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鸦片战争考点一:虎门销烟考点二:鸦片战争考点三:《南京条约》鸦片战争考点一:虎门销烟1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掌握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奋勇抵抗;鸦片战争的结束。时空观念引导学生把鸦片战争的爆发和近代中国遭遇放到当时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让学生会运用“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思维分析方法。历史解释欧亚大陆两端的中英两国的兴衰局势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通过对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对比,了解国情,并能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从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史料实证通过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深刻地认识到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乂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认识到当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腐败不堪的时候世界发生了最重要的变化,即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在当下要有居安思危意识。核心素养:掌握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2中国近代史分期旧民主主义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184019191949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第二次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完全为半殖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五四运动(1919)与中其成立(1921)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1-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中国近代史分期旧民主主义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1840191913知识点一: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意图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2)重要原因:清政府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3)直接原因: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知识点一:鸦片战争1.原因:4知识点一:鸦片战争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2)北犯:英军进攻厦门,攻占浙江定海,最后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3)战局扩大: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军爱国将领海龄抗英殉国。3.结果:清政府屈辱求和,1842年8月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等条约——《南京条约》知识点一:鸦片战争2.过程:5知识点二:《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
《南京条约》附件(1)割香港岛(2)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知识点二:《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南6知识点二:《南京条约》影响:(1)政治: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3)思想文化: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掀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4)社会转型:促使古老中国被迫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知识点二:《南京条约》影响:7知识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1)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直接原因:英法等国提出修订条约的要求,遭到拒绝知识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8知识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2)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4)美俄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俄国乘机强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知识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9知识点四:《天津条约》及《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割地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开放口岸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增开天津为商埠
其他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承认《天津条约》有效知识点四:《天津条约》及《北京条约》《天津10重点讲解:1.不平等条约的客观作用(1)“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方式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也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2)不平等条约将中国推入近代化进程之中,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政治理念、经济习惯和文化思想带到中国,扩展了中国人的大众视野。重点讲解:1.不平等条约的客观作用(1)“不平等条约11
2、近代中国的主题——近代化含义: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核心: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包含:①民族独立、政浴民主化②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③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④社会生活和风俗的城市化2、近代中国的主题——近代化含义: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121.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材料表明近代中国()A.通过运用国际法谈判维护了国家主权B.在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世界C.领事裁判权的丧失促进了外交近代化D.在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下转变了外交观念解析: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说明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外交逐渐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说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B正确;近代中国虽然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但并没有维护了国家主权,A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领事裁判权,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在国际法著作的影响下,中国转变了外交观念,排除D。B知识巩固:1.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132.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国家立场决定了战争的性质 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解析:鸦片战争在英国人看来是报复性的战争,在中国人看来是一场对鸦片战争的清剿,双方看问题的立场不同,材料“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说明英国发动的战争不是正义性的,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故B项错误;中英双方对战争的看法体现了中西文明的冲突,材料没有指出鸦片战争的性质,故C项错误;双方的看法都是从各自国家的角度来看待战争,没有点明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一场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双方都抹杀了战争的实质,故D项正确。D2.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143.早在鸦片战争之前,英国政府制定的对华商务草案就提到,无论何时,无论清政府打算对关税做出何种变更,都应在变更实行前的12个月,就相应变更通知英国女王的首席监督或总领事。使英国这一要求开始实现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材料表明,英国要求清政府对关税的变更需要通知英国女王的首席监督或总领事。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故C正确。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与英国无关,排除A;1842年通过《南京条约》,英国已经获得协定关税的特权,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B、D两项都不符合“开始”,排除。C3.早在鸦片战争之前,英国政府制定的对华商务草案就提到,无论154.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翻译英文书报,获知了英国一些基本情况,并据此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的基本认识。例如,英国是以贸易立国的,即便鸦片贸易中断,英国为了茶叶等商品的利益,也绝不会对中国开战。林则徐的这一认识()
A.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 B.客观分析了战前形势
C.延缓了鸦片战争爆发 D.成为战败的主要原因解析:材料表明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已经“开眼看世界”,但却得出了一些错误的结论,究其原因,他在用“天朝上国”的传统思维方法分析西方国家,故
A
项正确;林则徐对西方工
业国家的野蛮掠夺性认识不足,故并未客观分析战前形势,B
项错误;林则徐的这一错误认识判断并不能延缓战争爆发,C
项错误;清廷的腐败是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故
D
项也错误。故选:A。A4.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翻译英文书165.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厉镇压私自出国的人民,并宣称“人已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1909年,在荷属印尼华侨的请求与国内舆论催促下,清政府出台了《大清国籍条例》,确立了血统主义原则,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增强 B.侨民安土重迁观念得到强化
