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实用性强-详细-具体)课件_第1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实用性强-详细-具体)课件_第2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实用性强-详细-具体)课件_第3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实用性强-详细-具体)课件_第4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实用性强-详细-具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实用性强_详细_具体)课件1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2、理解这首词用典在表达上的作用。3、体会作者借古事抒发忧虑国事,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4、诵读并背诵全词。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2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刻在辛弃疾墓前郭沫若对他评价的楹联。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文武全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3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

年,金国大举南犯,

21

岁的辛弃疾率群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

掌书记

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

50

骑兵,直逼驻有

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

年,4

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实用性强_详细_具体)课件8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66岁,他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1203年,63岁的辛弃疾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宰相韩侂胄tuōzhòu起用,利用其主战派元老招牌作号召,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侂胄为巩固自己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重要基地。辛弃疾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韩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就把他调离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写作背景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66岁,他从42岁到9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京口,即现在的镇江)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京口,即现在1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1初读1、熟读全词完成学案第四题中的1小题。2、结合注释,同位讨论,疏通文意。完成学案第四题中的2-3小题。初读1、熟读全词1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金戈铁马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可堪回首寻常巷陌英雄无觅解释下列词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解释下列词语1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金戈铁马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可堪回首寻常巷陌英雄无觅(英雄业绩)(精锐部队)(草率)(落得)(不堪,哪堪)解释下列词语(普通)(寻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业绩)(精锐部队)(草率)(落得)(15用典是高考常考的一种诗歌表现手法。

1、定义:用典,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

故事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用典是高考常考的一种诗歌表现手法。1、定义:用典,指援引历162、分类(1)用事: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2、分类(1)用事: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17学案五题(二)本词用了哪几个典故?1、孙权大败曹军2、刘裕北伐完胜3、刘义隆北伐惨败4、拓跋焘建行宫5、廉颇思国学案五题(二)本词用了哪几个典故?1、孙权大败曹军18合作探究同位相互讨论,掌握典故的内容及用意,填写下表。合作探究同位相互讨论,掌握典故的内容及用意,填写下表。19人物故事简介关键词句典故的作用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打败曹操军队,保卫了家园。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恢复中原,他曾大举北伐。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拓跋焘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英雄风流

表现作者心中渴望抗敌救国的热情。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草草赢得可堪凭谁问表达作者收复中原的远大抱负借鉴历史,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以廉颇自比,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却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抒发了他壮志未酬的苦闷。人物故事简介关键典故的作用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曾经在京口20高考链接【2007年山东卷】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10年山东卷】______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11年山东卷】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高考链接【2007年山东卷】21诵读大声朗读全词,争取背过去诵读大声朗读全词,争取背过去2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

惊慌失措的三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2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2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该诗的主旨句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化用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诗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是宋代词人,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句子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25

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上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情愫不同点: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含蓄,蕴藉,激愤,沉郁.拓展延伸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26学案当堂检测第5题学案当堂检测第5题27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孙权: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刘裕: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于京口起兵大举北伐,灭南燕、后秦,废晋帝,建立刘宋。建功立业,令人仰慕。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词28上片小结: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人无能,表达自己抗金救国的热情。上片小结: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29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借鉴刘义隆草率北伐惨败,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30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宋文帝,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31“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红火两个场景放在一起,是用了什么手法?其意图是什么“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3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红火两个场景放在一起,是用了什么手法?其意图是什么这是一组鲜明的对比一方面作者牢记民族的灾难,一方面看到金已安稳的统治着北方,那里的人们也安于现状;这样就突出地表明,人们已忘了国耻,苟且偷安,已无心收复中原,也强烈地抒发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特别是国家前途的深沉的悲哀、忧虑,对南宋王朝腐败无能的不满。“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33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大举入侵,占领扬州一带。辛弃疾率领起义军在这一带英勇抗击金兵,使其南侵以失败告终。次年,起义军内部出现叛徒,叛徒张国安杀害耿京挟众降金。辛弃疾遂组织五十人的队伍闯入金营,于五万军中活捉张国安,统帅起义军突骑南下,投奔南宋。其时辛弃疾年23岁,距他写这首词时(1205年)刚好四十三年。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大举入侵,占领扬州3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史记·廉颇蔺相如35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以廉颇自比,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以廉颇自36用典意图: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这最后一句充分地表现出辛词“豪放悲壮”的风格特色。用典意图: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这最后一句充分地表现37下片小结:下片小结:38总结归纳,把握主旨情感:作者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想到韩侂胄等人并不想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国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总结归纳,把握主旨情感:作者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39孙权廉颇佛狸祠刘义隆刘裕词中用典孙权廉颇佛狸祠刘义隆刘裕词40孙权其人:孙权其人:41孙权其人:作者用事态度及用意:孙权其人:作者用事态度及用意:42刘裕其人:刘裕其人:4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孙权

