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xxx公司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我认为可以用以下六种方法:一、热处理热处理是教师对一些突发事件刚发生时就抓住时要,趁热打铁或正面教育或严肃批评,长善救失、扬正抑邪。记得有一次,天下着大雨。我正在教室给同学们上语文课。突然,教室门砰的一下被推开了,一个从头到脚都被淋湿的中年妇女撞进了教室,她仿佛没有看见我一样,径自走到后排一个男生桌前大声说道:明明,今天雨好大,这把伞你拿起,放学后早点回去。她的这一举动把全班同学都愣住了,随即教室里便哄堂大笑起来。我等那位妇女走出教室后,便在黑板上写下了伟大的母爱,借刚才送伞一事对同学们进行教育,让他们知道母亲对儿女的疼爱和期望,教育他们要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更要为父母而刻苦学习。同时,也通过这件事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像以上这种热处理方法需要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当机立断,迅速采取对策,既有效解决了事件,又使学生在思想上引起了震憾,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冷处理冷处理是指教师对突然发生的事故采取冷静、冷落的方式,暂时给予冻结,仍按原计划上课,等到下课后对学生做处理。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处理学生的恶作剧问题上,教师对这种事见怪不怪,不惊奇,不慌乱,也不追究谁干的,也不批评。教师用充裕的时间了解事件真相及根源,把问题处理得更恰当。冷处理需要教师凭自身的意志力,克服对某些学生的反感情绪,用理智战胜无益的激情和冲动。宽容法教师对学生突然出现的恶作剧或危害性不大的问题,该宽容时要宽容,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机智地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对待学生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了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四、因势利导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激起了学生好奇心,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想让学生重新回到教学目标上来困难时,可以随时挖掘突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寓教于喻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太丰富,对许多问题的认识缺乏切身体验,但只要把道理讲透,学生还是能理解接受的。教师可用形象的比喻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引起兴趣,还能增加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六、爆炸式教育法爆炸式教育主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严重破坏性行为,采用大刀阔斧的处理方式。例如:在一节体育课上,两个学生为争篮球打起来,一个骑在另一个学生卡他脖子时,教师就应该赶到现场,命令其住手!一边拉开他们,一边义正严辞地批评他们,平息风波。像学生中的这类矛盾激化,已经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的行为,不容教师慢声细语,该有张飞喝断长坡水倒流的气势,勇武果断地命令其住手,让学生绝对服从,没有任何解释的余地,一旦学生态度老实再循循善诱,进行心平气和的说服教育。这种爆炸式教育法不可不用,但不可多用,不可滥用,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用得恰到好处。谈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在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我们的课堂变得更为重要。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主阵地”,因此课堂的调控能力成为新课程下教师的主要素质之一。尽管是以“学生为中心”,但学生毕竟是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上一些突发事件,打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师生们的思路,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那么该如何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呢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同一件事情,有的教师处理地好,教学的整体损失较小;有的教师费了很大的力气,却没能处理好,且给全班同学造成时间的浪费和学习上较大的损失。由此可以看出,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是多么得重要。但是,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是要讲方法和艺术的。该如何做呢下面就我在平时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要熟悉教材、教法,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熟悉学生个性品质。一个教师要想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必须做到这“三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火眼金腈”,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准确地进行判断,及时地处理,尤其是班里那几个“名生”。并在妥善处理好突发事件后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转移到学习中来。
二、对于不同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并根据问题的大小,影响范围,影响的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1、整体问题,当场处理。这一类问题对于差的班级来说可能是经常存在,也是大多数人存在的问题。比如:课堂上乱哄哄的,分不清到底是谁在说话,是谁在乱,分不清主次。另一类是虽然不是大多数,但影响到整体。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决定进行当场处理。对于学生的严重错误可以进行当场批评,这里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当众场合下最好避免使用“点名式”的批评,可以采用“波拿巴”式的批评方式,要避免正面的冲突,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面子,同时也起到了教育的效果。当然也可以采用注意转移法:如教室里乱哄哄的,可以进行灵活的处理,如可以采取小练习、小测试的方法,或个别提问,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当教师授课呆板、单调、枯燥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开始交头接耳,或做其它的事情,这时教师可以先停一下,略等片刻,这样的话学生会不自觉的停下来,看看老师为什么不讲了。这样就可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到学习上来。在这里,如果是属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低下的原因而引起学生不好好地听课,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即时地调整、改善和提高。
2、局部问题,个别处理。1、若要将矛盾排除(化解),可采用“转移法”。所谓“转移法”,是根据矛盾的学生双方都有观注自己切身利益的心理特征,用某一事实,使学生装的注意力从矛盾的事物中转移到另一非矛盾的事物上来,以缓和或消解矛盾的方法。2、若将矛盾型“突发事件”化为“利导”,可采用“滑稽法”。这里所指的“滑稽法”,就是授课教师根据事件突发时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滑稽言行而产生的一种排除矛盾,使之向有利方向引导的方法。
(三)、尴尬型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
1、若要达到排除目的,可采用“顺承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授课者在尴尬的环境中,顺着尴尬事件向着自己有利的方向自圆其说。
2、若要达到“利导”目的,可采用“引用法”在某些尴尬的情景中,恰当地引用一些与尴尬事件相似或相关的名言警句不但使自己不感到尴尬,反而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学到了知识,同时也使之对知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恰当的处理课上突发事件可谓是一种技能或是艺术,如果您就是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这些情况时通常怎么办呢A、上课时突然飞进教室一只小鸟。
B、一位女生伏在课桌上哭了。
C、两个男生打了起来。
D、发现某学生写别的学科的作业。
E、正在上微机课时,某生把电源插座碰掉了。
