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全品中考复习方案》物理第05课时 机械运动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8c39947da42108b0c6fb65b37c064e/1b8c39947da42108b0c6fb65b37c064e1.gif)
![2020版《全品中考复习方案》物理第05课时 机械运动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8c39947da42108b0c6fb65b37c064e/1b8c39947da42108b0c6fb65b37c064e2.gif)
![2020版《全品中考复习方案》物理第05课时 机械运动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8c39947da42108b0c6fb65b37c064e/1b8c39947da42108b0c6fb65b37c064e3.gif)
![2020版《全品中考复习方案》物理第05课时 机械运动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8c39947da42108b0c6fb65b37c064e/1b8c39947da42108b0c6fb65b37c064e4.gif)
![2020版《全品中考复习方案》物理第05课时 机械运动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8c39947da42108b0c6fb65b37c064e/1b8c39947da42108b0c6fb65b37c064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专版安徽专版2020版《全品中考复习方案》物理第05课时机械运动课件第5课时机械运动第一篇教材梳理第5课时第一篇教材梳理考点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1)看:选择刻度尺要观察它的①
、②
和③
。
(2)放: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平行,不要使用磨损的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④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⑤
的下一位。
(4)记:测量结果由⑥
和⑦
组成。
(5)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结果小数位应相同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垂直分度值数值单位考点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1)看:选择刻度尺要(续表)长度单位的换算常见长度估测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吃饭用的筷子的长度约为0.2m(续表)长度单位的换算常见长度估测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为(续表)时间测量及单位换算
停表读数:小盘表针(分针)转一圈是15min,大盘表针(秒针)转一圈是30s,当分针过半时,秒针在原来读数的基础上加30s。
如图所示的示数为⑧
min⑨
s
常见时间估测
脉搏跳动的平均时间间隔约为1s;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普通中学生百米成绩约为15s;一块橡皮从课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约为0.5s236(续表)时间测量及单位换算停表读数:小盘表针(分针)转一圈考点二运动的描述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一个物体作为参照,这个物体叫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时,对所研究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⑩
的。若选择加油机A为参照物,则战斗机B是⑪
的;若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则战斗机B是⑫
的
不同
静止
运动考点二运动的描述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一个物考点三运动的快慢比较
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⑬
;
运动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⑭
定义
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⑮
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⑯
之比叫速度
公式
v=⑰
;
变形式:s=⑱
,t=⑲
单位
1m/s=⑳
km/h,1km/h=㉑
m/s;
m/skm/h
路程
时间
路程
时间vt3.6考点三运动的快慢比较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⑬(续表)常见速度值
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速度保持㉒
的直线运动,其v-t、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
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速度发生㉓
的直线运动,图中0~40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㉔
m/s
不变变化30(续表)常见速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声音在1探究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2018·瑶海区一模]在图5-1中,圆筒的直径d为
cm,停表的读数为
s。
图5-11.00228.5探究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2018·瑶海区一模]在图5-探究二运动的描述与速度的计算2.[2019·合肥一模]汽车行驶的速度是72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15m/s,若二者在公路上同时向西运动,以汽车为参照物,羚羊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
[答案]东[解析]汽车行驶的速度是72km/h=20m/s,羚羊奔跑的速度是15m/s,所以汽车的速度快;汽车和羚羊在公路上同时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汽车的速度快,所以以汽车为参照物,羚羊向东运动。探究二运动的描述与速度的计算2.[2019·合肥一模]汽车3.[2019·蒙城一模]合肥地铁1号线是安徽省的首条地铁线路,于2016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首期运营的线路长24.58km,运营平均速度40km/h,若以此速跑完全程,需
min,若以行驶的地铁为参照物,站台上的广告牌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36.87运动3.[2019·蒙城一模]合肥地铁1号线是安徽省的首条地铁线4.[2018·瑶海区一模]2017年4月9日“2017徐州国际马拉松竞赛”在徐州开展,其中设置了全长7500m的迷你马拉松赛,小明同学报名参加。在跑步途中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去”,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小明跑完全程用了1.5h,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km/h。
[答案]自己54.[2018·瑶海区一模]2017年4月9日“2017徐州探究三s-t、v-t图像的理解及计算5.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5-2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2~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mD.5~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6m图5-2探究三s-t、v-t图像的理解及计算5.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答案]A[答案]A6.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5-3所示。在第3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等于
m/s。
[答案]
20图5-36.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知识点一位移1.位移的概念:做机械运动的物体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位移大小只跟运动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所经历的实际路径无关;路程大小跟物体运动经过的路径有关。如图5-4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其位移的大小是4R,通过的路程是2πR。图5-4知识点一位移1.位移的概念:做机械运动的物体从初位置指向末|针对训练|孙明在操场上绕着400m跑道练习长跑,他出发后以5m/s的平均速度跑了4min,则孙明在这4min内跑过的路程是
m,他的位移大小为
m。
12000|针对训练|孙明在操场上绕着400m跑道练习长跑,他出知识点二加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通常用a表示。若用Δv表示速度在时间间隔Δt内发生的变化,则有a=,加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2。知识点二加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针对训练|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1)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vt=6m/s,则这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Δv=
