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密★启用前南通市2022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4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号。2.第Ⅰ卷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1-10题须用2B铅笔填涂)。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重要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与相关解释或结论不一致的是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B.夏日雨后初晴,路面的水渍很快消失,主要是由于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CO2是一种酸2.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A.Na B.H C.Cl2 D.2N3.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选项滴管内物质平底烧瓶内物质A稀盐酸镁条B水氧化钙C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气体D碳酸钠溶液稀硫酸A.A B.B C.C D.D4.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大力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D.人走灯灭、节能减排5.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一定排在氢的前面B.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弱C.M可能是铝D.反应前后M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6.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D.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2倍7.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属铜 B.干冰 C.石墨 D.食盐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 B.动物呼吸 C.水结成冰 D.酒精挥发9.下列现象或事实,其中解释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10.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A.面粉和米粉:碘酒 B.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水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D.N2和CO2:澄清石灰水11.现代航空技术使用高能燃料液氢和助燃剂液氧,在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发生燃烧时生成水。下列有关氢气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是()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氢气、氧气和水都是化合物12.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氯化钾 B.磷矿粉 C.硝酸钠 D.硝酸钾13.下列关于燃料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B.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烟头”能引发火灾是因为烟头改变了可燃物着火点D.镁条可以在氮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14.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有关下列几种化学符号说法正确的是①2CO2②K2CO3③N④⑤A.能表示一种物质是①② B.③表示一个氮分子C.⑤表示的是一种离子 D.④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5.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1)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属于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3)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g。(4)关于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16.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加强双赢合作,2010年10月中俄原油管道已经全线贯通,按照双方签署的石油管道运输协议,中俄输油管线每年向我国输送1500万吨原油,合同期为20年。则回答:(1)化石燃料是当今人类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中有石油、____和天然气,则化石燃料都属于____(“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2)石油又叫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沥青等。则说明石油属于()A化合物B混合物C纯净物D单质(3)为了珍惜石油等化石燃料,我们从生产、生活中如何作以考虑_____。17.用化学符号表示(1)3个钙原子______;(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3)硫酸根离子______;(4)显正三价的铝元素______。三、科学探究题1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能否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钡溶液,然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观察到______,从而得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钡能发生反应的结论。他们继续向溶液M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发现只有白色沉淀产生,无其它实验现象。由此可知,溶液M中除了含有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提出问题】反应最终所得溶液N的溶质成分是什么(不考虑酚酞)?【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NaCl、BaCl2乙同学猜想:NaCl丙同学猜想:NaCl、Na2CO3【分析与交流】上述猜想中不合理是______同学的猜想。甲同学猜想溶液N中含有NaCl的依据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活动与探究】同学们取少量溶液N,向其中滴加______,观察到______,即可确定乙同学的猜想正确。【总结与提升】通过上述探究可知:一般我们都是从生成物和反应物两个角度对反应后溶质成分做出猜想,并结合______排除不合理猜想。然后再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9.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是否还含有氧气产生质疑,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探究磷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作出猜想】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1)激光笔的作用是________。(2)红磷燃烧产物与瓶底的热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磷酸,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实验结论】(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猜想__________正确。(4)课本上用红磷燃烧的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_____。【拓展延伸】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5)在图2中_______(填“A、B、C、D、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白磷开始燃烧至燃烧结束对应的曲线为________段(用图2中字母表示)。【反思与评价】(6)兴趣小组分析对比曲线BC段和DE段,得出了“不同物质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不一样”的结论。同学们由此联想到课本上的一个实验: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在空气中不能点燃,但在氧气中能点燃并剧烈燃烧。四、计算题20.二氧化锰因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某研究小组采用下图装置通过焙烧MnCO3制取M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实验过程中,石英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和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则焙烧MnCO3制取MnO2应该控制反应的温度不高于___________°C。(2)若加热到300—900°C时,锰的氧化物会分解产生一种常见气体,该气体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3)试根据化学方程式求46.0gMnCO3通过熔烧最多制得的MnO2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4)若把反应温度控制在900°C,充分反应后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g·★启用前南通市2022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4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号。2.第Ⅰ卷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1-10题须用2B铅笔填涂)。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与相关解释或结论不一致的是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B.夏日雨后初晴,路面的水渍很快消失,主要是由于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CO2是一种酸【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B、夏日雨后初晴,气温较高,路面的水渍很快消失,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很快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故选项解释正确。