主义基本上仍然是一种同存在主义哲学紧密相连的立场戒观点不同理论派别对心理健康及其破坏的不同理解
健康健康破坏(1)精神分析派:“力必多”“力必多”受挫顺利发展(2)行为主义派:良好环境不良环境酿成行为习惯酿成行为习惯(3)存在人本派:“潜能”“潜能”发展顺利发展受挫第五单元
郭念锋人性心理学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观点基本概念对心理诊断、咨询和治疗的认识
基本概念人性人性心理学心理动力个性心理情绪与健康人性人,作为一个类,其自身与其他动物乡区别的质的规定性,叫做人性。就其本质而言,人性是人的三种基本属性的辨证统一体。三种基本属性: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体现为,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过程;以生物属性为前提、社会属性为内容的精神属性。体现为,为生存发展而对外界环境进行的探索反射,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它是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本能,体现为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人类这一概念的内涵中,三种基本属性缺一不可,而且无可附加其他内容。人性心理学是从人性出发,在三种基本属性之间的辨证关系中,把握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不再把心理现象单纯地定义为脑的功能和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明确地提出,心理现象是人性的表达,是人的三种基本属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以人性中的精神属性为中心,进而说明心理、脑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依据他们之间的具体关系,讨论心理自身的性质、特点以及变化的规律。
心理动力心理发展变化的动力,不是来自任何神秘之处,仅仅是与生俱来的人性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源于人的三种本能: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本能;为认识世界,向自然界索取生活必需资料和适应环境的探究本能;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存本能。三种人性的本能,在心理层面上化为人的体验,这就是人的三种基本需要(生物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三种基本需要,构成了人类心理种系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全部心理动力。大脑皮质如何将本能的东西转化为心理形式的主观体验呢?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宁肯承认自己的无知,也不愿去做无根据的猜想和推断。个性心理人性心理学认为,一般人性是抽象的概念。具体的、真实存在的人性,是它在具体人群或具体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作为抽象的概念,人性是统一的;作为具体表现,人性则是千差万别的。作为人性具体表达的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千差万别的。心理的差异有两大类型:彼此有差异的群体心理;彼此有差异的个体心理。通常所谓个性心理,就是指彼此有差异的个体心理,或称作个体的心理差异。
情绪与健康人有三种发自人性本能的需求,需求获得满足,产生正向的、有利于健康的情绪,否则,产生负向的、不利于健康的情绪。对心理诊断、咨询和治疗的认识心理问题的本质------人性心理学认为,各种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就其内在原因来说,是人性的某种属性出现了问题,或者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失去了平衡。这种平衡,导致了不同性质的人性偏离、扭曲和异化。心理诊断------按以上对心理问题的理解,人性心理学对心理问题的诊断,就不能停止在症状学的水平上。应当全面收集与三种基本属性相关的资料,经过对比、综合,最后在症状的背后,从人性的内涵中找到造成症状的主、次原因。心理咨询、治疗------咨询、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人性中的各类失衡状态,使它们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第一单元
心理咨询的对象和任务心理咨询的对象心理咨询的任务
心理咨询的对象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可分为三大类: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发展性咨询;如:升学、就职、恋爱、结婚……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心理健康咨询;如:恐惧,考试焦虑、抑郁情绪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如:心理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出院的精神病患者心理咨询的任务心理咨询的任务,从总体上来说,是帮助正常人群在生活中化解各类心理问题,克服这种心理障碍,矫治不良行为,理顺人格结构,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和非逻辑思维,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深化自我认知,端正处事态度,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适应能力,等等。心理咨询完成上述任务,皆为达到一个目的,即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下去。心
