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5b6d48089bdd8999f49835b531f232b/55b6d48089bdd8999f49835b531f232b1.gif)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5b6d48089bdd8999f49835b531f232b/55b6d48089bdd8999f49835b531f232b2.gif)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5b6d48089bdd8999f49835b531f232b/55b6d48089bdd8999f49835b531f232b3.gif)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5b6d48089bdd8999f49835b531f232b/55b6d48089bdd8999f49835b531f232b4.gif)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5b6d48089bdd8999f49835b531f232b/55b6d48089bdd8999f49835b531f232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之意象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芙蕖、菡萏[hàndàn]、净友、芰荷等。荷之意象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君子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佳人之花用莲花代表佳人形象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她,就是诗人的梦中情人。君子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爱情之花
由于“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虚实结合,谐音双关,表达了对所爱的男子深长的思念。孟郊的《怨诗》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断不能说出。
怀旧之花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置身荷香美景,欲抚琴弦,却恨无知音共赏。元代王翰《题败荷》:“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诗人借败荷之声传送到旅人的手段,把怀人写得凄楚动人。爱情之花由于“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其文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是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称为“五言之冠冕”。南朝.梁.钟嵘《诗品》中评价其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它是指《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古诗十九首其文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4123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极为尖锐,下层人民深受水深火热的痛苦。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治腐败黑暗,外戚宦官和地方豪强垄断政治,彼此又争斗不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下层知识分子既无社会地位,又无政治前途,他们往往落魄江湖,背井离乡,辛苦辗转,走投无路,失意彷徨。这些人文化素养较高,熟悉《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又能吸收汉乐府的营养,来抒写自己的人生。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极为尖锐,
背景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吹捧,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思妇的闺怨和游子的羁旅乡愁。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背景《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背景
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反映在《古诗十九首》中,即大多写思妇游子的相思离别之苦和士人失意的苦闷哀愁。《涉江采芙蓉》就是抒写思妇游子相思离别之情的作品。《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背景
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反映在《古诗十九首》中,即大多写思妇《涉江采芙蓉》诗意图《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诗意图《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疏通诗意1.遗(wèi):赠。2.远道:犹言“远方”。3.还顾:回顾,回头看。4.旧乡:故乡。4.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5.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疏通诗意1.遗(wèi):赠。《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整体把握疏通诗歌大意,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整体把握疏通诗歌大意,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渡过江水去采那朵莲花,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长满芳草。《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渡过江水去采那朵莲花,《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采了莲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采之欲遗谁?采了莲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涉江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表达感情的方式是: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这两句的语气如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自问自答,语气缓和。“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以乐景衬哀情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的语气如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自问自答,语气长路漫浩浩。还顾望旧乡,回头望望远处的故乡,却又长路漫漫无边无际。长路漫浩浩。回头望望远处的故乡,却又长路漫漫无边无际。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旧乡”“长路”.“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长路漫浩浩。还顾望旧乡,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路漫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又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漂泊异乡两地相思,在思念的愁苦中忧伤以致终老。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天各一方忧伤难遣“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忧伤漂泊异乡两地相思,在思念的愁苦中忧伤以致终老。同心而离居,
诗歌鉴赏的方法1.读顺畅,通大意;2.找诗眼,抓主旨;
3.依景情,析手法;
4.找意象,品意境。
诗歌鉴赏的方法1.读顺畅,通大意;2.找诗眼1.读顺畅,通大意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地长着香草。采摘荷花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长道。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又渺渺。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
1.读顺畅,通大意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地长着香草。2.找诗眼,抓主旨;
⑴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据“诗眼”概括主旨。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形式有二)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本诗的“诗眼”是“忧伤”2.找诗眼,抓主旨;⑴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3.依景情,析手法
写作手法:1.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2.对写法(虚实结合)
3.白描《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3.依景情,析手法写作手法:《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以乐景衬哀情3.依景情,析手法;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绝句(杜甫)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
