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医疗器械基本知识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40af0688a9b79e18a55097a314dcbf5/340af0688a9b79e18a55097a314dcbf51.gif)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医疗器械基本知识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40af0688a9b79e18a55097a314dcbf5/340af0688a9b79e18a55097a314dcbf52.gif)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医疗器械基本知识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40af0688a9b79e18a55097a314dcbf5/340af0688a9b79e18a55097a314dcbf53.gif)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医疗器械基本知识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40af0688a9b79e18a55097a314dcbf5/340af0688a9b79e18a55097a314dcbf54.gif)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医疗器械基本知识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40af0688a9b79e18a55097a314dcbf5/340af0688a9b79e18a55097a314dcbf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学综合
知识与技能药学综合
知识与技能两个任务:一、熟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看懂常见化验单)二、会使用常见的医疗器械(体温表、血压计等)两个任务:一、熟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看懂常见化验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以上指标有什么意义?说明什么问题?患者有什么情况?用什么药?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以上指标有什么意义?说明什么问题?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医疗器械基本知识课件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医疗器械基本知识课件大三阳小三阳大三阳小三阳血常规检查1.血液概述(1)定义: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由循环系统流经全身各器官的红色粘稠液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形成血流,具有输送营养、氧气、抗体、激素和排泄废物及调节水分、体温、渗透压、酸碱度等功能。(2)特点:
A.占体重8-9%,5000-6000ml,pH7.35-7.45B.构成:血浆(无形成分)+细胞(有形成分)血常规检查1.血液概述一.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p50.
临床意义:
1.白细胞减少:(1)疾病流行感冒、麻疹、白血病等(2)用药磺胺药、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等(3)特殊感染伤寒、副伤寒,疟疾等(4)其他放射线、化学品的影响
2.白细胞增多(1)生理性月经前、妊娠、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新生儿及婴儿等(2)病理性
细菌感染、恶性肿瘤、药物中毒一.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p50.二.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范围p51
1.白细胞分类(1)细胞质有颗粒:中性、嗜碱性、嗜酸性(2)细胞质无颗粒: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2.中性粒细胞
(1)吞噬细胞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2)临床意义:
A.增多:a.急性、化脓性感染局部及全身感染
b.中毒、出血及其他疾病
B.减少:a.疾病伤寒、副伤寒、疟疾等
b.中毒(重金属等)及用药二.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范围p51
3.嗜酸性粒细胞
(1)变形运动及吞噬功能(2)临床意义:
A.增多:a.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等
b.皮肤病与寄生虫病
牛皮癣等
c.血液病嗜酸性细胞性白血病等
d.用药
头孢系列抗生素
B.减少:a.疾病或创伤伤寒或术后
b.用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等3.嗜酸性粒细胞
4.嗜碱性粒细胞
(1)无吞噬功能,可与免疫球蛋白结合(2)临床意义:
A.增多:a.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增多达10%以上;淋巴网细胞瘤等.b.创伤及中毒脾切除及铅铋中毒
B.减少:a.疾病速发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等
b.用药促皮质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过量等
4.嗜碱性粒细胞
5.淋巴细胞
(1)参与体液免疫(2)临床意义
A.增多:a.传染病百日咳、水痘等
b.血液病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再生障碍贫血等
c.其他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
B.减少: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等
6.单核细胞
(1)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强大的吞噬功能(2)增多:传染病、寄生虫病、血液病等
5.淋巴细胞三.
红细胞计数
参考范围:p51.
1.血液中最多的有形成分
2.作为呼吸载体,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3.临床意义:
1.增多:(1).相对增多由于失水,血液浓缩
(2).绝对增多生理性增多病理代偿、继发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
2.减少:(1).造血物质缺乏营养不足等
(2).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3).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
(4).继发性贫血三.红细胞计数参考范围:p51.四.血红蛋白参考范围:p52.
1.红细胞主要成分,承担运输气体功能
2.临床意义: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1)增多:A.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B.创伤大量失水、烧伤
C.用药伯氨喹、硝酸甘油等(2)减少:A.出血见于大出血
B.其他疾病
减少程度比红细胞严重:缺铁减少程度不如红细胞:巨幼细胞性贫血四.血红蛋白参考范围:p52.五.血小板计数参考范围:p52.
1.作用:(1)对毛细血管的营养和支持作用(2)止血、参与并促进血液凝固
2.临床意义(1)减少:A.生成减少贫血、造血功能障碍
B.破坏过多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C.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稀释等
D.其他及药物中毒或过敏(2)增多:A.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B.创伤脾摘除术后、骨折等五.血小板计数参考范围:p52.六.红细胞沉降率参考范围:p52.
