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学的兴起及其与技术哲学\技术史的关系_第1页
技术学的兴起及其与技术哲学\技术史的关系_第2页
技术学的兴起及其与技术哲学\技术史的关系_第3页
技术学的兴起及其与技术哲学\技术史的关系_第4页
技术学的兴起及其与技术哲学\技术史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学的兴起及其与技术哲学\技术史的关系摘要:技术学是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学科的统称,是介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又性学科门类。仿照科学学的学科构造,可将技术学的分支学科区分为理论技术学、专门技术学、应用技术学三个学科系组。技术学经历了长期的孕育过程,同技术哲学、技术史有着难分难解的交叠关系。技术学与技术哲学、技术史既有研究视角、根本内容的差异,又有某些共同性的研究课题。关键词:技术学;技术哲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学;科学知识体系1技术学形成和开展的历史回忆技术作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活动手段。其历史同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悠久。原始人手中的第一把石斧、石刀,就可以看作是技术活动的产物;原始人拿起第一把石斧、石刀对自然界施加作用,就是不折不扣的技术活动。然而,人们对于技术活动、技术概念的研究,那么是从近代以后才开场的。在西方,“技术〞、“技艺〞概念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哲学家安那克萨哥拉(anaxagras,约前500一前428或427)、苏格拉底(前469一前399)、亚里土多德(前384一前322)等,都曾对技术或技艺有所论及。在中国,具有同现代汉语“技术〞相近涵义的“技〞、“工〞等单字词汇首见于春秋时期的文献之中。而“技术〞一词作为技艺和医、卜、星、相等方术的统称,最早出现于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一?)的史记’货殖传?中。17世纪初,英文中出现tehnique(技术、技艺)一词,用于指称各种应用技艺。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最先提出将技术史作为一门学问加以研究的主张。18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文学家狄德罗(1713—1784)为自己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了“技术〞(art)词条,将技术定义为“为了完成特定目的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那么相结合的体系〞。1772年,德国经济学家贝克曼(j.behan,1739—1811)首先创用德文的tehnbgie(技术、工艺学)一词,随后出版了(技术入门?(1777年)、(创造史?(1782—1785年)、?对创造史的奉献?(1780—1805年)、?技术大纲?(1806年)等著作,开对于技术的整体性研究的先河。19世纪,关于技术的研究,渐趋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德国学者波佩(j。ppa,1776—1854)的?工艺学的历史?(1807年),英国化学工程师、经济学家尤尔(a.eue!,1778—1857)的?工厂哲学?(1835年)、?技术辞典?(1843年)等,综合地阐述了有关技术、工业、工厂的许多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开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在他们的著作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精辟阐述,科学观、技术观成为他们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1877年,德国学者卡普(e.kapp,1808—1896)出版?技术哲学原理)一书,首创“技术哲学〞这一学科名称,被公认为技术哲学的奠基者。20世纪以来,技术在现代科学革命支持下的快速开展,进一步激起了人们的探究热情。这一时期,不仅许多史学家撰写了大量将科学史与技术史综合在一起的科学技术史著作,而且出现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技术史专著,如英国辛格(.j.5ns9,1897—1960)、霍姆亚德(e.j.hdyard)、霍尔(a.r。hau,1920--)和德里(t.k.derry)等人的八卷本(技术史?(1955—1978年),法国多玛斯(.dauas)的四卷本(技术通史?(1962—1978年)等。技术哲学作为关于技术研究的一门先导学科,呈现比拟活泼的开展态势,先后出版了俄国工程师恩格梅尔(p.k.engdd~,1855—1941)的?技术哲学通论?(1912年),德国工程师基默尔(2.zsehi~,1873—1940)的?技术哲学:论技术的意义和对技术谬论的批判)(1914年)、(技术哲学:技术的理念世界)(1933年),德国工程师、哲学家德韶尔(p.dessaue_r,1881—1963)的(技术的文肋(1908年)、(技术哲学)(1927年)、(技术的核心问题)(1945年)、(关于技术的争议)(1956年),日本唯物论研究会的论文集?技术的哲学?