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综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保守综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保守综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守综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讨论保守综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骨伤科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分别进展保守常规治疗和保守综合治疗,观察并比拟其临床疗效。结果保守综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保守常规组〔P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伤科2022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保守常规组和保守综合组,每组36例。

1.2治疗方法。保守常规组根据患者患肢的活动障碍制定上肢功能训练方案,一边指导患者想象患肢做指定动作,一边协助患者被动完成该训练动作,直至患者可以主动完成该训练动作为止,每天做2次,每次持续45min。保守综合组在康复训练的根底之上分别在早期和中期应用甲强龙、甘露醇、甲钴胺、黄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七叶皂苷、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药物营养神经、抗炎、消肿、止痛;每日用旋转、提插等手法针刺曲池、肩井、合谷、手三里、阳溪、外关等穴位1次,每次留针30min,并连接电麻仪,以疏密波持续刺激10min;每周通过按揉关节僵硬部位松弛肌肉,并循叩手阳明经穴,同时搓抖患肢肘、腕、指关节2次,每次25min;每周用2mL注射器在2-4个手阳明经穴位注射20g溶于2mL灭菌注射用水的鼠神经生长因子2次,每个穴位每次注射0.5-1.0mL;每日用神经肌电促通仪以患者可以耐受的强度进展2次低频脉冲电疗,每次30min;每日用中频电疗仪以患者可以耐受的强度进展2次中频电疗,每次25min;每日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以患者耐受或使患肢伸肌收缩的强度治疗受损臂丛神经2次,每次30min。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患肢肘、腕、指关节屈伸功能和肌力、肌电图检查结果、疼痛程度,以及上干、下干、束支部、全臂丛的神经功能。

1.4疗效评定。患肢肘、腕、指关节屈伸活动受限,肌力无提升,肌电图检查显示去神经纤维颤抖电位者断定为无效;关节屈伸功能有所改善,肌力提升1级,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传导功能局部恢复者断定为有效;关节屈伸功能根本正常,肌力提升2级,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传导功能完全恢复者断定为显效。患肢臂丛神经功能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局部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分值与臂丛神经功能呈正比;疼痛程度参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标准评定,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比。

1.5统计学分析。搜集的临床资料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展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均数标准差〔s〕和百分率〔%〕表示,分别用t检验和chi;2检验比拟,假设P

2.2臂丛神经功能。保守常规组和保守综合组患者治疗前的臂丛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6.982.07〕分〔7.022.11〕分,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分别为〔8.132.01〕分和〔8.731.82〕分,二者有明显差异〔P

2.3疼痛程度。保守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有明显差异〔P

3讨论

由表1可见,保守综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保守常规组〔P<0.05〕,说明保守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这主要是因为除了上肢功能康复训练可以锻炼患肢肌肉外,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药物可以补气养血,加强肌肉营养,进而增强肌力;低频脉冲电疗可以通过低频电流刺激损伤肌肉,激活中枢神经,推拿可以直接刺激组织纤维,消除肌肉痉挛,进而促进患肢肘、腕、指关节屈伸功能恢复。由表2可见,保守综合组治疗后的臂丛神经功能评清楚显高于治疗前和保守常规组治疗后〔P<0.05〕,说明保守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臂丛神经功能,这主要是因为甲钴胺、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等可以营养神经,促进臂丛神经功能恢复;针灸、电针和推拿可以直接或间接刺激神经末梢,强化臂丛神经反射;穴位注射和神经功能重建治疗可以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加快受损臂丛神经的修复速度。由表3可见,保守综合组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清楚显低于治疗前和保守常规组治疗后〔P<0.05〕,说明保守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臂丛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甲强龙、甘露醇和七叶皂苷等药物具有抗炎、消肿、止痛作用,且中频电疗可以通过中频电流促进炎性介质吸收,缓解水肿和疼痛。

总之,在臂丛神经损伤的保守治疗中,相对于常规治疗,综合治疗在改善臂丛神经功能和止痛等方面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曦,王振芳.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效果观察[J].名医,2022(08):80.

【2】孔新卫.臂丛神经损伤标准化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