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理技术应用中的过失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摘要:在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过程中,病理技术的应用是病理学的根底,是进步病理诊断程度的保证。本文通过对病理技术工作者日常工作的研究,总结工作中的常见过失与相关原因,从病理制片过程的各个方面分析病理技术应用中的常见问题,讨论相应的解决措施,尽量保证病理技术工作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关键词:病理技术;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李学敏,申红.病理技术应用中的过失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19(66):244-245.
ResearchonErrorAnalysisandSolutionintheApplicationofPathologyTechnology
LIXue-min1,SHENHong2
(1.Pathologydepartment,theThirdclinicalcollegeofAnhuiMedicalUniversity,theThirdpeople'sHospitalofHefei,HefeiAnhui;2.SchoolinfirmaryofAnhuiJianzhuUniversity,HefeiAnhui)
ABSTRACT:Intheprocessofclinicaldiagnosisofvariousdiseases,theapplicationofpathologicaltechnologyisthebasisofpathologyandtheguaranteetoimprovethelevelofpathologicaldiagnosis.Basedonthestudyofthedailyworkofpathologicaltechnologists,thispapersummarizedthemonerrorsandrelatedcausesinthework,analyzedthemonproblemsinpathologicaltechnologyfromvariousaspectsofthepathologicalproductionprocess,anddiscussedthecorrespondingsolutionstoensurethecorrectnessandaccuracyofpathologicaltechnologyasfaraspossible.
KEYWORDS:PathologicalTechnology;monProblems;Solutions
0引言
病理技术是病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是疾病诊断的根底,其中传统病理学技术〔HE切片、特殊染色〕更是不可或缺的局部【1】。常规病理的切片,根本环节包括收取标本、固定、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等重要步骤,每一环节都应根据标准要求进展处理,任何过失都将影响最终的病理检查结果。较轻者的过失将影响病理医师对患者病情的判断,重那么导致发生误诊,直接给患者带来宏大的损失、错失最正确治疗时间,降低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和平安性,损害医院声誉【2】。因此,病理技术人员应纯熟掌握相关病理技术,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前提、严肃的责任心为保证,尽可能减少过失的发生。本文通过对病理技术日常工作的研究,分析工作中出现的常见过失及其相关原因,并就如何防止这些过失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以此进步病理技术工作的准确性与平安性。
1常见的病理技术根本环节过失
在常规病理技术的根本环节过程中详细会出现的过失,包括如下:〔1〕送检标本的固定不合格,固定液的量不够,固定标本的容器使用不恰当,有些个别标本直接采用95%乙醇固定;〔2〕送检标本未及时送达至病理科,至严重腐败干涸;〔3〕检验申请单上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标本袋/瓶上无相关患者姓名等标识;〔4〕接收标本中易出现病理号编写重复或漏编等情况;〔5〕取材完毕后,组织块数以及蜡块数的核对不清楚;〔6〕脱水失败,组织脱水处理中未及时更换新试剂,其液体浓度过高、过低或其它因素会导致组织过脆、过硬而难以切片;〔7〕切片过程中蜡块及切片编号的核对较易出现过失;〔8〕染色过程中,由于试剂更换不及时以及在染色时间控制上出现的过失,较易导致切片染色结果不理想。
2过失原因的分析
常规病理技术环节之所以会出现如上所述常见过失,其主要原因一般在于病理技术人员的处理失当和相关材料出现质量问题等方面,其详细原因分析如下:〔1〕标本固定液的添加是由临床医生、手术室护士完成的,鉴于对这一环节并没有进展专门统一的培训,故可能出现少数人员对于病理标本固定液的适用范围缺乏足够理解,对固定液添加量的标准模糊不清;或许是病理技术人员接收标本时没有仔细核对申请单与标本,也未仔细检查标本液的量;〔2〕或许有少数临床医生对标本及时固定的重要性理解欠缺;〔3〕有些临床科室对病理申请单的填写不够重视;〔4〕接收标本过程中,未认真仔细地编写病理号以及核对;〔5〕取材过程中,取材人员与记录人员未随时进展核对,记录人员也未及时进展记录检查;〔6〕组织处理过程中,脱水液的使用时间过长或者处理蜡块数过多,也导致其浓度降低,从而影响本批标本处理的结果;〔7〕切片过程中,切片人员未仔细核对蜡块编号与切片编号,导致捞片错位;〔8〕染色过程中存在试剂染片时间的不定、染片次数过多等问题,往往会导致其染色效果差,最终影响染色结果。
3问题解决及预防措施
针对病理技术日常工作中这些较易出现的常见过失问题,本院病理科技术人员进展了总结、分析和改良,严格认真做好各环节工作,努力减少上述可能出现的技术过失。从标本接收环节开始,由技术人员负责接收标本并进展认真核对,如发现不合格的标本将予以及时清退,并做好交接记录。取材之前,由技术操作人员与诊断取材医师进展及时沟通,互相催促,保证取材质量。技术人员对脱水机试剂进展定期更换,包埋切片染色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展,以保证切片染色质量。我院病理科每月定期召开技术质控分析会议,针对出现的病理技术相关每个问题全体技术员集体讨论并分析解决,对出现的问题进展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良措施,会后予以记录保存,大幅度减小了上述技术过失,使得我科病理切片可以长期保持较高水准。
