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课件鲁科版1_第1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课件鲁科版1_第2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课件鲁科版1_第3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课件鲁科版1_第4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课件鲁科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三节爆炸——瞬间完成食物变质——数天铁钉生锈——数月金属制H2——几分钟爆炸——瞬间完成食物变质——数天铁钉生锈金属制H2——几分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千差万别,快和慢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以上的判断方法都是定性地在描述反应的快慢。然而,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的应用中,往往需要定量描述一个反应进行的快慢。化学反应的快慢是相对的!什么是定性?什么是定量?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千差万化学反应的快慢例如,我们学过物理都知道:

★光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定性表达——定量描述例如,我们学过物理都知道:★光的★光在——如何定量地描述一个化学反应进

行的快慢(化学反应速率)呢?在物理中我们是如何定量地判断一个物体运动速度快慢的?用速度来描述——

思考:【学科连接】: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即:如何定量地描述一个化学反应进在物理中我们是如一、化学反应的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2、符号:3、表达式:4、单位:

(小写)mol/(L·s)或mol/(L·min)时间的变化量

Δc(反应物)=c始–c末;

Δc(生成物)=c末–c始取正值浓度的变化量一、化学反应的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2、练习1:在一容积为2L的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已知反应前气体A物质的物质的量为8mol,2min后A的物质的量变为4mol,则在这2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多少?1mol/(L•min)练在一容积为2L的容器中1mol/(起始量(mol)变化量(mol)终态量(mol)

(即2s末)11–0.2=0.83–0.6=2.40.4例1: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

和3molH2,发生反应:N2+3H2

2NH3,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的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解:N2+3H22NH30.40.60.230起始量(mol)变化量(mol)终态量(mol)11–0.2思考:通过以上计算结果,同学们能否得出某种结论?讨论:则:思考:通过以上计算结果,同学讨论:则:在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反数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之比。即有:结论:对于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aA+bB===cC+dD来说,存在如下关系:在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反数结论: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非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因此,在用v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反应体系中的哪种物质作为标准;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时应注意:►►对于反应体系中的纯液体或纯固体,

其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纯

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纯固体来表

示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某一段时间内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分别用四种物质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解:练习2:可逆反应4NH3(g)+5O2(g)4可逆反应3A(g)+B(g)

2C(g)+2D(g),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分别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v(A)=0.15mol/(L·min)B、v(B)=0.60mol/(L·min)C、v(C)=0.40mol/(L·min)D、v(D)=0.01mol/(L·s)方法一:将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值大者反应速率快;反之,则慢。方法二:用各自表示的反应速率与反应中各自的化学计量数相比,比值大的反应速率快;反之,则慢。练习3:B可逆反应3A(g)+B(g)2C(g)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有哪些条件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哪些条件能5%的H2O2溶液科学探究:实验2-5FeCl3溶液FeCl3溶液FeCl3溶液常温40℃热水5℃冷水5%的H2O2溶液科学探究:实验2-5FeCl3溶液Fe现象结论热水中

常温冷水中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降低温度则减慢。迅速产生气泡较快长生气泡较慢产生气泡实验2-5现象结论热水中常温冷水中►►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度,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原来的2~4倍。注意——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会受到反应物状态的限制。规律——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测得,温度每FeCl3溶液MnO2粉末5%的H2O2溶液科学探究:实验2-6FeCl3溶液MnO2粉末5%的H2O2溶液科学探究:实验实验2-6现象结论不加其它试剂加入加入MnO2FeCl3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2H2O2=====2H2O+O2↑催化剂MnO2能加快反应速率MnO22H2O2=====2H2O+O2↑催化剂FeCl3能加快反应速率FeCl3溶液中有少量气泡出现不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很小。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实验2-6现象结论不加其它加入M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最大限度的显示其催化作用,不同的催化剂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规律: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有的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叫正催化剂;有的催化剂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叫负催化剂。在实践中,若无特殊说明,凡说催化剂都是指正催化剂。►►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只有在

★1963年,K.齐格勒、G.纳塔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1975年,J.W.康福思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1989年,S.奥尔特曼,T.R.切赫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1995年,P.克鲁岑、M.莫利纳、F.S.罗兰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