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问题探究1、游子思乡怀人。2、女子思夫。3.依景情,析手法;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问题探究
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容”,“莲子”即“怜子”;《古》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用悬想的方式,以女子的口吻来写。因此思念的应该是双方,正如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所以诗中有游子思乡思亲之缠绵,也有闺女思念情人之真挚。“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女子“所思”的男子。《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问题探究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诗歌两个画面不是先后的,而是分隔、同时显现的: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是密密的荷叶,红丽的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样的孤独凄清;一边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是那般愁苦!主旨:表达远隔两地的爱人互相思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诗歌两个画面不是先后的,而是分隔、同时显现的:主旨:表达远隔3.依景情,析手法;
“对写法”的“悬想”方式:对写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自己。虚实结合《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3.依景情,析手法;“对写法”的“悬想”方式:《涉江采芙蓉
想象对方写法的特点
特定情境下,诗人在抒发自己某种情思时,不直接从自身写起,而是想象对方此时此刻的情形,或先描述自身情形,突然调转笔墨,描述对方情形,以便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感,并形成含蓄曲折的艺术效果。《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想象对方写法的特点《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除夜》高适想象对方的写法发端于《诗经》,后世继承此写法的代表诗歌还有:《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想象对方的写法发端于《诗经》,《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推己及人的写法
本是自己到了佳节便加倍地思念家乡的亲人,可作者不说自己想念家乡的兄弟,却说家乡的兄弟想念自己。《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推己及人的写法本是自己到了佳节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前两句写冬至之夜,诗人羁留他乡的孤独冷清的生活画面。思乡之情,不言而喻。可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人,却想像家人于冬至节的深夜还坐在一起念叨着自己。《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邯郸冬至夜思家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本是自己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亲人,却说故乡的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除夜
4.找意象,品意境。
⑴下面请找出本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分析形成了什么样的意境?兰泽、芳草、芙蓉、长路、旧乡。⑵其中哪个意象是最重要的?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芙蓉芙蓉意象:荷花、莲花、芙蕖、菡萏等。特点:品质高洁气质优雅姿态优美仪表庄重《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4.找意象,品意境。⑴下面请找出本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分析形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净友、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且已成定说。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曲》,“莲开花复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以荷花喻意境之静谧悠闲。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净友、意境总结:那是一个夏日,花香日暖,江上芙蓉朵朵,赏心悦目,一幅纯美静谧的画面,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这样的意境,意在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意境总结:那是一个夏日,花香日暖,江上芙蓉朵朵,赏心悦目,一问题探究: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问题探究: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涉江采芙蓉》是一首绝美的诗,看到他,就像看到了一种中国式乡情、亲情、爱情的缩影,横亘于历史时空之中,《涉江采芙蓉》的文字绝没有浮躁的华美,仅用清淡自然地笔触,写出了一世的悲苦。尽管千年前的那个采莲的人和被他思念的人都早已消失了。但是,只要有人,只要有诗,只要有四季的变换,在这世间就会存在着一种思慕的情怀,永远也不会改变,永远也不会消失。结语《涉江采芙蓉》是一首绝美的诗,看到他,就像看到练习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练习菩萨蛮李白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菩萨蛮李白荷之意象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芙蕖、菡萏[hàndàn]、净友、芰荷等。荷之意象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君子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佳人之花用莲花代表佳人形象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她,就是诗人的梦中情人。君子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爱情之花
由于“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虚实结合,谐音双关,表达了对所爱的男子深长的思念。孟郊的《怨诗》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断不能说出。
怀旧之花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置身荷香美景,欲抚琴弦,却恨无知音共赏。元代王翰《题败荷》:“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诗人借败荷之声传送到旅人的手段,把怀人写得凄楚动人。爱情之花由于“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其文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是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称为“五言之冠冕”。南朝.梁.钟嵘《诗品》中评价其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它是指《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古诗十九首其文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4123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极为尖锐,下层人民深受水深火热的痛苦。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治腐败黑暗,外戚宦官和地方豪强垄断政治,彼此又争斗不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下层知识分子既无社会地位,又无政治前途,他们往往落魄江湖,背井离乡,辛苦辗转,走投无路,失意彷徨。这些人文化素养较高,熟悉《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又能吸收汉乐府的营养,来抒写自己的人生。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极为尖锐,
背景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吹捧,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思妇的闺怨和游子的羁旅乡愁。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背景《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背景
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反映在《古诗十九首》中,即大多写思妇游子的相思离别之苦和士人失意的苦闷哀愁。《涉江采芙蓉》就是抒写思妇游子相思离别之情的作品。《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背景
