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古代诗歌中的情与景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古代诗歌中的情与景明代胡应麟《诗薮》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宋代范希文《对床夜话》中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化景物为情思。”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中更明确提出了景语与情语的概念并提到二者的关系:“不能入景语,又何能情语耶?”“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而王国维则更在《人间词话》中明确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早就注意到了诗中景与情的关系。明代胡应麟《诗薮》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宋代范希文《近两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频频出现考查古诗中写到了怎样的景,这种景抒发了怎样的情一类的考题。:如《望江南》这首词设题:“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一首词作赏析。”王维的《山居即事》的后两句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近两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频频出现考查古诗中写到了前人认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的颔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为全诗动人处,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全国新课标卷考查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设题为:“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频频出现考查古诗中写到了怎样的景,这种景抒发了怎样的情一类的考题。:前人认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的颔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
在鉴赏分析情与景的关系时,总是被一批“□景□情”的“专业术语”蒙住了。出现频率最高的有这样一些: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于景、化情入景、触景生情、以景显情、以景衬情、缘情设景、因情设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等。情与景的关系术语在鉴赏分析情与景的关系时,总是被一批“□景□情”的“景与情的关系景与情的关系结构关系: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结情
内在联系: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以乐写乐,以哀写哀结构关系:触景生情。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从景与情之间结构关系的角度触景生情。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2、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辛弃疾《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2、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
3、寓情于景
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4、以景结情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4、以景结情从军行“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练习1、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寄远》杜牧)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练习1、借景抒情练习2、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春行即兴》李华)融情于景练习2、融情于景练习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以景结情练习3、以景结情练习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杜甫
触景生情练习4、触景生情二、从景与情的内在联系角度
一、景、情正衬: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二、景、情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二句以乐景写哀情,三四句以哀景写乐情,情景强烈冲突,哀乐之情趣,遂更加隽永深远、耐人寻味。二、从景与情的内在联系角度一、景、情正衬:以乐景写乐情二、从景与情的内在联系角度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从景与情的内在联系角度昔日龌龊不足夸,今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哀景写乐情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行宫》乐景写哀情
王夫之《姜斋诗话》:“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在艺术手法上,这
滁洲西涧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幅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滁洲西涧
韦应物诗
题菊花
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青帝:司春之神。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
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因此才有下面的感慨,这是触景生情。前二句实写秋天菊花盛开之景,后二句发挥想像,虚写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
题菊花
黄巢这首诗运用了高考常见题型答题指导高考常见题型答题指导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词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抒发作者对江南的追忆?①这首词运用借景抒情来抒发作者对江南的追忆。②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③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题型——情景关系类]忆江南白居易[题型——情景关系类]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诗中一二两句。①诗中一二两句使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②借“朝雨”“杨柳”之景③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环境的凄冷,增添了浓厚的离别、留恋之情。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借景抒情类诗歌鉴赏题解题步骤:1、明确手法(情和景的关系)2、列举景物(意象),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3、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的氛围(气氛、意境)4、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借景抒情类诗歌鉴赏题解题步骤: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列举景物:分析氛围:抒发情感:例题缺月、孤灯、风露、鸣蝉、半黄的疏桐等衰残、凄凉的秋景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本身的特点抒写了作者的旅愁乡思以及烦乱心境。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列举景物:分析氛围:抒发情感:例题展示二全国Ⅱ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开阔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渡头、城门楼、村边的绿树,银白色的河水、青翠的峰峦、初夏田间的农忙情景。清新明净、秀丽、明朗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注意画面的色调)列举景物:例题展示二新晴野望开阔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渡头组织答案步骤:1、列举景物,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2、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鉴赏思维切入点:1、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本身的特点;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注意画面的色调)组织答案步骤:鉴赏思维切入点:情与景关系题思路:关系+内容+气氛+情感步骤:(关系)描写……
营造……
表达……
情与景关系题思路:关系+内容+气氛+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上阙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③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参考答案:①上阙借景抒情,情景
