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新教材1课件_第1页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新教材1课件_第2页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新教材1课件_第3页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新教材1课件_第4页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新教材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

回望共和之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回望共和之路1概念解析北洋:清末指奉天(辽宁)、直隶(河北)、山东沿海地区。军阀:拥有武装部队,并能控制政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北洋军阀:以清末组建的北洋新军为基础的军人势力集团。191219281916袁世凯统治时期军阀混战割据时期概念解析北洋:清末指奉天(辽宁)、直隶(河北)、山东沿海地区2目录一、共和下的新气象二、共和下的大乱局三、共和制的再审视四、共和路的再探索目录一、共和下的新气象二、共和下的大乱局三、共和制的再审视四3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总序)发展状况阶段19C60、70甲午战后1895民国初年一战期间19121919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7国民党统治后期19491956开始兴起初步发展短暂春天沉重打击

陷入困境消亡短暂发展新生萧条一、共和下的新气象——经济领域——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4学习任务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一、共和下的新气象——经济领域①②③④——《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原因: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一些束缚和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影响:

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中共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学习任务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一、共5学习任务2: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一、共和下的新气象——经济领域特点:①发展快、但短暂;

②主要是轻工业,没有形成完整

的工业体系;③主要集中在沿海;④自然经济仍占优势。学习任务2: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一、共和6一、共和下的新气象——社会领域改用阳历;剪辫、易服、废缠足;称呼变化;婚礼变化。鲁迅:“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结合图片思考,当时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一、共和下的新气象——社会领域改用阳历;剪辫、易服、废缠足;7社会生活出现新气象;学习任务2: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帝制复辟④后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马勇《重寻近代中国》②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一、共和下的新气象——经济领域一、共和下的新气象——经济领域④后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北洋军阀:以清末组建的北洋新军为基础的军人势力集团。……是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现代化正是在这种新旧交替和冲突中向前发展的。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军阀混战和割据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军阀混战和割据1917年5月“府院之争”②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②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帝制复辟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一些束缚和障碍;思考:为什么真共和难以实现?如何实现真共和?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军阀:拥有武装部队,并能控制政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帝制复辟1913.11解散国民党1914.5

《中华民国约法》1915.5“中日民四条约”1915.10当上皇帝1913.3刺杀宋教仁护国战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示意图《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1914年底

社会生活出现新气象;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帝制复辟1913.8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军阀混战和割据军阀派系代表人物依附国家直系军阀冯国璋英美皖系军阀段祺瑞日本奉系军阀张作霖日本滇系军阀唐继尧英美桂系军阀陆荣廷英美军阀割据的表现:1.府院之争(1917年5月)2.张勋复辟(1917年7月)3.段祺瑞公然破坏《临时约法》(1917年7月)4.参加一战(1917年8月14日)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军阀混战和割据军阀派系代表人物依附国家9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军阀混战和割据1917年8月护法运动1917年6月张勋复辟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1917年7月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7年5月“府院之争”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1920年7月直皖战争史料实证:1916年至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将小规模武装冲突算在内,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0余次。

——黄克武等《两岸新编中共近代史》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军阀混战和割据1917年8月护法运动110思考:为什么真共和难以实现?如何实现真共和?三、共和制的再审视思考:为什么真共和难以实现?如何实现真共和?三、共和制的再审11大讨论:如何评价北洋军阀的统治“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是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现代化正是在这种新旧交替和冲突中向前发展的。学习任务2: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德先生)(赛先生)学习任务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军阀割据混战,百姓流离失所;材料二由“家国”转为“民国”……但较之清朝统治已是历史的进步。④自然经济仍占优势。大讨论:如何评价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产业工人急剧增加;参加一战、收回部分权益;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思考:为什么真共和难以实现?如何实现真共和?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一些束缚和障碍;④自然经济仍占优势。学习任务:分析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思想解放)结合图片思考,当时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府院之争(1917年5月)学习任务:分析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思想解放)1917年5月“府院之争”军阀:拥有武装部队,并能控制政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四、共和路的再探索——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代表人物中心指导思想(前期)主要主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民主与科学北京大学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1915.9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大讨论:如何评价北洋军阀的统治四、共和路的再探索——新文化运12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13

材料新文化运动以“重估一切价值”为指导,对传统文化展开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广泛引入西方的新思潮、新主义,从而使科学和民主在中国得到普遍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它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学习任务:分析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思想解放)①动摇了儒家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②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③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④后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材料新文化运动以“重估一切价值”为指导14材料一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陈钦《北洋大时代》大讨论:如何评价北洋军阀的统治材料二由“家国”转为“民国”……但较之清朝统治已是历史的进步。——包训国《客观认识北洋军阀的统治》

