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形势分析_第1页
安全生产形势分析_第2页
安全生产形势分析_第3页
安全生产形势分析_第4页
安全生产形势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省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总队何磊0371-6561770618703626999形势人和事物现在的状况和发展的趋势国内国际的风云变幻趋势安全生产形势近年成为关注的热点讲什么?新闻联播填空题今天()年()月()日,农历()距离()还有()天,今天的主要内容()()在钓鱼台国宾馆亲切会见了(),()举行了会谈,双方回顾了多年来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重申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则高度评价了()所做出的贡献,希望双方在各个领域能进一步发展()在()的陪同下,不远万里来到()家中,为()带来节日的祝福和良好的祝愿,并饶有兴趣的观看了()握着()的手,激动地说()()五期间,我国()重点工程,突破()课题,创造效益(),实现利税()……三句话我国各级各部门在进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时总是习惯用三句话概括:总体稳定,趋向好转,依然严峻。但是这年复一年重复讲的三句话存在巨大的逻辑矛盾,说趋向好转了,怎么还严峻?说这几年重、特大事故这么多,怎么还能说稳定?年年严峻,每年都一样的严峻,何谈安全发展。很矛盾!官方的措辞“下降、减少、问题”三部曲,意义缺失。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如此分析是否有意义?三句话什么叫总体稳定?“总体”指的是事故的总量,就是事故发生的绝对数,“稳定”就是没有大的波动,这就是总体稳定。那么,多少波动算是稳定,多少波动算是动荡?

什么叫趋向好转?“趋向”表示的是一种发展态势,好转”,指的是反映整个的事故风险的相对性指标。比如我们常说的从业人员十万人死亡率,百万吨死亡率,万车死亡率等,这一类相对性指标的确是好转了,但是人、产量、车逐年累增的情况下呢?三句话什么叫依然严峻?“依然”指的是相当长的历史周期内,没有大的变化。“严峻”表现在哪里?重特大事故还是太多;事故的总量还是很大。一年100万起以上事故,死十几万人;安全隐患分布广泛、数量多。像矿山、化工企业、公共聚集场所,道路交通,隐患几乎无处不在;尤其最近被越来越重视的高危职业危害问题。祸及千秋万代事故层出不穷越来越严峻,所谓的好转是相对的,严峻是绝对的!严峻是安全生产形势永恒的主题重特大事故的频发多发是安全生产形势的实质所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讲安全生产形势,必须从最坏的预想结果出发,不可粉饰太平,人云亦云。当前重特大事故频发的恶性循环乒乓球弹跳线:突然出了特大事故了,从上到下各级各部门都是雷声震天响,即便是尚有危险或者最脏最臭的应急救援现场,也会看到各级领导慷慨激昂、言之凿凿的指挥救援的形象,然而等事故的阴影随着时间淡化了,各级各部门又会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忘到九霄云外了,一味的追求GDP和大项目的恢弘。直到下一个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正是在这种乒乓式的上下弹跳中生存发展的。这也是安全生产形势总被粉饰太平的源动力。因为,安全管理的成绩看不见摸不着,而GDP则是耀眼的光环。但问题的症结所在恰恰是二者是相互矛盾的。当前重特大事故频发的恶性循环当前重特大事故频发的恶性循环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不容回避安全生产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也将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严峻安全生产形势与“严峻”是并生的多年来,人们一直用“严峻”来表达对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2013年依然如故。2012年全国各类安全事故共33万起死亡72000人几乎每天要接近1000起。死亡72000人,平均每天200人在事故中丧生。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去年是59起,平均6天左右一起。严峻从今年初到现在我国已发生的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矿难,位列安全事故首位。