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命题形式注意: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题型——意境类]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全国卷)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答案】①诗的前两句选取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②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全国卷)【答案】①诗的前两句[题型——意境类]A、抓住意象B、再现画面(写景运用什么手法)C、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气氛或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D、分析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题步骤[题型——意境类]A、抓住意象答题步骤意象(意境)题(思路)意象+意境+气氛+情感步骤:(意象)营造……
渲染……
表达(表现)……意象(意境)题(思路)意象+意境+气氛+情感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bēi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答案】①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②营造了宁静幽雅(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③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的心情。(2分)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答案】①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题型——作用类]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1作用思路:作用+内容+意境+情感步骤:(作用)描写……
营造……
表达……
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上有这些作用:营造氛围\借景抒情\塑造意境\奠定情感基调\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以景衬境,以景衬情)作用思路:作用+内容+意境+情感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南乡子唐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参考答案:①词中借景抒情,②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等意象,③勾勒出一幅凄凉伤感的画面,④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
词的最后通过“潮退”反衬思乡却无法回乡,强化了思乡之情。
南乡子唐李王旬参考答案:①词中借景抒情,②用烟、雨、情与景的内在联系情与景的内在联系乐景乐情哀情哀景借景抒情(由景生情):景与情的内在关系
乐景乐情哀情哀景借景抒情(由景生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诗歌借景抒情,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盎然,作者以“莺争”“燕啄”“绿杨”“白沙”等意象,从动态到色彩,字里行间充满了无尽的爱意——乐景,借乐景抒发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一)乐景写乐情钱塘湖春行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景,表达什么情?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塞下”、“秋”、“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羌管”,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充满肃杀之气。耳之所闻,目之所睹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爱国激情、浓重乡思交织在一起,构成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矛盾情绪,情景交融,使全词情调苍凉而悲壮。(二)哀景写哀情渔家傲(秋思)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鉴赏诗歌的景和情答题要点:
1、从“景”的角度:①通过联想、想象展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节词)
2、从“情”的角度:①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②判断“景”和“情”是否和谐一致。(一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衬)③引入术语,总结该诗的思想感情。小结鉴赏诗歌的景和情答题要点:小结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三)乐景衬哀情绝句杜甫本诗作于广德二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四)哀景衬乐情塞下曲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思路:手法+内容+作用步骤:(反衬)以……衬……情
(总结)以此种手法突出/强调/增添了……情答题步骤思路:手法+内容+作用答题步骤练习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参考答案:(1)“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是因为本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2)“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但恰恰是对沉郁的离愁形成有力的反衬。景色越美,越觉得离愁的难耐。(3)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更增添了哀伤的情绪。练习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参考答案:(1)“红叶青山”实战演练实战演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端居①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①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1分)。②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1分)③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④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2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①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
形象鉴赏·
景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评析示例: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的情感;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形象鉴赏·景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如何通过渲染清寥的环境来表现孤寂之感的。通过日暮、山深、猿啼、沧江夜流、风吹木叶、月照孤舟的景象,渲染清峭孤寂的环境,突出了作者不平静的情绪和孤独寂寥之感。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如何通过渲染清寥的环境来表现孤寂之感余干旅舍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注]余干:地名,今属江西。摇落:草木凋零。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城、独鸟、渡口、初上月等意象。这些意象的作用:交待时令景象(秋景),烘托诗人凄清悲秋的内心世界,暗示了一种郁郁的离情相思。余干旅舍刘长卿【答案】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注]1、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2、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3、瓮:这里指水瓮。
4、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坞。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参考答案]画面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课堂训练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1分)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3分)答案: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1分)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参考答案:借景抒情,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参考答案: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入手对这首词作分析。全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上片描写了清明之际的春景:“风细”“柳斜”“春水”和春“花”,营造了一幅“春未老”的美好春景。下片抒发了由此景引发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春虽未老,人却因无法回家而充满了无奈和苦涩的“思乡”之情。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全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上片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实题演练2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鹧鸪天