理
咨
询
的
任
务内涵1: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人面对客观世界,不是绝对消极被动的。人的内、外世界之间,是处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得人类能在生存和发展中,具备一种“积极适应”的能力。咨询师在求助者讨论如何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时,指出这种内、外世界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积极适应”能力,也是咨询任务的一部分。特别是对那些有外控倾向的宿命论者,这样做更有必要。内涵2:纠正不合理的
欲望和错误观念心理咨询的任务之一就是协助求助者纠正自己的错误思维和观念,与其说是理论的推导,不如说这是心理咨询师们多年临床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对于某些求助者来说,帮他们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学会评估自己的思维、观念是否合理,这不仅能够解决他们当前的心理问题,而且能够使他们看清未来的方向,从而为他们加速自我成长,由“自为的生活”发展到“自觉地生活”奠定可靠的基础。内涵3: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1、面对现实生活必须永远面对现实,这是生活的真谛。心理咨询应当帮助求助者学会面对现实,帮他们提高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任何人都有三个时态: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可以肯定,对于我们的生存有真实意义的仅仅是我们的此时、此地。所以我们应当对求助者说:过去的是历史,未来的是希望,只有现在,才是真正属于你并可把握的时空!2、应对现实有勇气面对现实,只是学会生存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以什么方式、方法去正确地应对现实。人对现实事件的反应,大致有三类:感性反应;理性反应;悟性反应。感性反应是对外部事物的情绪化应对,应当说是一种儿童式的应对行为。因为儿童里的理念系统尚未最后完善,所以面对外界事物,其反应方式包含着更多的情绪成分。如果一个成人,每逢遇到事情,不管事情的性质和大小,也不管时间与场合,一律采取情感式的反应,我们只能认定他有心理问题。理性反应是用概念和事物之间的客观逻辑去反应外部事物,这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成熟的表现。同时,这种反应方式,在心理健康人群中表现的最广泛。它能使人最准确的判断形势,最完善地形成决策,最有效地应对事件。悟性反应是另一类超现实的反应形式。面对无常理可循的事件,面对超出个人能力的事件,面对烦乱无序、短期无法明朗化以及个人无法承受的事件,人们往往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用哲理把事物看穿。将外界事物,如与自己名、利相关的东西,从自身剥离出去,把它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以此摆脱种种不必要的烦恼。关于三种反应三种反应方式,各有各的用途,在现实的人生中,没有七情六欲,生活质量必然低下;没有理性,会变成无头苍蝇;没有悟性,必然婆婆妈妈,最后连自己都会讨厌自己。所以,三者必备,但各有轻重。可以这样说:人的一生应该屁股坐在理性上,左手握住些感性,右手握住些悟性。如此这般,大概可以活的平稳快乐。内涵4: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任何个体,都有发自人性的依附本能。彼此理解,是满足此类本能的必要条件。无奈,现实世界的名、利冲突以及其他冲突,打破了人性内在平衡,使依附本能被埋没在这些冲突之中。这种状况使人的心理产生扭曲,体验到孤独、嫉妒、怨恨,甚至产生严重心理问题。咨询师如果协助求助者唤起自己的依附本能,他们就能自觉地理解他人以及理解群体对自己的重要性。一个人一旦把自己溶解于群体之中,一旦理解到自己与他人的这层关系,那么,这种理解,就可以成为缓解、甚至平复人际道德冲突、恢复人性平静的关键。内涵5: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个人的片面经验、扭曲的社会需求以及不合理的生物需求,都可以产生片面的自我认知。使自己自觉、不自觉地对自己做出错误评估。这时,一个人就会处于“无自知之明”的状态。人贵自知之明。“贵”的意思是说,虽然人能“自知”,但达到“明”的地步,并不容易。所以如此,盖因人的认知会受到种种局限。最大的局限是把“自我的需求”作为“自我认知”的参照系,而不是站在自我之外,使用客观标准衡量自己。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加强修身的途径,但是,通过这条途径能否达到自知之明呢?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两可的。如果使用客观的做人标准,就可以通过反省自己,进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自己;如果按自我的需要(如只考虑“自我实现”的需要)来反思自己,其后果就不是这样了。因为按“自我实现”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思考的重点常常是“我的需要”而不是“客观的需要”,所以,遇到心理问题时,多半归因于外界阻碍个人成长,而不是“我的需要”是否合理。即便是发现了自己的弱点,也可以使用“自我接纳”的原则搪塞过去。