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燃烧和灭火练习题40道_第1页
化学燃烧和灭火练习题40道_第2页
化学燃烧和灭火练习题40道_第3页
化学燃烧和灭火练习题40道_第4页
化学燃烧和灭火练习题40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年级xx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题号一、选择题二、填空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每空?分,共?分)1、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B.火柴梗着火点高

C.火柴梗着火点低

D.火柴梗接触不到氧气2、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3、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4、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C.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D.贵重设备失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5、下列各组混气体中,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CH4和O2

B.H2和CO

C.CO2和CH4

D.CO2和O2

6、下列有关爆炸的说法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只有点燃火药才能发生爆炸现象

B.只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后才可能发生爆炸

C.空气与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微粒混合,在有限空间中遇明火很有可能发生爆炸

D.只要将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就一定发生爆炸7、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8、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C.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D.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9、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10、向沸水中加入一块白磷,白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

)A、没有点燃

B、未与氧气接触

C、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水的温度太低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B.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

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1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甲烷、甲醇、CH4

B.乙醇、酒精、C2H5OHC.甲烷、沼气、CH4

D.一氧化碳、煤气、CO1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4、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15、《人民日报》2007年5月28日报道:某市一酒楼因员工操作不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当火灾发生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A.隔离可燃物

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C.把棉被用水湿透,覆盖在可燃物上,防止火势迅速蔓延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16、在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瓦斯爆炸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A、进矿井时先做灯火实验

B、准备好灭火器材C、通风并严禁烟火

D、戴装有活性炭的面具17、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的原理的是(

)A、住宅着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B、烧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方的小片树林砍掉18、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9、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最确切的是(

)A.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

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C.可燃物不进行点火是不可能燃烧的

D.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20、某化学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四条设想,你认为具有可行性的是

①工业上用制造不锈钢的方法来减少铁的锈蚀

②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③当石油枯竭时,可用高粱、玉米来制造酒精代替汽油做内燃机的燃料

④加高燃煤锅炉的烟囱,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21、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

B.天然气

C.氢气

D.面粉粉尘22、对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洒到地面上的酒会使房间充满酒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D.膨化食品变得不再松脆,是因为食品可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23、下列实验中,描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粉末B.甲烷燃烧时,罩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D.用CO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2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用水扑救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用肥皂水检验液化气罐是否漏气D.天然气管道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2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

B、缓慢氧化一定会引起自燃

C、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上车或登机

D、煤矿矿井必须通风良好,严禁烟火26、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易发生“自燃”的是(

)

A、木炭

B、铜

C、白磷

D、硫27、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A.散热的速度加快

B.聚集的热量增加C.柴禾的着火点降低

D.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28、山茶油是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g柠檬醛在氧气流中完全燃烧,并用合适的试剂充分吸收燃烧后的产物,测得生成了220g二氧化碳和72g水,下列关于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一定含C、H、O元素C.只含C、H元素

D.肯定含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29、1995年12月8日,在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有288名中小学生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沿楼梯迅速下移

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封闭房门

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⑥跳楼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30、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站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产生

D.农药、化肥污染31、与可燃物燃烧时的现象有关的因素是(

)①氧气的含量

②可燃物的本性

③可燃物的形状

④燃烧空间的大小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都可以叫燃烧

B.氧化反应都伴随着燃烧现象C.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D.呼吸作用是燃烧现象33、通常所说的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

B.只要是可燃物C.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

D.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足的氧气3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C.点燃与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与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35、根据化学实验常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发现煤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36、日常生活中的灭火方法有多种,你认为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森林着火时开辟隔离带

B.电器着火时用水浇灭

C.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D.炒菜油锅着火时用水浇灭37、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C.白磷着火用沙土盖灭D.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后用湿棉被盖灭38、小红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39、小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每空?分,共?分)40、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______;(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____________________,再点燃;(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B4、C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