C.传统的华夷观念完全丧失 D.清末"新政"重塑了政府权威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籍法是主权国家对公民的国籍取得、丧失和恢复进行管理的法律条例;清政府从拒不承认海外华侨的侨民身份,到颁布成文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法律依据,反映出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增强,A项正确。“安土重迁”观念突出的是乡土观念,侨民的外迁本身不符合“安土重迁”观念,B项错误。传统的华夷观念的丧失经历了长期过程,仅此一点不能说明完全丧失,C项错误。清末新政,清政府的权威并未得以重塑,反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D项错误。5.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厉镇压私自出国的人民,并宣称“人已出17鸦片战争考点一:虎门销烟考点二:鸦片战争考点三:《南京条约》鸦片战争考点一:虎门销烟18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掌握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奋勇抵抗;鸦片战争的结束。时空观念引导学生把鸦片战争的爆发和近代中国遭遇放到当时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让学生会运用“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思维分析方法。历史解释欧亚大陆两端的中英两国的兴衰局势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通过对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对比,了解国情,并能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从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史料实证通过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深刻地认识到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乂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认识到当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腐败不堪的时候世界发生了最重要的变化,即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在当下要有居安思危意识。核心素养:掌握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19中国近代史分期旧民主主义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184019191949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第二次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完全为半殖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五四运动(1919)与中其成立(1921)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1-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中国近代史分期旧民主主义时期新民主主义时识点一: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意图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2)重要原因:清政府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3)直接原因: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知识点一:鸦片战争1.原因:21知识点一:鸦片战争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2)北犯:英军进攻厦门,攻占浙江定海,最后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3)战局扩大: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军爱国将领海龄抗英殉国。3.结果:清政府屈辱求和,1842年8月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等条约——《南京条约》知识点一:鸦片战争2.过程:22知识点二:《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
《南京条约》附件(1)割香港岛(2)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知识点二:《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南23知识点二:《南京条约》影响:(1)政治: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3)思想文化: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掀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4)社会转型:促使古老中国被迫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知识点二:《南京条约》影响:24知识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1)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直接原因:英法等国提出修订条约的要求,遭到拒绝知识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25知识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2)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4)美俄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俄国乘机强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知识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26知识点四:《天津条约》及《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割地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开放口岸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增开天津为商埠
其他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承认《天津条约》有效知识点四:《天津条约》及《北京条约》《天津27重点讲解:1.不平等条约的客观作用(1)“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方式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也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2)不平等条约将中国推入近代化进程之中,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政治理念、经济习惯和文化思想带到中国,扩展了中国人的大众视野。重点讲解:1.不平等条约的客观作用(1)“不平等条约28
2、近代中国的主题——近代化含义: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核心: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包含:①民族独立、政浴民主化②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③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④社会生活和风俗的城市化2、近代中国的主题——近代化含义: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291.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材料表明近代中国()A.通过运用国际法谈判维护了国家主权B.在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世界C.领事裁判权的丧失促进了外交近代化D.在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下转变了外交观念解析: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说明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外交逐渐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说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B正确;近代中国虽然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但并没有维护了国家主权,A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领事裁判权,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在国际法著作的影响下,中国转变了外交观念,排除D。B知识巩固:1.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302.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国家立场决定了战争的性质 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解析:鸦片战争在英国人看来是报复性的战争,在中国人看来是一场对鸦片战争的清剿,双方看问题的立场不同,材料“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说明英国发动的战争不是正义性的,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故B项错误;中英双方对战争的看法体现了中西文明的冲突,材料没有指出鸦片战争的性质,故C项错误;双方的看法都是从各自国家的角度来看待战争,没有点明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一场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双方都抹杀了战争的实质,故D项正确。D2.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313.早在鸦片战争之前,英国政府制定的对华商务草案就提到,无论何时,无论清政府打算对关税做出何种变更,都应在变更实行前的12个月,就相应变更通知英国女王的首席监督或总领事。使英国这一要求开始实现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材料表明,英国要求清政府对关税的变更需要通知英国女王的首席监督或总领事。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故C正确。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与英国无关,排除A;1842年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借用林地协议合同范本
- 包装纸盒合同范本
- 北京车辆过户合同范本
- 军事拓展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价值咨询合同范本
- 动产个人抵押合同范本
- 人工劳务外包合同范本
- 企业绿化合同范本
- 农业机械改装项目合同范例
- 化妆品厂家代工合同范本
- 运动康复机构跌倒风险管理措施
- 开学安全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一年级珍惜粮食主题班会学习教案
- 残疾人的就业创业与自我发展
- 全套课件-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 医院感染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DBJ33T 1286-2022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控制标准
- 海岸动力学英文课件Coastal Hydrodynamics-复习
- 碳足迹研究-洞察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