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鱼纲概述课件_第1页
硬骨鱼纲概述课件_第2页
硬骨鱼纲概述课件_第3页
硬骨鱼纲概述课件_第4页
硬骨鱼纲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硬骨鱼纲概述(ɡàishù)硬骨鱼纲现存种类在27000种左右,分2个亚纲:内鼻孔亚纲Choanichthyes:一般具内鼻孔;偶鳍中有多节的中轴骨,偶鳍基部呈肉质浆叶状。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无内鼻孔,偶鳍中不存在(cúnzài)多节的中轴骨,偶鳍一般在基部不呈肉质浆叶状(多鳍鱼例外)。第一页,共五十九页。1硬骨鱼类的主要(zhǔyào)特征(1)内骨胳或多或少是硬骨性的。(内鼻孔亚纲部分硬骨化)(2)体外被骨鳞或硬鳞,或裸露无鳞。鳍条为骨质鳍条。(3)鳃裂外方覆以有骨片支持(zhīchí)的鳃盖,鳃间隔退化。(4)雄性腹鳍里侧无鳍脚,尾鳍多为正形尾,肩带连于头骨后方背面(极少数例外)。(鲟形目为歪形尾)(5)鳔通常存在,大多数种类肠内无螺旋瓣,心脏没有动脉圆锥。第二页,共五十九页。2

硬骨鱼类是一群经济价值极为重要的类别,目前世界渔业生产总产量中90%以上来自硬骨鱼类。

鲱形目鱼类:产量约占世界渔业产量的1/3一1/4左右,为第一位;鳕形目鱼类:产量占第二位,约占世界渔业产量的1/4—1/5左右。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占重要地位(dìwèi)的带鱼、大黄鱼、小黄鱼等都是鲈形目鱼类。我国淡水硬骨鱼类资源丰富,在世界淡水渔业产量中占的比重颇大,尤以鲤形目鱼类为生产的主要对象。硬骨鱼类的经济(jīngjì)价值第三页,共五十九页。3内鼻孔(bíkǒng)亚纲Choanichthyes特征(tèzhēng):偶鳍呈圆鳍形,由一多节的中轴骨所支持,外被鳞片,呈叶肉状(少数鞭状),具内鼻孔,肠内具螺旋瓣。分2个总目:总鳍总目和肺鱼总目。第四页,共五十九页。4总鳍总目(zǒngmù)Crossopterygiomorpha矛尾鱼:是总鳍总目唯一生存到现在的鱼类,被称为活的化石,认为(rènwéi)在科学上可以和发现一条活的恐龙相比。此鱼自1938年得一标本后,1952年获得第2尾。至今已获得100多尾。第五页,共五十九页。5肺鱼(fèiyú)总目Dipneustomorpha特征(tèzhēng):1、鳔可在陆上呼吸2、具内鼻孔;3、有动脉圆锥。现存的肺鱼类分2目、3科、3属,共5种,分布于南美洲、非洲及澳洲的热带水域里,最大体长可达2m。第六页,共五十九页。6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又称为(chēnɡwéi)真口亚纲Teleostomi。偶鳍一般在基部无肉质浆叶,支鳍骨1行,鳍条辐射状排列。无内鼻孔。绝大多数种类有鳔。体被硬鳞或骨鳞,或裸露无鳞。分9个总目36个目。产于我国的有8个总目26个目。第七页,共五十九页。7第一(dìyī)总目硬鳞总目Ganoidomorpha硬鳞鱼类乃古老类群的残余,保留着一系列原始性状:腹鳍腹位,胸鳍位低,尾鳍歪尾型或短截歪尾型;大多数在喉部具有喉板;大多数鳞片为菱形硬鳞;肠内有螺旋瓣。本总目共分4个目,即鲟形目、多鳍鱼目、弓鳍鱼目和雀鳝目。这4个目可以分为两类:鲟形目和多鳍鱼目为软骨硬鳞鱼类Chondrostei,喷水孔存在(cúnzài),软骨性脑颅很少硬骨化,许多特征都接近软骨鱼类。弓鳍鱼目和雀鳝目为硬骨硬鳞鱼类Holostei,无喷水孔。第八页,共五十九页。8我国仅产鲟形目。多鳍鱼目产于非洲(fēizhōu)。弓鳍鱼类产于中美及北美南部。雀鳝类则产于中美、北美和古巴。第九页,共五十九页。9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分2科:鲟科Acipenseridae:体具5行骨板,吻中长(zhōnɡchánɡ),胸鳍第一鳍条已演变为棘;白鲟科Polydontidae(匙吻鲟科):体无成行的骨板,吻很长,如汤匙状,胸鳍无棘。第十页,共五十九页。10鲟科Acipenseridae