1.定义:血沉,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的沉降距离.2.临床意义(1)增快:A.生理性增快女性经期、妊娠3月
B.炎症风湿病、结核病等
C.组织损伤及坏死
D.各种原因造成的高球蛋白血症(2)病理性减慢:见于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六.红细胞沉降率参考范围:p52.尿液检查
1.构成:97%水分,3%固体物质(有、无机物)
2.特征:正常尿液黄色或淡黄色,新鲜尿液呈弱酸性
3.尿液检查的目的:(1)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2)血液及代谢系统疾病的诊断(3)职业病,急性汞中毒;慢性重金属中毒(4)治疗药物检测具有肾毒或安全窗窄的药物尿液检查1.构成:97%水分,3%固体物质(有、无机物)一.尿液酸碱度中性或弱碱性
1.酸碱度增高(1)疾病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等(2)用药应用碱性药物碳酸氢钠等
2.酸碱度降低(1)疾病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2)用药应用酸性药物氯化铵等二.尿比重
4℃时同同体积水的重量比
1.升高急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梗阻等
2.降低肾功能不全、急性肾衰多尿期等一.尿液酸碱度中性或弱碱性三.尿蛋白
1.生理性蛋白尿
剧烈运动、低温刺激、精神紧张导致
2.病理性蛋白尿(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病导致(2)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损伤所致(3)混合型蛋白尿肾小球、小管同时受损(4)溢出性蛋白尿血液中多量异常蛋白质(5)药物肾毒性蛋白尿
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多肽抗生素三.尿蛋白四.尿葡萄糖
1.疾病内分泌疾病、糖尿病;肾上腺疾病等
2.饮食性糖尿健康人短时间内过量进食糖类
3.暂时性和持续性糖尿暂时性:剧烈运动及头部受伤、脑出血等持续性:原发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4.烧伤、感染、骨折、应用药物等五.尿胆红素
1.肝细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2.阻塞型肝炎化脓性胆管炎、胆结石等四.尿葡萄糖六.尿胆原
1.增多:(1)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
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硬化等(2)其他疾病顽固性便秘、肠梗阻等
2.减少:(1)阻塞性黄疸胆总管结石(2)其他疾病六.尿胆原七.尿液隐血含0.1%以上血液
1.尿血红蛋白阳性红细胞大量破坏(1)创伤心瓣膜手术、严重烧伤等(2)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及引起血尿的疾病(3)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尿毒症(4)用药阿司匹林、磺胺药等
2.尿肌红蛋白阳性(1)创伤挤压综合症、电击伤等(2)原发性肌肉疾病肌肉萎缩等(3)局部缺血性肌红蛋白尿心肌梗死等(4)代谢性疾病及酒精或药物中毒七.尿液隐血含0.1%以上血液八.尿沉渣白细胞
1.离心尿沉淀物中白细胞的数量
2.增多:泌尿系统感染、女性白带混入尿液等九.尿沉渣管型
1.尿液中蛋白在肾小管聚集而成
2.临床意义:不同的管型反映不同的症状(1)急、慢性肾小球肾炎(2)肾病综合征(3)急、慢性肾盂炎十.尿沉渣结晶
1.主要为无机沉渣物结晶,来自食物和盐类代谢
2.不同结晶意义不同八.尿沉渣白细胞十一.尿酮体
1.酮体是体内脂肪酸氧化的中间产物
2.酮体增高见于:(1)非糖尿病酮尿婴儿、儿童急性发热(2)糖尿病酮尿提示酮酸症中毒十二.尿肌酐
1.体内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肾小管不重吸收
2.临床意义(1)病理性增加:A.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
B.消耗性疾病(2)病理性减少:A.疾病严重进行性肌萎缩
B.其他碱中毒、肾衰竭等十一.尿酮体十三.尿尿酸
1.尿酸增高:(1)疾病痛风等(2)核蛋白代谢增强(3)生理性使用嘌呤食物过多(4)用药肾小管重吸收障碍
2.尿酸减少:(1)疾病肾功能不全(2)饮食高糖、高脂肪饮食十四.尿淀粉酶
1.增高:(1)急性胰腺炎发作期(2)疾病胰头癌、流行性腮腺炎等
2.减少:重症肝病、严重烧伤、糖尿病
十三.尿尿酸粪便检查一.粪外观
1.特点:正常人黄褐色,婴儿黄色主要受粪胆素影响
2.影响粪便色泽的因素(1)饮食:肉-黑褐色;绿叶菜-暗绿色巧克力-酱色;西红柿、西瓜-红色
(2)药物(原型或代谢物):
炭、铋、铁制剂,中草药-灰黑色大黄、番泻叶-黄色;解热镇痛药-红色;抗生素、利福平-橘红至红色;抗凝血药-红色粪便检查一.粪外观
3.临床意义
(1)稀糊状或水样便、粘液便、冻状便、脓血便
胃肠道疾病、痢疾、肠炎等
(2)米泔水样便:大量分泌水分,见于霍乱等
(3)乳凝块便: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常儿童
(4)鲜血便:下消化道出血(痔疮、肛裂等)
(5)柏油便:上消化道出血(红细胞被消化)
(6)白陶土便:阻塞型黄疸(胆汁缺乏所致)
(7)细条便:直肠狭窄所致,见于直肠癌3.临床意义二.粪隐血
1.消化道溃疡:出血量大但非持续性
2.消化道肿瘤:出血量小但呈持续性三.粪胆原
1.增加:溶血性黄疸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减少:阻塞性黄疸四.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
1.白细胞、红细胞及吞噬细胞增多:肠道炎症等
2.上皮细胞:肠壁炎症(结肠炎等)
3.真菌: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二.粪隐血肝功能与乙肝血清学检查1.肝脏简述
人体各种物质的代谢和加工中枢。
(1)双重血液供应:肝动脉-氧门静脉-营养物质
(2)丰富的酶类:生物转化和解毒功能肝功能与乙肝血清学检查1.肝脏简述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存于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腺等组织细胞中,富含ALT的组织细胞受损时,ALT从细胞释放进入血液,其增高程度与肝细胞被破坏程度成正比。
2.临床意义
(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胆管炎等
(2)其他疾病:ALT来源于其他组织
(3)服用有肝毒药物或接触化学品:
A.抗生素类:红霉素、依托红霉素肝毒大
B.抗真菌药:氟康唑、灰黄霉素等
C.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等
D.调血脂药:他汀类
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存于心肌、肝肾、骨骼肌、胰腺、脾肺、红细胞等组织细胞及血浆、胆汁、脑脊液及唾液中。
