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地面系统技术需求-汇总版_第1页
号地面系统技术需求-汇总版_第2页
号地面系统技术需求-汇总版_第3页
号地面系统技术需求-汇总版_第4页
号地面系统技术需求-汇总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 目标、周期和内 目 周 内 实时轨道产品(realtimeorbit 快速轨道产品(fastorbit 精密轨道产品(preciseorbit RawData数 编目产 单视斜距复影像产品 系统总体要 总体结 系统组 功能要 性能指 工作模式与流 工作模式(测控、接收处理 常规工作模式 应急工作模式 仿真分析模式 故障模式 工作流程及数据处理..............................................计划调度流程 数据流程 系统接 接 外部接 自动化运行与控 系统自动化运 系统故 管 兼容性及可扩充 标准 分系统技术要 管控分系 分系统组成与工作流 功能要 性能指 分系统接 硬件设备技术要 系统硬件需求(参考设备) 综显大屏方案 运控应用大厅布局 系统要 任务管控子系统 分系统概 分系统组 站网信息管理子系统 分系统概 分系统组 生产业务调度子系统 分系统概 分系统组 测控分系统(待完善 分系统组成与工作流 功能要 USB体制 一般要 各阶段测控要 测定轨要 轨道预报要 星地时间比对及校时要 遥测要 要 故障处理要 测控可靠性要 长期管理测控要 UXB体制 一般要 各阶段测控要 测定轨要 轨道预报要 星地时间比对及校时要 遥测要 要 高速数据上注要 故障处理要 测控可靠性要 长期管理测控要 性能指 USB体制 UXB体制 分系统接 USB体制 接口文件要 星地测控接口验证试验要 UXB体制 接口文件要 星地测控接口验证试验要 硬件设备技术要 系统要 分系统组成与工作流 功能要 接收站网功能 接收站(单套)系统功能 性能指 天伺馈部分 解调功能 记录功能 数能 自测功能 分系统接 硬件设备技术要 系统要 数据管理分系 分系统功能要 数据管理子系 子系统组成与工作流程 功能要求 性能指标 子系统接 硬件设备技术要求(建议) 系统 要求(参 数据子系 子系统组成与工作流程 功能要求 性能指标 子系统接 硬件设备技术要求(参考设备) 系统要求(参考 前端处理 分系统组成与工作流 功能要 性能指 分系统接 硬件设备技术要 系统要求(参 预处理分系统(包括:精密轨道数据处理+定标场数据获取与处理 分系统组成与工作流 功能要 性能指 分系统接 硬件设备技术要求(参考设备 系统要求(参 深加工分系 分系统组成与工作流 功能要 性能指 分系统接 硬件设备技术要求(参考设备 系统要 几何辐射定标分系 分系统组成与工作流 功能要 性能指 分系统接 硬件设备技术要 系统要 产品质检分系统(可否与“预处理分系统”合并 分系统组成与工作流 功能要 性能指 分系统接 硬件设备技术要 系统要 数据分发分系统(包括:遥感集市能力扩充及用户系统 数据发布子系 门户组成与工作流程 门户功能要求 门户性能指标 门户系统接口 门户硬件设备技术要求(参考设备) 门户系统要求 数据与功能服务 数据管理子系 数据管理子系统组成与工作流程 数据管理子系统功能要求 数据管理子系统性能指标 数据管理子系统接口 数据管理子系统硬件设备技术要求 数据管理子系统要求 专线与网络分系 高速专线网络的构建需 数据中心网络建设需 数传分系统组成与工作流 功能要 性能指 分系统接 硬件设备技术要求(参考设备 系统要求(参 进度计划(张旸 时间安 进度计划管理要 质量控制(张旸 系统集 系统测试( 出所验收测 在轨运试(即:最终验收测试 技术培训(张旸,参考54所 成果与文档要求( 成果形 附件 分系统组成与工作流 功能要 性能指 分系统接 USB认证接口:1个 硬件设备技术要 可靠性要 安全性要 环境适应性要 系统要 图图 SZXX号地面系统管控控制分系统组 图2系统工作流程 图3系统工作流程 图4系统业务取消流 图5系统业务取消流 图 系统接口关系 图7系统接口关系 图 综显大屏组 图 3×9综显大屏俯视 图10运控应用大厅台席位设 图 接收站布局 图12接收覆盖示意 图13数据管理分系统架 图14数据管理子系统架构 图 数据子系统架构 图 用户对云系统的流 图 前端处理机组 图 前端处理机工作流程 图 前端处理机外部接口 图 前端处理机接口 图 预处理分系统组成 图22预处理分系统工作流程 图23预处理分系统接口关系 图 SAR数据深加工分系统的工作流 图 SAR数据深加工分系统的外部接 图26几何辐射定标分系统组成 图 几何辐射定标分系统处理流程 图28几何辐射定标分系统外部接口关系 图 产品质检分系统组成 图 产品质检分系统处理流程 图 产品质检分系统外部接口关系 图32数据发布门户系统架 图 门户子系统数据 图 数据与功能服务系统框 图35地图瓦片服务发布流程 图 专题产品发布服务流 图37数据管理子系统架构 图38数据管理子系统顶级数据流 图 高速专线网络的架构 图 传输引擎应用架构 图 传输客户端的应用模式和流 图 高速数 处理终端组成框 表表 任务管控子系统硬件需求 表 站网信息管理子系统硬件需求 表3生产业务调度子系统软硬件需求 表4数据管理子系统的性能指 表5数据管理子系统检索参数需求 表 数据管理子系统硬件设备技术需求 表7数据子系统性能指 表 数据子系统硬件设备需 表9预处理分系统和数据接收分系统的接口关 表10预处理分系统和几何定标分系统接口关 表11预处理分系统和数据管理分系统接口关 表12预处理分系统和质量检测分系统接口关 表 SAR数据深加工分系统组 表 产品质检分系统数据关 表 产品质检分系统数据关 表 门户硬件设备技术要 表 门户系统要 表18数据管理子系统硬件设备技术要 表19数据管理子系统要 表 专线网络与数传分系统的硬件设备技术要 表 成果形式 本文主要是针对一号成功发射后和在轨运行阶段地面系(仅包括地面测控与应用系统应具备的能力所任务需求。目标、周期和内容目周内产品分级体系(指:标准产品、深加工产品实时轨道产品(realtimeorbit实时轨道产品是指星上GNSS利用广播星历和单频伪距计算的实时轨道,精度优于10主要用于产品编目。快速轨道产品(fastorbit快速轨道产品是指地面接收到观测数据后24小时内提供的快速轨道产品,利用预报轨道和计算的精度优于1米的轨道产品,主精密轨道产品(preciseorbit精密轨道产品是指地面接收到观测数据后48小时内提供的精密轨道产品利用快速精密轨道和计算的精度优于5cm的轨道产品,主要用于SAR像和后续影像深加工。RawData数地面接收站接收的下行压缩回波信息码流数据后经过解扰、、解压缩、格式编排、辅助信息分离后得到的整轨数据。编目产编目产品是指经预处理分系统编目模块对原始整轨RawData指图文件。单视斜距复影像产品复数形式,包含幅度和相位信息,保持了原始SAR数据的斜总体设计思想与原总体结系统组功能要性能指精密定轨产品指快速轨道产品:轨道精度优于1m,时延不大于24小时精密轨道产品:精度优于5cm,时延不大于24小时编目处理整轨RawData数据分景编目时间:单计算节点上,单轨0级数据分幅编目时间≤20初级产品生产性能指SLC产品生产能8MGD产品生产能10GEC产品生产能10成像处理精度展宽系成成像处理引入的 度误差:≤0.25dB(3σ工作模式与流工作模式(测控、接收处理常规工作模式应急工作模式仿真分析模式故障模式工作流程及数据处计划调度流程数据流程系统接自动化运行与控兼容性及可扩标准1号星地管理控制分系(简“管理控制分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SZXX图 SZXX号地面系统管控控制分系统组任务管控子任务管控子系统主要负责接收汇集用户需求统筹天基和地面接收资源进行多星联合的消解与任务规划编制各种业务计划加工控制指令监视及分系统状态同时指挥调度数据站网信息管理子系站网信息管理子系统针“SZXX的业务需求主要负责地资源实现对数据的接收记录传输质量监测等业务任务的管理根据数据接收计划管理调度地面接收站完成数据的接收记录传输和质量监测任务保障地面数据接收系统的协调、稳定、高效运行,形成地面数据接收系统业务化运行体系。生产业务调度子系生产业务调度子系统针“SZXX的业务需求根据观测请求向任务管控子系统提交观测申请协调任务管控子系统完成观测数据接收、传输,根据观测请求和产品生产请求调度数据预处理、数据处理分系统协同完成各级数据产品生产分发监视数据预系统常规业务流程如图23图2用地管图3测控系统或站网信息管理系统向任务管控子系统发送轨道根数、遥测数据、测控资源使用计划;商业用户通过任务管控子系统提交外部观测需求,任务管控子系统根据需求受理情况进行需求反馈;任务管控子系统接收汇集用户需求,统筹和地面接收资源进行多星联合的消解与任务规划编制各种业务计划加工载荷控制指令;任务管控子系统将生成的接收计划发送给站网信息管理理系统或新建的接收设备发送接收计划并向任务管控子系统并反馈接收计划确认;任务管控子系统将生成的有效载荷发送计划和有效载荷注入计划发送给站网信息管理子系统测控系(西安测控中心或新建的接收设备接收站网信息管理子系统发送的有效载荷发送计划和有效载荷注入计划,完成载荷控制指令注入;站网运行管理分系统或新建的接收设备接根据接收到的接收计划安排地面天线接收下传数据并向站网信息管理子系统发送接收计划执行报告并向任务管控子系统反馈接收计划执行报告;任务管控子系统根据接收计划执行报告,向数据管理分系统或新建的接收设备发送数据传输申请获取原始数据;站网运行管理分系统或新建的接收设备将接收的原始观据管理分系统向任务管控子系统发送至数据归档完成通知;任务管控子系统向生产业务调度子系统发送产品生产通知,完成报告;生产业务调度子系统向数据预处理分系统、数据处理分系统度子系统向任务管控子系统转发产品生产完成通知;任务管控子系统收到产品生产完成通知后,向数据管理分系务管控子系统发送产品归档完成通知;任务管控子系统向数据分发分系统发送产品分发通知,数据完成报告;数据分发分系统向用户推送产品数据,并向任务管控子系统发送产品分发完成报告。系统业务取消流程如图45测测控系(西安测控中心站理子系生产业务调度子系需求取消通接收计划取消通产品生产计划取消通接收计划取消确有效载荷计划取消通产品生产计划取消确既有系产品生产计划取消确产品生产计划取消确有效载荷计划取消通产品生产计划取消通接收计划取消确接收计划取消通接收计划取消通需求反数据处理分系数据预处理分系任务管子分系商业用站网运行管理系图4接接收计划取消确用产品生产计划取消确产品生产计划取消确有效载荷计划取消通产品生产计划取消通有效载荷计划取消通产品生产计划取消确接收计划取消确接收计划取消通接收计划取消通需求反产品生产计划取消通接收计划取消通需求取消通数据处理分系数据预处理分系生产业务调度子系任务管控子系 理子系商业用接收设图5商业用户通过任务管控子系统提交需求取消通知,任务管子系统根据需求受理情况返回需求反馈任务管控子系统取消已安排的观测任务,生成接收计划取消通知站网信息管理子系统和生产业务调度子系统;任务管控子系统生成有效载荷计划取消通知发送给测控系统或站网信息管理子系统,站网信息管理子系统向新建的接收设备发送有效载荷计划取消通知;测控系统(西安测控中心)或新建的接收设备取消相应的测控任务;站网信息管理子系统向站网运行管理系统或新建的接收设备转发接收计划取消通知;站网运行管理系统或新建的接收设备取消相应的接收任务,并反馈接收计划取消确认;生产业务调度子系统向数据预处理分系统、数据处理分系统发送产品生产计划取消通知;数据预处理、数据处理分系统生成产品生产计划取消确认发送至生产业务调度子系统,并由其转发至任务管控子系统。功能要能够受理各级用户提交的观测需求,调度资源、地以及地面站数据接收,生成对地观测方案;针对及载荷约束和应用特点,制定对地观测计划、接收计划、有效载荷控制计划等业务工作计划,并依据计划和指令格式及执行约束编制载荷控制指令;能够更新的轨道参数和遥测数据接收处理显示的能能够监视运行状态和计划执行情况,监视系统设备和主要业务执行状况,并将计划安排和执行情况反馈给用户;仿真展现、优化调整等功能,按照设定的资源调配规则,进行资源规划调配的能力;具备对接收站硬件设备、网络链路、应用服务、数据库和任务进程进行监视的能力;具备综合业务信息管理能力,各类信息数据自动与过滤机制,并实现信息的综合、管理、查询、备份、统计等功能;管理内、外部用户提交的观测需求、产品生产需求和定标与质量评定分系统提交的定标需求;能够向任务管控子系统提交观测请求,并复核观测计划和接收计划;汇总产品生产需求,制定产品生产组织协调地面应用系统各分系统协同进行各级产品的生产监视应用系统从提出需求到产品生产归档分发的各任务流程环节,对系统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完成任务流程闭环控制;监视地面应用系统主要设备和业务的运行状态具有对地面系统中主要分系统故障的检测分析、对应用系统进行和升级的功能。性能指可管理资源数量:数量不少于8颗(支持扩展2)任务统筹时间:≤10分钟(针对50个任务、24小时内多星多任务规划时间:≤25分钟(针对50个任务、24小时;单星计划生成时间:≤5分钟单星指令生成时间:≤3分钟可管理地面测控资源数量:测控站数量不少于5个(支持扩;可管理地面接收资源数量:地面站数量不少于5个(支持扩;具备调度多级数据产品生产的能力具备定制产品生产流程的能力,支持不同种类产品生产流不少于14种系统监视数据实时显示刷新速率:1~60秒(可调综合显示内容包括:需求管理、任务管理、任务执行情况、应用系统业务运行状态等;数据检索能力:检索响应时间优于2秒产品生产需求自动处理时延:小于3秒紧急观测需求处理时延:小于3秒常规观测/定标需求综合处理时延:小于1分钟(针对30个系统接口关系6图7示(现有系统(西 测控中心数据管理分系 生产业务调度子系图 系统接口关系