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育人,不仅要完成计划内的工作,还要随时做好准备解决突然发生的状况。一个偶发事件的解决方式也许会改变你在学生心中的印象。
对上述问题,您会怎么处理呢请您莫吝笔墨畅所欲言。我对几个问题分别作了回答。转录于下,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问题:课堂上突然飞进一只小鸟。
课堂上突然飞进一只小鸟,当然会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这时,需要把课停下来,打开门窗,把小鸟放出去。然后幽上一默:连小鸟都想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了,可见学习本身是很有趣、很有吸引力的。让我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吧!接着继续上课。处理这样一件事,大约需要3分钟处理得当,可以培养学生排斥干扰专心学习的能力,以及爱护鸟类的环保意识。
第二个问题:一个女生伏在桌子上哭了。
这种情况,多半不是她当时受到别人的欺侮。而有几种可能:1、因为教材内容或老师的话引起了她的联想,触动了她的伤心处;2、对学习内容越听越不懂,越不懂越着急;3、家庭里或生活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形成了心里难解的结;4、身体有病。
这时,可以轻轻地走到她身边,轻轻地对她说:"哪里不舒服还是心情不太好如果有,抓紧治疗;如果心情不好,可以先到宿舍去休息一会,课下咱们谈谈好吗有什么困难老师会帮助你的。"
这种情况下,她一般如果能坚持学习,就会擦干眼泪抬起头来听课;如果确实有病或心情很不好,就可以让同学陪同她去医务室或宿舍。然后继续上课。处理完这样一件事,大约需要两三分钟,对上课不是没有一点影响,但却有另一种教育效果,即让她本人和所有学生都接受一次爱心教育。
第三个问题:两个男生打了起来。
老师先做一个体育裁判用的"暂停"动作,一是表示讲课暂停,二是要求打架的孩子停下来。全班学生的目光、注意力就会集中到打架的人那里。一般情况下,打架的孩子就会暂停下来。这时老师可以用诙谐的语言加以评判:"嗬,打起来了看来矛盾够激烈的。不会比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更大吧中美矛盾还是靠谈判解决的呢,你们同学之间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矛盾这么着,你们现在别打了,免得影响大家上课,下课后,你们觉得确有必要一决雌雄,我去给你们当裁判、定输赢。"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就会唤醒打架的孩子沉睡的羞耻心,冷静下来。教师继续上课。下课后找他们谈话解决,最后使其握手言欢估计这样下来要耽误5分钟左右,但可以让学生懂得什么叫做"化干戈为玉帛"。
第四个问题:发现某学生在写其他学科的作业。
可以走过他身边,轻轻敲一下他的课桌,示意他停下来。回到讲台继续讲课,并注意该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有需要提问的问题,可以向他提问,促使他保持注意力。课下,可找他个别谈一谈,告诉他这样学习不是好习惯,付出同样的努力却不会取得好效果。这样处理,不用专门占用时间,也不会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轻而易举,效果理想。
第五个问题:正在上微机课时,某生把电源插座碰掉了。
发现后,及时把电源插座插上。然后指导学生重新开启微机。非正常关闭的微机打开时程序复杂一些,这时可以说:"某某同学碰掉插座,说明他比较粗心。不过,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学习在非正常关闭的情况下怎样打开微机。"教师的表现要平静、自然,使意外事故发生的副作用在教学内容的小小调整中完全抵消。这样处理,稍稍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对教学的整体效果不会有任何影响。可以使学生了解处理意外情况的一种技巧。
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前提是要有爱心和耐心,其次是要讲究艺术和方法。教师不要轻易认定学生是故意捣乱,更不要动不动发脾气,采取简单化地呵斥、赶出教室之类的处理办法。那样去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好像也有效,但对课堂气氛、师生情绪的影响很大,因而对教育教学效果也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因而是不可取的
每位授课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与课堂无关的“突发事件”。对此,若处理得好,则会风平浪静,海阔天空;若处理得不好,遇会招来是非,甚至会影响师生情绪,进而影响班级和学校声誉。那么,在短暂的时间内,对课堂“突发事件”,应怎样巧妙处理呢这给每位授课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在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此问题作一些探索,供同行参考。
一、课堂“突发事件”类型课堂“突发事件”,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干扰型、矛盾型、尴尬型。在每种类型中,根据存在主体的不同又有不同分类:在干扰型“突发事件”中,由于干扰源的不同,可分为课堂内干扰型和课堂外干扰型。其中,在课堂内干扰型中又包含个体干扰型和集体干扰型。在矛盾型“突发事件”中,主要包含学生个体与个体的矛盾,以及师生个体矛盾两种。在尴尬型课堂“突发事件”中,重要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二、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目的授课教师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应以排解(化解)和利导为目的。排除是指对一般课堂“突发事件”采取视而不见,姑且把它放置一边,暂不在课堂上作及时处理(除必要处理的事件而外)。利导是指授课教师巧妙地借助当时的情景,将“突发事件”向有利于教学方向引导,将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
三、处理原则和要求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坚持“六不”原则和“四要”要求。“六不”:1不搞“事件”扩大化;2不伤害师生感情;3不影响当堂教学;4不作当堂处理;5不休罚学生6不过多占用教学时间。“四要”:1用语要简明、委婉;2设置内容要符合当时情景;3比喻要贴切;4联系要紧密。
四、处理方法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灵活多样的。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找出最佳的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才能达到处理目的,收到良好的处理效果。现根据课堂“突发事件”的类型、处理目的、原则和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具体情况谈一些处理方法。
(一)对干扰型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
1、若要将干扰型“突发事件”排除(化解),可采用“假托法”。所谓“假托法”,是指授课教师据“突发事件”,巧妙地借助一个与之相似的另一事物来分散该事物的注意力方法。有一次,笔者刚走进教室上课,突然听到有个女生在哭泣,我灵机一动,环顾了一下教室说:“是谁把小孩子带进教室里来啦”此言一出,同学们惊奇地回头看了那哭泣的女孩,顿时满座寂然,鸦雀无声。“既然没有人,那我们就开始上课吧……”这里,笔者就是根据学生的哭泣声,假托这哭泣是源于有人把小孩子带入课堂而发出的。既没批评学生,也没深入课堂调查,仅用一句话就平息了课堂干扰。
2、若要将干扰型课堂“突发事件”转变成“利导”,则采用“联系法”。这里所指的“联系法”,就是利用所学的知识与“突发事件”相联系,达到运用知识巩固知识为目的的引导方法,一次,笔者在课堂上正津津乐道。突然,一只小麻雀飞来,肆无忌惮地站在窗台上叽叽喳喳地收个不休。同学们都用好奇的目光看着它,甚至有的同学按奈不住,想跑去捉它。此时,我便转换了话题,来了小插曲:“有这样一幅对联,谁先对出来,中期考试多加5分”,同学们一听马上回过头来,显得激情洋溢。我接着说:“上联是:一只麻雀鸣窗台‟”,同学们深思后有人对出“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有人对出:“满室学生看窗外”……“还有最好的对法,这就留同学们下去思考,现在言归正传……”这里,笔者并没有板着面孔批评学生,面是将“麻雀鸣”和杜甫的《绝句》联系起来,再和对联知识起来,巧妙地将课堂干扰因素转化有利因素。
(二)矛盾型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
1、若要将矛盾排除(化解),可采用“转移法”。所谓“转移法”,是根据矛盾的学生双方都有注自己切身利益的心理特征,用某一事实,使学生装的注意力从矛盾的事物中转移到另一非矛盾的事物上来,以缓和或消解矛盾的方法。有一次,我见两学生最初在课堂上专心听讲,后来因一个学生将另一个学生的笔弄掉在地上而相互抓扯起来,双方处于对峙状态,我马上改口道:“这次作业纳入学期考试,先把作业本拿下去,陈××、李××……”当二人听到叫他们的名字时,便放开了手,这样双方的激烈矛盾才得以排除。
2、若将矛盾型“突发事件”化为“利导”,可采用“滑稽法”。这里所指的“滑稽法”,就是授课教师根据事件突发时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滑稽言行而产生的一种排除矛盾,使之向有利方向引导的方法。一次,笔者上课,见两学生为争课桌的宽窄而打起架来了,此时,笔者便举起双手,佯装喊道:“别打我了,我投降了!”同学们见此状,便大笑起来,连先前打架的那两个同学都停手笑起来。接着,笔者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两家人为了一垛墙的占地问题发生纠纷,双方争执不休。其中一家写信给他远方做官的儿子,其子回信时写了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同学们被这博大的胸怀所感。此后,班里争东西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了。
