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春《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仅供参考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及主要思想。答:背景:(1)自然科学成就:自18世纪下半叶起,自然科学在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各个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辉煌发展,导致19世纪自然科学发生了激烈的革命性变化;(2)理论前提: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自然科学的哲学研究早已问世,但是,古代的自然哲学囿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思想,对自然的解释停留在简单的猜想、思辨阶段。目的:概括自然科学新成就,创立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主要思想:(1)唯物辩证法自然观确立的历史必然性;(2)整个世界的历史是自然史和社会史的统一;(3)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及基本趋势:生产实践与科学试验是根本动力,科学认识内部的矛盾运动、科学理论与经验事实的矛盾、不同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是基本动力;(4)系统阐发科学认识论思想。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答:研究内容:(1)科学技术与自然观;(2)科学与科学方法论;(3)技术与技术方法论;(4)科学技术与社会。具体说来涉及十个方面:综合研究;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自然观研究;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研究;技术哲学与技术方法论研究;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哲学问题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学与文化研究;科学思想史研究;科技哲学名著与科学技术哲学史研究。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不断地从各门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中,吸收其思想精华,批判地继承各相关学科的优秀成果,逐渐发展成的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与体会。答:(1)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科学发展观;(2)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提高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思维能力;(3)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培养科学技术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怀疑批判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掌握科技创新的基本途径、方法:a、科学研究始于问题;b、交叉与综合的思想方法;c、专业性研究方法具有文、理、工兼容的知识结构古代朴素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答:主要内容:(1)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家的自然观a、 米利都学派的自然观:开始探究"什么是自然”、"事物是由什么组成的”等,同时,借助单一的原理力图解说不同物体的性质及其变迁;b、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崇拜”:以“数”为核心构建其自然观,认为数是万物的基础,是真实的实在,其他东西是数的表现;C、变化哲学家的自然观:承认自然事物是复杂多变的、运动的;自然界万事万物存在着对立面,对立面的混合造成了事物的生灭变化,各种事物自有萌芽、生长和衰落的过程;d、原子论者的自然观: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2)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a、 苏格拉底及其自然观:主要是对人类本身的研究;b、 柏拉图及其自然观:主要探讨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问题,不太关注自然科学,不过他也研究天文学和数学问题;c、 亚里士多德及其自然观:宇宙观及目的论;特点:直观性、猜测性、神秘性、思辨性及整体性。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及特点。答:产生背景:(1)社会背景:文艺复兴运动是促使近代自然科学和自然观产生的土壤;(2)科学背景:力学的发展以及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3)哲学背景:直接渊源于培根的经验论和笛卡尔的唯理论。基本内容:(1)机械论: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力来解释;(2)决定论:主张原因与结果一一对应,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3)还原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特点:以机械力学说明一切,以物质原因解释自然现象,用静止、片面、孤立、绝对的观念看待自然,最终不得不回归神学的上帝,陷入了唯心主义。辩证唯物论自然观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答:产生背景:(1)天文学方面:康德提出了天体的星云演化假说;(2)地质学方面:赖尔出版《地质学原理》;(3)物理学方面:19世纪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4)化学方面:燃烧的氧化说和近代原子论的提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尿素的人工合成等;(5)生物学方面:细胞学说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基本内容:自然界是各种物体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从星球到原子以至更小的粒子,都处于无穷的系列和层次之中;相互联系的物体因相互作用导致运动,运动与物质不可分离;运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在质上和量上都是不灭的;物质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运动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运动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答:(1)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a、屈从与顺应b、利用与强化c、控制与改造(2)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a、 恩格斯:人在自然界的两次提升:第一次提升是物种关系方面的提升,即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第二次提升是社会关系方面的提升,即人建立起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b、 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依赖自然界的物质构成自己的生命机体;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活动所必须各种物质基础;C、人与自然的对立性: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变革自然,表现出人对自然能动性的一面。人类中心、生态中心与生态文明的内涵。答:人类中心: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强调有且只有人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生态中心:主张环境伦理学的中心问题应该是生态系统或生物共同体本身或它的亚系统,而不是它所包括的个体成员。生态文明:狭义的“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或者说是构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基础与前提的现实文明形态之一;广义的“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迄今最高级、最新型的一种文明形态,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生命本体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科学观察与实验的内涵、特点、作用及局限性。科学观察:(1)内涵:指在科学研究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考察和描述的一种方法,是认知主体运用感觉和知觉从外界客体获取部分物质、能量和信息,并由此形成对整个客体的体验和认知的活动。特点:a、观察是一种通过感觉和知觉进行的感性的认识活动,单纯的观察活动(不包括观察前地假设猜想和观察后的解释说明)是人体感觉器官作用和人脑非自觉的简单意识加工的过程和产物,一般不包括分析、推理和证明等理性因素;b、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完整的科学观察一般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在观察前有预想,在观察后有记录,并非盲目、被动的感知;c、 观察不主动干预自然事物和现象,这是观察相比实验而言最大的特点。作用:观察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是导致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是检验科学真理性的标准之一。