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_第1页
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_第2页
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_第3页
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精选练习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1、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问题。A.创造性B.认知性C.有结构D.无结构【答案】Co【解析】本题考查问题的种类。有结构的问题是指界定了淸晰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是指界定含糊的问题。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属于有结构的问题。2、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称之为()。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H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3、20世纪60年代初,()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A,布鲁纳B,桑代克C.皮亚杰D.廖世承【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人物活动。布鲁纳于20世纪60年代发起课程改革运动。4、下列选项中哪ー项不是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A.教育行动研究B.教育典型研究C.教育质性研究D.教育叙事研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近年来新兴的研究方法有行动研究、质性研究和叙事研究,没有典型研究。5、下面哪项不是音乐课程的价值?()A.审美体验价值B.创造性发展价值C.兴趣爱好价值D.文化传承价值【答案】B。【解析】音乐课程属于学科课程,从学科知识整体中选取关联密切的内容组成・门学科。音乐课程并没有创造性发展价值。6、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A.①②®④B.③④C.②③④D.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课标对于第一学段的要求。其中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ー二年级要多认少写。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7、由“双轨制”向“分支型”学制演变是()的学制改革内容。A.中国B.美国C.日本D.英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査学制的演变。我国学制继承前苏联,演变成为分支型。8、《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属于( )。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法律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规章【答案】Ao【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法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属于教育行政法规。9、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初目标。A.课程学B.社会科学C.教育学D.教育心理学【答案】Do【解析】本题考查“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心理学研究之上。10、“四有、两爱、两精神”的教育目的出自()〇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答案】Ao【解析】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四有、两爱、两精神”。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单项选择题1、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第()次课程改革。A.六B.七C.八D.九【答案】Co【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到了第八次。2、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A.教学方法B.教学内容C.教学组织形式D.考试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改革。教学改革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3、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A.生产カ发展水平B.社会意识形态C.政治经济制度D.民族文化传统【答案】Co【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决定教育的性质。4、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答案】Ao【解析】本题考查新课改。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以分科和综合相结合为主。高中阶段,以分科为主。5、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说,就是课程()的问题。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答案】Ao【解析】本题考查课程改革的实质。课程改革就是课程不断现代化的问题。6、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A.必修33B.必修11C.选修33D.选修3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平均每周3课时。7、课程计划的中心是()。A.科目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周编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计划。课程计划的中心是设置教学科目。8、学校教育的基础是()。A.教师B.学生C.内容D.课程【答案】Do【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因此学校教育的基础是课程。简答题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什么?【答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从哪几方面着手?【答案】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1、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资料性()。A.工具书B・必备书C.宜看书D.须知A【解析】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资料性工具书。教育书辞主要是提供教育科学名词术语的资料,百科全书则是对人类ー切门类或某ー门类知识的完备概述。2、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B.实现爱国教育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C【解析】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H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3、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教学方法改革B,课程改革C.教育评价制度改革D.教育结构改革B【解析】教育的一切是围绕着课程来进行的。4、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动手“做”,手脑并用,脱离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是().A.学科课程B.分科课程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D【解析】活动课程“就是指以儿童的生活活动为课程的内容,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编制课程的出发点。由儿童通过自己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进行学习,取得经验,掌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知识,培养兴趣、能力和各种品质的课程理论。”5、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A.剩余价值擎说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C.劳动学说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解析】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C。【解析】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7、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C.心理相容D.教学相长A【解析】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标志,也是现代社会民主、平等这一社会关系准则的体现。8、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的时间是()〇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B【解析】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的时间是2005年9、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A.社会生产カ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A【解析】生产カ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10、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〇A.提纲B.课文C.目录D.习题B【解析】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教科书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四)1、学校组织机构中,负责全校的行政事务的机构是()«A.党支部B.校长室C.教导处D.教务处B【解析】校长是学校首要的行政负责人,校长办公室是校长领导下的办事机构,其职能是协助校长处理学校II常事务。2、根据对小学思想品德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以下描述中,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是( )»A.课堂教学要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真实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主动探索、相互交流B.