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全套课件)_第1页
兽医药理学(全套课件)_第2页
兽医药理学(全套课件)_第3页
兽医药理学(全套课件)_第4页
兽医药理学(全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兽医药理学

VeterinaryPharmacology1第一章总论一、兽医药理学的定义、内容和目的二、兽医药理学的发展简况三、药物的作用四、机体对药物的作用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六、兽药的分类、制剂及处方七、兽药管理第一节总论2一、兽医药理学的定义、内容和目的1、定义: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原理的学科,或者是研究药物防治畜禽疾病基本规律的科学。第一节总论药物机体3药理学研究的对象有二,即药物与机体,二者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方面是药物对机体(含病原体)的作用,包括药物对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改变及对病原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另一方面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包括药物在体内的位置变化和药物在体内的化学结构变化。前者称为药效学,后者称为药代学。药理学它不同于主要研究药物本身的药学科学,如生药学、药物化学、药剂学、制药学等学科有明显区别,而药理学是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为基础,为指导临床各科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梁学科。也可为研究、开发新兽药提供线索。第一节总论45药物是指用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药物在畜牧业上的应用就称兽药。旧的兽药含义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畜禽疾病的药物,现代兽药的含义无论从用药的对象,还是用药的目的上均已超过这一范畴。1987年5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兽药管理条例》第48条规定,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的的调节生理机能而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加剂)。第一节总论5

从兽药的定义可以看出,一种物质是不是兽药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衡量判断。1、具有一定的药效(即具有一定的功能)。一种物质具有某种药效是划入兽药的基础,如预防疾病的功能,治疗疾病的功能,诊断疾病的功能或者有目的的调节生理机能的功能。只要具有上述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物质才能划入兽药范围,否则就不叫兽药。第一节总论672、规定有作用、用途、用法和用量。一种兽药的作用和用途是有范围的,它不能包医百病,只要在规定的作用和适应症范围内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和用法使用,才能真正发挥一种兽药的药效作用,否则兽药难以发挥药效作用,甚至变成毒物引起畜禽动物中毒或者死亡。3、兽药使用的对象是畜禽等动物。《兽药管理条例》规定,畜禽等动物的范围包括家畜、家禽、鱼类、蜜蜂、蚕及其他人工饲养的动物。可见,使用于上述动物的药物叫做兽药,否则就不叫兽药。第一节总论7“动物医药品”和“动物保健品”是近年来被世界许多国家使用的新词汇,它的职能是取代兽药或者“兽用医药品”等词。“兽药”一词的概念,原意只限于防治家畜、家禽疾病的药物。随着药物使用动物范围的扩大,特别是人工饲养动物的迅速发展和饲料添加剂的兴起与发展,“兽药”一词显然以不太确切,因此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异名,将“兽药”更名为“动物医药品”或“动物保健品”,现在“动物医药品”和“动物保健品”所指的动物范围从家畜、家禽扩大到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观赏动物、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直至鱼类、蜜蜂和蚕等动物,即从陆地动物扩大到水生动物和空中飞翔的动物,从兽类、禽类动物扩大到水生类和昆虫动物。第一节总论89我国《兽药管理条例》仍暂用“兽药”名称,主要是为了照顾国内长期的习惯,但在实际规定的药物范围已经和其他国际所称的“动物医药品”和“动物保健品”相同,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开始使用“动物医药品”和“动物保健品”一词。如北京农大兽医学院已经更名为动物医学院,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太谷动物保健医院。第一节总论92、内容:

主要包括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理,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的主要适应症、制剂、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禁忌症等,此外还有药物的来源、性状、化学结构等内容。第一节总论10113、目的:

经过兽医药理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药物防治畜禽等动物疾病的基本规律,在未来兽医实践中能够准确选药,合理用药,充分发挥药的性能和作用,为新兽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为促进保障社会畜牧业的发展服务。通过药理理论和实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节总论11二、兽医药理学的发展简况

1、药物的起源和发展2、兽医药理学的建立和发展3、兽医药理学的主要成就4、兽医药理研究展望第一节总论121、药物的起源和发展

药物起源于实践。在远古时代人类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常因采食一些有毒植物引起呕吐、腹泻等,以后随着经验的累积,便能利用这些有毒植物来解除疾苦,治疗疾病,如致泻植物可治疗便秘,这些有毒的植物就成为药物,这就是药物的起源。在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所用药物都来源于自然界,主要是植物药,其次是动物药和矿物药。随着人类不断实践经验的积累及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药物的种类不断的增加,药物的来源也不断的扩大,药物的治疗经验等都不断的丰富和提高。这一时期从远古时代直到了19世纪初。第一节总论13生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到19世纪初,由于生物学、化学、生理学等科学的发展,人们能利用化学的知识和技术,开始从生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及化学合成药物。德国化学家塞提纳(F.W.Serturner,1783---1841)于1805年首先从鸦片中提出吗啡,通过对狗的实验证明其有镇痛作用,而后,士的宁(1818年)由马钱子中提取的生物碱,咖啡因(1819年)由茶叶(含1%—5%)或咖啡豆(1%—2%)中提取的生物碱,奎宁(1820年)由茜草科植物金鸡纳树皮中提取的生物碱,阿托品(1831年)由茄科植物颠茄、曼佗罗、莨菪等中提取的生物碱,以后有许多天然植物的有效成分先后被提取出来。第一节绪论1415生药中提取有效成分。我国医药工作者在植物药的研究方面也做出过巨大贡献,如陈克恢教授通过大量药理实验,证实了麻黄素的拟交感作用,得到了世界医药界的高度评价。从对古代的麻沸散制剂及洋金花的研究,到东莨菪碱麻醉作用的发现;从唐古特山莨菪中分离得到山莨菪碱和樟柳碱,被广泛用于治疗暴发性流行性脑膜炎及中毒性痢疾合并休克以及血管性头痛的治疗,均引起国际上的重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更是得到世界公认并进入国际药典的我国创制的一类新药,是我国传统中草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这些特效抗疟新药已经成功地挽救了世界各地的严重疟疾患者1000万例以上,成为当今必不可少的抗疟药物。第一节绪论15人工合成药物是从德国化学家韦勒(F.wohler)于1828年用氯酸铵合成尿素开始的,由此打破了无机化合物与有机物的界限,开辟了人工合成药物的新纪元,而后氯仿(1831年)、氯醛(1832年)相继合成,到20世纪药物得到飞速发展,1907年德国微生物学家欧立希

P.Ehrlich从近千种有机砷化合物中筛选出了对梅毒治疗有特效的德国606(砷凡纳明),开创了化学药物治疗传染病的先河。1935年,德国学者格哈德·多马克(G.Domgagk)发明了第一个磺胺药——能杀死链球菌的百浪多息(被染色但没有死亡---百浪多息),填补了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的空白。链球菌是能够感染人类咽喉、口腔和消化道的细菌。现在已经有许多药物能对抗感染性疾病。但在人们可能因咽喉感染而死亡的时代,百浪多息的发现是一个惊人的突破。1617从霉菌中提取药物。