作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

作用:刺南宋苟安,叹英雄无觅向往英雄业绩表达抗金决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44宋文帝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作者用典用意宋文帝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作者用典用45佛狸祠

拓跋焘

佛狸祠,北魏太武帝的庙。在瓜步山上(今扬州附近)。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小字。当年他率兵击败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挥师攻入宋,至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之佛狸祠。后佛狸祠成为异族侵略者成功的象征。辛弃疾写此词时,扬州和佛狸词均已被金占领。佛狸祠拓跋焘佛狸祠,北魏太武帝的庙。在瓜步山上46“佛狸祠”景象:作者用事目的:“佛狸祠”景象:作者用事目的:47刘义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作用:佛狸祠: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作用:批评人们忘记了国恨家仇,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以史为鉴告诫韩侂胄刘义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作用:佛狸祠:可堪48廉颇作者用意廉颇作者用意49结构梳理孙仲谋刘裕舞榭歌台风流业绩元嘉草草仓皇北顾刘义隆拓跋焘金戈铁马万里如虎佛狸祠下神鸦社鼓廉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赞叹惋惜

)(赞叹之情)(警告当局

)(怒斥偏安)(壮志未已)借古讽今上片下片结构梳理孙仲谋刘裕舞榭歌台风流业绩元嘉草草仓50艺术技巧:运用典故——借古讽今对比英雄业绩——可悲现实刘裕——刘义隆扬州路——佛狸祠艺术技巧:运用典故——借古讽今对比英雄业绩——可悲现实51

【反馈达标】

1.下列诗词句全是写景的,从实写与虚写的角度看,不同的一项是(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C.

一片神鸦社鼓

D.

大江东去2.下列对“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一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壮心未泯,一直保持着忧国忧民的抗金热忱。

B.怀念家乡,怀念中原,怀念往昔岁月。

C.对四十三年前抗金业绩引以为荣。

D.对四十三年前扬州路一带战斗的岁月记忆犹新。BA【反馈达标52

3.

从修辞看,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A.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C.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D.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答:B

点拨:风流是借代,其余为比喻。

答:A

点拨:借景抒情。春芳虽然自然而然的消歇了,但秋光一样美丽迷人,

“王孙”自可不必离去了。貌似劝人,实则自勉。“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污浊而洁身自好。

3.

从修辞看,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53C

5.

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阙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作者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

B.

“可堪回首”词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两句的画面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内容,而且也表达出了作者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

C.

词的结尾处,作者以廉颇自况,既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作者有心杀敌报国,却又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

D.

全词用典虽多,却都关心时事,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C5.

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4思考:思考:5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实用性强_详细_具体)课件5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实用性强_详细_具体)课件57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2、理解这首词用典在表达上的作用。3、体会作者借古事抒发忧虑国事,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4、诵读并背诵全词。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58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刻在辛弃疾墓前郭沫若对他评价的楹联。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文武全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59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

年,金国大举南犯,

21

岁的辛弃疾率群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

掌书记

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

50

骑兵,直逼驻有

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

年,60

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6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6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6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实用性强_详细_具体)课件64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66岁,他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1203年,63岁的辛弃疾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宰相韩侂胄tuōzhòu起用,利用其主战派元老招牌作号召,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侂胄为巩固自己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重要基地。辛弃疾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韩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就把他调离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写作背景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66岁,他从42岁到65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京口,即现在的镇江)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京口,即现在6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7初读1、熟读全词完成学案第四题中的1小题。2、结合注释,同位讨论,疏通文意。完成学案第四题中的2-3小题。初读1、熟读全词6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9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金戈铁马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可堪回首寻常巷陌英雄无觅解释下列词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解释下列词语70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金戈铁马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可堪回首寻常巷陌英雄无觅(英雄业绩)(精锐部队)(草率)(落得)(不堪,哪堪)解释下列词语(普通)(寻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业绩)(精锐部队)(草率)(落得)(71用典是高考常考的一种诗歌表现手法。