站网信息管理子系

商业用

任务管控子系

接收设

数据分发分系

数据管理分系

生产业务调度子系

数据处理分系图7硬件设备技术要系统硬件需求(参考设备)任务管控子系统硬件需求如表1所示表 任务管控子系统硬件需求序号类别1ThinkstationIn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硬盘+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4G2DP,DVI,Windows7X64。224器1ThinkstationIn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硬盘+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序号类别(SATA),NVIDIAK22002DP,DVI,Windows7X64。2241ThinkstationIn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硬盘+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4G2DP,DVI,Windows7X64。224器1Thinkstation 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硬盘+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4G2DP,DVI,Windows7X64。224器1ThinkstationIn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硬盘+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4G2DP,DVI,Windows7X64。224器1ThinkstationIn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硬盘+256SSD,2*16GBECC序号类别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4G2DP,DVI,Windows7X64。224器1ThinkstationIn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硬盘+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4G2DP,DVI,Windows7X64。224器显示1ThinkstationIn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硬盘+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4G2DP,DVI,Windows7X64。224器监视1Thinkstation 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硬盘+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4G2DP,DVI,Windows7X64。224器器1Thinkserver2*E5-2690V3(12序号类别,RAIDDVDRW,2ThinkserverRD650,RAIDDVDRW,1ThinkserverRD650,RAIDDVDRW,Gis1ThinkserverRD650,RAID计算1ThinkserverRD65064G,2T(企业级硬盘DVDRW,Gis4ThinkpadX18G256G14、、序号类别途1Thinkpadi7-15.516GB1TB+128GBSSDNVIDIAGeForce960M-4GBGIS站网信息管理子系统硬件需求如表2所示表2序号类别1ThinkstationP710In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 2DP,DVI,Windows7X64224块1ThinkstationP710In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256SSD,2*16GBECC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序号类别 2DP,DVI,Windows7X642241ThinkstationP710In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 2DP,DVI,Windows7X642241Thinkstation XeonE5-2650v4-Cores,2.2GHz,2TSATA+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 2DP,DVI,Windows7X64224块运行工作1Thinkstation XeonE5-2650v4-Cores,2.2GHz,2TSATA+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 2DP,DVI,Windows7X64224部署运行模块1Thinkstation序号类别站InXeonE5-2650v4-Cores,2.2GHz,2TSATA+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 2DP,DVI,Windows7X64224块1ThinkstationP710In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 2DP,DVI,Windows7X64224块信息交互服务1Thinkserver2*E5-2690V3(1264G内存,2T(企业级硬盘RAIDDVDRW,2Thinkserver2*E5-2690V3(1264G内存,2T(企业级硬盘RAIDDVDRW,部署数据库服消息总线服务器1Thinkserver2*E5-2690V3(12序号类别64G内存,2T(企业级硬盘RAIDDVDRW,1Thinkserver2*E5-2690V3(1264G内存,2T(企业级硬盘RAIDDVDRW,业务处理服务1Thinkserver2*E5-2690V3(1264G内存,2T(企业级硬盘RAIDDVDRW,务运行服务1Thinkserver2*E5-2690V3(12RAIDDVDRW,态服务生产业务调度子系统软硬件需求如表3所示表3序号类别硬件任务管理工作站1ThinkstationInXeonE5-2650v4-件序号类别Cores,2.2GHz,2TSATA+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 2DP,DVI,Windows7X642241ThinkstationP710In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 2DP,DVI,Windows7X64224析生产任务调度1ThinkstationP710In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 2DP,DVI,Windows7X64224度业务流程1ThinkstationP710In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控序号类别Rambo8(SATA),NVIDIA 2DP,DVI,Windows7X642241ThinkstationP710In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 2DP,DVI,Windows7X64224系统监视运行管理工作1ThinkstationP710InXeonE5-2650v4-12Cores,2.2GHz,2TSATA+256SSD,2*16GBECC2133MHzRDIMM,DVDBurner/CD-RWRambo8(SATA),NVIDIAK2200 2DP,DVI,Windows7X64224理1Thinkserver2*E5-2690V3(1264G内存,2T(企业级硬盘RAIDDVDRW,2Thinkserver2*E5-2690V3(1264G内存,2T(企业级硬盘序号类别RAIDDVDRW,Thinkserver2*E5-2690V3(1264G内存,2T(企业级硬盘RAIDDVDRW,Thinkserver2*E5-2690V3(1264G内存,2T(企业级硬盘RAIDDVDRW,1Thinkserver2*E5-2690V3(1264G内存,2T(企业级硬盘RAIDDVDRW,1Thinkserver2*E5-2690V3(12RAIDDVDRW,综显大屏方案组成和一号运控应用大厅前部为综显大屏,由DLP屏系统和两侧音箱组成,在大屏两侧墙壁部署两块用于辅助显示的LED屏,如图8所示。常情况下,运控应用大厅采用3×9大屏组合方线内置信内置信号处理