(三)、尴尬型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
1、若要达到排除目的,可采用“顺承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授课者在尴尬的环境中,顺着尴尬事件向着自己有利的方向自圆其说。一次笔者上一篇课文的导语是:“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当时,笔者希望学生能作肯定回答,但出乎意料,同学们的回答是不喜欢,于是笔者灵机一动:“是呀,我也不喜欢,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样便排除了尴尬局面,扭回了我的课前导入。
2、若要达到“利导”目的,可采用“引用法”。在某些尴尬的情景中,恰当地引用一些与尴尬事件相似或相关的名言警句,不但使自己不感到尴尬,反而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学到了知识,同时也使之对知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有一次,是下雨天,教室的地板被踩湿了,很滑。笔者上课时,摔了一跤,险些摔在地上。此时,同学们哄堂大笑。我站起身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同学们一听,顿时安静下来,在后来的中考试题里,就遇到这句名句填空,同学们告诉我说:“我们都做起了,就因你摔的那一跤……”
总之,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不是唯一的。授课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许多课堂“突发事件”不但会迎刃而解,而且还会转化为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新课标下的班主任工作策略一、什么是班主任工作策略策略,《辞海》解释为“计策与谋略,指在实践活动中根据斗争形成的为实现战略任务而采取的手段。”策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教学方面,术语“策略”指的是思想要达到预期效果的一整套教学行为。班主任工作策略则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教学实践中,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采用的谋略、方法与技巧。二、班主任的工作地位在新课标环境下,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接受教育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同样,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可见在学校管理中,班主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如何搞好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是每所学校都应当关注的问题。而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则是每一个班主任应当关注的问题。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新课标的实施不仅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班主任必须适应新课标改革的要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提高自我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工作就是用一个生命去牵引另一个生命,用一个灵魂去涵养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它是一项充满智慧,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提炼,为营造和谐师生关系,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构建积极进取文明和谐的班风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三、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和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当今社会正处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报纸、杂志、电视、电话、手机、电脑等媒体的普及,不仅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高效的信息,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和便利。这些信息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大脑,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提高,从学生身上则呈现出更多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他们注重求知、求新、求异、求奇,主张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用自己的思想解决问题,特别强调自己,集体意识淡薄。他们也呈现出多层、多元、多维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他们更多地表现为功利化、务实化、多元化,喜欢张扬自我。他们总想拜摆脱老师和家长的依赖,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尊重,对于阻碍个性自由与发展的一切人和事,他们会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甚至敌对行为。他们注重展示特长,注重别人对其形象的认可。他们这些行为的转变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仅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还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要求。四、转变观念,提高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健康发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班主任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更好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实现班主任工作由“事务型”向“研究型”转变,努力提升学生生命成长的质量。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综合能力和工作效能,从而促进学校班级工作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形成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体系和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人文环境,创造氛围。五、班主任的工作特色全面教育、管理和指导本班学生,按照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要求,制定本班班规、班训、工作计划,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配合科任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习成绩。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学校规定的各项活动。教育学生坚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卫生习惯。指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交、文娱和体育活动,鼓励和培养学生有益的个人爱好与特长。加强班组文化建设,搞好教室和环境布置,进行班级常规管理。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相互约束和团队协作能力。构建文明和谐,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按照学校及班级管理目标,争创文明先进班集体。及时了解和研究学生学情。配合家长、社会做好学生教育工作。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做好学生思想鉴定和奖惩工作。可见,凡是涉及学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事情,都需要班主任负责管理。班主任要全面负责班级工作,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做奠基。这种复杂而多样的教育工作,要求班主任必须统筹兼顾,精心安排,有条不紊地处理好班级和学生发展各方面的协调关系。