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配穴”针刺法治疗老年患者失眠的临床观察_第1页
“醒脑开窍配穴”针刺法治疗老年患者失眠的临床观察_第2页
“醒脑开窍配穴”针刺法治疗老年患者失眠的临床观察_第3页
“醒脑开窍配穴”针刺法治疗老年患者失眠的临床观察_第4页
“醒脑开窍配穴”针刺法治疗老年患者失眠的临床观察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醒脑开窍配穴〞针刺法治疗老年患者失眠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根据老年患者失眠的临床特征,探究老年患者失眠治疗的优选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7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具有醒脑开窍成效的针灸处方〔百会、厉兑、隐白、足窍阴、阴交、大巨、气海、关元穴〕;对照组予口服艾司唑仑片镇静催眠。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个月,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作为观察指标进展疗效评估,两组分别比照治疗1个月完毕时的疗效、治疗完毕后1个月的PSQI总分及三项因子〔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优于对照组的90.0%,两组疗效比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ut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controlgroup(P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6月至2022年5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针灸理疗科诊治的107例原发性失眠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34人,女43人;对照组男12人,女18人。观察组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9.52〕岁;对照组年龄60-81岁,平均〔70.53〕岁。观察组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5年,平均〔7.01.3〕年;对照组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6年,平均〔7.21.7〕年。观察组PSQI积分:〔15.62.025〕分;对照组PSQI积分:〔15.71.878〕分。对两组患者进展一般资料的临床统计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病程和PSQI积分等方面比拟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睡眠研究会2022年发布?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对于失眠的诊断标准【7】。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性别不限,年龄选择空间在60-81岁之间,并且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③未使用安眠药物或已停药1周以上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本研究的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②有吸食毒品及使用神经兴奋药物者;③有昏迷、严重心脑器质病变、精神疾病患者;④哺乳期的妇女及孕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⑤已承受其它对于失眠的治疗,可能会影响本研究的实验观察者。

1.5脱落、剔除、中止试验标准

①自行要求退出试验者;②有采用其他疗法可能影响疗效观察者;③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响者。

2治疗方法

2.1观察组

①选穴:百会、厉兑、隐白、足窍阴、阴交、大巨、气海、关元穴。②针刺手法:百会穴采用毫针扬刺法,以患者百会穴感沉重有压迫感为度。双侧厉兑、隐白、足窍阴穴采用直刺法,行捻转补法,以患者脚部收缩为度。阴交、大巨、气海、关元穴采用毫针直刺法,上穴均行捻转补法,每10分钟行针1次。治疗中每次留针30min,治疗每日1次,十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月[8]。

2.2对照组

口服艾司唑仑片〔山东信谊制药,国药准字H37023047〕1-2mg,在夜间睡眠前半小时口服,每日1次,治疗1个月[9]。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在治疗完毕后评估疗效,1个月后再次评估PSQI量表积分。

3资料整理与统计

将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展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P0.05),

4.2疗效标准

[10]对照组却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的远期疗效稳定;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的PSQI总分有所升高,与本组治疗完毕时比拟有明显差异(P

6讨论

传统中医学认为失眠属于"不寐";的范畴,古代医籍中常常将"不寐";称为"不得卧";"不得眠";。关于寤寐,?黄帝内经?中有大量记载,如?灵枢-邪客?:"天有昼夜,人有卧起此人与天地相应也";[11];?灵枢-口问?:"阳气尽,阴气盛,那么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那么寤矣";[12];?灵枢-寒热病?:"阳气盛那么瞋目,阴气盛那么瞑目";[11]。说明人体的寤寐与自然规律关系亲密,为阴阳消长关系所决定。白天"阳出于阴";,那么寤醒,阳渐盛阴渐衰,使人精神饱满、精力充分,有利于劳作;夜间"阳入于阴";那么入寐,阴渐盛阳渐衰,那么使人安然入睡,形神得到休养,为白天活动提供足够的物质根底。一旦人体阴阳失调那么发生不寐,所以在治疗不寐时多以调和阴阳为主。后世医家在"阴阳失调";病机的根底上认识到"神志主导睡眠";,所以在治疗不寐时常用"安神定志";法,使神得宁,寐自安。汉唐时期,脏腑辨证体系确立,在对不寐的治疗上,多以脏腑为根底,心胆为中心,兼调节情志[13]。可见治疗不寐,古代医家多采用"燮理阴阳、调理脏腑、镇惊安神";等治法。根据老年人年老体衰,脏腑虚损,气血缺乏,阴阳失调等特点,加之长期寐差,日久不愈,久病体虚等原因,老年患者失眠时多表现为虚证,故在治疗时,多从燮理阴阳,补益气血,调理脏腑,安神定志等方面进展综合治疗。?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14]?灵枢-天年?曰:

"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老年人五脏虚衰,失眠多以虚证为主,肾精亏虚,肾阴缺乏以制约心火而致心阳偏亢,心神不宁导致不寐。肾阳亏虚那么心神失于温煦,而致不寐。脾胃运化失常那么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缺乏那么心失濡养,发为不寐。心胆气虚那么心神不安,神不归舍,亦令不寐[13]。本研究根据老年失眠患者的病机特点,制定"调和阴阳";的治疗原那么,拟定针灸处方:"百会、厉兑、隐白、足窍阴,阴交、大巨、气海、关元穴";,以达"振奋阳气,养阴安神,补益气血";之效。百会位于人身之巅,归属于督脉,为诸经之气汇总之地[15],故百会乃补阳升阳之效穴,"脑为元神之府";,针刺百会穴既可清利头目,又能安神定志,使人体"昼精夜寐";。厉兑、隐白穴分别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之井穴,均具"醒脑开窍";之功,亦可起到振奋阳气之效。据?百症赋?中记载"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16],?素问-逆调论?"胃不和那么卧不安";[17],?针灸甲乙经?"多卧善惊,厉兑主之";[18]。可见厉兑、隐白穴配伍使用具有"调理脾胃,定惊安神";之功,脾胃和那么气血生化有源,气血充盈那么脏腑得养,脏腑得养那么神可归舍,神归那么夜寐自安。足窍阴为足少阳胆经之井穴,据?循经考穴?:"足窍阴:胆寒不寝,宜补";,?针灸内篇?:"足窍阴:胆寒,不眠,宜补";,说明足窍阴穴有较好的定惊安神之功。百会穴采用扬刺法,并要求患者感觉头部有沉重压迫感;厉兑、隐白、足窍阴穴均采用毫针捻转补法,以患者脚部自主收缩为度,针刺量化更有助得气,能更好地到达安神及补阳之效果。大巨属足阳明胃经,据?针灸甲乙经?:"大巨:偏枯,四肢不用,善惊";,?针灸聚英?"大巨:惊悸不眠";[19],?类经图翼?:"大巨:烦渴,惊悸不眠";,证明大巨定惊安神之效颇佳。气海属任脉,为肓之原,?类经图翼?中"气海:或阳虚缺乏,惊慌不卧";。说明气海有补阳、定惊安神之功。阴交为任脉与冲脉交会穴,?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阴交、气海、大巨,主惊不得卧";,阴交、气海、大巨三穴合用可安神定志以助眠。阴交、气海、关元三穴皆属任脉,关元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穴,三穴合用可补肾填精,肾精充盈那么阴阳相济,心火可得肾水上济,心神可得肾阳温煦,那么心肾相交,夜寐自安。"百会、厉兑、隐白、足窍阴";均具有"醒脑开窍";之功,均可起到振奋阳气之效,四穴合用可改善患者白昼精力缺乏、健忘、困倦等病症;"阴交、气海、关元穴";合用可"养阴安神";可使安然入睡,改善易醒、早醒等病症;"百会、厉兑、隐白、足窍阴、大巨、阴交、气海穴";等诸穴合用亦可安神定志,使夜寐安宁。诸穴互相为用,互相影响,共奏"调和阴阳、安神定志";之功。此研究选穴多为"醒脑开窍";之穴,用于治疗失眠,看似"背道而驰";,实那么谨守病机,逆反病证本质,乃是中医治那么中之"从治";法。通过与镇静催眠药的比拟,"醒脑开窍配穴";针刺法能更有效的进步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失眠病症,从而为失眠干预方法的优选提供了科学的根据。

参考文献

【1】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22,97(24):1844-1856.

【2】LaugsandLE,StrandLB,VattenLJ,etal.Insomniasymptomsandriskforunintentionalfatalinjuries-theHUNTStudy[J].Sleep2022,37:1777-86.

【3】K.H.Han,S.Y.Kim,andS.Y.Chung."Efectofacupunctureonpatientswithinsomnia:studyprotocolfor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Trials,2022,15:403-412,

【4】SmithMT,PerlisML,ParkA,etal.parativemeta-analysisofpharmacotherapyandbehaviortherapyforpersistentinsomnia[J].AmJPsychiat,2022,159(1):5-11.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2,5(51):324-335.

【6】Q.-H.Zhou,H.-L.Wang,X.-L.Zhouetal.Efcacyandsafetyofsuanzaorendecoctionforchronicinsomniadisorderinadults:Studyprotocolforrandomised,double-blind,double-dummy,placebo-controlledtrial[J].BMJOpen,2022,7(4):e014280.

【7】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22,97(24):1844-1856.

[8]梁繁荣,王华.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2022:202.

[9]苏亮,陆峥.2022年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J].世界临床药物,2022,39(4):217-221.

[10]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那么〔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2: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