(1933年),德国哲学家施罗特尔(.sehrt~)的(技术哲学?(1934年),日本经济学家相川春喜(1909—1953)的(技术论)(1934年)、(技术论入门)(1941年),日本哲学家三木清(1897—1945)的?技术哲学?(1942年),日本技术评论家星野芳郎(1922一)的(技术论笔记?(1948年)、(技术论和历史唯物主义)(1950年)、?技术的逻辑?(1969年),日本科学技术史家冈邦雄(1890-·1971)的新技术论?(1955年),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hddegger,1889—1976)的?关于技术问题?(1954年),美国哲学家米切姆和麦克丰编的论文集?哲学与技术——技术的哲学问题读本?(1972年),德国技术哲学家拉普(f.rapp)的(分析的技术哲学?(1978年)等。在20世纪中期以前,研究技术领域审美活动的技术美学、研究技术与社会互相关系的技术社会学等,也先后进入草创时期。这些学科都有长期的孕育过程。19世纪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工艺美术家、诗人莫里斯(.rrn,1834—1896)作为现代技术美学思想的先驱者,在其乌托邦小说?乌有乡消息?中主张用艺术来改造现实世界和社会。从莫里斯开场,经过捷克设计师、艺术家图奇内创用“技术美学〞这一术语,到1957年成立国际技术美学协会,技术美学成为一门国际上公认的学科,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技术社会学的思想渊源那么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下半叶。当时,兴起于英国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技术革命逐渐涉及到欧美的许多国家,技术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愈来愈引起学者们的关注。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加以研究,提醒了技术开展对消费方式、消费关系、社会变革的影响和技术开展的社会条件。19世纪末,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t.veblen,1857—1929)出版(有闲阶级论?(1899年),阐发了社会进化论思想,认为人类的社会关系、文化与技术进步亲密相关。他的(改良技艺的本能与工业技术的现状?(1914年)、(不在所有权与近代企业)(1923年)、(企业论)(1940年)等著述,坚持从社会学家的立场审视技术和工业领域的一些问题。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f.gburn,1886—1959)的(社会变革论)(1922年)、吉尔菲兰(s.巳gikiuan)的(创造的社会学)(1935年)、温斯顿(s.instn)的(美国创造家生物社会特性)(1937年)等,从不同的角度涉及了技术领域的社会问题。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j.euul,1912—1994)的{技术的社会)(1954年)一书,已有了技术社会学学科体系的雏形。20世纪中期以前,已有学者使用“技术学〞这一术语。日本哲学家三木清1942年出版的?技术哲学)一书附有一篇题为(技术学的理念)的文章,但此文未对“技术学〞做出解释,也未把它作为学科来理解。80年代,中国学者在开展技术论学术讨论的过程中,正式提出作为学科名称的“技术学〞。根据当时的见解,技术学被视为“从总体上研究技术及技术开展一般规律的学问〞,“技术学将技术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涉及哲学、经济学、科学学、社会学、政策学以及技术科学等多学科领域,是一类综合性极强的学科门类总称diu。随后,便有以“技术学〞命名的专著、工具书陆续问世,如?技术学导论?i’’(邓树增主编,1987年)、(技术学辞典?11](姜振寰等主编,1990年)、(技术学手册)[,)(钱学成等主编,1994年)等。除此之处,最近二三十年国内外还出版了创造学、创造心理学、技术经济学、技术人类学、技术预测学、技术伦理学、专利学等学科的著述。从以上回忆中不难看出,技术史、技术哲学和技术学及其分支学科的萌发、创生,其根本动力来自于社会需要。近代以来,特别是第一次产业革命、技术革命以后,技术的迅猛开展及其社会功能的突显,提出了在不同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讨论技术概念、技术现象、技术活动的需要。建立各种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符合社会开展的需要,也符合科学体系不断完善的需要。2技术学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按照我们的理解,技术学不是技术哲学、技术论的同义概念。技术学是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学科的统称,是一个介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科学部类之间的穿插性学科门类。在科学知识体系中,技术学与科学学的关系最为亲密,是具有同等地位的姊妹学科门类①。由于科学与技术彼此交融、难解难分,研究科学不可能不涉及技术,研究技术也不可能不涉及科学,因此科学学与技术学也很难截然分开,有学者主张将两者合称为科学技术学[5)。在以往的开展历史上,科学学与技术学的某些分支学科事实上也是交融在一起的,如科学技术情报学、科学技术统计学、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学、科学技术管理学,科学技术开展战略学等。