甬温动车事故、信阳客车燃烧事故2012年4月7日,兰海高速贵州境内车祸,车祸导致70余人死伤5月19日,湖南炎汝高速隧道发生爆炸造成20人死亡,4人生还,其中有1人为重伤。。。。。严峻2012年8月份,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43151起,造成9601人死亡、4586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7026起,下降28.3%;死亡人数增加424人,上升4.6%;受伤人数减少694人,下降1.5%;直接财产损失减少1.3亿元,下降40.8%。其中,发生死亡事故8205起,占总数的19.0%;伤人事故29226起,占总数的67.7%;财产损失事故5720起,占总数的13.3%。严峻-----必须承认的是: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特大事故频频发生,重大事故隐患突出,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这种对于可能发生事故的危机感就是严峻形势的本体意义。严峻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非常凸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重大事故,尤其是特大事故发生的频率很高。这到底是媒体曝光率高了呢,还是我们事故真的大得多了?两者皆有,但主要是事故多了。七五期间,煤矿百人以上事故为零;八五期间,发生1起;九五期间2起;十五期间是7起;十一五期间是13起!严峻什么是“高危职业危害”,有些职业危害的致死致残率很高,接触了这类危害非死即伤;事故发生率很高。有的尘肺、化学中毒等发生率仍然很高,有些煤矿伤病率达到了30%至40%;危害的人数比较广泛,全国范围内都有类似现象。目前这类危害依然严峻!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企业的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是“积重难返”!政府也将背上沉重的历史负担,我们决不能将这一代的问题,留给下一代去解决。此问题涉及千秋万代严峻的成因分析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原因,应该从主观、客观和宏观三个方面来认识。主观上。“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也就是在价值观问题上没有根本扭转。我们不是没有法律,不是没有制度,而是没有很好的执行力。在少数的地方政府和企业里面,安全生产问题还只是口头上、会议上和文件里,安全生产的实际工作的执行力不行,口号喊得地动山摇,却永远是雷声大、雨点小。严峻的成因客观上。一方面是法制力度不强。《刑法》、《安全生产法》对刑事处罚、经济处罚偏松偏软。典型的有:一个矿山有重大事故隐患,监管部门贴了8次封条,开了11次停产整顿通知书。仍然没有停产,你又能奈我何?这就反映出监管的权威性不够,执行力不够。《安全生产法》规定最高经济处罚20万元,这样的制约力很有限。安全生产政策落实不下去,原因是多方面的(保护主义、弱势群体),但法制不严是首要原因。严峻的成因另一方面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反映在几个方面:一是利益驱动,这种利益驱动不仅包括个人利益,还包括团体利益、地方利益。一个团体、一个企业、一个地方,都在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安全生产对利益的冲击二是城市规划,国内有些城市发展速度太快,当时又没有做很好的规划,许多重大危险源与城市共存在一起,一起小的事故诱因就可能产生连锁效应,造成灾难性后果。三是全民安全素质与安全文化水平亟持提高。我国当前有1.8亿农民工分布在煤矿、冶金、能源、化工以及乡镇企业等高危行业,由于安全培训教育跟不上,安全素质可想而知老矿工现象。严峻的成因宏观上。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很大,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现在有些地方的GDP增长靠的是基本建设规划、货币投放量,耗费很多物质、能源、人力资源为代价。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第二产业即工业化比重过大,导致了整个社会风险加大,而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难免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另一个就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的体制改革,对安全生产的问题没有很好的思考,这些都是宏观因素。同环保相比较。安全生产严峻形势体现在五个层面历史层面总体层面基础层面监管层面责任层面历史层面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从无到有,从严峻到更加严峻,伴随着工业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工业经济的壮大而膨胀。我们回顾国外工业发展的历史,当一个国家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尤其是一个基础工业向高度工业迈进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就是环境和安全问题。但是不同的国家,这个历史阶段是不一样的,英国大概是六十多年,美国是四、五十年,日本是二、三十年,都经受过安全生产严峻时期。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死亡人数居高不下。历史层面如日本的六十年代,在工业就业人口仅仅5000万左右的情况下,每年因工伤事故死亡6000多人,直到70年代后逐渐好转,现在才得以基本解决,每年工伤死亡仅1800多人。美国的煤炭生产在二战前,每年事故死亡人数2000人以上,也是七十年代开始好转,现在每年产煤十亿吨左右,每年工伤事故死亡30人左右。英、德、法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也基本类似,而且像韩国、巴西、印度等国曾经或正在经历这段历史进程。中国也不能越过这个发展阶段。历史层面最早的一个时期在工业革命的起始发展阶段,也称企业安全管理的自然本能期。这一时期企业的安全管理只是一种被动的反应,是屈从于生产率的导向和只注意死亡、尤其是重大灾难性事故,没有严格的法规,是原始安全管理阶段;

到上世纪后期,多数工业化国家进入到法制监督期,其特征是:国家颁布和实施了严格的法规,企业的安全管理依赖于政府强制执法监督,管理者由于惧怕法治惩戒而层层设立责任目标,依据法律条文要求管理安全生产;