1、定义:用典,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

故事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用典是高考常考的一种诗歌表现手法。1、定义:用典,指援引历722、分类(1)用事: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2、分类(1)用事: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73学案五题(二)本词用了哪几个典故?1、孙权大败曹军2、刘裕北伐完胜3、刘义隆北伐惨败4、拓跋焘建行宫5、廉颇思国学案五题(二)本词用了哪几个典故?1、孙权大败曹军74合作探究同位相互讨论,掌握典故的内容及用意,填写下表。合作探究同位相互讨论,掌握典故的内容及用意,填写下表。75人物故事简介关键词句典故的作用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打败曹操军队,保卫了家园。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恢复中原,他曾大举北伐。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拓跋焘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英雄风流

表现作者心中渴望抗敌救国的热情。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草草赢得可堪凭谁问表达作者收复中原的远大抱负借鉴历史,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以廉颇自比,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却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抒发了他壮志未酬的苦闷。人物故事简介关键典故的作用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曾经在京口76高考链接【2007年山东卷】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10年山东卷】______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11年山东卷】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高考链接【2007年山东卷】77诵读大声朗读全词,争取背过去诵读大声朗读全词,争取背过去7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

惊慌失措的三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79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8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该诗的主旨句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化用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诗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是宋代词人,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句子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81

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上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情愫不同点: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含蓄,蕴藉,激愤,沉郁.拓展延伸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82学案当堂检测第5题学案当堂检测第5题83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孙权: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刘裕: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于京口起兵大举北伐,灭南燕、后秦,废晋帝,建立刘宋。建功立业,令人仰慕。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词84上片小结: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人无能,表达自己抗金救国的热情。上片小结: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85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借鉴刘义隆草率北伐惨败,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8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宋文帝,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87“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红火两个场景放在一起,是用了什么手法?其意图是什么“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88“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红火两个场景放在一起,是用了什么手法?其意图是什么这是一组鲜明的对比一方面作者牢记民族的灾难,一方面看到金已安稳的统治着北方,那里的人们也安于现状;这样就突出地表明,人们已忘了国耻,苟且偷安,已无心收复中原,也强烈地抒发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特别是国家前途的深沉的悲哀、忧虑,对南宋王朝腐败无能的不满。“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89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大举入侵,占领扬州一带。辛弃疾率领起义军在这一带英勇抗击金兵,使其南侵以失败告终。次年,起义军内部出现叛徒,叛徒张国安杀害耿京挟众降金。辛弃疾遂组织五十人的队伍闯入金营,于五万军中活捉张国安,统帅起义军突骑南下,投奔南宋。其时辛弃疾年23岁,距他写这首词时(1205年)刚好四十三年。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大举入侵,占领扬州90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史记·廉颇蔺相如91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以廉颇自比,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以廉颇自92用典意图: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这最后一句充分地表现出辛词“豪放悲壮”的风格特色。用典意图: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这最后一句充分地表现93下片小结:下片小结:94总结归纳,把握主旨情感:作者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想到韩侂胄等人并不想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国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总结归纳,把握主旨情感:作者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95孙权廉颇佛狸祠刘义隆刘裕词中用典孙权廉颇佛狸祠刘义隆刘裕词96孙权其人:孙权其人:97孙权其人:作者用事态度及用意:孙权其人:作者用事态度及用意:98刘裕其人:刘裕其人:99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孙权

作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

作用:刺南宋苟安,叹英雄无觅向往英雄业绩表达抗金决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100宋文帝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作者用典用意宋文帝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作者用典用101佛狸祠

拓跋焘

佛狸祠,北魏太武帝的庙。在瓜步山上(今扬州附近)。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小字。当年他率兵击败南朝宋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