相比拟而言,技术学目前的开展程度和分化程度远不及科学学,已形成的分支学科少于科学学[“。为了理清今后的开展思路,我们暂且借鉴科学学的学科构造(6),对技术学的学科体系做了初步构建。图1列出了技术学已经建立、正在建立的分支学科和我们认为有待于创立的一局部分支学科。除普通技术学和技术学史、比拟技术学、技术科学学而外,这毕分支学科按照理论性、应用性的差异,可以.相对地区分为理论技术学(f1)、专门技术学(f2)、应用技术学(p3)三个学科系组(见图1)。普通技术学也可以称之为一般技术学,是技术学这一学科门类的总论部分或概论部分。它在技术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相当于科学学体系中的普通科学学。其任务是的讨论技术领域、技术学领域的各种根底性、一般性、共同性问题。技术学史、比拟技术学、技术科学学是三门同普通技术学关系较为亲密的根底性分支学科。技术学史研究技术学这一学科门类及其分支学科兴起和开展的历史过程。比拟技术学运用比拟方法研究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国家同一历史时期的技术体系、技术活动及其开展机制。技术科学学可以看作是介于技术科学(即工程技术科学)与科学学之间的穿插学科,其内容主要是讨论技术科学作为自然科学部类体系的一个学科层次的构造、功能、演进机制、开展形式等。理论技术学是技术学学科体系中理论性程度相对较高的一组分支学科,其中技术才能学、技术知识学、技术运筹学、技术信息论、技术控制论属于有待创立的学科。这组分支学科分别运用具有工具性特性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侧面研究技术现象、技术活动的某些理论性问题。例如,技术知识学运用孕育于哲学母体中的知识论思想,讨论技术知识的特征、形态、类型、功能和演进机理。技术系统论、技术信息论、技术控制论分别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技术体系、技术活动。专门技术学是技术学学科体系中理论性程度或应用性特征居于中间状态的一组分支学科,其中技术人才学、技术传播学、技术生态学是有待创立的学科。这组分支学科的任务是运用社会科学许多门类(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和某些穿插性学科门类(生态学、地理学等)的理论和方法,讨论技术与社会、自然界某些方面的互相关系。例如,技术传播学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技术知识、技术成果、技术方法的传递扩散过程及其机理。技术生态学那么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讨论技术与其生成开展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互相关系。应用技术学是技术学学科体系中应用性特征相对明显,同技术理论联络最为亲密的一组分支学科,其中技术评估学、技术管理学是有待创立的学科。这组分支学科分别研究技术领域各种具有一定共性的理论问题,即讨论各种类型的理论性技术活动,如技术预测活动、技术情报活动、技术评估活动、创造活动、技术贸易活动、技术管理活动等。这些理论性技术活动不同于改造和利用目然界的工程技术活动。研究后者如机械制造、钢铁冶炼、化工消费等活动的学科,是属于自然科学部类体系的工程技术科学层次的一些学科,即机械制造工程学、炼钢学、炼铁学、化学工程学等。3技术学的近期开展方略技术学在今后的开展中,必须坚持积极进取的态势和方略。促进穿插技术学的分支学科除个别者(如比拟技术学、专利学)之外都是边缘学科,并且多属于特殊类型的边缘学科,即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穿插学科。技术本来是归属于自然科学部类体系的工程技术科学的研究对象,技术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出现使其改变了研究视角,即引人人文社会科学某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技术现象、技术活动整体的各个侧面。例如,fl系组中的技术人类学,可以视为工程技术科学与人类学互相浸透的产物,其任务是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技术活动。f3系组中的技术管理学,那么可以视为工程技术科学与管理科学互相浸透的产物,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视为管理科学的分支学科,而管理科学本身就是一个穿插性的学科门类。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是一片极为开阔的研究领域,技术学可以在促进两者穿插浸透的过程中开展出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加速分化图1列出的只是技术学的部分第一级分支学科。目前,有的第一级分支学科已经分化出众多的第二级分支学科。以技术经济学为例。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经济学家首倡创立技术经济学。尽管人们对技术经济学根本内容的理解多有不同(7),有的主张着重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效果,有的强调讨论技术与经济的互相关系。然而,技术经济学却早巳呈现分化开展的态势,其分支学科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组(图2)。