晏几道
实题演练2【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写景抒情类诗歌常见考题问答格式。第一种类型:(什么景,什么情)提问方式: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提问变体:1.这首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写景抒情类诗歌常见考题问答格式。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第一步,考生应用描写性的语言把诗歌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尽量优美生动,切忌直接翻译。第二步,描绘画面后,用一句简洁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特点,或清新明丽,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孤寂清冷,或绚丽多彩,或生机勃勃,或萧瑟苍凉……第三步,根据这首诗歌的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剖析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第一步,考生应用描写性的语言把诗歌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尽量优正确解答:这类问题,解答思路分为三步:1、再现诗歌画面2、概括意境特点3、剖析作者情感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正确解答:这类问题,解答思路分为三步: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大部分的写景抒情诗是以乐景写乐情(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或哀景写哀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但还有一类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景的描写,透露出羁旅异乡而思归的感伤。这类诗单抓景物特征意境氛围特征是很难把握住作者情感的,但诗题、诗中直接议论抒情的句子、个别透露作者情感的字词、背景等还是能够给我们一些提示的。上面那首我们可以抓三、四两句直接议论抒情的句子。再比如李华的《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我们可以通过抓“自”“空”两字,体味出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却无人来欣赏,以乐写哀,写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大部分的写景抒情诗是以乐景写乐情(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第二种类型:(如何写景,写景方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选取哪些典型景物(景中含情)2、看写景的顺序(时间和空间):
如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外而内,由点到面等等,还可以用上俯下视、仰望远眺、近观等词语。3、看描景的角度(形色动静):如视觉(绘声绘色)、听觉(摹声)、嗅觉、触觉等,诗人会调动各种感官来写景。4、看描景的手法:一是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实景和虚景)二是简单勾画不加修饰的“白描”和细致的“工描”三是修辞(比喻、比拟、
夸张
借代
双关
反问
设问
互文等
四是其他表现手法(衬托、对比、
渲染
烘托
引用典故
象征
铺陈
白描
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侧面描写
比兴手法)5、看层次安排:如总分、照应6、看词语的锤炼(动词、形容词、有活用的词)当然在答题时,不必面面俱到,从中选两三点这首诗歌写景最主要的方法作答即可。但一定注意不要贴标签,要结合诗中的词句来分析。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第二种类型:(如何写景,写景方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第三种类型:(写景的作用或目的)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有何作用?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正确解答:1、借景抒情、以景衬情。2、点明时间(时令特点)地点(特定环境、背景)。3、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4、渲染一种氛围。5、烘托人物形象或心理或品格精神。答题时注意把握诗人的情感或塑造的形象的特征,结合具体的词句,抓住主要的方面作答。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第三种类型:(写景的作用或目的)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艘①。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晚:归艘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题型——意象类]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晚:归艘钟声
[
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的意象,表现时间的变化。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
华美、壮阔、明快、孤寂、凄凉、幽静、空灵、恬淡闲适、清新自然、幽静深远、苍凉雄浑、旷远等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诗歌首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柳枝词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答案】①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画面:②华美的小船系在岸边的杨柳树下,静静停泊在碧绿的春水之上。[题型——描绘画面类]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答案】①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画面:②华美的小船系在岸边思路:画面名称+内容步骤:描写一幅……的画面
通过联想、想象展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描绘画面类题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思路:画面名称+内容描绘画面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古代诗歌中的情与景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古代诗歌中的情与景明代胡应麟《诗薮》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宋代范希文《对床夜话》中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化景物为情思。”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中更明确提出了景语与情语的概念并提到二者的关系:“不能入景语,又何能情语耶?”“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而王国维则更在《人间词话》中明确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早就注意到了诗中景与情的关系。明代胡应麟《诗薮》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宋代范希文《近两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频频出现考查古诗中写到了怎样的景,这种景抒发了怎样的情一类的考题。:如《望江南》这首词设题:“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一首词作赏析。”王维的《山居即事》的后两句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近两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频频出现考查古诗中写到了前人认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的颔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为全诗动人处,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全国新课标卷考查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设题为:“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频频出现考查古诗中写到了怎样的景,这种景抒发了怎样的情一类的考题。:前人认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的颔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