m/s。
(2)若(1)中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m/s2。
(3)加速度的定义公式为a=
。
|针对训练|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答案][答案]知识点三v-t图像的分析与理解v-t图像(1)在v-t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v-t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2)图5-5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其函数关系式为v=v0,v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物体在一段时间(t0)内走过的路程(s0)满足关系式s0=v0t0,在图甲中为阴影矩形的面积。图乙是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其函数关系式为vt=v0+at0,位移(s0)与时间(t0)的函数关系式为s0=v0t0+,在图像中s0为阴影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之和。甲乙图5-5知识点三v-t图像的分析与理解v-t图像甲乙图5-5|针对训练|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5-6A所示,在t0时刻该图像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
。现在有甲、乙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在t0时刻,甲通过的路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通过的路程。
图5-6路程小于|针对训练|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随时间变2.如图5-7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
s内通过的路程。从v-t图像中可看出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我们能利用这一点很方便地计算出路程。小明同学在笔直的跑道上跑步,他在跑步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从出发到20s这段时间内他通过的路程是
m,在60s这一时刻他距出发点
m。
图5-72.如图5-7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答案]220100[答案]220100突破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设计和进行实验】1.实验原理:v=。2.实验主要器材:小车、斜面(作用:使小车获得动力,加速下滑。注意:实验时斜面倾角不宜过大,目的是方便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减小误差)、刻度尺(作用: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注意:测量时要“头对头”“尾对尾”)、停表(作用:测量时间)、金属片(作用:确保小车到达终点时在同一位置)。突破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设计和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3.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根据v=计算小车各段的平均速度,并绘出实验数据曲线图,通过小车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来判断小车的运动状态。(实验中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项目路程s/m运动时间t/s平均速度v/(m·s-1)全程上半段下半段【数据处理和分析】项目路程s/m运动时间t/s平均速度v/(【交流、反思与误差分析】4.测量下半段(或任意一段)路程的速度时,不能让小车从中点(或除顶端外的任意一起点)由静止释放,因为小车运动到中点(或除顶端外的任意一点)时的速度不为零。5.小车下滑过程中(不计摩擦)能量的转化情况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6.误差分析:①若小车经过终点后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测量值偏大,平均速度测量值偏小;②若小车静止释放时未放在顶端,导致时间测量值偏小,平均速度测量值偏大。【交流、反思与误差分析】例
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
(2)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实验中便于测量
。
图5-8小车运动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例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例
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3)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小车通过AB段所用时间tAB=3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最后一空保留三位小数)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出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选填“大”或“小”)。
图5-840.00.133小例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例
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5)小车通过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
小车通过上半程AB段的平均速度;小车通过全程AC段的平均速度
小车通过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图5-8大于小于例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例
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6)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同组的小伟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下半程运动的平均速度。你认为小伟的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
。
·实验拓展·图5-8错误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例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例
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7)小车通过全程(AC段)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全程(AC段)做的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如图5-9所示为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小车在AC段运动情况的是
。
图5-8图5-90.16变速C例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考点一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1.[2012·安徽2题2分]如图5-10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
cm。
图5-102.70(2.68~2.70均可)考点一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1.[2012·安徽2题2分]如图2.[2015·安徽14题3分]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B.2.357cmC.2.35cm D.2.4cm[答案]A2.[2015·安徽14题3分]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考点二参照物3.[2012·安徽1题2分]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如图5-11所示)。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这时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图5-11静止考点二参照物3.[2012·安徽1题2分]2011年11月考点三速度的单位换算及计算4.[2018·安徽1题2分]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客机,它的巡航速度是92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
5.[2014·安徽1(2)题1分]360km/h=
m/s。
