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二三单元测验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二选修_第1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二三单元测验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二选修_第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二三单元测验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二选修_第3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二三单元测验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二选修_第4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二三单元测验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二选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二三单元测验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19小题,76分)

1、下面划线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回眸一笑(móu)薜荔(pì)会稽(huì)玉扃(jiōnɡ)

B、含情凝睇(tì)栖鹘(hú)修葺(qì)佝偻(lóu)

C、汀上白沙(tīnɡ)纤尘qiàn訇然(hōnɡ)赍发(jí)

D.肤如凝脂(zhǐ)踯躅(chú)迤逦(yí)癖好(p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羁旅蓬乱大相径廷坐阵指挥美轮美奂

B.妨碍凝悌轻歌曼舞命途多舛勾玄提要

C.渲染濒临要言不烦欢呼雀跃沽名钓誉

D.竣工脉膊人情世故明火执杖踌躇满志

3、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

A、遗余褋:留下姊妹弟兄皆列土:分裂土地

B、可怜光彩生门户:值得羡慕映阶碧草:掩映台阶

C、出师未捷:捷径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D、海上明月:海上的一轮明月。势拔五岳:山势与五岳同高。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中绰约多仙子(美丽轻盈的样子)青冥浩荡不见底(天空)

含情凝睇谢君王(眼睛)

B.吞声踯躅不敢言(徘徊不前)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

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震惊)

C.凭轩涕泗流(眼泪和鼻涕)吴楚东南坼(分裂划分)

两朝开济老臣心(开创扶助)

D.月照花林皆似霰(雪珠)锦官城外柏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艳艳随波千万里(波光荡漾的样子)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诗句,最符合文意要求的一项

“,”,不是简洁;“行到闹荷无水面,红莲沉睡白莲酣”,更不是简洁。“,”,就是简洁;“一去两三里,烟村四五家”,就是简洁。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②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路上青天④涧草殷勤绿,岩花造次香

A.①④B.③②C.①③D.②④

6、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B.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C.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D.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7、《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落出诗人面对青草啼莺时感受到的寂寞和苍凉,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蜀相》中的诸葛亮不仅是作者的游祠时的瞻拜对象,更是他心仪已久的名臣楷模,遥想诸葛亮的伟业和早逝,同所有英难一样,杜甫早已涕泪似横。

C.《书愤》的题义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

D.与杜甫诗借景仰诸葛亮之情不同,陆游在《书愤》中以诸葛亮自况,意在借《出师表》之名发出师之呐喊,要求朝廷尽快整军北伐。

8、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是

A.但见长江送流水B.不知江月待何人C.空里流霜不觉飞D.可怜楼上月徘徊

9、对下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是现实主义作品)

丁都护歌———唐.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鸣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A、首四句,作者把纤夫的生活放在商业稠密的背景上,纤夫的形象跃然纸上:挽着纤,喘着粗气,艰难地拖着船逆流而上。

B、中四句重要写纤夫生活条件之恶劣和凄切哀怨的心境。

C、末四句更进一层,写磐石之大,行动之艰难,即使是万人也无法将石头拖至江边,把纤夫之苦推向了极端。

D、全诗朴素自然无刻琢的痕迹,处处以形象的画面代替叙写,层层深入地把诗情推向了极端,不愧为浪漫主义之作。

10、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之句,“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下面是分别描写它们的诗句,次序乱了,请选出符合上面排列次序的一组。

①西当绝漠雄秦塞,东控深溟壮帝畿。②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③翠岭千重色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④海明日观三更晓,风动天门九夏秋。

⑤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A、①③④②⑤B、④⑤③①②C、④⑤②①③D、④①③②⑤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湘夫人》出自屈原的《九歌》。《九歌》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从现存的《九歌》看来,它的民间文化色彩十分浓郁,而屈原的个人身世、思想痕迹倒并不重,《九歌》主要是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

B.鲍照是唐朝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C.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世称孟襄阳,40岁以后曾隐居鹿门山。《夜归鹿门歌》写他“夜归鹿门”的情景。这首诗写的“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

D.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白居易的《琵琶行》,被后世学者称为“摹写声音至文”,其中,《李凭箜篌引》不是以叙事作为诗歌的主线,而是更强调音乐自身的感人魅力。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洞庭水,登岳阳楼,似乎是大快人心之事,可是杜甫漂泊天涯,情怀亲朋故友,心系戎马关山,壮观之景引发的却是满腹悲凉,满腔忧愁。

B.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因为总爱发表一些石破天惊的议论或见解,故而有“怪才”之称,其实,他的言论往往切中时弊。

C.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D.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崛起的中国让日本外务省终于认识到,处理好中日关系,对日本是机会,处理不好,否则让日本遭受挫折。

B.他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多个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C.我校这次为云南鲁甸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D.为有效遏制各地“圈地热”,党中央、国务院采取果断措施,宣布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习题。(24分)

陶潜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②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③》。