在鉴赏分析情与景的关系时,总是被一批“□景□情”的“专业术语”蒙住了。出现频率最高的有这样一些: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于景、化情入景、触景生情、以景显情、以景衬情、缘情设景、因情设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等。情与景的关系术语在鉴赏分析情与景的关系时,总是被一批“□景□情”的“景与情的关系景与情的关系结构关系: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结情
内在联系: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以乐写乐,以哀写哀结构关系:触景生情。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从景与情之间结构关系的角度触景生情。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2、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辛弃疾《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2、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
3、寓情于景
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4、以景结情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4、以景结情从军行“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练习1、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寄远》杜牧)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练习1、借景抒情练习2、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春行即兴》李华)融情于景练习2、融情于景练习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以景结情练习3、以景结情练习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杜甫
触景生情练习4、触景生情二、从景与情的内在联系角度
一、景、情正衬: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二、景、情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二句以乐景写哀情,三四句以哀景写乐情,情景强烈冲突,哀乐之情趣,遂更加隽永深远、耐人寻味。二、从景与情的内在联系角度一、景、情正衬:以乐景写乐情二、从景与情的内在联系角度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从景与情的内在联系角度昔日龌龊不足夸,今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哀景写乐情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行宫》乐景写哀情
王夫之《姜斋诗话》:“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在艺术手法上,这
滁洲西涧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幅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滁洲西涧
韦应物诗
题菊花
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青帝:司春之神。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
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因此才有下面的感慨,这是触景生情。前二句实写秋天菊花盛开之景,后二句发挥想像,虚写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
题菊花
黄巢这首诗运用了高考常见题型答题指导高考常见题型答题指导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词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抒发作者对江南的追忆?①这首词运用借景抒情来抒发作者对江南的追忆。②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③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题型——情景关系类]忆江南白居易[题型——情景关系类]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诗中一二两句。①诗中一二两句使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②借“朝雨”“杨柳”之景③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环境的凄冷,增添了浓厚的离别、留恋之情。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借景抒情类诗歌鉴赏题解题步骤:1、明确手法(情和景的关系)2、列举景物(意象),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3、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的氛围(气氛、意境)4、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借景抒情类诗歌鉴赏题解题步骤: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列举景物:分析氛围:抒发情感:例题缺月、孤灯、风露、鸣蝉、半黄的疏桐等衰残、凄凉的秋景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本身的特点抒写了作者的旅愁乡思以及烦乱心境。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列举景物:分析氛围:抒发情感:例题展示二全国Ⅱ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开阔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渡头、城门楼、村边的绿树,银白色的河水、青翠的峰峦、初夏田间的农忙情景。清新明净、秀丽、明朗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注意画面的色调)列举景物:例题展示二新晴野望开阔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渡头组织答案步骤:1、列举景物,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2、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鉴赏思维切入点:1、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本身的特点;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注意画面的色调)组织答案步骤:鉴赏思维切入点:情与景关系题思路:关系+内容+气氛+情感步骤:(关系)描写……
营造……
表达……
情与景关系题思路:关系+内容+气氛+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上阙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③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参考答案:①上阙借景抒情,情景
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命题形式注意: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题型——意境类]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全国卷)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答案】①诗的前两句选取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②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全国卷)【答案】①诗的前两句[题型——意境类]A、抓住意象B、再现画面(写景运用什么手法)C、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气氛或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D、分析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题步骤[题型——意境类]A、抓住意象答题步骤意象(意境)题(思路)意象+意境+气氛+情感步骤:(意象)营造……
渲染……
表达(表现)……意象(意境)题(思路)意象+意境+气氛+情感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bēi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答案】①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②营造了宁静幽雅(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③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的心情。(2分)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答案】①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题型——作用类]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1作用思路:作用+内容+意境+情感步骤:(作用)描写……
营造……
表达……