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是920km100考点三速度的单位换算及计算4.[2018·安徽1题2分]大6.[2011·安徽3题2分]如图5-12所示,某物体(可看成一个点)从坐标原点O开始以3c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2s,然后以4cm/s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匀速运动2s到P点(图中未标出)。若物体直接从O点沿直线匀速运动到P点,所用时间也为2s,则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cm/s。
图5-126.[2011·安徽3题2分]如图5-12所示,某物体(可看[答案]5[答案]5考点四机械运动相关的初高衔接7.[2012·安徽14题3分]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5-13所示,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第二次直接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图5-13考点四机械运动相关的初高衔接7.[2012·安徽14题3分[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物体第一次通过的路程是MP+PN两段线段,第二次通过的路程是MN,由数学知识知,MN<MP+PN,则两次运动的路程不等;但前后两次位置的变化相同,都是从M点运动到N点,故选D。[答案]D安徽专版安徽专版2020版《全品中考复习方案》物理第05课时机械运动课件第5课时机械运动第一篇教材梳理第5课时第一篇教材梳理考点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1)看:选择刻度尺要观察它的①
、②
和③
。
(2)放: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平行,不要使用磨损的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④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⑤
的下一位。
(4)记:测量结果由⑥
和⑦
组成。
(5)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结果小数位应相同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垂直分度值数值单位考点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1)看:选择刻度尺要(续表)长度单位的换算常见长度估测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吃饭用的筷子的长度约为0.2m(续表)长度单位的换算常见长度估测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为(续表)时间测量及单位换算
停表读数:小盘表针(分针)转一圈是15min,大盘表针(秒针)转一圈是30s,当分针过半时,秒针在原来读数的基础上加30s。
如图所示的示数为⑧
min⑨
s
常见时间估测
脉搏跳动的平均时间间隔约为1s;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普通中学生百米成绩约为15s;一块橡皮从课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约为0.5s236(续表)时间测量及单位换算停表读数:小盘表针(分针)转一圈考点二运动的描述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一个物体作为参照,这个物体叫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时,对所研究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⑩
的。若选择加油机A为参照物,则战斗机B是⑪
的;若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则战斗机B是⑫
的
不同
静止
运动考点二运动的描述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一个物考点三运动的快慢比较
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⑬
;
运动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⑭
定义
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⑮
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⑯
之比叫速度
公式
v=⑰
;
变形式:s=⑱
,t=⑲
单位
1m/s=⑳
km/h,1km/h=㉑
m/s;
m/skm/h
路程
时间
路程
时间vt3.6考点三运动的快慢比较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⑬(续表)常见速度值
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速度保持㉒
的直线运动,其v-t、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
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速度发生㉓
的直线运动,图中0~40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㉔
m/s
不变变化30(续表)常见速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声音在1探究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2018·瑶海区一模]在图5-1中,圆筒的直径d为
cm,停表的读数为
s。
图5-11.00228.5探究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2018·瑶海区一模]在图5-探究二运动的描述与速度的计算2.[2019·合肥一模]汽车行驶的速度是72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15m/s,若二者在公路上同时向西运动,以汽车为参照物,羚羊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
[答案]东[解析]汽车行驶的速度是72km/h=20m/s,羚羊奔跑的速度是15m/s,所以汽车的速度快;汽车和羚羊在公路上同时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汽车的速度快,所以以汽车为参照物,羚羊向东运动。探究二运动的描述与速度的计算2.[2019·合肥一模]汽车3.[2019·蒙城一模]合肥地铁1号线是安徽省的首条地铁线路,于2016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首期运营的线路长24.58km,运营平均速度40km/h,若以此速跑完全程,需
min,若以行驶的地铁为参照物,站台上的广告牌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36.87运动3.[2019·蒙城一模]合肥地铁1号线是安徽省的首条地铁线4.[2018·瑶海区一模]2017年4月9日“2017徐州国际马拉松竞赛”在徐州开展,其中设置了全长7500m的迷你马拉松赛,小明同学报名参加。在跑步途中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去”,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小明跑完全程用了1.5h,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km/h。
[答案]自己54.[2018·瑶海区一模]2017年4月9日“2017徐州探究三s-t、v-t图像的理解及计算5.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5-2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2~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mD.5~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6m图5-2探究三s-t、v-t图像的理解及计算5.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答案]A[答案]A6.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5-3所示。在第3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等于
m/s。
[答案]
20图5-36.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知识点一位移1.位移的概念:做机械运动的物体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位移大小只跟运动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所经历的实际路径无关;路程大小跟物体运动经过的路径有关。如图5-4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其位移的大小是4R,通过的路程是2πR。图5-4知识点一位移1.位移的概念:做机械运动的物体从初位置指向末|针对训练|孙明在操场上绕着400m跑道练习长跑,他出发后以5m/s的平均速度跑了4min,则孙明在这4min内跑过的路程是
m,他的位移大小为
m。
12000|针对训练|孙明在操场上绕着400m跑道练习长跑,他出知识点二加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通常用a表示。若用Δv表示速度在时间间隔Δt内发生的变化,则有a=,加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2。知识点二加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针对训练|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1)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vt=6m/s,则这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Δv=
m/s。