1940年侨居英国的澳大利亚病理学家弗洛里

H.W.Florey等在英国圣玛丽医学院的细菌学家弗莱明

A.Fleming研究的基础上从霉菌培养液中提取出了青霉素,为抗生素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而后人工合成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涌现和翻新。第一节绪论1718基因药物打针吃药是件多么苦恼的事!吃一次药或者注射一次只有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的疗效,而且容易有令人厌恶的过敏反应和毒副作用。有没有一种药,可以在体内长期有效,注射一次疗效可以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种药在体内受到调控,可以根据人体需要自行调节生产药物?这不是天方夜谭。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充满了奇妙的事情。科学家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生了病,不用再吃现在的药物,而是直接向体内注射基因,在体内形成一个天然的药物加工厂,工厂会在人体需要的时候生产药物,不需要的时候自动关闭。基因运载体系是限制基因药物的最主要的问题。第一节绪论18

2、兽医药理学的建立和发展

兽医药理学是药理学的分支学科。药理学是从药物学派生而来。一般认为经历三个阶段。药物学阶段。19世纪前人们把研究药物的科学总称为药物学,我国在清代把药物学统称为“本草”,这一时期我国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公元一世纪《神农本草经》,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人畜药物学专著。书载药物365种,包括有植物、动物及矿物性药物。本书提到用牛扁(草药名)疗牛病,雄黄治疗疥癣。公元7世纪唐代《新修本草》,书载药物884种,是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畜药典。公元16世纪明代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书载药物1892种、方剂11096个、插图1160幅,这一巨著反映了当时我国药学的成就,对世界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8世纪,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主要是对《本草纲目》的补充、整理,新增药物716种。第一节绪论19第一节绪论20药理学阶段。

19世纪中期,随着生物学、化学、生理学科的发展使药物学先后分化为几门独立的学科,如生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毒理学。国际药理学于1847年由德国药理学家R.Buchherm创立,它建立了第一个药理实验室,编写了第一本药理学教科书,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药理学教授。

。我国药理学创立于20世纪20-30年代,比国际晚70-80年,其标志是全国各医学院校开设实验药理学的课程和1926年创立包括药理学会的中国生理学会,奠基人,张昌绍主编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材《药理学》,另著有多本专著。1979年成立全国药理学会,1980年创办《中国药理学学报》,此后相继创刊多种刊物。第一节绪论21兽医药理学阶段。国际兽医药理学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它以药物作用不同对象从药理学分化成为独立学科。这一观点是于2000年8月北京全国药理毒理第七次学术讨论会,由兽医药理学会理事长陈仗榴提出的,他认为1917年美国康乃尔大学兽医学院H.J.Milks教授出版的《VeterinaryPharmacologyandTherapeutics》为标志。第一节绪论2223我国兽医药理学建立于20世纪50-60年代,比国际晚30-40年,标志是全国兽医专业开设兽医药理学,二是1959年出版了由冯淇辉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兽医药理学》。20世纪后20年,随着药理学研究的深入,与多学科的相互浸透,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药理学又分化出许多各具特色的分支学科,如分子药理学,生化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免疫药理学、药物遗传学、药效动力学及药代动力学。第一节绪论233、我国兽医药理学的主要成就

(1)兽医药动学的研究我国兽医药动学从1980年开始,由农业部委托华农主持,华中、西农、东北、四川农大等五所院校合作,对16种抗菌药物(青霉素、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五种动物(猪、马、牛、黄牛、水牛、羊、奶山羊)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填补了我国兽医药动学的空白,为我国兽医药动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而后许多农业院校及研究机构相继开展了多种动物(鸡、兔)多种药物的药动学研究。通过20多年的研究,使我国兽医药动学与国外差距缩小,有些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药效--药动同步模型的研究,疾病模型对药动学的影响,有许多研究生、博士生论文均为药动学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第一节绪论24不同动物的药动学比较研究。动物年龄、性别对药动学的影响。药物剂量对药动学的影响。非房室模型对药动学的影响。药物在不同组织的分布。疾病模型对药动学的研究。药效—药动同步模型的研究。缓释、控释制剂的药动学特征。第一节绪论25(2)兽医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兽医临床药理学是兽医药理学的一门分子学科。是兽医药理学与临床药物治疗学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的重点在于研究药物的作用及临床应用。我国兽医临床药理学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它的建立对于密切临床兽医与药理,促进兽药生产及畜牧生产均具有重要意义。10多年来我国兽医临床药理学主要对抗菌药、抗寄生虫药、化学保定药、生长促进剂、中草药等的作用及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节绪论26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8种、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恩诺沙星、二氟沙星、单诺沙星。这类药物通过对11种疾病模型药效测定,证明该类药物对畜禽主要细菌性疾病和霉形体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抗寄生虫药的研究主要对我国仿制的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马杜霉素、海南霉素、盐酸锥双净等新抗寄生虫药的作用及应用科学进行了研究。第一节绪论27功能性药物的研究对我国研制的化学保定剂保定宁的作用及中毒解救进行了研究,另对一些新解热、镇痛、抗炎药进行了研究。有的已用于临床。中草药的研究中草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宝库,在这一方面广泛开展了中西结合复方治疗病毒病、细菌病和球虫病等的研究。研究证明,中草药不仅能提高西药疗效,而且可降低西药毒副作用,减少药用量。但也有中西药合用毒性增强的。抗病毒药的研究第一节绪论28(3)基础药理学的研究。

我国兽医药理基础理论的研究,尚处启步阶段(还未能展开研究)。兽医药理学简单说是研究药物作用的科学,对药物作用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开展了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研究,如通过对寄生虫体内神经递质研究,证明了乙酰胆碱和胆碱受体在肝片吸虫体内的存在和作用。并发现了虫体内另一种神经递质5-HT及受体,这对于阐明寄生虫的神经兴奋传递和开发抗寄生虫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开展了细菌耐药性机理的研究。通过对耐喹诺酮类药物的大肠杆菌基因突变的研究,初步提示了其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理,是gyrA基因突变引起DNA旋转酶变异所致。第一节绪论29(4)兽药研究。