2.临床意义:(1)心肌梗死:心梗时AST最高,单纯心绞痛时,AST正常。
(2)肝脏疾病:
A.急性或轻型肝炎:AST上升幅度低于ALT
B.慢性肝炎及肝硬化:AST上升幅度高于ALT
(3)用药及其他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1.存在于血清及肌肉外的所有组织中
2.γ-GT升高临床意义(1)肝胆疾病(2)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1.骨、肝、乳腺、小肠、肾脏浓度高
2.ALP增高临床意义(1)肝胆疾病:阻塞型黄疸、胆道梗阻等(2)骨骼疾病:骨损伤、骨疾病等三.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A)和球蛋白(G)
1.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均在肝脏合成
2.A/G=1.5~2.5:1
3.临床意义
(1)血清总蛋白
A.增高:a.脱水所致:呕吐、腹泻等
b.合成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等
B.降低:a.血清蛋白质丢失和摄入不足
b.血清水分增加:水钠潴留等
c.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A)和球蛋白(G)
(2)白蛋白
A.降低:a.营养不良:摄入不足等
b.消耗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等
c.合成障碍:肝功能障碍
B.增高:严重失水导致的血浆浓缩
(3)球蛋白
A.增高:a.炎症或慢性感染性疾病
b.自身免疫性疾病
c.骨髓瘤和淋巴瘤等
B.降低(合成减少):a.生理性减少
b.免疫功能性减少
c.低-球蛋白血症(2)白蛋白
(4)A/G比值
A.A/G比值小于1:慢性肝炎、肝硬化
B.急性肝炎早期,A/G比值正常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1.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的一种糖蛋白,为乙肝病毒感染最早期血清出现的特异性血清标记物.
2.临床意义
(1)慢性或迁延性乙型肝炎活动期(2)慢性HBsAg携带者:肝功能已恢复正常而HBsAg尚未转阴,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而患者既无乙肝症状也无ALT异常.(4)A/G比值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
1.人体针对HBsAg产生的中和抗体,为一种保护性抗体,表明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2.临床意义:乙肝恢复期、已接种疫苗八.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
1.HBV复制的指标,位于HBV病毒的核心部分
2.临床意义阳性(1)提示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为活动性(2)乙肝加重之前,HBeAg即有升高(3)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的妊娠期妇女,可将乙肝病毒传播给新生儿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九.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
1.HBeAg的对应抗体,非中和抗体,出现于HBsAg转阴之后
2.临床意义阳性
(1)HBeAg转阴的患者,即HBV部分被清除或抑制十.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
1.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对应抗体,非中和抗体,为急性感染早期标志性抗体,主要包括IgM和IgG两型
2.临床意义
IgM阳性提示患者血液有较强的传染性九.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十一.大三阳与小三阳
1.大三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
临床意义:HBV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应尽快隔离
2.小三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
临床意义:HBV在体内复制减少,传染性小,不需隔离十一.大三阳与小三阳肾功能检查1.肾的功能(1)分泌和排泄尿液、废物、毒物和药物(2)调节和维持体液容量和成分(水分和渗透压、电解质、酸碱度)(3)维持机体内环境(血压、内分泌)的平衡肾功能检查1.肾的功能一.血清尿素氮
1.血清尿素氮主要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液排出体外
2.临床意义(1)增高:A.肾脏疾病:慢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
此值偏离正常,则有效肾单位60%-70%受损
B.泌尿系统疾病:尿道结石等
C.其他(2)降低: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等二.血肌酐
血肌酐升高临床意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一.血清尿素氮血液生化检查一.淀粉酶
1.主要由胰腺分泌,在体内水解淀粉
2.临床意义(1)增高:急性胰腺炎等(2)降低:肝癌、肝硬化、糖尿病等血液生化检查一.淀粉酶二.血脂及脂蛋白
1.血脂:核心:胆固醇酯+三酰甘油酯外周:胆固醇+磷脂
2.脂蛋白=血脂+载脂蛋白分类:(1)乳糜微粒(CM)(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3)低密度脂蛋白(LDL)(4)中间密度脂蛋白(IDL)(5)高密度脂蛋白(HDL)
若前四项高于正常,或第五项低于正常,称为高脂蛋白血症,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二.血脂及脂蛋白三.血清总胆固醇
1.临床意义(1)升高:A.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
B.其他:各种肾病等
C.用药:避孕药等激素药物
(2)降低:A.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及肝病
B.各种贫血四.三酰甘油酯
1.临床意义
(1)升高:A.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
B.其他疾病
C.生理性:长期饥饿、食用高脂食品
D.应用雌激素等激素类药物
(2)减少: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三.血清总胆固醇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主要在血管内合成,肝脏降解
2.增高临床意义:胆固醇酯增高高脂蛋白血症六.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主要在肝脏合成
