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护理课件_第1页
静脉炎的护理课件_第2页
静脉炎的护理课件_第3页
静脉炎的护理课件_第4页
静脉炎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炎及处理静脉炎及处理1静脉输液常用血管静脉输液常用血管2静脉炎静脉炎3静脉炎

它是静脉血管壁内膜的炎症是一种进行性的并发症静脉炎它是静脉血管壁内膜的炎症4静脉炎的护理课件5

静脉炎---临床表现滴速减慢红、肿、热、痛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色条纹静脉呈条索状穿刺点脓性分泌物静脉炎---临床表现滴速减慢6内膜的损伤→血小板聚集→导致静脉炎内膜增厚及疤痕会造成穿刺失败内膜增厚使回流量不足,并减慢输液速度

静脉内膜与输液并发症静脉内膜与输液并发症7

化学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拔针后静脉炎

静脉炎种类化学性静脉炎静脉炎种类8化学性静脉炎--原因

1.pH值2.渗透压3.药物稀释不充足,液流速度﹥血流速 4.留置时间过长5.消毒剂未干6.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 化学性静脉炎--原因9化学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10化学性静脉炎--预防尽量选用中性药物(血液PH值7.35~7.45)合理选择静脉、充分的血液稀释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加大溶液稀释量减慢输液速度化学性静脉炎--预防尽量选用中性药物(血液PH值7.35~711

机械性静脉炎---原因物理刺激导管留置状态:导管与穿刺点反复移动导管在关节部位过度或不合适的活动导管材质过硬固定不良,在更换敷或延长管时引起导管移动导管型号过大送管时绷皮技术不好,送导管速度过快微粒物质:玻璃碎屑、棉花、沉淀物、溶液微粒机械性静脉炎---原因物理刺激12

选择质地柔软留置导管穿刺避开关节部位稳妥固定导管和输液管,减少移动必要时可使用手臂固定托或其它固定辅助工具

机械性静脉炎--预防机械性静脉炎--预防13(可以使用自粘式弹力绷带)(可以使用自粘式弹力绷带)14

血栓性静脉炎---原因静脉内形成血栓(损伤后、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约11%血栓蔓延至深静脉血栓相关因素:浅静脉置管、刺激性药物、感染致内膜损伤。反复穿刺,损伤导管前端容易形成栓子。穿刺时操作不当损伤静脉内膜形成血栓。封管技术不当,导致栓子形成。血栓性静脉炎---原因静脉内形成血栓(损伤后、感染性)15熟练掌握置管操作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合理使用药物。合理选择血管。熟练掌握封管技术。血栓性静脉炎--预防熟练掌握置管操作技术。血栓性静脉炎--预防16冲封管实践标准对于新生儿患者,由于其药物代谢和排泄的生理成熟度存在差异,所以冲洗液和/或封管液均不应含有防腐剂成人和儿童患者使用每一次外周静脉短导管之后,都应使用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溶液(美国药典)封管外周导管:生理盐水PICC,CVC:0-10u/ml肝素盐水Port:100u/ml肝素盐水透析导管:1000u/ml肝素盐水冲封管实践标准对于新生儿患者,由于其药物代谢和排泄的生理成熟17细菌性静脉炎--原因

原因:感染所致操作者洗手不彻底。无菌技术、观念不强(皮肤消毒、连接口消毒)皮肤消毒/消毒剂使用不良,方法不正确。溶液污染(包装破损、效期)。非密闭式固定,敷料污染潮湿 。剃毛。穿刺技术不当:导管接触皮肤;多次穿刺。

细菌性静脉炎--原因18感染的途径感染的途径19

细菌性静脉炎--预防手卫生。穿刺部位消毒彻底,方式方法正确。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穿刺点使用无菌透明敷料,松动潮湿及时更换贴膜。并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注意输液系统的密闭,规范使用三通、肝素帽。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细菌性静脉炎--预防手卫生。20

静脉炎治疗及处理1、停止在此输液。2、严重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3、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4、喜疗妥、京万红、如意金黄散外涂5、仙人掌、芦荟、土豆片等6、硫酸镁+95%酒精湿敷7、中药制剂8、超短波理疗细菌性静脉炎如果局部有化脓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治疗静脉炎治疗及处理1、停止在此输液。21

静脉炎-------护理干预措施

1、加强无菌观念,规范操作2、静脉的选择: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3、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4、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滴速静脉炎-------护理干预措施1、加强无菌观念,22