我国兽药的研究开发较晚。改革开放后才有了较快发展。国务院1987年频布了“兽药管理条例”,农业部从1987年开始审批兽药,目前我国兽药生产企业务1800多家,生产兽药品种2000多种。年产值15亿人民币(97年),已初步形成了我国兽药生产的工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研究开发兽药生产的能力。总体来看我国兽药生产的特点是:兽药生产发快,水平低,据资料报道,1987-1998年我国批准的新兽药共147种,生物制品100种,共247种,年均研发22.5种,其速度很快,但在这247种新兽药当中有95%属仿制品(三类药),真正属我国研制微乎其微。第一节绪论30兽药厂家多,规模小,条件差,其中90%为小企业,甚至有的是小作坊,有人预测国家如真正执行GMP管理,约有80%兽药企业将要关闭。兽用原料药水平低,兽药制剂类型少,我国兽药厂几乎没有能力研发生产兽用原料药,主要依靠人药厂,或进口为来源,这与人医、国外差距甚远。在新批准的兽药中真正属我国研制的甚少,有两种原料药,海南霉素、甲苯噻唑,认为是自己研制的,但一直得不到了国际认可,在兽药剂型方面,虽研制了一些适于群体给药的新剂型,如家禽用的水溶性粉剂,水产养殖用的颗粒剂,方便给予药用的浇泼剂,如左咪唑浇泼剂等,但大多剂型为普通制剂。在生物制品,特别是兽用疫苗的研发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小。第一节绪论314、兽医药理研究展望兽医药动学研究发展趋向:继续对新兽药进行药动学评价。药动学研究成果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将成为药动学研究的重点。开展群体药动学的研究,这是近年来发展起的一种新型药动学,它是一种将经典药动学模型与群体的统计学模型结合起来的新型药动学方法。据报道该研究对兽药残留的监察有重要价值。第一节绪论32兽医临床药理学研究发展趋向:对用兽药进行临床评价,特别是国外新兽药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是一重要内容。

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如兽药在群体使用下对适应症的有效性,预防性给药或长期给药的药效及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并发症等因素对药物有效性的影响。中药及复方制剂应用科学技术的研究,如选用对畜、禽水产等动物细菌病、病毒病、寄生虫病、有明显疗效的中草药方。第一节绪论33基础药理学研究发展趋向:从分子水平研究药物作用机制。

抗菌药、抗寄生虫药的耐药性及机理研究。兽药残留毒性作用、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动物食品中兽药残留标准的制定。第一节绪论34兽药研究发展趋向:现有兽药企业将逐步实现GMP要求,使我国兽药生产、质量达到国际标准。(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农业部1994年频布了《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规范要求,现有兽药产,从1995.7.1日起必须按GMP要求逐步进行技术改造,用10年时间到2005.12.31日前未取得《GMP合格证》的兽药生产企业将被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不的再进行兽药生产。对新建的兽药产必须经农业部GMP验收合格后,才能发给《兽药生产许可证》,目前我国新建、改建GMP合格的少,而外资及合资公司已在我国均按GMP要求开始建厂、生产和销售兽药。)。第一节绪论35兽用原料药的研究与开发是今后兽药研发的重点,国外一般研发一种新人、兽药需求10~12年时间,平均耗资2亿美元,抗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为主要方向,其中发展半合成抗生素及动物专用的化学合成

抗菌药将是抗菌药物研发的热点。在兽药添加剂方面,重在研发无残留、无耐药性的抗菌促生长剂、活菌制剂

、酶制剂、中草药添加剂,在生物制品方面,利用基因工程新技术开发基因工程药物,如疫苗、合成生长激素。发展兽用新剂型,在兽用药物新剂型的研发将更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如缓释剂、控释剂及透皮吸收的开发与应用。对普通剂型的开发、应用更注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第一节绪论36三、药物的作用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形式2、药物作用的类型3、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4、药物剂量—效应关系5、药物作用的机理第一节绪论37药物作用是指机体(含病原体)在药物的作用下所引起的机体机能方面的改变。药物只能改变机体原有机能,而不能产生新的机能。这种机能改变通常指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产生的在临床上能观察到的器官系统结构和机能上的变化。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严格讲: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药物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例: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所引起的心肌生理、生化的变化就是药物的作用。心肌细胞生理、生化的变化所产生的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循环功能改变等就是药物的效应。第一节绪论38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形式

(1)兴奋——指使机体原有机能活动增强的药物作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如肌肉收缩,心跳加快,腺体分泌增加。凡能使机体原有机能加强的药物就称为兴奋药。(2)抑制——指使机体原有机能活动减弱的药物作用(从有到无,从强到弱),如肌肉松驰,分泌减少,全身麻醉。凡能使机体原有机能活动减弱的药物称为抑制药。第一节绪论39应当明确,一种药物的兴奋与抑制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受给药剂量,途径及不同组织器官的影响。①剂量的影响:一种药物的兴奋或抑制是相对的,如尼可刹米小剂量兴奋呼吸中枢,大剂量则对中枢产生抑制作用。酒精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②给药途径的影响:如硫酸镁内服时为兴奋表现下泻。注射时为抑制,表现为使神经受到抑制。③不同组织器官的影响:一种药物的兴奋或抑制往往可同时出现于同一机体内,对不同器官产生不同的作用。如肾上腺素对心脏呈现兴奋作用,同时使支气管平活肌松驰呈现抑制作用。

第一节绪论402、药物作用的类型

按照其作用的部位、性质和表现方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局部作用指药物在进入血液前,在用药的局部所产生的作用,例如:普鲁卡因在注射部位产生的局部麻醉作用。肠炎应用痢特灵的作用。吸收作用指药物吸收、分布后所产生的作用,例如:静注水合氯醛产生的全身麻醉作用。在治疗上,如要利用药物的局部作用,就要设法使药物停留在用药的局部,如把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的肾上腺素加入具有局部作用的普鲁卡因溶液中,以减慢普鲁卡因的吸收,从而达到延长局部麻醉的效果。如要利用药物的吸收作用,应设法使药物充分吸收,如静脉注射。第一节绪论41(2)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指药物对直接接触的组织器官所产生的作用,例:松节油涂擦局部,可产生直接刺激皮肤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四肢的各种慢性炎症。间接作用指由于直接作用而使其它组织器官所发生的作用,如洋地黄可通过强心产生利尿和消除水肿的作用。第一节绪论42(3)选择作用和普遍细胞作用选择作用指药物适当剂量时,只对某一组织或器官呈现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组织或器官作用很小或无影响。如麦角对子宫具有明显的选择作用。应当指出,药物的选择性也是相对的。随着条件的改变,选择作用也会改变,如适当咖啡因能选择性地兴奋大脑皮层,当剂量增大时就能兴奋延脑以至脊髓。普遍细胞作用指有些药物对各种组织器官都呈现类似或区别不明显的作用。如:甲醛等消毒防腐药就具有普遍细胞的作用。第一节绪论433、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1)治疗作用治疗作用是指应用药物的适当剂量使机体破坏了的机能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治疗作用根据药物对疾病所起的作用,通常可分为两种。对因治疗——也叫治本作用,即用药后能消除原发致病因子,所以对因治疗是针对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的治疗,目的在于根除病因,使疾病得到彻底治愈,如应用敌百虫治疗蛔虫病。第一节绪论44对症治疗——也叫治标作用,即用药后仅能消除或改善疾病的某些症状,是针对疾病的症状进行的治疗,目的在于改善或减轻症状,而不能根除病因的治疗。例:解热药物只能解除各种疾病所致的高热症状