随着国家法治环境完善和企业管理能力提高,在80年代后,工业化国家中的大多数企业进入到自我管理时期,企业已充分认识到安全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作用和应负的社会责任,建立现代管理体系制度,依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多数跨国公司等大型企业都曾采用过这种管理战略;

第四个阶段是由自我管理过渡到团队文化时期,工业发达国家中现代化企业,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企业现已进入这一阶段,它把保障所有劳动者安全健康作为企业最高价值观,安全是社会时尚和所有人崇尚的道德品质,每个人都以关心爱护他人为己任。

目前我国企业的安全管理基本还处在第二个历史时期--强制监督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就是要求国家把强制性的执法监督和督促企业守法作为安全生产最主要的工作基础和内容。

历史层面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事故总体态势还处于高位和上升期!在这个时期,安全生产事事故的下降将是长期的、缓慢的一个过程,而且是艰巨的、复杂的,具有反复性和突变性。事故的不可避免历史层面历年工伤事故与死亡人数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出了我国工伤死亡绝对人数变化的基本特点:死亡人数多;变化幅度大;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四次事故高峰中,1994年全年工伤死亡人数达到20315人,以后开始逐年下降,至2000年已降至11681人,平均每年减少死亡约1500人,年平均降幅为7%左右;但到2001年,下降趋势停止,当年增至12554人,年增幅也是7%左右。2002年,工伤事故死亡人数可能要略高于2001年,而且增幅也要高于2001年,在第五次事故高峰中,2008年再次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2011年开始有所回落如此波浪形的发展趋势着实令人担忧,无法预料下一个事故高峰会出现在何时。

历史层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5000美元左右以下时,高速的经济发展很难避免工业事故和伤亡的增加和大范围波动;人均GDP在达到1万美元左右时,工伤事故可达到稳定下降,且波动幅度很小;只有GDP达到或超过2万美元左右时,工伤事故可能会得到较好的控制,特大事故概率很低,伤亡人数明显下降,基本不出现较大波动反复。