班主任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决不能忽略和歧视以班级后进学生,要把握好分寸,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工作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一个学生在某方面差,并不意味着他什么都不行。老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把学生成长总结为:“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我们要明白,由于学生在遗传、社会、家庭、经历方面的不同,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能力和特长等方面各有侧重,各不相同。我们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承认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还不成熟的人。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能把一些在学习上有困难和在行为上有过失的学生当作“笨学生”和“坏学生”来看待。要发扬班主任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关注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发展。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基本掌握在学校和老师的手中。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生活得快乐幸福,与他们所处学校和所到的班主任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班主任更要特别关注和理解学生在智力、情感、兴趣、生理、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为他们创造合适的发展空间,使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走向成功。新课标强调三维目标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机统一,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技能。因此,班主任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灵魂、有专长、有胆识、有情趣、有理想、珍爱生命,朝气蓬勃的接班人,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七、班主任的职责由于班主任要全面负责全班学生的学习、生活,处理班级和学生各方面的问题与事务,促进学生不断进步,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就要班主任经常性的深入了解学生,毫不松懈地指导和教育学生,做好班级常规和日常管理工作。这些工作繁琐而复杂:如报名注册、布置教室、健康安全教育、清洁卫生、座位编排、班干部的选拔、学生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班会、两操、出勤、团队活动、纪律要求等,这都要在班主任的悉心组织和安排下,井井有条地开展。所以,班主任就得不辞辛劳,任劳任怨,持之以恒地抓好日常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八、班主任的工作方法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有效的管理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发挥班干部、组长的带动和协助作用,让全班学生一人一职,相互管理,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的能力,培养他们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思想和能力。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处理好学生普遍存在或个别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大力发挥学生的示范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热情,不怕麻烦,用爱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帮助和抚慰每一个学生,用真实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班级工作就能有序开展。孩子如果在爱中长大,他便学会了爱;在仇恨中长大,他便学会了仇恨。罗姆认为,爱是情感诱导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班主任必须用诚挚的爱去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情况,帮助学生健康成长。2、严慈相济,宽严适度新课程要求班主任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好的学生能自己安排任务,主动采取措施,自觉进行意志转化和行为控制,自觉地把客观要求与影响转化成自己的需要。”而其他学生,则需要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下安排好自己的任务。班主任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更应加倍关注,耐心指导。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得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和学生目光平视,平等对话,多一点教导,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呵护,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尊严,少一点粗暴;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多一些民主,少一些压制。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迫切需要别人的理解与帮助,这时,如果班主任一味居高临下,粗暴的进行批评与惩罚,学生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排他性和抵触情绪。班主任要走近他们心灵,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和恒心帮助他们寻找原因,纠正错误,促其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强烈。”对学生施以激励为主的教育方式,,含蓄委婉地批评,较之直来直去的呵斥,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在教师温暖的话语中,学生通过自我反省,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班主任期待的目光,赞许的神情,关心的诱导,一定能撞击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主动克服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激发向上的动力,更加热情地投入班级管理的实践中。3、建立班规,规范做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有校规,班有班规,班规的制定首先要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符合学校的整体工作思路,尤其是德育工作思路。班主任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及学校的工作思路,引导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制定的《学生一日常规》等规章制度。让学生认识严格规范与良好班风的关系,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朝文明健康向上的目标发展。但班规也不必面面俱到,要有针对性、倡导性、激励性和可操作性。人是制度的奴隶。班规一但制定,就要有相应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在班级管理中设定大小组长及科代表,实行“全民皆官”,让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每一个人在管理和被管理中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体味管理的酸甜苦辣。班主任可以将班级卫生、公物、学习、纪律、品德修养等事务分解给每一个学生去管理,并把管理和遵守情况与每个学生的学期考评相挂钩、制定班旗,班徽和岗位制度,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各展所长,各施其能。4放手发动,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能说能唱,能管能做。并使每个学生在班级活动中都得到锻炼和发展。4、重视家校联系,承担应尽责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家长的心情是一样的,目标也是一样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都希望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班主任在职业道德的要求下义不容辞地担负教育学生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的心和家长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老师与家长的交流中不断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状况,共同完成好培养学生教育的目标。