(2)不良反应指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所产生与治疗作用无关的或有害的作用,统称为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有三种,即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

据统计,全国全年就医人数2.5亿,用药引起不良反应的人数达5千万,发生率15—20%,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第一节绪论45副作用是指在治疗剂量时所发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副作用的产生,是因为某些药物具有多种作用,当利用其某一作用时,其他作用则以副作用的形式出现。因此副作用是可以预知的,是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是在常用剂量下发生的,一般不太严重,但是难以避免。如阿托品可用于解除肠痉挛,同时会引起口干、心悸、便泌、瞳孔扩大,例如:猫中毒注射5ml(25mg),用量为0.2—0.4mg/kg。对一般的副作用可以不必停药,以求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为了减少副作用,可以同时给予某种作用相反的药物,例:磺胺药物治疗全身感染时,可在肾脏形成结晶,此副作用可用碳酸氢钠以消除。另外可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选用副作用小的药物。第一节绪论46毒性反应是由于使用药物的剂量过大或应用时间过长,而使机体产生的一种对机体有害的作用。几乎所有的药物,当剂量过大、时间过长都有引起毒性反应的可能,因而要禁止超量、过长时间的使用药物。毒性反应一般可根据药理学知识给予估计,所以在用药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加以避免或使之减轻,毒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脏、肾脏、骨髓、内脏。如:四氯化碳驱牛、羊肝片吸虫超量时,可损害肝、心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动物死亡。措施:一是不能剂量过大,二是不能连续用药,三是交替用药。

第一节绪论47过敏反应(变态反应)指少数致敏的机体对某些药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这种反应的发生与用药剂量无关,与毒性反应不同的是不易预知,轻者表现发热、皮疹,重者休克死亡。致敏的机体是因抗原或半抗原初次进入机体后与机体蛋白质结合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种抗体可与再次进入机体内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造成机体损害。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措施问诊、皮试、治疗、停药、注射肾上腺素或抗组胺类药物。第一节绪论484、药物剂量—效应关系剂量是指在防治疾病时,机体一次所用药物的数量。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剂量,就是药物的治疗量,此值是通过实验或兽医临床实践制定出来的,凡药典收载的药物都有具体的规定。药物的剂量通常以重量或容积表示,如g,mg或者ml/kg。不能以重量或容积表示的药物,常用药物的国际单位IU来表示,IU表示药物的效价。效应是机体对药物作用产生反应的表现。量—效关系是指药物的剂量与药效强度之间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的关系。若超过一定剂量则引起动物中毒或死亡,反之,若剂量过小,则不能引起药物的治疗作用。量—效关系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从量的角度阐明药物作用的规律。第一节绪论49

根据药物效应的性质,效应可分为两种。量反应——即药物效应呈连续增减的量变。药物效应指标可用数字增减来表示,如心律、酶活性。质反应——即药物效应不呈连续增减。而药物效应指标只能用阳性、阴性表示,如死亡、存活,惊厥发生或不发生。

前者为效应绝对值的增减,而后者为累加效应的百分率。纵坐标表示发生频数指标。量——效关系常以量效曲线表示。量——效曲线是以对数剂量为横坐标,效应为纵坐标作图,所得的量效曲线,通常呈对称S型曲线。(若以普通剂量为横坐标,效应为纵坐标作图,则呈长尾S型曲线)第一节绪论50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曲线第一节绪论51质反应的频数分布曲线和累加量效曲线第一节绪论52

从此曲线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定位点。最小有效量(阈剂量),曲线下端刚开始出现(发生)药效所对应的剂量。最大有效剂量(极量),曲线上端能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治疗量(常用量)是最小有效量到最大有效量之间的剂量,是对机体有明显治疗作用的剂量,此剂量不引起毒性反应。半数有效量(ED50),曲线上最大效应一半处所对应的剂量。(或使实验动物半数有效的剂量)。最小中毒量,刚能引起动物产生毒性反应的剂量。最小致死量,能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中毒量,从最小中毒量到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半数致死量(LD50)能引起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第一节绪论53最小有效量最小中毒量最小致死量极量无效量常用量中毒量致死量作用强度剂量安全范围剂量与药物作用关系示意图第一节绪论54

量效关系有以下应用和理论意义:①

比较两药的效价强度和效能(简单说就是比较两药作用强度)效价强度——指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一定效应一般指两药能引起的等效应,一般采用50%有效量,所需的剂量表示的是在等效应时量效关系曲线横坐标上各药的剂量,剂量小的说明效价强度大,反之效价强度小)。效能——指药物的最大效应。是药物的重要特点。效能是各药本身固有的性质,可以不等。它表示的是药物在量效曲线纵坐标上最大治疗量时的效应。效应越大,说明效能越高。药物的效能可受该药其他性质的影响,如不良反应往往限制了应用剂量,如镇痛药和解热药,前者效能高,能解除剧痛,后者效能低,只能用于中等疼痛。第一节绪论55四种利尿药的作用及最大效能比较第一节绪论56②

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大小治疗指数(TItherapeuticindex)即半数致死剂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LD50/ED50),用于估计药物的安全性,比值越大,安全性越大,反之越小,通常指数大于10的药物毒性低,比较安全,如青霉素指数大于1000,而洋地黄的治疗指数在1.5~2.0之间,说明其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当接近,毒性大,安全性差。第一节绪论575、药物作用的机理

药物作用的机理是说明药物如何作用于机体细胞、组织、器官或病原体,从而产生效应的科学理论。对于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目前进展很快,已由生理水平发展到从分子水平来揭示药物作用的本质,(生理水平只能从整体或局部器官、组织进行药理研究,只停留于作用现象的描述,对药物作用的基本方式并不清楚。)近几十年来,生物科学突飞猛进,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巨大发展,以及同位素、电子显微镜、各种色谱电脑等新技术和精密检测仪器的出现,在生物膜、受体、核酸结构和遗传密码等方面也获得突破和基本了解,为药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第一节绪论58研究药物作用机理有助于阐明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本质,提高药物的疗效,同时还为研究开发新药物提供理论依据,由于药物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理化性质各异,因而药物的作用机理也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根据药物作用与化学结构的关系将药物分为两大类来探讨它们的作用机理。⑴、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理非特异性药物的作用与化学结构无关,而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①渗透压作用。如MgSO4的泻下作用,甘露醇的脱水作用。(在肾小管提高渗透压)。②中和作用。如抗酸药中和胃酸,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第一节绪论59③氧化还原作用,如消毒药中的高锰酸钾,过氧化氢。④蛋白质的凝固作用。如消毒防腐药中的酚、醇、醛及重金属盐类等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⑤吸附作用。如药用碳靠吸附毒素起解毒作用。⑥表面活性作用。如防腐消毒药物中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新洁尔灭。⑦脂溶作用。如乙醇,乙醚,巴比妥类等其化学结构很不相同,但它们都具有脂溶性的特点,进入机体很快积聚于富含脂质的中枢神经组织内,抑制其功能从而产生麻醉作用。⑧络合作用。如二巯基丙醇可与汞、砷等重金属络合而解毒。第一节绪论60⑵特异性药物作用机理