2.增高临床意义:胆固醇酯增高高脂蛋白血症七.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主要在肝脏合成,抗动脉粥样硬化
2.降低临床意义:
(1)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脂蛋白血症
(2)生理性:吸烟、肥胖、营养不良等
(3)其他疾病:肝硬化,糖尿病等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医疗器械基本知识医疗器械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1、医疗器械: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一、基本概念1、医疗器械: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
①
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②
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③
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
④
妊娠控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276号令,2000年颁布实施。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①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②2、医疗器械分类:我国参照美国FDA的分类方式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1)第一类:常规管理可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医疗器械。(低风险)大部分手术器械、听诊器、创可贴、口罩、手术衣帽等。2、医疗器械分类:我国参照美国FDA的分类方式将医疗器械分为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医疗器械基本知识课件2、医疗器械分类:我国参照美国FDA的分类方式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2)第二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中度风险)体温计、血压计、避孕套、内窥镜、手术显微镜、针灸针、助听器、皮肤缝合钉、灭菌橡胶医用外科手套……等。2、医疗器械分类:我国参照美国FDA的分类方式将医疗器械分为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心电图机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心电图机(3)第三类:用于植入人体或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高风险)心脏起搏器、体外碎石机、激光手术设备、人工呼吸机、人工肾、人工关节、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液器、CT设备超声肿瘤聚焦刀、高频电刀、微波手术刀、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骨科植入器械、血管内支架等。(3)第三类:用于植入人体或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心脏起搏器、超声肿瘤聚焦刀、高频电刀、微波手术刀、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骨科植入器械、血管内支架、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血管内支架心脏起搏器、超声肿瘤聚焦刀、高频电刀、微波手术刀、医用磁共振3、医疗器械基本质量特性(1)医疗器械的安全性(2)医疗器械的有效性4、医疗器械标准(1)注册产品标准(2)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3、医疗器械基本质量特性二、家用医疗器械(一)卫生材料与敷料
1、医用纱布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1)选购医用纱布首先要看成品的包装标识和产品说明书。(2)购医用纱布时要看产品的外观
2、医用棉花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1)选购医用脱脂棉首先要看成品的包装标识和产品说明书。(2)购医用脱脂棉时要看产品的外观二、家用医疗器械(一)卫生材料与敷料3、医用绷带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1)医用绷带(2)选购医有绷带时要看产品的外观4、医用橡皮膏选购注意事项应选购洁净不渗膏,膏布卷齐平整的橡皮膏5、创可贴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1)选购医用纱布首先要看成品的包装标识和说明书。(2)启封后切忌用手触中间复合垫3、医用绷带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二)医用高分子制品一次性使用集尿袋选购注意事项(1)首先要看成品的包装标识和产品说明书(2)选购集尿袋的袋体字迹应清晰牢固,悬挂勾和孔无断裂和塑性变形,经跌落无泄漏(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
1、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注射针(1)主要质量要求
1)注射器部分
•器身密合性
•容量容差化学性能生物性能(二)医用高分子制品2)注射针部分
•注射针针管
•注射针针座与针管的连拉牢固
•注射针针尖的锋利度化学性能生物性能(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1)选购时首先要看产品包装
2)在使用前应检查每一单包装是否破裂2)注射针部分2、一次性使用输液器(1)基本质量要求
1)物理要求
2)化学要求
3)生物性能(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首先要看产品包装在使用前应检查每一单包装是否破裂2、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四)体温计
1、水银体温计
(1)基本质量要求(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先检查玻璃泡有无裂纹情况
•测体温前要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
•精神失常和高热神志不清的病人、幼儿和不能用鼻呼吸者都不可测口温
•体温计用后先用冷水冲洗净,而后浸泡在75%酒精中(四)体温计2、电子体温计(1)基本质量要求(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电子体温计有塑料封装和玻壳封装两种类型
•塑料封装型体温计对液体的密封性稍差玻壳针装电子体温计玻壳易碎,注意使用安全2、电子体温计(五)血压计
1、水银(汞)血压计
(1)基本质量要求(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要选水银柱上升灵活、无断开、无漏水银现象的血压计