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上有这些作用:营造氛围\借景抒情\塑造意境\奠定情感基调\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以景衬境,以景衬情)作用思路:作用+内容+意境+情感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南乡子唐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参考答案:①词中借景抒情,②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等意象,③勾勒出一幅凄凉伤感的画面,④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
词的最后通过“潮退”反衬思乡却无法回乡,强化了思乡之情。
南乡子唐李王旬参考答案:①词中借景抒情,②用烟、雨、情与景的内在联系情与景的内在联系乐景乐情哀情哀景借景抒情(由景生情):景与情的内在关系
乐景乐情哀情哀景借景抒情(由景生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诗歌借景抒情,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盎然,作者以“莺争”“燕啄”“绿杨”“白沙”等意象,从动态到色彩,字里行间充满了无尽的爱意——乐景,借乐景抒发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一)乐景写乐情钱塘湖春行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景,表达什么情?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塞下”、“秋”、“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羌管”,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充满肃杀之气。耳之所闻,目之所睹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爱国激情、浓重乡思交织在一起,构成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矛盾情绪,情景交融,使全词情调苍凉而悲壮。(二)哀景写哀情渔家傲(秋思)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鉴赏诗歌的景和情答题要点:
1、从“景”的角度:①通过联想、想象展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节词)
2、从“情”的角度:①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②判断“景”和“情”是否和谐一致。(一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衬)③引入术语,总结该诗的思想感情。小结鉴赏诗歌的景和情答题要点:小结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三)乐景衬哀情绝句杜甫本诗作于广德二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四)哀景衬乐情塞下曲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思路:手法+内容+作用步骤:(反衬)以……衬……情
(总结)以此种手法突出/强调/增添了……情答题步骤思路:手法+内容+作用答题步骤练习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参考答案:(1)“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是因为本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2)“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但恰恰是对沉郁的离愁形成有力的反衬。景色越美,越觉得离愁的难耐。(3)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更增添了哀伤的情绪。练习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参考答案:(1)“红叶青山”实战演练实战演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端居①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①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1分)。②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1分)③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④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2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①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
形象鉴赏·
景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评析示例: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的情感;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形象鉴赏·景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如何通过渲染清寥的环境来表现孤寂之感的。通过日暮、山深、猿啼、沧江夜流、风吹木叶、月照孤舟的景象,渲染清峭孤寂的环境,突出了作者不平静的情绪和孤独寂寥之感。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如何通过渲染清寥的环境来表现孤寂之感余干旅舍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注]余干:地名,今属江西。摇落:草木凋零。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城、独鸟、渡口、初上月等意象。这些意象的作用:交待时令景象(秋景),烘托诗人凄清悲秋的内心世界,暗示了一种郁郁的离情相思。余干旅舍刘长卿【答案】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注]1、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2、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3、瓮:这里指水瓮。
4、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坞。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参考答案]画面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课堂训练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1分)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3分)答案: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1分)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参考答案:借景抒情,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参考答案: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入手对这首词作分析。全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上片描写了清明之际的春景:“风细”“柳斜”“春水”和春“花”,营造了一幅“春未老”的美好春景。下片抒发了由此景引发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春虽未老,人却因无法回家而充满了无奈和苦涩的“思乡”之情。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诗歌鉴赏情景关系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全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上片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实题演练2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儿急疹中医护理方案
- 《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基于计算机模拟的不确定性推理研究》
- 《生育权基本问题研究》
- 长难句分析【知识精研】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 2024年新人教版1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5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课时3 5、4、3、2加几
- 你是怎么考差的?【知识精研】-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后分析总结主题班会
- 2024年中国珍珠柔肤香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计量系统产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如何正确对待考试成绩课件
- 食品科技2024年食品行业的科技突破
- MOOC Academic Writing(学术英语写作)-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上海电工操作证考试题库低压电工证考试题(全国通用)
- 作业现场化学品安全告知卡
- 0-3岁健康知识讲座
-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我和手机有个约定》课件
- 输尿管支架取出后的护理查房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4100字】
- 《餐具我来摆》 课件
- “职业健康达人”基本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