RGB矩RGB矩矩头DVD

控制

用户其它模其它模 信信号

工作

工作

RGB信号工作站RGB信号图 综显大屏组3×9大屏方DLP屏系27(3×9)80寸无缝拼接屏幕、多屏处理器系统和显示墙应用管理系统组成。LEDDLP组合宽度为15显示墙3×9屏幕俯视图如图9示。图 3×9综显大屏俯视系统显示模DLP大屏幕显示系统支持全屏显示和功能分区显示模①全屏整个显示墙在多屏处理器系统的驱动下形成一个分辨率的显示平台,可以整墙显示分辨率的大型完整网络图形GIS、高分全屏态势图,高分辨率的演示。②功能分区显示模整个显示系统划分不同功能的显示区域,各分区独立控制接入信号类①计算机信独立的计算机信号可通过显示单元内置的图像处理器或多屏处理器RGB服务器处理后以窗口形式在拼接墙上快速显示并且显示窗口可任意缩放、跨屏移动、叠加或全屏显示等。其中运控应用大厅各工作席位计算机通过这种方式接入大屏系统。②网络通过虚屏,可使多个网络信号实时在大屏上显示。对于运控应用大厅外的席位计算机可通过这种方式接入大屏系统。③信支持全制式输入信号,信息、机、机、大小影碟机、彩色实物投影仪等各类信号源均可接入显示单元或多屏处理器模拟服务器DVS信号经处理后以窗口形式在投影显示墙上任意位置任意移动、无级缩放、跨屏或者等。运控应用中心监视用机可通过这种方式接入大屏系统,实施对运控应用中心。④数字IP流信IP信号通过IP络传输到运控应用大厅,直接以IP的方式接入多屏处理系统,后输出到DLP大屏显示。可通过IP方式了解⑤各类信号混合显信号、计算机信号、网络计算机信号均可同时在拼接墙上以各自方式显示,互不干扰。或者根据系统需要,将拼接墙分区域显示,并分区域控制。根据需要将各种信号的显示和位置为模式,在需要的时候直接切换,可即时按照模式定义显示窗口,或者进而定义预案,按照需要自动调用或者切换各种显示模式,实现对拼接墙系统的自动化管理。运控应用大厅布局台席位运控大厅包括综显大屏、功能台位和参观席等,拟部署20个显控台布局如图10示图10面积需运控应用大厅建议长度不小于23米,宽度不小于20米,净高不小4.5米,总面积约为460方米系统要任务管控子系统任务管控子系统主要负责接收汇集用户需求,统筹天基和地面接收资源,进行多星联合的消解与任务规划,编制各种业务计划,加工控制指令,监视及分系统状态,同时指挥调度数据接收、信息管理、数据分发、需求闭环等环节,实现全流程的任务闭环。任务管控子系统主要由需求筹划、任务规划、计划制定、载荷控状态监视、指挥调度及资源管理等模块组成需求筹划模需求筹划模块负责提供规范化需求的管理,汇集各用户提交的观测需求,进行任务分析和分类汇总,确定对地观测任务,对目标进行智能化任务安排,为用户提供需求的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闭环,并监视其需求到最终产品生产的各阶段的状态。需求筹划模块由需求基本信息录入、需求接收处理、需求基本信息查询显示、需求分析、需求闭环等功能单元组成。任务规划模任务规划模块针对不同的任务规划模型实现对地观测任务综合统筹规划,根据任务需要和资源状态分配星地资源,经资源优化分配后,消解星间任务、载荷任务以及地面站数据接收。任务规划模块由轨道计算、多星多任务统筹分析、多星多任务协同规划、任务规划算法服务管理、任务规划方案管理、任务规划推演显示功能组成。计划制定模计划制定模块针对及载荷约束和应用特点,制定工作业务计划,主要包括观测计划、接收计划、有效载荷控制计划等业务计计划制定模块功能主要包括计划制定、计划调整、计划管理、计划仿真推演。载荷控制模载荷控制模块按照的指令格式和执行约束编制载荷控制指令,并发送到测控系统进行上注,满足各个性化工作模式使用与载荷控制等功能载荷控制模块由载荷控制计划获取验证、指令数据生成、指令模板管理和指令发控等功能组成。指挥调度模指挥调度模块负责实现各类业务的指挥决策、任务下达、基础数据提供、情况上报、外部接口流程协调调度等功能,实现多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自动受理与智能化分析处理,实现各类典型应用模式不同业务流程的按需星地面系统的有序运行。业务统计等功能单元组成。状态监视模状态监视模块通过遥测数据的接收处理显示实时监视工作状态;综合显示对地观测轨道及其空间运行状态,观测目标的区域及观测覆盖情况等;监视任务管控子系统运行状态,统计分析系统运行情况。状态监视模块主要由运行状态监视、遥测处理显示和系统状态监视功能组成。资源管理模资源管理模块根据星地资源的具体信息特质、外在数据特征、资源使用约束及可视化要求,基于通用的资源管理框架,个性化扩展定制各种资源信息,管理各类资源信息,为系统运行提供数据支持。资源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资源管理、接收资源管理、测控资源管站网信息管理子系统站网信息管理子系统针对“SZXX”的业务需求,主要负责地面数据接收系统的业务化运行管理,受理外部请求、规划地面接收资源和测控资源,实现对数据的接收、记录、传输、质量监测、测控等业务任务的管理根据数据接收测控计划管理调度地面接收站完成数据的接收、记录、传输、质量监测和业务测控任务,保障地面数据接收系统的协调、稳定、高效运行,形成地面数据接收系统业务化运行体系。站网信息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信息交互系统、任务规划模块、任务调度模块、运行模块、仿真分析模块和信息管理子系统。信息交互模主要负责提供接收站网信息管理系统内、外部间的业务信息的接口。对来自任务管控子系统的数据接收计划和测控计划及轨道信息进行处理;与数据接收站分系统、数据传输分系统、数据质量检测子系统之间进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外部系统之间的通信状态;发送异常告警信息;获取气象组织发布的气象信息与数据资料。信息交互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接收计划信息交换处理、测控计划信任务规划模任务规划模块面向数据接收计划、业务测控计划与可利用的接收资源、测控资源,根据业务规则和各项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和决策,分配调整各数据接收站接收设备、记录设备、测控设备、光纤传输链路,完成对接收测控任务所需的地面站和传输资源的分配和均衡调整,快速形成合理优化的接收测控任务规划方案同时能适应地面站和接收记录、测控、传输设备等资源的变化。任务规划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接收任务规划、测控任务规划、轨道计算服务、规划算法服务。任务调度模任务调度模块负责管理任务管控子系统发送的数据接收计划和卫星测控计划;根据数据接收与记录任务、业务测控任务和数据传输任务规生成并下达数据质量监测任务;获取、处理、汇总上报数据接收与记录、业务测控、数据传输、原始数据质量监测任务的执行情况。任务调度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接收计划管理、测控计划管理、数据接收与记录任务管理、业务测控任务管理、数据传输任务管理、数据归档任务管理、数据质量监测任务管理、任务完成情况审核、业务流程监视。运行模运行模块主要负责实时收集、监视地面数据接收系统内的各分系统、子系统系统工作状态和接收站设备以及地面传输链路工作情况,实时监视站网信息管理子系统的设备和应用服务工作状态,为数据接收任务、数据传输任务规划制定提供辅助依据。运行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状态监视接收站设备单元监视、本地设备监视、本地应用服务监视。