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二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_第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二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_第2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二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_第3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二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_第4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二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3131页,总=sectionpages3232页试卷第=page3232页,总=sectionpages3232页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二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文言文阅读小古文阅读。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责骂。⑥胡:为什么。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好:__________使:__________执: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时流辈皆讥笑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喜欢派拿着2.(张)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3.张丞相好书而不工。4.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因为他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他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文言文阅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③乎!(《吕氏春秋·察今》)注①遽:急忙,立刻。②契:用刀刻(记号)。③惑:愚蠢,糊涂。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涉江者________(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3)求剑若此________6.与“刻舟求剑”意思相近的词是()A.看风使舵 B.见机行事 C.随机应变 D.墨守成规7.楚人采用什么办法寻找失落的宝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做事要切合实际情况。B.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C.做任何事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对策,不能因循守旧、不知变通。【答案】5.渡落这样6.D7.楚人在船上刻下宝剑掉落的地方,等船停下的时候按照记号下水寻找宝剑。8.C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回答问题。郗太傅①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②自矜持③。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④,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⑤,因嫁女与焉。——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郗太傅:郗鉴。②咸:都。③矜持:故作姿态,以示不凡,不自然的样子。④坦腹卧:露出腹部躺着。⑤逸少: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遣门生与王丞相书书:_______________(2)门生归,白郗曰白:______________10.把文中表示下面意思的句子找出来,并画上“”。只有一个年轻人,露出腹部躺在东床上,好像没听说有这回事似的。11.读了这则小古文,我知道郗太傅把女儿嫁给了_____________(填人名)。【答案】9.信告诉10.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11.王羲之(逸少)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杨生之犬

杨生畜一犬,甚爱之,行止与俱。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日:“以此大见与,便当出尔。”生日:“此狗尝屡次活我,不得相与,其余均可。”行人日:“若不相与,便不相出。”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日,犬夜走归杨生家。12.为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若不相与________

A.和

B.结交

C.给

D.赞成(2)犬引颈下视井中________

A.延续

B.伸长C.导引13.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的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中“甚爱之”中的“之”指________,“生知其意,遂应之”中的“之”指________。15.杨生答应行人要求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12.CB13.杨生出来了,行人用绳子牵着狗离开了,狗不时地回头看。14.犬行人15.他知道狗会回到自己身边。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6.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吾忘持度(_____)A.量长度B.量好的尺码C.长度D.温度(2)反归取之(_____)A.反正B.反转C.相反D.同“返”,返回17.“何不试之以足?”这句话是一个()。A.反问句 B.陈述句 C.疑问句 D.否定句18.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及反,市罢,遂不得履。”这句话的意思是()。A.等到回来时,街市已关门了,于是他没买到鞋子。B.等到回来时,街市仍开门,所以他买到了鞋子。C.等到鞋子的老板回来,他才买下了鞋子,回去了。D.到了街上返回来,街上已不再卖鞋了,他只好买了袜子回家。20.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A.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B.我们不能只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C.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D.做事要坚信真理,不能轻易改变。【答案】16.BD17.A18.宁可相信自己测量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19.A20.C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21.这段文字选自《_____》。22.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_________________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人弗能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24.“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D.他说的盾没有那么坚固,矛也没有那么锐利25.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A.言过其实的人。B.说或做三思而后行的人。C.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的人。D.说或做不考虑后果的人。26.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1.韩非子▪难一22.C23.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24.C25.C26.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阅读理解。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2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2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子妻之市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C.妻适市反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29.解释加点的词。(1)妻止之止(______________)(2)遂烹彘也遂(_______________)30.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7.C28.D29.阻止于是,就30.婴儿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31.曾子有必要杀彘。