材料三

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是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现代化正是在这种新旧交替和冲突中向前发展的。——马勇《重寻近代中国》材料一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15积极: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中国产业工人急剧增加;社会生活出现新气象;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参加一战、收回部分权益;消极:军阀割据混战,百姓流离失所;

出卖国家利益;政治斗争激烈,专制腐朽黑暗。

大讨论:如何评价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共和不能,不共和亦不可”——丁佛言积极:大讨论:如何评价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共和不能,不共和亦16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共和之路再出发!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共和之路再出发!17《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

回望共和之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回望共和之路18概念解析北洋:清末指奉天(辽宁)、直隶(河北)、山东沿海地区。军阀:拥有武装部队,并能控制政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北洋军阀:以清末组建的北洋新军为基础的军人势力集团。191219281916袁世凯统治时期军阀混战割据时期概念解析北洋:清末指奉天(辽宁)、直隶(河北)、山东沿海地区19目录一、共和下的新气象二、共和下的大乱局三、共和制的再审视四、共和路的再探索目录一、共和下的新气象二、共和下的大乱局三、共和制的再审视四20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总序)发展状况阶段19C60、70甲午战后1895民国初年一战期间19121919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7国民党统治后期19491956开始兴起初步发展短暂春天沉重打击

陷入困境消亡短暂发展新生萧条一、共和下的新气象——经济领域——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21学习任务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一、共和下的新气象——经济领域①②③④——《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原因: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一些束缚和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影响:

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中共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学习任务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一、共22学习任务2: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一、共和下的新气象——经济领域特点:①发展快、但短暂;

②主要是轻工业,没有形成完整

的工业体系;③主要集中在沿海;④自然经济仍占优势。学习任务2: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一、共和23一、共和下的新气象——社会领域改用阳历;剪辫、易服、废缠足;称呼变化;婚礼变化。鲁迅:“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结合图片思考,当时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一、共和下的新气象——社会领域改用阳历;剪辫、易服、废缠足;24社会生活出现新气象;学习任务2: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帝制复辟④后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马勇《重寻近代中国》②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一、共和下的新气象——经济领域一、共和下的新气象——经济领域④后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北洋军阀:以清末组建的北洋新军为基础的军人势力集团。……是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现代化正是在这种新旧交替和冲突中向前发展的。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军阀混战和割据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军阀混战和割据1917年5月“府院之争”②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②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帝制复辟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一些束缚和障碍;思考:为什么真共和难以实现?如何实现真共和?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军阀:拥有武装部队,并能控制政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帝制复辟1913.11解散国民党1914.5

《中华民国约法》1915.5“中日民四条约”1915.10当上皇帝1913.3刺杀宋教仁护国战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示意图《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1914年底

社会生活出现新气象;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帝制复辟1913.25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军阀混战和割据军阀派系代表人物依附国家直系军阀冯国璋英美皖系军阀段祺瑞日本奉系军阀张作霖日本滇系军阀唐继尧英美桂系军阀陆荣廷英美军阀割据的表现:1.府院之争(1917年5月)2.张勋复辟(1917年7月)3.段祺瑞公然破坏《临时约法》(1917年7月)4.参加一战(1917年8月14日)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军阀混战和割据军阀派系代表人物依附国家26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军阀混战和割据1917年8月护法运动1917年6月张勋复辟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1917年7月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7年5月“府院之争”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1920年7月直皖战争史料实证:1916年至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将小规模武装冲突算在内,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0余次。

——黄克武等《两岸新编中共近代史》二、共和下的大乱局——军阀混战和割据1917年8月护法运动127思考:为什么真共和难以实现?如何实现真共和?三、共和制的再审视思考:为什么真共和难以实现?如何实现真共和?三、共和制的再审28大讨论:如何评价北洋军阀的统治“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是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现代化正是在这种新旧交替和冲突中向前发展的。学习任务2: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德先生)(赛先生)学习任务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军阀割据混战,百姓流离失所;材料二由“家国”转为“民国”……但较之清朝统治已是历史的进步。④自然经济仍占优势。大讨论:如何评价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产业工人急剧增加;参加一战、收回部分权益;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思考:为什么真共和难以实现?如何实现真共和?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一些束缚和障碍;④自然经济仍占优势。学习任务:分析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思想解放)结合图片思考,当时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府院之争(1917年5月)学习任务:分析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思想解放)1917年5月“府院之争”军阀:拥有武装部队,并能控制政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四、共和路的再探索——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代表人物中心指导思想(前期)主要主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民主与科学北京大学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1915.9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大讨论:如何评价北洋军阀的统治四、共和路的再探索——新文化运29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30

材料新文化运动以“重估一切价值”为指导,对传统文化展开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广泛引入西方的新思潮、新主义,从而使科学和民主在中国得到普遍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它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