(2)若(1)中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m/s2。
(3)加速度的定义公式为a=
。
|针对训练|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答案][答案]知识点三v-t图像的分析与理解v-t图像(1)在v-t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v-t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2)图5-5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其函数关系式为v=v0,v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物体在一段时间(t0)内走过的路程(s0)满足关系式s0=v0t0,在图甲中为阴影矩形的面积。图乙是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其函数关系式为vt=v0+at0,位移(s0)与时间(t0)的函数关系式为s0=v0t0+,在图像中s0为阴影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之和。甲乙图5-5知识点三v-t图像的分析与理解v-t图像甲乙图5-5|针对训练|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5-6A所示,在t0时刻该图像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
。现在有甲、乙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在t0时刻,甲通过的路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通过的路程。
图5-6路程小于|针对训练|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随时间变2.如图5-7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
s内通过的路程。从v-t图像中可看出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我们能利用这一点很方便地计算出路程。小明同学在笔直的跑道上跑步,他在跑步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从出发到20s这段时间内他通过的路程是
m,在60s这一时刻他距出发点
m。
图5-72.如图5-7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答案]220100[答案]220100突破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设计和进行实验】1.实验原理:v=。2.实验主要器材:小车、斜面(作用:使小车获得动力,加速下滑。注意:实验时斜面倾角不宜过大,目的是方便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减小误差)、刻度尺(作用: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注意:测量时要“头对头”“尾对尾”)、停表(作用:测量时间)、金属片(作用:确保小车到达终点时在同一位置)。突破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设计和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3.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根据v=计算小车各段的平均速度,并绘出实验数据曲线图,通过小车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来判断小车的运动状态。(实验中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项目路程s/m运动时间t/s平均速度v/(m·s-1)全程上半段下半段【数据处理和分析】项目路程s/m运动时间t/s平均速度v/(【交流、反思与误差分析】4.测量下半段(或任意一段)路程的速度时,不能让小车从中点(或除顶端外的任意一起点)由静止释放,因为小车运动到中点(或除顶端外的任意一点)时的速度不为零。5.小车下滑过程中(不计摩擦)能量的转化情况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6.误差分析:①若小车经过终点后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测量值偏大,平均速度测量值偏小;②若小车静止释放时未放在顶端,导致时间测量值偏小,平均速度测量值偏大。【交流、反思与误差分析】例
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
(2)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实验中便于测量
。
图5-8小车运动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例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例
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3)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小车通过AB段所用时间tAB=3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最后一空保留三位小数)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出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选填“大”或“小”)。
图5-840.00.133小例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例
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5)小车通过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
小车通过上半程AB段的平均速度;小车通过全程AC段的平均速度
小车通过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图5-8大于小于例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例
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6)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同组的小伟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下半程运动的平均速度。你认为小伟的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
。
·实验拓展·图5-8错误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例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例
小明利用如图5-8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7)小车通过全程(AC段)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全程(AC段)做的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如图5-9所示为四个速度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Aplitabart-生命科学试剂-MCE
- 武威职业学院《陈设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2025年01月浙江省嘉兴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实验室2025年招考3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三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案
- 2025至2030年面包酮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绿植租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合同(2025年度)3篇
- 2025至2030年氧气乙炔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01月山东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管理委员会选聘工作人员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乙磷铝锰锌可湿粉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立体招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体检表(叉车)
- c30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师德师风警示教育讲座培训课件
- 猪饲料购销合同书
- 电商运营销售计划Excel模版
- 全国水利工程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质量控制
- 进入答辩环节的高职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申报书(最终版)
- 航拍中国优秀课件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现代人的心理困惑和自我疗愈策略》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杨浦区上海同济大附属存志学校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XX学校服采购工作方案(含一封信、备案表、反馈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