仿真分析模仿真分析模块负责对接收、记录、传输和测控任务的工作情况进行仿真,按照时间、任务、资源对数据接收任务、业务测控任务执行过程进行仿真推演和度展现,分析验证接收与测控任务的可行性;研究任务规划效能评估指标,对任务规划方案的接收效能进行定量评估,针对多组输入的接收任务规划方案的评估结果对地面站资源调度算法库中的算法进行定量评价,确定每种算法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技术特点;对资源的配置合理性进行分析。仿真分析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计划仿真推演,规划仿真推演,效能评估。信息管理模信息管理模块负责对应用的各级用户及其权限进行管理,对各种及其有效载荷、地面站及其关键设备、业务系统间网络连接等运行参数信息进行管理,对日常事务类信息进行查询、检索和存档,对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业务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信息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库管理、接收资源信息管理、测控资源信息管理、事务信息管理、综合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生产业务调度子系统生产业务调度子系统针对“SZXX”的业务需求,根据观测请求向任务管控子系统提交观测申请,协调任务管控子系统完成观测数据接收、传输,根据观测请求和产品生产请求调度数据预处理、数据处理分系统协同完成各级数据产品生产、分发,监视数据预处理、应用处理系统的主要设备和应用服务的运行状态。生产业务调度子系统主要由业务管理模块、任务协调模块、闭环管理与任务核查模块和系统监视模块组成。业务管理模业务管理模块受理相关分系统提交的观测请求和产品生产请求,对观测请求和产品生产请求进行消解、归并和必要的任务分析分解,生成观测任务和产品生产任务,依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等,综合分析应用处理能力等因素,确定任务优先级。任务协调模任务协调模块根据观测任务,协调运控系统安排观测,进行原始数据接收、记录、传输,调度数据管理分系统完成原始数据存档;根据产品生产任务,调度数据预处理分系统、数据处理分系统进行数据产品生产、存档。闭环管理与任务核查数据分发等整个任务执行过程中对各主要业务节点执行状态进行和监视;追踪任务执行过程和完成情况,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闭环。系统监视模系统监视模块监视数据预处理、数据处理分系统的设备运行情况和主要应用服务运行状态。在项目在项目一期工程中采用的测控站网实现的测控 采用基于USB体制的测控站在项目后期采用自建的测控站网实现的测控,即:后将采用基于UXB体制的测功能要USB体制一般要对USB测控系统的一般要求包完成在轨运行时的遥测任务监视工作状态处理遥测数据对轨道进量,提供轨道参数并进行轨道预报,满足对轨精度的要求。具备获取数传接收站的精密定轨数据的能力,满足星R=250m精密轨道测控的要发送指令和注入数据,实现对的控制与管理进行星、地时间比对,注入校时、授时数据对平台进行在轨测试配合对有效载荷进行在轨测试和试验出现故障时,对实施应急测控在轨各阶段具体测控要求如下发射段在发射段过程要求USB测控系统在测控弧段内尽量实时接收并处理遥测数据,监测工作状况。状态建立阶USB测控系统需要提供与运载分离时刻的初始测定轨数据、接收的遥测数据、发送的 行情况与运载分离时刻消初偏及对日对地定向的情况做好急测控准备,要求分离后有>100s(暂定)的测控时间。在轨测试阶每天提供4个测控圈实施各组件的功能试验和有效载荷的性能测试,完成平台和有效载荷的在轨测试及精确测轨。业务运行阶一般情况下每天提供2个测控圈;在轨初期第1个月内,每天提供2-4个测控圈。进行轨道测量和轨道预报,实施对的控制和管理,各组件的工作状态,完成星地时间比对、校时工作,为有效载荷工作提供测控支持;向总体和用户提供其必需的数据和有关资料;出现故障时进行应急测控,按故障预案,实施故障对策。测定轨要求如下在可测控弧段内对进行测轨,提供轨道预报,特别是入轨前后,应及时进行轨道测量和轨道预报,并提供经过修正后的定轨数据。入轨后第二或三圈过境时,注入初轨数据,发射当天注入精轨。在轨测试期间,每天向注入一次精确轨道数据定轨精度:优于100m(GPS/BD有效时,1σ事后处理空间位置最误差轨道预报要轨道预报要求如在轨测试期间,USB测控系统每天向总体提供轨道根数,在轨测试后USB测控系统按需求向运管系统提供轨星地时间比对及校时要1)时间标采用协调世界(UTC)时,以时间2012年7月1日0时0分秒为星上时间秒值第0秒(暂定2)时间校正方采用均匀校时、集中校时,校正参数由地面注3)时间授时方采用地面全量授时或引入GPS/BD4)时要USB测控系统定期进行星地时间比对,标定星时漂移注更新均匀校集中校时分为两种情星上均匀校时使能时,要求当星上时间误差超过1s时进行校时校时精度50ms星上均匀校时禁能时,要求当星上时间误差超过5s时进行校时,校时精度50ms。遥测要遥测要求如下对实时遥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显示,以便监视工作状态和指令(数据注入)的执行情况,提供每次过站的遥测原第一圈过站后应及时处理延时遥测数据,以便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解决措施;以后各圈提供延时遥测原码,根据需要提供处理后的遥测数据。 运管系统提供整个飞行试验过程中的遥测数据要USB测控系统应及时对实施,并实时显示指令发送和执行情要求指令在星地双捕完成后进行,并具有盲发指令能力 在轨测试期间,提供发送指令、注入数据及执行情况的任简报故障处理要在轨测试期间,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飞控组报告,及时组织力量解决问题。在长管期间发生故障时,应在第一时间通知运管系统及总体,按故障预案实施处理。在飞行的每一阶段,都应安排相应的测控站对进控。要有充分的故障预防和排除故障措施。执行测控任务的台站布局及长期管理测控要监视各组件工作情况,接收遥测数据。按照用户的要求,通过对实行注入数据和指令控制。对轨道进量,提供1)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不对平台做工作模式和设备工作状接收遥测数据,判断工作状态。异常应及告卫长管期间故障处理方法可按《在轨故障预想与对策》文UXB体制一般要对UXB测控系统的一般要求包接收遥测信号,监视工作状态,处理遥测数据对轨道进量,提供的测定轨数据,并进行轨道预报发送指令和注入数据,实现对的控制与管理对进行在轨测试和长期运行的测控管理对进行校时、授时出现故障时,对实施应急测控在轨各阶段具体测控要求如下发射段(仅S段测控在发射段过程中,UXB测控模块不开启,无测控任务状态建立阶段(仅S频段测控状态建立阶段,UXB测控模块不开启,无测控任务在轨测试阶UXB测控模块开启后,每天提供4个测控圈,完成UXB测控模块相关长期测控管理一般情况下每天提供2个测初期第1个月内每天提供2-个测控圈进行轨道测量和轨道预报根据要求实施对的控制和管理;向总体和用户提供其必需的数据和有关资料。