•血压计使用时打气不要过猛,搬动水银血压计应竖直(即水银槽在下面),用后及时将血压计向右倾斜45°然后关闭水银阀(五)血压计2、电子血压计(1)基本质量要求(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1)看品牌
2)看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3)看测量结果的正确性2、电子血压计(六)血糖分析仪
1、基本质量要求
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1)选品牌(2)选择合适的血糖仪(3)定期对仪器进行校正,检查血糖仪的准确性(六)血糖分析仪(六)血糖分析仪
1、基本质量要求
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1)选品牌(2)选择合适的血糖仪(3)定期对仪器进行校正,检查血糖仪的准确性(六)血糖分析仪投入多一点,方法好一点,绩效自然高一点。11月-2211月-22Monday,November7,2022未来的成功属于质量领先者。00:36:1700:36:1700:3611/7/202212:36:17AM若要产品好,个人品质要提高。11月-2200:36:1700:36Nov-2207-Nov-22老毛病,要根治。小问题,要重视。00:36:1700:36:1700:36Monday,November7,2022管理基础打得牢安全大厦层层高。11月-2211月-2200:36:1700:36:17November7,2022宁愿事前检查,不可事后修改。2022年11月7日12:36上午11月-2211月-22搞好安全有责任,永为国家做贡献。07十一月202212:36:17上午00:36:1711月-22抓好产品质量,必须从我做起。十一月2212:36上午11月-2200:36November7,2022ISO9000--主客共享乐在其中。2022/11/70:36:1700:36:1707November2022安全第一,人人牢记。12:36:17上午12:36上午00:36:1711月-22确保质量安全。11月-2211月-2200:3600:36:1700:36:17Nov-22船到江心补漏迟,事故临头后悔晚。2022/11/70:36:17Monday,November7,2022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自大意。11月-222022/11/70:36:1711月-22谢谢大家!投入多一点,方法好一点,绩效自然高一点。11月-2211月-药学综合
知识与技能药学综合
知识与技能两个任务:一、熟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看懂常见化验单)二、会使用常见的医疗器械(体温表、血压计等)两个任务:一、熟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看懂常见化验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以上指标有什么意义?说明什么问题?患者有什么情况?用什么药?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以上指标有什么意义?说明什么问题?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医疗器械基本知识课件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医疗器械基本知识课件大三阳小三阳大三阳小三阳血常规检查1.血液概述(1)定义: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由循环系统流经全身各器官的红色粘稠液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形成血流,具有输送营养、氧气、抗体、激素和排泄废物及调节水分、体温、渗透压、酸碱度等功能。(2)特点:
A.占体重8-9%,5000-6000ml,pH7.35-7.45B.构成:血浆(无形成分)+细胞(有形成分)血常规检查1.血液概述一.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p50.
临床意义:
1.白细胞减少:(1)疾病流行感冒、麻疹、白血病等(2)用药磺胺药、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等(3)特殊感染伤寒、副伤寒,疟疾等(4)其他放射线、化学品的影响
2.白细胞增多(1)生理性月经前、妊娠、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新生儿及婴儿等(2)病理性
细菌感染、恶性肿瘤、药物中毒一.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p50.二.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范围p51
1.白细胞分类(1)细胞质有颗粒:中性、嗜碱性、嗜酸性(2)细胞质无颗粒: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2.中性粒细胞
(1)吞噬细胞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2)临床意义:
A.增多:a.急性、化脓性感染局部及全身感染
b.中毒、出血及其他疾病
B.减少:a.疾病伤寒、副伤寒、疟疾等
b.中毒(重金属等)及用药二.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范围p51
3.嗜酸性粒细胞
(1)变形运动及吞噬功能(2)临床意义:
A.增多:a.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等
b.皮肤病与寄生虫病
牛皮癣等
c.血液病嗜酸性细胞性白血病等
d.用药
头孢系列抗生素
B.减少:a.疾病或创伤伤寒或术后
b.用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等3.嗜酸性粒细胞
4.嗜碱性粒细胞
(1)无吞噬功能,可与免疫球蛋白结合(2)临床意义:
A.增多:a.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增多达10%以上;淋巴网细胞瘤等.b.创伤及中毒脾切除及铅铋中毒
B.减少:a.疾病速发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等
b.用药促皮质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过量等
4.嗜碱性粒细胞
5.淋巴细胞
(1)参与体液免疫(2)临床意义
A.增多:a.传染病百日咳、水痘等
b.血液病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再生障碍贫血等
c.其他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
B.减少: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等
6.单核细胞
(1)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强大的吞噬功能(2)增多:传染病、寄生虫病、血液病等
5.淋巴细胞三.
红细胞计数
参考范围:p51.