此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与化学结构密切相关。这是目前认为药物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机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药物作用的受体学说。这一学说认为,此类药物必须首先与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才能发挥作用。①受体概念受体:

指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它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及细胞核上,受体的功能是与配体结合并介导信息传递。目前已发现受体约有200多种。配体:指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包括有内源性物质,如神经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外源性物质,如药物、毒物。第一节绪论61②受体的特性:饱和性:指受体与配体结合是有限的。原因是受体在细胞上的数目是一定的,一般特异性结合表现为高亲和性与低容量,量反曲线呈饱和性。而非特异性结合则表现为低亲和性与高容量,量反曲线呈非饱和性。特异性:指特定的配体与特定的受体结合.只有在结构上具有互补关系的配体与受体才能结合,一般有效药物对受体应具有高亲和力,无效药物对受体则没有亲和力。配体化学结构的微小改变便可影响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可逆性:指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当配体-受体复合物解离时所得配体应是原形本身,而不发生任何改变,这与酶-底物的相互作用有本质区别。第一节绪论6263③受体的种类:(Receptorclasses)

离子通道受体:

这类受体直接调节离子通道,它位于快速反应细胞的膜上。由单一肽链反复4次穿透细胞膜形成1个亚单位,并由4-5个亚单位组成离子通道。属于这一类受体的有乙酰胆碱受体、GABA(r-氨基丁酸)受体、甘氨酸受体。第一节绪论636464

4-5个亚单位(肽链)组成,反复4次穿过细胞膜

受体活化离子通道开放膜去极化或超极化6465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最多,大多数受体属于这一类,这类受体间接影响离子通道和第二信使,它位于细胞膜,由单一肽链组成,其N端在细胞外,经7个曲折反复穿透细胞膜(含与配体结合域),其C端在细胞内(含与G蛋白结合域),其作用需G蛋白参与(G蛋白又称鸟苷酸结合调节蛋白,位于细胞内侧,由三个亚基组成),有两类:兴奋性G-蛋白(GS)、抑制性G-蛋白(Gi)。受体有神经递质受体、自体活性受体、神经肽受体、趋势化因子受体。第一节绪论6566肽链,7个-螺旋反复穿过细胞膜氨基酸组成不同导致配体特异性细胞内部分有GP结合区

6667G-蛋白

(鸟苷酸结合调节蛋白):细胞膜内侧,由、、亚单位组成

Gs:激活ACcAMP

Gi:抑制ACcAMP

676868693.具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Receptorswithtyrosinekinaseactivity)

细胞外段,与配体结合区中间段,穿透细胞膜细胞内段,酪氨酸激酶配体: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上皮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淋巴因子

6970酪氨酸激酶活性受体:

位于细胞膜,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具有内在酪氨酸激酶活性。这种受体在膜外有一段与配体结合的结构区,中段(细胞内)是穿透细胞膜疏水肽段的跨膜区,在细胞内有一段具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结构区,当生长因子与受体结合时,能促进自身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从而增强酪氨酸激酶活性,并同时促进底物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进而激活细胞内蛋白激酶,增加DNA、RNA合成,加速蛋白合成,从而产生细胞生长分化等到效应。这类受体有胰岛素受体、细胞因子受体、生长因子受体。第一节绪论707171

配体与细胞外段结合构型改变酪氨酸激酶活化残基磷酸化激活细胞内蛋白激酶DNA、RNA合成加速蛋白合成加速产生生物学效应

71724.细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Receptor)

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内,能调节细胞内信号转导和基因转录过程,但细胞效应很慢,需若干小时。配体如皮质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VitD7273IntracellularMechanism:Steroid

Effect73④药物与受体的作用占领学说:认为药物作用强度与药物占领受体的数量成正比,当被占领的受体数量越多,那么药物作用强度也就越大,当受体被配体完全占领时,则可达到最大药理作用。但不能解释对同一受体部位具有相同亲和力的不同配体在所用浓度相同情况下,却产生不同效应的现象,甚至有的产生拮抗作用。第一节绪论74速率学说:1964年Paton提出速率学说,认为药物作用决定于药物与受体在单位时间内的结合速率和解离速率。与药物单位时间内药物与受体接触次数成正比,而与药物受体复合物形成无关(不与受体被占领数成正比)。激动剂结合速率和解离速率都很快,单位时间产生的刺激量大。拮抗剂结合速率快、解离速率慢,单位时间产生刺激量小。部分激动剂结合速率和解离速率中等。第一节绪论75两态模型学说:1967年Karlin提出受体的两态模型学说,认为同一受体有两种形态,即活性状态受体R﹡、失活状态受体R,两种受体均可与药物结合,并能互相转变,处于动态平衡。激动剂与R﹡结合,并产生效应,促使R向R﹡转移。拮抗剂与R结合,促使R﹡向R转移。部分激动剂则与R﹡、R均可结合,与R﹡结合产生效应,与R结合不产生效应。第一节绪论76四、机体对药物的作用1、吸收2、分布3、转化4、排泄5、时量关系与时效关系第一节绪论77

药物的体内过程是药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过程的科学理论。通过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可阐明体内药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临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依据。第一节绪论781、吸收

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通过某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其过程与营养物质的吸收相似,除静脉注射外,不论哪一种途径吸收,都需要经过各种生物膜。第一节绪论79⑴药物的主要吸收方式简单扩散(脂溶扩散)是药物依靠浓度差由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对侧扩散的过程,故又称顺浓度梯度转运。凡脂溶性药物,水溶性小,分子和不离解的药物常以此种方式通过生物膜进行转运,例酒精,氨基比林,硫喷妥钠等就是以此种方式进行转运的。简单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无饱和现象和不产生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

是药物由低浓度的一侧通过生物膜向高浓度的对侧转运的过程,故又称逆浓度梯度转运,这种转运主要在肝细胞,肾小管和神经元进行,对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排泄有关,如肾小管分泌药物功能。碘转运功能。其特点是需要载体或酶的帮助,并且消耗能量,有饱和现象和出现竞争性抑制。第一节绪论80第一节绪论81⑵口服给药

(Oralingestion)吸收口服给药是临床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药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胃、大肠、舌下也有一些吸收但不规则),其吸收方式主要以简单扩散,极少数药物为主动转运。药物吸收后,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脏有部分药物发生代谢转化或灭活,然后进入体循环,这种经肝脏使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药效降低的现象称为首关消除(首过效应)。第一节绪论828383

代谢代谢粪

作用部位检测部位

肠壁吸收过程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内检测部位

门静脉首过消除(Firstpasseliminaiton)