我国现知有2属、7种,常见种类:1.鳇:分布于我国东北,鱼体最长可达5.6m,体重达1000kg以上,为东北地区的特产。为经济(jīngjì)鱼类。2.施氏鲟:东北名贵鱼类,最大可达3m长。3.长江鲟(达氏鲟):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为长江经济鱼类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中华鲟:分布于我国沿海和长江、钱塘江、珠江等,溯河产卵,大型经济鱼类,可达4m。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第十一页,共五十九页。11白鲟科Polydontidae

我国仅产1种:白鲟:分布于黄海、东海和钱塘江、长江(chánɡjiānɡ)干支流,为我国特产的珍稀鱼类,肉和鱼卵可食,为名贵食品。本科另1种匙吻白鲟产于北美,有经济价值,年产300t左右。第十二页,共五十九页。12真骨鱼类Teleostei

辐鳍亚纲除硬鳞总目外的其余8个总目统称为真骨鱼类Teleostei。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尾鳍(wěiqí)为正型尾(少数例外);鳞片为骨鳞;内骨骼大多为硬骨。第十三页,共五十九页。13第二总目:鲱形总目第三总目:骨舌总目第四总目:鳗鲡总目第五(dìwǔ)总目:鲤形总目第六总目:银汉鱼总目第七总目:鲑鲈(副鲈形)总目第八总目:鲈形总目第九总目:蟾鱼总目第十四页,共五十九页。14第二(dìèr)总目鲱形总目Clupeomorpha主要特征:腹鳍腹位,鳍条常不少于6枚;胸鳍基部低;鳍无棘。圆鳞。包括海鲢目、鼠鱚目、鲱形目、鲑形目、灯笼鱼目(yúmù)和鲸口鱼目(yúmù)等6个目。最重要的是鲱形目。第十五页,共五十九页。15海鲢目Elovpiformes

颏下中央(zhōngyāng)多有喉板(或称颈片),有侧线。背鳍1个,偶鳍基有腋鳞。分为2个亚目:(一)海鲢亚目:有喉板。我国有2科2种:海鲢、大海鲢。(二)北梭鱼亚目:无喉板。我国仅产北梭鱼科Albulidae,只有1种:北梭鱼:为中、小型鱼类,生活于近海沿岸。第十六页,共五十九页。16主要特征:背鳍1个,各鳍无鳍棘,腹鳍腹位。有侧线(cèxiàn)。分2亚目:鼠鱚亚目和遮目鱼亚目。鼠鱚亚目:体被栉鳞。只鼠鱚一种,肉毒鱼类。鼠鱚目Gonorhynchiformes第十七页,共五十九页。17遮目鱼亚目只有遮目鱼科Chanidae,仅产1种:遮目鱼Chanoschanos:我国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沿海、海南岛和南海诸岛,为海水养鱼的重要对象,生长迅速(xùnsù),一般体重3kg,最重可达13kg左右。第十八页,共五十九页。18特征:背鳍1个,偶鳍基有腋鳞。口裂上部边缘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组成。通常圆鳞。无侧线。鲱形目是当今世界渔业产量最高的一类鱼。鲱形目中产量最高的是秘鲁鳀Engraulisringens(鳀科),居第二位的是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melanostictus(鲱科)。我国重要(zhòngyào)经济鱼类鳓、鲥、凤鲚等属于本目。鲱形目Clupeiformes第十九页,共五十九页。19本目分为4科,我国产3科:1、鲱科:口裂达于眼的前方或下方(xiàfānɡ),鳃盖膜彼此不相连。2、鳀科:口裂达于眼的后方,鳃盖膜彼此微相连。3、宝刀鱼科:背鳍与臀鳍相对。第二十页,共五十九页。20分类(fēnlèi)特征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九页。211、鲱科Clupeidae

口裂达于眼的前方(qiánfāng)或下方,鳃盖膜彼此相连,与峡部不相连。

本科我国产5个亚科。(1)圆腹鲱亚科Dussumieriinae:腹部圆,无棱鳞。(2)鲱亚科Clupeinae:辅上颌骨2块,上颌中央无缺刻。(3)鲥亚科Alosinae:上颌中央有缺刻。(4)鰶亚科Dorosomatinae:辅上颌骨1块,口下位。(5)鳓亚科Pristigasterinae:臀鳍条30以上。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九页。22圆腹鲱亚科Dussumieriinae腹部(fùbù)圆,无棱鳞。如:圆腹鲱、脂眼鲱。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九页。23鲱亚科Clupeinae