在可测控弧段内对进行测轨,提供轨道预报,特别是入轨前定轨精度:优于100m(GPS/BD有效时,1σ事后处理空间位置最大误在轨测试期间,UXB测控系统每天向运管系统提供轨道根数,跟在轨测试后UXB测控系统按需求向运管系统提供轨道根数星地时间比对及校时要1)时间标采用协调世界(UTC)时,以时间2012年7月1日0时0分秒为星上时间秒值第0秒(暂定2)时间校正方采用均匀校时、集中校时,校正参数由地面注时间授时采用地面全量授时或引入GPS/BD校时要UXB测控系统定期进行星地时间比对,标定星时漂移注更新均匀校集中校时分为两种情况(暂定星上均匀校时使能时,要求当星上时间误差超过1s时进行校时,校时精度50ms;星上均匀校时禁能时,要求当星上时间误差超过5s时进行校时,校时精度50ms。遥测要遥测要求如下对实时遥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显示,以便监视工作状态和指令(数据注入)的执行情况,提供每次过站的遥测原向运管系统提供整个飞行试验过程中的遥测数据要UXB测控系统应及时对实施并实时显示指令发送和执行情况。要求指令在星地双捕完成后进行,并具有盲发指令能力和数据注入的格式详细要求 指令发送和数据注规定,参见《指令及判据在轨测试期间,提供发送指令、注入数据及(指令高速数据上注要根据用户要求UXB测控系统应具备高速数据上注能力在轨运行期间,故障处理要在轨测试期间,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飞控组报告,及时组织力量解决问题在长管期间发生故障时应在第一时间通知运管系统,按故障预案实施处理。在飞行的每一阶段,都应安排相应的测控站对进控。要有充分的故障预防和排除故障措施。执行测控任务的台站布局及长期管理测控要监视各组件工作情况,接收遥测数据。按照用户的要求,通过对实行注入数据和指令控制。对轨道进量,提供1)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不对平台做工作模式和设备工作状接收遥测数据,判断工作状态。异常应及告运长管期间故障处理方法可按《在轨故障预想与对策》文性能指USB体制工作频下行频率:22**.***MHz地面站地面站接收G/T:≥20.5dB/K地面站接收灵敏度:-160dBWUXB体制工作频下行频率:8***.***MHz地面站地面站接收G/T:≥32dBi/K地面站接收灵敏度:-160dBWUSB体制接口文件要:1)在研制阶段,USB测控系统向总体提供测控总体技:2)在轨测试期间提交任务简报3)在轨测试结束后,尽快提供飞行试验测控数据,包括:精度分析等。星地测控接口验证试验要系统和USB测控系统在初样和正样阶段分别进行1次星地测控回路对接试验,以检验星、地之间USB测控接口的正确性和协调性。UXB体制接口文件要UXB测控系统应向运管系统提供下列文件:在研制阶段UXB测控系统向运管系统提供测控总体技术方案、星地对接试验大纲、星地对接试验实施细则和星地对接试验总结。:在轨测试期间提交任务简报在轨测试结束后,尽快提供飞行试验测控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发送和执行情况、测距/测速精度分析、定轨精度分析、星上时间精度分析、飞行试验测控评价。星地测控接口验证试验要系统和UXB测控系统在初样和正样阶段分别进行1控回路对接试验,以检验星、地之间测控运控接口的正确性和协调性。卫星方提出对接试验的技术要求,地面测控运控方负责完成对接试验大纲的编制和组织实施。硬件设备技术要系统要接收分系统针针一地面系统的实现采用两种解决方案,说明如下(1)遥感地球所的接收站网完的数据接收任务在项在项目后续工程采用自建的接收站网完 的数据接收任务接收站网(全称“遥感数据接收站网系统”)主要负责接收经我国境内过境时的1号X频段下行信号,并通过数传网络传输至运管中心,完成有效载荷数据的接收工作。通过异地观测与过境回放的模式,实现1号X谱段全球对地观测数据接收的任务目组成:接收站网由运行、若干接收站,以及数传网络组成。工作流程:运管中心接收来自管控分系统的接收任务计划,并下发各个接收站。各接收站根据接收任务计划的要求,完成对各天线接收系的的调度安排。 过境时,由天线接收系统完成 的轨 与据接收任务。接收后的数据通过异地数传专线,传至位于遥地所的运行理理中心。接收站通过运定期接收来自管控分系统的轨道数据并完成系统轨道参数的更新工作功能要接收站网功能直接接收覆盖我国境内、亚洲70%陆地以及临海区域的实时境内三个接收站中每个站均配备多套接收系统。每套系统具备接收1号系列以及国内外其他的技术要求。三站接力接收,解决了微小观测记录与下传速率不平衡的问题。具备异地三个接收站至约600Mps遥感原始数据的传输能值得说明的是,目前三个站仅有2-3颗晨昏轨道的接收任务,每个站配有5-7套接收系统,故足以满足1号接收的任务要求。接收站网布局参见图11,接收覆盖12图 接收站布局图12接收站(单套)系统功能具有接收“1号,以及高分、环境减灾、资源、实践等全半球自动接收能力,保证过顶不丢失目标接收覆盖半径:约2000多公里(高530Km5度仰角具有X/S双频自动和程序功能,并可实时切换能够接收1号等国内外中低轨遥感具有异地和计划判别能力操控模式:具有自动、手动和三种操作模式具有下行数据实时记录功能具有原始数据的与传输能力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检、故障定位、状态检测、系统自动测试及标校等。性能指天伺馈部分接收频率带宽X-Band:7950—S-Band:2200--极化方X-Band:RHCP/LHCP,可选择(数据和S-Band:RHCP/LHCP,可选择(数据和其中,对于数据通道,左右旋信号可同时下传,实现双旋向双通道接收任务。天线增益(LNA输X-Band>S-Band>天线噪温(场放输入端,环境温度23度、晴空、微风、天线仰角度,在整个接收频段内X-Band:小于S-Band:小于G/T(环境温度23度、晴空、微风、天线仰角5度,在整个接收X-Band:于S-Band:于天线运动范围方位 俯仰:- 第三轴天线运动性能最大速度:AZ:20°/s;EL:10°/s最大加速度:AZ:10°/s²EL:伺服带宽:窄带≥0.6Hz,宽带可靠性:MTBF≥1500h,MTTR≤1.0h解调功能双通道解调:双通道独立可支持解调模式:QPSK、OQPSK(SQPSK)、UQPSK、8PSK码速率:3Mbps-600Mbps连续可变误码性能:误码率在10-5到10-7范围内,Eb/N0偏离理论值数字滤波:RRC、GMSK、SOQPSK、译码性R-S译码:旁路可选择,可适应的RS编码方式有CCSDS标准、RS(255,223)LDPS译码:7/8码率,码字LDPC(8160,7136),符合CCSDS标数据处理:帧同步、解模糊、解扰、CRC检:本地原始数据/帧同步数据存盘,实时数据传输至客户端,事后传输至客户端,支持ECL和LVDS输出。记录功能通道数 1-5通道,通道数可单通道记录速实时传输和事后传输功能集中及管理调度功能数能数传速具有自动传输管理功自测功能通道数:单通道(X-LNA增益:大于镜像抑制:大于支持多种数据支持多调制模式:BPSK、QPSK、OQPSK、UQPSK、输出信号电平误码率:在BER=10-310-7范围内,Eb/N0偏离理论值不超过1.7dB(BPSK/QPSK)分系统外部接口包括与管控分系统的指令接口 /三接收站获取“接收任务计划”文件的确认任务执行情况与数 管理分系统的数据接口原始数原始数物理接口与协网络专TCP/IP协硬件设备技术要系 要数据管理分系输输管理分系数据读中系系分发分系子系管理子系接收分系管控分系数据管理分系统包括数据管理子系统和数据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1号的原始输输管理分系数据读中系系分发分系子系管理子系接收分系管控分系分系统功能要