83口腔吸收兽医临床口腔给药多用于口腔疾病,通过口腔吸收作用给药较少用。口腔主要吸收部位在舌下,吸收面虽小,但吸收迅速。适用少量,高效药物,如人硝酸甘油。胃的吸收胃表面积小,无绒毛,排空速度快,故胃吸收有限,酸性药物在胃中不易离解,脂溶性高,易经胃吸收,一些小分子水溶性药物可由胃黏膜迅速吸收,如乙醇。小肠的吸收小肠吸收表面积大,有绒毛,最多部位在十二指肠,回肠逐渐减少,小肠排空速度慢,大多数药物主要是经小肠吸收。第一节绪论84858586大肠吸收大肠表面积小,不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在胃、小肠未被吸收时,才呈现某种程度的吸收,直肠吸收迅速,但不规则。口服优缺点:优点是给药方便,缺点是吸收缓慢,不完全,通常口服给药,要经30分—2小时,才开始出现吸收作用。不适用于在胃肠破坏,对胃刺激大的药物。第一节绪论86(3)呼吸道吸收

呼吸道给药,临床应用较少。主要是一些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一般药物溶液需经雾化为5微米左右微粒可到达肺泡,10微米微粒可沉积于小支气管,如异丙肾上腺素可治疗支气管哮喘,10微米以上微粒只能用于鼻咽部的局部治疗,5微米以下可随呼吸排出),呼吸道吸收的主要部位在肺泡,方式是简单扩散,肺泡表面积大,血流量多,吸收层薄(只有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细胞),因此,只要药物达到肺泡,便可迅速吸收,兽医临床主要用于畜禽规模化饲养的呼吸道疾病的防制,如猪喘气病、鸡流感、中小动物麻醉。第一节绪论87

(4)皮肤吸收

临床皮肤给药较多,但能经皮肤产生吸收作用的药物较少。皮肤角质层只能使脂溶性高的药物吸收,如敌百虫,但吸收缓慢。如皮肤完整性破坏,可加快吸收。近年来研制出许多促皮吸收剂,已应用于临床,如兽药“驱虫精”就含促皮吸收剂二甲亚砜或氮酮。人医硝苯地平贴皮剂(心痛定)治疗心绞痛。(5)皮下和肌肉组织的吸收

主要指皮下和肌肉注射的吸收,注射给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其吸收也是通过生物膜和毛细血管壁,脂溶性药物主要以扩散方式而被吸收,非脂溶性药物主要以滤过方式进行,吸收速度比口服给药快。皮下注射一般经过10-15分出现吸收作用,肌肉注射5-10分钟出现作用,静脉注射无需吸收。第一节绪论888989

(6)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①药物的理化性质一般认为药物分子越小,脂溶性越高,越易被吸收。(药物的分子大小、脂溶性、溶解度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第一节绪论90②给药途径

不同给药途径,其吸收快慢不同,其顺序为:V注>吸入>肌肉>皮下>内服>皮肤。③吸收环境

如口服胃肠道内容物的多少,胃排空速度注射部位血管多少,气雾微粒的大小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④药物剂型

同一药物剂型不同,表现为药物吸收的快慢不同,并且药物吸收量也有差别。如同样口服给药:溶液剂>散剂>油剂。同样肌注水溶液>乳剂>油剂。第一节绪论91

2、分布(Distribution)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被吸收后,随血流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药物的分布不仅影响药物的储存和消除速率,也影响药效和毒性。⑴药物的分布规律①均匀分布

指有些药物能比较均匀的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例如青霉素、咖啡因。②非均匀分布

大多数药物在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这就是药物分布的选择性。注意:药物的分布与药物的作用表现是两种情况:A正相关,如碘在甲状腺浓度高,可治疗甲状腺肿。B负相关,如洋地黄主要分布在肝,但主要作用于心脏(含1%)。第一节绪论92⑵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不同各器官的血流量分布不同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不同体液的PH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不同体内屏障的存在第一节绪论9394药物与血浆蛋白质结合的能力大多数药物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结合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只有游离型的药物才能装运到作用部位产生药理效应。结合型药物不能跨膜转运,不能向血管外转移和分布,从而不能被代谢或排泄,仅暂存于血液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实际上是一种贮存功能)。结合力愈强,则停留于血液中的时间愈长,而分布于体液或组织中的就愈少。注意:A、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具有饱和性,当血药浓度过高,血浆蛋白结合率达饱和时,血浆内游离型药物会突然增多,可引起药效加强,甚至出现毒性反应。B、同时应用两种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的药物时,应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磺胺类药物可在血浆蛋白的结合部位竞争性置换出降血糖药甲苯磺丁脲,使后者游离型药物剧增,可诱发低血糖。第一节绪论9495局部器官的血流量分布不同

动物组织脏器的血流量分布以肝最多,肾、脑、心次之。药物吸收后往往在这些器官可迅速达到较高浓度,并建立动态平衡。此外,脂肪组织的血流量虽少,但面积很大,是脂溶性药物的巨大储存库。如静脉注射硫喷妥钠后,因脂溶性高,首先分布在富含类脂质的脑组织中,迅速产生全身麻醉作用。随后由于药物立即自脑向脂肪组织转移,麻醉作用很快消失。类似这种分布,称为药物在体内的重分布。第一节绪论9596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有些药物对某些组织有特殊的亲和力,称为药物对组织的选择性分布。亲和力愈强,药物在该组织浓度越高,因此表现出特殊的组织分布。例如:碘主要集中在甲状腺(浓度比其它组织高1万倍);四环素与钙络合易沉积于新形成的骨组织中,可使幼畜骨骼生长抑制、牙齿黄染。第一节绪论96体液的PH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A、PH:

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PH约为7.0,细胞外液PH约为7.4。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内液解离较多,浓度略高;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液解离较多,浓度略高。cellpH7.0细胞间液pH7.4cell第一节绪论9798体液的PH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B、药物的理化性质:

口服NaHCO3可碱化血液及尿液,既可以促进巴比妥类弱酸性药物由脑组织向血浆转运,也可使肾小管的重吸收减少,加速药物自尿排出。这是巴比妥类药物(中枢抑制药)中毒的重要救治措施。第一节绪论98体内屏障(又称组织屏障)

屏障指机体对包括药物在内的各种外界因素所起的防御作用。

A、血脑屏障

是指血-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阻止各种物质由血入脑的屏障,它有利于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在组织学上,血脑屏障是由血-脑、血-脑脊液及脑脊液-脑三种屏障组成,主要由前两种起屏障作用。第一节总论血管脑硬膜脑软膜脑脊液脑组织99100A、血脑屏障它只允许脂溶性大的药物通过,如巴比妥、氯丙嗪,而离子型、水溶性、某些大分子不容易通过,如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就不能进入。炎症和高渗溶液可破坏血脑屏障,改变其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青链霉素在脑脊液中浓度很低,但在脑炎时,药物的通透性增高。