为问题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寻求策略纠正偏差,促其转化。5、重视理论学习,提高管理质量,要想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质量,班主任必须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前苏联教育家色德列夫说:“班主任对学生教育发生影响,不只是由于它的知识更是由于他的道德威望。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意识和性格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震撼学生的心灵。新的时期提出新的要求,班主任必须做到努力学习,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以其进步的思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多才多艺的本领,赢得学生及家长的尊敬和爱戴,学习可以以明智、学习可以进化人的心灵,学习可以使人简单,学习可以针对智慧,做一个成功班主任,必须树立学习意识,培养学习品质。根据新课标要求,班主任必须摒弃那套传统“管、卡、压”的僵硬管理方法,放眼未来,树立科学育人、情感育人、艺术育人的新观念,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在不同的教育场合,灵活更换自己的教师角色,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如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做老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学生交换思想时做朋友,要以理服人,开诚布公;集体活动时做同志,要互相扶持,平等相处;关心同学时做父母,要热情周到,关怀备至。总之,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努力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素质都得到提高。同时,还要重视加强与任课教师以及学校、社会、家庭的广泛联系,使各种教育力量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进而取得最佳整体教育效果。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作为教师,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出色,作为班主任,谁都希望自己带出优秀的班级,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但这只是老师的主观愿望。怎样才能使这些愿望变成现实呢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怎样做会更好呢现在我谈一些这方面的体会和做法。1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气氛。所以教育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成长中的学生渴望沟通、理解、支持和帮助,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在教学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班主任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要把学生当做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科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有管理和按照教育的目的塑造学生的权利,但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的见解的人来看待。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允许他们发表意见,还要鼓励他们敢于探索和创新,这样师生关系才能融洽。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在平等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有人认为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就是“一碗水端平”,公正、严明、一视同仁,对优秀生、班干部不偏爱,对一般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更不歧视,平均向学生分配爱。我认为这不是意义上的“公平”。管理意义上的“公平”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前提的。作为班主任对那些很需要关心和爱护的学生应多给予师爱,以免他们会得不到及时充分的关心而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而对那些不需要太多关心的爱护的独立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过多的师爱反而是一种束缚。因此,真正公正的关爱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关爱。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给所有的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这样才是尊重学生,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心。热爱学生,以情动人。高尔基说过:“爱是最好的教育。”作为班主任只有热爱学生,倾注真挚的爱,才能激发学生爱师的情感,得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师生关心才会真正和谐。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对班上的特殊群体,作为班主任要更多的倾注自己的爱,用真情去打动学生。如我班体育兼纪律班长,在我刚接这个班的时候早读经常迟到,课上说话,爱吃零食,而且个性很强,不服从管教,常常和老师顶嘴,我不因为他是班干部而姑息他的不良习惯。我曾对他软硬兼施,但收效甚微。于是在班上对他公开合情合理的批评,当时他很不服气产生了抵触情绪,上课大声说话、工作不负责。针对这种情况考虑到这个学生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我采用了以情感人的方式。我主动接触他,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像亲人一样跟他聊天,我了解到他的家庭比较特殊,缺少亲人的关爱、呵护。有一天,他没有到校上课,经了解我得知他生病了,于是我带了水果和他最爱吃的零食去看他,他顿时感动得掉下了眼泪。由于我的真情感动,使这位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明白了我的苦心,他很快改掉了不良的习惯,并且积极地帮助我管理班级纪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有我们真诚地去爱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动,师生关系才能和谐融洽。2培养学生自我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不做过多的要求和制约,只是提一些激励性的建议。这样会给同学们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和发挥能力留有余地,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约束与管理。班级的事务我从来都是让学生干部去安排,只是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能力。但不放任自流,而是要求班主任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需求,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使每一位学生自己的长处都有所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也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适应多元化社会的要求。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新课程教学理念将“不求人人高,只求人人有发展”作为班主任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拓型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积极协调各科任老师,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新能力培养,这样创新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环境中、生活环境中、还要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氛围。我认为这样的班集体才具有生机活力。总之,新时期总会面临新问题,班主任工作可谓错综复杂。