辅上颌骨2块,上颌中央无缺刻(quēkè)。我国产4属:A.玉鳞鱼属:只有一种:玉鳞鱼。B.鲱属:我国只产1种:太平洋鲱。C.小沙丁鱼属:我国约产6种,常见种类:金色小沙丁鱼D.拟沙丁鱼属:我国仅产1种:远东拟沙丁鱼:经济鱼类。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九页。24鲥亚科Alosinae

上颌中央(zhōngyāng)有缺刻。我国仅产鲥属2种:鲥:系溯河性鱼类,大者每尾重达2.5—3kg以上,每年4—5月进入江河,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和长江、钱塘江、珠江等水系。著名的经济鱼类。

花点鲥:分布于东海、南海。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九页。25鰶亚科Dorosomatinae辅上颌骨1块,口下位。我国产3属、4种。

斑鰶:背鳍最后(zuìhòu)鳍条延长为丝状,体侧只有1个黑斑。产量最多,为小型食用鱼类。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九页。26鳓亚科Pristigasterinae臀鳍条30以上(yǐshàng)。我国产2属、3种:鳓:海洋经济鱼类之一,肉味鲜美,沿海各地有产。印度鳓:分布于南海。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九页。272、鳀科Engraulidae口裂达于眼的后方,鳃盖膜彼此微相连,与峡部相连。本科鱼类为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海洋鱼类,亦有少数种类(zhǒnglèi)可进入淡水。多为中小型鱼类,产量很高,其中以鳀属产量最高。我国现知有5属: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九页。28(1)鲚属尾长而细尖,臀鳍与尾鳍相连;胸鳍(xiōngqí)上部有游离的丝状鳍条。经济价值高,我国有4种,重要的有:刀鲚:长江下游的重要经济鱼类。凤鲚:我国名贵的经济鱼类,凤尾鱼罐头在国内外久享盛名。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九页。29(2)小公鱼属胸鳍上部无游离的鳍条,体侧有银色纵带。是一群沿岸(yánàn)性小型鱼类,一般体长不超过5~6公分,主要栖息在港湾和河口,以桡足类和毛虾等浮游生物为食,有昼夜垂直移动现象。常干制远销。第三十页,共五十九页。30(3)鳀属尾部中等长,臀鳍不与尾鳍相连;胸鳍上部无游离(yóulí)的鳍条,体侧无银色纵带,无棱鳞,臀鳍17—23。我国只有一种:鳀:小型经济鱼类,幼鳀加工的成干品,称为“海蜒”。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九页。31(4)黄鲫属只有(zhǐyǒu)一种:黄鲫:分布于沿海各地,为近海中下层鱼类。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九页。32(5)棱鳀属温热带的海滨小鱼,经济(jīngjì)价值不大。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九页。333、宝刀(bǎodāo)鱼科Chirocentridae背鳍与臀鳍相对。体低矮延长(yáncháng),非常侧扁,状似军刀。口裂很斜,齿锐利。腹鳍很小。我国现知有1属2种:宝刀鱼:上颌骨稍短,不伸到前鳃盖骨。长颌宝刀鱼:上颌骨较长,伸到前鳃盖骨前缘。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九页。34鲑形目Clupeiformes许多种类背鳍后方具1脂鳍;具侧线;头骨和脊椎(jǐzhuī)不完全骨化。共9亚目,我国产7亚目。其中鲑亚目和胡瓜鱼亚目最重要。鲑亚目胡瓜鱼亚目狗鱼亚目重点是鲑亚目和胡瓜鱼亚目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九页。35鲑亚目Salmonoidei是鲑形目最重要的一个亚目,经济价值高。占世界渔业总产第三位。通常有一脂鳍。大多数种类为高度(gāodù)洄游鱼类,在海洋中生长肥育,长成后洄游到江河中产卵,幼鱼在淡水生活一段时间后又降河入海生活。主要为冷水性鱼类。本亚目有2科:1.鲑科:背鳍基底短,背鳍条17以下。2.茴鱼科:背鳍基底颇长,背鳍条17以上。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九页。36鲑科Salmonidae

(1)大麻哈鱼属

我国已知有3种:

大麻哈鱼:名贵鱼类之一,“大麻哈籽”是名贵产品,最大个体有7.5kg。

驼背大麻哈鱼:

马苏大麻哈鱼:本种(běnzhǒnɡ)的陆封型见于台湾的高山溪涧中,溯河洄游型产于东北。

大麻哈鱼(dàmáhǎyú)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九页。37(2)鲑属在我国现知有:河鳟:脂肥肉厚,味鲜美。虹鳟:国外引进种,1959年由朝鲜引进我国,目前在北方地区进行人工(réngōng)养殖。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九页。38(3)红点鲑属我国产2种:红点鲑和白斑(báibān)红点鲑。见于黑龙江等,为大型经济鱼类。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九页。39(4)哲罗鱼属哲罗鱼:分布于东北各江,为冷水性鱼类,大型经济(jīngjì)鱼类,最大的长达2m以上,重50kg以上。第四十页,共五十九页。40(5)细鳞鱼属细鳞鱼:为冷水性鱼类,为我国东北(dōngběi)和西北的名贵鱼类。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九页。41(6)白鲑属乌苏里白鲑:为冷水性中小型经济(jīngjì)鱼类,一般体重0.5—1kg。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九页。42茴鱼科Thymallidae茴鱼科只有茴鱼一属,我国产(guóchǎn)1种(3亚种):黑龙江茴鱼:为名贵的食用鱼类。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九页。43胡瓜(húɡuā)鱼亚目Osmeroidei

有脂鳍。大多为名贵鱼类。1.银鱼科Salangidae

体细长透明(tòumíng),前圆后扁,体无鳞或局部被鳞。常见的如:白肌银鱼:海水居氏银鱼:海水大银鱼:海、淡水太湖新银鱼:淡水。居氏银鱼(yínyú)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九页。442.香鱼科Plecoglossidae只香鱼一种。为小型鱼类,一般体长15~20cm左右。有陆封型和洄游型2个种下族。主食底栖藻类。一龄成熟。为名优鱼类。3.胡瓜鱼科Osmeridae胡瓜鱼、日本(rìběn)公鱼、池沼公鱼、毛鳞鱼香鱼(xiānɡyú)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九页。45狗鱼亚目Esocoidei无脂鳍。本亚目有3科,产于我国的是狗鱼科。冷水性鱼类。常见种类有:狗鱼:吻似鸭嘴,齿锋利,鳞小。见于黑龙江水系(shuǐxì)。产量不少,有经济价值。白斑狗鱼:产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狗鱼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九页。46灯笼(dēnglong)鱼目Myctophiformes本目似鲱形目,但口裂上缘仅由前颌骨组成。有脂鳍。很多种类有发光器官。大多为深海(shēnhǎi)鱼类。本目可分2亚目:灯笼鱼亚目Myctophiformes较常见。帆晰鱼亚目Alepisauroidei帆蜥鱼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九页。47灯笼(dēnglong)鱼亚目Myctophiformes常见有3科:1.狗母鱼科Synodontidae我国产3属、10余种。常见种类:长蛇鲻:沿海各地都有分布,我国重要经济鱼类。多齿蛇鲻:在南海产量不少(bùshǎo),为经济鱼类之一。大头狗母鱼:分布于东海、南海,小型常见鱼类。长蛇(chánɡshé)鲻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九页。482.龙头(lóngtóu)鱼科Harpadontidae口裂特大,吻短,眼小。仅一种:龙头(lóngtóu)鱼:鱼干制成龙头(lóngtóu)烤,近岸产量不少。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九页。493.灯笼(dēnglong)鱼科

Myctophidae发光器明显,多在侧线以下。长仅数寸,多数生活在深海,也有在沿岸生活的。全世界种类(zhǒnglèi)甚多,我国沿海常见的是:七星鱼:在东海较多,每年秋末冬初产量较多。第五十页,共五十九页。50第三(dìsān)总目鳗鲡总目Aguillomorpha主要特征(tèzhēng):体延长成蛇形,腹鳍腹位或无腹鳍,个体发育经过明显的变态。共3个目,我国仅产鳗鲡目鳗鲡亚目。各鳍均无鳍棘。体裸露,少数被圆鳞。第五十一页,共五十九页。51

多为海产鱼类,有些种类(zhǒnglèi)进到淡水生活,一般均可食用,具有经济价值。我国产有13科,常见的科有:鳗鲡科Anguillidae康吉鳗科Congridae海鳗科Muraenesocidae海鳝科Muraenidae蛇鳗科Ophichthyidae第五十二页,共五十九页。52鳗鲡(málí)科Anguillidae体被小鳞,鳞片埋于皮下,呈席状排列(páiliè)。为降河性洄游鱼类。卵型小,仔鱼先经过柳叶鳗阶段,以后逐渐变细,最终成线鳗。我国只产1属2种:(1)鳗鲡Anguillajaponica(2)花鳗鲡Anguillamarmorata:鳍上常有斑点,一般体重5kg左右,最大个体达30—35kg,有鳝王之称。自长江以南到海南岛均有分布。为珍贵的食用鱼类。其它:欧洲鳗、美洲鳗等。第五十三页,共五十九页。53康吉鳗科Congridae

两颌不显著延长,舌游离,不附于口底,无犬齿(quǎnchǐ),体无鳞,鳃孔分离,侧线明显。我国现知有11属。常见种类:星康吉鳗:较常见,经济价值较高,分布于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