初生幼畜的血脑屏障发育不全。第一节总论100101B、胎盘屏障

胎盘是指尿膜-绒毛膜和子宫粘膜发生联系所形成的暂时性“组织器官”,是将母体与胎儿循环隔开的屏障,它是由数层细胞所构成的膜结构,具有选择性的阻止某些药物进入胎儿的功能。第一节总论血管主干所在处101102B、胎盘屏障

脂溶性高的容易通过,离解度高的如右旋糖酐季胺盐则难通过,有些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引起胎儿中毒、畸形、孕畜应慎用。第一节总论1023、药物的转化指药物在体内所发生的化学结构上的变化。除少数药物以原型排泄外,其余大部分药物都要进行转化,经转化后的药物,其药理作用减弱或消失,有利于排出体外,所以药物的转化可以看成是一个解毒的过程。但也有例外,如乙醇→乙醛,毒性增高。转化部位肝脏是主要场所,其次是肺、肾。肠粘膜、胎盘也有一定转化能力。

第一节绪论103转化的方式主要有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其转化过程可分为两步:第一步称非合成阶段,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经此阶段转化后,大多数药物的药理活性减弱,但也有增强的。如:苯巴比妥→(氧化)

灭活氯霉素

→(还原)

灭活普鲁卡因→(水解)

灭活阿司匹林→(水解)

水杨酸活性增强乙醇

→(氧化)

乙醛活性增强第一节绪论104第二步称结合反应阶段。第一步的转化产物可与体内的内源性物质结合形成结合物,使药理活性进一步减弱,极性增大,有利于排泄。参与转化的酶系统,主要包括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统和非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统,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统主要存在于肝脏,催化氧化和还原反应,目前已知有200多种药物由它催化。非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统,除在肝脏进行还可在肾脏、血浆等其他组织进行。第一节绪论105第一节绪论1064、排泄是体内药物以原形或转化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其次为胆汁、呼吸道、乳汁等。肾脏排泄药物经肾排泄的方式有三,一是肾小球滤过,二是肾小管(近曲小管)主动分泌,三是远曲小管的重吸收。尿液的PH可影响药物的排泄(主要影响药物在远曲小管的重吸收,一般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排泄多,碱性药物在酸性尿液中排泄多)。马、牛、羊尿呈碱性,犬,猫呈酸性,因此可人为改变尿液PH值加速药物的排泄,如巴比妥和水杨酸等酸性药物中毒,可用NaCO3提高尿液PH加速其排泄,达到解毒效果。第一节绪论107108108

主动分泌(ActiveSecretion)

被动重吸收(Passivereabsorption)

滤过(Filtration)

Kidney

108

尿液酸碱度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弱酸药物

弱碱药物解离度

重吸收

排泄

解离度

重吸收

排泄

碱性尿液

酸性尿液

109胆汁排泄

药物随胆汁排泄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简单扩散,二是主动分泌,有些药物随胆汁排泄量很大,如四环素,红霉素等。肠肝循环是指药物随胆汁排入肠腔后,有部分被小肠重吸收,经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的过程。肠肝循环使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延长,不利于排出,如洋地黄毒苷循环率可达26%,故该药在临床易引起蓄积性中毒。第一节绪论110111Liver

GutFecesexcretion

Portalvein

胆汁排泄(biliaryexcretion)和

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recycling)111112呼吸道排泄

排泄方式为简单扩散,排泄药物为气体或挥发性药物,如乙醇,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乳汁排泄

排泄方式为简单扩散,乳汁略呈酸性(PH6.5-6.8),脂含量高,脂溶性药物易经乳汁排泄,如阿托品、氯霉素等,这对吃乳幼畜易造成损害。第一节绪论1125、时量关系与时效关系研究体内药物变化的过程,必然要涉及到三个基本因素,即血药浓度,药物作用及作用时间。(这也是用药考虑的三个因素)。三个因素可构成三种组合关系。

时间

血药浓度

作用强度

时量关系

时效关系

量效关系

第一节绪论113⑴时量关系:指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是一个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其与药物作用开始的快慢、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药物的治疗效果或毒副反应密切相关。在药动学的研究中,药物的体内过程可用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表示这一过程。在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血药浓度,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可绘制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drugconcentration–timecurve),简称药-时曲线或时-量曲线。通过这一曲线可定量地分析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第一节绪论114115第一节绪论非静脉给药的时量曲线由升段、峰段和降段组成,升段是药物的吸收分布过程,反映药物吸收的快慢,吸收快的升段徒,高峰是药物的吸收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反映药物达到的最高浓度。剂量大,峰值高,反之。降段是药物的代谢排泄过程,反映了药物消除的快慢,消除快的下降快,反之平坦。消除速率常用生物半衰期(T1/2)表示。115116116

时间

血浆药物浓度(mg/L)

口服

静脉注射

一次给药同一药物经不同途径给药,药时曲线不同116117hrs

Plasmaconcentration

峰浓度(peakconcentration,Cmax)

一次给药后的最高浓度此时吸收和消除达平衡达峰时间(peaktime,Tmax)药后达峰浓度的时间,多为2(1-3)hrs

AUC

曲线下面积

单位:ngh/mL反映药物体内总量Areaundercurve

117118

多次给药

(Constantrepeatedadministrationofdrugs)

稳态血药浓度(Steady-stateconcentration)

目的:多次给药使血药浓度达有效范围Css-max<MTCCss-min>MEC118

⑵时效关系指药物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一般用时效曲线表示。由于药效一般取决于血药浓度,故时效曲线与时量曲线形态一致。它也可划分为三个期。潜伏期

指用药后到开始出现作用的一段时间,它主要反映药物吸收并达到作用部位的过程。静脉注射无明显潜伏期。持续期

指药物在体内从出现疗效到疗效消失的时间,此期间的顶峰是药效强度、血药浓度都达到最高点的时间。残留期

指药物浓度已降到最小疗效浓度以下,到

药物在体内完全消除的时间,它反映了药物从体内消除的时间。排泄缓慢、残留期长的药物,反复应用易引起蓄积性中毒。第一节绪论119持续期残留期潜伏期最低中毒浓度药峰浓度最低有效浓度血浓度或效应强度吸收分布过程转化排泄过程时量(效)关系曲线示意图t第一节绪论120⑶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是利用数学方法来研究药物进入机体后的生物转运或生物转化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过程的科学。即用数学方法研究药物在体内的量变规律的科学。由于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十分复杂,受机体组织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便于研究药物在体内随时间过程发生的各种变化,人们便把这一复杂的过程简化成一定的数学模型。并以此推导出一系列公式及参数,以反映药物在体内的运动规律或特征。由于它能反映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发生的各种量的变化过程,已成为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分支学科。第一节绪论121①房室概念(compartment)房室是模型的组成单位,不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而是一个假想的的空间(即为描述药物在体内的空间分布而假设的一个空间)。因此这里模型可理解为是人们分析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思维方法。具体来说,房室是根据药物在体内转运速率来进行划分,因此只要药物在转运速率上相同的,而在解剖上不同的组织器官均可归为一个房室,否则就是不同的房室。第一节绪论122②房室模型