如此,虽然在“自我接纳”的幌子下获得一时平静,但最终仍然不能达到“自知之明”和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自知之明”的目标,是中国文化以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方世界的修身标准,它与西方人关系不大。特别是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以及“个人至上”的文化毫不相干。内涵6:协助求助者建构合理的行为模式新:过去从未尝试过有效:这种行为可以满足他自身发展的需要受不合理行为模式困扰的求助者,若想改变自己的现状,必须在心理咨询师的协助下,建立一种新的、合理的行为模式。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启发、鼓励和支持求助者建构“新的有效行为”,可通过公开和直截了当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含蓄、间接或暗示性的方式。求助者的确形成了合理的想法,可是他仍然不能行动起来。这恰恰是协助他建立“合理有效行为模式”的最佳时机。心理咨询师应当按计划行事,逐个协助求助者实施有效行动。解除心理问题的要害,不在于求助者能否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欲望,而在于求助者能否将合理的思想和欲望付诸行动。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形式分类
和一般程序心理咨询的分类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心理咨询的分类
(1)按性质分类:发展心理咨询、健康心理咨询(2)按咨询规模分类:个体咨询、团体咨询(3)按咨询时程分类:短程咨询(1~3周)、中程心理咨询(1~3个月)、长期心理咨询(3个月以上)(4)按咨询形式分类:门诊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互联网心理咨询
一、心理咨询的分类
(一)按性质分类
1.发展心理咨询——在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上,都可能产生困惑和障碍。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为选择合适的职业,为个人事业的成功突破个人弱点等等。2.健康心理咨询——当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因各类刺激引起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情绪问题,或者因各种挫折引起行为问题时,也就是说,发现自己的心理健康遭到破坏时,这时进行的心理咨询。(二)按咨询的规模1.个体咨询——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一对一的咨询关系。与求助者所处的那个社会、集体及家庭无直接关系。在内容上,着重帮助求助者解决个人的心理问题。
2.团体咨询——在团体情境中,向求助者们提供心理帮助和指导。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交往、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模式,以促进个人的、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三)按咨询时程1.短程咨询——1~3周内完成。追求近期疗效,对中、远期疗效不做严格规定。2.中程心理咨询——1~3个月内完成。有完整咨询计划、预后,追求中期以上疗效。3.长期心理咨询——3个月以上,使用标准化咨询方法,制定详细咨询计划,追求中期以上疗效,并要求巩固措施。(四)按咨询形式1.门诊咨询——面对面,使心理咨询中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2.电话咨询——较为方便而又迅速的心理咨询方式,早期用于危机干预。3.互联网咨询——可突破地域限制。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1)资料的搜集(2)资料的分析(3)综合评估(4)诊断(5)鉴别诊断(6)咨询方案的制定
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资料收集搜集途径、资料内容资料分析排序(资料)、筛选(资料)、比较(症状)、分析(原因)综合评估诊断鉴别诊断(症状定性、症状区分、症状确定、症状诊断)咨询方案的制定1.搜集资料的途径(1)摄入性会谈与记录;(2)观察与记录;(3)访谈与记录;(4)心理测量、问卷调查;(5)实验室记录(心理、生理)。(一)资料的搜集2.资料的内容
(1)人口学资料;(2)个人成长史:(3)个人健康(含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史;(4)家族健康(含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史;(5)个人生活方式、个人受教育情况;(6)对自己家庭及成员的看法:(7)社会交往状况(与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邻里的关系);(8)目前生活、学习、工作状况:(9)自我心理评估;(10)近期生活中的遭遇;(11)求助目的与愿望;(12)求助者的言谈、举止、情绪状态、理解能力等;(13)有无精神症状、自知力如何;(14)自身心理问题发生的时间、痛苦程度以及对工作与生活的影响:(15)心理冲突的性质和强烈程度;(16)与心理问题相应的测量、实验结果;(二)资料的分析
(1)排序——按出现时间,将所有资料排序。
(2)筛选——按可能的因果关系,将那些与症状无关的资料剔除