因为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______其父,父不在,___________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_______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_。”32.把课文补充完整。33.结合阅读体会,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A.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B.杨氏之子以否认的语气表示出杨梅是自己家的果子。C.指出了孔君平的“孔”是孔雀的“孔”。D.既否定了孔君平的话,并不尊重。34.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32.聪惠诣乃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3.A34.孔君平一听,心中一惊,心想:这孩子反应机敏,能言善变,真聪明。目前,我还没佩服过九岁的孩子,他是其中之一。于是,孔君平开怀大笑,他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厉害,厉害,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呀!”阅读钟氏之子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③。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④,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⑤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⑥,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②语:对……说。③敕见:奉皇帝的诏令觐见。④昼寝:午睡。⑤托寐:假装睡着。⑥酒以成礼:饮酒是用来完成礼节的。咏雪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③讲论文义④。俄而⑤雪骤⑥,公欣然⑦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⑧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⑨。”兄女曰:“未若⑩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注释)①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②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③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④文义:文章的义理。⑤俄而:不久,不一会儿。⑥骤:急。⑦欣然:高兴的样子。欣,高兴。然,……的样子。⑧胡儿:即谢朗,字长度,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小名胡儿。⑨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⑩未若:不如,不及。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35.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大意,推测加点字词的正确意思。(1)复问会:“卿何以不汗?”(_____)(_____)复:A.回去,返回。B.回答,回报。C.又,再。D.重复,重叠。何以:A.用什么。B.为什么。C.怎么样。D.做什么。(2)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_____)(_____)值:A.价格,价钱。B.物和价相当。C.值得,有意义。D.遇到。服:A.衣服,衣裳。B.承当,担任。C.信服,服从。D.吃(药)。3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毓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读上面的小古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完成练习。(1)选文(一)的两个主要人物是钟繇的儿子_______和_______。(2)选文(一)写了钟氏之子的两件事,请你用通俗的话简单概括一下。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3)简单分析选文(一)中两个孩子的特点。对号入座。兄弟俩虽然都聪明,但性格上各有千秋:_______遵守礼法而知畏惧,有忠臣的品格;______则和钟毓不一样,他有智谋、有勇力。38.分析选文(二),探究语言的魅力。(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上面这句话概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咏雪的时间是________,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事件是__________。(2)选文(二)中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谢太傅认为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看法。①“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与下落之态和盐比较接近。②“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一种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出怎样的家庭氛围?这些词语营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庭氛围。【答案】35.CBDD36.钟毓回答说:“我见到您,胆战心惊,恐慌不安,所以汗出如水浆。”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起。37.钟毓钟会兄弟俩见皇上。兄弟俩偷服药酒。钟毓钟会38.寒雪日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②好,柳絮因风起比喻了雪纷飞的感觉。融洽、欢快、轻松、温馨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39.这则寓言名叫《_______》,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时期______家________。40.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____________(2)物莫能陷也_____________(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____________(4)其人弗能应也_____________4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誉之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A.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夸大,否则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B.不要自己夸耀自己。C.同伙间不要相互争吵或冲突。D.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答案】39.自相矛盾韩非子•难势战国思想韩非子40.……的人。穿透。用。不。41.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42.A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梁国杨氏子九岁,。孔君平,父不在,乃。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曰:“此是。”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43.补充原文。44.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____)(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____)45.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及其特点,起到_____的作用。46.《杨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7.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A.孔君平的话刚说完,杨氏之子马上就做出了回答,说明小孩子的反应速度快。B.杨氏之子的话让孔君平感到羞愧,无言以对。C.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且用了否定的方式,回答婉转。D.杨氏之子回答的话很正确,没有一丝纰漏,说明了小孩子心思缜密。【答案】43.甚聪惠诣其父呼儿出指以示儿君家果44.√×45.总领全文46.父不在,乃呼儿出。47.C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嘁,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比及号令到时,毛玠、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48.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比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这段话主要写草船借箭的()A.起因 B.经过 C.背景50.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把船吊回,头东尾西”,这样既能两面受箭,也能保持船体平衡B.