图13数 管理分系统架原原始数据;具备与前端处理机、预处理、深加工等分系统的高速数交换;具备原始数据、初级产品数据、高级产品数据等数据的存档;具存存档信息、影像信息、空间信息 路径等元数据的信息管理;向分系统提供各级产品数据和管理信息,并为运行系统和用户提供数据检索服务等功能。子系统组成与工作流程数据管理子系统的系统架构如图14所示分布 子系RPC图14其中空间数据库用于1号数据的空间信息、路径等元数据实文件内容于分布式子系统中。到路径信息从子系统中文件同时以流方式返回到客户端,返回客户端的还有对应的元数据信息。功能要求数据管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1号的原始数据、初级产品数据、高级产品数据等数据的存档信息、影像信息、空间信息、路性能指标如表4表4高 容 7x24支持千万级别条目与快速查子系统接口管理子系统主要web作界面供用户进行数据检索操作。具体检索参数需求如表5表5sa硬件设备技术要求(建议)如表6表6系统:Linux务务rpc数据管理内存webCPU:16CPU,2.6GHz3系统盘数据盘4U库postgresqlmongodb数据库服务XE7-14C/28T2.235M8GT/sec16*16GDDR4-213316600G10KSAS6Gb/s4USB-DVDRW集成2GCacheRAID系统要求(参考 操作系统:centos6.3或以上tomcat:7.0以上jdk:1.7以上数据库数据子系子系统组成与工作流程数据子系统以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和分布式数据库hbase为基础,构建一套整合多源数据的对用户透明的分布式系统。具体系统架构如图15示。fuse客户 Qt客户 Web服 多源数据分布式系数 元数