历史层面从历史层面来看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是必然的,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目前仍然处于事故多发频发的高峰时段,重特大事故的频发多发在所难免严峻的程度会呈现有规律的波浪形波动,但很有可能这一次的低谷会推向下一个的更高峰。总体层面我国是个发展中大国,安全生产问题非常突出。全国现有2.6万处煤矿(大整合后个数缩水39%),10.2万处非煤矿山;有汽车22830万辆(保守统计),加上摩托车、农用车辆,机动车保有量3.1亿辆;9万多座加油站,7.44万处铁路与公路交叉道口,每天3万多架次民航起落飞机,每天950多万艘大小船只在内河和海上飘泊行驶。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分析,每年全国因为各类事故死亡15万多人以上,伤残70多万人以上,加上职业危害,一年就有近百万的家庭因为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了不幸。总体层面一是伤亡总量大。死亡绝对数大,据统计,二0一一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二十三万余人,其中工矿企业发生事故死亡十万二千余人;除森林、草原火灾以外的各类火灾事故死亡一万二千余人,伤三千七百余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十万余人;水上交通事故死亡和失踪近五百人;铁路路外事故死亡八千四百余人。煤矿大整合后,交通事故隐然代替煤矿事故荣登事故多发频发的榜首。总体层面二是重大、特大事故频发。2011年发生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一百四十起,死亡二千五百五十余人。其中,发生一次死亡三十人以上的事故就达十六起。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总体层面三是还有大量事故隐患尚未得到整改。由于中国安全生产基础薄弱,许多国有企业安全欠帐严重、设备老化,许多非公有制生产经营单位舍不得投入,许多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安全素质亟待提高;安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事故隐患大量存在,很多隐患因为各种原因被侥幸掩盖。安全生产工作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总体层面(河南)据介绍,去年河南省安全生产工作继续保持了事故总量下降、重特大事故下降、多数行业事故下降和指标控制良好的“三下降、一良好”的态势。特别是重特大事故控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自2007年以来首次避免了特别重大事故,煤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河南省发生各类生产伤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0.15%和2.71%,死亡人数比国家控制指标低3.58%,连续第10年保持下降趋势。其中,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3.33%和39.62%,工矿商贸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03%和4.72%,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降到0.06左右。总体层面(河南)河南是全国重要的人口大省、交通大省、资源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人流、车流、物流集中,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比重大,煤炭等资源自然禀赋较差,安全生产的客观基础十分薄弱。总体层面(河南)1.河南是人口第一大省,人口密度大,人口的基本素质偏低,人越多不稳定因素越高,发生事故的机率越高。2.河南是交通大省,道路交通发达,通车里程长,过往车辆多,发生事故机率高,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压力十分大。另外还有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1700余处,安全隐患非常大。3.河南是资源大省,煤炭等资源产量居全国前列,开采业在GDP中比重很高,高危险性产业比重更大。特别是随着煤矿开采力度越来越大,浅处的煤炭已经开采完,现在开采的已经接近深度,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危险源比以前成倍的增加,煤矿监管工作难度比较大。4.河南是劳务大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2300多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5、河南是新兴工业大省,新上项目多,但大量没有办理“三同时”手续;老企业多,设备设施老化严重。6、河南是文化大省,但安全文化发展不够,还没有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基础层面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一是生产安全准入门槛低。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争相降低门槛特别是安全生产准入门槛招商引资,致使大量企业的立项、建设、准入过程把关不严,安全隐患严重。二是安全保障能力差。大量中小企业生产条件简陋,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安全设施不到位。三是非公企业安全形势严峻。非公有制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不少非公有制企业目前尚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投入不到位,生产规模小,工艺极落后,装备水平低,技术条件差,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不到位,而且大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安全保障程度严重不足。近两年非公有制小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高达74%和72%左右的比例。基础层面经济增长方式落后我国每年用了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钢材、8%的石油、45%的水泥,创造了全世界4%的GDP。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给生产安全带来严重压力。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对安全生产带来了挑战。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流物流量增大,社会生产消费活动增加,工业产品的产量和交通运输的规模急剧扩大,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类企业、交通工具、乡村道路、水上作业人员和驾驶员、从业人员不断增多,对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市场准入门槛低,低水平建设重复。多数小煤矿仍采用落后的采煤方法,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三是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上亿劳动者从业环境存在职业危害。截至2011年底,尘肺病累计报告病例58万例,现有尘肺病患者44万人、疑似患者60万人。基础层面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我国是一个正在工业化的国家,特别是那些深层次、基础性问题突出。一是安全生产基础非常脆弱。一些行业、领域和地区安全状况比较严峻,生产装置、设备老化,加之维修和更新改造不落实,管理混乱,安全保障能力低下。二是长期安全投入不足。特别是煤矿、重化工企业,不仅是安全投入不足,基础产业更是投入不足。目前我国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3%,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约占79%,不仅远远落后于先进工业化国家,且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三是生产安全欠账多。一些地方公用设施严重老化;一些行业存在大量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企业,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

四是安全科技进步进展缓慢。规模小、工艺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差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相当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仍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安全科技进步进展不快。基础层面安全生产意识淡漠。意识决定行为,行为产生后果。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知识缺乏,安全行为不规范,违规违章所造成的。一是领导安全给政绩让路。有些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重经济发展、轻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二是企业安全给效益让路。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轻安全生产,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把一切精力用在片面追求任务的完成、效益的最大化上,甚至牺牲从业人员的生命和健康追逐利润。三是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从业人员安全生产防范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存在冒险蛮干、违章作业的现象。基础层面

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低。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大。200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40.5%,每年增加0.5%,到2010年达到50%。已经有1亿3千万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1亿农民等着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进城大多从事苦、伤、累、险的工作,加上文化素质不高,安全作业能力弱,易引发事故。二是低素质劳动力比较集中。非公有制企业既是社会就业的主要场所,也是低素质劳动力比较集中的领域。以私营、个体小煤矿为例,约95%以上的小煤矿从业人员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30%左右的为小学以下甚至文盲。而且这些企业自我培训教育的能力极低,无力进行岗位培训,也不重视员工培训。三是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农村、农业人口向城市和工业转移,而企业和政府的培训教育又相对滞后,导致伤亡事故多发。基础层面安全生产管理弱化。一是行业管理弱化。不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技术规程、设计规范,已不适应需要,但没有得到及时修订;行业的重大技术攻关也缺失,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二是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企业是由家庭工场、小作坊发展起来的,在安全生产方面既有不重视的问题,也存在着无人管和不会管、管不好的问题。三是企业安全管理松懈。不少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事故隐患普遍存在,违规违章作业普遍存在。监管层面时间较短,体制严重不顺2005年2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调整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升为正部级,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标志安全生产政府监管力量的正式形成。从成立之日起,监管内容、监管范围、监管体系、监管手段、监管职能等体制机制问题常伴左右,严重影响监管工作的开展。目前对安全生产相关经济政策的研究不够,出台不多,更不配套,有的还处于刚刚起步和探索阶段。同时,执法犯法和腐败行为时有发生。监管层面我国安全监管实行的是地方管理,各级地方安监局对地方政府负责,以至于总局政策被棚架,地方还要分心制定政策,省市县三级监管执法范围也分不清楚,以至于打架现象频仍,造成了监管力量的严重分散和浪费