预防静脉炎要做到更新观念:穿刺成功≠输液成功,合理选择静脉科学评估、计划使用认识血管了解PH值与渗透压了解药物性能及副作用预防静脉炎要做到更新观念:穿刺成功≠输液成功,23谢谢谢24静脉炎及处理静脉炎及处理25静脉输液常用血管静脉输液常用血管26静脉炎静脉炎27静脉炎

它是静脉血管壁内膜的炎症是一种进行性的并发症静脉炎它是静脉血管壁内膜的炎症28静脉炎的护理课件29

静脉炎---临床表现滴速减慢红、肿、热、痛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色条纹静脉呈条索状穿刺点脓性分泌物静脉炎---临床表现滴速减慢30内膜的损伤→血小板聚集→导致静脉炎内膜增厚及疤痕会造成穿刺失败内膜增厚使回流量不足,并减慢输液速度

静脉内膜与输液并发症静脉内膜与输液并发症31

化学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拔针后静脉炎

静脉炎种类化学性静脉炎静脉炎种类32化学性静脉炎--原因

1.pH值2.渗透压3.药物稀释不充足,液流速度﹥血流速 4.留置时间过长5.消毒剂未干6.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 化学性静脉炎--原因33化学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34化学性静脉炎--预防尽量选用中性药物(血液PH值7.35~7.45)合理选择静脉、充分的血液稀释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加大溶液稀释量减慢输液速度化学性静脉炎--预防尽量选用中性药物(血液PH值7.35~735

机械性静脉炎---原因物理刺激导管留置状态:导管与穿刺点反复移动导管在关节部位过度或不合适的活动导管材质过硬固定不良,在更换敷或延长管时引起导管移动导管型号过大送管时绷皮技术不好,送导管速度过快微粒物质:玻璃碎屑、棉花、沉淀物、溶液微粒机械性静脉炎---原因物理刺激36

选择质地柔软留置导管穿刺避开关节部位稳妥固定导管和输液管,减少移动必要时可使用手臂固定托或其它固定辅助工具

机械性静脉炎--预防机械性静脉炎--预防37(可以使用自粘式弹力绷带)(可以使用自粘式弹力绷带)38

血栓性静脉炎---原因静脉内形成血栓(损伤后、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约11%血栓蔓延至深静脉血栓相关因素:浅静脉置管、刺激性药物、感染致内膜损伤。反复穿刺,损伤导管前端容易形成栓子。穿刺时操作不当损伤静脉内膜形成血栓。封管技术不当,导致栓子形成。血栓性静脉炎---原因静脉内形成血栓(损伤后、感染性)39熟练掌握置管操作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合理使用药物。合理选择血管。熟练掌握封管技术。血栓性静脉炎--预防熟练掌握置管操作技术。血栓性静脉炎--预防40冲封管实践标准对于新生儿患者,由于其药物代谢和排泄的生理成熟度存在差异,所以冲洗液和/或封管液均不应含有防腐剂成人和儿童患者使用每一次外周静脉短导管之后,都应使用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溶液(美国药典)封管外周导管:生理盐水PICC,CVC:0-10u/ml肝素盐水Port:100u/ml肝素盐水透析导管:1000u/ml肝素盐水冲封管实践标准对于新生儿患者,由于其药物代谢和排泄的生理成熟41细菌性静脉炎--原因

原因:感染所致操作者洗手不彻底。无菌技术、观念不强(皮肤消毒、连接口消毒)皮肤消毒/消毒剂使用不良,方法不正确。溶液污染(包装破损、效期)。非密闭式固定,敷料污染潮湿 。剃毛。穿刺技术不当:导管接触皮肤;多次穿刺。

细菌性静脉炎--原因42感染的途径感染的途径43

细菌性静脉炎--预防手卫生。穿刺部位消毒彻底,方式方法正确。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穿刺点使用无菌透明敷料,松动潮湿及时更换贴膜。并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注意输液系统的密闭,规范使用三通、肝素帽。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细菌性静脉炎--预防手卫生。44

静脉炎治疗及处理1、停止在此输液。2、严重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3、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4、喜疗妥、京万红、如意金黄散外涂5、仙人掌、芦荟、土豆片等6、硫酸镁+95%酒精湿敷7、中药制剂8、超短波理疗细菌性静脉炎如果局部有化脓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治疗静脉炎治疗及处理1、停止在此输液。45

静脉炎-------护理干预措施

1、加强无菌观念,规范操作2、静脉的选择: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