节路由图 数 子系统架构如图15,数据管理分系统主要由底层分布式和云系统成分布式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和高并发对用户透明云系统实现对分布式系统的封装使底层透明化并为用户提供安全认证权限管理数据restfullapi等功能。用户具体流程如所示。1.11.1用户登 2.1数2.32.3读写数据2.2元数 1.2用户登录认图 用户对云系统的流第一 用户登用户向云系统发送登录请求云系统通过hbase中的用户表,验证用户的登录信息,如果正确则返回一个签名sign户。第二 用户数用户使用登录返回的sign对自己的数据进行云系统收到用户的数据请求后,先验证sign的有效性和用户对数据的权限,通过认证后,再hbase中meta表,获取数据的信息通过该信息识别数据的真实路径再决定是去hdfs或hbase的res表中数据内容并返回给用户。功能要求数据子系统的功能需求如下具有高可用性云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对不同的数据级别进行不的副本数量具有可扩展性:可动态扩展空间,增加新的节点时,无需停止具有高并发性云系统文件的效率不会随用户并发连接数增加而降低。IOPS在10000以上。,无木桶效应各服务器间磁盘空间的差异不会影响云系统所建立的资源池空间即由N台服务器组成资源池资源池的空间应为N台服务器可用空间的总和。,支持数据分块:数据必须经过分块处理,然后分布式在不同的支持断点续传云系统必须支持断点续传机制避免因网络不稳定造成业务数据中的大数据文件的传输失败而必须重传的麻烦。支持用户的权限控制:用户只能自己的数据支持用户对所属数据的正常用户对于自己的数据可以进行普通操作,包括文件上传、删除、拷贝、移动等。性能指标如表7表7数据子系统性能指7x24小文件速大文件速32MB/s;子系统接口子系统提供web服务,设计RESTFULAPI通过查询hbase的元数据表的元数据信息,提供文件系统方式的 直接或写入hbase的资源表,对于大文件,直接或写入hdfs。提供的RESTFULAPI包括用户登录、、注销、列 、件、上传文件、创建、移动文件或、拷贝文件或、删除文件或。使用提供的RESTFULAPI即可方便的开发各种客户端数据云的web服务,、快速的数据云系统。具体api接口需求如下。获取令牌token,用于认证,token在有效时间内有效用户MD5GETTOKEN用户登录用户用用户MD5GETTOKEN重新获取sign,sign的有效期为30分钟,为避免用户需要频繁重新登陆,需要提供使用旧的sign获取新的sign以延长有效访用户登出,提供用户退出登录接口用户MD5云盘初始容用户MD5云盘初始容用户注销,同样需要组用户登录后,进行普通用户注文件 路获取用户云盘信息,用户登陆后,调用该api可以获取自己的角色、总容量、已使用容量、所属组、用户名等信息 新 新0要长文件上传,支持文件断点上传和文件秒传(如果该文件已在平台上上传文件时其已使用容量相应增加;MD50要长重命名文件 ,用户可以重命名自己的文件 源文件 路目的文件 路 文件 路 下,于组用户而言支持拷贝时设定文件 对普通用户权限,拷贝成功后其已使用容量相应增加源文件 路目的文件 路新判断文件 是否存在用户可以指定路径判断其是否存在文件 路硬件设备技术要求(参考设备)如表8表 数 子系统硬件设备需E5-26802.4G2600G10KSAS2GCacheRAID,支持550Wnosql1E5-26802.4G2600G10KSAS2GCacheRAID,支持550Wnosql1zookeeperE5-26802.4GSAS:7200:128MB集成SAS卡,支持Raid0,1,10;550Wnosql数据服务E5-26802.4GSAS:7200:128MB集成SAS卡,支持Raid0,1,10;550Wnosql数据服务10E5-26502.3G2600G10K12TSASSASRaid0,1,10;550W1nginxE5-26502.3G2600G10K12TSASSASRaid0,1,10;550Wweb第数据库插thrift至少台系统要求(参考 可以安装过程中需要安装包最好dns服务器地址改为操作系统:centos6.3浏览器:谷歌或火狐浏览器版本Selinux:ntpd配置ssh无登录前端前端处理机主要针对来自管理分系统原始数据、解压、数据质量检测、分路数据(待定)、数据文件拼接、息提取分离、星上成像数据的快视、格式文件形成等数据处理任务。处分系统使用。前端处理机在管控分系统或本地的控制下,实现各项处理功能,同时具备自检和自测能力。前端处理机由任务调度及管理子系统,数据存取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测试子系统,快视子系统,设备与信息管理子系统,解压缩子系统及子系统组成,其组成如图17所示。前端处理设备监控与信息管理子系统图 前端处理机组前端处理机各子系统统的反馈信息上报任务状态,具备任务消解能力;设备与信息管理子系统实现前端处理机的本地控制和控理信息的管理以及日志的综合管理等;能的处理顺序可定制;前端处理机通用子系统与子系统的高速包括解压缩前后数据和前后数据。快视子系统:用于对解压缩后的成像数据进行实时移动窗显示解压缩子系统用于对遥感数据进行解压缩处理解压缩处理是星上压缩过程的逆过程由模块进行实现前端处理机进行集成。子系统:用于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处理是星上加密过程的逆过程,由模块进行实现,前端处理机进行集成。前端处理机的工作流程如下端处理机的任务调度与管理子系统解析该任务并完成资源初始化的任务返回任务确认根据任务的安排数据管理分系统指定下的遥感预处理后及格式解析后的数据在数据管理分系统的指定下预处理及格式解析后的数据通过解压缩及子系统进行解压缩和并将解压缩及的数据进行格式整理根据任务参数配置将解压后的数据及解析出的服务数据在数据管理分系统的指定下;解压缩及后的成像数据可以进一步处理,形成快视数据格式,并发送给快视子系统进行移动窗显示;前端处理机在进行上述处理时可以向管控分系统上报任务执行情报告。前端处理机工作流程图见图18 数 管图 前端处理机工作流程功能要前端处理机根据本地或分系统下达的任务单完成数据格式解析,信源及信道解扰,数据整理,数据,解压缩,辅助数据提取等处理及中间数据数据发送等功能并提供相关处理过程的状态和统计信息;支持用户对系统资源、处理参数、处理流程、系统及处理日志、任务和作分系统的主要功能要求包括:同数据处理需求的任务调度和管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格式解析模块;他设备;解压缩及功能对格式解析后的压缩数据进行解压缩及处理,并把解压缩及后的数据和不需要解压缩的辅助数据组装成约定格式,再发送给数据管理系统;支持BAQ和JPEG2000格式的解压处理;数据质量分析功能:具备对1号原始数据质量的分析功能数据模拟功能:为检测后端系统提供持续数据回放的功能数据存取功能:管理前端处理机各处理功能、硬件处理加速器、数据模拟源、本机及外部系统的高速数据交互,保证各数据管道的并发高速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快视显示功能:可对解压缩及后的成像数据进行实时显示信息管理功能:对分系统的各类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包括各类任务及置,处理过程信息和日志的综合管理、统计及分析;据对分系统功能进行检定。性能指分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预处理及格式解析速度数据解压缩速度数据速度:600Mbps分系统外部接口包括与管控分系统接口前端处理相关任任务接受确认、任务确任务执行情况任务执行情况监视信设备状态信与数据管理分系统接口原始数处理后数辅助信处理完成情况分系统外部接口图如图19示前端处任务确认设备状态信息任务执行情况监视信息任务执行情况报告