1.血液中最多的有形成分
2.作为呼吸载体,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3.临床意义:
1.增多:(1).相对增多由于失水,血液浓缩
(2).绝对增多生理性增多病理代偿、继发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
2.减少:(1).造血物质缺乏营养不足等
(2).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3).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
(4).继发性贫血三.红细胞计数参考范围:p51.四.血红蛋白参考范围:p52.
1.红细胞主要成分,承担运输气体功能
2.临床意义: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1)增多:A.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B.创伤大量失水、烧伤
C.用药伯氨喹、硝酸甘油等(2)减少:A.出血见于大出血
B.其他疾病
减少程度比红细胞严重:缺铁减少程度不如红细胞:巨幼细胞性贫血四.血红蛋白参考范围:p52.五.血小板计数参考范围:p52.
1.作用:(1)对毛细血管的营养和支持作用(2)止血、参与并促进血液凝固
2.临床意义(1)减少:A.生成减少贫血、造血功能障碍
B.破坏过多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C.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稀释等
D.其他及药物中毒或过敏(2)增多:A.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B.创伤脾摘除术后、骨折等五.血小板计数参考范围:p52.六.红细胞沉降率参考范围:p52.
1.定义:血沉,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的沉降距离.2.临床意义(1)增快:A.生理性增快女性经期、妊娠3月
B.炎症风湿病、结核病等
C.组织损伤及坏死
D.各种原因造成的高球蛋白血症(2)病理性减慢:见于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六.红细胞沉降率参考范围:p52.尿液检查
1.构成:97%水分,3%固体物质(有、无机物)
2.特征:正常尿液黄色或淡黄色,新鲜尿液呈弱酸性
3.尿液检查的目的:(1)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2)血液及代谢系统疾病的诊断(3)职业病,急性汞中毒;慢性重金属中毒(4)治疗药物检测具有肾毒或安全窗窄的药物尿液检查1.构成:97%水分,3%固体物质(有、无机物)一.尿液酸碱度中性或弱碱性
1.酸碱度增高(1)疾病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等(2)用药应用碱性药物碳酸氢钠等
2.酸碱度降低(1)疾病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2)用药应用酸性药物氯化铵等二.尿比重
4℃时同同体积水的重量比
1.升高急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梗阻等
2.降低肾功能不全、急性肾衰多尿期等一.尿液酸碱度中性或弱碱性三.尿蛋白
1.生理性蛋白尿
剧烈运动、低温刺激、精神紧张导致
2.病理性蛋白尿(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病导致(2)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损伤所致(3)混合型蛋白尿肾小球、小管同时受损(4)溢出性蛋白尿血液中多量异常蛋白质(5)药物肾毒性蛋白尿
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多肽抗生素三.尿蛋白四.尿葡萄糖
1.疾病内分泌疾病、糖尿病;肾上腺疾病等
2.饮食性糖尿健康人短时间内过量进食糖类
3.暂时性和持续性糖尿暂时性:剧烈运动及头部受伤、脑出血等持续性:原发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4.烧伤、感染、骨折、应用药物等五.尿胆红素
1.肝细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2.阻塞型肝炎化脓性胆管炎、胆结石等四.尿葡萄糖六.尿胆原
1.增多:(1)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
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硬化等(2)其他疾病顽固性便秘、肠梗阻等
2.减少:(1)阻塞性黄疸胆总管结石(2)其他疾病六.尿胆原七.尿液隐血含0.1%以上血液
1.尿血红蛋白阳性红细胞大量破坏(1)创伤心瓣膜手术、严重烧伤等(2)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及引起血尿的疾病(3)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尿毒症(4)用药阿司匹林、磺胺药等
2.尿肌红蛋白阳性(1)创伤挤压综合症、电击伤等(2)原发性肌肉疾病肌肉萎缩等(3)局部缺血性肌红蛋白尿心肌梗死等(4)代谢性疾病及酒精或药物中毒七.尿液隐血含0.1%以上血液八.尿沉渣白细胞
1.离心尿沉淀物中白细胞的数量
2.增多:泌尿系统感染、女性白带混入尿液等九.尿沉渣管型
1.尿液中蛋白在肾小管聚集而成
2.临床意义:不同的管型反映不同的症状(1)急、慢性肾小球肾炎(2)肾病综合征(3)急、慢性肾盂炎十.尿沉渣结晶