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色,而不是二氧化碳呈酸性,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2.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A.Na B.H C.Cl2 D.2N【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表示的是钠元素、一个钠原子和金属钠;B表示的是氢元素、一个氢原子;C表示的是氯气、氯气是由氯元素组成的、一个氯分子、一个氯分子是由2个氯原子构成的;D表示的是2个氮原子。故选A。考点:化学符号的意义3.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选项滴管内物质平底烧瓶内物质A稀盐酸镁条B水氧化钙C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气体D碳酸钠溶液稀硫酸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说明瓶内压强变小。A、稀盐酸和镁条反应生成氢气,瓶内压强变大,不符合题意;B、水和氧化钙反应放热,瓶内压强变大,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瓶内压强变小,符合题意;D、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瓶内压强变大,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大力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D.人走灯灭、节能减排【答案】B【解析】【详解】A、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A不合题意;B、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垃圾的产生,会造成污染,B符合题意;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既能将可回收垃圾重新利用,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C不合题意;D、人走关灯、少开空调可以节约电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D不合题意。故选B。5.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一定排在氢的前面B.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弱C.M可能是铝D.反应前后M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M能将银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说明M比银活泼,但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不一定排在氢的前面,如铜,不符合题意;B、由A的分析可知,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不符合题意;C、在化合物中,铝元素一般显+3价,而M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故M一定不是铝,不符合题意;D、化学反应前后,M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故选D。6.下列有关“水”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D.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2倍【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硬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气泡,所以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选项正确;B、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统称氢元素,氧原子统称氧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选项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将水中的可溶性物质与水分离,即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不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选项错误;D、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连接电源正极的玻璃管中生成氧气,负极玻璃管中生成氢气,所以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倍,选项错误,故选A。7.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是A.金属铜 B.干冰 C.石墨 D.食盐【答案】B【解析】【详解】A、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符合题意;C、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B。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 B.动物呼吸 C.水结成冰 D.酒精挥发【答案】B【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动物呼吸过程中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水结成冰过程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9.下列现象或事实,其中解释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答案】A【解析】【详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中含有香味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10.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A.面粉和米粉:碘酒 B.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水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D.N2和CO2:澄清石灰水【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面粉和米粉中均富含淀粉,均能使碘酒变蓝色,不能鉴别,选用试剂错误。B、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升高、降低,可以鉴别,选用试剂正确。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选用试剂正确。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氢氮气,可以鉴别,选用试剂正确。故选:A。11.现代航空技术使用高能燃料液氢和助燃剂液氧,在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发生燃烧时生成水。下列有关氢气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是()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氢气、氧气和水都是化合物【答案】D【解析】【详解】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其构成分子分别是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不符合题意;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氢分子、氧分子变成了水分子,不符合题意;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D、氢气、氧气分别只由一种元素组成,是单质,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是化合物,符合题意。故选D。12.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氯化钾 B.磷矿粉 C.硝酸钠 D.硝酸钾【答案】D【解析】【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详解】A、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错误;B、磷矿粉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错误;C、硝酸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误;D、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故选:D。13.下列关于燃料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B.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烟头”能引发火灾是因为烟头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镁条可以在氮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答案】C【解析】【详解】A、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选项说法正确;C、燃烧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氧气或空气,“烟头”能引发火灾是因为烟头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不确;D、镁条可以在氮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4.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有关下列几种化学符号说法正确的是①2CO2②K2CO3③N④⑤A.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①② B.③表示一个氮分子C.⑤表示的是一种离子 D.④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答案】D【解析】【详解】A、化学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但化学式前加数字只能表示一个分子。①不能表示一种物质,②可以表示碳酸钾。错误。B、③是氮元素符号,不能表示一格氮分子。错误。C、⑤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3,不带电,不能表示离子。错误。D、④是硫酸根离子,右上角数字和符号可以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正确。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5.