当然,这些第二级分支学科,有的还可以细分,如工业技术经济学之下还有机械工业技术经济学、冶金工业技术经济学、化学工业技术经济学、石油工业技术经济学等。技术学的许多分支学科都有进一步分化的可能性,我们要开拓研究视野,为它们的分化演进创设条件。分立开展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严密,技术越来越成为科学的应用,致使“科学技术〞(或“科技’’)这个词组的使用频率超过了“科学〞、“技术〞这两个名词单独使用的频率,人们逐渐淡忘了科学与技术的差异。应当成认,科学与技术在生成史上属于两个不同的传统,但时至今日已无法在两者之间划出一条泾渭清楚的界限。然而,科学与技术在本质属性上还是有严格区别的。科学与技术是两类范畴,前者属于社会的精神财富和创造精神财富的理论领域,目的在于认识自然界;后者根本上属于社会的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理论领域,目的在于改造和利用自然界。为了确保研究的深化,技术学可以借力科学学,但绝不能毫无自主性地傍靠社学学。以往同科学学缠绕在一起的一些分支学科,如技术管理学、技术开展战略学、技术政策学、技术人才学等,应当坚决不移地走上分立开展的道路。这些分支学科只有真正获得7独女的开展,较为明晰地确认其同科学学对应分声学科的差异和联络,才能使双方在对等的地位上走上协同开展的道路。4关于技术学与技术哲学、技术史的关系广义理解的技术学,囊括所有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既包含图1中的j和f:、f2、f3三个学科系组,又包i含技术哲学、技术史。然而,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技术哲学、技术学从提出学科名称到出版奠基性著作以致建立比拟完好的学科体系,都早于技术学。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技术哲学、技术史曾是孕育技术学的温床或母体。假如对技术学做广义理解,后生的技术学将“鲸吞〞先出世的技术哲学、技术史。这种见解实难为技术哲学家、技术史家们所承受。技术学的创生历程与科学学的创生历程颇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参照科学学与科学哲学、科学史的现实关系来对待和处理技术学与技术哲学、技术史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说,科学学似乎应包含所有以科学为对象的学科,即科学哲学、科学史也应归人科学学的“麾下〞。但这种广义的科学学一直未被学术界所认同。到目前为止,人们(包括科学学界的多数学者)通常仍把科学学、科学哲学、科学史视为三门具有共同研究对象的近邻学科,三者之间是并列关系而并非包含关系。相对于广义科学学,这种理解就是一般意义的科学学。对于技术学而言,一般意义的技术学就是把技术学、技术哲学、技术史视为具有并列关系而非包含关系的近邻学科,三者面对共同的研究对象。在学术研究领域,同一对象完全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研究,从而提醒这个对象的多重属性和本质。技术同科学一样,也是一个具有多重属性和本质的对象。技术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技术既包含与人有关的主体因素,又包含与物有关的客体因素;技术是经历、技能等软件要素与工具、机械等硬件要素的有机统一体。技术学与技术哲学、技术史在研究视角、方法、侧重点等方面是不完全一样的。技术哲学把技术看作人作用于自然界的中介手段,在哲学的层面上研究人对自然界的能动性、受动性及其辩证关系,主要运用各种哲学分析方法。技术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本质论、技术自然论、技术社会论、技术文化论、技术价值论、技术开展形式论、技术方法论等。技术史把技术看作一种同社会进步亲密相关的文化现象,在历史学的层面上讨论各个国家以致整个世界在不同历史时期技术开展的脉络和根本状况,主要运用考古学方法、历史比校法、经历描绘法。按照不同地域或国家,技术史可区分为各种技术通史,如世界技术史、欧洲技术史、中国技术史等;按照不同地域或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技术史又可区分为各种断代史,如世界古代技术史、亚洲近代技术史、中国20世纪技术史等。而技术学与技术哲学、技术史有所不同,主要把技术看作人类群体的社会性行为,在多学科的层面上研究技术与人类活动的互相关系,既运用各种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又运用横向学科、综合性学科方法(系统方法、控制论方法、地理学方法等)。普通技术学作为技术学的表征性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技术的属性和特征、技术的要素和构造、技术分类及其体系、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技术与消费和工程的关系、技术的社会功能、技术开展的动力和社会条件、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技术管理的原那么和手段等。假如将科学学、科学哲学、科学史的关系类比为三个互相交叠的圆,技术学、技术哲学、技术史也可以类比为具有相似关系的三个圆(图3)。一方面,要看到三个圆的大部分面积并不重合,三个圆各有自己的圆心,这说明技术学、技术哲学、技术史在研究视角、根本内容上有相对明晰的区分,三者各有特点,不能互相替代。另一方面,还要看到三个圆有互相交叠的部分,并非孑然孤立、互不相关,这说明技术学既与技术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