我国执法与许可同属安监局的工作部门,不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造成资源浪费监管层面部分法律法规太过原则,操作性不强,而且部门规章出台太过频繁、庞杂。以至于很多法律法规从出台之日起就形同废纸。母法《安法》早就不适应新的形势了,且问题重重。上位法与下位法、域内法与域外法之间矛盾重重。使得执法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根本达不到依法监管的目的和效果监管层面安全责任制不落实。一是缺乏有效性。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没有层层落实责任,造成安全生产责任悬空,责任制无法落实。(侥幸心理)二是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内容不具体,没有对责任制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没有落实责任制的具体措施和有效办法,虽然层层签订责任状,但落实不到位。三是缺乏监督性。一些地方和单位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工作浮在面上,没有落到实处,特别是在县、乡、村、企业不落实不到位。大而轰的样子工程倒是做了不少监管层面执法权威性不够,执法手段缺失这是监管的软肋和要害由于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的调整不久,机构、队伍虽大部分组建起来,但业务还不十分熟悉,工作还没有完全跟上来。加之在法规建设、制度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很滞后,也还存在着较多的不适应。由于安全生产监管没有项目、资金等重要手段的支撑,使得安全监管的手段单一而又柔弱,无法树立监管的绝对权威监管层面

执法权威性不够,执法手段缺失被监管单位动辄逃避执法、抗拒执法甚至武力对抗执法,而没有强制手段的监管部门对此只能望洋兴叹执法权威的缺失使得监管在某种意义上只成为了形式。安监系统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待于提高。一些监管监察人员法律素质不高,法治观念和执法意识不强,执法工作中存在着“理不直、气不壮、腰不硬、刀不快”的状况。监管层面监管任务异常繁重,超越了极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管部门又往往受限于编制、财政、职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监管力量从人数上和装备上少得可怜而这支弱小的队伍却面对着庞大的被监管对象无法实现有效地监管监管层面执法权限较低,不具有独立性我国监察员执法权限较低,无法实现对企业主的有效控制,调查取证执法无从开展。执法时更是容易受到人情、地方保护等各种因素的严重干扰。执法的环境很差,又要受到现有体制的严重约束。(行政处罚冗长程序),同时又是单兵作战,很难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安委会)缺乏政府强力领导和公检法强力配合安全生产受制于行政分权体制。中国行政体制是人事分离、事权分离,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上游各部门不作为、乱作为,擅批擅发,让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埋单。责任层面从安全生产诞生以来,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采用责任追究普遍具有责任追究扩大化的倾向和无过错追究的倾向。责任追究扩大化是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经常遇到的困惑,也是当前悬在执法人员头上最冷酷的利剑。责任层面安全生产领域显现“归零效应——尿泡领导,频繁换岗。平顶山市今年已经换三位市长管安全;很长局长宁愿去煤炭局也不愿意在安监局;林州市20个乡镇一年换16人,约定一年。郑州市县安监局长换了一遍,市、县安监队伍受过处分的达到30%以上。——集体辞职。湖南娄底48名安监人员集体辞职,安阳林州市“1·29”事故后,安阳检察院开始翻前三年旧案,安阳县又发生了一起淹井事故,县安监局管矿山的集体辞职。——聘人充岗。一些乡镇从农民中聘请安管干部。——身体变好。安监干部怕接检察院电话,每天准时到检察院报到,身体变好,跑的快了,脂肪肝也没有了。——不会干、不能干、不敢干、不愿干李毅中焦头烂额,在发动媒体同情自己、成为电视名星的同时,抓住梅州和七台河矿难,终于将媒体焦点转移到了官煤勾结和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上来,大练葵花宝典,大提重典治乱,安监队伍没好人,形成了上面漆黑论、中层危险论、基层悲观论,安监人员累坏一批、处理一批、吓跑一批。