3.1标本固定
所谓"固定";,就是使要观察的组织构造尽量接近于离体前的正常状态,组织固定是病理制片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不可逆也是无法弥补的,临床医生应悉知病理标本固定的重要性【3】。病理技术人员应对手术室、临床科室以及门诊小手术间送检的标本,针对其固定应进展检查询问;对于固定液的使用与储存方式以及标本容器等方面的不标准现象也应予以及时纠正,并对相关人员进展统一培训,以保证这一过程的标准化。
此外,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假设标本未及时固定,出现组织自溶、构造破坏、细胞变形等情况,将会导致切片在镜下观察模糊不清,难以识别,导致病理诊断无法进展。进而还会导致后续的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等判读的失误,带降临床诊断和治疗上的困难,甚至还有可能会给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造成影响。因此,病理标本自离体后应正确固定,并及时送往病理科进展检查。我院病理科对病理标本处理的相关问题尤为重视,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解决。近年来,我院病理科人员经过一系列学习以及相关培训,并通过与临床科室的互相沟通,加强了标本送检的标准性,病理标本已得到较为正确、标准、平安地处理【3】,有效杜绝了病理标本固定不良等问题。
3.2标本接收和登记
为保证标本接收和登记方面的准确性,我们认为,技术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1〕在接收标本前应认真检查标本情况,及时核对标本的数量、种类、以及是否与申请单相符〔常规、冰冻、细胞学检查等〕;〔2〕检验标本是否已正确固定,核对固定液的种类和数量;〔3〕应及时确定标本的完好性及其可用性;〔4〕在标本交接本上应及时填写与送标本的工作人员签好的交接工程〔时间、患者根本信息、标本种类等〕,如出现错误、疑问或不符合要求等情况时,应立即查明情况或做适当处理,必要时应及时联络临床医师。对不合格的标本应予以登记,另行处理。
3.3标本取材
切取组织标本时,记录人员与取材医师应亲密配合,做到"三查七对";,首先应核对病人姓名、标本、种类以及病理编号等,确认无误前方可进展取材工作,记录人员应认真如实地记录取材医师所描绘的标本情况;每一标本取材完毕后,必须认真冲洗刀片等取材用具,以免污染;切取完组织后应仔细核对当日取材组织块数以及蜡块数,与记录人员认真核对,在取材质控工作单上填写清楚,并与技术人员进展交接清点。取材标本的大小一般控制在15x15mm,厚度在3mm左右,同时针对较大组织及难以浸透试剂的组织,应切开固定〔如淋巴结、宫颈肌层、较大肿块等〕。
3.4标本组织脱水
组织标本脱水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能否制作出正确无误的病理切片,因此组织脱水环节的质量控制也是病理技术应用的重点之一【4】。脱水是否彻底,将直接影响病理组织是否充分透明。大小标本应分开脱水,大标本脱水程序应控制在,80%乙醇2小时、95%乙醇〔2道〕各1.5-2h、乙醇〔3道〕各1.5-2h,二甲苯〔2道〕各30-60min为宜。小标本脱水时间可相应缩短。我院病理科于2022年购进了徕卡公司的全封闭自动脱水机,使用过程中根据脱水试剂的使用规律,在实际更换工作上做到既不浪费,又不影响组织的脱水质量,实在做到了以量为根底更换试剂和定量更换,实在做到根据组织块数来进展更换液体,每600个蜡块左右更换一次,定期对试剂进展更换,并对这一过程同时进展记录。组织脱水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根据自身科室的特点进展组织处理,以此施行质控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做到在保证组织脱水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实际消耗。其次,由于该机器是进口的整件机器,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应根据规程来进展维护和保养。这两点是优质完成工作任务的根底。
3.5组织切片
组织蜡块进展切片之前,务必仔细核对蜡块号,使之与病理切片上的病理编号保持一致;在进展切片时,载玻片必须保持干净。
在切片过程中如发现编号错乱,必须及时查验,必要时应联络取材医师共同核对清楚【5】。组织切片的厚薄要均匀一致,厚度一般在4um,有特殊要求的组织切2-3um〔如扁桃体、淋巴结等〕,切片过厚与过薄都可影响HE染色的不清楚,核浆比照度下降,从而影响诊断。
3.6标本染色
标本染色环节应重点注意是染色液,当切片出现色彩不鲜艳光亮的情况时,必须及时更换染色液,使之深浅适度、比照鲜明。此外还应注意两点:〔1〕脱蜡应彻底、时间应充足〔尤其是在冬季〕;〔2〕使用的乙醇、二甲苯透明剂等相关试剂应及时更换以保证切片过程的染色质量。〔3〕1%盐酸乙醇的分化和1%氨水溶液的返蓝也是关键,分化程度要恰当好处应严格控制。理想的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应是:细胞核与细胞浆应红蓝相应,鲜艳美丽;核浆比照鲜明,核膜及核染色质颗粒明晰可见。
4结论
病理技术对于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是病理诊断工作的基石,事关病人正确治疗的功败垂成。故我们病理科技术、诊断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必须具有细致、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病理技术人员应严格质控病理制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细节入手,严格执行实验操作规程,尽量减少病理技术工作中的过失。此外,我们在工作中应时刻提醒自己,小心、细心、耐心,尽量防止出现问题。为进一步减少技术过失,应尽可能建立病理技术的质控小组,通过技术交流和行政监视,保证病理技术工作的正确性与准确性。随着病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