(注意:不可犯“以前后为因果”的错误)。(3)比较——将所有症状按时间排序,再按因果关系确定主症状和派生症状。(4)将与症状有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造成问题的主因和诱因。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对因果关系进行解释确定心理问题的由来、性质、严重程度确定其在症状分类中的位置。(三)综合评估依据综合评估结果,形成诊断。具体诊断标准及方法将在《心理诊断技能》一章中学习。(四)诊断
(五)鉴别诊断(防止误诊的措施)
(1)症状定性——按症状的表现确定其性质。
(2)症状区分——将已经定性的症状和在现象上与其相近、性质相类似的其他症状做细致的区分,并做出明确判断。
(3)确定鉴别诊断的关键症状和特征。
(4)按现行的症状诊断标准,进行鉴别诊断。(六)咨询方案的制定咨询方案是心理咨询进入实施阶段时必备的文件。必须按着心理问题的性质、采用的治疗方法、咨询的期限、咨询的步骤、计划中要达到的目的等具体情况来制定。必须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求助者的概况;(2)诊断和鉴别诊断;(3)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协议;(4)确定使用的咨询、治疗方法;(5)确定咨询的步骤和阶段;(6)确定阶段性咨询预期目标及评估方法;(7)确定最终预期目标及评估方法;(8)确定预后;(9)确定咨询意外和失败的对策及措施;(10)确定本方案允许意外修改的可能范围。(单选,真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咨询称为发展咨询B发现心理健康遭到破坏而咨询称为健康咨询C为突破个人弱点获得成功而咨询称为发展咨询D因各种挫折引起行为问题而咨询称为发展咨询(单选,真题)**对外部世界情绪化的应对称为(C)。A理性反应
B悟性反应
C感性反应
D超性反应
(多选,真题)****心理咨询应该让求助者意识到(ABC),才能帮助人们恰当的应对现实。A不同反应方式各有各的用途
B保持理性,才能有条不紊C接纳七情六欲,才有生活质量
D感性、理性、悟性三者把握其一并用其极
第四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本节内容幼儿、儿童、少年期的心理咨询青年时期的心理咨询中年人的心理咨询老年人的心理咨询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单元基本内容考点一、幼~少年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安全感;行为障碍;入学后的不恰当对待;厌学;反抗期;性问题;二、青年青年期为进取而处在不间断的焦虑之中三、中年中年期承受社会、家庭的重负和压力;疑病倾向;四、老年老年期造成老年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8个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1902~1994),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日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和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
(1)婴儿前期(0~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2)婴儿后期(2~4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3)幼儿期:(4~7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4)童年期(7~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5)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6)成年早期(18~2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7)成年中期(25~50岁):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8)成年后期(50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吹毛求疵、谴责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反抗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恐惧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害怕、担心、忧虑;一个孩子在充满嫉妒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贪得无厌;一个孩子在充满耻辱的环境下成长,他就自觉有罪;一个孩子在充满怜悯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自哀自怨;一个孩子在充满宽容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耐心;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自信;一个孩子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赏识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认同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爱惜自己;一个孩子在充满被接受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爱这个世界;一个孩子在充满被肯定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立定志向;一个孩子在充满分享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慷慨;一个孩子在充满公正诚实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坚持正义;一个孩子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信任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友善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热爱人生。