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抗肿瘤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抗肿瘤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抗肿瘤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肿瘤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病症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对辽宁省肿瘤医院血小板减少化疗患者的临床病症进展汇总并分析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忆性分析了2022年1月至12月于我院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例,统计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病症及累积全身病症次数;患者根本信息,化疗前的白蛋白与总蛋白的程度及肿瘤分期。结果在2022年内共计有478例患者因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在患者病例中,累积出血次数8次,累积全身病症患者117次,其中无力、恶心、呕吐为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主要全身病症,运用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与患者恶性肿瘤的分期具有亲密关系。结论无力、恶心、呕吐为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主要全身病症,临床中应该做好患者的防吐工作,对于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化疗后给予重点关注,减少血小板不良反响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响

本文引用格式:王爱絮,刘广宣,黎苏.抗肿瘤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病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19(66):238.

0引言

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临床上用于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浸润和转移等最终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但由于化疗药物在体内选择性不强,药物分布较广泛,导致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也不可防止地抑制机体的正常细胞。选用化学治疗的患者,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化疗药物都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患者全身的绝大局部器官和组织。又因为化疗药物大多数本身具有高毒性,所以治疗剂量的化疗药物就会对正常组织器官造成严重的毒副作用,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使其治疗的顺应性较差。血小板减少是化疗药导致的常见不良反响。近年来文献报道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不尽一样,国内报道发生率在2.4%~31.3%,国外报道2.4%~64.7%【1】。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轻那么表现为皮肤淤点,瘀斑,粘膜出血,皮肤出血同时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者可有消化道出血,血尿或阴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2】。临床医务人员应该根据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做好该类的不良反响事件的预防与治疗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搜集

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纳入标准:〔1〕外周血PLT

2结果

2.1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病例中出现咳血共计3例,占比0.6%;鼻出血2例与便血2例,分别占比0.4%;呕血1例,占比0.2%。全身病症中,恶心共计46例,占比9.6%;无力共计25例,占比5.2%;呕吐共计24例,占比5.0%;发热共计7例,占比1.5%;腹痛共计7例,占比1.5%;全身酸痛2例及寒战2例,分别占比0.4%。从中可以看出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病症发生率较少,而导致的全身病症发生率较高,其中恶心、无力、呕吐事件的发生最为常见。

2.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与患者恶性肿瘤的分期具有亲密关系[P=0.033,OR=1.332,95%CI(1.023-1.735)]。而发生血小板减少与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化疗前白蛋白与总蛋白到达营养正常的程度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将上述因素纳入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原因如下。年龄,很多学者认为药物不良反响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有关系,患者年龄越大,药物不良反响的发生率就越高。药物进入体内要经过肾排泄和肝代谢,人体对药物的处理,肝脏和肾脏扮演者重要角色。而老年人的这两个器官功能退化,加之老年人患者可能服用其他药物,从而使得年龄较高者为成为药源性血小板降低的危险因素。性别,女性的生理因素与男性不同,人体通过调节激素调控女性的生理周期。激素调控女性生理周期的同时可能会影响化疗药物的吸收代谢。BMI、化疗前白蛋白、总蛋白均为人体营养评价指标,有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口服营养可以改善胃癌术后行辅助化疗的营养状态、降低化疗的胃肠道不良反响【4】,营养不良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药源性血小板减少时间的风险可能较高。对于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的出血病症与累积全身器官病症可以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如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可以预防使用止血药物;可以根据呕吐风险及患者个人情况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抗肿瘤药物一般为高度和中度致吐风险药,临床上一般都采取提早预防性的治疗。已经发生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响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其血常规;药物治疗上我院多采用注射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或注射用白介素-Ⅱ来治疗血小板减少,有时会配合血康口服液,复方皂矾丸,鹿血晶等中药。血小板严重降低的患者,应及时给予输血。

因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患者恶性肿瘤的分期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具有互相关系,所以就不再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方法为回忆性分析,可能会限制一些结论的实用性。结果显示患者恶性肿瘤的分期是化疗患者发生不良反响的危险因素。就目前来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发生不良反响的危险因素结果尚不统一,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医疗机构应该加强药物信息上报工作,使得高质量和高数量的信息得以交流,积极开展药物不良反响检测工作,更好地指导临床平安、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响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晓,梁雁,李静姿,等.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22(10):1222-1227.

【2】都丽萍,梅丹.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及防治[J].药物不良反响杂志,2022,9(6):414-419.

【3】赵敏,吴楠.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处方合理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