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反映在《古诗十九首》中,即大多写思妇《涉江采芙蓉》诗意图《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诗意图《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疏通诗意1.遗(wèi):赠。2.远道:犹言“远方”。3.还顾:回顾,回头看。4.旧乡:故乡。4.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5.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疏通诗意1.遗(wèi):赠。《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整体把握疏通诗歌大意,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整体把握疏通诗歌大意,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渡过江水去采那朵莲花,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长满芳草。《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渡过江水去采那朵莲花,《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采了莲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采之欲遗谁?采了莲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涉江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表达感情的方式是: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这两句的语气如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自问自答,语气缓和。“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以乐景衬哀情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的语气如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自问自答,语气长路漫浩浩。还顾望旧乡,回头望望远处的故乡,却又长路漫漫无边无际。长路漫浩浩。回头望望远处的故乡,却又长路漫漫无边无际。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旧乡”“长路”.“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长路漫浩浩。还顾望旧乡,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路漫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又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漂泊异乡两地相思,在思念的愁苦中忧伤以致终老。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天各一方忧伤难遣“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忧伤漂泊异乡两地相思,在思念的愁苦中忧伤以致终老。同心而离居,
诗歌鉴赏的方法1.读顺畅,通大意;2.找诗眼,抓主旨;
3.依景情,析手法;
4.找意象,品意境。
诗歌鉴赏的方法1.读顺畅,通大意;2.找诗眼1.读顺畅,通大意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地长着香草。采摘荷花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长道。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又渺渺。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
1.读顺畅,通大意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地长着香草。2.找诗眼,抓主旨;
⑴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据“诗眼”概括主旨。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形式有二)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本诗的“诗眼”是“忧伤”2.找诗眼,抓主旨;⑴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3.依景情,析手法
写作手法:1.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2.对写法(虚实结合)
3.白描《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3.依景情,析手法写作手法:《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以乐景衬哀情3.依景情,析手法;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绝句(杜甫)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
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问题探究1、游子思乡怀人。2、女子思夫。3.依景情,析手法;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问题探究
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容”,“莲子”即“怜子”;《古》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用悬想的方式,以女子的口吻来写。因此思念的应该是双方,正如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所以诗中有游子思乡思亲之缠绵,也有闺女思念情人之真挚。“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女子“所思”的男子。《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问题探究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诗歌两个画面不是先后的,而是分隔、同时显现的: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是密密的荷叶,红丽的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样的孤独凄清;一边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是那般愁苦!主旨:表达远隔两地的爱人互相思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诗歌两个画面不是先后的,而是分隔、同时显现的:主旨:表达远隔3.依景情,析手法;
“对写法”的“悬想”方式:对写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自己。虚实结合《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3.依景情,析手法;“对写法”的“悬想”方式:《涉江采芙蓉
想象对方写法的特点
特定情境下,诗人在抒发自己某种情思时,不直接从自身写起,而是想象对方此时此刻的情形,或先描述自身情形,突然调转笔墨,描述对方情形,以便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感,并形成含蓄曲折的艺术效果。《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想象对方写法的特点《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除夜》高适想象对方的写法发端于《诗经》,后世继承此写法的代表诗歌还有:《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想象对方的写法发端于《诗经》,《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推己及人的写法
本是自己到了佳节便加倍地思念家乡的亲人,可作者不说自己想念家乡的兄弟,却说家乡的兄弟想念自己。《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推己及人的写法本是自己到了佳节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前两句写冬至之夜,诗人羁留他乡的孤独冷清的生活画面。思乡之情,不言而喻。可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人,却想像家人于冬至节的深夜还坐在一起念叨着自己。《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t)邯郸冬至夜思家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本是自己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亲人,却说故乡的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件(42张p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176-2024绿色产品评价商用制冷器具
- racemic-Biotin-sulfoxide-生命科学试剂-MCE-2914
- 2α-Mannobiose-生命科学试剂-MCE-5577
- 二零二五年度商标同授权与品牌授权管理服务协议
- 2025年度职工食堂承包协议书(含员工餐饮服务品牌建设)
- 2025年度体育赛事营销合作二零二五年度协议书
- 2025年度白酒企业人才培训与行业交流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股东清算与资产清算评估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炊事员临时聘用合同执行与监督规范
- 2025年度房地产贷款担保合同模板二零二五年度版
- 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安全学原理第2版-ppt课件(完整版)
- 倾听是一种美德
- 《水上加油站安全与防污染技术要求》J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 EN50317-2002-铁路应用集电系统受电弓和接触网的动力交互
- 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共2页)
- 机动车登记证书
- 弹性力学第十一章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
- 钽铌矿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优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