1.主要为无机沉渣物结晶,来自食物和盐类代谢
2.不同结晶意义不同八.尿沉渣白细胞十一.尿酮体
1.酮体是体内脂肪酸氧化的中间产物
2.酮体增高见于:(1)非糖尿病酮尿婴儿、儿童急性发热(2)糖尿病酮尿提示酮酸症中毒十二.尿肌酐
1.体内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肾小管不重吸收
2.临床意义(1)病理性增加:A.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
B.消耗性疾病(2)病理性减少:A.疾病严重进行性肌萎缩
B.其他碱中毒、肾衰竭等十一.尿酮体十三.尿尿酸
1.尿酸增高:(1)疾病痛风等(2)核蛋白代谢增强(3)生理性使用嘌呤食物过多(4)用药肾小管重吸收障碍
2.尿酸减少:(1)疾病肾功能不全(2)饮食高糖、高脂肪饮食十四.尿淀粉酶
1.增高:(1)急性胰腺炎发作期(2)疾病胰头癌、流行性腮腺炎等
2.减少:重症肝病、严重烧伤、糖尿病
十三.尿尿酸粪便检查一.粪外观
1.特点:正常人黄褐色,婴儿黄色主要受粪胆素影响
2.影响粪便色泽的因素(1)饮食:肉-黑褐色;绿叶菜-暗绿色巧克力-酱色;西红柿、西瓜-红色
(2)药物(原型或代谢物):
炭、铋、铁制剂,中草药-灰黑色大黄、番泻叶-黄色;解热镇痛药-红色;抗生素、利福平-橘红至红色;抗凝血药-红色粪便检查一.粪外观
3.临床意义
(1)稀糊状或水样便、粘液便、冻状便、脓血便
胃肠道疾病、痢疾、肠炎等
(2)米泔水样便:大量分泌水分,见于霍乱等
(3)乳凝块便: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常儿童
(4)鲜血便:下消化道出血(痔疮、肛裂等)
(5)柏油便:上消化道出血(红细胞被消化)
(6)白陶土便:阻塞型黄疸(胆汁缺乏所致)
(7)细条便:直肠狭窄所致,见于直肠癌3.临床意义二.粪隐血
1.消化道溃疡:出血量大但非持续性
2.消化道肿瘤:出血量小但呈持续性三.粪胆原
1.增加:溶血性黄疸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减少:阻塞性黄疸四.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
1.白细胞、红细胞及吞噬细胞增多:肠道炎症等
2.上皮细胞:肠壁炎症(结肠炎等)
3.真菌: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二.粪隐血肝功能与乙肝血清学检查1.肝脏简述
人体各种物质的代谢和加工中枢。
(1)双重血液供应:肝动脉-氧门静脉-营养物质
(2)丰富的酶类:生物转化和解毒功能肝功能与乙肝血清学检查1.肝脏简述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存于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腺等组织细胞中,富含ALT的组织细胞受损时,ALT从细胞释放进入血液,其增高程度与肝细胞被破坏程度成正比。
2.临床意义
(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胆管炎等
(2)其他疾病:ALT来源于其他组织
(3)服用有肝毒药物或接触化学品:
A.抗生素类:红霉素、依托红霉素肝毒大
B.抗真菌药:氟康唑、灰黄霉素等
C.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等
D.调血脂药:他汀类
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存于心肌、肝肾、骨骼肌、胰腺、脾肺、红细胞等组织细胞及血浆、胆汁、脑脊液及唾液中。
2.临床意义:(1)心肌梗死:心梗时AST最高,单纯心绞痛时,AST正常。
(2)肝脏疾病:
A.急性或轻型肝炎:AST上升幅度低于ALT
B.慢性肝炎及肝硬化:AST上升幅度高于ALT
(3)用药及其他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1.存在于血清及肌肉外的所有组织中
2.γ-GT升高临床意义(1)肝胆疾病(2)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1.骨、肝、乳腺、小肠、肾脏浓度高
2.ALP增高临床意义(1)肝胆疾病:阻塞型黄疸、胆道梗阻等(2)骨骼疾病:骨损伤、骨疾病等三.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A)和球蛋白(G)
1.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均在肝脏合成
2.A/G=1.5~2.5:1
3.临床意义
(1)血清总蛋白
A.增高:a.脱水所致:呕吐、腹泻等
b.合成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等
B.降低:a.血清蛋白质丢失和摄入不足
b.血清水分增加:水钠潴留等
c.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A)和球蛋白(G)
(2)白蛋白
A.降低:a.营养不良:摄入不足等
b.消耗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等
c.合成障碍:肝功能障碍
B.增高:严重失水导致的血浆浓缩
(3)球蛋白
A.增高:a.炎症或慢性感染性疾病
b.自身免疫性疾病
c.骨髓瘤和淋巴瘤等
B.降低(合成减少):a.生理性减少
b.免疫功能性减少
c.低-球蛋白血症(2)白蛋白
(4)A/G比值
A.A/G比值小于1:慢性肝炎、肝硬化
B.急性肝炎早期,A/G比值正常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1.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的一种糖蛋白,为乙肝病毒感染最早期血清出现的特异性血清标记物.