责任层面安监人员礼拜六保证不休息,礼拜天休息没保证,待遇低、辛苦且不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甚至一下回到牢房前,一起偶然的事故往往可以否定几十年的功名工作成绩,甚至牢狱之灾。某县安监局石蜡储罐爆炸事故案责任层面安监人员天天“忙忙碌碌出问题,辛辛苦苦担责任”,几乎是每天都如履薄冰、如坐针毡,一起事故往往追究到上至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下至县长、乡长、县安监局长等。责任层面无过错追究原则与安全从业人员的身家性命休戚相关刑事责任==罪犯责任层面两难该去没去为失职去了没检查出问题为渎职查出问题没解决为严重渎职什么都不干为工作不力,不称职势若骑虎左右为难责任层面安监系统领导职位,在一系列新闻事件后,被舆论定性为官场高危职位。谁听说过其他部门有“免责条款”?安全生产有493号令中的邀请条款是制度的根源?无罪推定与有罪推定赵作海案责任层面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国因为在安全生产事故中承担失职渎职责任而被刑事责任追究的安全生产从业人员多达2600人。而从2006年至今,全国因为在安全生产事故中承担失职渎职责任而被刑事责任追究的安全生产从业人员多达18500人,其中企业管理人员占46%,公务员占39%对策思路要真正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劣根性)安全生产工作中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是当政者从心底重视的问题,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以人为本”的方针,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总体规划,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把安全生产与项目资金挂钩。(黑名单制度)对策思路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一是各级政府要对本辖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政府主要负责人甚至党委第一负责人是当地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确保一方平安。二是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部门,都要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三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保障必需的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管理,形成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对策思路要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一是不断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强化全社会、全民族的安全意识。二是要发挥企业主体责任的作用。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企业自主负责上,使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的自觉行动,真正把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要搞好对企业经营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及新员工的安全培训,特别是对非公有制经济成份的企业法人和个体业主,要分期分批依法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四是严格市场准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强源头管理,防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进入生产领域。对策思路五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引导各类企业建立健全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标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六是在高危行业生产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提高企业安全事故伤亡赔偿标准。七是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安全科技的研究,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一些安全生产技术性难题,组织力量调查研究,开展科技攻关。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八是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坚持安全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相结合、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推进安全意识形态建设,把安全第一、遵章守法等安全理念变为企业负责人和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对策思路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生产安全的根本保障。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适应向公共财政转型的需要。各级政府要逐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社会公共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治投入,对历史遗留的重大隐患要加快整改,弥补安全欠账。二是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加大安全投入。各种所有制企业都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淘汰危及安全的工艺设备,抓好隐患整治,逐步完善安全生产设施。三是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安全费用提取和风险抵押金政策,做到应提尽提,应缴尽缴,专款专用。对不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费用的,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对策思路要把安全生产纳入法制建设轨道。法规制度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灵魂和根本。所有问题的长效解决最终都要归结于法律法制的健全完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需要通过立法理顺监管方式、监管管辖等体制机制。要健全《安全生产法》的配套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标准,逐步建立健全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用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府、企业、职工和公民的安全行为。

对策思路要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一是要加强安全执法。行政执法是法律法规赋予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手段,要全面加大执法力度,树立执法权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做到以强化执法推动专项整治,以强化执法推进行政许可,以强化执法加强安全管理,以强化执法促进隐患整改,以强化执法增强企业安全责任意识。二是要加强日常监管。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凡检查中发现责任制形同虚设或落实环节有缺失的,要采取经济处罚的办法促其整改。各级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督主体,要切实落实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出资人机构的监管责任。对策思路三是突出执法重点。对事故多发地区和企业、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要实施重点监管监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加强事故分析,把握安全生产工作规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专项执法,防范重点灾害,整改薄弱环节。四是加大处罚力度。对发生重伤和死亡事故的、不按要求整改事故隐患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具备相关的安全生产资质的要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五是加大联合执法。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各方面齐抓共管。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的实效性,共同做好工作。对策思路要加快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是确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落实的关键。一是要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与改革,合理界定、划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与专项监管机构的工作定位、工作层次及职能范围,逐步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定位于行使安全生产国家监察、监督的职能,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