房室模型是根据房室概念对药物在体内过程的特性(体内转运速率相同或不同)所作模式图或房室数目的划分。一室模型:指将整个机体视为一个房室,当药物进入机体后,能迅速均匀分布到全室,所以一室模型意味着药物呈均匀分布于室中。一室模型图如下:KaⅠ室Ke第一节绪论123二室模型:是指将整个身体划分为两个房室,即中央室与周边室。中央室是药物首先进入的区域,除血浆外,还有细胞外液、心、肝、肾、脑等血管丰富血流畅通的组织,药物在数分钟可分布到整个中央室,而且药物的血浆浓度和这些组织中的浓度可以迅速达到平衡。并且维持平衡状态。周边室一般是血管稀少,血流缓慢的组织,如脂肪组织、骨骼组织、静止状态的肌肉等,药物进入这些组织缓慢。二室模型图如下:KaKeⅠ室Ⅱ室K12K21第一节绪论124③速率类型(过程)及微分方程速率过程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空间转运速度(吸收、分布、消除过程的转运速度)的特征(一级动力学过程特点是药物转运呈指数衰减,零级动力学过程特点是药物转运呈零指数衰减)。根据药物在体内转运速度不同分为两种:Ⅰ.一级速率过程(first-orderrateprocesses)或线性动力学过程(kineticsoflinear)指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发生的量的变化(指转运速率,如吸收、分布、转化、排泄的速度)与体内药物的浓度或药量的一次方成正比(任何数的一次方等于本身)。所以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发生的量的变化为一恒定的比例,即单位时间内按恒定的比例转运是一级速率。第一节绪论125药物在体内某部位消除、扩散、生物转化等的瞬时转运速度与在该部位药物瞬时含量的一次方呈正比。其计算公式如下:第一节绪论dC/dt=-kC126Ⅱ.零级速率过程(zero-orderrateprocesses)或非线性动力学过程(kineticsofnonlinear)指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速率过程与药物含量(浓度或药量)的零次方成正比(任何数的零次方等于1)。所以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发生的量的变化为一常数,即按恒定的数量转运或在一定的时间内转运定量的药物,是零级速率。如乙醇,过量时,人只能以最大能力消除,以10ml/h下降,当血药浓度下降到最大消除能力以下时,则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公式为:第一节绪论dC/dt=-k127128消除5单位/h

2.5单位/h

1.25单位/h

消除2.5单位/h

2.5单位/h

2.5单位/h

128④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ImportantParametersinPharmacokinetics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volumeofdistributionVd)Vd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恒时,体内药物含量与血浆中药物浓度之间的比值。通过它可将血药浓度和体内药物总量联系起来。它是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程度的参数,Vd值大,表示分布广,Vd值小,表示分布有限。它不是生理空间,而是一种比例因素或数学概念,Vd值表示房室的大小,根据Vd值可推测它在体内和组织中的摄取分布情况。它反映了药物向血液以外的组织分布的能力。单位为ml/kg(ml·kg-1)或L/kg(L·kg-1)。计算公式如下:第一节绪论129药时曲线下面积或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plasmaconcentration-timecurveAUC)AUC是指药物血浆浓度(C)与随时间(t)变化的积分值。(或血浆中药物浓度与时间作图,其曲线下面积,可用积分法求得),它反映的是进入体循环药物数量的多少。时量曲线某一时间区段下的AUC反映该时间内的体内药物数量。常用于估算血浆清除率(CL)和计算生物利用度。单位为µg·min·ml-1、µg·h·ml-1、g·h·L-1。公式如下:第一节绪论AUC=X0KVd(静注)AUC=FXKVd(非静注)130131131

梯形面积法求AUC0t

131生物半衰期或消除半衰期(Biologicalhalf-lifeoreliminationhalf-timet1/2)表示外来化合物从体内或血浆或某脏器中清除(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一般以血浆药物浓度消除一半所需时间来表示。它是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速度的参数,T1/2小,表示药物消除快,反之。单位为分(min)、小时(h)。计算公式如下:第一节绪论T1/2=0.693Ke132T1/2特点:①每种药物都有恒定的半衰期,它不受给药剂量和血药浓度的高低而变化。②一次用药经过4—5次半衰期,药物排泄可达量95%,经7个半衰期达99%。③等量重复用药时血药浓度就达到坪值(坪值是一理论值,每日单位时间内的血药浓度的吸收和排泄量相等或药物的消除和给药量相等。意义:半衰期可确定最适宜的给药间隔,预计停药后,药物从体内消除的时间及连续给药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第一节绪论133134时间(半衰期)

累积量

消除量

血浆药物浓度(%稳态)

87.5

94

97

134消除速率常数或清除速率常数(eliminationrateconstantKe)

Ke是指药物在单位时间从机体总量中消除的速率。Ke是一种常数,它反映了药物从机体消除的快慢,Ke值大,表示消除速率快,Ke不表示单位时间内消除的实际的量,而是药物瞬时消除的百分比。如Ke=0.1h-1表示剩余药物量中每小时有10%被消除。包括肾、胆道排泄、生物转化及其它途径消除。其单位为min-1、h-1。某一药物的清除速率常数(Ke)是通过测定该药物的血药浓度并作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确定其房室模型种类,按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一室模型公式为:第一节绪论135消除率或血浆清除率(clearanceCL)CL指单位时间内药物从机体内清除的表观分布容积数。或在单位时间内有多少体液容积中的药物被清除干净,它是肝、肾清除率的总和。它是衡量机体对药物消除能力的参数。以每单位时间容量表示L﹒h-1或ml﹒min-1或以每单位时间公斤体重容量表示L﹒Kg-1﹒h-1

或ml﹒Kg-1﹒min-1,也可以。其计算公式如下:第一节绪论CL=CL肾脏+CL肝脏+CL其它136生物利用度或吸收率(fractionofbioavailabilityF)F是指所给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一般以给药途径吸收百分率表示。生物利用度可用来比较药物不同染毒途径吸收进入机体的吸收率。F值高,表示药物对机体效应较强。计算F的常用方法是在同一个体用同剂量药物给药(内服、肌注或用其它方式给药)和静注后比较两者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其公式如下:第一节绪论137138

相对生物利用度:不同制剂AUC比较

F=(AUC受试制剂

AUC标准制剂)×100%

绝对生物利用度:

F=100%

AUC血管外AUC静注138139139

三个药厂生产的地高辛

139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药物因素2、给药方式3、机体方面的因素4、环境因素第一节绪论140

药物作用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药物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时,除熟悉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外,还应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运用药物防治疾病,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节绪论1411、药物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