2.临床意义
(1)慢性或迁延性乙型肝炎活动期(2)慢性HBsAg携带者:肝功能已恢复正常而HBsAg尚未转阴,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而患者既无乙肝症状也无ALT异常.(4)A/G比值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
1.人体针对HBsAg产生的中和抗体,为一种保护性抗体,表明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2.临床意义:乙肝恢复期、已接种疫苗八.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
1.HBV复制的指标,位于HBV病毒的核心部分
2.临床意义阳性(1)提示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为活动性(2)乙肝加重之前,HBeAg即有升高(3)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的妊娠期妇女,可将乙肝病毒传播给新生儿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九.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
1.HBeAg的对应抗体,非中和抗体,出现于HBsAg转阴之后
2.临床意义阳性
(1)HBeAg转阴的患者,即HBV部分被清除或抑制十.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
1.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对应抗体,非中和抗体,为急性感染早期标志性抗体,主要包括IgM和IgG两型
2.临床意义
IgM阳性提示患者血液有较强的传染性九.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十一.大三阳与小三阳
1.大三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
临床意义:HBV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应尽快隔离
2.小三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
临床意义:HBV在体内复制减少,传染性小,不需隔离十一.大三阳与小三阳肾功能检查1.肾的功能(1)分泌和排泄尿液、废物、毒物和药物(2)调节和维持体液容量和成分(水分和渗透压、电解质、酸碱度)(3)维持机体内环境(血压、内分泌)的平衡肾功能检查1.肾的功能一.血清尿素氮
1.血清尿素氮主要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液排出体外
2.临床意义(1)增高:A.肾脏疾病:慢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
此值偏离正常,则有效肾单位60%-70%受损
B.泌尿系统疾病:尿道结石等
C.其他(2)降低: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等二.血肌酐
血肌酐升高临床意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一.血清尿素氮血液生化检查一.淀粉酶
1.主要由胰腺分泌,在体内水解淀粉
2.临床意义(1)增高:急性胰腺炎等(2)降低:肝癌、肝硬化、糖尿病等血液生化检查一.淀粉酶二.血脂及脂蛋白
1.血脂:核心:胆固醇酯+三酰甘油酯外周:胆固醇+磷脂
2.脂蛋白=血脂+载脂蛋白分类:(1)乳糜微粒(CM)(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3)低密度脂蛋白(LDL)(4)中间密度脂蛋白(IDL)(5)高密度脂蛋白(HDL)
若前四项高于正常,或第五项低于正常,称为高脂蛋白血症,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二.血脂及脂蛋白三.血清总胆固醇
1.临床意义(1)升高:A.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
B.其他:各种肾病等
C.用药:避孕药等激素药物
(2)降低:A.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及肝病
B.各种贫血四.三酰甘油酯
1.临床意义
(1)升高:A.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
B.其他疾病
C.生理性:长期饥饿、食用高脂食品
D.应用雌激素等激素类药物
(2)减少: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三.血清总胆固醇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主要在血管内合成,肝脏降解
2.增高临床意义:胆固醇酯增高高脂蛋白血症六.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主要在肝脏合成
2.增高临床意义:胆固醇酯增高高脂蛋白血症七.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主要在肝脏合成,抗动脉粥样硬化
2.降低临床意义:
(1)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脂蛋白血症
(2)生理性:吸烟、肥胖、营养不良等
(3)其他疾病:肝硬化,糖尿病等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医疗器械基本知识医疗器械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1、医疗器械: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一、基本概念1、医疗器械: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
①
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②
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③
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
④
妊娠控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276号令,2000年颁布实施。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①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②2、医疗器械分类:我国参照美国FDA的分类方式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1)第一类:常规管理可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医疗器械。(低风险)大部分手术器械、听诊器、创可贴、口罩、手术衣帽等。2、医疗器械分类:我国参照美国FDA的分类方式将医疗器械分为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医疗器械基本知识课件2、医疗器械分类:我国参照美国FDA的分类方式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2)第二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中度风险)体温计、血压计、避孕套、内窥镜、手术显微镜、针灸针、助听器、皮肤缝合钉、灭菌橡胶医用外科手套……等。2、医疗器械分类:我国参照美国FDA的分类方式将医疗器械分为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心电图机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心电图机(3)第三类:用于植入人体或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高风险)心脏起搏器、体外碎石机、激光手术设备、人工呼吸机、人工肾、人工关节、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液器、CT设备超声肿瘤聚焦刀、高频电刀、微波手术刀、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骨科植入器械、血管内支架等。(3)第三类:用于植入人体或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心脏起搏器、超声肿瘤聚焦刀、高频电刀、微波手术刀、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骨科植入器械、血管内支架、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血管内支架心脏起搏器、超声肿瘤聚焦刀、高频电刀、微波手术刀、医用磁共振3、医疗器械基本质量特性(1)医疗器械的安全性(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部计划项目县工作汇报
- 2025年度寺庙道观清洁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合同参考文本
- 2025高考作文预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急诊科病人流量预测计划
- 职业目标的S制定技巧计划
- 学期教学工作分工方案计划
-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含解析
- 2025年特异性植物源农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合成橡胶型胶粘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供电工程施工方案(技术标)
- 2023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一模)文综试题 附答案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广西公务员考试及答案(笔试、申论A、B类、行测)4套 真题
- DBJ∕T 13-478-2024 福建省瓶装液化石油气信息管理与数据采集技术标准
- 二零二五版服装厂服装产品质量追溯劳动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院感管理工作计划(后附表格版)
- 《化工流程教案》课件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中考英语作文预测:19个热点话题及范文
- 读书分享-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