第一单元幼儿、儿童、少年期的心理咨询幼儿、儿童期的心理咨询安全感与惊吓:3岁前最大威胁是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儿童的情绪结构:多与个体保存本能、安全感和其他生物需要有关儿童心理障碍的形式和内容多以行为障碍为主,如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攻击或退缩行为。治疗方法多为行为主义疗法。案例参考毛毛两岁,妈妈反映毛毛最近特别不听话,如果父母在一边说话,稍不注意他,他就大声喊叫,再不理他就摔东西。家里来客人时毛毛似乎想“独占”客人,经常围攻着客人说这说那,弄得妈妈很不好意思,觉得这样对客人不礼貌。平时父母都很忙,好不容易放松时跟朋友聚一下,还不够毛毛捣乱的。167
艾某,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虽然没有器质性病变,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和同学关系一般,常被老师耻笑为“蠢蛋”,对别人毫不在意的东西有时却兴趣很浓,在四、五岁时,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当他发现指南针总是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非常惊奇,一个简单的罗盘,他一玩了几天。
王某,男生,小学三年级。从二年级末开始出现不愿去学校的现象,家长几次强行送到学校,之后不再提不去上课,但每天从起床穿衣服开始就抽泣,总是很伤心,有时还会哭出声来。如果是礼拜天或节假日,则开开心心。
169赵某,男生,小学四年级。不愿去学校,认为同学都是坏人,老师也不喜欢自己。只想在家里帮爸妈做家务或是照顾妹妹。因为不愿去学校被爸爸打过后,上学前不再磨磨蹭蹭,但情绪总是很低落,上课时的积极性和注意力都很差,课后也不和同学交往。
案例参考李某,男生,小学一年级。经常在早晨上学校前叫肚子疼,家长带到医院检查了几次,结果都没问题,身体状况良好。如果留他在家里不去学校,则肚子很快不疼了;如果坚持去学校,则疼痛加重,还出现过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到了学校后,往往从第二节课开始即恢复正常。了解更多与儿童相关的心理问题
学习障碍学习能力还是学习态度?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听、说、读、写、算和沟通技能方面出现落后而导致的学习成绩低下的现象,其实质是学习成绩与智力不匹配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不专注: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缺乏持续性、无法注意听、交待的事情做不完全、无法完成任务、容易分心多动:躁动不安、坐不住冲动:不假思索地回答、无法等待情绪障碍、品行障碍与家庭教养的关系少年期的心理咨询成人的态度对少年心理与个性顺利发展至关重要厌学的首因:小学教育背离基本宗旨??少年的独立意识与反抗以毕生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少年期的动荡我们将每个阶段视为这样一段时光:在这段时光里是可以享受的,可以从中学习、给予、获取,可以在其内部将这个阶段看做是一个整体;每个阶段都处在正确的位置,每个阶段都是平等的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的因素:缺乏父母之爱由于离婚或其它原因,孩子只和父亲或母亲生活,欠缺母爱或父爱,或在托幼机构得不到关心和照顾。态度不一父母双方对待孩子态度不一。或是父严母宽,或是前后态度不一致,忽亲热万分,忽冷淡不理。儿权至上独生子女被宠得飞上天,随心所欲,绝对自我中心。经常惩罚为一点小事就经常在身体或心理上受到惩罚或严重虐待。过分苛求从大小便习惯训练到学习阅读等,对儿童提出不现实的过高要求,比方要求背诵十到百首唐诗。不良诱惑有意无意用不良行为或感情诱惑儿童,造成不良习惯行为或心理。需求挫折对儿童的生理需求如饮食、身体接触、皮肤抚按,予以冷漠或排斥性回应,以及孩子不愿进食时强迫进食。角色紊乱要求儿童扮演或担负与年龄、性别、能力不相称的角色,比方男扮女装。父母操纵强迫儿童站在父亲或母亲一边,或企图控制儿童的情感和喜好。弄虚作假经常向儿童撒谎、不守诺言。对孩子的提问或回避、或说谎。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独立面对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这是青少年的责任父母要为孩子提供负责任的机会成熟的行为,诞生于学会决策、学会忍受决策带来的后果。如果这些后果意味着他们要通过艰难方式领悟人生真谛,那么我们可以在其中添加同量的共鸣和忧伤。这样做他们能理解后果带来的痛苦,从而永远不会忘记教训——从而永远不必重蹈覆辙吸取教训的学费,明天总是比今天交得多肖某,人长得比同龄孩子瘦小,性格内向。就读于市一所重点小学的一个重点班,他的班主任是一位以对学生管理严格而著称的骨干教师。二年级下学期的一次语文考试,肖某因为审题不仔细,落了两道题没答,结果用他的话说“考砸了”。从那以后,他一听到考试就紧张,并且还添了个新病:一到考试前一两天,不是发烧就是嗓子痛。弄得父母只好“未雨绸缪”,临考试前半个月就开始给他喝冲剂。可无论采取什么措施,总是防不胜防,考前必发病已成规律。每一次生病他都不会因病弃考,结果只能带病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