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知识课件_第1页
避孕药知识课件_第2页
避孕药知识课件_第3页
避孕药知识课件_第4页
避孕药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卵裂与胚泡的形成受精卵的分裂称为卵裂,所形成的细胞称为卵裂球,卵裂的特点是细胞数目迅速增加,但胚胎的体积并不增大,细胞体积随着分裂逐渐变小。12~16个细胞称为桑椹胚,其外周有透明带。进入子宫发育为胚泡(囊胚期)卵裂与胚泡形成卵裂:受精卵————>卵裂球————>桑椹胚受精后72小时进入宫腔,达16个卵裂球胚泡形成:滋养层——发育成绒毛膜胚泡胚泡腔内细胞群——发育成胚体及部分胎膜过程:极端滋养层分泌蛋白水解酶,溶解子宫内膜,形成缺口,胚泡进入,缺口修复。妊娠-----植入植入后胚泡的变化:合体滋养层透明带消失,滋养层细胞滋养层植入一、

避孕药(激素避孕)(一)

简史1930年分离孕激素1937年孕激素抑制排卵1940年人工合成孕激素1944年各种性激素及其衍生物人工合成1956年人工合成炔诺酮1957年口服避孕药开始在临床上应用1958年人为控制月经周期1960年我国试制成功孕激素避孕药(二)避孕药种类及其生物活性特点1、甾体激素避孕药的种类两大类:人工合成孕激素和雌激素①人工合成的孕激素19-去甲基睾丸酮衍生物:炔诺酮、18-甲基炔诺酮17α-羟基黄体酮衍生物:甲孕酮、氯地孕酮②人工合成雌激素炔雌醇、炔雌醇三甲醚短效口服避孕药①孕-雌激素混合使用内膜变化:因二者比例不同而不同,一般表现为孕激素类避孕药的作用②长效孕激素类避孕药内膜变化:a第一周期,内膜抑制较轻,腺体分泌相延迟b第二周期,新生内膜腺体有分泌现象c长期使用,内膜多发生萎缩③不定时避孕药内膜的变化:A月经前半周期服药者:内膜生长受抑制,分泌相提早B月经后半周期服药者:多数内膜正常分泌相,少数内膜生长抑制,分泌程度较差④停药后内膜变化:A多数在6个月内恢复,即使已经发生萎缩的内膜,也会恢复B用药周期越少,恢复越快C序贯法比孕雌混合用药快,短效比长效快,剂量小比剂量大快D排卵恢复快,内膜恢复慢3、复方避孕药对机体的影响①停药后,月经、排卵及生育力的恢复②与子代健康关系③对肝胆的影响④与癌的关系⑤与血栓栓塞的关系⑥对代谢的影响4、甾体激素避孕药的其他作用①有益作用减少月经量、减低盆腔炎发病率、预防异位妊娠、减少子宫内膜癌、减少卵巢上皮癌、预防乳腺良性肿瘤、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三)长效口服避孕药每月口服一次可避孕一个月,减少每天服药的麻烦。服法:第一片于月经第5天,间隔20天服第二片,以后每间隔28~30天服一片。停药注意:继续服用短效避孕药1-2周期,再停,防止雌激素迅速下降引起的大出血。(四)常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地索高诺酮、孕烯二酮、胯炔诺酮与炔雌醇配伍服法:在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每日服一片,连服22天,每天服药时间相对固定。(五)探亲避孕药(六)事后避孕药(紧急避孕)达那唑米非司酮原理:大剂量孕、雌激素改变内膜,使孕卵不易着床事后120h内给药,12h重复给药一次缺点:可能引起月经紊乱(二)宫内节育器类型:惰性节育器活性节育器形状:T、V、Y形,还有蛇形放置年限:5~20年避孕原理:干扰着床、影响受精前过程四外用避孕药物杀精剂:壬苯醇醚使用简单、安全、无全身副作用、不干扰内分泌、杀死微生物、防止性传播性疾病外用避孕药剂型:栓剂、片剂、薄膜、阴道海绵等五、外用避孕工具(一)阴道避孕环优点:避免胃肠道反应全身影响小放置取出方便性生活时间不受限制(二)宫内节育器

类型:惰性节育器活性节育器形状:T、V、Y形,还有蛇形放置年限:5~20年避孕原理:干扰着床、影响受精前过程绝育术女性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