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1)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属于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3)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g。(4)关于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答案】①饱和②.KCl③.50④.AD【解析】【分析】【详解】(1)烧杯②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上层清液是达到饱和状态;(2)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3)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5g,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4)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烧杯①中的固体全部溶解,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所以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说法正确;B、蒸发一定量的水,①烧杯不一定有固体析出,说法错误;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溶剂质量增大一倍,烧杯中不一定还有剩余固体,说法错误;D、将温度升高到t2℃,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相等,所以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说法正确。故选:AD。16.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加强双赢合作,2010年10月中俄原油管道已经全线贯通,按照双方签署的石油管道运输协议,中俄输油管线每年向我国输送1500万吨原油,合同期为20年。则回答:(1)化石燃料是当今人类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中有石油、____和天然气,则化石燃料都属于____(“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2)石油又叫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沥青等。则说明石油属于()A化合物B混合物C纯净物D单质(3)为了珍惜石油等化石燃料,我们从生产、生活中如何作以考虑_____。【答案】①.煤②.不可再生③.B④.节约使用化石能源,寻求石油的代用品,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和燃料,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等【解析】【详解】(1)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属于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煤;不可再生;(2)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说明石油由很多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B;(3)节约使用化石能源,寻求石油的代用品,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和燃料,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等可以节约化石燃料。故填:节约使用化石能源,寻求石油的代用品,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和燃料,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等。17.用化学符号表示(1)3个钙原子______;(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3)硫酸根离子______;(4)显正三价的铝元素______。【答案】(1)3Ca(2)N(3)(4)【解析】【小问1详解】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3个钙原子3Ca;【小问2详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元素N;【小问3详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硫酸根离子为;【小问4详解】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显正三价的铝元素为。三、科学探究题1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能否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钡溶液,然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观察到______,从而得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钡能发生反应的结论。他们继续向溶液M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发现只有白色沉淀产生,无其它实验现象。由此可知,溶液M中除了含有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提出问题】反应最终所得溶液N的溶质成分是什么(不考虑酚酞)?【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NaCl、BaCl2乙同学猜想:NaCl丙同学猜想:NaCl、Na2CO3【分析与交流】上述猜想中不合理是______同学的猜想。甲同学猜想溶液N中含有NaCl的依据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活动与探究】同学们取少量溶液N,向其中滴加______,观察到______,即可确定乙同学的猜想正确。【总结与提升】通过上述探究可知:一般我们都是从生成物和反应物两个角度对反应后溶质成分做出猜想,并结合______排除不合理猜想。然后再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答案】①.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②.BaCl2③.丙④.⑤.碳酸钠溶液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⑦.实验现象【解析】【详解】氢氧化钡稀释溶液始终为碱性,不能使酚酞变红。而氢氧化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或酸过量,溶液变为中性或酸性可使酚酞变为无色。所以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从而得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钡能发生反应的结论。继续向溶液M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发现只有白色沉淀产生,无其它实验现象。说明溶液M中没有盐酸,因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溶液M中没有氢氧化钡,因为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酚酞遇到碱性溶液变红,所以溶液M中只有生成的氯化钡化学式BaCl2。分析与交流:上述猜想中不合理是丙同学猜想。向溶液M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发现只有白色沉淀产生,无其它实验现象,说明没有碳酸钠,因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酚酞遇到碱性溶液变红。甲同学猜想溶液N中含有NaCl的依据是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活动与探究:乙同学的猜想正确,说明没有氯化钡,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取少量溶液N,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确定乙同学的猜想正确。总结与提升:通过上述探究可知:一般我们都是从生成物和反应物两个角度对反应后溶质成分做出猜想,并结合实验现象排除不合理猜想。然后再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9.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是否还含有氧气产生质疑,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探究磷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作出猜想】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1)激光笔的作用是________。(2)红磷燃烧产物与瓶底的热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磷酸,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实验结论】(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猜想__________正确。(4)课本上用红磷燃烧的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_____。【拓展延伸】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分公司品牌管理与推广合同
- 2024仓储与配送服务合同
- 《基于分布式开发-生物医学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建设》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动态跟踪及趋势洞察月报(2024年9月)》范文
- 《依他尼酸抑制小鼠气管平滑肌收缩》
- 《旅游产业动态跟踪及趋势洞察月报(2024年11月)》范文
- 《基于Android平台的脑电反馈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奉献的群像与个体认同》
- 《恩格列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微题型67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2022年新高考一轮复习微题型巩固加练100天原卷版
- 《创意改善生活》课件 2024-2025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第1-4章)培优试卷
- 个人简历模板(5套完整版)
- CHT 1027-2012 数字正射影像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正式版)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修复科病历书写要求和标准(整理自北医的材料)
- 移相整流变压器设计及试验
- 05S502阀门井图集
- 舒方特方格练习(共6页)
- 90、808系列铝合金门窗自动计算下料表
- 管道定额价目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