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④上人。性不解音,而蓄琴一张,弦徽⑤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琴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二,所有文集并行中世。(《晋书.陶潜传》)

注:①不吝情:真率自然。②晏如:安然。③来:语助词。④羲皇:古帝伏羲。⑤徽:系弦的柱。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夏日虚闲虚闲:空闲无事B、亲旧知其如此旧:老朋友

C、束带见之束带:系腰带,指穿官服D、弦徽不具具:预备

15、下面名中加点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②性不解音③解印去官

A、三个“解”字的意思完全相同。B、三个“解”字的意思各不相同。

C、前两个“解”字的意思相同。D、后两个“解”字的意思相同。

16、根据上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抚琴时,轻琴声,重琴趣。B、陶潜抚琴时,不解琴声,只识琴趣。

C、陶潜抚琴时,琴趣不全,琴趣不减。D、陶潜抚琴时,琴上无弦,只求琴趣。

17、对下面句子解释正确的是:不私事上官

A、不在暗中巴结上司。B、不私下里为上司办事。

C、不在上司面前谈私事。D、不给上司输私事。

18、对下面句子解释正确的是: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A、我不能为了区区赏赐而向他弯腰低头。B、我不能为了区区俸禄而向他弯腰行礼。

C、我不能面对利诱丧失了人格。D、我不能为谋生计而不要人格。

19、上文中完全能表现陶潜性格的一级句子是

①博学善属文②为乡里之所贵③闲静少言,不慕荣利④好读书,不求甚解⑤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⑦叹曰:“吾不能为五头号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⑧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⑨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A、①②③④⑤⑦B、③④⑥⑦⑧⑨C、①②④⑤⑦⑧D、②⑤⑥⑦⑧⑨

三、运用已学的知识,鉴赏古代诗歌(每小题8分,3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完成习题。

唐人李肇因见李嘉祐有诗句“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便讥笑王维“好取人文章佳句”。明人胡应麟不同意,反驳说:“摩诘盛唐,嘉桔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韦占用摩诘诗。”但据查,嘉韦占与摩诘同时而稍晚,谁袭用了谁的诗句难以定论。再看二人诗句,有高下之分。

20、比较:“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与“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从艺术上看,你认为谁的诗句较好,好在哪里。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微雨登城二首(其一)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21、诗歌最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长期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22、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班级[]姓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19小题,76分)

1、下面划线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D)

A、回眸一笑(móu)薜荔(pì)会稽(huì)玉扃(jiōnɡ)

B、含情凝睇(tì)栖鹘(hú)修葺(qì)佝偻(lóu)

C、汀上白沙(tīnɡ)纤尘qiàn訇然(hōnɡ)赍发(jí)

D.肤如凝脂(zhǐ)踯躅(chú)迤逦(yí)癖好(p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羁旅蓬乱大相径廷坐阵指挥美轮美奂

B.妨碍凝悌轻歌曼舞命途多舛勾玄提要

C.渲染濒临要言不烦欢呼雀跃沽名钓誉

D.竣工脉膊人情世故明火执杖踌躇满志

2.C(A廷为“庭”,阵为“镇”;B悌为“睇”,勾为“钩”;D膊为“搏”,杖为“仗”)

3、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B)

A、遗余褋:留下姊妹弟兄皆列土:分裂土地

B、可怜光彩生门户:值得羡慕映阶碧草:掩映台阶

C、出师未捷:捷径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D、海上明月:海上的一轮明月。势拔五岳:山势与五岳同高。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其中绰约多仙子(美丽轻盈的样子)青冥浩荡不见底(天空)

含情凝睇谢君王(眼睛)

B.吞声踯躅不敢言(徘徊不前)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

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震惊)

C.凭轩涕泗流(眼泪和鼻涕)吴楚东南坼(分裂划分)

两朝开济老臣心(开创扶助)

D.月照花林皆似霰(雪珠)锦官城外柏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艳艳随波千万里(波光荡漾的样子)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诗句,最符合文意要求的一项(C)

“,”,不是简洁;“行到闹荷无水面,红莲沉睡白莲酣”,更不是简洁。“,”,就是简洁;“一去两三里,烟村四五家”,就是简洁。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②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路上青天④涧草殷勤绿,岩花造次香

A.①④B.③②C.①③D.②④

6、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B.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C.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D.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A.正确的节奏应是“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7、《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D)

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落出诗人面对青草啼莺时感受到的寂寞和苍凉,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蜀相》中的诸葛亮不仅是作者的游祠时的瞻拜对象,更是他心仪已久的名臣楷模,遥想诸葛亮的伟业和早逝,同所有英难一样,杜甫早已涕泪似横。

C.《书愤》的题义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

D.与杜甫诗借景仰诸葛亮之情不同,陆游在《书愤》中以诸葛亮自况,意在借《出师表》之名发出师之呐喊,要求朝廷尽快整军北伐。

8、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是

A.但见长江送流水B.不知江月待何人

C.空里流霜不觉飞D.可怜楼上月徘徊

、C.C是比喻修辞,其余为拟人。

9、对下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是现实主义作品)