“头东尾西”便于顺风顺水地返回,省去了掉头的时间,也表现了诸葛亮十分害怕曹操C.敢逼近受箭,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51.从回目“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可知,第四十六回除了写草船借箭,还会写_________。【答案】48.等到一会儿49.B50.B51.黄盖苦肉计阅读理解。司马光幼时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5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即了其大旨___________(2)自是手不释书,___________(3)众皆弃去___________(4)光持石击瓮破之___________53.翻译下面的句子。(1)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迸,儿得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凛然如成人”中“如”是“如果”的意思。B.司马光小时候非常喜欢《左氏春秋》。C.“破瓮救友”一事发生在司马光七岁时。55.这则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2.大意,主要意思自此,从此离开拿起53.从此以后手不离书,甚至到了不知饥渴寒暑的地步。水都流了出来,小孩得救了。54.A55.曹冲称象;瓦特留心观察水沸腾发明蒸汽机。课外文言文阅读。杨布打狗杨朱①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注释)①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56.解释加点的字。(1)天雨,解素衣。_____(2)岂能无怪哉?______57.翻译下面的句子。(1)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狗不知,迎而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两处)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59.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A.出去时穿什么衣服,回来时还要穿什么衣服。B.杨布家的狗和主人不亲密,主人换件衣服它就不认识主人了。C.遇事要善于思考,不能只看表面,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答案】56.下雨。感到奇怪。57.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去。他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冲着杨布叫。58.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59.C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罢:停止,取消。6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_______)(2)是日,饮酒乐,天雨(_______)(3)公将焉之(_______)(4)岂可不一会期哉(___________)61.翻译下面的句子。乃往,身自罢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60.打猎下雨到、往难道、哪里61.(魏文侯)于是前往赴约,亲自停止了宴席。62.我明白了人要讲诚信,和别人约定好的事情就要做到。63.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对话意思:________。(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2)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杨氏之子(节选)梁国杨氏(sìshì)子九岁,甚(shènshèng)聪惠。孔君平诣(zhǐ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īng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qíng)。”64.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65.先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然后再翻译句子。(1)孔君平诣其父,乃呼儿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6.“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7.填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起到_____________作用。68.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64.shìshènyìwèiyìngqín65.诣:拜访。乃:于是,就。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示:给…看。日:说。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未:没有。禽:鸟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66.根据人物姓氏来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67.总领全文68.思维敏捷语言机智幽默。阅读课文,完成练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69.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70.“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假如你是楚人,你会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学了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3.请你用“自相矛盾”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69.C70.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所以无法回答。71.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矛的好处,也能比较出自己盾的质量。72.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前后抵触,产生矛盾。73.他刚才说的话自相矛盾,肯定是在说谎。阅读《自相矛盾》回答问题。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74.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75.“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76.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______________77.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答案】74.C75.有人问他“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76.矛可以刺透所有敌人的盾,盾可以抵挡所有敌人的矛但是,这支矛与这面盾不可以交锋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没有哪个人会笨到用自己矛去刺破自己的盾。77.自己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小古文阅读。卧薪尝胆吴既赦①越,越王勾践反②国,乃苦身③焦思,置胆于坐④,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⑤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⑥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⑦贫吊⑧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注释)①赦:免除或减轻刑罚。②反:同“返”,返回。③苦身:使自己的身体劳累。④坐:同“座”,座位。⑤女:同“汝”,你。⑥折节:放下身架。⑦振:同“赈”,救济。⑧吊:慰问。78.阅读短文,结合注释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厚遇宾客()A.相遇 B.对待,款待 C.机会79.阅读短文,结合注释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置胆于坐()A.坐下 B.椅子 C.座位80.“女忘会稽之耻邪?”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其意思是__________81.文中画线句子是对勾践的()描写。A.语言 B.心理 C.动作 D.神态82.勾践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78.B79.C80.反问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81.C82.勾践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发愤图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小古文阅读。引婴投江有过①于江上者,见人方②引③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④,曰:“此其父善⑤游!”(注释)①过:经过。②方:正。③引:拉着。④故:缘故。⑤善:擅长、善于。83.“有过于江上者”看到了一件什么事?