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辞手法分类特点示例赏析比喻:就是打比方,用不同性质的但相似的另一事物作比,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使得表达生动形象,事物特征鲜明,情感突出。明喻本体、喻体、比喻词(像、如、似)都出现,甲像乙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表达出诗人对越中山水的喜爱之情。暗喻本体、喻体出现,不用比喻词,甲是乙,甲成了乙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新城道中(其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远远望去,白云给山头戴上了一顶絮帽;旭日初生,红里泛黄,如一面铜锣挂在树梢。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无情之物以有情,写出了乡村风景的清新活泼,同时也透露了作者无比兴奋欢快的心情。借喻直接使用喻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浮云”喻指小人,“日”喻指君主。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对小人谗佞误国的痛恨。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多个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作比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贺铸若要问我有多愁?就像那遍地迷濛的衰草那样多,像满天飘舞的柳絮那样乱,像黄梅时节的细雨连绵不绝。连用三个比喻,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比拟:运用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者把人当作物写,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状态、动作等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赋予夜雨以人的情感和行为,写出了雨的有情,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拟物把人当做物来描写,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沁园春长沙》“翔”字用鸟儿飞翔摹写鱼儿游动的姿态,突出轻快活泼的特点,又引发联想,水天相映,画面呼之欲出。比喻和比拟1、比喻二者是相似关系,甲像乙;比拟二者是交融关系,甲拟乙。2、比喻二者一主一从,喻体必须出现,比拟二者融合,本体必须出现,拟体可以不出现。3、比喻重在以浅近的形象的事物说明深奥的或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以模拟的方法描绘人或物的行为状态。借代: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名称,而是借用同它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去代替。使语言简练含蓄,引发联想,使形象鲜明突出。特征指代本体用事物特征代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和“红”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对比鲜明,令人心生怜惜。部分指代整体用事物部分代指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具体指代抽象用具体事物指代抽象事物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专名指代泛称用某一具体事物称代一类事物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杜康晋王恺有良牛,名为八百里驳,此处借用来指牛,有了厚重的历史底蕴。借喻与借代1、同样不出现本体。2、借喻重在“喻”,二者相似;借代重在“代”,二者相关。3、借喻可以变成明喻,借代不能。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或缩小的描述。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突出事物特征,强化情感表达。夸大故意把事物往大处说(多、快、高、长、强、大……)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陆游》用夸张手法,“三万里”“五千仞”尽写山河壮丽,“泪尽”可见心情沉痛。缩小故意把事物往小处说(少、慢、矮、短、弱、小……)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超前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来写未饮心先醉、眼中流泪,心内成灰《西厢记》“未饮”已醉,心内成灰,夸张手法抒发离别之痛苦。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来表达意思相近或者意思相反的意思。作用:从形式看,可以使语言工整,从内容看,可以使意义更加含蓄。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二首(其一)》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碌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境。对仗工稳,和谐悦耳。“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比鲜明,警示意味深长。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尾联写诗人“还乡”的狂想,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能加强语势,加强节奏感,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问,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乐府《江南》)铺排渲染,捕绘出鱼儿们倏忽往来、活泼嬉戏的动态,衬托出采莲少女的活泼可爱及愉快心情。反复:指某些词句多次出现,达到强调事件,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效果。连续反复词句连续出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间隔反复同一内容间隔出现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无题》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慨设问:先引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问题说出。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自问自答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问中有答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列锦:也称作意象并置,通过不同意象的并置叠加,产生耐人寻味的画面感和美感。名词意象罗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象丰富绵密,烘托战场肃穆冷冽氛围,营造意境。突出出行之早,为表达思想情感渲染氛围。通感:以一种感觉写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形象,便于理解;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丰富意境,含意深远。视觉通触觉听觉通触觉视觉通听觉调动想象,感官互通(响亮)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或者同音(音近)条件,有意使得诗句具有双重含义,言在此而意在彼,使得表达含蓄委婉,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语音双关利用词语的同音或音近造成双关。如“丝”(思)、“枝”(知)、“藕”(偶)、“莲”(怜)谐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一语相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语义双关利用词语的多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秋夜》朱淑真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塞上听吹笛》高适“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之凄凉,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既写风吹送梅花飘落的优美画面,又暗指《梅花落》的曲声散到关山处处。意境优美,含义丰富。互文: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语言凝练,含义隽永。同句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邻句互文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顶真: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的一种修辞方法顶真的使用使诗歌的节奏产生流动、和谐之美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如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李白具有民歌复沓歌咏的风味,增加了音节的流美和情意的缠绵,使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和谐的统一对比: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能把好坏,善恶,美丑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以深刻印象和启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观祈雨》李约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作用:⑴比喻的作用使内容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⑵拟人的作用是使对象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⑶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⑷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⑸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⑹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⑺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⑻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⑼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⑽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⑾双关的作用是使内容含量增加,表达含蓄委婉,有时幽默风趣。⑿互文的作用是内容丰富、相互补充,行文简洁。⒀顶针的作用是文气贯通,表达情感严谨周密,富有音乐美。表现手法特点示例赏析比兴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婉曲有致。兴中有比为比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比兴)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婉曲有致。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联想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这些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出辉煌灿烂的神仙世界。用典引用古代的故事,或者已经过去的事情(用事),或者有来历出处的语言来说明当前事情(用言),借此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的一种表现方法。用典是有助于丰富诗歌的文化内涵,提高表情达意效果,并触发读者的多层联想。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或通过事物的过去同现在的情况作纵向对比(今昔、盛衰等),或通过同一时间内不同事物作横向对比(哀乐、明暗、动静、美丑等),从而表达诗人的爱、憎、褒、贬的思想情感。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今昔对比法,由此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揭示军中苦乐不均,将帅无能,贪图享乐,表达出痛恨之情。衬托(烘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反衬,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烘托主体。“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运用得比较多。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林莺”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对比的两个事物是同类事物:不是同类事物不能相比,因为对比的目的就是要让同一类别的两个性质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使其善恶美丑自我显露,让人们信服。如果非同类事物放在一起,便达不到这个目的,对比也就失去了意义。衬托却不是这样,它有同类事物相衬,如正反人物在一起写,用反面人物反衬正面人物,但大多数是不同类事物相衬,如:①“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咏梅词》)例①是同类相比,“罗绮者”和“养蚕人”都是“人”,属于同类相比,从而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不均。例②的“百丈冰”和“花枝俏”,前者是自然现象,后者是生命现象,句中用前者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理厂租房合同
- 中介房屋出租合同
- 建筑工地施工安全防范及免责条款合同
- 区住宅区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 夫妻离婚合同协议书
- 智慧餐饮供应链管理系统开发及运营合同
- 成都商品房买卖合同
- 大连翻译职业学院《影视剧配音》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产品结构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明清档案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学校食堂厨师岗位职责
- 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与方法课件
- 如何做好4S管理
- 民航客舱应急设备
- 化工总控工培训
- 2024年小红书初级营销师题库
- 山西电网新能源场站涉网试验流程使用说明书
-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 康复医学题库与答案
- 1、DL-T5113.1-2019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一部分:土建工程用表
- 2024年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四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