我们班主任必须从发展的角度看待每一位学生,必须及时地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人人有发展,个个有进步。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精简版)一、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部分理论简介)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为新课改提供了新支点、新依据、新视角。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二、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三、新课程“新”在哪里(一)观念创新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1、课程的功能观:从“大课程”的观念来构建新的课程。教的过程、学的过程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2、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4、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5、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二)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创新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1、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3、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对于接受学习)(三)评价创新:1、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3、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4、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新课程理论复习提纲(一)新课程与教师1.确定课程意识,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课程设计,目标,开发,创新,评价意识)2.具有反思意识,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3.树立资源意识,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源.4.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5.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6.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7.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8.从教研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9.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10.从学教与社区关系看,教师是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1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12.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1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1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同事及家长等)15.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随者,教育的探究者.16.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技术;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二)新课程与学生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身心发展有规律);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有独特性,与成人有巨大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的人,学习的主体,责权的主体).(三)新课程下的课程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2.强调课程综合,设置许多综合学科。如艺术,综合实践等。主要是强调学科整合,三维目标整合。3.强调课程特别是农村中学课程要服务地方经济。4.强调思想道德教育。5.均衡科目结构。6.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棵。7.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8.开放活动课程:观念开放(体验课程观,平等师生观,三维目标观,生成教学观,发现的学习观)教材开放,主体开放,教学过程开放,评价开放。9.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民主科学的教管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经验课程。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特点:整体性,实际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新课程与评价1.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2.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促使课程不段改进提高,面向多元。(对话,开放,反思)3.(1)对学生评价:强调全面发展,质性评价,考试与其他评价相结合;(2)对教师评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评价教师,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强调”自评“促反思,建立的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3)对课程实施评价:建立促进课程不段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实施发展;(4)考试改革:考试内容重视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式灵活多样,结合分析指导,科学上考虑综合素质。4.新评价观的主要内容:(1)对学生评价: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间有差异,消除“差生”定位,进行个性化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2)对教师评价:是否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教科研集一身,是否积极主动参加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建设,具有良好的合作,参与,创新意识,实现从“教师匠”向“教育家”的跨越。(3)对课堂者学的评价:必须考虑学生的所获是什么,怎样得来的,是否充分调动学习热情,积极性等,是否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耳朵,时间,空间,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各学科的联系,研究综合性学习等。(五)新课程与课堂教学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2)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改革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六大特征: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1)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3.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法。(1)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2)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3)用心促成教学高潮;(4)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5)注意课堂批评艺术。4.创新型课堂教学:(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2)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3)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六)新课程与学习方式1.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1)主动学习(2)独立学习(3)无认知监控学习发展性学习: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2.