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84.“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的理由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5.关于这则寓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领的获得既要靠自己,也要靠先天的遗传。B.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或环境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要因人因事而异。C.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答案】83.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84.此其父善游!85.A小古文阅读。陈晋之读书法①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②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③,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贤④良为得法⑤云。⑥(注释)①本文选自《扪虱新话》,题目为编者自拟。陈晋之:人名。②诵:背诵,这里是读的意思。③癖:毛病。④陈贤:对陈晋之的美称。⑤良为得法:甚得读书之道。⑥云:语气词。86.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画一处)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8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1)岁计有余者岁:_____________(2)然旋读旋忘旋:_____________88.翻译下面的句子。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9.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是用什么事例来证明陈晋之“良为得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0.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86.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87.年随即88.即使一年也学不到多少知识,何况一天呢?89.作者是用自己年轻时读书因贪多而无所获这一事例来证明陈晋之“良为得法”的。90.读书不要贪多,贪多嚼不烂,精读才能记得牢,积少才成多。古诗文阅读程门立雪杨时见①程颐于洛,时盖②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③,时与游酢侍立④不去。颐既⑤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注释)①见:拜见。②盖:大约。③瞑坐:打瞌睡。④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⑤既:已经。9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颐偶瞑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时与游酢侍立不去”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杨时与游酢在欣赏程家的雪景。B.杨时与游酢想拜见程颐,又担心打扰程颐休息。C.杨时与游酢没有经过程颐允许,不敢擅自离开。93.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1.程颐恰巧在打瞌睡。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深过一尺了。92.B93.杨时与游酢尊敬老师,谦虚好学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①心里要吃个尝新。奈何本园土地、力士并齐天府仙吏紧随不便。忽设一计道:“汝等且出门外伺候,让我在这亭上少憩片时。”那众仙果退。只见那猴王脱了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饱,却才跳下树来,簪冠着服②,唤众等仪从回府。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注释)①他:指猴王孙悟空。②簪冠着服:戴上帽子穿好衣服。94.选文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我还知道这部书和另外三部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95.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猴王说这句话的目的是()A.不让左右仪从跟随,好在亭上休息一会儿B.不让左右仪从跟随,以方便偷摘蟠桃96.把文中描写猴王摘桃、吃桃的句子画上“”。97.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A.猴王偷灵丹 B.猴王偷蟠桃【答案】94.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95.B96.只见那猴王脱了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97.B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③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④大姓⑤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⑥而不求偿⑦。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⑧以书,遂⑨成大学。(注释)①匡衡:西汉经学家。②不逮:指烛光照不到。③穿壁:在墙上打洞。④邑人:同县的人。⑤大姓:富户,大户人家。⑥佣作:被雇佣劳作。⑦偿:报酬。⑧资给:资助。⑨遂:终于。⑩大学:有学识的人。9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邻居有烛而不逮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人怪而问衡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9.翻译句子:愿得主人书遍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①第一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第二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8.到,及,这里是照到。奇怪。99.希望能得到您家的书,通读一遍。100.匡衡凿壁借光匡衡借书苦读101.①学习要主动——匡衡凿壁借光,主动创造条件来学习,其好学的精神值得学习。②学习要刻苦——虽然家庭贫穷,可是,匡衡不畏艰苦的环境,并且能以“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方式“得主人书遍读之”,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小古文阅读锯竿入城鲁①有执②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④,但⑤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⑥者,莫之及也。(注释)①鲁:鲁国。②执:手拿着。③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④圣人:才智超人的人。⑤但:只是。⑥愚:愚蠢。102.理解词句的意思。(1)“初竖执之”中“初”的含义是________。(2)写出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3.文中老父的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呢?请选择正确答案。()A.疑惑,询问。 B.嘲笑,反问。 C.自作聪明,反问。104.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任何事都要学会变通,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_____)(2)文中的“老父”助人为乐,但是却给那人出了一个馊主意。(______)(3)“世之愚者,莫之及也”的意思是世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人了。(______)105.读完古文,你想对这个“执长竿者”说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2.开始想不出办法。103.C104.√×√105.做事不会思考,死板得循规蹈矩,不知变通。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望梅止渴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106.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失汲道(____)①失去②找不到(2)三军皆渴(____)①都②一起107.翻译下面的句子。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8.你觉得曹操想出的办法好吗?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9.与“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语是()。A.画蛇添足 B.画饼充饥 C.望眼欲穿 D.叶公好龙【答案】106.②①107.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味道酸甜可以解渴。108.好。这个办法能振奋士兵们的精神,加快行军速度。