局限性:首先,观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人的感觉器官,所以在感觉范围、观察精度、观察速度等方面都有其局限性;其次,即使运用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观察,不主动干扰和控制研究对象,观察对象的许多属性和特征不会自动显示出来,因而也暴露出其一定的局限性。科学试验:(1)内涵: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2)特点:a、与观察相比,实验具有更强的主动干预性,实验与观察相比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可以通过简化、纯化、强化、弱化、催化、慢化、模拟等方式人为控制观察对象和观察条件,从而实施更有效的观察;b、实验是可控的,因而只要具备适当的物质条件,经过学习,同一实验能够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重复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性和偶然性。(3)作用: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是科学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之一。(4)局限性:首先,由于实验依赖于观察,而观察是可错的,所以实验也有可能是可错的;同时,由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结果的解释等都可能出现问题,所以实验的可错性远远大于观察;其次,实验方法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科学问题的内涵、分类及来源,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答:内涵:科学问题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特定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分类:从所关注的对象来说,科学问题包括实体性问题、过程性问题与关系性问题;从问题在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来说,包括常规性问题与非常规性问题;从问题的来源来说,包括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科学问题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旧理论与新事实的矛盾(2)不同学派或理论之间的矛盾(3)理论内部的矛盾(4)不同学科的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5)社会实践需要与现有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科学选题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科学问题。其基本原则包括:需要性(价值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此外,还要有新意和时代感,符合自身的兴趣等。科学假说的特征与类型。答:科学假说是科学认识主体在已知的有限的科学事实和一定的科学原理的基础之上,通过科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对已存在的事物现象做出的假定性解释和说明,以及对未发现和尚未存在的事物现象做出的前瞻性预见和推测。其特征为:科学性、解释说明性、推测预见性以及待验证性。根据科学假说认识事物的范围大小、深刻程度的不同,可以将科学假说分为狭义性假说和广义性假说;根据科学假说解释说明、预见推测的内容不同,可将其分为理论假说和事实假说;根据科学假说检验的结果,可将其分为证实性假说和证伪性假说。逻辑方法的类型及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答:逻辑方法,指人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根据现实材料按逻辑思维的规律、规则形成概念、做出判断和进行推理的方法。逻辑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方法和辩证逻辑方法。逻辑方法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人们获取新的知识,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助于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综合分析大量材料,处理众多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是科学研究中一类不可或缺的方法。创造性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答:创造性思维就是所谓的想象、直觉、灵感等那些不能用逻辑和经验来表述的方法。(1)直觉,即对某种情况突如其来的颖悟或理解。直觉能够促使科学家在缺少足够证据和信息的情况下迅速形成最初的判断。(2)灵感,是人们头脑中长期酝酿的问题突然找到答案,意识处于十分清晰、敏锐的状态。灵感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是创造力的升华。(3)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建立新的概念、形象,发现新的联系、规律的有效且重要的思维途径。想象可以超越客观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各种限制,通过在头脑中纯化和概括客观对象,使认识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使科学研究表现出极大地创造性。14.建设创新文化,推动科技创新的体会与思考。答:(1)关于科学价值观的问题a、 实用主义地从事科学研究,缺乏“为真而求真”的科学精神b、 将“科学”与“技术”笼统地合成为“科技”,把功利的原则推移到“科学”之上c、 科技政策偏重于应用性研究,对基础性探索研究重视不够(2)关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问题a、 科学与教育的高度专门化和专业化是科学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b、 从科学观和文化观的角度看,狭隘的科学主义与狭隘的人文主义的对立,是导致两种文化分离和对立的重要根源c、 从社会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科学对人、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包括积极地和消极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也是导致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分离和对立的重要根源(3)关于举国体制确立和运行中的问题a、 在举国体制的确立过程中必须考虑不同科技项目的优先次序排列,并在所支持的科研项目上有所选择,以决定重点支持的研究领域b、 应该给予小科学项目的研究以生存的空间,而不应由大科学项目独占全部的科技资源,剥夺其它科学发展的机会与权力c、 避免行政僵化,以更好地适应科学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的要求(4)关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a、 优良的科学传统b、 宽松的学术氛围c、 杰出的领军人物15.科学技术与军事变革的关系。答:(1)军事变革是在科学技术有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发明创造出具有断代性质的武器装备大量投入到军事活动中,从而引发军事系统内诸要素及相互关系的根本性变化,导致整个军事系统发生质变的特殊社会活动。科技进步及其应用①可以推动武器装备体系化、智能化;②可以促发军事组织形态演变;③可以推动军事理论创新;④可以扩展军事手段和战场资源。(2)军事技术、军事理论的发展,必须始终以战争实践为源泉并在战争实践中得到检验。16.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及区别。答:科学的内涵:(1)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2)科学是一种认识过程和方法(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是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4)科学是一种维持和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5)科学是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技术的内涵: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劳动者就业协议书内容七篇
- 2023双方保密协议书七篇
- 协议书范本汽车
- 2023房子装修双方协议书七篇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勒县实验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11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A4
- 2024秋新沪科版物理8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3节 来自地球的力
- 2023年药品包装机械项目融资计划书
- 2023年聚氨酯涂料项目融资计划书
- 烹饪原料知识习题+参考答案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DB64-T1746-2020
- 师德师风建设有内容
- 诗经导读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MOOC 摄影艺术创作-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正式版)SHT 3120-2024 石油化工喷射式混合器技术规范
- 智慧树中国传统绘画赏析(厦门理工学院)章节测验答案
- 【音乐】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 【生态摄影】揭示摄影在记录生态与环境的价值与作用
- 北京市市属医院建筑合理用能指南
- 水产养殖投资计划书
- 风电投资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