新课程指导的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3)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等从而获得发展。3.探究教学观念:(1)潜能开发观(2)问题探究观(3)学习主体观(4)行为实践观(5)个性差异观(6)师生合作观,(7)生命发展观4.转变学习方式的原因:(1)传统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销蚀,要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就必须倡导自主学习。(2)接受学习,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忽视发现,探究,要让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就必须强调发现,探究,研究学习.(3)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转变学习方式。(七)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1.校本教研:(1)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全新的教育理念;(2)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3)要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支持,指导;(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研的身体力行者;(5)要有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保护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自信心。2.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1)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的培训观。转变校长的观念,学校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校长是培训的设计着和负责人。转变教师观念,教师要主动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批判地反思;(2)在训培过程中,要注重“查,实,活,新”;(3)开展教师行动研究。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让教师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专业化水平。(八)新课程本身1.核心理念:(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2)开发型的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4)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5)树立终身学习观;(6)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2.新课程的“新”:(1)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研究学习;(5)改革课堂教学;(6)倡导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8)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9)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1.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进步性。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各具体科目比重失衡,课程由内容繁难偏旧。这次课程改革努力实现基础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具体如下:(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教育类型结构,以综合性分科型两种方式呈现,如综合课程有艺术,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完善优化课程内容,首先删除艰深,晦涩,陈旧的东西,其次增加学生和生活相关的成分,再次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总之,课程结构的调整与变革是项极其重要艰巨的任务。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纲要〉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它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具有如下的特性:(1)整体性。立足与人的个性的整体,立足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2)实践性。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放性。面向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4)生成性。每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活动开展,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经验不段加深,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5)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目的,内容,方式,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的结果呈现形式。3.课程目标陈述技术:(1)课程目标是分层次陈述的,以语文为例:教育(或目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目标1—2年级学段目标阅读目标教学目标(2)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类基本方式:采用结果性目标方式(“知识与技能”);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动词,条件和表现程度。(4)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5)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6)必要的,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7)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决不能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4.教学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教学是集体化,高密度,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教学是多重的网状关系,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体的,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语言教学。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奠定每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过程。5.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指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知道为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教学。有效教学理念的内容:(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确定“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有“全人”的概念;(2)关注教学效益,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3)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教师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有效”“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5)有效教学也是套策略。(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6.有效教学的策略:(1)教学准备策略:教师制定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教学目标的确定叙写,教材的处理准备,主要教学行为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教学方案的形成;(2)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3)教学评价策略。