109.B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钟氏之子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chì)见③。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qǐn)④,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⑤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⑥,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②语:对……说。③敕见:奉皇帝的命令进见。④昼寝:午睡。⑤托寐:假装睡着。⑥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110.联系上下文,选择句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1)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值:(_____)A.值班。B.正当。因:(_____)A.于是。B.因为。(2)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时:(_____)A.当时。B.顿时。觉:(_____)A.睡觉。B.觉察。111.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是如何回答的?(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中谁的回答更妙?为什么?()A.钟会的回答更妙,因为他的回答表现出了他本人的镇静。B.钟毓的回答更妙,因为他把害怕的感觉说出来了。C.钟毓的回答更妙,因为他实事求是。【答案】110.BAAB111.钟毓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钟会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112.A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楚人有涉①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②(jù)契③其舟曰:“是④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⑤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①涉:渡。②遽:急忙,立刻。③契:刻。④是:这儿。⑤求:寻找。113.参考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4.下列加点的字意思不同的一组是()A.楚人有涉江者/郑人有欲买履者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杨氏之子115.这篇古文的内容可用成语“__________”概括。从修辞手法上看,最后一句是______句。116.对这篇古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B.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考虑到事物是在不断变化中的,不能墨守成规。C.楚人找不到剑是因为水流太急,把剑冲走了。【答案】113.他急忙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水的地方。”114.B115.刻舟求剑反问116.C课外文言文阅读。性缓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①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②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注释)①恐:担心②遽:(jù)立即,匆忙。117.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见人裳尾为火所烧(____)①为了②因为③被(2)欲言恐君性急(____)①欲望②想要③贪欲118.下列句子中的“之”与“见之已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圣人之道 B.吾欲之南海 C.皮之不存 D.人非生而知之者119.翻译下面的句子。我道君性急,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0.这则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哪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7.③②118.D119.我说你性子急,果然是这样。120.讽刺了生活中不知轻重缓急的人。课内文言文阅读。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121.把文言文补充完整。122.解释加点的词。(1)誉之曰(_____)(2)于物无不陷也(_____)(3)吾矛之利(_____)(4)弗能应也(_____)12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4.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会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5.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A.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好之后再夸大其词。B.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相互抵触,产生矛盾。C.做生意不能同时卖两种东西。【答案】121.物莫能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不可同世而立122.称赞刺破锋利,锐利不123.因为他把自己的“矛”和“盾”的功能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124.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矛的锐利,也能比较出自己盾的质量。125.B课外文言文阅读。酒以成礼①钟毓②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③饮而不拜。既而④,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⑤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注释)①本文节选自《世说新语》,题目为编者自拟。②钟毓(yù):字稚叔,三国时期魏国太傅钟繇之子,司徒钟会之兄。③会:钟会,字士季。三国后期曹魏重要谋臣和书法家。④既而:一会儿,不久。⑤何以:即“以何”,为什么。12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寝:___(2)因:___(3)时:____127.下面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且托寐以观之。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B.既而,问毓何以拜。译文:既然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C.酒以成礼,不敢不拜。译文: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D.偷本非礼,所以不拜。译文: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128.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6.睡觉。趁机。当时。127.B128.钟会的说法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符合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29.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13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称赞)之曰B.吾矛之利(好处)C.于物无不陷(穿透)也131.“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2.如果你是这个人,你会怎样推销你的矛和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9.自相矛盾130.B131.因为他把自己的矛和盾都夸大到了一个绝对的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132.推销矛和盾时,我会找一个不够锋利的矛和这个作对比,推销盾牌时我也会找一个不如这个坚固的,以此来凸显矛的锋利和盾牌的坚固。回忆课文,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孔君平,父不在,乃。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曰:“此是。”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33.补充原文。134.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______)(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______)135.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及其特点,起到_______的作用。136.《杨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7.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3./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