★2001年威廉•诺尔斯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2007年格哈德•埃特尔在表面化学领域作出开拓贡献。★1963年,K.齐格勒、G.纳塔发现谢谢!谢谢!1.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这是因为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这表明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在某一时刻对系统作非常微小的改变,系统的未来行为很快会变得完全不同.2.在不稳定或混沌的系统中,一般地存在一个时间尺度,初始状态下的小改变在这个时间尺度将增长到两倍。在地球大气的情形下,这个时间尺度是五天的数量级,大约为空气绕地球吹一圈的时间。3.人们可以在五天之内作相当准确的天气预报,但是要做更长远得多的天气预报,就既需要大气现状的准确知识,又需要一种不可逾越的复杂计算。我们除了给出季度平均值以外,没有办法对六个月以后做具体的天气预报。4.我们还知道制约化学和生物的基本定律,这样在原则上,我们应能确定大脑如何工作。但是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这样,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我们不能预言它。5.宇宙的其他地方对于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物根本不在乎。绕着太阳公转的行星的运动似乎最终会变成混沌,尽管其时间尺度很长。这表明随着时间流逝,任何预言的误差将越来越大。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不可能预言运动的细节。6.太阳和其他恒星绕着银河系的运动,以及银河系绕着其局部星系团的运动也是混沌的。我们观测到,其他星系正离开我们运动而去,而且它们离开我们越远,就离开得越快。这意味着我们周围的宇宙正在膨胀:不同星系间的距离随时间而增加。7.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族与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为血缘性;另为社会性。民族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血缘性的关系,也还存在社会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是文化关系。8.目前,虽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已遍及全国,很多有志青年步入创业大军,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说,我国大学生创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真正实现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毕业到创业,仍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的理念和实践支撑,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去思考、探索。因此,要想创业成功,仅仅具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是不够的。1.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三节爆炸——瞬间完成食物变质——数天铁钉生锈——数月金属制H2——几分钟爆炸——瞬间完成食物变质——数天铁钉生锈金属制H2——几分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千差万别,快和慢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以上的判断方法都是定性地在描述反应的快慢。然而,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的应用中,往往需要定量描述一个反应进行的快慢。化学反应的快慢是相对的!什么是定性?什么是定量?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千差万化学反应的快慢例如,我们学过物理都知道:

★光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定性表达——定量描述例如,我们学过物理都知道:★光的★光在——如何定量地描述一个化学反应进

行的快慢(化学反应速率)呢?在物理中我们是如何定量地判断一个物体运动速度快慢的?用速度来描述——

思考:【学科连接】: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即:如何定量地描述一个化学反应进在物理中我们是如一、化学反应的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2、符号:3、表达式:4、单位:

(小写)mol/(L·s)或mol/(L·min)时间的变化量

Δc(反应物)=c始–c末;

Δc(生成物)=c末–c始取正值浓度的变化量一、化学反应的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2、练习1:在一容积为2L的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已知反应前气体A物质的物质的量为8mol,2min后A的物质的量变为4mol,则在这2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多少?1mol/(L•min)练在一容积为2L的容器中1mol/(起始量(mol)变化量(mol)终态量(mol)

(即2s末)11–0.2=0.83–0.6=2.40.4例1: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

和3molH2,发生反应:N2+3H2

2NH3,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的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解:N2+3H22NH30.40.60.230起始量(mol)变化量(mol)终态量(mol)11–0.2思考:通过以上计算结果,同学们能否得出某种结论?讨论:则:思考:通过以上计算结果,同学讨论:则:在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反数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之比。即有:结论:对于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aA+bB===cC+dD来说,存在如下关系:在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反数结论: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非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因此,在用v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反应体系中的哪种物质作为标准;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时应注意:►►对于反应体系中的纯液体或纯固体,

其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纯

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纯固体来表

示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某一段时间内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分别用四种物质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解:练习2:可逆反应4NH3(g)+5O2(g)4可逆反应3A(g)+B(g)

2C(g)+2D(g),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分别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v(A)=0.15mol/(L·min)B、v(B)=0.60mol/(L·min)C、v(C)=0.40mol/(L·min)D、v(D)=0.01mol/(L·s)方法一:将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值大者反应速率快;反之,则慢。方法二:用各自表示的反应速率与反应中各自的化学计量数相比,比值大的反应速率快;反之,则慢。练习3:B可逆反应3A(g)+B(g)2C(g)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有哪些条件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哪些条件能5%的H2O2溶液科学探究:实验2-5FeCl3溶液FeCl3溶液FeCl3溶液常温40℃热水5℃冷水5%的H2O2溶液科学探究:实验2-5FeCl3溶液Fe现象结论热水中

常温冷水中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降低温度则减慢。迅速产生气泡较快长生气泡较慢产生气泡实验2-5现象结论热水中常温冷水中►►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度,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原来的2~4倍。注意——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会受到反应物状态的限制。规律——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测得,温度每FeCl3溶液MnO2粉末5%的H2O2溶液科学探究:实验2-6FeCl3溶液MnO2粉末5%的H2O2溶液科学探究:实验实验2-6现象结论不加其它试剂加入加入MnO2FeCl3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2H2O2=====2H2O+O2↑催化剂MnO2能加快反应速率MnO22H2O2=====2H2O+O2↑催化剂FeCl3能加快反应速率FeCl3溶液中有少量气泡出现不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很小。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实验2-6现象结论不加其它加入M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最大限度的显示其催化作用,不同的催化剂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规律: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有的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叫正催化剂;有的催化剂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叫负催化剂。在实践中,若无特殊说明,凡说催化剂都是指正催化剂。►►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只有在

★1963年,K.齐格勒、G.纳塔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1975年,J.W.康福思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1989年,S.奥尔特曼,T.R.切赫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1995年,P.克鲁岑、M.莫利纳、F.S.罗兰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

★2001年威廉•诺尔斯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2007年格哈德•埃特尔在表面化学领域作出开拓贡献。★1963年,K.齐格勒、G.纳塔发现谢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