课堂活动要在各种教学情境中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发掘他们思维的独创性C.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较强的塑造性,应该按照课本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引导他们健康成长D.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掌握了某些技能之后,可以让他们通过手工、展览或是表演等看得见、听得见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能力C【解析】A、B、D三项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提出的要求;C项强调的是按照课本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故本题选C。3、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是指( )。A.读、写、画B.读、算、画C.读、写、算D.画、写、算C【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ー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4、我国小学课程的设计要适合小学儿童()的特点。A.知识掌握B,能力培养C.品德养成D.身心发展D【解析】课程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去影响学生,就必须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5、学校管理的起始环节是()。A,计划B.实施C.检查D.总结A【解析】学校管理的起始环节是计划。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是。A.重建新的课程结构B.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C.构建促进学生、教师、教学发展的评价体系D,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B【解析】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7、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规定,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的三级课程管理不包括()。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庭D【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8、下列不属于新的课程结构的特点的是()A.均衡性B.综合性C.单一性D.选择性C【解析】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特点包括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单ー性属于旧的课程结构的特点。9、()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表D【解析】略10、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学校课程A【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ー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故选A。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五)1、课外校外教育是ー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答案】D【解析】课外是指在课程计划之外,校外是指学科课程标准之外2、小学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是以()为依据。A.知识的分类B.技能的分类C.目标的分类D.科学的分类【答案】D【解析】科学的分类是小学教学科目设置的依据。3、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发展性和()»A.可行性B.衔接性C.实践性D.普及性【答案】D【解析】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应该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体现出普及性。4、把“小学堂”改为“小学校”的学制是()〇A.壬责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答案】C【解析】壬子癸丑学制是1912T913年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它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内容改革B,课程改革C.方法改革D.途径改革【答案】B【解析】教育的一切是围绕着课程来进行的。6、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研究性学习是该板块中的ー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了()的优势,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A.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B.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C.接受学习和协作学习D.掌握学习和接受学习【答案】B【解析】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得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它综合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优势。7、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B.热爱学生C.教师自身的道徳修养D.教师的责任心【答案】B【解析】教师的道徳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种特殊的道徳要求,核心是热爱学生。8、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A.体育活动B.群众活动C.文娱活动D,课外活动【答案】D【解析】我国在1986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全II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戈リ(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20世纪60年代以后20世纪70年代以后20世纪80年代以后【答案】B【解析】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0、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中。A.班级教育活动B.思想品德课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D.班会和校会【答案】B【解析】我国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六)1、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是( )。A.学生管理B.教学管理C,生活管理D,人事管理【答案】B【解析】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其他方面的管理是学校管理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是熟练地掌握()的内容。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教学目标【答案】C【解析】教师只有熟练地掌握了教科书的内容,才能很好地教学。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是()。A.重建新的课程结构B.构建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C.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构建.D.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答案】C【解析】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4、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A.教学方法B.教学内容C.教学组织形式D.考试制度【答案】A【解析】建国以来,我国小学各科都实施了改革试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5、国家对小学培养什么样的人オ的总要求称为()。A.小学教育目的B.小学教育目标C.小学教育原则D.小学教育内容【答案】A【解析】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即小学教育目的就是国家规定将小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オ的总要求。6、培养学生作为ー个公民所必需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教程是()。A.基础型课程B.发展型课程C.知识性课程D.工具性课程【答案】A【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ー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7、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规定初等小学的修业年限为( )〇3年4年5年6年【答案】C【解析】1904年清政府《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规定初等小学修业年限为5年。8、在教育实验研究假设的表述上,一定要采用()句。A.疑问B.被动C.主动D.陈述【答案】D【解析】在教育实验研究假设的表述上应用陈述句的方式,陈述句的方式包括条件式陈述、差异式陈述和函数式陈述。9、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A.面向全体学生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答案】C【解析】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10、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〇A.教学为主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D.学生为主【答案】A【解析】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1,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划分标准是()。A.课程的制定者B,课程的任务C.课程的组织方式D.课程的功能【答案】A【解析】题干的三类课程是依据制定者划分的。2、我国科举考试使用的教材主要是()«A.“六艺”B.《四书》和《五经》C.《学记》和《理学》D.“七艺”【答案】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