丁都护歌———唐.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鸣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A、首四句,作者把纤夫的生活放在商业稠密的背景上,纤夫的形象跃然纸上:挽着纤,喘着粗气,艰难地拖着船逆流而上。

B、中四句重要写纤夫生活条件之恶劣和凄切哀怨的心境。

C、末四句更进一层,写磐石之大,行动之艰难,即使是万人也无法将石头拖至江边,把纤夫之苦推向了极端。

D、全诗朴素自然无刻琢的痕迹,处处以形象的画面代替叙写,层层深入地把诗情推向了极端,不愧为浪漫主义之作。

10、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之句,“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下面是分别描写它们的诗句,次序乱了,请选出符合上面排列次序的一组。C

①西当绝漠雄秦塞,东控深溟壮帝畿。②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③翠岭千重色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④海明日观三更晓,风动天门九夏秋。

⑤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A、①③④②⑤B、④⑤③①②C、④⑤②①③D、④①③②⑤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湘夫人》出自屈原的《九歌》。《九歌》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从现存的《九歌》看来,它的民间文化色彩十分浓郁,而屈原的个人身世、思想痕迹倒并不重,《九歌》主要是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

B.鲍照是唐朝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C.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世称孟襄阳,40岁以后曾隐居鹿门山。《夜归鹿门歌》一诗写他“夜归鹿门”的情景。这首诗写的“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

D.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白居易的《琵琶行》,被后世学者称为“摹写声音至文”,其中,《李凭箜篌引》不是以叙事作为诗歌的主线,而是更强调音乐自身的感人魅力。

.B(鲍照是魏晋南北朝诗人)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洞庭水,登岳阳楼,似乎是大快人心之事,可是杜甫漂泊天涯,情怀亲朋故友,心系戎马关山,壮观之景引发的却是满腹悲凉,满腔忧愁。

B.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因为总爱发表一些石破天惊的议论或见解,故而有“怪才”之称,其实,他的言论往往切中时弊。

C.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D.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B(A大快人心: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B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C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D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崛起的中国让日本外务省终于认识到,处理好中日关系,对日本是机会,处理不好,否则让日本遭受挫折。

B.他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多个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C.我校这次为云南鲁甸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D.为有效遏制各地“圈地热”,党中央、国务院采取果断措施,宣布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习题。(24分)

陶潜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②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③》。

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④上人。性不解音,而蓄琴一张,弦徽⑤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琴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二,所有文集并行中世。(《晋书.陶潜传》)

注:①不吝情:真率自然。②晏如:安然。③来:语助词。④羲皇:古帝伏羲。⑤徽:系弦的柱。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夏日虚闲虚闲:空闲无事B、亲旧知其如此旧:老朋友

C、束带见之束带:系腰带,指穿官服D、弦徽不具具:预备

D(“具”应为“具备”之意。B项的“旧”是形容词作名词用,解作“旧朋友”,C项的“束带”由“束腰系”借代作“穿官服”。)

15、下面名中加点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②性不解音③解印去官

A、三个“解”字的意思完全相同。B、三个“解”字的意思各不相同。

C、前两个“解”字的意思相同。D、后两个“解”字的意思相同。

C(前两个“解”意思为“理解”,第3个“解”意思为“除去”,“交出”。)

16、根据上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抚琴时,轻琴声,重琴趣。B、陶潜抚琴时,不解琴声,只识琴趣。

C、陶潜抚琴时,琴趣不全,琴趣不减。D、陶潜抚琴时,琴上无弦,只求琴趣。

D(文中谈及“弦徽不具”可知“琴上无弦”,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可知他只求琴趣。)17、对下面句子解释正确的是:不私事上官

A、不在暗中巴结上司。B、不私下里为上司办事。

C、不在上司面前谈私事。D、不给上司输私事。

A(“私”意为“私下里”“暗地里”;“事”意为“事奉”,可引申为“巴结”“讨好”。)

18、对下面句子解释正确的是: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A、我不能为了区区赏赐而向他弯腰低头。B、我不能为了区区俸禄而向他弯腰行礼。

C、我不能面对利诱丧失了人格。D、我不能为谋生计而不要人格。

B(在文言文中,“五斗米”指为官的奉禄,不是“赏赐”,更不是“利诱”,“折腰”意为“弯腰”,是“行礼”“谦卑”之意,不能等同于“不要人格”。)

19、上文中完全能表现陶潜性格的一级句子是()

①博学善属文②为乡里之所贵③闲静少言,不慕荣利④好读书,不求甚解⑤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

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⑦叹曰:“吾不能为五头号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⑧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⑨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A、①②③④⑤⑦B、③④⑥⑦⑧⑨C、①②④⑤⑦⑧D、②⑤⑥⑦⑧⑨

B(①说的是陶潜学问高,多才;②说的是陶潜受乡人敬重(其中原因有陶潜博学多才);⑤说的是陶潜好酒,不涉及性格。⑥句“晏如也”表明了他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