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分为学生成就的评价和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评价=/考试、测验。7.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意义:为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创造了条件。(1)了解学生:收集学生如何学习的资料,学校建立学生有效的信息交流库(“档案袋”),有共同的学习方式或有互补学习方式的学生合作学习;(2)从事项目学习或研究:智力展示、专题作业。(学生智力特征,作品质量、交流、师生一同反思),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心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学方式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思路。8.理解“教育与生活”(1)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生活中蕴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3)生活是现实的,具体人的生活,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关照学生的生活,致力于完整人的发展;(4)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也不能还原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9.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念:(1)整合教学与课程。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与过程的统一、认识与情谊的统一;(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方式)10.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有两个基本观点:(1)价值引导:教育具有方向和目标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教育是投射,蕴含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2)自主建构: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的,通过活动与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潜能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通过活动又丰富、发展个体的潜能、素质、素养。总之,这样的教育,学生得到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教师学生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灵魂的感召。11.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从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来看,教育要关注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见10题);(2)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探究的,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担责任的需要。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学习提供了依据;(3)还在于:收获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有效教学,这必定是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2.如何在课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检测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等;(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3)确定新的教学观。A.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B.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C.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D.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E.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F.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G.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H.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I.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J.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K.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13.列举“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1)当学生有兴趣时;(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3)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时;(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6)当学生能自有参与探究与创新时;(7)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8)当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时;(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14.教师的关注:(1)考试科目成绩与考试外的学习(2)知识与技能(3)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4)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5)学生的需要(6)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7)学生学习的自主性(8)学生的尊严15.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1)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2)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道,旨在促进发展;(3)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具体的理念为:评价主体互动化(自评互评)、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关注成绩,而且关注创新实践能力等)、评价过程动态化(关注结果,尤其是过程,成长记录袋)16.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评价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选摘)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婴儿床市场前景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港口起重机采购与租赁合同3篇
- 2024年塔吊租赁合同及操作培训服务3篇
-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刑法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物业服务合同履行监督与违约责任追究研究3篇
- 2024年标准离婚合同样本图片直接下载版B版
- 2024年版测绘服务委托书2篇
- 2024年歌手经纪公司合约3篇
- 2025年兰州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和答案
- 2025公对公借款合同范本
-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护理质控分析整改措施(共5篇)
- 金属矿山安全教育课件
- 托盘演示教学课件
- 中华农耕文化及现实意义
- DB32T 4353-2022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程
- DBJ61-T 112-2021 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高清版)
- 2023年高考数学求定义域专题练习(附答案)
- 农产品品牌与营销课件
- 苏科版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17节《生命更美好》教案(定稿)
- 车辆二级维护检测单参考模板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