原始数 存处理后 辅助数 分处理完成情况信息 图19其中,原始数据采用符合国标的遥感原始数据记录格式;处理后的数据是进行了帧同步、解格式、解扰、数据整理、解压缩、解密等某些或所有处理后的数据;辅助数据是在处理过程中,为后续处理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来的相关信息,如精密轨道数据等。分系统接口包括设备与信息管理子系统向各子系统下发的参数及配置各子系统向设备与信息管理子系统返回的状态信息测试子系统向数据存取子系统发送的测试数据数据存取子系统向数据处理子系统发送的待处理数据(8)数据处理子系统向数据存取子系统发送的处理后数据及辅助数据(9)数据存取子系统向快视子系统发送快视数据分系统 接口如图20所示:

原始数据

测试状快子快子系

测试数

解压缩数数

测试数

快视状设设

控制指前端处理相关任参数文

数据存取子系

参数及配

设备状态任务反

测试或处理任

处理 数测试数

数据处理子数据处理子系数据格式解析模

管任务执行情况监视信 控制完成情况反统日志信任务反

处理状

质量分析图 前端处理机接口硬件设备技术要前端处理机采用的硬件设备包括任务管理与设备操作终端1台、数据处理工作站1台以及快视显示终端1台,在处理工作站中部署的处理硬件,共享数据管理分系统的部分空间。机的技术需求参见附件1,解压缩设备的技术需求参见附件2系统要求(参考操作系数据库及处理服务器配置安装LINUX企业版或WindowsServer版,保证系统可靠性;操作终端采用Windows系统。数据根据处理和运行效率的要求,数据库系统应能够安全地保护数据并确保全天候的数据 ,降低数据丢失和系统停机的风险。应用具备图形用户界面进行人机交互,界面应包含任务、信息、预处理分系统(预处理分系统主要完成3类6种产品的SLCMGDGEC、快速轨道产品、精密轨道产品、0级数据编目产品。预处理分系统从数据的6产产,并将产品数据送至数管理分系统,以供分发分系统和深加工系统使用。预处理分系统在管控分系统或本地的控制下,实现各级产品生精密定轨子系编目子系SLC精密定轨子系编目子系SLC调度子系 辅编 任任调执统务务度行性接分控体能收配制驱监模模模动视块块块模 速密道成助逻目轨轨质果数辑文道道量输据分件计计控出提景生算算制模取模成模模模块模块模块块块块块图21精密轨道数据处理子系统包括6个模块,分别是数据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快速轨道计算模块,精密轨道计算模块,轨道质量控制模块和成果输出模块。数据模块主要负责GPS星历,,地球自传参数文件的自动和DCB文件,地球潮汐文件等表文件的自动更新。快速轨道计算模块主要利用超快速精密星历和超快速计算一号优于1米的轨道用于轨道机动精密轨道计算模块使用快速精密星历和计算厘米及的一号精密轨道。轨道质量控制模块是对轨道的内符合精度进行检验和轨道重复性检验。成果输出模块是将定轨结果编码成指定轨道产品文件,并且存放至指定路径。编目子系统包括5编目文件生成模块、浏览图生成模块和拇指图生成模块。辅助数据提取模块用于对一号整轨RawData数据进行解析,提取整轨GPS实时数据等辅助数据,形成辅助数据文件,供分景编目使用。逻辑分景模块对整轨RawData数据按照一号的全球分景格网模型进行逻辑分景处理为编目元信息文件生成提供分景信息。编目元信息文件生成模块负责生成整轨RawData的标准分景元信息文件,为浏览图和拇指图的生成提供分景信息。浏览图生成模块主要是根据编目的分景信息从整轨RawData数据中提取出标准景的浏览图和拇指图。SLC产品生产子系统包括3分别是聚束模式生产模块、条带模式生产模块和扫描模式生产模块。聚束模式生产模块主要是针对一号的聚束模式1聚束2SAR像处理生成SLC产品。条带模式生产模块主要针对一号条带模式进行SAR成像处理生成SLC级产品。扫描模式生产模块主要针对一号扫描模式1和扫描模式2进行SAR成像处理生产SLC级产品。三种成像模式生产模块均支持根据标准分景、指定景浮动景或长条带景模式进行SLC产品辐射校正和RPC调度子系统由任务接收模块、任务分配模块、调度控制模块、执行体驱动模块、系统性能监视模块组成。任务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从其他系统传递过来的数据处理任务,并启动调度;任务分配模块负责根据系统当调度控制模块通过判断不同调度执行体服务上地面处理系统的运行状态,选择资源空闲的机器执系统性能监视模块负责对执行体主机的性能进行监视,并向调度控制模块进行反馈。数据预处理分系统是在调度子系统的调度下对原始整轨RawData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依次经精密定轨子系统、编目子系统和SLC级产品生产子系统,最终生成标准产品。模理任模精密定精密定轨子系姿预统状态编目子系模模模SLC级产品生产子系 功能要精密定轨子系统能够提供在数据下传时刻起24小时内提供快轨道产品,在24小时内提密轨道产品。快速轨道产品定轨精度优于米,用作轨道机动的判断依据。精密轨道产品精度优于5cm,用于SAR数成像和深加工编目子系统支持对原始整轨RawData数据进行逻辑分景和编目取整轨RawData数据中的整轨辅助数据,与整轨RawData数据等一起存档SLC级产品生产子系统能够对一号SAR的各种成像模式进行成像处理SLC产品,根据编目元信息文件生成标准景产品,同理支持对于任务的执行体的驱动任务状态监测和任务分配,保障数据预处理任务的高效执行。性能指预处理分系统的主要指标如精密定轨产品指快速轨道产品:轨道精度优于1m,时延不大于24小时精密轨道产品:精度优于5cm,时延不大于24小时编目处理整轨RawData数据分景编目时间:单计算节点上,单轨0级数据分幅编目时间≤20钟。产品生产性能指SLC产品生产能8钟/标MGD产品生产能10钟/标准景GEC产品生产能10钟/标准景成像处理精度展宽系数成像处理引入的辐度误差:≤0.25dB(3σ)任务调度子系具备本地和系统控制的能力,任务调度性能指标任务调度:支持多个调度执行体的或注销获取调试执行体时间具有图形化界面查看各调试执行体运行状况无故障间隔时间:≥200小时系统可靠性:≥99.9%预处理分系统为系统,与外部分系统接口前端处理SL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